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25节
  虽然明面上看,男人这么做损害的是明浩房地产的利益,跟他们没有关系。
  但如果他撒泼耍赖成功,逼得明浩房地产不得不给他抵扣额度,清楚他是冒牌货的杨征明心里肯定不高兴,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说不定干脆会放弃回馈他们这些真正卖过认购证给他的人。
  所以实际上,男人这么做损害的,其实是他们的利益。
  至于围观群众中和男人一样,打着浑水摸鱼的主意的人,看到这发展脸色也都不是很好,这个姓杨的……不好搞啊!
  虽然有句话叫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有些时候,杀鸡儆猴很有必要。
  杨征明没有心软,依旧让人报了警。
  不远就有派出所,公安同志来得很快,因为男人已经全部交代,所以公安来了后没有人提出想看笔迹鉴定。
  当然,这也不是他们想看就能看的。
  公安系统内虽然有能做笔迹鉴定的专家,但这种人才不是随便哪个派出所都有的,想做鉴定得层层打申请。
  杨征明没有提,他们了解清楚情况后直接把男人带走了。
  到了派出所,男人交代得更快。
  案子不复杂,就是怎么处理不好办,虽然这事牵扯到的金额有一万,但一万的抵扣额度和现金还是有区别的,他这实在算不上诈骗,最多拘留几天,连案底都不会留。
  但那人听后表情仍跟天塌了一样,他是有正经工作的,要是被拘留,就算不留案底,消息传出去厂里肯定也会开除他。
  他就是想占个便宜,怎么就到坐牢的地步了?
  当即痛哭流涕起来,哭着哭着看到跟来派出所的杨征明,赶紧给他跪下,求他放过自己。
  杨征明虽然想杀鸡儆猴,但没打算真把人送进看守所,何况就算走正常程序,这人也关不了几天,见他痛哭流涕,就痛快签了和解书。
  回到售楼部,杨征明第一时间将结果告诉手下工作人员,重点强调公安本来要拘留那人,再似是而非说拘留可能会留案底,他见对方下跪求饶才算了。
  很快,消息通过工作人员,传入了外面看过或听说过前面热闹的顾客口中。
  问心无愧的,注重点大多在最后半句上,感慨明浩房地产的老板果然是个好人;动了歪心思的,则基本只听进去了前半句,怕自己也被拘留,赶紧找借口跑了。
  销售部负责人注意到,赶紧去后面告诉杨征明这消息:“杨总,您刚才让我注意的那些人果然都找借口走了。”
  杨征明表情并不意外,点头说:“你继续盯着,有情况及时告诉我。”
  “是。”
  销售部负责人连忙应下,又喊了声王总,和王浩打过招呼才退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兄弟两个,王浩便畅所欲言道:“明哥你就是太心软,要是我处理这件事,高低得让他在看守所待几天。”
  杨征明说道:“让他进看守所待几天容易,但如果他因此丢了工作,出来后会不会破罐子破摔,持续来找茬是个问题。反之这次放过他,我们得了好名声,他为了工作,以后也不敢再做这种事,不是两全其美?”
  王浩没有反驳杨征明的话,但表情明显不赞同,只摇着头说:“这几天售楼部看着热闹,实际上一看账本,全是冲着认购证抵扣来的,今天更可笑,来了个浑水摸鱼的,这么下去,我们忙活这一年是亏是赚都不好说。”
  杨征明闻言,手上动作微顿。
  用认购证抵首付款是他的决定,而他会想到这个办法,和叶薇有点关系。
  因为每次送叶薇回去,她都只让他送到路口,所以他知道,机械厂大院的住户仍对去年的事耿耿于怀。
  当然,这很正常,换位思考,如果他是大院住户,每次提起这件事可能也会忍不住咒骂。
  他也知道,叶薇没想过让他解决这件事。
  因为那些人只是她的邻居,她并没有太在意他们的个人倾向,而她迟早是要从机械厂大院走出来的,这些事并不会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
  毕,他们当初做的事,不管是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来说,都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没有通过欺骗的手段收购认购证,甚至给的价钱在当时还算公道,那些人会卖认购证,说白了,本质上还是不相信这东西价格能涨起来。
  他们咒骂杨征明等人,说到底,都是因为认购证涨得太高,他们后悔了。
  他们不想责怪自己,就只能说杨征明等人不地道。
  可做生意哪有什么地道不地道,能不能抓住机遇,看个人本事罢了。
  道理是这样没错,但杨征明想和叶薇在一起,心里就始终想解决这个问题。
  但怎么解决,是个问题。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把他收购认购证赚到的钱还给大院住户,但每份认购证给多少钱才够呢?
