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76节
上一年,沪市的平均工资是八百八十九,随着物价上涨,今年工资有所上调,但大多数人的工资仍在七八百上下浮动。
和大多数人的工资比起来,六十八不算多,只占工资的不到十分之一。拿这笔钱买件冬装,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贵。
但游戏光盘买回家,既不能吃喝,又不能取暖,就算是喜欢玩游戏的人,也不一定能舍得。
何况如果是买盗版,六十八能买好几款游戏了。
价格,可能也是《西行记》的游戏光盘在货架摆了一天,却无人问津的原因。
光盘内容读取完成,叶薇操作着进入游戏。
游戏一开始,就是一段背景描述,虽然《西行记》是以《西游记》为背景制作的,但故事主角并非师徒四人,而是百年后的一名普通少年。
而在游戏中,师徒四人取到真经后并没有飞升成佛,故事在他们取到真经的那一刻,便直接戛然而止。
少年从小听着《西游记》长大,但每次听到结局,都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可不是这样,又该怎么样,他说不出来。
直到某一天,他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怪事。
后来更是有妖怪将他掳走,说他是唐僧转世,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
起初他不相信,觉得他不可能是唐僧,但短短几天时间,他就经历了几波妖怪争抢,直到被显灵的观影菩萨救下。
他问菩萨,他到底是不是唐僧?
菩萨说是。
他又问菩萨,他可不可以只当普通人。
菩萨说不能。
但菩萨又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如果他能找到三个徒弟和白龙马,重走取经路,取到真经,可以选择成为普通人。
他说如果重走取经路成功,那他还是他吗?
他不知道答案,但为了活下去,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经过菩萨指点,他修习了法术,然后循着妖怪给的线索去寻找徒弟和白龙马。
总结来说,游戏虽然叫《西行记》,但在叶薇买到的这一套光盘中,主角却没有踏上去西天取经的道路,而一直在寻找徒弟。
师徒四人集合完成,游戏就大结局了。
但叶薇不认为这是的偏题,或者故意诈骗,她认为陈霁云可能有很大的野心,想继续做《西行记2》。
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开发者反复提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取到真经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师徒四人没有飞升成佛,而是投胎转世了。
但直到游戏结局,开发者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反而再次将问题拎了出来,让玩游戏的人耐心等待。
因为游戏容量比较大,叶薇又比较忙,所以她玩了将近一周时间才通关。
但玩游戏的第一天,叶薇就确信它能火。
这份确信,并非源于弹幕预支,而是她在通关过程中的个人感受。
首先游戏画风很不错,风景很有中式山水画的写意,场景也挺逼真,人物画风也好看,应该能吸引到不少女性受众;
其次剧情很紧凑,战斗技能也很丰富,打斗很燃,能让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最后,《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国民度一直都很高,由它改编的电视剧播出至今已有十年,依然在不断重播,而且收视率都很不错。
虽然《西行记》挺颠覆,原著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学会了法术,打妖怪如切菜,八戒和沙僧还有了感情线,猴哥变化倒是不大,只是性格冷了些,依然战斗力爆表。
但前两年上映的《大话西游》更颠覆。
而《大话西游》刚上映时,票房表现虽然一般,去年在内地小规模反应后,口碑更是不怎么样。
但今年,《大话西游》突然在高校火了,而且很多看完电影的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对电影的看法。
随着分析影评越来越多,这部电影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连叶薇,也在不久前买了影碟。
而在看完电影之后,叶薇认为故事虽然有些颠覆,但核心立意其实没有脱离原著,而这样的颠覆,刚好成就了电影的经典。
叶薇认为,《西行记》这个游戏也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叶薇觉得,这个游戏上市的时间实在是太好了,早两年,游戏都可能因为颠覆原著背景而口碑遇冷。
但它刚好是在电影口碑反转的今年上市,同样以《西游记》为背景,同样颠覆原著,它有很大概率蹭到电影的热度。
正好,游戏也是学生群体玩得多,两者受众有些重合。
天时地利人和,这款游戏不火,简直天理难容。
事实也的确如此,叶薇刚通关,这款游戏就有了火的趋势。
虽然陈霁云愿意以代销的方式和专卖店合作,也愿意让利,但这些条件能打动人的前提是,他的游戏能卖出去。
可他的公司刚转做游戏,没有名气,他又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实在没钱宣传,正版的游戏光盘套装价格还不便宜,怎么都不像是好卖的样子。
那些专卖店老板开店是为了赚钱,当然不可能做慈善,店铺规模大的,很多都直接拒绝了陈霁云。
少数愿意合作的,也大多不会将这款游戏的光盘摆到显眼的位置,更不用说重点跟人推销。
所以游戏上市前三天,销量非常惨淡,只卖出了不到三十套。
平均下来,一天只卖出十套,而沪市和他合作的专卖店和音像店,多的不说,十来家是有的。
也就是说,他的那些合作方,很多一天都卖不出去一套游戏光盘。
而更糟糕的是,那些原本松口同意和陈霁云合作的人,在看到光盘销量如此惨淡后,开始接连给他打电话,让他把光盘拿回去。
挂掉那些电话,陈霁云不由怀疑,他做出的游戏到底有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好?如果有,它为什么会卖不出去呢?
