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她虽然没有跟在皇子身边服侍过,但想想也知道,他们还要读书、还要练武,甚至是学习治国之道,好在将来为圣人排忧解难,那同公主能一样么!
“有什么不一样?”
太平的手已经彻底离开琴弦,她就这么双臂环抱,横在胸口,睨了嬷嬷一眼:“诸位兄长都是父皇与母后的孩子,我也是父皇与母后的孩子。”
“我与他们,身上流着相同的血脉,又有何不同?”
“可、可……”
嬷嬷“可是”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您是公主,就该是这样的。”
“这却是什么道理?”
太平听得更加火大,眼看已经濒临爆发边缘,嬷嬷慌忙请罪,救兵到了——
“殿下。”
上官婉儿捧着一摞纸笔书文进来,正撞上太平最是恼怒的关头,她语气轻柔,唤了一声。
只此一声,就将濒临爆发边缘的太平公主拽了回来。
纵使太平不发一言,但是上官婉儿却已经习以为常,看了眼惴惴不安的嬷嬷,她笑道:“眼瞧这天是一日比一日热了,殿下昨日进学的时候便念叨着嬷嬷亲手做的酥酪。只是后来太累,便将此事抛之脑后。”
上官婉儿很有决断,越过太平,径直下达指令:“嬷嬷这会儿若是得空,不如先去做了来,好叫殿下消消火?”
满宫的人里,除了那些骨肉至亲,还真没有第二个人敢像上官婉儿这般直言,让公主殿下消消火气了。
嬷嬷得了指令,却不敢动,仍是先看了一眼公主。
太平轻哼一声,到底没说什么反对的话:“人家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了,我还能多说什么?”
言下之意便是默认了。
嬷嬷如蒙大赦,领命退出去准备甜食不提,心底又对上官婉儿新添了许多敬佩。
这个从掖庭出来的小宫女,不仅莫名得了天后陛下的青眼,竟还能让一向眼高于顶的太平公主如此看重,以后可更不能怠慢了。
出门的时候,意料之中的阳光却并未倾洒而下,她仰头看了看,低声叹气:“要变天了。”
“你如今使唤我身边的人,倒是越发得心应手了?”
送走了嬷嬷,太平挥挥手,也叫余下的宫女们退下。
没了旁人,她立刻跟软骨头似的,瞬间瘫在榻上,坚决贯彻一个能躺着绝不坐着。
“那婉儿——多谢殿下抬爱?”
上官婉儿轻轻一笑,转身走到书桌前,放下纸笔,抱起了案上那张琴。
接下来,太平公主就亲眼见着对方将这张琴妥帖地收好。
她瞧了稀奇:“婉儿,我不想练琴,你竟然不劝一劝我吗?”
太平原以为,依上官婉儿的性格,多半不惯自己这样懒散的态度。
没想到对方非但没有指责或规劝,这一举一动还透着支持的态度。
“婉——”
撒娇卖乖的话还没说出口,太平已经猛地坐起了身子:“婉儿,你这是在往桌上放什么?”
不等上官婉儿回答,她就已经看见了对方的动作:
她在铺纸。
准确来说,正是在铺刚才亲手抱进来的那一摞。
甚至在太平话音落地的同时,婉儿还抽空往榻边看了一眼,笑了笑:“如殿下所见。”
上官婉儿不疾不徐,取出镇纸,接着拿过桌边上好的端砚,生怕太平公主看不明白似的,贴心预告:“接下来,婉儿要研磨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她有眼睛,她看得见!
“我还当你转了性子,竟然不劝我练琴,合着是在这儿等着我呢。”
既然已经坐起来了,太平也没想着再躺下去,她伸了个懒腰,嘟嘟囔囔地抱怨。
“殿下有所不知。”
上官婉儿手上磨着墨,嘴里一刻不停,从没让太平公主的话落到地上过。
“琴么,不想练就不练。可是字,殿下却不可懈怠。”
“为什么?”
