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周瑜收起笑意,罕见正色道:“我与你切磋,让你多少次都无妨。可在战场上,一旦拔剑,便是生死较量,无人会因你貌美而留情。”
孙灵穿越至此已11年,成了历史上本不存在的孙家长女。她本是学历史学专业的,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烂熟于心。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189年,董卓进京,掌握朝政大权;190-191年,众诸侯讨伐董卓;191年,董卓挟天子从洛阳到长安,袁绍割据冀州,刘焉割据益州,汉朝廷正式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而191年岘山之战……
孙灵一直刻苦训练武艺和权谋,《孙子兵法》《礼记》《尚书》等典籍她背得滚瓜烂熟,剑术更是几乎从未间断练习。
然而,越接近历史上的这个关键时刻,她就越急躁、慌乱,是以与周瑜比试时也有些心浮气躁。
周瑜见她神情落寞,便道:“再来一局,比比弓弩如何?”
孙灵眼睛一亮,相比近战,她的远战能力更为出色。她的绝技是弓弩可一次发射三箭,且百发百中,这一点连她哥哥孙策都自叹不如。
周瑜与孙灵各执一把弓弩,仍是一发定胜负,谁射中靶心更近,谁便赢了。
10米开外,侍童抬来两具活动草靶,用朱砂画着圆心。二人同时全神贯注地瞄准,孙灵先松手,过了几秒,周瑜才松手。
侍童拖着两个草靶过来,孙灵一看自己正中靶心,欢快地跳起来:“我赢了!”
周瑜道:“你看看我的。”
孙灵这才看向周瑜射中的草靶,那红心上也插着一根箭。孙灵讪讪收回笑容:“这一局平了。”
周瑜今日穿的宽袖长袍,本不适宜用武,然而他却不受衣服限制,反而耍得格外赏心悦目。他挽起两侧衣袖,露出肌肉纹理分明的前臂。
孙灵的视线不自觉随着周瑜的动作来回移动,看着他回收两支箭,又仔细检查了几遍弓弦。他的手十分漂亮,手指修长,即便做着最简单、最无聊的事,都如弹琴般优美。
周瑜冷不丁道:“按照约定,你还不能随军出征。”
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孙坚和孙策虽赞成孙灵练武,毕竟在这乱世有武艺至少可以自保,但却坚决不同意她上战场。
周瑜从中周旋,提了这个条件:若有一天孙灵能打败他,便答应她出征。
他自幼习武,师承剑圣,他这样说不过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孙坚和孙策以为孙灵这辈子不可能胜过周瑜,而孙灵则认为这至少是个突破口、是个机会,于是几人达成共识。
孙灵收回视线,孙坚如今驻军南阳郡宛城,袁术令他攻打荆州。她不能劝阻父亲撤兵,那她就必须陪在孙坚身边,随机应变,她想要尽力要改写孙坚早逝的命运。
“可我必须去。”
【作者有话说】
感谢宝子们的支持~
接档文《玛丽苏妲己》,感兴趣戳戳收藏吧[三花猫头]
正文第三人称
【文案】
商纣王,商朝末代君主。你是他的挚爱,亡国之际拉着你同赴祭坛,只为来世再续前缘。
姬发,周王朝开创者。为你犯下的最大叛逆,夜闯王宫带你逃离。
伯邑考,周国继承人。你是他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被纣王横刀夺爱。再见时,他舍命救父,你向纣王求情。
姬旦,周朝礼乐奠基人。一生克己复礼,只想与你共建盛世到白头。
阅读指南:
1.苏妲己全天下最美,商周第一玛丽苏万人迷
2.所有人不要命发了疯地爱她爱到半死不活,雄竞修罗场多,发癫情节多
3.女非男全c
第2章
周瑜往昔从不以言语苦口婆心地劝诫孙灵,是以相较孙策,孙灵心中诸多烦忧皆愿与周瑜倾诉。论起来,周瑜倒比孙策更似她的亲兄长。
然今日情形迥异,周瑜问:“你曾说,你父亲打荆州这一仗凶多吉少,你去了能逢凶化吉吗?”
