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后,新思想 第68节
  怀箴先生无奈,一一列举:
  “如今出了一位岑夫人,世人才说女学好,但实际开设女学之艰辛,犹如铁屋凿窗,女子做学问,被斥为‘弄文墨以眩世’,才学丰沛的女子被世人定为‘不宜家室’。”
  “更别说女子无法科举,即便苦读亦无回报,德才兼备的闺塾师更是凤毛麟角,男性儒生又碍于‘男女授受不亲’难以执教。”
  “女子无财产权,学费多依赖父兄意愿。女学还常背负种种污名,什么‘招摇结社’‘不安分’,甚至还有造谣的……女子学舍想要做到出规模,若无几辈人呕心沥血是难以做到的。”
  潘妤之前倒是没想过女子书院的时代困境,如今听来不禁惆怅唏嘘。
  像潘远山那样的人能有如今地位,只因祖上开设了众多男子书院,一辈一辈的师兄师弟互相推荐,官官相护,平步青云,反倒是真正数量不足的女学,开设困难,步步维艰。
  “世人偏见如山,难以改变。哪怕做到如松凌这般名扬天下,回到家中也逃不开世俗的束缚。”
  怀箴先生又是一叹:
  “你们还不知道吧。岑夫人的族人如今正举着她的名号,积极为她相看亲事呢。”
  潘妤和崔夫人对望,不解问:
  “为何?岑夫人想再婚吗?”
  怀箴先生摇头,遗憾不已:
  “不是她想,是她的兄弟和族人们如是想,他们想让她借着如今的盛名,重得一门贵亲,美其名曰找个人照顾她,其实不过是想将她束之闺阁,不让她再抛头露面罢了。”
  潘妤愤慨:
  “怎可如此?一帮追名逐利吃饱了没事干的东西!”
  崔云清也有些担忧:
  “岑夫人将如何应对?她兄弟与族人们为她相看了哪些人家?或许有那存心不良的可如何是好?”
  “……确有不少呢。”
  怀箴先生说着莫名抬眼瞥了瞥崔云清,似乎想与岑夫人相看的人家与崔云清有些关系。
  崔云清没在意母亲递来的目光,倒是潘妤将怀箴先生的暗示看在眼中,脑中忽的闪过一个人影。
  潘远山……难道这些想与岑夫人相看的人中也有他?
  仔细想想,像岑夫人这般有名望与家资的女子,还真有可能被潘远山看上做继室。
  因为潘远山太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偏偏他又不甘平淡,无论是人和物都要最好的,可一旦得手,他又怕那些好的越过他去,于是为了他虚伪的自尊心,明里暗里对身边人打压磋磨。
  上回陈氏带平氏入宫找潘妤,潘妤故意提出让她们回去找潘远山扶正,后续自然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如崔云清所言,潘远山那种自私自利好高骛远之人,又怎会看得上毫无背景的平氏。
  他不愿扶正平氏,却不会就此平寂下去,若以他的身份,真的向岑夫人开口提出续弦,还真不太好办呢。
  怀箴先生见二人焦急,又说:
  “放心。松凌并非柔弱之辈,兄弟族人们不过是一厢情愿,待她这段时间与旧友们一一见面之后,还是要回南阳的,所幸如今她是圣上亲封的【悯德夫人】,又有朝廷嘉奖,倒是不用担心有谁能勉强她。”
  潘妤若有所思,她遇事总喜欢往坏处多想想。
  岑夫人值得尊敬,她光风霁月,或许还不懂人心险恶,她如今名利双收,又有家资万千,背后打她主意之人或许不在少数。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若是被别有用心之人算计了去,也太令人惋惜了。
  第63章 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又……
  云海楼,雅间。
  潘远山与岑家二爷刚刚经过一番亲切的面谈,几乎快要商定好上门提亲的日子。
  虽然岑二爷说要回去与家中商议一番再给潘远山准确的答复,但潘远山觉得此事十有八|九会成。
  只因那岑夫人如今虽受了朝廷封赏,但终究是一介女流,岑家上一代在楚氏皇朝时做到了吏部尚书,还入了内阁,岑阁老门生众多,是当之无愧的文坛泰斗、士林领袖。
  可惜在岑阁老之后的岑家子孙并无建树,也无特别才能,如今已落魄成全家靠岑大的一个五品官撑门面。
  岑夫人倒是比她兄弟有本事,凭着捐钱给自己弄到了个‘悯德夫人’的封号,她本身又颇有家资,这样一个有名有利的寡妇,给潘远山当个继室倒也勉强够了。
  加之她的兄弟也有让她另行婚配的意愿,这就跟潘远山一拍即可了。
  至于岑夫人本人的想法,似乎并不在潘远山和岑家兄弟考虑范围之内,毕竟她也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一个寡妇能再嫁潘氏门楣,算她几世修来的福分。
  婚后潘远山还能利用岑夫人的关系,试着跟岑阁老从前遗留的班子搭上线,好壮大潘家的实力。
  潘远山想着,只要岑大那边也同意了,他择日便上门提亲,杀岑夫人一个措手不及,量她一介女流也不敢豁出自身和岑家的脸面,得罪身为丞相的潘远山。
  再说了,潘远山并不觉得岑夫人会不愿意,毕竟他给出的可是潘家主母的位置,她若是够聪明,定会牢牢把握这个机会,届时只要她够听话,潘远山也不介意将潘家的中馈从二夫人安氏手中拿回来,交给岑夫人管家。
  陛下忌惮潘家,强行以崔氏作筏子,让潘、崔两家割裂,却不能阻止潘远山另娶一个更有名望的妻子,岑家的实力虽不如崔家,但也不会像崔家那般嚣张势大,处处压制,只要将岑阁老遗留下来的势力尽数吃下,潘家定能更加昌盛。
  **
  长秋宫。
  陈氏和平氏都没想到,潘妤竟然会主动宣召她们入宫。
  上回她们可是走了太后的路子才得以见她一面,还没能得个好脸色,所幸话都说开了,潘妤最后还不计前嫌给她们出了个主意。
  可惜,主意是好主意,最终结果却差强人意。
  陈氏和平氏怎么也想不到,潘远山会那般无情,把她们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全盘否定掉了。
  “原也请了娆妹妹,怎不见她一同入宫?”