太平的疑问很容易便会被解读成高高在上的无理取闹,但上官婉儿向来聪慧。
聪慧的她,自然可以解读出话里真心实意的困惑。
甚至,上官婉儿已经足够聪慧到领会太平公主的未尽之语。
“的确,以殿下的身份,字写的好与不好并没有什么分别。”
研墨是一项颇为费手的工作,才转了数十圈,她便察觉到手腕处隐隐的酸胀。
上官婉儿面上不显,依旧笑意盈盈:“字写的不好,旁人绝不敢多加置喙;字写得好了,也不过添一桩无足轻重的美谈而已。”
察觉到公主起身向书桌靠近,婉儿飞快将视线从手上的活计挪开,看向太平:“殿下是这样想的,是也不是?”
不等太平回答,她又自顾自道:“我当然知道殿下在急什么。”
没错,是烦躁。
近日来,太平公主的烦躁并不因天气炎热而起,也不是出于心情不好。
更不会为了嬷嬷随口几句古以有之的男女偏见而不快。
大唐的金枝玉叶,还不至于为这些外物而左右心绪。
太平公主的种种表现落在别人眼中或许不明所以,但落在上官婉儿眼中,一切却都是有迹可循。
殿下,这是着急了。
婉儿轻轻一叹:“万事万物都得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道理。”
她低眉看向手中的砚台:“就譬如研墨这件小事,刚上手的时候,砚台还需醒一醒,总要艰难一些。”
“等到渐入佳境,墨汁自然就能源源不断地涌出了。”
“又譬如临摹书法。”婉儿又去看手边的集子:“哪怕仅仅是握笔,最开始也难免不得其法,总得费些功夫才能领悟真意。”
太平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走上前。
她也学着上官婉儿,低着头,视线紧紧随着对方手中动作。
就在此时,上官婉儿却忽然停下。
知道两人这会儿距离挨得极近,她便随之放轻了声音:“殿下身处高位,若想再进一步,更应如此。”
第68章
上官婉儿点到即止,神色如常,似乎半点儿都没在影射什么。
可她既然这样说了,便不会是无的放矢。
太平公主抿抿唇,将已经溜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脚下步子一顿,驻足思索着什么。
她当然能够领会婉儿话中的深意,无外乎是提醒自己要修身养性,忍下一时意气。
只是许多道理,心里清楚是一回事,真到了付诸实践的时候,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见太平脚下生了根似的,只杵在那儿不动,婉儿手中动作不停,歪头看她:
“殿下怎么不过来?”
被上官婉儿一招呼,太平散去几分烦躁,心绪竟渐渐平和不少。
她依言走到桌前坐下,一手撑着头,空出一只手翻看上官婉儿抱来的书集:“你这可不就是替我安排得明明白白了么?”
太平点点最上头那本字帖:“我瞧今日哪怕逃过了练琴,还是逃不过练字。”
对于天家公主来说,练字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她们自幼启蒙,不说足够自成一派,但到了提起笔来的时候,好歹也是像模像样的。
就连太平这样生来活泼好动的性格,写出来的字总归能算是差强人意。
只是她平日上课不过应付差事,眼下无事,这会儿再叫她安安分分地坐在这里,实在提不起劲。
上官婉儿和公主相处几日下来,见她垂头丧气的模样,忍不住偷笑。
将嘴角压了又压,才肃着脸,佯装正经:“知道殿下一个人坐不住,这不就请来了小夏姐姐嘛。”
“在哪儿?”
太平一个激灵,探头探脑去看四周,忽然反应过来:“我倒把直播给忘了。”
她那么大一个主播呢!
亏得自己白高兴一场。
太平挠挠头:“可惜,上午那会儿我还在被夫子们盯着上课呢。”
不过,有直播看总是件好事。
她很快打起精神,目不转睛地盯着婉儿翻出直播间。
上官婉儿轻车熟路地点进【回放】页面,跳转出来的进度条则成了她已经看过一遍的最好证据。
“好哇!上官婉儿你不讲义气!”
太平眼尖,没错过对方回拉进度条的小动作:“你自个儿偷偷看过了,还不邀请我一起?”
赶在重播回放前,婉儿不慌不忙地为自己辩解:“如果赶在授课时间邀请殿下与我一同观看回放,那夫子就该邀请天后陛下来了。”
“母后?”
上官婉儿的话说得实在委婉曲折,太平想了想,没得出个所以然来,虚心求教:“夫子请她来做什么?”
“夫子将会邀请您的母后来教育您。”
太平:……
太平:不就是喊阿娘来打她一顿么!
