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他带着学生们走到一面巨大的玻璃展柜前,里面陈列着一幅色彩有些褪色、但细节依然清晰的巨幅油画复制品——《顺治大帝与孝惠章皇后视察长江铁路大桥》。
画面上,已至中年的顺崽(顺治帝帝)身着简朴的工装式常服,身形依旧挺拔,目光睿智而平和,正指着前方横跨浩渺长江、气势恢宏的钢铁大桥,对身边的工程师讲解着*什么。他身旁的琪琪格(孝惠章皇后)穿着利落的深蓝色改良旗装,虽眼角已有了细纹,但笑容温婉,眼神明亮依旧,正俯身查看摊开在简易木桌上的大桥设计图纸。
他们身后,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及初具雏形的现代化汉口城。
“这幅画描绘的是顺治三十五年,长江上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天堑通’大桥合龙时的场景。”林教授的声音带着激动。
“你们看这桥!钢铁桁架结构!巨大的蒸汽打桩机!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帝国基建,已经从光熹初年的‘便民道’(水泥路),飞跃到了征服天堑、连通南北的钢铁时代,铁路网以京城为中心,如同血脉般延伸至帝国每一个行省,‘要致富,先修路’,这句从顺治朝流传至今的谚语,正是始于帝后二人!”
“教授,”另一个学生好奇地问,“历史书上说帝后感情极深,是真的吗?皇帝真的允许皇后参与朝政,还一起住在养心殿?”
林教授走到一面展墙前,上面挂满了各种画像和照片(早期银版摄影)的复制品。
有少年帝后在百工堂并肩研究纺纱机的素描,有两人在便民道工地与民工交谈的水彩,有中年时在格致院实验室观察显微镜的合影,更多的是晚年时,两人在皇家植物园的温室里修剪花草、在西山别苑的竹林里散步、在坤宁宫暖阁的炕桌上下棋的温馨画面。
每一幅画面中,两人的眼神交汇处,都流淌着无需言表的默契与深情。
“看这张,”林教授指着一张略微模糊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已是白发苍苍的顺崽和琪琪格,穿着寻常富家翁媪的棉袍,坐在紫禁城御花园的梅树下。
顺崽手里拿着一块刚做好的、还冒着热气的蜂蜜奶糕,正笑着递给琪琪格。
琪琪格眉眼弯弯,伸手去接,两人的手在照片中几乎要碰到一起,背景是盛放的红梅和远处隐约可见的、皇宫屋顶上的两只鸟雀。
“这是顺治帝四十年,由皇家摄影学会拍摄的,据说孝惠章皇后晚年最爱吃的,还是这加了双倍蜂蜜的奶糕,顺治帝大帝无论多忙,总会记得让御膳房准备。”林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温情,“至于皇后参政?何止是参政!孝惠章皇后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与皇帝共治天下的皇后,她主持的‘帝后基金’和医药卫生改革,影响深远。孝惠章大帝曾公开说过:‘朕之天下,半壁乃皇后之功!’他们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开创了‘帝后共治’的新风,其信任与默契,亘古未有。”
他最后将学生们带到展厅尽头。这里矗立着一尊双人青铜雕像。
雕像中的顺崽(顺治帝帝)身着简朴常服,一手持卷(象征《格致精要》),一手指向前方,目光深邃,仿佛在眺望未来。琪琪格(孝惠章皇后)则一手托着一个象征“帝后基金”的琉璃罐模型,另一手轻轻搭在顺崽臂弯,笑容温婉而坚定。雕像基座上镌刻着一行遒劲的大字。
“星火燎原启民智,帝后同心铸盛世。——后世臣民敬立”
“同学们,”林教授环视着年轻的面孔,语气庄重,“顺治大帝与孝惠章皇后的传奇,不仅仅是那些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更是一种精神!是勇于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是心系苍生的仁爱精神!是夫妻同心、共担天下的担当精神!他们点燃的星火,早已燎原,照亮了我们今日的生活。而我们,作为沐浴在光熹革新余晖下的后人,当铭记,当传承,当以他们为楷模,为这盛世,再添新柴!”
