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79节
《宝贝星球2》是十一月份彻底做完的,自审没有问题后,很快送到了广电审核。这时候一年要送审的动画片都没多少部,审核速度还算快,十二月底,相关证书就下来了。
虽然之前签合同的时候说好了, 档期优先《宝贝星球2》,但月初八频道傍晚档正在播引进的动画片,收视率很不错,电视台自然不会临时撤档。
而对叶薇来说, 前一部动画片播完,正好赶上学生放寒假,档期相对来说要好一些。
且前一部动画片收视率高,对接档的《宝贝星球2》也有好处,至少起点能高一些,实在没必要为了这件事和电视台闹不愉快,就默认了。
引进动画片周三播完,周四,也就是昨天,《宝贝星球2》接档开播。
至于第二季的排播,则跟签合同前叶薇要求的一样,每周四到周日傍晚连播四集,如果一切顺利,会一直播到三月底完结。
之所以有如果,是这样的排播并不固定,毕竟是新的尝试,结果是能在拉长播放期的同时保持动画片的热度,还是因为周期太长,降低大家的追看热情,谁也说不准。
所以电视台虽然同意了叶薇的提议,但也给了限制条件,即《宝贝星球2》的收视率不能低于过去一年的平均收视率,否则电视台有权利调整档期,将周播改成正常日播。
八频道虽然是沪市电视台的主频道,但这不代表八频道所有时段的节目都备受重视,重中之重自然是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或者节目,然后是次黄金档,傍晚时段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因此跟其他省级电视台比,八频道买动画片也算得上财大气粗,甚至时不时能跟央视比财力。
但实际上,八频道的动画片库存没有那么多,除了寒暑假,平时时不时也会重播已经放过的动画片。
也因为这样,八频道傍晚时段的动画片年平均收视并不高。
沪市电视台花了大价钱买《宝贝星球2》,就算不敢指望第二季收视率超过第一季,肯定也无法接受它的收视率拉胯到比平均收视率都低。
而对叶薇来说,收视率也是根本,如果因为周播导致收视率拉胯到这种程度,那拉长播放周期对她来说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双方很轻易在这方面达成了一致。
因为周播是新的尝试,《宝贝星球2》后续会不会改回日播,在收视率出来前是未知数,所以它播出期间,周一到周三要不要排新的动画片成了问题。
不排,寒假这么好的档期,播老片有点浪费。但排了,说不定新动画片会成为炮灰,更浪费钱。
电视台领导再三斟酌,决定重播《宝贝星球》第一季。
这样周一到周三播出的第一季,和周四到周日播出的第二季,可以起到互相引流的作用。
如果第二季播出,能把重播的第一季收视率带起来,让周一到周三的时段广告增加,这档期就不算浪费了。
而《宝贝星球》虽然属于主线+单元剧结合的动画,在主线基础上,每集讲述不同的故事,所以就算观众没有看过第一季,在看完第二季开头的前情提要后,也可以看懂故事。
但第一季同时播,更能方便观众理解整个故事,沉浸其中,对第二季的收视率可能起到正面作用。
反正效果不好,第一周收视出来后再调整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当前,叶薇收到的第二通电话,是电视台打来的。
昨天开播的第二季,首播当日的本地收视率出来了,刚过百分之十。
打电话来的人在告诉叶薇收视率时,语气里喜气根本藏不住。
虽然一般来说,地方台播出的电视剧或者动画片,在计算本地收视率时通常比较有优势的,全国收视率会在这基础上降一些。
至于降多少,要看播出的电视剧和动画片是方言还是普通话,前者通常降得比较多,像前几年播出的《孽债》,因为是沪语,本地收视率和全国收视率差了两位数。
但如果是普通话,就算降也不会太多,甚至有些剧会反常地全国收视率比本地收视率高。
《宝贝星球2》是普通话,按照前一部动画片本地和全国收视率比例看,它的收视率至少能有百分之八。
在电视剧圈,这收视率不算高,但这是动画片,成绩就很不错了。
《宝贝星球》第一季的首播收视率也就刚上两位数,前一周的平均收视率只有百分之十几。
虽然第一季是新片,播的时候没有基础,但央视和卫视观众数量差距挺大。
而且第二季播出换了平台,虽然开播前,沪市八频道提前打了好几天广告,但看到广告的观众数量,肯定不会超过频道本身的受众。
所以第二季虽然有基础,但这基础并不牢靠,如果开播首日收视率有百分之八,在沪市电视台绝对算高开了。
要不是这样,电视台也不会这么着急地给叶薇打电话。
这都是激动的啊!
