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要招赘 第58节
忙完秋收,紧接着又是县供销社系统的业务大比武。这次李主任还打算派陆赞去参加。
陆赞第一反应是拒绝:“主任,上半年那次比赛,副食品包扎、卷布匹、扎酒瓶、称重几项业务统统输给伊春公社供销社那个姓刘的小子。你还派我去?不嫌丢人啊?”
李主任语重心长道:“你大哥二哥都在县城,难道你想一辈子待在矿山公社?其他几个师傅年纪大了,小徐又刚来,我才想着把机会给你……”
陆赞被他说中心思,上回那丫头说想调到北华,他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在供销社,想调动工作,参加比武大赛确实是个很好的方法,那些业务能力强的优胜者最后都往上调了。
李主任看他犹豫,又道:“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你再考虑考虑。最近甘西省贸易公司派了个工作组到矿山公社收购地瓜,估计到时候你要出面接待一下。”
矿山公社除了盛产萤石外,地瓜也是当地的一大特产。以前也有其它城市的代表前来向矿山公社的农民收购,大多比较零散,量也不是很大。
这次甘西省的收购规模完全不一样。甘西有许多军工企业,极需这种既可以当粮食又可以当水果的地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发过来的函件上在写着“有多少要多少”。
陆赞一听便知道这事自己只是个打酱酒的角色,上头还有公社书记,得上面领导点头,下面才能动起来。
他嘿地一笑:“主任,你是老大,我跟着你就行。啥时候需要我,你喊一声就是了!”
69
第69章
◎甩锅◎
安丰县是矿业大县,全县大大小小萤石矿十几个。萤石矿的工作环境大量接触到粉尘,县卫生防疫站在十一月份对全县所有的厂矿企业进行了一次尘肺病调查。
经摸查,全县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有1600人左右。光红星萤石矿一线矿工就有几百名,将分几批进行检查,盼娣母亲在最后一批。
林母为此忧心忡忡了好几天,她平时偶尔会有咳嗽、胸闷的症状,越是临近检查,心里头越是七上八下。随着一批批的检查结果出来,她所在的机械厂查出了一例矽肺,一时间厂里人人自危。
机械厂很多工人安全防护意识薄弱,连个口罩都不好好戴。最近因为这个尘肺病调查,厂里不戴口罩的人明显变少了。
盼娣自打在零号矿井呆了一段时间,亲身经历了一线工作环境,回来就经常在母亲耳边念叨:粉尘对人体危害很大,上班要保护好自己!
车轱辘话几乎隔个一两天就要说上一回。以前林母也不怎么注意这方面,被女儿念得耳朵快起茧子了。女儿不仅唠叨,还让女婿从外地弄来两副防风镜,让她上班时戴上。
这么一整,林母上班可以说是厂里装备最多的,口罩、防风镜、帽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开始上班戴防风镜,还有些看热闹的人笑话她——一把年纪学年轻人搞时髦。
厂里几个嘴碎的工友没少当面或背后拿这事说嘴。林母只管听女儿的——灰尘最容易从眼睛、鼻孔和嘴巴钻进身体,这几个部位上班一定要捂严实!
时间长了,那些说嘴的人慢慢也就不说了。最近因为矽肺病这事,厂里不少人来跟她打听从哪弄来的防风镜,他们也想买。
林母爽快地告诉工友:“我女婿帮我弄来的!”
厂里人都知道她家招了个上门女婿,在供销社上班。听她这么说,不由羡慕道:“难怪了!这种防风镜在南林都没见过,你女婿路子广,能弄来这种稀罕货!”
林母听这话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嘴上道:“听我女婿说这种防风镜在甘西省很常见,那儿风尘大,出门要戴这个眼镜。你们要是在那边有亲戚,可以托关系找人帮忙买。”
众人一听,便各自去想办法了。这年月人托人,总能找到个把甘西省的熟人。
……
林母忐忑了好几天,最后检查结果出来,肺没什么问题,她总算松了口气。所有人检查完,她才知道,机械厂检查出矽肺的那人是三组一位姓张的工友。
这个小张年纪比她还小些,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拿到结果在医院当场蹲在地上抱头痛哭起来。
林母回来饭桌上跟女儿说起这事,心情仍然有些沉重:“那个小张我跟他挺熟,平时说他也不听。老烟枪本来肺就不好,上工还不做好保护措施。他老婆身体不好,在家接些零散活,还有三个娃要养,他这个顶梁柱倒了可如何是好!”