如果没有,他是否要听吴总的,放弃游戏。回去做办公软件。
虽然他写出来的办公软件也没有哪一个爆火,但再差,三个月也能卖出几千套。他做游戏的钱,大头都是之前做办公软件攒的。
就在陈霁云犹豫纠结时,他接到了吴总的电话。
对方开口便问:“小陈你那游戏不是这个月上市吗?这个月都快过完了,专卖店怎么还找不到?还是说我记错了,你之前说的不是这个月?”
虽然嘴上说记错了上市时间,但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到底什么情况,只是想听陈霁云亲口说出来。
陈霁云如他所愿,道:“已经上市了。”
“那我怎么没在专卖店看到?还是你没跟我来的这家专卖店合作?”吴总继续自问自答,“不可能啊,这家可是连锁店,我们这些搞软件开发的不可能绕过他,要不你跟我说一下哪家店能买到,我过去看一看。”
陈霁云没有回答吴总前面的问题,报了两家能买到的店铺名称和地址。
吴总听后哟了声:“这两家店,规模好像都不是很大吧?你怎么会跟他们合作?对了,你那游戏销量怎么样?费这么多心血做的,应该很不错吧?”
“不是很好。”
“哎呦,”吴总语气听不出懊悔说道,“看我这张嘴,就是快,小陈你别丧气,做软件就是这样,不到上市,谁也说不准结果。你还年轻,就算这次失败了,以后也还有很多机会,像你吴哥我,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陈霁云扯扯唇角,说道:“谢谢吴总。”
“客气,”吴总话音一转,问道,“对了,我之前让你考虑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之前你不肯答应,我能理解,做游戏是你的梦想,马上就要出结果,你肯定不想放弃。但现在游戏都上市了,结果你也看到了,做游戏没有前途,你要不要过来帮我?”
“吴哥,我想再考虑考虑。”
“还考虑?小陈我可告诉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虽然你有点本事,但这世上有本事的人多了,何况你到现在也没有写出爆火的软件,可见你的本事也有限。”
吴总显然并不满意陈霁云的回答,语气冷下来说,“我愿意再三邀请你,是看在我们认识这么多年的份上,你再拒绝,就有点给脸不要脸了啊。”
这通电话,最终以不欢而散收尾。
只是这通电话,虽然让陈霁云打消了接受他的邀请的念头,却让他更加焦虑了。
但他并不想放弃,他筹到了一笔钱,又在报纸上打了两次广告。也开始频繁地往专卖店跑,他知道那些老板不会对游戏销量上心,就想自己去推销。
可他嘴皮子不算厉害,又只有一个人,就算在专卖店从开门待到歇业,一天下来能推销出去的游戏光盘也很有限。
一周下来,他忙得筋疲力尽,游戏光盘的销量却没有涨多少。
而银行开始打电话来催债,绝望之际,他翻出了叶薇的名片,想到那天晚上她说的话,心里燃起一丝希望。
但在他拿出手机,正要照着名片上的号码打过去时,他的手机率先响了起来。
电话接通,喇叭传出陌生的声音:“你好,请问你是云端网络的陈总吗?”
“是我,请问你是?”
电话那头自报了姓名,又说:“我在虬江路电脑城开了家软件专卖店,前段时间你来我店里推销过你公司研发的那款游戏,你还记得吗?”
陈霁云当然记得,但他还记得对方当时就拒绝了他,便问:“请问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你之前来的时候我不在,这两天才知道这件事,”电话那头说道,“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你那款游戏的宣传,挺感兴趣,想先进一千套放在店里卖,不知道你那边有没有货,或者抽个时间,我们出来好好聊聊代销的事?”
