第190章
袁绍惊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高干咬着牙,竟不知话该从何处说起。迫近而来的危机,也让他来不及多问,只能先说出了这可怕的结果:“高顺带着陷阵营打过来了!”
怎么会这样啊?袁绍未必知道陷阵营的厉害,他有私兵在手,还身在兖州,怎会不知!
别说高氏的庄园中只有两千精锐,就算是再翻个倍,也不是高顺的对手!而现在,他突然就打来了。
“先不管其他了。”高干不敢犹豫,做出了决定,“我将您送出去。”
他不知道高顺忽然动手,到底是如何想的,但他知道,袁绍此刻的身份,对于洛阳朝廷来说,就是一个劫走了重要人物,还辞官离去的叛逆,若是被高顺直接堵截在此地拿下,陈留高氏一个也跑不了。
若是能把袁绍送出去,让他逃走,没有了罪证,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可也就是在高干的这句话出口的同时,二人都惊恐地听到,在远处传来了一声院门倒下的巨大动静,紧接着,起码有百余脚步齐整的甲兵,正在朝着此地快步行来。
从袁绍的人四处搜捕刘辩,到那“陷阵营”转头来抓捕袁绍,转折就发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
袁绍的呼吸里还带着几分酒气,让他在周遭的火把、风灯与月光的包围里,不知道自己此刻是否身在梦中。
可眼前发生的种种,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的坐骑也已被高干让人牵到了他的面前。
袁绍的酒已经彻底醒了。
他把心一沉,一把抽出了腰间的配剑,深知今夜难以事了,哪怕明知此刻,比起他说出那句“我剑未尝不利”的时候还要处境艰难,也只能破釜沉舟地发出了一道号令:“杀出去!”
“走!”
高干和他的亲卫,随着袁绍的坐骑选定了一个方向冲出,也紧跟了上去。
庄园之中的私兵随着指令,向这突围的方向涌来,只为从前方提前一步,撕扯出一个出口。
可高顺所统领的七百甲兵虽是步卒,行动却一点也不慢,已是自各方动向中捕捉到了袁绍等人的撤离。
高顺人还未到,他的部将就已像是一道无声的铁壁,阻拦在了袁绍的前方。
此时此刻,袁绍来不及去痛恨,自己为何没能在高顺离开的时候,用更为果断的手段将他了结,只能随同身边的亲卫,一并冲向了前方的敌军。
也就是在这短兵相接之时,袁绍终于意识到,为何高干会对高顺的起兵进攻,有着这样的恐惧。
这是一路太可怕的兵马!
士卒着甲,已是财力的极大体现,更别说,这群士卒还在行动间,有着非比寻常的默契,让袁绍刚欲杀出一条血路,就像是连人带马,摔入了一片泥淖之中。
一支箭矢叮当一声,撞在了穿戴齐整的臂甲之上。
可它不仅没能阻挡住这只手的来势,反而让那只手依然没有停下,抓住了袁绍的坐骑。
“放开!”袁绍一声怒喝,却依然挡不住甲胄的寒光,向内收拢了包围,将他困在了当中。坐骑左突右冲也不得出,在下一刻,便被长刀利刃贯穿了脖颈,径直掀翻在地。
他从未有过如此无力的时候。
眼前的军队人并不多,却是逐渐聚拢成了面前的重重黑影,也将他覆压……
“舅舅!”
高干晚了袁绍一步,还犹有余力地喊出了一声。
但这丝毫也无法阻挡,袁绍的坐骑倒地之时,这位自诩未来可期的贵胄也被掀翻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偏偏,这些陷阵营的士卒只听高顺的指挥,对袁绍的处境没有半分怜悯,直接将他捉拿在手。
刘辩都还在远处,为这发展太快的战场愕然失神,就已看到,袁绍满身泥土,被人捆绑着推到了他的前方。
这是不是也太快了?