结束这通电话后,叶薇自己也打了通电话给助理,告诉对方这个消息,并让她明天组织开会。
结束这通电话回到餐厅刚坐下,手机又响了。
电话一响,饭桌上的人都看了过来,叶兵忍不住说:“姐,你要不边吃边接电话吧,再不吃菜要冷了。”
叶芳连忙说:“对对,反正我跟二哥都吃好了。”
说完叶芳放下筷子,留下一句让叶薇慢慢吃,待会她来收拾,就拉着叶兵回了各自房间。
两人跑得太快,叶薇没拦住,只好收回手去看手机。
其实她出去接电话不是防着叶兵叶芳,而是他们怕打扰到她,每次她讲电话的时候,他们连声都不敢吭,她觉得没必要,就自己拿着电话去了书房。
但这会两人都跑了,叶薇就没动弹,盯着手机屏幕看了会,确定来电号码自己不认识,所以接通电话时没有立刻说话。
电话那头没让叶薇久等,电话一通便传出声音:“你好,请问是叶总吗?”
这声音……叶薇觉得自己应该听过,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便问:“你是哪位?”
“叶总你好,我叫陈霁云,是一家游戏公司的负责人,”电话那头的人自报家门道,“大概三个月前,我们在金八仙酒店门口见过,当时你给了我一张名片,您还记得吗?”
“哦……”
叶薇拖长声音,像是才想起来,“是你啊,你游戏做得怎么样了?上市了吗?”
“十月份就已经上市了。”
“上市了?真的?”叶薇明知故问道,“你做的游戏叫什么?也许我玩过?”
陈霁云没有多想,说道:“叫《西行记》。”
“《西行记》是你做的?”叶薇声音惊喜,“这款游戏刚上市我就注意到了,特意去专卖店买了一份光盘,到现在已经通关好几次。不止我,我身边很多人都在玩,没想到它居然是你做的,太巧了。”
“确实很巧。”
陈霁云真心感慨道,又问叶薇对游戏有没有什么建议。
叶薇今年玩过不少游戏,还真有不少想法,但她知道陈霁云打电话过来不是为了听建议,便只说了两个小小建议,便将话题转回来问:“对了,你今天打电话过来是?”
陈霁云原本有些拘谨,但经过简短的交谈,确定叶薇玩过游戏后,他紧绷的情绪放松不少,说道:“是这样的,您当时说如果我有资金问题可以联系您,这话还作数吗?”
其实叶薇的原话是,如果他有资金问题,可以带着游戏光盘联系她,有兴趣她会考虑投资。
但刚才叶薇说她玩过《西行记》,听她的意思,显然对游戏很感兴趣,所以陈霁云略掉了后面的如果。
叶薇之前给他名片,本身就是为了投资,自然不会纠结他有没有完整复述她当时的话,只问道:“你是打算做游戏的第二部 ?”
“对。”
叶薇挟了一筷子青菜,想了想说:“这样吧,明天你带着计划书去我公司,我们详细谈一谈这件事。”
陈霁云应声,对着名片复述了一遍地址,确认问道:“您公司是在这里办公吗?”