说到这,她不由想起丈夫刚去世时的情形,鼻头也有些发酸,好在都挺了过来——房子保住了,女儿有了体面工作,还结婚了,一切都步上了正轨。
听母亲这么一说,盼娣不由叹道:“红星发的纱布口罩,本来防护效果就有限,一个月一只,每天回来还要清洗,第二天接着用,效果可想而知。即便这样,仍然有很多人连口罩都不戴……”
萤石矿一线工人环境确实恶劣,这年月也没有专用的防尘口罩,纱布口罩供应都很紧张。想到这,她有些无奈:“一个月一只口罩哪里够用?纱布口罩管得严,各个单位定量供应。要是哪能弄到纱布就好了!咱有缝纫机,口罩可以自己做。”
盼娣家的缝纫机如今已经成了左邻右舍的抢手货。对面的李婶子和住在附近的几个大娘常来她家借用缝纫机。起初是让盼娣帮忙缝个衣服,改个样式,无奈她工作太忙,没时间亲自上机做。后来盼娣索性直接把缝纫机搬到堂屋,放了把钥匙到李婶那。白天有谁要用,直接找李婶便是。
也因此这台缝纫机几乎成了“公用”的,林母一开始还有些舍不得,后来看到借用的人家每次要么捎带点吃食,要么顺手帮忙将前屋后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她便也不说什么了。乡下人交往就是这样,有东西给东西,没东西便出个力。
现在林家湾如果有人敢背后再骂盼娣家是“绝户”,少不得有几个牙尖嘴利的大娘出来骂人。
邻里关系倒比丈夫在世的时候好多了。
……
不就是个纱布吗?陆赞看盼娣愁眉不展,随口道:“纱布我倒是可以帮忙弄一些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林母最怕麻烦女婿,忙道:“小陆,不用麻烦了!再过两年我要退休了。一把老骨头,也无所谓了。”
盼娣却不同意:“妈,别说还有两年退休,就是剩下两天咱都要好好注意!”
吃完饭,盼娣便将陆赞拉到房间商量纱布的事。
陆赞抱着胳膊,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我可以帮你弄纱布来,你怎么感谢我?”
盼娣“啧”地一声,叉腰瞪着他:“我给钱给你就是了!不让你白忙活!”
陆选靠在桌子边,目光几乎凝在她身上,懒洋洋开口道:“要是我说我不要钱呢……”
盼娣看他这模样才不上当呢,扭头就坐了下来,冷哼道:“你不帮我算了!我去找马建国,他不是棉布商店的吗?肯定有法子弄些纱布来!”
陆赞听她这么说,顿时像被人扎破的气球,一整个急眼,咬牙道:“谁说我不帮你啊!马建国快要结婚了,你去找他干嘛?不就是纱布嘛!你等着!”
……
红星萤石矿干部会议上,陈书记坐在台上狠狠地拍着桌子,瞪着下面的干部,生气道:“平时我说了多少次,你们都当成耳旁风!一矿、二矿和零号矿井没有一个好好落实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范条例的!”
素来平易近人的陈书记此刻的声音几乎要将会议室的屋顶给掀了,底下的干部们全都噤了声。
县卫生站的尘肺病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全县共检查出矽尘肺患者11人,可疑者47人,检出率高达3.6%。这个比例实在是不容乐观。而更让红星的干部们笑不出来的是,11个矽尘肺患者,红星萤石矿就占了4个。办厂规模差不多的东风萤石矿一个矽尘肺患者都没有检出。
为此,县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特意到几个检出率高的企业突击检查,红星萤石矿赫然在列。总共十项考核标准,红星有八个项目都不合格,被责令整改。
陈书记为此大为光火,召集全矿所有干部开会,会上严厉批评了几个矿的负责人。
一矿的负责人颇不服气,抱怨道:”红星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一矿粉尘接触工人每人每个月发一只纱布口罩,一块肥皂,一副白线手套,一张洗澡票,一张理发-票,一季度还有一条毛巾。这是国家对我们一线工人的关怀!为什么还有人在日常作业中不按规定佩戴口罩呢?可见我们的宣传部门工作没有做到位……”
这话一出,二矿和零号矿井的负责人忙跟着附和:“是啊!安全生产宣传就是要月月做,周周做,最近宣传部门这方面宣传不够!”
