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她有个很美的艺名,叫梅若雪,她的徒弟正是梅枫晚。
她走后两年,戏班因入不敷出面临解散,毕竟有一大群人等着吃饭,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仅靠那点收入根本养不活戏班的人,穷途末路之际梅枫晚将戏班顶了过来,他做为戏柱子,重新改变模式,重新开锣登场。
好景不长,梅枫晚没办法继续登台,他的腰受过很严重的外伤,去年打着封闭针登过几次台,只是一次比一次严重,无奈只得暂休,陈挽峥知道后追了过来,他知道戏班是姑奶奶的希望,是爷爷的挂念,京剧传承任重道远,他只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他在戏班留了下来。
岳临漳的电话打断他的思绪,“宋三叔有没有为难你?”
“他为难我做什么,你呢?”
“我没事。”
“没事就好,”陈挽峥打着哈欠,“我得早点睡,明天开始师叔要正式教我练功了。”
“好,好梦。”
半夜下起雨,宋于枫五点准时敲陈挽峥的门,起初他并不希望陈挽峥学唱戏,他希望陈挽峥知难而退,慢慢被陈挽峥的坚持打动,默许他喊自己师叔,默许他来自己家,也许陈挽峥说的对,他不需要成为名师名角,他只是喜欢京剧,越接触越了解,弘扬国粹从他做起。
陈挽峥起来开门,还没完全醒透的身体倚在门框,“师叔,早啊。”
“站直。”宋于枫拿着马鞭拍他后背。
马鞭是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具,只一根马鞭代表马,或骑或牵,加上演员的神态、动作表演,给人以活生生骑马的感觉。
“给你十分钟,十分钟后下楼。”
陈挽峥很快收拾好下楼,先去厨房把昨晚泡的红豆扔锅里煮着,再过半小时能喝上甜甜的红豆汤了,下雨天最适合不过了。
宋于枫已坐在后院屋檐下,外面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雨水落在瓦片上奏响雨中乐章,陈挽峥自觉站到雨中,对着宋于枫行礼:“师叔,我准备好了。”
“好,今天教你‘云手’。”
“云手”是京剧中常用的一个舞蹈动作,分为半云手,点云手,小云手,整云手。
在起云手动作之前,要先学会一个词,“云手榫儿”,榫儿俗称榫子,木器家具上下两部分结合的地方便是榫子,一头做凹的形状,另一个做凸出,两块刚好能结合在一起,云手榫儿是起云手之前的一个舞蹈姿势,是最基本的舞蹈动作之一,学会云手榫儿避免一顺腿。
陈挽峥自己学过,身子站在当中,两脚站成丁字步,挺胸,叉腰,一个标准的手榫儿姿势完成。
宋于枫一手背在身后,另一手拿着马鞭打在陈挽峥后背:“腰板再挺直,子午向目视前方。”
左胸面对的角度称子午向,陈挽峥照做,以子午向目视前方。
宋于枫将马鞭抵在他手臂,“好,不要动,站三分钟,看我做。”
他将马鞭扔在刚刚下楼站在一旁看戏的段里怀里,往前一站,身子微斜,斜的程度,以脚不离开地为止,左肩头与左脚尖上下斜对着,左右手交替上划,前左手不离马面,后右手不离胯,两膀前后张开,顺着这个倾斜的劲头儿左右抬手,一个漂亮的云手动作完成。
“最后要注意眼神和手的姿势,掌心向下,眼睛随着手的方向走,你走一遍。”
陈挽峥只一遍记住动作,照着宋于枫的动作走了一遍。
宋于枫点头:“不错,神和形都有了,再练习几遍。”
另一边,岳家叔侄站在二楼窗户前望向对面院子,叔叔说:“还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啊。”
侄子附和:“确实。”
岳庭域说:“我说的是我看见的人,你别瞎评论。”
岳临漳说:“我说的也是我看到的人,您放心,我只评论我想看的人。”
岳庭域双手背在身后:“好像偷看的不止我们俩。”
第41章
陈挽峥练到第五遍时宋于枫紧蹙的两条眉毛彻底散开,点头:“身段再柔一点。”
段晨小声嘀咕:“我觉得很美了啊,一颦一笑一动一顿皆风情。”
陈挽峥知道自己的不足,练习回眸神态,一个垂首,抬眸,余光瞥到堂屋拐角处伸出几颗脑袋,他回过神,向段晨使眼色,段晨会意,贴着屋檐走到拐角处,迅速伸手位住其中一个小男孩的胳膊:“嘿,偷看呢!”