可此刻神思恍惚的,又何止是刘辩,还有被人一步一推的袁绍。
高干的声音只发出了那一声,就因士卒向他包裹而来,再未能传出,于是,当袁绍被推着向前走来的时候,他听到的,是他因呼吸急促而加剧的心跳声,砰砰响起在这战场的余音里。
他看到的,是他前襟散开的一角,那个装有证据的包裹也露出了边缘。
若不是他的双手被捆,他此刻就应该趁着旁人未曾留意到,直接将其重新按回去。
可还没等他有机会做出这个举动,就见一只手突然横空杀出,抽出了这个包袱。
袁绍骇然抬眼,就对上了刘辩怒火熊熊的眼睛。
他没有开口说话,但好像所有要说的话,都已经包含在了这双眼睛里,满是对袁绍的指控。
“你到底知不知道——”
“我知道什么?我知道你是逆贼!”袁绍话未说完,就被刘辩打断在了当场。
他抱着那个单薄的包袱,胸口因气急出声而微微起伏,一贯以来都颇为和善的面容,也在此刻战场火光的映照里,积蓄着暴风骤雨。
袁绍瞳孔一缩。
他还来不及出口回话,也不见刘辩如他所愿地拆开那包袱,就见他一把将其丢在了地上,又抢过了身旁士卒的火把,烧向了地上的包裹。
明明背后的声音还未结束,袁绍却好似在这一刻,陷入了两耳的轰鸣之中,像是置身于无人的旷野,所有的声音都在此时离他远去。
只有刘辩近乎质问的神情,还跳动在他的面前。
以及,燃烧在那证物之上的明火。
火烧在了书信之上,很快就燃成了一团,不用多时,应当就能将其燃烧殆尽。
“你……”
袁绍再难维系住自己的表情,面目狰狞地就想要扑上去,仿佛这就是他必须保住的前途,可不仅抓着他的士卒没给他这样的机会,刹那间,他的耳朵又重新被打通,窜入了兖州的风,那风也一并带来了远处的声音,是……
是一串由远及近的马蹄声。
可那显然不是他这众叛亲离之人,还能从何处得到的支援,而是一路为救援刘辩而来的追兵。
刘辩借着光亮,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顿时大喜:“徐将军!”
眼见来人抵达战场得匆忙,一时之间没能即刻分辨出此地的情况,险些就要和高顺的兵马交手在一处,刘辩连忙接连疾声高呼,挥舞着手,试图让赶来此地的徐晃看清他的位置。
徐晃一勒缰绳,连忙掉头向着刘辩的方向疾驰而来,在距离他数步的位置跳下了马,快速端详了一番刘辩的情况,在察觉到他并未受伤后,大松了一口气。这才赶忙叩首行礼,“荥阳王!”
他又飞快地起身,向刘辩问道:“此地的战场是——?”
袁绍刚入兖州,恰遇上了因酸枣会盟而认得他的人,一边跟了上来,一边让人报信到了洛阳,恰好徐晃带着一批白波贼出身的下属驻扎在附近,便即刻动身赶来,唯恐耽误了荥阳王的性命。
竟不知此地是何故,先有两路兵马打了起来,其中的一方,还稳占上风,让徐晃一见之下,都不由大感愕然。
这哪里像是屯扎在地方的兵马!
比之朝中大多出自黄巾的军队,这才真叫精锐之师!
似乎……还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徐晃的出现,让刘辩此前孤身犯险的忐忑,终于缓缓散去,也让他说话的速度比起先前都和缓了不少:“那是捉拿逆贼袁绍的兖州义军。”
他伸手一指:“袁绍已为他们所擒获。”
在袁绍面前地上燃烧的一把火,恰在此时烧到了尽头,被风吹起了灰烬,扑向了这路风尘仆仆赶来的援军。
徐晃转头,就对上了袁绍怔愣着,一点点松开的手,和慢慢放空的眼神。
漫天余火之下,夜色里的交战,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
“你说,袁绍是不是疯了?”
“他大逆不道,陛下给的生路不走,却要劫持荥阳王外逃,还不足以说明他疯了吗?”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
说话之人努了努嘴,“他现在是真疯,还是为了逃避接受惩处,在装疯?”
这还真不好说。
对于袁绍来说,他最引以为傲的,莫过于是他的家世,所以早年间还有一出笑谈,说是他因母丧而辞官的时候,还摆出了车骑相从的阵仗,直到抵达汝南境内,为了防止主持月旦评的许劭看到他们,才把随从都打发走了,只乘单车回家。
排场和仪仗,对于袁绍来说,既是彰显身份的标志,也就绝不能少。
可现在,他左边是陷阵营的兵马,右边是徐晃的兵马,排场是够大了,却是被以谋逆囚徒的身份被押解到洛阳来。
高门贵子一朝成了阶下囚徒,披散着头发坐在囚车当中。
看守的士卒都怀疑,他已在这样的刺激面前疯了!
哪怕沾染着泥灰,那依然是一张容貌出众的脸,可现在,在这张脸上,时而冒出了恍惚的笑容,时而变得凶神恶煞,时而又什么表情也不剩,时而缓缓地落下了眼泪。
高干咬着牙,竟不知话该从何处说起。迫近而来的危机,也让他来不及多问,只能先说出了这可怕的结果:“高顺带着陷阵营打过来了!”
