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81节
如果陈霁云担心那些套装生产出来后卖不完,也可以在已经生产的光盘套装售罄之际,推出典藏版游戏光盘。
听到这里,陈霁云打断问:“典藏版是?”
叶薇不答反问:“你觉得《西行记》第一部现在的版本,达到你的设想了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
因为缺钱,制作的时候配乐他能省则省,有些大场景的打斗画面,也没能按照他脑内的构想做出来。
“这就是了,”叶薇打了个响指说,“你之前缺钱,有些地方做得不如意,只能将就着来,但现在你有钱了,完全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把这些将就的部分,调整到你满意为止。另外,我们还可以调高游戏难度,或者增加难易模式,让玩游戏的人得到更好的体验。”
陈霁云越听眼睛越亮,但话到嘴边又想起什么,犹豫说道:“但这样……需要投入的资金恐怕不少。”
“需要投入多少钱?”
“至少三五十万吧。”陈霁云皱眉说道,“《西行记》本身销量就不低,再加上盗版,玩过这款游戏的可能有十几万人,发行典藏版,销量可能不怎么好。”
典藏版价格不变的话,每卖出一份光盘套装,云端差不多能入账四十三块。如果制售典藏版需要投入三五十万,那典藏版的销量至少要过万,他们才能不亏钱。
而在已经卖出几万份游戏光盘,且盗版泛滥的情况下,陈霁云认为典藏版销量过万挺难的。
叶薇想法则不同,说道:“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组织的调查,去年我们国家网民数量约六十二万,而这个数字,正在迅速增长。虽然不是所有网民都玩游戏,但我始终相信,和已经玩过《西行记》的网民数量比起来,可开发的游戏受众肯定更多。”
而且,叶薇觉得买过《西行记》的人,未必不是典藏版的受众。
事实上,她调整音乐和画面,增加游戏难度,瞄准的就是这部分买过《西行记》游戏光盘的人。
因为这部分人,大多是正版受众,他们后续继续购买正版的几率更大。而且有些游戏迷,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愿意为了调高难度的游戏花钱的。
另外,时至今日,《西行记》都没有做过大规模的广告。
后续典藏版上市,叶薇认为可以在宣传方面下点功夫,争取扩大受众群体。
如果一切顺利,多的不说,在投入不超支的情况下,保本肯定是没问题的。要是再顺利一些,卖出两三万套典藏版光盘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出了典藏版,等游戏上市满一周年,他们还可以出回顾版。如果到时游戏内容没有大的调整,可以在赠品上想想办法,再把价格定低一点,走薄利多销路线。
反正只要内容不调整,就没什么大的投入,除了压制成本和销售方的利润,剩下的都是净利润,怎么都有赚头。
而且,这样不停出各种版本的光盘套装,不仅能带来收入,还能持续给游戏带来曝光,让人不至于忘了这款游戏,对《西行记2》后续上市有好处。
叶薇给出的最后一个理由打动了陈霁云,游戏制作的周期实在是太长了,而这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他最担心的就是《西行记2》上市时,大家已经不记得这款游戏。
持续出各种游戏版本虽然容易被人诟病死要钱,或者被人嘲讽炒冷饭,但确实对维持热度有好处。
何况按照叶薇说的做,就算赚头不大,保本肯定没问题,陈霁云自然愿意。
和叶薇谈完后,陈霁云很快叫上了公司骨干开会。