一起来的有两个,另两个一看被发现转身就跑,被抓住的小男孩吓得大叫:“才不是偷看呢,宋老师托我们过来送菜。”
陈挽峥走过去,摸摸小男孩脑袋:“想看就大大方方的看,刚跑掉的两个是你同学吗?喊他们回来喝红豆汤。”
小男孩回头,挠挠后脑:“她们人呢?怎么跑了,她们不是我同学,她们很大了,没上学,是我们这里的绣娘。”
“绣娘?”陈挽峥和段晨同时出声。
宋于枫走过来,让小男孩把刚刚两位姑娘追回来,“你就说宋叔公不认识这是什么菜,不会做,让她们回来帮着做菜。”
小男孩跑远,陈挽峥问:“绣娘,现在还有绣娘吗?”
他曾听人说过,有一种“绣娘”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绣花的姑娘,而是一辈子不嫁人,以绣花为生的姑娘。
段晨也问:“是自梳女吗?我以前在澳门遇到过自梳女,她们盘起长发终身不嫁。”
宋于枫解释:“差不多,但也有区别,绣娘是她们的职业,如果不想嫁,当地的绣娘楼将是她们归宿,后一辈的绣娘会负责她们的晚年,若是遇到合适的,新郎官将要接受老一辈绣娘的考验,最后从绣娘楼出嫁,一般是身世可怜,家庭条件不好的才会做绣娘。”
不多时,小男孩带着两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返回,小姑娘低垂着头,头发盖住大半边脸,小声问有什么需要她们做的。
陈挽峥柔声说:“都淋雨了吧,先进去喝碗红豆汤吧。”
他们刚进屋,门外响起脚步声,岳临漳拎着个篮子停在大门口,“宋三叔,我能进来吗?”
宋于枫瞥了他一眼,哼了声:“来都来了,难不成赶你回去,你又不是那二狗。”
陈挽峥偷笑,“进来吧,带了什么好东西。”
段晨也跑过来看,“哇,西瓜,还有香瓜,番茄!”
“嗯,昨天帮别人修屋顶人家送的,家里人少,吃不动。”
陈挽峥接过篮子,“来得正好,刚好煮了红豆汤。”
那俩小姑娘见人多头垂的更低了,递到她们手上的红豆汤都不敢吃,一直放在桌上。
一群人围着大厅的圆桌坐着,桌上还放着宋于枫一早让人送过来的包子,满满一笼屉,段晨最不客气,一边吃包子一吃喝红豆汤,含糊道:“你们怎么都不吃啊,吃啊吃啊,吃完我去开西瓜。”
陈挽峥搅着碗里的红豆,说:“想起以前跟爷爷去一个村子看戏,那里西瓜特别大,大到一个人抱不动,他们把开西瓜切西瓜叫作‘杀西瓜’。”
啃着包子的小男孩一听,好奇地问:“为什么是杀呢?西瓜会死吗?会痛吗?”
陈挽峥:“我当时也问过相同的问题,有另一个比你更小的小朋友给过我答案,他说一刀进去西瓜会流血,所以叫‘杀’。”
几人都笑了起来,俩小姑娘低头笑得肩一耸一耸的,气氛瞬间活跃。
其他人都在笑着杀瓜的时候,岳临漳转头温柔的看着陈挽峥,陈挽峥没有扭头,甚至没分他一点点目光,但是他的手在桌低下很轻很轻的拉他衣摆,岳临漳低头,陈挽峥在桌上张下手掌,掌心躺着一颗果汁软糖。
岳临漳抬头,不动声色的去拿糖果,手刚触碰到陈挽峥手掌,被他稳稳捏住,连同糖果一起捏住。
桌上还在谈笑,陈挽峥又在讲另一个笑话,同时跟段晨讨论那个笑话的笑点,岳临漳另一只放在桌上的手舀着红豆汤。
没人有知道桌下他们的手共同捏着一颗糖果。
红豆汤喝完,岳临漳手被陈挽峥捏暖,段晨起身收碗时陈挽峥放开岳临漳的手,他顺利拿到那颗糖,将糖放进口袋,帮着收碗。
雨越下越大,所有人被困在宋家,陈挽峥上楼拿来相机,招呼大伙儿:“要拍照吗?我最近新到的镜头,专拍人相。”
这种事永远是段晨第一个响应:“要要要,等我先去换身衣服。”
小男孩也跟着喊要,宋于枫端着茶杯往外走,“你们年轻人玩,我去外面看看我的花。”
陈挽峥看向岳临漳:“临哥儿,我想帮你拍。”
没有问他想不想,是想帮他拍,想拍最好的他。
“好。”他温柔的回答。
最后问两个小姑娘,放在最后问是以为她们害羞,胆心,毕竟从进门开始她们始终没抬过头。
俩小姑娘一直没吭声,陈挽峥只好说:“好吧,等我技术再成熟一些再帮你们拍。”
其中一个小姑娘出声:“不、不是的,您……你误会了,我们不是不想拍,是……”
她走后两年,戏班因入不敷出面临解散,毕竟有一大群人等着吃饭,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仅靠那点收入根本养不活戏班的人,穷途末路之际梅枫晚将戏班顶了过来,他做为戏柱子,重新改变模式,重新开锣登场。
好景不长,梅枫晚没办法继续登台,他的腰受过很严重的外伤,去年打着封闭针登过几次台,只是一次比一次严重,无奈只得暂休,陈挽峥知道后追了过来,他知道戏班是姑奶奶的希望,是爷爷的挂念,京剧传承任重道远,他只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他在戏班留了下来。
岳临漳的电话打断他的思绪,“宋三叔有没有为难你?”