  你说一份认购证平均获利五千左右?我还说认购证最高涨到一万多呢!
  是,就算按照一万多算,两三百万他筹一筹,也能拿得出来,但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他低头,就可能面临对方永无止尽的索取。
  总会有人觉得,如果当时他们没有卖掉认购证,肯定能赚到更多钱。
  如果他错了,为了赎罪,被索取也就罢了,可他做错了吗?
  他认为自己没有。
  所以这办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后患无穷,是下下策。
  可除了下下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于是局面一直这样僵到了今年的八月份。
  八月,沪市再次发行认购证。
  因为这是沪市第二次发行认购证,所以消息出来后引起了很大讨论,等到抽签结果出来,讨论度就更高了。
  而这时,杨征明正在为楼盘销售发愁。
  他们开发的这个楼盘,是从其他开发商手里接过来的,对方原本资金雄厚,所以这个楼盘地段很好,最初也是准备走高端路线。
  但他拿到地刚围起来,就收到了赌场的电话,说他儿子欠了上亿赌债,让他拿钱赎人。
  因为儿子去的不是去年北被端的那种地下赌场,赌场不但在澳城,还合法合规,所以这笔赌债赖不掉。
  收到消息他心里当然愤怒,可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再气愤也只能拿钱赎人。
  只是他虽然有钱,也做不到轻松筹出上亿现金的程度,只好将手里值钱的资产全部出掉。但生意场上雪中送炭的事不多,落井下石却不少。
  他儿子欠了上亿赌债的消息传开后,他那些朋友、对手都想方设法压价吞掉他手里的资产。
  杨征明没有落井下石,开了个两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捡漏了这个楼盘。
  又因为沪东虽然在搞开发,但这边真正发展起来还有几年,他们不像前开发商资金雄厚,盖好房子可以等上三五年,需要尽快回拢资金。
  接手楼盘后,他们再三考虑,决定放弃高端路线。但他们接手的这小区在开发中心区域,地皮成本在这里,也不适合走低端路线,所以最终定位中端偏上。
  可这时候每平两千多都能在沪西买房,他们定价每平两千二,其实有点高,所以房子开始销售后,卖得并不好。
  杨征明也在报纸上打过广告,但说实话,现在的房产开发商,谁不在报纸上打广告?
  别人要么地段好,要么价格便宜,什么都靠不上的也是干了几年的开发商,在沪市甚至全国都有名气,他们拿什么跟人比?
  房子已经盖好,地段早就定了,现在想改也没用。价格虽然可以往下降,但直接降等于告诉别人他们的房子没有人买,可能弄巧成拙。
  所以最好是从名气上下功夫,那怎么提高名气呢?