展厅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传来的、属于新时代的、隐约的汽车鸣笛声。
少年少女们凝视着那尊饱含深情的雕像,眼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
顺治大帝与孝惠章皇后的故事,如同那永不熄灭的星火,穿越时空,继续照亮着后来者的道路。
夕阳的余晖为汉白玉砌成的帝后陵寝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陵寝设计简洁而庄重,没有过多的奢华装饰,唯有陵前矗立着一块巨大的无字碑——这是顺治帝帝的遗诏,他认为自己的功过,当由后人评说。
然而,在陵寝四周的浮雕墙上,却刻满了栩栩如生的画面,蜿蜒的水泥路变成纵横的铁路网,脚踏纺纱机进化成轰鸣的纺织工厂,简易的蜂窝煤炉旁是庞大的蒸汽锅炉,手持燧发枪的士兵身后是装备着新式后膛枪的军队,格致院的小屋旁矗立着宏伟的格致大学堂,慈幼院的孩子成长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陵前,摆放着最新鲜的格桑花和一盘精致的、点缀着蜂蜜的奶糕。
一位白发苍苍、身着将军礼服的老者静静地伫立着,他是顺治大帝与孝惠章皇后第五代孙,如今已经没有大清,取而代之的是华夏民族,但这并不代表他有忘记祖训,一心为民。
晚风拂过陵园四周茂密的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百年的、关于爱与责任、梦想与奋斗的永恒故事。
第75章 番外二
时空夹缝,数据流如同紊乱的星河般奔涌,系统9527的核心处理器高速运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愧疚?以及即将完成任务的解脱感。
“23年……终于到了。”9527的思维模块泛起微澜,它想起了那个小小的、黑白分明的、如同三角饭团般软糯的熊猫幼崽——顺崽。
那次倒霉的时空穿梭事故,它本想捞个濒危人类,结果操作失误,连带捞走了这只在保护区啃竹笋啃得正欢的国宝。
看着那懵懂无知、只会“嘤嘤”叫的小团子,9527的核心代码罕见地产生了一丝名为“愧疚”的乱码。
把它丢回原生时代?熊猫快灭绝了,回去也是死路一条,带回主时空?手续麻烦到能让系统死机。
万般无奈之下,9527动用了它压箱底的“关系”(某个欠它人情的时空管理员),走了个后门。
“目标时空:地球,公元1643年,中国,盛京皇宫。”
“目标载体:爱新觉罗福临,刚出生,濒死状态(原历史线)。”
“灵魂覆盖程序启动……覆盖成功!”
“记忆清除(熊猫部分)……失败!警告!目标灵魂结构异常坚韧,清除程序受阻!强行清除可能导致载体崩溃!”
“算了算了!”9527看着保温箱里(意念中的)那个皱巴巴的小婴儿,又看看意识海里那个抱着虚拟竹笋、眨巴着黑豆眼的熊猫团子,“就这样吧!反正婴儿啥也不懂,熊猫……应该也不懂吧?”
临走前,9527看着婴儿体内那个依旧懵懂、似乎还没搞清楚状况的熊猫灵魂,愧疚感再次翻涌。它咬咬牙,把自己数据库里一个低配版的、用于辅助低等文明个体适应环境的“百科全书辅助系统(离线版)”,也就是个内置了搜索引擎可离线缓存部分基础百科知识和基础逻辑运算模块的玩意儿,塞给了顺崽。
“崽啊,”9527用尽可能温和的数据流包裹住那团懵懂的意识,“你乖乖在这里长大,当你的小皇帝。这个‘小帮手’给你,遇到不懂的,就……嗯,就‘百一下’!它会告诉你该怎么做。记住,低调!别搞事!我二十三年后来接你!到时候带你吃全宇宙最好吃的竹笋!”
熊猫崽崽顺崽抱着那个突然出现在意识里的、亮晶晶的“小方块”、,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软软糯糯地回应:“好哒~”
9527看着那乖巧(?)的样子,稍微放心了点,留下最后一丝数据流作为锚点,便匆匆离开了这个让它头大的时空节点。
二十三年后……
时空坐标:公元1666年,大清,北京,紫禁城上空(非实体层面)。
9527准时抵达锚点,带着一种“接自家熊孩子放学”的轻松心态。然而,当它的感知模块接入这个时空的瞬间……
“滋啦——!!!”
