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白白净净的小青年笑起来,黑漆漆的眼睛里盛满了笑意:“好啊好啊。”
  *
  之前在上林村的时候,看一次电影特别不容易,每次有放映队过来放电影,全村人就像过年一样。
  后来到了清芜,这里就有电影院,并且电影票也并不是特别的贵,可之前的江逢秋就是没想过去看一看。
  一直等着等寇松放假了吧,他又突然想去看了,于是礼拜六的晚上,他和寇松说了这事,礼拜天他们俩就去看了。
  他们去的那天,电影院人还挺多。
  江逢秋记得很清楚那个电影院叫解放电影院,片子很少,外面还有几个小摊子卖小吃,寇松买了一份盐水过的毛豆。
  那天到底看了哪部片子,江逢秋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就记得那天他们一起拿了一颗毛豆同时拨开,又几乎同时递给对方。
  两个人的动作实在是太同步了,江逢秋和寇松都没有反应过来,看到彼此的动作后,先是一愣,然后才笑了。
  *
  整个观影厅的正后方有一个孔,后面就是放映室,座位是阶梯座位,江逢秋和寇松跳了一个中间的位置。
  记得当时周围还有一些年轻的男男女女相约看电影,但基本上都是男生和男生坐在一起,女生和女生坐在一起。
  哪怕同行中彼此都有那么一点心意,也不敢做什么,只是单纯的坐着看电影,连坐着中间都要隔一条清晰的楚河汉界…
  可能只有他们垂下去的手是牵着的吧?真大胆啊…
  江逢秋也不确定,反正出来后问他电影具体演了什么,他是一点没记住,就只记得寇松那双温热的,略粗糙的手。
  黑暗中,在视觉没那么灵敏之后,触觉反而更加清晰起来。
  寇松的手比之前还要粗糙一些了,和江逢秋细皮嫩肉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
  江逢秋没有低头看,光靠感觉触摸的,屁股还在第三根手指的第二个指节处摸到了伤口,之前见面都没有的。
  所以他所谓的好玩的工作,其实压根没那么好玩吧?一定很辛苦。
  *
  这次收假后,江逢秋的心情肉眼可见的好了些,周围几个朋友也都很快发现了这一点。
  尤其是盛辉,在知道是他哥上个礼拜天回来后,说了一句至于吗?
  他自己就有个哥,平时可烦他了,一点都不想见到他,恨不得他永远不出现。所以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江逢秋会那么黏他哥?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
  之前他哥出去出工,能明显感觉到,江逢秋情绪那几天都不太对,后来他哥回来之后,他的情绪又好了一点。
  这兄弟感情也太好了吧?
  江逢秋当时笑了笑,并没有过多解释:“快吃你的饭,一会儿凉了。”
  那会儿他们俩还在学校食堂吃饭。
  清芜大学的食堂饭菜份量足,味道也很不错,价格比外面要便宜一点点,因此过来吃饭的学生很多。
  没一会儿,他们坐的那条长桌上就坐满了其他学生,还有一些还在讨论着上一堂课堂的内容。
  江逢秋秉承着不浪费粮食的原则,把饭菜都吃完了后,这才自己起身去洗自己的饭盒了。
  那一周由于课程安排的关系,没怎么在课堂里上课,都是在校办的工厂里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的确,有了工人师傅更生动的现场演示,比之前单纯的文字教学更容易明白一些。下来以后,江逢秋仔细做了笔记。
  *
  等最后一周的教学完成后,已经是接近年末的尾声,那是一九七九年的一月二十号,腊月二十二,距离过年还有八天。
  当时的江逢秋已经不记得那是自己重生第多少天了。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他还饶有兴致的在心里计算这是多少多少天,后面就实在没有什么心思想这些了。
  学校放假以后,他之前的那些同学大部分都回了家,有家里住的比较远的,提前几天就已经动身了。
  盛辉要回西南那边,还特意问江逢秋要不要一起,他们一起买票。江逢秋摇摇头,表示不回去了。
  西南方不属于他的家,之前他之所以会在火车上承认那是他的老家,无外乎也不过是因为寇松在旁边罢了。
  寇松依旧很忙很忙,他来来回回的倒腾货物,尤其是在接近过年那段时间,他更忙碌了。
  也是,毕竟那时候的价格甚至可以是平时都翻倍,他当然想多赚一点。
  那会子的寇松在经过前面小半年的历练以后,已经对路线非常的熟悉了,甚至可以自己独自开车?