陈霁云没想到峰回路转,连忙说道:“有货,我们备货足,一千套没问题,我这边也随时有时间谈,您现在有没有时间,我去您店里一趟。”
“我现在就在店里,那你过来吧。”
挂掉电话,陈霁云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虽然谈的还是代销,但如果对方没有信心把游戏光盘卖出去,完全可以不打这通电话,反正他们之前已经拒绝过他一次。
可对方不但打了电话过来,还张口就是一千套,可见非常看好他的这款游戏。
而让陈霁云没想到的是,谈成这笔合作后,当天下去,他又陆续接到了好几通电话。
这些打电话的人,有本地的专卖店老板,也有在外省开专卖店的,而打电话来的目的都是进货,且要的数量不少,最少都是两百套,最多的要了两千套。
但陈霁云没有立刻答应要两千套的老板,虽然他跟第一个打电话来的老板说备货充足,但实际上他只备了两千套光盘。
第一个老板说进一千套,他能一口答应,完全是因为游戏光盘上市后销量太差了,一周时间快要过去,才卖了不到一百套。
去掉放在合作店铺代销的,在签完第一份合同后,陈霁云手里存货不足五百套,自然拿不出这么多货供给对方。
虽然他可以现在联系厂家生产,但再迟钝的人,在接到这么多电话后都能察觉出不对劲,何况他没有那么迟钝。
陈霁云用了套话敷衍过去,然后开始给有合作的商家打电话,借着询问游戏光盘销量,打听起发生了什么事。
前三通电话,都没打听出什么。
要说一点消息没有,也不至于,三人都说光盘销量增加了,还有个人说今天来了好几个人打听他们这游戏,并表示有意增加进货量,但被他搪塞了过去。
第四通电话的合作方,知道的消息稍微多一点。
刚开始他也一头雾水,但见到好几个人特意来买《西行记》后,没按捺住好奇心,跟买家打听了起来。
接到陈霁云的电话,他兴奋说道:“老陈!你做的这个游戏在bbs上火了,今天一天,冲着你这款游戏来我店里的顾客有十来人呢!对了你那里还有没有库存?有的话再给我送点来,照这趋势,你之前送来的一百套光盘,没准三天就能出完!”
看在对方说了重要消息的份上,陈霁云说:“我可以再给你一百套。”
“才一百套!”
和大多数人的工资比起来,六十八不算多,只占工资的不到十分之一。拿这笔钱买件冬装,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贵。
但游戏光盘买回家,既不能吃喝,又不能取暖,就算是喜欢玩游戏的人,也不一定能舍得。
何况如果是买盗版,六十八能买好几款游戏了。
价格,可能也是《西行记》的游戏光盘在货架摆了一天,却无人问津的原因。
光盘内容读取完成,叶薇操作着进入游戏。
游戏一开始,就是一段背景描述,虽然《西行记》是以《西游记》为背景制作的,但故事主角并非师徒四人,而是百年后的一名普通少年。
而在游戏中,师徒四人取到真经后并没有飞升成佛,故事在他们取到真经的那一刻,便直接戛然而止。
少年从小听着《西游记》长大,但每次听到结局,都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可不是这样,又该怎么样,他说不出来。
直到某一天,他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怪事。
后来更是有妖怪将他掳走,说他是唐僧转世,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
起初他不相信,觉得他不可能是唐僧,但短短几天时间,他就经历了几波妖怪争抢,直到被显灵的观影菩萨救下。
他问菩萨,他到底是不是唐僧?
菩萨说是。
他又问菩萨,他可不可以只当普通人。
菩萨说不能。
但菩萨又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如果他能找到三个徒弟和白龙马,重走取经路,取到真经,可以选择成为普通人。
他说如果重走取经路成功,那他还是他吗?