【各位家人们早上好!欢迎来到《壁上鸣》直播间。】
“有什么不一样?”
太平的手已经彻底离开琴弦,她就这么双臂环抱,横在胸口,睨了嬷嬷一眼:“诸位兄长都是父皇与母后的孩子,我也是父皇与母后的孩子。”
“我与他们,身上流着相同的血脉,又有何不同?”
“可、可……”
嬷嬷“可是”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您是公主,就该是这样的。”
“这却是什么道理?”
太平听得更加火大,眼看已经濒临爆发边缘,嬷嬷慌忙请罪,救兵到了——
“殿下。”
上官婉儿捧着一摞纸笔书文进来,正撞上太平最是恼怒的关头,她语气轻柔,唤了一声。
只此一声,就将濒临爆发边缘的太平公主拽了回来。
纵使太平不发一言,但是上官婉儿却已经习以为常,看了眼惴惴不安的嬷嬷,她笑道:“眼瞧这天是一日比一日热了,殿下昨日进学的时候便念叨着嬷嬷亲手做的酥酪。只是后来太累,便将此事抛之脑后。”
上官婉儿很有决断,越过太平,径直下达指令:“嬷嬷这会儿若是得空,不如先去做了来,好叫殿下消消火?”
满宫的人里,除了那些骨肉至亲,还真没有第二个人敢像上官婉儿这般直言,让公主殿下消消火气了。
嬷嬷得了指令,却不敢动,仍是先看了一眼公主。
太平轻哼一声,到底没说什么反对的话:“人家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了,我还能多说什么?”
言下之意便是默认了。
嬷嬷如蒙大赦,领命退出去准备甜食不提,心底又对上官婉儿新添了许多敬佩。
这个从掖庭出来的小宫女,不仅莫名得了天后陛下的青眼,竟还能让一向眼高于顶的太平公主如此看重,以后可更不能怠慢了。
出门的时候,意料之中的阳光却并未倾洒而下,她仰头看了看,低声叹气:“要变天了。”
“你如今使唤我身边的人,倒是越发得心应手了?”
送走了嬷嬷,太平挥挥手,也叫余下的宫女们退下。
没了旁人,她立刻跟软骨头似的,瞬间瘫在榻上,坚决贯彻一个能躺着绝不坐着。
“那婉儿——多谢殿下抬爱?”
上官婉儿轻轻一笑,转身走到书桌前,放下纸笔,抱起了案上那张琴。
接下来,太平公主就亲眼见着对方将这张琴妥帖地收好。
她瞧了稀奇:“婉儿,我不想练琴,你竟然不劝一劝我吗?”
太平原以为,依上官婉儿的性格,多半不惯自己这样懒散的态度。
没想到对方非但没有指责或规劝,这一举一动还透着支持的态度。
“婉——”
撒娇卖乖的话还没说出口,太平已经猛地坐起了身子:“婉儿,你这是在往桌上放什么?”
不等上官婉儿回答,她就已经看见了对方的动作:
她在铺纸。
准确来说,正是在铺刚才亲手抱进来的那一摞。
甚至在太平话音落地的同时,婉儿还抽空往榻边看了一眼,笑了笑:“如殿下所见。”
上官婉儿不疾不徐,取出镇纸,接着拿过桌边上好的端砚,生怕太平公主看不明白似的,贴心预告:“接下来,婉儿要研磨了。”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她有眼睛,她看得见!
“我还当你转了性子,竟然不劝我练琴,合着是在这儿等着我呢。”
既然已经坐起来了,太平也没想着再躺下去,她伸了个懒腰,嘟嘟囔囔地抱怨。
“殿下有所不知。”
上官婉儿手上磨着墨,嘴里一刻不停,从没让太平公主的话落到地上过。
“琴么,不想练就不练。可是字,殿下却不可懈怠。”
“为什么?”
太平的疑问很容易便会被解读成高高在上的无理取闹,但上官婉儿向来聪慧。
聪慧的她,自然可以解读出话里真心实意的困惑。
甚至,上官婉儿已经足够聪慧到领会太平公主的未尽之语。
“的确,以殿下的身份,字写的好与不好并没有什么分别。”
研墨是一项颇为费手的工作,才转了数十圈,她便察觉到手腕处隐隐的酸胀。
上官婉儿面上不显,依旧笑意盈盈:“字写的不好,旁人绝不敢多加置喙;字写得好了,也不过添一桩无足轻重的美谈而已。”
察觉到公主起身向书桌靠近,婉儿飞快将视线从手上的活计挪开,看向太平:“殿下是这样想的,是也不是?”