本来他也想叫上叶薇,但她帮忙出主意主要是为了云端早日步入正规,而不是想插手公司事务。
这么想倒不是顾忌着陈霁云,而是她自己公司也挺忙的,不管是云端还是信德电器,她都只想躺着收钱。
何况游戏调整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肯定不是一场会议能讨论出结果的,临近过年宝贝星球工作不少,她实在没兴趣旁听这种会议浪费时间。
情况也如叶薇所料,春节放假前,云端内部会议只讨论出了游戏的调整方向,具体要怎么改,这么改预计要投入多少成本,还要等过完年再说。
……
虽然没有参加云端的会议,但年前这几天,叶薇参加的会议是一点都没少。
宝贝星球办公楼和厂房的施工图已经通过审查,接下来要办各种许可证件,负责这项工作的临时小组需要对接多个部门,还有外部单位的人员。
普通职工面子小,就算是临时小组的负责人出面,也很容易被拖进度。
叶薇在基层干过,很清楚这些弯弯绕绕,所以必要的时候她喜欢直接组织会议,让临时小组和相关部门或者单位人员,当着她的面把问题沟通清楚。
对公司内部职工来说,她是老板,而对其他公司派来对接的人而言,她又是甲方,所以有她坐镇,工作总能事半功倍地完成。
其他的会议则还跟《宝贝星球2》热播有关。
嗯,说热播其实有点谦虚。
虽然开播首日,《宝贝星球2》的本地收视率只有百分之十,但之后几天,收视率节节走高,到周日都突破百分之二十了。
更奇特的是,《宝贝星球2》的全国收视率竟然和本地收视率几乎持平了,甚至开播那天收视率还高一点,有差不多百分之十一。
后面三天,基本都在高百分之一和低百分之一的范围内浮动。
算下来,《宝贝星球2》首周的平均收视率差不多有百分之十五。
这个数据,在央视,或者在沪市电视台的黄金档,或许算不上很好,但对地方台傍晚时段的节目来说,这成绩绝对算得上火爆。
收视数据出来后,沪市电视台的领导笑开了花,傍晚时段的广告费用也节节攀升。
台里领导高兴,基层的工作人员却不怎么笑得出来。
当然不是因为收视率降了,而是《宝贝星球2》播出的时候,很多观众没有注意播放时间,他们惯性地认为,这部动画片和以往一样是日播一集。
于是新的一周来临,《宝贝星球1》开始重播后,这些没有注意排播时间的观众懵了。
而这个年代,观众给电视台写信或者打电话,是很常见的事。
写信或者打电话的原因则多种多样,可能是电视剧太好看,等不及了,想让电视台每天多播一两集。也可能是电视剧情节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打电话过去希望能修改剧情。
接到信件和电话数量的多与少,也是衡量一部电视剧火不火的重要因素。
虽然《宝贝星球》的受众大部分是小朋友,而电话在这年代比较精贵,大多数家庭就算装了,也会再三勒令孩子不要碰。
写信的话,邮票信封都要钱,大部分小朋友也拿不出这个钱。
所以这些小朋友在懵了以后,并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有些只能顺着电视台的排播往下看。
嗯,虽然已经看过第一季,但这次再看,依然有很多人看得津津有味。
而凡事总有例外,《宝贝星球》因为人物比较美型,又带有冒险色彩,观众中初高中生也不少,甚至还有些成年人。
零花钱少的初高中生,省一省还是能抠出钱买信封和邮票,成年人更不用说,长途电话费他们也出得起。
再加上年纪小的观众中,也有部分家庭条件不错,能支持他们写信或者打电话的。
于是从周一晚上开始,电视台的电话就没断过,周二过后,信件也跟雪花一样飞了过来。
这些写信或者打电话的人有没搞清楚情况的,问电视台是不是出问题了,昨天不是还在播《宝贝星球》第二季吗?怎么突然变成第一季了?