他不知道答案,但为了活下去,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经过菩萨指点,他修习了法术,然后循着妖怪给的线索去寻找徒弟和白龙马。
总结来说,游戏虽然叫《西行记》,但在叶薇买到的这一套光盘中,主角却没有踏上去西天取经的道路,而一直在寻找徒弟。
师徒四人集合完成,游戏就大结局了。
但叶薇不认为这是的偏题,或者故意诈骗,她认为陈霁云可能有很大的野心,想继续做《西行记2》。
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开发者反复提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取到真经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师徒四人没有飞升成佛,而是投胎转世了。
但直到游戏结局,开发者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反而再次将问题拎了出来,让玩游戏的人耐心等待。
因为游戏容量比较大,叶薇又比较忙,所以她玩了将近一周时间才通关。
但玩游戏的第一天,叶薇就确信它能火。
这份确信,并非源于弹幕预支,而是她在通关过程中的个人感受。
首先游戏画风很不错,风景很有中式山水画的写意,场景也挺逼真,人物画风也好看,应该能吸引到不少女性受众;
其次剧情很紧凑,战斗技能也很丰富,打斗很燃,能让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最后,《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国民度一直都很高,由它改编的电视剧播出至今已有十年,依然在不断重播,而且收视率都很不错。
虽然《西行记》挺颠覆,原著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学会了法术,打妖怪如切菜,八戒和沙僧还有了感情线,猴哥变化倒是不大,只是性格冷了些,依然战斗力爆表。
但前两年上映的《大话西游》更颠覆。
而《大话西游》刚上映时,票房表现虽然一般,去年在内地小规模反应后,口碑更是不怎么样。
但今年,《大话西游》突然在高校火了,而且很多看完电影的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对电影的看法。
随着分析影评越来越多,这部电影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连叶薇,也在不久前买了影碟。
而在看完电影之后,叶薇认为故事虽然有些颠覆,但核心立意其实没有脱离原著,而这样的颠覆,刚好成就了电影的经典。
叶薇认为,《西行记》这个游戏也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叶薇觉得,这个游戏上市的时间实在是太好了,早两年,游戏都可能因为颠覆原著背景而口碑遇冷。
但它刚好是在电影口碑反转的今年上市,同样以《西游记》为背景,同样颠覆原著,它有很大概率蹭到电影的热度。
正好,游戏也是学生群体玩得多,两者受众有些重合。
天时地利人和,这款游戏不火,简直天理难容。
事实也的确如此,叶薇刚通关,这款游戏就有了火的趋势。
虽然陈霁云愿意以代销的方式和专卖店合作,也愿意让利,但这些条件能打动人的前提是,他的游戏能卖出去。
可他的公司刚转做游戏,没有名气,他又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实在没钱宣传,正版的游戏光盘套装价格还不便宜,怎么都不像是好卖的样子。
那些专卖店老板开店是为了赚钱,当然不可能做慈善,店铺规模大的,很多都直接拒绝了陈霁云。
少数愿意合作的,也大多不会将这款游戏的光盘摆到显眼的位置,更不用说重点跟人推销。
所以游戏上市前三天,销量非常惨淡,只卖出了不到三十套。
平均下来,一天只卖出十套,而沪市和他合作的专卖店和音像店,多的不说,十来家是有的。
也就是说,他的那些合作方,很多一天都卖不出去一套游戏光盘。
而更糟糕的是,那些原本松口同意和陈霁云合作的人,在看到光盘销量如此惨淡后,开始接连给他打电话,让他把光盘拿回去。
挂掉那些电话,陈霁云不由怀疑,他做出的游戏到底有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好?如果有,它为什么会卖不出去呢?
如果没有,他是否要听吴总的,放弃游戏。回去做办公软件。
虽然他写出来的办公软件也没有哪一个爆火,但再差,三个月也能卖出几千套。他做游戏的钱,大头都是之前做办公软件攒的。
就在陈霁云犹豫纠结时,他接到了吴总的电话。
对方开口便问:“小陈你那游戏不是这个月上市吗?这个月都快过完了,专卖店怎么还找不到?还是说我记错了,你之前说的不是这个月?”
虽然嘴上说记错了上市时间,但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到底什么情况,只是想听陈霁云亲口说出来。
陈霁云如他所愿,道:“已经上市了。”
“那我怎么没在专卖店看到?还是你没跟我来的这家专卖店合作?”吴总继续自问自答,“不可能啊,这家可是连锁店,我们这些搞软件开发的不可能绕过他,要不你跟我说一下哪家店能买到,我过去看一看。”
陈霁云没有回答吴总前面的问题,报了两家能买到的店铺名称和地址。
吴总听后哟了声:“这两家店,规模好像都不是很大吧?你怎么会跟他们合作?对了,你那游戏销量怎么样?费这么多心血做的,应该很不错吧?”
“不是很好。”
“哎呦,”吴总语气听不出懊悔说道,“看我这张嘴,就是快,小陈你别丧气,做软件就是这样,不到上市,谁也说不准结果。你还年轻,就算这次失败了,以后也还有很多机会,像你吴哥我,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陈霁云扯扯唇角,说道:“谢谢吴总。”
“客气,”吴总话音一转,问道,“对了,我之前让你考虑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之前你不肯答应,我能理解,做游戏是你的梦想,马上就要出结果,你肯定不想放弃。但现在游戏都上市了,结果你也看到了,做游戏没有前途,你要不要过来帮我?”
