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64节
  听到杨征明铿锵有力的回答,叶薇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还好他不肯认,否则这恋爱她真谈不下去。
  虽然周海兵是在以势压人,杨征明同意认亲,可以说是形势所迫。但现代社会,真想拜托对方多的是办法,实在不行,他还能换个城市发展。
  所以只要他松口认亲,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只有一个理由,他并没有那么反感周海兵。
  而他们是父子,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叶薇很难不怀疑,杨征明以后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何况杨征明有句话,叶薇认为他说的很对。
  周海兵的所作所为不像是真心想要补偿,而像是在训狗,一旦今天杨征明妥协,以后就只能一次又一次让步。
  到那时候,杨征明还是她今天认识的杨征明吗?
  到时候她还会爱他吗?
  叶薇认为答案是否,与其拖到日后互相怨怼,不如早日分开。
  好在,杨征明不愿意妥协。
  但不妥协,就会被持续针对,叶薇问道:“你有打算吗?”
  “有。”
  “什么打算?”
  杨征明说道:“我手里握有他的把柄,如果顺利,应该能把他弄下去。”
  “如果不顺利呢?”
  “我可能会破产。”杨征明抱着叶薇的腰,自下往上目光灼灼地盯着她,问道,“如果有一天我破产了,你会离开我吗?”
  认购证价格刚涨起来的时候,大院里有很多人想给她介绍对象,但她那时候很怕对方图她钱,所以找借口拒绝了。
  那时候,她的身家只有几百万。
  而如今,算上股票和公司资产,她身家差不多能过亿,但她反而不担心男人图钱了,因为她有很多办法可以保全财产。
  所以只要杨征明破产后不性情大变,暴躁易怒,并能做好贤内助工作,在她回家时做好饭,晚上再暖好床,她应该可以一直养着他。
  但很可惜,根据弹幕透露的信息,就算杨征明现在破产,应该也能很快东山再起,所以她省略了前面的内容,只说:“我应该可以一直养着你。”
  耳朵自动过滤“应该”二字的杨征明闻言,再克制不住将叶薇拉入怀中,在她唇上印下热烈的吻。
  第105章 王浩 明浩房地产的公告发布后,形势和……
  明浩房地产的公告发布后, 形势和杨征明预测的差不多。
  已购房的客户中,打电话或者亲自前来售楼部咨询的人变多了,但在工作人员按照话术解答他们的问题后,他们都表示了理解, 并祝明浩房地产早日渡过难关。
  来咨询的潜在客户确实在陆续减少, 到第三天, 已经没有新客户来看房。还有些交了定金, 但还没签合同的也后悔了,来售楼部想把定金退掉。
  杨征明知道后,没跟客户扯皮, 让员工把定金原封不动退了回去。
  王浩本想阻拦, 他倒不是不可能退钱,但觉得不能全退。定金本就是一种约定, 现在是客户违约, 他们当然要扣一笔费用。
  这本身也是开收据给对方时就说好的事。
  但杨征明觉得楼盘现有的交了定金,却没有签合同的客户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二十来人,每人定金一千, 定金全部款项也不过两三万,对公司来说这笔钱实在不多。
  可对客户个人来说就不一样了,有些人工资并不高,一千可能是他们两个月的收入。房地产公司直接扣一半,他们心里肯定不高兴,甚至有些比较冲动的, 可能还会来售楼部闹事。
  现在本就是多事之秋,隔壁楼盘的老板又盯着他们,看到有人闹事,说不定会来添一把火, 到那时候,造成的损失可能不止两三万能弥补。
  王浩冷静下来,一琢磨觉得杨征明的话有道理,就没再阻止退定金的事。
  而隔壁楼盘的李老板,也确实在盯着他们,一听说他们楼盘很多客户接连退定金,也没多打听,直接以己度人觉得他们能不会退全款,便想出了个歪主意。
  他先是找了个人去隔壁明浩的售楼部看房,并交了一千定金。
  然后过了两天,他又找了几个社会闲散青年,跟第一个人一起去隔壁售楼部拉横幅,并用喇叭大骂明浩房地产不做人,自己工程质量不好,接二连三被查导致长期停工,他们这些交了定金的人想退钱,明浩房地产还不同意的,没天理啊!