也有已经搞清楚情况,但对排播很不满的,问为什么之前的动画片都是日播,到《宝贝星球2》就变了,电视台是不是有人对这部动画片有意见?还摆事实讲道理,说这是区别对待,电视台应该把排播改回来。
这些愿意摆事实讲道理的都好说,跟他们好好解释清楚就行了。
但有些人根本不听热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解释,只极力要求改排播,甚至还有在电话里哇哇大哭的,接线员们苦不堪言。
不过到了周四,《宝贝星球2》继续播出,就没多少人打电话来提意见了。
等到新的一周来临,电话量再次骤然增加,但数量又比前一周好不少,观众反应也没那么激烈,热线办公室的工作渐渐恢复正常。
虽然要求改排播的来电少了,但动画片的收视率却在节节走高。
而且涨的不止周四到周日傍晚播出的第二季,第一季收视率也涨到快百分之十了,这数据,就算是和首播的动画片比,都能名列前茅了。
看到动画片收视越来越红火,电视台领导们的心也越来越火热,要不是没有先例,他们简直想把《宝贝星球2》挪到黄金档去播。
说来让人无奈,这段时间他们台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实在不怎么样,算平均收拾,也就比重播的《宝贝星球1》稍微好一点。
以至于这段时间,黄金档的广告都没傍晚档抢手。
因为动画片的受众年龄都比较小,没什么消费能力,所以傍晚档的广告不仅便宜,愿意投广的也不多。
但那是针对一般的动画片而言,像《宝贝星球》这样收视火爆的,不怎么受这个惯例限制。
《宝贝星球2》开播后,似乎所有儿童相关的品牌一下子都冒了出来,光这些品牌,都能为广告播出机会抢破头,广告费用自然水涨船高。
不过受档期限制,傍晚档费用再涨,上限也没有黄金档高,这也是电视台领导想把第二季调到黄金档的主要原因。
这不仅关系到收视率,还关系到电视台的收入啊!
但想到黄金档的遥控器基本都掌握在家长手里,而家长看动画片的少,电视台的领导就放弃了这打算。
周播四集本身就是新的尝试,再调整播出时间,万一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还是让它就这么顺顺利利地播完吧。
其他品牌方为了抢傍晚档的时段广告打破头,宝贝星球的广告播出时间却没变过,永远都是动画片中场第一个广告。
而且因为这是卖动画片的捆绑条件,宝贝星球拿到的价格还很不错。
和之前一样,动画片能吸引更多观众,而广告则是在告诉观众宝贝星球店铺的存在,将这些观众转化为潜在顾客。
所以动画片播出后,宝贝星球店铺的生意又引来了暴涨。
且第二季制作的时候,叶薇有意地让制作公司,画主角服装的时候直接按照宝贝星球的童装来,另外还将火过的一些玩具,想方设法融入了剧情里。
虽然动画片制作周期长,动画片里角色们穿过的冬装,大多是去年的款,但宝贝星球以前也有旧款次年继续火的情况,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随着《宝贝星球2》收视率的持续上涨,童装销量果然也开始暴涨。
而且这次和去年不同,虽然这次童装也没有主打款,但穿在主角和配角身上,出镜率有很大差别。
虽然因为是单元剧,主角每集的衣服都不一样,但单集出场次数有差异,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刻程度自然也有差异。
所以销量暴涨的童装中,要以主角穿过的一款粉色童装最为火爆。
至于玩具,去年没有特意植入,所以火的基本都是角色玩偶。但今年叶薇有意地往动画片里植入了一些玩具,比如女主角书包上挂着的毛绒玩具,又或者被贝贝拿来当武器的激光剑。
所以今年火的玩具种类比较丰富,具体销售情况则大体和童装一样,销量高低和出场次数呈正比。
借着这股东风,沪市童装厂的职工数量翻了将近一倍,玩具厂翻倍更多,但因为本身职工数量少,所以只扩招了一千多人。
而截止到今年年底,宝贝星球的门店数量也扩张到了三百多家。
虽然近两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宝贝星球名气也越来越大,而且做连锁有成本优势,所以这几年物价涨得虽然厉害,但宝贝星球不管是门票还是童装玩具的售价,涨幅都不是很大。
尤其是和那些私人儿童乐园比起来,宝贝星球的价格优势就明显了,所以今年开业的新店生意都很不错。
宝贝星球的营收利润,也在逐月递增。
公司效益好,年会自然办得更热闹,虽然年终大会主要的参与人员还是总部职工,但给到工厂和分店的名额比去年多不少。
对于这些来参加年会的优秀职工,公司定下的接待规格也挺高,不但来回路费全包,还给他们安排了几天游玩行程,可以去沪市各大知名景点逛一逛。
因此,这些得以来参加年会的职工都挺兴奋,受到他们的影响,年会这天现场气氛很不错。
再等抽奖环节开始,奖品陆续公布,现场就更热闹了。
而叶薇本来没打算参加抽奖,但担任主持的员工胆子很大,做效果让她上去试一试,现场起哄的人也多,她就上去试了。
结果一抽,抽出了特等奖。
听到这里,陈霁云打断问:“典藏版是?”