  当时认购证热度正高,杨征明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想到了用认购证抵扣首付款的主意。
  将单份认购证的抵扣额度定位五千,则是考虑到很多人都说去年的认购证,单份获利在五千左右,噱头够足。
  而且五千说少不算少,不会被被人诟病小气做戏。说多又不算多,大多数人都只有两三份认购证,以五十平的房子为例,约等于每平降价两三百。
  投入当然不小,但噱头足了,讨论度就起来了。
  而有了讨论度,就会有知名度,有了知名度,来买房的就不会只有卖给他们认购证的这些人。
  人都是从众的,来咨询买房的人一多,他们的这个楼盘就会慢慢热起来。
  楼盘热了,房价自然能涨起来,每平两千二,并不是他们这个小区的最高限价,他们还有几百的涨价空间。
  虽然去年他们收了一千多份认购证,但其中不少是从李菊萍这样的掮客手里收的,李菊萍已经死了,不可能来找他们,其他人来找他们的概率也不大。
  再加上有些一个人卖了十几二十多份认购证,而买房是按照登记姓名来,每人限购一套。还有人会因为资金不足,不想背贷款,选择放弃购买。
  所以最终使用认购证抵扣首付卖出的房子,应该不超过三百套,而小区有一千多套房,就算每平只涨两百块,多赚的都够覆盖投入。
  是,这种热度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会太久,但有名气,后续来咨询买房的肯定会比之前多。
  而且今年沪东陆续有几栋高层大厦或已经开工,或准备开工,据说明珠电视塔今年就能封顶,不出意外两年内能投入使用。
  他相信,几年内沪东这块地一定会热闹起来,到那时候,他们开发的这个小区房价也能涨起来。
  之前他等不了,是因为手头资金不足以付贷款和各种工程方的账,但这一批房子卖掉能回拢不少资金。
  另外银行会有贷款任务,而国人在财产方面大多比较保守,不太能接受贷款买房。所以这次名号房地产推出的回馈活动,才会仅限于贷款买房客户。
  杨征明以此作为条件,和银行谈好了一笔新的贷款。
  等这两笔钱到账,他们就再无资金压力,等待楼盘价格涨上来的同时,还能继续去开发新的楼盘,将生意彻底盘活。
  因此,虽然杨征明是在琢磨机械厂大院住户,对他的仇视过程中得到启发,才想出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的主意。
  但确定方案时,杨征明考虑的更多是公司利益,如果这办法会损害到公司,他肯定会放弃。
  毕竟机械厂大院住户对他的看法,并不会成为他和叶薇之间的阻碍,能解决自然是锦上添花,不能解决也影响不了什么。
  而他也是在跟王浩分析过利弊,并得到同意后,才开始着手这件事。
  谁想等活动开始,看着房子一套套被定下,账上的钱却没有多多少,王浩渐渐动摇了,怀疑事情能不能像杨征明说的那样发展。
  甚至,他当时提出这办法时,真的没有一点私心吗?
  杨征明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王浩,直到他心虚地低下头。
  再抬头时,王浩脸上堆起笑容,拍了下嘴巴说:“看我这破嘴,明哥,我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没有别的意思。”
  杨征明没有说相信他的话,但也没有说不信,淡淡“嗯”了一声,便低头去看手里的文件。
  第81章 答案 “等你成为我男朋友吧。”
  虽然机械厂大院里嘴上说不买, 实际上趁周日休息,偷偷摸摸去沪东看房的人不少,但寻人启事见报第一周,还是观望的人更多。
  直到这些看完房的人回来。
  “那小区的房子盖得是真漂亮, 全是洋房造型, 一栋六层, 两个单元, 顶层带阁楼,一楼带花园。楼栋外面还种了很多花草树木,哦对了, 小区中间还有个花园, 带凉亭的那种,可好了!”
  “户型也好, 五十平说是两居室, 其实客厅很大,完全可以再隔一间,一家五六口住着一点问题没有。另外还有八十平和一百平的房子, 家里再多几口人也住得下!”
  “房子里都有卫生间,售楼部工作人员说他们楼盘的厨房全是统一供气,用的叫……天然气好像,比我们平时用的煤气安全多了!卫生间和厨房还都有水龙头,尤其是卫生间,说是能装热水器, 装了后想洗澡,一拧开关,热水就出来了。”
  “至于位置,我觉得也不偏, 沪东电视塔你们知道吧?外滩对面那个,那小区就在电视塔旁边,站在小区里,一抬头就能看到,从那里过江到外滩,比从我们大院去外滩还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