周瑜问的正是孙灵担心的事,她低垂着头:“我也不知道。若你能劝我父亲放弃攻荆州,或是让袁公改变主意……”
她声音越来越低,“可我明知这些都不可能。”
周瑜沉默片刻,幽幽叹道:“孟英,人既上战场,便当将生死置之度外。我等每一个人,不仅是你父亲,伯符、我皆有可能……”
“别说了!”孙灵捂住耳朵,打断了周瑜的话。
“好,不说这个。”周瑜转向侍童,“我有两件礼物送你。”
随身侍童呈上两件装备。想必这两件礼物,他早已备好。若孙灵认输,遵守约定,这两件礼物或许便不会轻易示人。
周瑜先展开一件银丝软甲,此甲由千年藤枝编织而成,穿插银丝。这银丝的合成比例,乃是经多年摸索而成,含有几种不同物质,堪称刀枪不入。
“此软甲轻便无比,能护你周全。”
孙灵接过软甲,惊叹道:“好轻!”此甲从颈部护至腿部,重要脏器部位比其他部分更厚。
孙灵问道:“还有吗?我爹和我哥哥也要!”
周瑜笑了笑,“金属比例尚未摸索清楚,千年藤枝亦难得,故暂时无法再制。”
孙灵顿住:“难道仅此一件?你呢?”
“共两件,我还有一件。”
孙灵松了口气,还好还有一件。她想着自己手里这件刚好给孙坚穿上。
周瑜一眼便看出孙灵的心思,“此软甲胜在轻便,正适合你穿戴。你父兄皆穿戴铁甲,较为笨重,软甲于他们而言恐不适用。”
孙灵微微一愣,周瑜此言似有深意。
周瑜取来第二件装备,是一套精巧的袖针。为了打造这件暗器,他找来江东最好的工匠,耗费数月,专为孙灵量身定制。
他将一个小型木制针筒轻轻缚在孙灵的小臂处,针筒前端贴近手腕,完美地被衣袖遮盖。
针筒内藏有弹簧,筒上装有精巧机关,只需轻轻一按,筒内钢针便能瞬间射出,且可连续发射。
周瑜特意让工匠在针筒表面刻了细纹,增加摩擦力,防止使用时打滑。
周瑜叮嘱:“这袖针配有一套毒针,虽不至于致命,但足以让敌人残废。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切勿轻易使用,只在生死攸关之际,用来保命。”
孙灵晃了晃手臂,脸上露出一丝疑惑:“毒针?有必要吗?”
周瑜语气坚定,不容置疑:“战场之上生死难料。你弓弩虽好,能远距离攻击,但近距离作战却是你的短板。这袖针便是为你弥补这一不足而制。”
周瑜开始耐心教导孙灵如何使用这袖针。他详细讲解了人体各处穴位,哪些是经脉的关键点,哪些穴位一旦命中,能瞬间麻痹敌人。
孙灵聪慧过人,周瑜所讲的知识点,她听一遍便能记住。
周瑜问:“你弓弩的准头不错,这针的准头又如何?”
孙灵信心满满:“绝对没问题!”
周瑜提醒:“针可比箭难多了。”
相较于弓弩,袖针的机关更为精巧,钢针本身轻巧,容易飘忽,穿透力和杀伤力有限,最远只能攻击到五米的距离。
孙灵刚一上手,便被现实狠狠打击,钢针离靶心差了十万八千里。更何况穴位只是人体上的一个小小靶点,这才意识到这绝非易事。
她全神贯注地练习起来,一旦沉浸其中,便将周遭的一切抛诸脑后,连周瑜悄然离开都没有察觉。
周瑜回到正厅时,孙策正和吴夫人说着话。吴夫人见周瑜进来,“孟英呢?”
“在练袖针。”周瑜答道。
吴夫人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孩子倒是用功。”
周瑜走到孙策跟前,斟酌着开口:“孟英说要随军去宛城。”
孙策一听就皱起眉头:“我从未与她提过此事,她怎会知道?”
“她向来消息灵通。”周瑜摇头,“我也不清楚她是如何得知的。”
孙策只当自己不小心说漏了嘴被她听了去,没再多想。他想起方才的比试,问:“莫非她赢了你?”
周瑜微微一笑,“未曾。不过孟英近来愈发刻苦,剑术较上月有了明显长进。她若想混入行军队伍,我等也拦不住。与其让她独自行动,不如带在身边更稳妥。”
孙策心中一惊,他此前未曾想过此节,听周瑜这般分析,觉得颇有道理。孙灵素来顽皮,她若一心想要去做某事,旁人也难以阻拦。
吴夫人紧张地绞着手帕:“那该如何是好?”
孙策紧皱眉头,仍不愿松口。此次从舒县动身前往宛城与孙坚汇合,本就是他自己带兵,若让父亲知晓他带着妹妹一同前往,定会大发雷霆。
周瑜继续道:“她似乎担心荆州战事凶险,心中颇为不安。”
“家父东征西战,战功赫赫,不久前还斩了华雄,怎会有失?”孙策立刻反驳,“依我看,此战定能大获全胜,叫刘表滚出荆州!”