“他为难我做什么,你呢?”
“我没事。”
“没事就好,”陈挽峥打着哈欠,“我得早点睡,明天开始师叔要正式教我练功了。”
“好,好梦。”
半夜下起雨,宋于枫五点准时敲陈挽峥的门,起初他并不希望陈挽峥学唱戏,他希望陈挽峥知难而退,慢慢被陈挽峥的坚持打动,默许他喊自己师叔,默许他来自己家,也许陈挽峥说的对,他不需要成为名师名角,他只是喜欢京剧,越接触越了解,弘扬国粹从他做起。
陈挽峥起来开门,还没完全醒透的身体倚在门框,“师叔,早啊。”
“站直。”宋于枫拿着马鞭拍他后背。
马鞭是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具,只一根马鞭代表马,或骑或牵,加上演员的神态、动作表演,给人以活生生骑马的感觉。
“给你十分钟,十分钟后下楼。”
陈挽峥很快收拾好下楼,先去厨房把昨晚泡的红豆扔锅里煮着,再过半小时能喝上甜甜的红豆汤了,下雨天最适合不过了。
宋于枫已坐在后院屋檐下,外面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雨水落在瓦片上奏响雨中乐章,陈挽峥自觉站到雨中,对着宋于枫行礼:“师叔,我准备好了。”
“好,今天教你‘云手’。”
“云手”是京剧中常用的一个舞蹈动作,分为半云手,点云手,小云手,整云手。
在起云手动作之前,要先学会一个词,“云手榫儿”,榫儿俗称榫子,木器家具上下两部分结合的地方便是榫子,一头做凹的形状,另一个做凸出,两块刚好能结合在一起,云手榫儿是起云手之前的一个舞蹈姿势,是最基本的舞蹈动作之一,学会云手榫儿避免一顺腿。
陈挽峥自己学过,身子站在当中,两脚站成丁字步,挺胸,叉腰,一个标准的手榫儿姿势完成。
宋于枫一手背在身后,另一手拿着马鞭打在陈挽峥后背:“腰板再挺直,子午向目视前方。”
左胸面对的角度称子午向,陈挽峥照做,以子午向目视前方。
宋于枫将马鞭抵在他手臂,“好,不要动,站三分钟,看我做。”
他将马鞭扔在刚刚下楼站在一旁看戏的段里怀里,往前一站,身子微斜,斜的程度,以脚不离开地为止,左肩头与左脚尖上下斜对着,左右手交替上划,前左手不离马面,后右手不离胯,两膀前后张开,顺着这个倾斜的劲头儿左右抬手,一个漂亮的云手动作完成。
“最后要注意眼神和手的姿势,掌心向下,眼睛随着手的方向走,你走一遍。”
陈挽峥只一遍记住动作,照着宋于枫的动作走了一遍。
宋于枫点头:“不错,神和形都有了,再练习几遍。”
另一边,岳家叔侄站在二楼窗户前望向对面院子,叔叔说:“还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啊。”
侄子附和:“确实。”
岳庭域说:“我说的是我看见的人,你别瞎评论。”
岳临漳说:“我说的也是我看到的人,您放心,我只评论我想看的人。”
岳庭域双手背在身后:“好像偷看的不止我们俩。”
第41章
陈挽峥练到第五遍时宋于枫紧蹙的两条眉毛彻底散开,点头:“身段再柔一点。”
段晨小声嘀咕:“我觉得很美了啊,一颦一笑一动一顿皆风情。”
陈挽峥知道自己的不足,练习回眸神态,一个垂首,抬眸,余光瞥到堂屋拐角处伸出几颗脑袋,他回过神,向段晨使眼色,段晨会意,贴着屋檐走到拐角处,迅速伸手位住其中一个小男孩的胳膊:“嘿,偷看呢!”