叶薇不答反问:“你觉得《西行记》第一部现在的版本,达到你的设想了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
因为缺钱,制作的时候配乐他能省则省,有些大场景的打斗画面,也没能按照他脑内的构想做出来。
“这就是了,”叶薇打了个响指说,“你之前缺钱,有些地方做得不如意,只能将就着来,但现在你有钱了,完全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把这些将就的部分,调整到你满意为止。另外,我们还可以调高游戏难度,或者增加难易模式,让玩游戏的人得到更好的体验。”
陈霁云越听眼睛越亮,但话到嘴边又想起什么,犹豫说道:“但这样……需要投入的资金恐怕不少。”
“需要投入多少钱?”
“至少三五十万吧。”陈霁云皱眉说道,“《西行记》本身销量就不低,再加上盗版,玩过这款游戏的可能有十几万人,发行典藏版,销量可能不怎么好。”
典藏版价格不变的话,每卖出一份光盘套装,云端差不多能入账四十三块。如果制售典藏版需要投入三五十万,那典藏版的销量至少要过万,他们才能不亏钱。
而在已经卖出几万份游戏光盘,且盗版泛滥的情况下,陈霁云认为典藏版销量过万挺难的。
叶薇想法则不同,说道:“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组织的调查,去年我们国家网民数量约六十二万,而这个数字,正在迅速增长。虽然不是所有网民都玩游戏,但我始终相信,和已经玩过《西行记》的网民数量比起来,可开发的游戏受众肯定更多。”
而且,叶薇觉得买过《西行记》的人,未必不是典藏版的受众。
事实上,她调整音乐和画面,增加游戏难度,瞄准的就是这部分买过《西行记》游戏光盘的人。
因为这部分人,大多是正版受众,他们后续继续购买正版的几率更大。而且有些游戏迷,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愿意为了调高难度的游戏花钱的。
另外,时至今日,《西行记》都没有做过大规模的广告。
后续典藏版上市,叶薇认为可以在宣传方面下点功夫,争取扩大受众群体。
如果一切顺利,多的不说,在投入不超支的情况下,保本肯定是没问题的。要是再顺利一些,卖出两三万套典藏版光盘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出了典藏版,等游戏上市满一周年,他们还可以出回顾版。如果到时游戏内容没有大的调整,可以在赠品上想想办法,再把价格定低一点,走薄利多销路线。
反正只要内容不调整,就没什么大的投入,除了压制成本和销售方的利润,剩下的都是净利润,怎么都有赚头。
而且,这样不停出各种版本的光盘套装,不仅能带来收入,还能持续给游戏带来曝光,让人不至于忘了这款游戏,对《西行记2》后续上市有好处。
叶薇给出的最后一个理由打动了陈霁云,游戏制作的周期实在是太长了,而这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他最担心的就是《西行记2》上市时,大家已经不记得这款游戏。
持续出各种游戏版本虽然容易被人诟病死要钱,或者被人嘲讽炒冷饭,但确实对维持热度有好处。
何况按照叶薇说的做,就算赚头不大,保本肯定没问题,陈霁云自然愿意。
和叶薇谈完后,陈霁云很快叫上了公司骨干开会。
本来他也想叫上叶薇,但她帮忙出主意主要是为了云端早日步入正规,而不是想插手公司事务。
这么想倒不是顾忌着陈霁云,而是她自己公司也挺忙的,不管是云端还是信德电器,她都只想躺着收钱。
何况游戏调整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肯定不是一场会议能讨论出结果的,临近过年宝贝星球工作不少,她实在没兴趣旁听这种会议浪费时间。
情况也如叶薇所料,春节放假前,云端内部会议只讨论出了游戏的调整方向,具体要怎么改,这么改预计要投入多少成本,还要等过完年再说。
……
虽然没有参加云端的会议,但年前这几天,叶薇参加的会议是一点都没少。
宝贝星球办公楼和厂房的施工图已经通过审查,接下来要办各种许可证件,负责这项工作的临时小组需要对接多个部门,还有外部单位的人员。
普通职工面子小,就算是临时小组的负责人出面,也很容易被拖进度。
叶薇在基层干过,很清楚这些弯弯绕绕,所以必要的时候她喜欢直接组织会议,让临时小组和相关部门或者单位人员,当着她的面把问题沟通清楚。