他自幼崇拜父亲,听不得半句质疑。
孙灵穿越至此已11年,成了历史上本不存在的孙家长女。她本是学历史学专业的,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烂熟于心。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189年,董卓进京,掌握朝政大权;190-191年,众诸侯讨伐董卓;191年,董卓挟天子从洛阳到长安,袁绍割据冀州,刘焉割据益州,汉朝廷正式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而191年岘山之战……
孙灵一直刻苦训练武艺和权谋,《孙子兵法》《礼记》《尚书》等典籍她背得滚瓜烂熟,剑术更是几乎从未间断练习。
然而,越接近历史上的这个关键时刻,她就越急躁、慌乱,是以与周瑜比试时也有些心浮气躁。
周瑜见她神情落寞,便道:“再来一局,比比弓弩如何?”
孙灵眼睛一亮,相比近战,她的远战能力更为出色。她的绝技是弓弩可一次发射三箭,且百发百中,这一点连她哥哥孙策都自叹不如。
周瑜与孙灵各执一把弓弩,仍是一发定胜负,谁射中靶心更近,谁便赢了。
10米开外,侍童抬来两具活动草靶,用朱砂画着圆心。二人同时全神贯注地瞄准,孙灵先松手,过了几秒,周瑜才松手。
侍童拖着两个草靶过来,孙灵一看自己正中靶心,欢快地跳起来:“我赢了!”
周瑜道:“你看看我的。”
孙灵这才看向周瑜射中的草靶,那红心上也插着一根箭。孙灵讪讪收回笑容:“这一局平了。”
周瑜今日穿的宽袖长袍,本不适宜用武,然而他却不受衣服限制,反而耍得格外赏心悦目。他挽起两侧衣袖,露出肌肉纹理分明的前臂。
孙灵的视线不自觉随着周瑜的动作来回移动,看着他回收两支箭,又仔细检查了几遍弓弦。他的手十分漂亮,手指修长,即便做着最简单、最无聊的事,都如弹琴般优美。
周瑜冷不丁道:“按照约定,你还不能随军出征。”
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孙坚和孙策虽赞成孙灵练武,毕竟在这乱世有武艺至少可以自保,但却坚决不同意她上战场。
周瑜从中周旋,提了这个条件:若有一天孙灵能打败他,便答应她出征。
他自幼习武,师承剑圣,他这样说不过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孙坚和孙策以为孙灵这辈子不可能胜过周瑜,而孙灵则认为这至少是个突破口、是个机会,于是几人达成共识。
孙灵收回视线,孙坚如今驻军南阳郡宛城,袁术令他攻打荆州。她不能劝阻父亲撤兵,那她就必须陪在孙坚身边,随机应变,她想要尽力要改写孙坚早逝的命运。
“可我必须去。”
【作者有话说】
感谢宝子们的支持~
接档文《玛丽苏妲己》,感兴趣戳戳收藏吧[三花猫头]
正文第三人称
【文案】
商纣王,商朝末代君主。你是他的挚爱,亡国之际拉着你同赴祭坛,只为来世再续前缘。
姬发,周王朝开创者。为你犯下的最大叛逆,夜闯王宫带你逃离。
伯邑考,周国继承人。你是他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被纣王横刀夺爱。再见时,他舍命救父,你向纣王求情。
姬旦,周朝礼乐奠基人。一生克己复礼,只想与你共建盛世到白头。
阅读指南:
1.苏妲己全天下最美,商周第一玛丽苏万人迷
2.所有人不要命发了疯地爱她爱到半死不活,雄竞修罗场多,发癫情节多
3.女非男全c
第2章
周瑜往昔从不以言语苦口婆心地劝诫孙灵,是以相较孙策,孙灵心中诸多烦忧皆愿与周瑜倾诉。论起来,周瑜倒比孙策更似她的亲兄长。
然今日情形迥异,周瑜问:“你曾说,你父亲打荆州这一仗凶多吉少,你去了能逢凶化吉吗?”
周瑜问的正是孙灵担心的事,她低垂着头:“我也不知道。若你能劝我父亲放弃攻荆州,或是让袁公改变主意……”
她声音越来越低,“可我明知这些都不可能。”
周瑜沉默片刻,幽幽叹道:“孟英,人既上战场,便当将生死置之度外。我等每一个人,不仅是你父亲,伯符、我皆有可能……”
“别说了!”孙灵捂住耳朵,打断了周瑜的话。
“好,不说这个。”周瑜转向侍童,“我有两件礼物送你。”
随身侍童呈上两件装备。想必这两件礼物,他早已备好。若孙灵认输,遵守约定,这两件礼物或许便不会轻易示人。
周瑜先展开一件银丝软甲,此甲由千年藤枝编织而成,穿插银丝。这银丝的合成比例,乃是经多年摸索而成,含有几种不同物质,堪称刀枪不入。
“此软甲轻便无比,能护你周全。”
孙灵接过软甲,惊叹道:“好轻!”此甲从颈部护至腿部,重要脏器部位比其他部分更厚。
孙灵问道:“还有吗?我爹和我哥哥也要!”