尖锐的警报声在9527的核心处理器里疯狂炸响,数据流如同被投入滚油的冰水,剧烈沸腾、扭曲、
“警告!警告!时空参数严重偏离预设轨道,历史线扭曲度:78.9%,且持续上升中!因果律崩溃风险:高!高!高!”
9527的“视野”里,原本应该庄严肃穆、充满古典气息的紫禁城,画风突变:
宫墙外,一条平整得不像话的灰色大道(水泥路?)从西直门延伸出去,车水马龙,跑着一种结构明显优化过、减震效果极佳的四轮马车?
宫墙内,几个太监推着一种结构精巧、带着轮子和水箱的玩意儿在巡逻?
远处校场,传来整齐划一的、不同于弓箭离弦的爆鸣声!
画面上,已至中年的顺崽(顺治帝帝)身着简朴的工装式常服,身形依旧挺拔,目光睿智而平和,正指着前方横跨浩渺长江、气势恢宏的钢铁大桥,对身边的工程师讲解着*什么。他身旁的琪琪格(孝惠章皇后)穿着利落的深蓝色改良旗装,虽眼角已有了细纹,但笑容温婉,眼神明亮依旧,正俯身查看摊开在简易木桌上的大桥设计图纸。
他们身后,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及初具雏形的现代化汉口城。
“这幅画描绘的是顺治三十五年,长江上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天堑通’大桥合龙时的场景。”林教授的声音带着激动。
“你们看这桥!钢铁桁架结构!巨大的蒸汽打桩机!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帝国基建,已经从光熹初年的‘便民道’(水泥路),飞跃到了征服天堑、连通南北的钢铁时代,铁路网以京城为中心,如同血脉般延伸至帝国每一个行省,‘要致富,先修路’,这句从顺治朝流传至今的谚语,正是始于帝后二人!”
“教授,”另一个学生好奇地问,“历史书上说帝后感情极深,是真的吗?皇帝真的允许皇后参与朝政,还一起住在养心殿?”
林教授走到一面展墙前,上面挂满了各种画像和照片(早期银版摄影)的复制品。
有少年帝后在百工堂并肩研究纺纱机的素描,有两人在便民道工地与民工交谈的水彩,有中年时在格致院实验室观察显微镜的合影,更多的是晚年时,两人在皇家植物园的温室里修剪花草、在西山别苑的竹林里散步、在坤宁宫暖阁的炕桌上下棋的温馨画面。
每一幅画面中,两人的眼神交汇处,都流淌着无需言表的默契与深情。
“看这张,”林教授指着一张略微模糊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已是白发苍苍的顺崽和琪琪格,穿着寻常富家翁媪的棉袍,坐在紫禁城御花园的梅树下。
顺崽手里拿着一块刚做好的、还冒着热气的蜂蜜奶糕,正笑着递给琪琪格。
琪琪格眉眼弯弯,伸手去接,两人的手在照片中几乎要碰到一起,背景是盛放的红梅和远处隐约可见的、皇宫屋顶上的两只鸟雀。
“这是顺治帝四十年,由皇家摄影学会拍摄的,据说孝惠章皇后晚年最爱吃的,还是这加了双倍蜂蜜的奶糕,顺治帝大帝无论多忙,总会记得让御膳房准备。”林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温情,“至于皇后参政?何止是参政!孝惠章皇后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与皇帝共治天下的皇后,她主持的‘帝后基金’和医药卫生改革,影响深远。孝惠章大帝曾公开说过:‘朕之天下,半壁乃皇后之功!’他们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开创了‘帝后共治’的新风,其信任与默契,亘古未有。”
他最后将学生们带到展厅尽头。这里矗立着一尊双人青铜雕像。
雕像中的顺崽(顺治帝帝)身着简朴常服,一手持卷(象征《格致精要》),一手指向前方,目光深邃,仿佛在眺望未来。琪琪格(孝惠章皇后)则一手托着一个象征“帝后基金”的琉璃罐模型,另一手轻轻搭在顺崽臂弯,笑容温婉而坚定。雕像基座上镌刻着一行遒劲的大字。
“星火燎原启民智,帝后同心铸盛世。——后世臣民敬立”
“同学们,”林教授环视着年轻的面孔,语气庄重,“顺治大帝与孝惠章皇后的传奇,不仅仅是那些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更是一种精神!是勇于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是心系苍生的仁爱精神!是夫妻同心、共担天下的担当精神!他们点燃的星火,早已燎原,照亮了我们今日的生活。而我们,作为沐浴在光熹革新余晖下的后人,当铭记,当传承,当以他们为楷模,为这盛世,再添新柴!”