  也因为更有经验,
  他每一次赚的钱也比之前多些。
  当然,他每次跑一趟回来都会给江逢秋带礼物,会把这次赚的钱交给他数清楚,再放进他们一起的存钱箱里头。
  真多钱啊,
  不过江逢秋并不怎么高兴。
  在他跑第三趟回来的那一天,已经是大年二十九的傍晚了,他依旧和之前一样,给江逢秋带了很多外地的特产,给他买了好几件崭新的衣服。
  其中有一件还有一圈儿毛茸茸的领子,肉眼看不出是什么动物的皮毛,但是用手摸.着特别的舒适。
  以前的江逢秋可能会欢呼一下,然后接过新衣服就在身上试穿,但那一次江逢秋没去拿,他甚至看都没看。
  他从背后紧紧抱住寇松,把脸贴在寇松的后背,声音闷闷的:“要么,你今天就留下来陪我,要么,你就带我一起去。”
  第67章 第四单元(完)
  寇松当时的选择是留下来。
  不过他并不是把这句话明明白白说出来的,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江逢秋。
  当时在被江逢秋抱住以后,寇松整个人几乎完全僵硬,过了好久好久才缓缓转过身,紧紧的回抱住江逢秋。
  他那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脑袋昏昏沉沉的,装着特别多的事情,一心只想着要趁着这段时间多赚点钱,多赚点钱…
  一时竟没有顾虑到江逢秋的情绪。
  男人那会子轻轻和他道着歉,而江逢秋也是那会儿才知道自己眼窝子如此浅,只是被哄了几句而已,却感觉眼里的酸涩感愈发加重了。
  他开始絮絮叨叨的说自己之前每次回来都一个人的事儿,说他吃饭也是一个人,睡觉也是一个人…
  *
  语言有时候真的很匮乏,哪怕江逢秋文科成绩并不低,让他写他能很快写出潸然泪下的句子,但让他当时现场说,他又只会干巴巴的翻来覆去说那么几句。
  语言很难表达出他真实的情绪和感受,那种习惯了寇松在身边,但每次他都不在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是连平时最喜欢吃的炸鸡都没心思吃,也没胃口吃的感受。是提不起精神,整日昏昏沉沉睡觉,好像病了的感受。
  这些光靠说是没法的,江逢秋只能干巴巴的说:“你总往外跑,屋里就我一个人,大冬天的,实在太冷清了,我吃饭都没滋没味的,晚上睡觉被窝里也是冰的……”
  寇松拥住他,粗粝的掌心一点点擦去他脸颊上的湿润,又低下头和他额头抵着额头,连声和他道歉:“好了,是我错了,是我错了…”
  *
  记得刚和寇松从上林村厉害的时候是一个炎热的夏季,那会子江逢秋拿了通知书,正是愉悦的时候,两人几乎很快就定下了提前去清芜的决定。
  在他们离开清芜的最后一个礼拜六,当天也是一个寻常的赶集日,江逢秋和寇松又去赶了一次集。
  这一次就是单纯的逛集市,不像前面几次那样,都是带着各种心思和目的去,压根没怎么认真看过集市上都有些什么。
  那一次,他们并不卖什么东西,也并不需要时刻注意提防着集市上戴着红.袖.章的管理人员,他们就只是像每一个逛集市的普通居民那样,漫无目的的闲逛着。
  那会儿天气热,又正值农忙时节,集市上的人也比之前少了些,真说逛吧?也其实没什么好逛的,不过江逢秋和寇松还是一路从街头走到了街尾。
  看看去过许多次的供销社,门口似乎还是上次看到的那个短发售货员?这个没另外一个长头发好说话。
  江逢秋对她记忆深刻,每次看到是这位在柜台前,江逢秋都不愿意去,对方脸子拉得老长了,活像谁借了她的米,还了她的糠一样。
  他们还看依旧食客比平时少了一些的国营饭店,里面的服务生都闲得趴在角落的桌子上睡瞌睡呢。
  天气炎热,人就容易晕晕欲睡,报亭里的那位看着直直坐着,眼皮却也上下开始缓慢的和上。
  江逢秋那会子就那样认认真真的打量着集市上的每一个摊位,本地的居民、路过的行人、乃至街边蹲守着自家农货的农民…
  也不止江逢秋,寇松也认认真真的看着。那会子他倆心下就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共识:——估摸着,下次就很难看到了吧?
  *
  抱着这样的心思,当时的江逢秋吃着寇松给他买来的赤豆冰糕,那是由红豆和糖水冻起来,在炎热的夏季里很是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