周瑜笑了笑,“金属比例尚未摸索清楚,千年藤枝亦难得,故暂时无法再制。”
孙灵顿住:“难道仅此一件?你呢?”
“共两件,我还有一件。”
孙灵松了口气,还好还有一件。她想着自己手里这件刚好给孙坚穿上。
周瑜一眼便看出孙灵的心思,“此软甲胜在轻便,正适合你穿戴。你父兄皆穿戴铁甲,较为笨重,软甲于他们而言恐不适用。”
孙灵微微一愣,周瑜此言似有深意。
周瑜取来第二件装备,是一套精巧的袖针。为了打造这件暗器,他找来江东最好的工匠,耗费数月,专为孙灵量身定制。
他将一个小型木制针筒轻轻缚在孙灵的小臂处,针筒前端贴近手腕,完美地被衣袖遮盖。
针筒内藏有弹簧,筒上装有精巧机关,只需轻轻一按,筒内钢针便能瞬间射出,且可连续发射。
周瑜特意让工匠在针筒表面刻了细纹,增加摩擦力,防止使用时打滑。
周瑜叮嘱:“这袖针配有一套毒针,虽不至于致命,但足以让敌人残废。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切勿轻易使用,只在生死攸关之际,用来保命。”
孙灵晃了晃手臂,脸上露出一丝疑惑:“毒针?有必要吗?”
周瑜语气坚定,不容置疑:“战场之上生死难料。你弓弩虽好,能远距离攻击,但近距离作战却是你的短板。这袖针便是为你弥补这一不足而制。”
周瑜开始耐心教导孙灵如何使用这袖针。他详细讲解了人体各处穴位,哪些是经脉的关键点,哪些穴位一旦命中,能瞬间麻痹敌人。
孙灵聪慧过人,周瑜所讲的知识点,她听一遍便能记住。
周瑜问:“你弓弩的准头不错,这针的准头又如何?”
孙灵信心满满:“绝对没问题!”
周瑜提醒:“针可比箭难多了。”
相较于弓弩,袖针的机关更为精巧,钢针本身轻巧,容易飘忽,穿透力和杀伤力有限,最远只能攻击到五米的距离。
孙灵刚一上手,便被现实狠狠打击,钢针离靶心差了十万八千里。更何况穴位只是人体上的一个小小靶点,这才意识到这绝非易事。
她全神贯注地练习起来,一旦沉浸其中,便将周遭的一切抛诸脑后,连周瑜悄然离开都没有察觉。
周瑜回到正厅时,孙策正和吴夫人说着话。吴夫人见周瑜进来,“孟英呢?”
“在练袖针。”周瑜答道。
吴夫人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孩子倒是用功。”
周瑜走到孙策跟前,斟酌着开口:“孟英说要随军去宛城。”
孙策一听就皱起眉头:“我从未与她提过此事,她怎会知道?”
“她向来消息灵通。”周瑜摇头,“我也不清楚她是如何得知的。”
孙策只当自己不小心说漏了嘴被她听了去,没再多想。他想起方才的比试,问:“莫非她赢了你?”
周瑜微微一笑,“未曾。不过孟英近来愈发刻苦,剑术较上月有了明显长进。她若想混入行军队伍,我等也拦不住。与其让她独自行动,不如带在身边更稳妥。”
孙策心中一惊,他此前未曾想过此节,听周瑜这般分析,觉得颇有道理。孙灵素来顽皮,她若一心想要去做某事,旁人也难以阻拦。
吴夫人紧张地绞着手帕:“那该如何是好?”
孙策紧皱眉头,仍不愿松口。此次从舒县动身前往宛城与孙坚汇合,本就是他自己带兵,若让父亲知晓他带着妹妹一同前往,定会大发雷霆。
周瑜继续道:“她似乎担心荆州战事凶险,心中颇为不安。”
“家父东征西战,战功赫赫,不久前还斩了华雄,怎会有失?”孙策立刻反驳,“依我看,此战定能大获全胜,叫刘表滚出荆州!”
他自幼崇拜父亲,听不得半句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