“是这里,我明天上午十点之前有时间。”
“好。”
约好见面地点,叶薇挂断电话,端起饭碗时看到虚空出现弹幕:
【啊啊啊女主是不是要投资陈霁云了!】
【上次女主给了名片后一直没有动静,我还以为这事没戏了,好在兜兜转转,他们还是联系上了】
【我一直以为陈霁云会接受叶薇的投资,是因为她救过他,但看现在这剧情,好像跟救命之恩没关系?】
……
刚看到弹幕跳出来时,叶薇以为弹幕会透露投资了云端多少钱,又换回了多少股份,心里小小地激动了一下。
谁想直到弹幕消失,她也没有看到想了解的信息。
但要说她有多失望,也不至于,她侧面收集到的信息虽然不多,却也足够判断陈霁云现在面临的情况。
《西行记》爆火后,云端的财务危机肯定是没有了。
但受盗版影响,游戏光盘带来的收入应该不多,至少不够陈霁云继续做《西行记2》,所以他才会对外寻求投资。
还是因为游戏爆火,陈霁云应该不缺投资。
而她和陈霁云不过萍水相逢,宝贝星球现在名气虽然不小,但毕竟不是做投资的,所以她应该不是陈霁云的最优选。
更重要的是,在快要走投无路时,陈霁云都咬着牙没给她打电话。如今选择多了,陈霁云更不会轻易联系她。
所以在打这通电话前,陈霁云应该见了不少投资人,但那些人开出的条件,都不如他意。他没有其他选择,才会想到联系叶薇。
在投资方面,叶薇并不介意被当成备选。
因为凡事有两面,从这一面看,她对陈霁云来说是备选,但从另一面看,她未必不是救命稻草。
而且,在买方多的情况下,卖方总是更能掌握主动权,相应的能接受的底价会更高。但随着选择一个个减少,卖方的底线会不断下降,谈判过程中也更容易露出底牌。
所以第一个加入谈判的,往往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而这,也是叶薇为什么早就铺垫好了联系陈霁云的理由,却迟迟没有行动的主要原因,她觉得还不是时候。
《西行记》第一部 的热度还没过去,陈霁云的选择太多了。
叶薇原本的打算,是过完年再联系陈霁云。
因为到那时候,有意向的投资人,陈霁云应该接触得差不多了,但时间又比较短,不至于正式签订合同。
这样如果他和前面投资人谈得顺利,叶薇不至于错失良机,如果他们谈得不顺利,那就更好了,她可以顺势压价。
另外,如果过完年陈霁云还没有联系她,很大概率是把她忘了,这时候她再不主动,投资这事就基本没可能了。
好在,最后是陈霁云先沉不住气。
而先沉不住气的人,更容易露出底牌,所以就算弹幕没有透露相关信息,明天叶薇想摸清陈霁云的底价也不难。
至于弹幕猜测陈霁云接受投资是因为救命之恩,叶薇个人并不这么想。
因为当初她把陈霁云从河边劝走,在他看来算不算救命之恩,本身就是个问题。就算他认为是,但恩情和利益面前,他会怎么选也不好说。
何况,如果陈霁云更看重利益,就算因为叶薇提出来而被迫让步,也会给他们以后的合作埋下祸患。
所以这种事,在谈判结果出来后锦上添花可以,想靠它扭转局面,叶薇觉得还是算了吧。
……
隔天上午,叶薇在办公室里见到了陈霁云。
他今天装扮得很精神,白色高领毛衣搭黑色呢子大衣,头发尽数往后梳,戴着副银丝眼镜,看起来斯文俊秀。
虽然之前签合同的时候说好了, 档期优先《宝贝星球2》,但月初八频道傍晚档正在播引进的动画片,收视率很不错,电视台自然不会临时撤档。
而对叶薇来说, 前一部动画片播完,正好赶上学生放寒假,档期相对来说要好一些。
且前一部动画片收视率高,对接档的《宝贝星球2》也有好处,至少起点能高一些,实在没必要为了这件事和电视台闹不愉快,就默认了。
引进动画片周三播完,周四,也就是昨天,《宝贝星球2》接档开播。
至于第二季的排播,则跟签合同前叶薇要求的一样,每周四到周日傍晚连播四集,如果一切顺利,会一直播到三月底完结。
之所以有如果,是这样的排播并不固定,毕竟是新的尝试,结果是能在拉长播放期的同时保持动画片的热度,还是因为周期太长,降低大家的追看热情,谁也说不准。
所以电视台虽然同意了叶薇的提议,但也给了限制条件,即《宝贝星球2》的收视率不能低于过去一年的平均收视率,否则电视台有权利调整档期,将周播改成正常日播。
八频道虽然是沪市电视台的主频道,但这不代表八频道所有时段的节目都备受重视,重中之重自然是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或者节目,然后是次黄金档,傍晚时段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因此跟其他省级电视台比,八频道买动画片也算得上财大气粗,甚至时不时能跟央视比财力。
但实际上,八频道的动画片库存没有那么多,除了寒暑假,平时时不时也会重播已经放过的动画片。