吕科长原以为这会议自己只是陪坐打盹的,没想到几个说话颇有份量的干部将尘肺病这事的责任甩到自己头上。
这要是在部队,他已经站起来指头对方鼻子骂娘了。来红星后,倒底修身养性了不少,虽然心里火气直往上蹿,脸上表情仍然纹丝不动。
吕科长看也不看那几位干部,眼观鼻,鼻观心,不紧不慢道:“安全生产宣传做得再到位,还需要一线紧抓落实啊。自打我们科林盼娣同志从零号矿井回来,目睹了一线的生产状况,跟我长谈了好几次,对一线的工作环境表达了她的忧心!回来后我们宣传科便增加了安全宣传的频次,几乎每周都在宣传,效果并不显著。可见这个安全生产落实需要全矿各个部门的配合!宣传科在总矿喊破喉咙,基层却不执行相应的安全生产和处罚条例,这个事儿也是没办法落下去的……”
一番话说得几个矿长哑了口,几个人交换了个眼神,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却见陈书记正沉着脸,犀利的目光扫视着下头,怒道:“甭在这吵吵!依我说,整个红星也就是宣传科还提一提安全生产,其它部门恐怕早把这事抛到脑后去了!每个部门回去都理个自己的章程来!一个月后卫生站还会来检查,到时候如果整改不到位,你们等着扣津帖吧!”
几个矿长仗着自己是核心生产部门,平时没少拉厂办、保卫科、运输科和宣传科这些服务部门下水,推卸责任推习惯了。还是头一回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被书记毫不客气地呲了一通,当即讪讪地闭了嘴。
吕科长在会上憋了一肚子火,回到自己办公室便开始骂娘。幸亏上回林盼娣说要进行安全宣传,自己虽然不看好,但倒底没有反对,放手让她去做了。这才在会上有底气据理力争,不然今天这个屎盆子自己被扣得死死的!
在办公室里暴走了几圈,骂骂咧咧一通之后,吕科长将底下三个兵喊了过来。把红星这次安全检查没过关的事儿跟他们说了:“你们出出主意,接下来我们安全宣传怎么搞?”
张大秋和苏俊民都说了自己的建议,都是些老生常谈,并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吕科长将目光投在盼娣身上,脸色缓了缓,道:“盼娣,你脑瓜子灵活,你说说怎么办?”
70
第70章
◎醉酒◎
和吕科长熟了,知道他除了脾气爆了点,性了急了点以外,算得上是个实心眼的领导。盼娣说话也就不顾忌那么多了:“从宣传科角度出发,咱们只需要把安全生产的对内宣传力度做到最大!最好是搞到整个红星人人皆知,那咱们科的工作就算是成功了。”
吕科长略一思索,可不就是这么回事,能干的不如会喊的。这次几个矿长之所以逮到宣传科说,不就是因为宣传阵仗不够大吗?
盼娣继续道:“陈书记说把这个月定为安全生产月,咱们宣传科可以做几期尘矽病板报,从不同角度科普一下矽肺的危害。广播站可以拟定安全生产口号,每天定时播报安全口号和条例。咱们还可以联合厂办、工会、总务科搞一个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向上头申请一批口罩、毛巾和肥皂做奖品。以后新员工进厂、晋升都要通过安全生产知识考核……”
她掰着手指头,把能想到的办法都说了。吕科长越听越来劲,最后一拍大腿道:“就按你说的这些法子来!”
说完他便开始分配工作:
“俊民,你找厂办和总务申请一批奖品。”
“大秋,你跟工会纪书记关系好,你去找她,这个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要覆盖红星所有的职工!”
“盼娣,竞赛题目你来准备一下……”
苏俊民和张大秋两个后生跟各个科室都很熟,跨部门沟通协作,他们俩都很有经验。盼娣嘛,是个踏实的姑娘,不管什么工作交给她,她都能给你办得好好的。
吕科长把工作分配下去,大家都各自去忙了。
安全生产方面,盼娣完完全全是业余的。她决定去找生产科的科长,把红星所有的安全生产条例和章程拿过来看了一下,再根据这些资料准备一些题目。
……
盼娣这边忙着应付安全生产月,陆赞那边跟着刘师傅学副食品包扎,为下个月供销社比武大赛做准备。
趁着这会柜台上没人,刘师傅教陆赞包三角包:“我这可是把看家本事给教给你了,好好学!”