“吴哥,我想再考虑考虑。”
“还考虑?小陈我可告诉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虽然你有点本事,但这世上有本事的人多了,何况你到现在也没有写出爆火的软件,可见你的本事也有限。”
吴总显然并不满意陈霁云的回答,语气冷下来说,“我愿意再三邀请你,是看在我们认识这么多年的份上,你再拒绝,就有点给脸不要脸了啊。”
这通电话,最终以不欢而散收尾。
只是这通电话,虽然让陈霁云打消了接受他的邀请的念头,却让他更加焦虑了。
但他并不想放弃,他筹到了一笔钱,又在报纸上打了两次广告。也开始频繁地往专卖店跑,他知道那些老板不会对游戏销量上心,就想自己去推销。
可他嘴皮子不算厉害,又只有一个人,就算在专卖店从开门待到歇业,一天下来能推销出去的游戏光盘也很有限。
一周下来,他忙得筋疲力尽,游戏光盘的销量却没有涨多少。
而银行开始打电话来催债,绝望之际,他翻出了叶薇的名片,想到那天晚上她说的话,心里燃起一丝希望。
但在他拿出手机,正要照着名片上的号码打过去时,他的手机率先响了起来。
电话接通,喇叭传出陌生的声音:“你好,请问你是云端网络的陈总吗?”
“是我,请问你是?”
电话那头自报了姓名,又说:“我在虬江路电脑城开了家软件专卖店,前段时间你来我店里推销过你公司研发的那款游戏,你还记得吗?”
陈霁云当然记得,但他还记得对方当时就拒绝了他,便问:“请问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你之前来的时候我不在,这两天才知道这件事,”电话那头说道,“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你那款游戏的宣传,挺感兴趣,想先进一千套放在店里卖,不知道你那边有没有货,或者抽个时间,我们出来好好聊聊代销的事?”
陈霁云没想到峰回路转,连忙说道:“有货,我们备货足,一千套没问题,我这边也随时有时间谈,您现在有没有时间,我去您店里一趟。”
“我现在就在店里,那你过来吧。”
挂掉电话,陈霁云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虽然谈的还是代销,但如果对方没有信心把游戏光盘卖出去,完全可以不打这通电话,反正他们之前已经拒绝过他一次。
可对方不但打了电话过来,还张口就是一千套,可见非常看好他的这款游戏。
而让陈霁云没想到的是,谈成这笔合作后,当天下去,他又陆续接到了好几通电话。
这些打电话的人,有本地的专卖店老板,也有在外省开专卖店的,而打电话来的目的都是进货,且要的数量不少,最少都是两百套,最多的要了两千套。
但陈霁云没有立刻答应要两千套的老板,虽然他跟第一个打电话来的老板说备货充足,但实际上他只备了两千套光盘。
第一个老板说进一千套,他能一口答应,完全是因为游戏光盘上市后销量太差了,一周时间快要过去,才卖了不到一百套。
去掉放在合作店铺代销的,在签完第一份合同后,陈霁云手里存货不足五百套,自然拿不出这么多货供给对方。
虽然他可以现在联系厂家生产,但再迟钝的人,在接到这么多电话后都能察觉出不对劲,何况他没有那么迟钝。
陈霁云用了套话敷衍过去,然后开始给有合作的商家打电话,借着询问游戏光盘销量,打听起发生了什么事。
前三通电话,都没打听出什么。
要说一点消息没有,也不至于,三人都说光盘销量增加了,还有个人说今天来了好几个人打听他们这游戏,并表示有意增加进货量,但被他搪塞了过去。
第四通电话的合作方,知道的消息稍微多一点。
刚开始他也一头雾水,但见到好几个人特意来买《西行记》后,没按捺住好奇心,跟买家打听了起来。
接到陈霁云的电话,他兴奋说道:“老陈!你做的这个游戏在bbs上火了,今天一天,冲着你这款游戏来我店里的顾客有十来人呢!对了你那里还有没有库存?有的话再给我送点来,照这趋势,你之前送来的一百套光盘,没准三天就能出完!”
看在对方说了重要消息的份上,陈霁云说:“我可以再给你一百套。”
“才一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