  楼盘工作人员听到动静,自然要出去,从带头的人口中知道怎么回事,就把之前接待他的销售叫了出来确认情况。
  销售出来后,跟负责人说带头的人确实付了定金,但没见过他来退款,负责人心里有了数,便出去点明对方没有上门退款,又说他们公司老板有交代,大家想退定金,只要找到对应的接待人员,填好资料就可以全额退,他实在不必闹出这阵仗,并请他进去谈。
  带头的人闻言心里不免嘀咕起来,想情况怎么和李老板说的不太一样?
  但又想到李老板说得信誓旦旦,还有许诺的费用,便大声说:“当着大家的面你们当然说得好听,谁知道我进去以后你们又会说什么?”
  带头的人说完,身后几个黄毛又照着之前准备的话术叫喊起来。
  而李老板联系的记者,赶到后见到的正是这场景。
  过来后,他立刻拍了几张照片。
  售楼部的负责人看到,连忙上前询问什么情况。
  记者没有隐瞒,直接说接到电话,得知明浩房地产因为不肯退定金,和客户发生了纠纷,所以来看看情况。
  带头人一听,就知道这是李老板找来的记者,赶紧冲上去说:“记者同志,你可要给我做主啊!”
  记者闻言满头黑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青天大老爷。
  但他是冲着新闻来的,这人又一看就是当事人,当然要多问几句,便咳嗽一声说:“做主谈不上,不过你遇到了什么难题,确实可以跟我说一说。”
  “我家人口多,房子不够住,我就琢磨买套房子,看来看去,选了这个楼盘,大家都说明浩房地产名声好嘛。谁想刚交定金,就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楼盘因为质量问题接连停工的消息,我怕他们公司老板跑路,就想把定金要回来,结果他们不给退啊!”
  带头人哭诉道,“我改变主意不到他们楼盘买房是我不对,可首付是我全家辛苦工作几十年攒下来的,我谨慎点有错吗?他们公司自己的问题,凭什么不给我退定金啊!”
  记者闻言附和点头:“确实。”
  楼盘销售负责人听记者这么说,连忙辩解说道:“记者同志,您可不要听他一面之词啊,他说我们不肯退定金,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不信您问接待他的销售员。”
  接待带头人的销售员闻言站出来说道:“记者同志,情况是这样的,大概三天前,这位张先生来了我们售楼部看房,并付了定金,之后他没再出现过,今天一来就拉横幅说我们不退定金。我一听就纳闷了,您要退定金,本人总要来一趟,把收据退给我们,再把钱拿走吧?您人都没有出现,我们也不知道您要退定金这件事,这定金当然退不下来。”
  等她说完,负责人便接腔说:“其实今天张先生虽然带着横幅来的,但看到他后我们态度也很好,只需要他进去登记下信息,我们就给全额退款,他却坚决不肯,非说我们在忽悠他,您说我们冤不冤啊?”
  记者觉得他们说的也挺有道理,点头说:“确实有点冤。”
  “记者同志,当着您的面,他们当然这么说,但这种公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干的还少吗?今天我要不来拉横幅,您觉得他们会给我退定金?”
  带头的人说着想起来,“我可听人说了,最近退定金的不止我一个,您问问这一圈围的人,是不是都来退定金的?他们的定金有没有全额退!”
  售楼部门口确实围了一圈人,而且其中好几个也确实是来退定金的。
  在李老板看来,他找的人只要喊一嗓子,肯定就能煽动这些有“同样遭遇”的人跟着闹事。
  只要闹事的人一多,记者再一报道,明浩房地产的名声肯定会臭掉,以后楼盘肯定更难卖。
  没有隔壁楼盘吸运势,他楼盘的销售情况肯定能好起来。
  因为李老板的交代,带头的人以为只要他问一句,就能引得这些人跟着义愤填膺,谁想其中来退定金的人陆陆续续说道:“我们是来退定金的没错,但我们的定金已经退了。”
  “我的也退了。”
  “我的也是全退。”
  原本看到带头的这人闹事,他们以为只有自己成功退到了全部定金,高兴之余想着要低调行事,免得被人误会他们和明浩房地产是一伙的,刚开始都有点不敢吭声。
  直到有人开口,知道自己不是个例,才陆续松口。
  一圈回应下来,大家就发现没拿到定金的似乎就一个人?