只见刘师傅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粗纸,从糖罐里称出半斤白糖倒在上面,然后就像变魔术似的,也不用绳子,三下两除二,就包出了个三角包。
他的手胖乎乎的,手掌又厚,看上去笨笨的,可这粗纸到他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边是边,角是角,很快就包好了。
陆赞跟着他学,却感觉怎么都没他包的好,不由有些沮丧。刘师傅安慰道:“我这手艺可是跟着师傅学了一整年才学得像那么回事。没有人能一天就练出本事来,这段时间加紧练就是了!”
听他这么一说,陆赞便也静下心来练习,慢慢找到一些手感。虽说不像刘师傅包得那么好看,但至少不会再漏出糖来了。
师傅果然还是外面的好,小时候跟着父亲学,怎么也学不会。
一直练到店里下班,几个师傅正准备上门板。陆赞这才想起他晚上还要喝喜酒,便放下手里的粗纸跑了。
他还得去红星接盼娣一起去吃酒。
马建国和王芬结婚,在马建国家这边摆酒席。他家就在公社,跟左邻右舍借了地盘,总共摆了六桌,小两口的同事刚好一桌。
小马同事一色的年轻小伙,王芬这边全是广播站的小姑娘,几个平日里走得近的她都叫上了。除此之外,红星她只请了盼娣。
小马和同事们组成的自行车队浩浩荡荡地去王家畈接亲,齐整整的精神小伙,一人一辆大单杠,别提多神气了。
王芬穿着一身簇新的水红色衬衫,两根辫子拢在胸前,扎着红色的头绳,胸前佩戴着领袖像章和红色的绸花。从头到脚一身簇新,整个人透着一股子喜气。
小马平时就够讲究了,今天结婚就更洋乎了,头毛梳得油光水滑,衬衫和裤子笔挺,裤缝烫得笔直,脚上还穿了一双黑色的皮鞋。
两人的行头搁在公社里也是相当时髦的。旁边看热闹的姑娘们看了都羡慕不已。
陆赞第一反应是拒绝:“主任,上半年那次比赛,副食品包扎、卷布匹、扎酒瓶、称重几项业务统统输给伊春公社供销社那个姓刘的小子。你还派我去?不嫌丢人啊?”
李主任语重心长道:“你大哥二哥都在县城,难道你想一辈子待在矿山公社?其他几个师傅年纪大了,小徐又刚来,我才想着把机会给你……”
陆赞被他说中心思,上回那丫头说想调到北华,他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在供销社,想调动工作,参加比武大赛确实是个很好的方法,那些业务能力强的优胜者最后都往上调了。
李主任看他犹豫,又道:“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你再考虑考虑。最近甘西省贸易公司派了个工作组到矿山公社收购地瓜,估计到时候你要出面接待一下。”
矿山公社除了盛产萤石外,地瓜也是当地的一大特产。以前也有其它城市的代表前来向矿山公社的农民收购,大多比较零散,量也不是很大。
这次甘西省的收购规模完全不一样。甘西有许多军工企业,极需这种既可以当粮食又可以当水果的地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发过来的函件上在写着“有多少要多少”。
陆赞一听便知道这事自己只是个打酱酒的角色,上头还有公社书记,得上面领导点头,下面才能动起来。
他嘿地一笑:“主任,你是老大,我跟着你就行。啥时候需要我,你喊一声就是了!”
69
第69章
◎甩锅◎
安丰县是矿业大县,全县大大小小萤石矿十几个。萤石矿的工作环境大量接触到粉尘,县卫生防疫站在十一月份对全县所有的厂矿企业进行了一次尘肺病调查。
经摸查,全县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有1600人左右。光红星萤石矿一线矿工就有几百名,将分几批进行检查,盼娣母亲在最后一批。
林母为此忧心忡忡了好几天,她平时偶尔会有咳嗽、胸闷的症状,越是临近检查,心里头越是七上八下。随着一批批的检查结果出来,她所在的机械厂查出了一例矽肺,一时间厂里人人自危。
机械厂很多工人安全防护意识薄弱,连个口罩都不好好戴。最近因为这个尘肺病调查,厂里不戴口罩的人明显变少了。
盼娣自打在零号矿井呆了一段时间,亲身经历了一线工作环境,回来就经常在母亲耳边念叨:粉尘对人体危害很大,上班要保护好自己!