不等太平回答,她又自顾自道:“我当然知道殿下在急什么。”
没错,是烦躁。
近日来,太平公主的烦躁并不因天气炎热而起,也不是出于心情不好。
更不会为了嬷嬷随口几句古以有之的男女偏见而不快。
大唐的金枝玉叶,还不至于为这些外物而左右心绪。
太平公主的种种表现落在别人眼中或许不明所以,但落在上官婉儿眼中,一切却都是有迹可循。
殿下,这是着急了。
婉儿轻轻一叹:“万事万物都得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道理。”
她低眉看向手中的砚台:“就譬如研墨这件小事,刚上手的时候,砚台还需醒一醒,总要艰难一些。”
“等到渐入佳境,墨汁自然就能源源不断地涌出了。”
“又譬如临摹书法。”婉儿又去看手边的集子:“哪怕仅仅是握笔,最开始也难免不得其法,总得费些功夫才能领悟真意。”
太平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走上前。
她也学着上官婉儿,低着头,视线紧紧随着对方手中动作。
就在此时,上官婉儿却忽然停下。
知道两人这会儿距离挨得极近,她便随之放轻了声音:“殿下身处高位,若想再进一步,更应如此。”
第68章
上官婉儿点到即止,神色如常,似乎半点儿都没在影射什么。
可她既然这样说了,便不会是无的放矢。
太平公主抿抿唇,将已经溜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脚下步子一顿,驻足思索着什么。
她当然能够领会婉儿话中的深意,无外乎是提醒自己要修身养性,忍下一时意气。
只是许多道理,心里清楚是一回事,真到了付诸实践的时候,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见太平脚下生了根似的,只杵在那儿不动,婉儿手中动作不停,歪头看她:
“殿下怎么不过来?”
被上官婉儿一招呼,太平散去几分烦躁,心绪竟渐渐平和不少。
她依言走到桌前坐下,一手撑着头,空出一只手翻看上官婉儿抱来的书集:“你这可不就是替我安排得明明白白了么?”
太平点点最上头那本字帖:“我瞧今日哪怕逃过了练琴,还是逃不过练字。”
对于天家公主来说,练字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她们自幼启蒙,不说足够自成一派,但到了提起笔来的时候,好歹也是像模像样的。
就连太平这样生来活泼好动的性格,写出来的字总归能算是差强人意。
只是她平日上课不过应付差事,眼下无事,这会儿再叫她安安分分地坐在这里,实在提不起劲。
上官婉儿和公主相处几日下来,见她垂头丧气的模样,忍不住偷笑。
将嘴角压了又压,才肃着脸,佯装正经:“知道殿下一个人坐不住,这不就请来了小夏姐姐嘛。”
“在哪儿?”
太平一个激灵,探头探脑去看四周,忽然反应过来:“我倒把直播给忘了。”
她那么大一个主播呢!
亏得自己白高兴一场。
太平挠挠头:“可惜,上午那会儿我还在被夫子们盯着上课呢。”
不过,有直播看总是件好事。
她很快打起精神,目不转睛地盯着婉儿翻出直播间。
上官婉儿轻车熟路地点进【回放】页面,跳转出来的进度条则成了她已经看过一遍的最好证据。
“好哇!上官婉儿你不讲义气!”
太平眼尖,没错过对方回拉进度条的小动作:“你自个儿偷偷看过了,还不邀请我一起?”
赶在重播回放前,婉儿不慌不忙地为自己辩解:“如果赶在授课时间邀请殿下与我一同观看回放,那夫子就该邀请天后陛下来了。”
“母后?”
上官婉儿的话说得实在委婉曲折,太平想了想,没得出个所以然来,虚心求教:“夫子请她来做什么?”
“夫子将会邀请您的母后来教育您。”
太平:……
太平:不就是喊阿娘来打她一顿么!
【各位家人们早上好!欢迎来到《壁上鸣》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