也因为这样,八频道傍晚时段的动画片年平均收视并不高。
沪市电视台花了大价钱买《宝贝星球2》,就算不敢指望第二季收视率超过第一季,肯定也无法接受它的收视率拉胯到比平均收视率都低。
而对叶薇来说,收视率也是根本,如果因为周播导致收视率拉胯到这种程度,那拉长播放周期对她来说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双方很轻易在这方面达成了一致。
因为周播是新的尝试,《宝贝星球2》后续会不会改回日播,在收视率出来前是未知数,所以它播出期间,周一到周三要不要排新的动画片成了问题。
不排,寒假这么好的档期,播老片有点浪费。但排了,说不定新动画片会成为炮灰,更浪费钱。
电视台领导再三斟酌,决定重播《宝贝星球》第一季。
这样周一到周三播出的第一季,和周四到周日播出的第二季,可以起到互相引流的作用。
如果第二季播出,能把重播的第一季收视率带起来,让周一到周三的时段广告增加,这档期就不算浪费了。
而《宝贝星球》虽然属于主线+单元剧结合的动画,在主线基础上,每集讲述不同的故事,所以就算观众没有看过第一季,在看完第二季开头的前情提要后,也可以看懂故事。
但第一季同时播,更能方便观众理解整个故事,沉浸其中,对第二季的收视率可能起到正面作用。
反正效果不好,第一周收视出来后再调整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当前,叶薇收到的第二通电话,是电视台打来的。
昨天开播的第二季,首播当日的本地收视率出来了,刚过百分之十。
打电话来的人在告诉叶薇收视率时,语气里喜气根本藏不住。
虽然一般来说,地方台播出的电视剧或者动画片,在计算本地收视率时通常比较有优势的,全国收视率会在这基础上降一些。
至于降多少,要看播出的电视剧和动画片是方言还是普通话,前者通常降得比较多,像前几年播出的《孽债》,因为是沪语,本地收视率和全国收视率差了两位数。
但如果是普通话,就算降也不会太多,甚至有些剧会反常地全国收视率比本地收视率高。
《宝贝星球2》是普通话,按照前一部动画片本地和全国收视率比例看,它的收视率至少能有百分之八。
在电视剧圈,这收视率不算高,但这是动画片,成绩就很不错了。
《宝贝星球》第一季的首播收视率也就刚上两位数,前一周的平均收视率只有百分之十几。
虽然第一季是新片,播的时候没有基础,但央视和卫视观众数量差距挺大。
而且第二季播出换了平台,虽然开播前,沪市八频道提前打了好几天广告,但看到广告的观众数量,肯定不会超过频道本身的受众。
所以第二季虽然有基础,但这基础并不牢靠,如果开播首日收视率有百分之八,在沪市电视台绝对算高开了。
要不是这样,电视台也不会这么着急地给叶薇打电话。
这都是激动的啊!
结束这通电话后,叶薇自己也打了通电话给助理,告诉对方这个消息,并让她明天组织开会。
结束这通电话回到餐厅刚坐下,手机又响了。
电话一响,饭桌上的人都看了过来,叶兵忍不住说:“姐,你要不边吃边接电话吧,再不吃菜要冷了。”
叶芳连忙说:“对对,反正我跟二哥都吃好了。”
说完叶芳放下筷子,留下一句让叶薇慢慢吃,待会她来收拾,就拉着叶兵回了各自房间。
两人跑得太快,叶薇没拦住,只好收回手去看手机。
其实她出去接电话不是防着叶兵叶芳,而是他们怕打扰到她,每次她讲电话的时候,他们连声都不敢吭,她觉得没必要,就自己拿着电话去了书房。
但这会两人都跑了,叶薇就没动弹,盯着手机屏幕看了会,确定来电号码自己不认识,所以接通电话时没有立刻说话。
电话那头没让叶薇久等,电话一通便传出声音:“你好,请问是叶总吗?”
这声音……叶薇觉得自己应该听过,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便问:“你是哪位?”
“叶总你好,我叫陈霁云,是一家游戏公司的负责人,”电话那头的人自报家门道,“大概三个月前,我们在金八仙酒店门口见过,当时你给了我一张名片,您还记得吗?”
“哦……”
叶薇拖长声音,像是才想起来,“是你啊,你游戏做得怎么样了?上市了吗?”
“十月份就已经上市了。”
“上市了?真的?”叶薇明知故问道,“你做的游戏叫什么?也许我玩过?”
陈霁云没有多想,说道:“叫《西行记》。”
“《西行记》是你做的?”叶薇声音惊喜,“这款游戏刚上市我就注意到了,特意去专卖店买了一份光盘,到现在已经通关好几次。不止我,我身边很多人都在玩,没想到它居然是你做的,太巧了。”
“确实很巧。”
陈霁云真心感慨道,又问叶薇对游戏有没有什么建议。
叶薇今年玩过不少游戏,还真有不少想法,但她知道陈霁云打电话过来不是为了听建议,便只说了两个小小建议,便将话题转回来问:“对了,你今天打电话过来是?”