一起来的有两个,另两个一看被发现转身就跑,被抓住的小男孩吓得大叫:“才不是偷看呢,宋老师托我们过来送菜。”
陈挽峥走过去,摸摸小男孩脑袋:“想看就大大方方的看,刚跑掉的两个是你同学吗?喊他们回来喝红豆汤。”
小男孩回头,挠挠后脑:“她们人呢?怎么跑了,她们不是我同学,她们很大了,没上学,是我们这里的绣娘。”
“绣娘?”陈挽峥和段晨同时出声。
宋于枫走过来,让小男孩把刚刚两位姑娘追回来,“你就说宋叔公不认识这是什么菜,不会做,让她们回来帮着做菜。”
小男孩跑远,陈挽峥问:“绣娘,现在还有绣娘吗?”
他曾听人说过,有一种“绣娘”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绣花的姑娘,而是一辈子不嫁人,以绣花为生的姑娘。
段晨也问:“是自梳女吗?我以前在澳门遇到过自梳女,她们盘起长发终身不嫁。”
宋于枫解释:“差不多,但也有区别,绣娘是她们的职业,如果不想嫁,当地的绣娘楼将是她们归宿,后一辈的绣娘会负责她们的晚年,若是遇到合适的,新郎官将要接受老一辈绣娘的考验,最后从绣娘楼出嫁,一般是身世可怜,家庭条件不好的才会做绣娘。”
不多时,小男孩带着两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返回,小姑娘低垂着头,头发盖住大半边脸,小声问有什么需要她们做的。
陈挽峥柔声说:“都淋雨了吧,先进去喝碗红豆汤吧。”
他们刚进屋,门外响起脚步声,岳临漳拎着个篮子停在大门口,“宋三叔,我能进来吗?”
宋于枫瞥了他一眼,哼了声:“来都来了,难不成赶你回去,你又不是那二狗。”
陈挽峥偷笑,“进来吧,带了什么好东西。”
段晨也跑过来看,“哇,西瓜,还有香瓜,番茄!”
“嗯,昨天帮别人修屋顶人家送的,家里人少,吃不动。”
陈挽峥接过篮子,“来得正好,刚好煮了红豆汤。”
那俩小姑娘见人多头垂的更低了,递到她们手上的红豆汤都不敢吃,一直放在桌上。
一群人围着大厅的圆桌坐着,桌上还放着宋于枫一早让人送过来的包子,满满一笼屉,段晨最不客气,一边吃包子一吃喝红豆汤,含糊道:“你们怎么都不吃啊,吃啊吃啊,吃完我去开西瓜。”
陈挽峥搅着碗里的红豆,说:“想起以前跟爷爷去一个村子看戏,那里西瓜特别大,大到一个人抱不动,他们把开西瓜切西瓜叫作‘杀西瓜’。”
啃着包子的小男孩一听,好奇地问:“为什么是杀呢?西瓜会死吗?会痛吗?”
陈挽峥:“我当时也问过相同的问题,有另一个比你更小的小朋友给过我答案,他说一刀进去西瓜会流血,所以叫‘杀’。”
几人都笑了起来,俩小姑娘低头笑得肩一耸一耸的,气氛瞬间活跃。
其他人都在笑着杀瓜的时候,岳临漳转头温柔的看着陈挽峥,陈挽峥没有扭头,甚至没分他一点点目光,但是他的手在桌低下很轻很轻的拉他衣摆,岳临漳低头,陈挽峥在桌上张下手掌,掌心躺着一颗果汁软糖。
岳临漳抬头,不动声色的去拿糖果,手刚触碰到陈挽峥手掌,被他稳稳捏住,连同糖果一起捏住。
桌上还在谈笑,陈挽峥又在讲另一个笑话,同时跟段晨讨论那个笑话的笑点,岳临漳另一只放在桌上的手舀着红豆汤。
没人有知道桌下他们的手共同捏着一颗糖果。
红豆汤喝完,岳临漳手被陈挽峥捏暖,段晨起身收碗时陈挽峥放开岳临漳的手,他顺利拿到那颗糖,将糖放进口袋,帮着收碗。
雨越下越大,所有人被困在宋家,陈挽峥上楼拿来相机,招呼大伙儿:“要拍照吗?我最近新到的镜头,专拍人相。”
这种事永远是段晨第一个响应:“要要要,等我先去换身衣服。”
小男孩也跟着喊要,宋于枫端着茶杯往外走,“你们年轻人玩,我去外面看看我的花。”
陈挽峥看向岳临漳:“临哥儿,我想帮你拍。”
没有问他想不想,是想帮他拍,想拍最好的他。
“好。”他温柔的回答。
最后问两个小姑娘,放在最后问是以为她们害羞,胆心,毕竟从进门开始她们始终没抬过头。
俩小姑娘一直没吭声,陈挽峥只好说:“好吧,等我技术再成熟一些再帮你们拍。”
其中一个小姑娘出声:“不、不是的,您……你误会了,我们不是不想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