  宫婢上茶时,潘妤便开始寒暄。
  平氏起身回道:“她呀,近来总不见人,不知在忙些什么,娘娘宣召时她正好不在家,我与太夫人怕娘娘久等,便先入宫拜见。”
  “原来如此。娆妹妹正是爱玩的年纪,不怪她。”潘妤了然点了点头,又嗔怪说:“只是我在这宫里烦闷的很,家里也不想着来人看看我。”
  潘妤的态度,出乎意料的亲近温和。
  陈氏客气回道:“娘娘不召见,我们也怕扰了娘娘清净。”
  自从上回试探过潘妤的底线,陈氏知道只要不涉及到崔氏,潘妤还是愿意尊重亲近她们的,毕竟她姓潘,将来肯定有用到潘家的地方,怎舍得真与潘家决裂。
  既然潘妤有心修复关系,陈氏也愿配合,一时间,还真有点温情流露而出。
  “唉,我就是太清净了。”潘妤面露忧愁:“陛下最近也不常来长秋宫……”
  陈氏和平氏对望一眼,听潘妤这口气,是在向她们诉苦吗?
  定是这样,前阵子陛下夜夜留宿,潘妤那气焰高得吓人,现如今陛下不常来了,所以她才想起跟娘家多亲近了?
  这推测,简直不要太合理。
  陈氏和平氏瞬间打消了心中疑虑。
  “怎么,陛下有了新欢吗?”平氏做出忧愁的样子问。
  潘妤也不回答,只一个劲的叹气,忽而话锋一转,对平氏问:“对了,上回我给你们出的主意,你们回去可做了?父亲打算何时扶正姨娘?”
  平氏原还想听听潘妤的苦处,却不想她忽然回头,无意反扎了平氏一刀。
  “这……”平氏笑容僵硬,卡壳了。
  陈氏接过话头:“此事休要再提,你父亲另有打算。”
  潘妤似乎并不惊讶,只幽幽叹息:“唉,我懂了。父亲他……”
  潘妤欲言又止,将两人胃口吊够之后,才愤然问:
  “可是想娶那个……悯德夫人?”
  陈氏和平氏蓦地一愣,平氏脱口问出:
  “什么悯德夫人?”
  陈氏也一头雾水,两人同时看向潘妤,潘妤满脸惊讶:
  “太夫人和姨娘竟不知道?我还以为你们……”
  潘妤解释的话被陈氏打断,她急急问:
  “娘娘可是知道了什么?你父亲并未说要娶什么夫人。”
  潘妤目光微闪,看着似乎有些心虚:
  “是,太夫人说没有便没有吧,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做不得准。想想也是,父亲要娶继室,又怎会瞒着太夫人和姨娘,从前父亲可是最敬重你们的。”
  潘妤的话,像是扇在陈氏和平氏脸上的巴掌。
  她们从前也跟潘妤一样,认为潘远山是敬重她们的,但那次他拒绝扶正平氏时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从前所谓的敬重,不过说他用来打压崔氏的工具罢了。
  别说平氏这个妾,就连陈氏这个当母亲的,也从潘远山的话语中听出了深深的嫌弃。
  出身本就是陈氏最不愿提及的伤痛,一直以为儿子会理解她,却不想都是自己一厢情愿,比起她这么个没有背景的老太太,儿子更希望有一个家世超群的生母吧。
  别人看不起陈氏,陈氏只会愤怒记仇,儿子看不起自己,陈氏却是真伤心了。
  潘妤暗中打量二人表情,不动声色的结束了这个话题,有些事无需说得太明白,陈氏和平氏都不是好欺负的。
  潘远山太小看两个毫无背景,却能爬到如今地位的女人了。
  他的生母陈氏若不厉害,又怎能在他父亲众多妻妾中脱颖而出,最终被他的父亲扶正,让他一个庶子,摇身一变成了嫡子,还做了潘家家主;
  平氏若不厉害,又怎会凭妾室的身份,跟二夫人安氏打得有来有回,从安氏手中拿走不少管家的权限,如果潘远山不娶继妻,平氏与当家主母也无甚区别。
  但潘远山看不见她们的本事,这就注定了他想做的事,永远都做不成。
  接下来,陈氏和平氏都有些心不在焉,潘妤与她们又说了些家常后,便送她们出宫了。
  “她们会如娘娘所愿那般行事吗?”
  兰乔嬷嬷自内殿走出,她当然知道潘妤此番请陈氏和平氏入宫的目的,但有些担心。
  潘妤说:“从前她们跟潘远山没有利益冲突,自然一心帮他,如今潘远山想背叛她们,也得看她们答不答应。潘远山以前的日子还是太好过了……”
  今后的日子,他要为自己的无知与无德付出代价。
  **
  魏铎给了潘妤几个暗探,潘妤自己本身也培养了一些专门打听消息的姐姐,双管齐下,让她人在深宫,却对潘家最近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真是精彩啊。”
  魏铎躺在潘妤腿上,享受温香软玉的柔情,顺便听一听令他身心舒畅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