陈霁云原本有些拘谨,但经过简短的交谈,确定叶薇玩过游戏后,他紧绷的情绪放松不少,说道:“是这样的,您当时说如果我有资金问题可以联系您,这话还作数吗?”
其实叶薇的原话是,如果他有资金问题,可以带着游戏光盘联系她,有兴趣她会考虑投资。
但刚才叶薇说她玩过《西行记》,听她的意思,显然对游戏很感兴趣,所以陈霁云略掉了后面的如果。
叶薇之前给他名片,本身就是为了投资,自然不会纠结他有没有完整复述她当时的话,只问道:“你是打算做游戏的第二部 ?”
“对。”
叶薇挟了一筷子青菜,想了想说:“这样吧,明天你带着计划书去我公司,我们详细谈一谈这件事。”
陈霁云应声,对着名片复述了一遍地址,确认问道:“您公司是在这里办公吗?”
“是这里,我明天上午十点之前有时间。”
“好。”
约好见面地点,叶薇挂断电话,端起饭碗时看到虚空出现弹幕:
【啊啊啊女主是不是要投资陈霁云了!】
【上次女主给了名片后一直没有动静,我还以为这事没戏了,好在兜兜转转,他们还是联系上了】
【我一直以为陈霁云会接受叶薇的投资,是因为她救过他,但看现在这剧情,好像跟救命之恩没关系?】
……
刚看到弹幕跳出来时,叶薇以为弹幕会透露投资了云端多少钱,又换回了多少股份,心里小小地激动了一下。
谁想直到弹幕消失,她也没有看到想了解的信息。
但要说她有多失望,也不至于,她侧面收集到的信息虽然不多,却也足够判断陈霁云现在面临的情况。
《西行记》爆火后,云端的财务危机肯定是没有了。
但受盗版影响,游戏光盘带来的收入应该不多,至少不够陈霁云继续做《西行记2》,所以他才会对外寻求投资。
还是因为游戏爆火,陈霁云应该不缺投资。
而她和陈霁云不过萍水相逢,宝贝星球现在名气虽然不小,但毕竟不是做投资的,所以她应该不是陈霁云的最优选。
更重要的是,在快要走投无路时,陈霁云都咬着牙没给她打电话。如今选择多了,陈霁云更不会轻易联系她。
所以在打这通电话前,陈霁云应该见了不少投资人,但那些人开出的条件,都不如他意。他没有其他选择,才会想到联系叶薇。
在投资方面,叶薇并不介意被当成备选。
因为凡事有两面,从这一面看,她对陈霁云来说是备选,但从另一面看,她未必不是救命稻草。
而且,在买方多的情况下,卖方总是更能掌握主动权,相应的能接受的底价会更高。但随着选择一个个减少,卖方的底线会不断下降,谈判过程中也更容易露出底牌。
所以第一个加入谈判的,往往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而这,也是叶薇为什么早就铺垫好了联系陈霁云的理由,却迟迟没有行动的主要原因,她觉得还不是时候。
《西行记》第一部 的热度还没过去,陈霁云的选择太多了。
叶薇原本的打算,是过完年再联系陈霁云。
因为到那时候,有意向的投资人,陈霁云应该接触得差不多了,但时间又比较短,不至于正式签订合同。
这样如果他和前面投资人谈得顺利,叶薇不至于错失良机,如果他们谈得不顺利,那就更好了,她可以顺势压价。
另外,如果过完年陈霁云还没有联系她,很大概率是把她忘了,这时候她再不主动,投资这事就基本没可能了。
好在,最后是陈霁云先沉不住气。
而先沉不住气的人,更容易露出底牌,所以就算弹幕没有透露相关信息,明天叶薇想摸清陈霁云的底价也不难。
至于弹幕猜测陈霁云接受投资是因为救命之恩,叶薇个人并不这么想。
因为当初她把陈霁云从河边劝走,在他看来算不算救命之恩,本身就是个问题。就算他认为是,但恩情和利益面前,他会怎么选也不好说。
何况,如果陈霁云更看重利益,就算因为叶薇提出来而被迫让步,也会给他们以后的合作埋下祸患。
所以这种事,在谈判结果出来后锦上添花可以,想靠它扭转局面,叶薇觉得还是算了吧。
……
隔天上午,叶薇在办公室里见到了陈霁云。
他今天装扮得很精神,白色高领毛衣搭黑色呢子大衣,头发尽数往后梳,戴着副银丝眼镜,看起来斯文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