车轱辘话几乎隔个一两天就要说上一回。以前林母也不怎么注意这方面,被女儿念得耳朵快起茧子了。女儿不仅唠叨,还让女婿从外地弄来两副防风镜,让她上班时戴上。
这么一整,林母上班可以说是厂里装备最多的,口罩、防风镜、帽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开始上班戴防风镜,还有些看热闹的人笑话她——一把年纪学年轻人搞时髦。
厂里几个嘴碎的工友没少当面或背后拿这事说嘴。林母只管听女儿的——灰尘最容易从眼睛、鼻孔和嘴巴钻进身体,这几个部位上班一定要捂严实!
时间长了,那些说嘴的人慢慢也就不说了。最近因为矽肺病这事,厂里不少人来跟她打听从哪弄来的防风镜,他们也想买。
林母爽快地告诉工友:“我女婿帮我弄来的!”
厂里人都知道她家招了个上门女婿,在供销社上班。听她这么说,不由羡慕道:“难怪了!这种防风镜在南林都没见过,你女婿路子广,能弄来这种稀罕货!”
林母听这话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嘴上道:“听我女婿说这种防风镜在甘西省很常见,那儿风尘大,出门要戴这个眼镜。你们要是在那边有亲戚,可以托关系找人帮忙买。”
众人一听,便各自去想办法了。这年月人托人,总能找到个把甘西省的熟人。
……
林母忐忑了好几天,最后检查结果出来,肺没什么问题,她总算松了口气。所有人检查完,她才知道,机械厂检查出矽肺的那人是三组一位姓张的工友。
这个小张年纪比她还小些,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拿到结果在医院当场蹲在地上抱头痛哭起来。
林母回来饭桌上跟女儿说起这事,心情仍然有些沉重:“那个小张我跟他挺熟,平时说他也不听。老烟枪本来肺就不好,上工还不做好保护措施。他老婆身体不好,在家接些零散活,还有三个娃要养,他这个顶梁柱倒了可如何是好!”
说到这,她不由想起丈夫刚去世时的情形,鼻头也有些发酸,好在都挺了过来——房子保住了,女儿有了体面工作,还结婚了,一切都步上了正轨。
听母亲这么一说,盼娣不由叹道:“红星发的纱布口罩,本来防护效果就有限,一个月一只,每天回来还要清洗,第二天接着用,效果可想而知。即便这样,仍然有很多人连口罩都不戴……”
萤石矿一线工人环境确实恶劣,这年月也没有专用的防尘口罩,纱布口罩供应都很紧张。想到这,她有些无奈:“一个月一只口罩哪里够用?纱布口罩管得严,各个单位定量供应。要是哪能弄到纱布就好了!咱有缝纫机,口罩可以自己做。”
盼娣家的缝纫机如今已经成了左邻右舍的抢手货。对面的李婶子和住在附近的几个大娘常来她家借用缝纫机。起初是让盼娣帮忙缝个衣服,改个样式,无奈她工作太忙,没时间亲自上机做。后来盼娣索性直接把缝纫机搬到堂屋,放了把钥匙到李婶那。白天有谁要用,直接找李婶便是。
也因此这台缝纫机几乎成了“公用”的,林母一开始还有些舍不得,后来看到借用的人家每次要么捎带点吃食,要么顺手帮忙将前屋后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她便也不说什么了。乡下人交往就是这样,有东西给东西,没东西便出个力。
现在林家湾如果有人敢背后再骂盼娣家是“绝户”,少不得有几个牙尖嘴利的大娘出来骂人。
邻里关系倒比丈夫在世的时候好多了。
……
不就是个纱布吗?陆赞看盼娣愁眉不展,随口道:“纱布我倒是可以帮忙弄一些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林母最怕麻烦女婿,忙道:“小陆,不用麻烦了!再过两年我要退休了。一把老骨头,也无所谓了。”
盼娣却不同意:“妈,别说还有两年退休,就是剩下两天咱都要好好注意!”