怎么会这样啊?袁绍未必知道陷阵营的厉害,他有私兵在手,还身在兖州,怎会不知!
别说高氏的庄园中只有两千精锐,就算是再翻个倍,也不是高顺的对手!而现在,他突然就打来了。
“先不管其他了。”高干不敢犹豫,做出了决定,“我将您送出去。”
他不知道高顺忽然动手,到底是如何想的,但他知道,袁绍此刻的身份,对于洛阳朝廷来说,就是一个劫走了重要人物,还辞官离去的叛逆,若是被高顺直接堵截在此地拿下,陈留高氏一个也跑不了。
若是能把袁绍送出去,让他逃走,没有了罪证,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可也就是在高干的这句话出口的同时,二人都惊恐地听到,在远处传来了一声院门倒下的巨大动静,紧接着,起码有百余脚步齐整的甲兵,正在朝着此地快步行来。
从袁绍的人四处搜捕刘辩,到那“陷阵营”转头来抓捕袁绍,转折就发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
袁绍的呼吸里还带着几分酒气,让他在周遭的火把、风灯与月光的包围里,不知道自己此刻是否身在梦中。
可眼前发生的种种,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的坐骑也已被高干让人牵到了他的面前。
袁绍的酒已经彻底醒了。
他把心一沉,一把抽出了腰间的配剑,深知今夜难以事了,哪怕明知此刻,比起他说出那句“我剑未尝不利”的时候还要处境艰难,也只能破釜沉舟地发出了一道号令:“杀出去!”
“走!”
高干和他的亲卫,随着袁绍的坐骑选定了一个方向冲出,也紧跟了上去。
庄园之中的私兵随着指令,向这突围的方向涌来,只为从前方提前一步,撕扯出一个出口。
可高顺所统领的七百甲兵虽是步卒,行动却一点也不慢,已是自各方动向中捕捉到了袁绍等人的撤离。
高顺人还未到,他的部将就已像是一道无声的铁壁,阻拦在了袁绍的前方。
此时此刻,袁绍来不及去痛恨,自己为何没能在高顺离开的时候,用更为果断的手段将他了结,只能随同身边的亲卫,一并冲向了前方的敌军。
也就是在这短兵相接之时,袁绍终于意识到,为何高干会对高顺的起兵进攻,有着这样的恐惧。
这是一路太可怕的兵马!
士卒着甲,已是财力的极大体现,更别说,这群士卒还在行动间,有着非比寻常的默契,让袁绍刚欲杀出一条血路,就像是连人带马,摔入了一片泥淖之中。
一支箭矢叮当一声,撞在了穿戴齐整的臂甲之上。
可它不仅没能阻挡住这只手的来势,反而让那只手依然没有停下,抓住了袁绍的坐骑。
“放开!”袁绍一声怒喝,却依然挡不住甲胄的寒光,向内收拢了包围,将他困在了当中。坐骑左突右冲也不得出,在下一刻,便被长刀利刃贯穿了脖颈,径直掀翻在地。
他从未有过如此无力的时候。
眼前的军队人并不多,却是逐渐聚拢成了面前的重重黑影,也将他覆压……
“舅舅!”
高干晚了袁绍一步,还犹有余力地喊出了一声。
但这丝毫也无法阻挡,袁绍的坐骑倒地之时,这位自诩未来可期的贵胄也被掀翻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偏偏,这些陷阵营的士卒只听高顺的指挥,对袁绍的处境没有半分怜悯,直接将他捉拿在手。
刘辩都还在远处,为这发展太快的战场愕然失神,就已看到,袁绍满身泥土,被人捆绑着推到了他的前方。
这是不是也太快了?