对公司内部职工来说,她是老板,而对其他公司派来对接的人而言,她又是甲方,所以有她坐镇,工作总能事半功倍地完成。
其他的会议则还跟《宝贝星球2》热播有关。
嗯,说热播其实有点谦虚。
虽然开播首日,《宝贝星球2》的本地收视率只有百分之十,但之后几天,收视率节节走高,到周日都突破百分之二十了。
更奇特的是,《宝贝星球2》的全国收视率竟然和本地收视率几乎持平了,甚至开播那天收视率还高一点,有差不多百分之十一。
后面三天,基本都在高百分之一和低百分之一的范围内浮动。
算下来,《宝贝星球2》首周的平均收视率差不多有百分之十五。
这个数据,在央视,或者在沪市电视台的黄金档,或许算不上很好,但对地方台傍晚时段的节目来说,这成绩绝对算得上火爆。
收视数据出来后,沪市电视台的领导笑开了花,傍晚时段的广告费用也节节攀升。
台里领导高兴,基层的工作人员却不怎么笑得出来。
当然不是因为收视率降了,而是《宝贝星球2》播出的时候,很多观众没有注意播放时间,他们惯性地认为,这部动画片和以往一样是日播一集。
于是新的一周来临,《宝贝星球1》开始重播后,这些没有注意排播时间的观众懵了。
而这个年代,观众给电视台写信或者打电话,是很常见的事。
写信或者打电话的原因则多种多样,可能是电视剧太好看,等不及了,想让电视台每天多播一两集。也可能是电视剧情节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打电话过去希望能修改剧情。
接到信件和电话数量的多与少,也是衡量一部电视剧火不火的重要因素。
虽然《宝贝星球》的受众大部分是小朋友,而电话在这年代比较精贵,大多数家庭就算装了,也会再三勒令孩子不要碰。
写信的话,邮票信封都要钱,大部分小朋友也拿不出这个钱。
所以这些小朋友在懵了以后,并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有些只能顺着电视台的排播往下看。
嗯,虽然已经看过第一季,但这次再看,依然有很多人看得津津有味。
而凡事总有例外,《宝贝星球》因为人物比较美型,又带有冒险色彩,观众中初高中生也不少,甚至还有些成年人。
零花钱少的初高中生,省一省还是能抠出钱买信封和邮票,成年人更不用说,长途电话费他们也出得起。
再加上年纪小的观众中,也有部分家庭条件不错,能支持他们写信或者打电话的。
于是从周一晚上开始,电视台的电话就没断过,周二过后,信件也跟雪花一样飞了过来。
这些写信或者打电话的人有没搞清楚情况的,问电视台是不是出问题了,昨天不是还在播《宝贝星球》第二季吗?怎么突然变成第一季了?
也有已经搞清楚情况,但对排播很不满的,问为什么之前的动画片都是日播,到《宝贝星球2》就变了,电视台是不是有人对这部动画片有意见?还摆事实讲道理,说这是区别对待,电视台应该把排播改回来。
这些愿意摆事实讲道理的都好说,跟他们好好解释清楚就行了。
但有些人根本不听热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解释,只极力要求改排播,甚至还有在电话里哇哇大哭的,接线员们苦不堪言。
不过到了周四,《宝贝星球2》继续播出,就没多少人打电话来提意见了。
等到新的一周来临,电话量再次骤然增加,但数量又比前一周好不少,观众反应也没那么激烈,热线办公室的工作渐渐恢复正常。
虽然要求改排播的来电少了,但动画片的收视率却在节节走高。
而且涨的不止周四到周日傍晚播出的第二季,第一季收视率也涨到快百分之十了,这数据,就算是和首播的动画片比,都能名列前茅了。
看到动画片收视越来越红火,电视台领导们的心也越来越火热,要不是没有先例,他们简直想把《宝贝星球2》挪到黄金档去播。
说来让人无奈,这段时间他们台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实在不怎么样,算平均收拾,也就比重播的《宝贝星球1》稍微好一点。
以至于这段时间,黄金档的广告都没傍晚档抢手。
因为动画片的受众年龄都比较小,没什么消费能力,所以傍晚档的广告不仅便宜,愿意投广的也不多。
但那是针对一般的动画片而言,像《宝贝星球》这样收视火爆的,不怎么受这个惯例限制。
《宝贝星球2》开播后,似乎所有儿童相关的品牌一下子都冒了出来,光这些品牌,都能为广告播出机会抢破头,广告费用自然水涨船高。
不过受档期限制,傍晚档费用再涨,上限也没有黄金档高,这也是电视台领导想把第二季调到黄金档的主要原因。
这不仅关系到收视率,还关系到电视台的收入啊!