吃完饭,盼娣便将陆赞拉到房间商量纱布的事。
陆赞抱着胳膊,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我可以帮你弄纱布来,你怎么感谢我?”
盼娣“啧”地一声,叉腰瞪着他:“我给钱给你就是了!不让你白忙活!”
陆选靠在桌子边,目光几乎凝在她身上,懒洋洋开口道:“要是我说我不要钱呢……”
盼娣看他这模样才不上当呢,扭头就坐了下来,冷哼道:“你不帮我算了!我去找马建国,他不是棉布商店的吗?肯定有法子弄些纱布来!”
陆赞听她这么说,顿时像被人扎破的气球,一整个急眼,咬牙道:“谁说我不帮你啊!马建国快要结婚了,你去找他干嘛?不就是纱布嘛!你等着!”
……
红星萤石矿干部会议上,陈书记坐在台上狠狠地拍着桌子,瞪着下面的干部,生气道:“平时我说了多少次,你们都当成耳旁风!一矿、二矿和零号矿井没有一个好好落实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范条例的!”
素来平易近人的陈书记此刻的声音几乎要将会议室的屋顶给掀了,底下的干部们全都噤了声。
县卫生站的尘肺病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全县共检查出矽尘肺患者11人,可疑者47人,检出率高达3.6%。这个比例实在是不容乐观。而更让红星的干部们笑不出来的是,11个矽尘肺患者,红星萤石矿就占了4个。办厂规模差不多的东风萤石矿一个矽尘肺患者都没有检出。
为此,县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特意到几个检出率高的企业突击检查,红星萤石矿赫然在列。总共十项考核标准,红星有八个项目都不合格,被责令整改。
陈书记为此大为光火,召集全矿所有干部开会,会上严厉批评了几个矿的负责人。
一矿的负责人颇不服气,抱怨道:”红星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一矿粉尘接触工人每人每个月发一只纱布口罩,一块肥皂,一副白线手套,一张洗澡票,一张理发-票,一季度还有一条毛巾。这是国家对我们一线工人的关怀!为什么还有人在日常作业中不按规定佩戴口罩呢?可见我们的宣传部门工作没有做到位……”
这话一出,二矿和零号矿井的负责人忙跟着附和:“是啊!安全生产宣传就是要月月做,周周做,最近宣传部门这方面宣传不够!”
吕科长原以为这会议自己只是陪坐打盹的,没想到几个说话颇有份量的干部将尘肺病这事的责任甩到自己头上。
这要是在部队,他已经站起来指头对方鼻子骂娘了。来红星后,倒底修身养性了不少,虽然心里火气直往上蹿,脸上表情仍然纹丝不动。
吕科长看也不看那几位干部,眼观鼻,鼻观心,不紧不慢道:“安全生产宣传做得再到位,还需要一线紧抓落实啊。自打我们科林盼娣同志从零号矿井回来,目睹了一线的生产状况,跟我长谈了好几次,对一线的工作环境表达了她的忧心!回来后我们宣传科便增加了安全宣传的频次,几乎每周都在宣传,效果并不显著。可见这个安全生产落实需要全矿各个部门的配合!宣传科在总矿喊破喉咙,基层却不执行相应的安全生产和处罚条例,这个事儿也是没办法落下去的……”
一番话说得几个矿长哑了口,几个人交换了个眼神,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却见陈书记正沉着脸,犀利的目光扫视着下头,怒道:“甭在这吵吵!依我说,整个红星也就是宣传科还提一提安全生产,其它部门恐怕早把这事抛到脑后去了!每个部门回去都理个自己的章程来!一个月后卫生站还会来检查,到时候如果整改不到位,你们等着扣津帖吧!”
几个矿长仗着自己是核心生产部门,平时没少拉厂办、保卫科、运输科和宣传科这些服务部门下水,推卸责任推习惯了。还是头一回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被书记毫不客气地呲了一通,当即讪讪地闭了嘴。
吕科长在会上憋了一肚子火,回到自己办公室便开始骂娘。幸亏上回林盼娣说要进行安全宣传,自己虽然不看好,但倒底没有反对,放手让她去做了。这才在会上有底气据理力争,不然今天这个屎盆子自己被扣得死死的!
在办公室里暴走了几圈,骂骂咧咧一通之后,吕科长将底下三个兵喊了过来。把红星这次安全检查没过关的事儿跟他们说了:“你们出出主意,接下来我们安全宣传怎么搞?”