  而那个没有退到押金的人,额头冒出了汗珠,想事情发展怎么跟李老板说的不太一样啊?
  嘴上却仍说道:“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他们公司的托!”
  听到这话,成功退到定金的人都不乐意了:“我们正常来退定金的都拿到了钱,你自己不按流程走,拿不到钱能怪谁?”
  “就是,还说我们是托,我看你才是他们公司竞争对手请来的托!”
  这话打开了大家的思路,纷纷揣测起来,还有人提议报警,让公安同志来判断谁是托。
  带头的人一听要找公安,立刻怂了,说只要明浩房地产给他退定金,他就不追究了。
  要是他态度好一些,承认错误,售楼部的负责人可能会息事宁人,但他到这时候还想把脏水泼到自家公司头上,他当然不愿意就这么算了,皮笑肉不笑道:“我看还是请公安同志来调解吧。”然后让人去报警。
  李老板找来的人哪敢见公安,见他真要报警,钱也不要了,一群人做鸟兽散去。
  而记者虽然是李老板引来的,但没有被收买,回去后如实写了这篇报道,并在最后留了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这人到底是真心想退定金,还是竞争对手找来的托。
  原本因为频繁被查,明浩房地产的客户少了很多,但这则新闻刊登出来后给他们增加了不少印象分,于是售楼部的客流又多了起来。
  与此同时,明浩房地产也结束了有关部门的再一次审查,工地得以继续开工。
  一切似乎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王浩刚开始还有些提心吊胆,怕周海兵不肯放过杨征明,等了近半个月不见对方有新动作就放心了。
  想想也是,当初是他主动抛弃杨征明母子的,后来杨征明日子过得那么难,他都没有给予帮助,可见这个儿子在他心里没那么重要。
  突然想要和杨征明父子相认,估计是因为来沪市后,终于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儿子,产生了补偿的想法。
  但他本人对父子相认这件事可能没有那么执着,毕竟他后面再婚了,肯定会有别的儿子,一个被他抛弃的女人生的儿子,能有多重要呢?
  杨征明懂事,认了也就认了,但他这么不知好歹,周海兵兴头过了,自然会放弃。
  毕竟是亲父子,不是仇人,没了逼迫杨征明认回自己的想法,周海兵自然不会再为难他们。
  想到这里,王浩有点后悔,早知道周海兵这么容易放弃,他就不该劝杨征明认亲,以至于他现在还得想办法求明哥原谅他。
  杨征明却没有王浩那么乐观,因为他知道周海兵没有其他儿子,女儿倒是有,但很显然,他并不重视女儿。
  而他找的人,也确实查到了一些东西。
  周海兵带着妻女来沪市任职后,一家子直接住进了市委大院,根据大院住户的口风,他们夫妻感情似乎不错。
  但杨征明安排的人跟踪周海兵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在外面还养着一个女人。且根据打听到的消息,那女人差不多是周海兵调任沪市那段时间搬来的。
  所以杨征明怀疑,周海兵不止养了那个女人一年。且直到现在,那个女人也没有孩子或者怀孕。
  后一则信息,是杨征明问出来的,他找的人其实没有把这当成特殊的点。
  早几十年,不,甚至是早十年,乱搞男女关系都是大问题,甚至八十年代更严重一些,有人因此被枪毙。
  但进入九十年代后,这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甚至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人被举报,事情也可大可小,除非顺带着查出了其他情况。
  所以近些年,家里红旗不倒外飘彩旗飘飘的男人越来越多。
  不过让情妇生孩子的人没那么多,毕竟没孩子可以随时散伙,有孩子牵扯到的问题会比较多。
  而且有的人,可能不在乎丈夫养女人,却很在意丈夫有私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