可此刻神思恍惚的,又何止是刘辩,还有被人一步一推的袁绍。
高干的声音只发出了那一声,就因士卒向他包裹而来,再未能传出,于是,当袁绍被推着向前走来的时候,他听到的,是他因呼吸急促而加剧的心跳声,砰砰响起在这战场的余音里。
他看到的,是他前襟散开的一角,那个装有证据的包裹也露出了边缘。
若不是他的双手被捆,他此刻就应该趁着旁人未曾留意到,直接将其重新按回去。
可还没等他有机会做出这个举动,就见一只手突然横空杀出,抽出了这个包袱。
袁绍骇然抬眼,就对上了刘辩怒火熊熊的眼睛。
他没有开口说话,但好像所有要说的话,都已经包含在了这双眼睛里,满是对袁绍的指控。
“你到底知不知道——”
“我知道什么?我知道你是逆贼!”袁绍话未说完,就被刘辩打断在了当场。
他抱着那个单薄的包袱,胸口因气急出声而微微起伏,一贯以来都颇为和善的面容,也在此刻战场火光的映照里,积蓄着暴风骤雨。
袁绍瞳孔一缩。
他还来不及出口回话,也不见刘辩如他所愿地拆开那包袱,就见他一把将其丢在了地上,又抢过了身旁士卒的火把,烧向了地上的包裹。
明明背后的声音还未结束,袁绍却好似在这一刻,陷入了两耳的轰鸣之中,像是置身于无人的旷野,所有的声音都在此时离他远去。
只有刘辩近乎质问的神情,还跳动在他的面前。
以及,燃烧在那证物之上的明火。
火烧在了书信之上,很快就燃成了一团,不用多时,应当就能将其燃烧殆尽。
“你……”
袁绍再难维系住自己的表情,面目狰狞地就想要扑上去,仿佛这就是他必须保住的前途,可不仅抓着他的士卒没给他这样的机会,刹那间,他的耳朵又重新被打通,窜入了兖州的风,那风也一并带来了远处的声音,是……
是一串由远及近的马蹄声。
可那显然不是他这众叛亲离之人,还能从何处得到的支援,而是一路为救援刘辩而来的追兵。
刘辩借着光亮,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顿时大喜:“徐将军!”
眼见来人抵达战场得匆忙,一时之间没能即刻分辨出此地的情况,险些就要和高顺的兵马交手在一处,刘辩连忙接连疾声高呼,挥舞着手,试图让赶来此地的徐晃看清他的位置。
徐晃一勒缰绳,连忙掉头向着刘辩的方向疾驰而来,在距离他数步的位置跳下了马,快速端详了一番刘辩的情况,在察觉到他并未受伤后,大松了一口气。这才赶忙叩首行礼,“荥阳王!”
他又飞快地起身,向刘辩问道:“此地的战场是——?”
袁绍刚入兖州,恰遇上了因酸枣会盟而认得他的人,一边跟了上来,一边让人报信到了洛阳,恰好徐晃带着一批白波贼出身的下属驻扎在附近,便即刻动身赶来,唯恐耽误了荥阳王的性命。
竟不知此地是何故,先有两路兵马打了起来,其中的一方,还稳占上风,让徐晃一见之下,都不由大感愕然。
这哪里像是屯扎在地方的兵马!
比之朝中大多出自黄巾的军队,这才真叫精锐之师!
似乎……还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徐晃的出现,让刘辩此前孤身犯险的忐忑,终于缓缓散去,也让他说话的速度比起先前都和缓了不少:“那是捉拿逆贼袁绍的兖州义军。”
他伸手一指:“袁绍已为他们所擒获。”
在袁绍面前地上燃烧的一把火,恰在此时烧到了尽头,被风吹起了灰烬,扑向了这路风尘仆仆赶来的援军。
徐晃转头,就对上了袁绍怔愣着,一点点松开的手,和慢慢放空的眼神。
漫天余火之下,夜色里的交战,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
“你说,袁绍是不是疯了?”
“他大逆不道,陛下给的生路不走,却要劫持荥阳王外逃,还不足以说明他疯了吗?”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
说话之人努了努嘴,“他现在是真疯,还是为了逃避接受惩处,在装疯?”
这还真不好说。
对于袁绍来说,他最引以为傲的,莫过于是他的家世,所以早年间还有一出笑谈,说是他因母丧而辞官的时候,还摆出了车骑相从的阵仗,直到抵达汝南境内,为了防止主持月旦评的许劭看到他们,才把随从都打发走了,只乘单车回家。
排场和仪仗,对于袁绍来说,既是彰显身份的标志,也就绝不能少。
可现在,他左边是陷阵营的兵马,右边是徐晃的兵马,排场是够大了,却是被以谋逆囚徒的身份被押解到洛阳来。
高门贵子一朝成了阶下囚徒,披散着头发坐在囚车当中。
看守的士卒都怀疑,他已在这样的刺激面前疯了!
哪怕沾染着泥灰,那依然是一张容貌出众的脸,可现在,在这张脸上,时而冒出了恍惚的笑容,时而变得凶神恶煞,时而又什么表情也不剩,时而缓缓地落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