但想到黄金档的遥控器基本都掌握在家长手里,而家长看动画片的少,电视台的领导就放弃了这打算。
周播四集本身就是新的尝试,再调整播出时间,万一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还是让它就这么顺顺利利地播完吧。
其他品牌方为了抢傍晚档的时段广告打破头,宝贝星球的广告播出时间却没变过,永远都是动画片中场第一个广告。
而且因为这是卖动画片的捆绑条件,宝贝星球拿到的价格还很不错。
和之前一样,动画片能吸引更多观众,而广告则是在告诉观众宝贝星球店铺的存在,将这些观众转化为潜在顾客。
所以动画片播出后,宝贝星球店铺的生意又引来了暴涨。
且第二季制作的时候,叶薇有意地让制作公司,画主角服装的时候直接按照宝贝星球的童装来,另外还将火过的一些玩具,想方设法融入了剧情里。
虽然动画片制作周期长,动画片里角色们穿过的冬装,大多是去年的款,但宝贝星球以前也有旧款次年继续火的情况,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随着《宝贝星球2》收视率的持续上涨,童装销量果然也开始暴涨。
而且这次和去年不同,虽然这次童装也没有主打款,但穿在主角和配角身上,出镜率有很大差别。
虽然因为是单元剧,主角每集的衣服都不一样,但单集出场次数有差异,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刻程度自然也有差异。
所以销量暴涨的童装中,要以主角穿过的一款粉色童装最为火爆。
至于玩具,去年没有特意植入,所以火的基本都是角色玩偶。但今年叶薇有意地往动画片里植入了一些玩具,比如女主角书包上挂着的毛绒玩具,又或者被贝贝拿来当武器的激光剑。
所以今年火的玩具种类比较丰富,具体销售情况则大体和童装一样,销量高低和出场次数呈正比。
借着这股东风,沪市童装厂的职工数量翻了将近一倍,玩具厂翻倍更多,但因为本身职工数量少,所以只扩招了一千多人。
而截止到今年年底,宝贝星球的门店数量也扩张到了三百多家。
虽然近两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宝贝星球名气也越来越大,而且做连锁有成本优势,所以这几年物价涨得虽然厉害,但宝贝星球不管是门票还是童装玩具的售价,涨幅都不是很大。
尤其是和那些私人儿童乐园比起来,宝贝星球的价格优势就明显了,所以今年开业的新店生意都很不错。
宝贝星球的营收利润,也在逐月递增。
公司效益好,年会自然办得更热闹,虽然年终大会主要的参与人员还是总部职工,但给到工厂和分店的名额比去年多不少。
对于这些来参加年会的优秀职工,公司定下的接待规格也挺高,不但来回路费全包,还给他们安排了几天游玩行程,可以去沪市各大知名景点逛一逛。
因此,这些得以来参加年会的职工都挺兴奋,受到他们的影响,年会这天现场气氛很不错。
再等抽奖环节开始,奖品陆续公布,现场就更热闹了。
而叶薇本来没打算参加抽奖,但担任主持的员工胆子很大,做效果让她上去试一试,现场起哄的人也多,她就上去试了。
结果一抽,抽出了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