张大秋和苏俊民都说了自己的建议,都是些老生常谈,并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吕科长将目光投在盼娣身上,脸色缓了缓,道:“盼娣,你脑瓜子灵活,你说说怎么办?”
70
第70章
◎醉酒◎
和吕科长熟了,知道他除了脾气爆了点,性了急了点以外,算得上是个实心眼的领导。盼娣说话也就不顾忌那么多了:“从宣传科角度出发,咱们只需要把安全生产的对内宣传力度做到最大!最好是搞到整个红星人人皆知,那咱们科的工作就算是成功了。”
吕科长略一思索,可不就是这么回事,能干的不如会喊的。这次几个矿长之所以逮到宣传科说,不就是因为宣传阵仗不够大吗?
盼娣继续道:“陈书记说把这个月定为安全生产月,咱们宣传科可以做几期尘矽病板报,从不同角度科普一下矽肺的危害。广播站可以拟定安全生产口号,每天定时播报安全口号和条例。咱们还可以联合厂办、工会、总务科搞一个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向上头申请一批口罩、毛巾和肥皂做奖品。以后新员工进厂、晋升都要通过安全生产知识考核……”
她掰着手指头,把能想到的办法都说了。吕科长越听越来劲,最后一拍大腿道:“就按你说的这些法子来!”
说完他便开始分配工作:
“俊民,你找厂办和总务申请一批奖品。”
“大秋,你跟工会纪书记关系好,你去找她,这个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要覆盖红星所有的职工!”
“盼娣,竞赛题目你来准备一下……”
苏俊民和张大秋两个后生跟各个科室都很熟,跨部门沟通协作,他们俩都很有经验。盼娣嘛,是个踏实的姑娘,不管什么工作交给她,她都能给你办得好好的。
吕科长把工作分配下去,大家都各自去忙了。
安全生产方面,盼娣完完全全是业余的。她决定去找生产科的科长,把红星所有的安全生产条例和章程拿过来看了一下,再根据这些资料准备一些题目。
……
盼娣这边忙着应付安全生产月,陆赞那边跟着刘师傅学副食品包扎,为下个月供销社比武大赛做准备。
趁着这会柜台上没人,刘师傅教陆赞包三角包:“我这可是把看家本事给教给你了,好好学!”
只见刘师傅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粗纸,从糖罐里称出半斤白糖倒在上面,然后就像变魔术似的,也不用绳子,三下两除二,就包出了个三角包。
他的手胖乎乎的,手掌又厚,看上去笨笨的,可这粗纸到他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边是边,角是角,很快就包好了。
陆赞跟着他学,却感觉怎么都没他包的好,不由有些沮丧。刘师傅安慰道:“我这手艺可是跟着师傅学了一整年才学得像那么回事。没有人能一天就练出本事来,这段时间加紧练就是了!”
听他这么一说,陆赞便也静下心来练习,慢慢找到一些手感。虽说不像刘师傅包得那么好看,但至少不会再漏出糖来了。
师傅果然还是外面的好,小时候跟着父亲学,怎么也学不会。
一直练到店里下班,几个师傅正准备上门板。陆赞这才想起他晚上还要喝喜酒,便放下手里的粗纸跑了。
他还得去红星接盼娣一起去吃酒。
马建国和王芬结婚,在马建国家这边摆酒席。他家就在公社,跟左邻右舍借了地盘,总共摆了六桌,小两口的同事刚好一桌。
小马同事一色的年轻小伙,王芬这边全是广播站的小姑娘,几个平日里走得近的她都叫上了。除此之外,红星她只请了盼娣。
小马和同事们组成的自行车队浩浩荡荡地去王家畈接亲,齐整整的精神小伙,一人一辆大单杠,别提多神气了。
王芬穿着一身簇新的水红色衬衫,两根辫子拢在胸前,扎着红色的头绳,胸前佩戴着领袖像章和红色的绸花。从头到脚一身簇新,整个人透着一股子喜气。
小马平时就够讲究了,今天结婚就更洋乎了,头毛梳得油光水滑,衬衫和裤子笔挺,裤缝烫得笔直,脚上还穿了一双黑色的皮鞋。
两人的行头搁在公社里也是相当时髦的。旁边看热闹的姑娘们看了都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