展厅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传来的、属于新时代的、隐约的汽车鸣笛声。
少年少女们凝视着那尊饱含深情的雕像,眼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
顺治大帝与孝惠章皇后的故事,如同那永不熄灭的星火,穿越时空,继续照亮着后来者的道路。
夕阳的余晖为汉白玉砌成的帝后陵寝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陵寝设计简洁而庄重,没有过多的奢华装饰,唯有陵前矗立着一块巨大的无字碑——这是顺治帝帝的遗诏,他认为自己的功过,当由后人评说。
然而,在陵寝四周的浮雕墙上,却刻满了栩栩如生的画面,蜿蜒的水泥路变成纵横的铁路网,脚踏纺纱机进化成轰鸣的纺织工厂,简易的蜂窝煤炉旁是庞大的蒸汽锅炉,手持燧发枪的士兵身后是装备着新式后膛枪的军队,格致院的小屋旁矗立着宏伟的格致大学堂,慈幼院的孩子成长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陵前,摆放着最新鲜的格桑花和一盘精致的、点缀着蜂蜜的奶糕。
一位白发苍苍、身着将军礼服的老者静静地伫立着,他是顺治大帝与孝惠章皇后第五代孙,如今已经没有大清,取而代之的是华夏民族,但这并不代表他有忘记祖训,一心为民。
晚风拂过陵园四周茂密的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百年的、关于爱与责任、梦想与奋斗的永恒故事。
第75章 番外二
时空夹缝,数据流如同紊乱的星河般奔涌,系统9527的核心处理器高速运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愧疚?以及即将完成任务的解脱感。
“23年……终于到了。”9527的思维模块泛起微澜,它想起了那个小小的、黑白分明的、如同三角饭团般软糯的熊猫幼崽——顺崽。
那次倒霉的时空穿梭事故,它本想捞个濒危人类,结果操作失误,连带捞走了这只在保护区啃竹笋啃得正欢的国宝。
看着那懵懂无知、只会“嘤嘤”叫的小团子,9527的核心代码罕见地产生了一丝名为“愧疚”的乱码。
把它丢回原生时代?熊猫快灭绝了,回去也是死路一条,带回主时空?手续麻烦到能让系统死机。
万般无奈之下,9527动用了它压箱底的“关系”(某个欠它人情的时空管理员),走了个后门。
“目标时空:地球,公元1643年,中国,盛京皇宫。”
“目标载体:爱新觉罗福临,刚出生,濒死状态(原历史线)。”
“灵魂覆盖程序启动……覆盖成功!”
“记忆清除(熊猫部分)……失败!警告!目标灵魂结构异常坚韧,清除程序受阻!强行清除可能导致载体崩溃!”
“算了算了!”9527看着保温箱里(意念中的)那个皱巴巴的小婴儿,又看看意识海里那个抱着虚拟竹笋、眨巴着黑豆眼的熊猫团子,“就这样吧!反正婴儿啥也不懂,熊猫……应该也不懂吧?”
临走前,9527看着婴儿体内那个依旧懵懂、似乎还没搞清楚状况的熊猫灵魂,愧疚感再次翻涌。它咬咬牙,把自己数据库里一个低配版的、用于辅助低等文明个体适应环境的“百科全书辅助系统(离线版)”,也就是个内置了搜索引擎可离线缓存部分基础百科知识和基础逻辑运算模块的玩意儿,塞给了顺崽。
“崽啊,”9527用尽可能温和的数据流包裹住那团懵懂的意识,“你乖乖在这里长大,当你的小皇帝。这个‘小帮手’给你,遇到不懂的,就……嗯,就‘百一下’!它会告诉你该怎么做。记住,低调!别搞事!我二十三年后来接你!到时候带你吃全宇宙最好吃的竹笋!”
熊猫崽崽顺崽抱着那个突然出现在意识里的、亮晶晶的“小方块”、,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软软糯糯地回应:“好哒~”
9527看着那乖巧(?)的样子,稍微放心了点,留下最后一丝数据流作为锚点,便匆匆离开了这个让它头大的时空节点。
二十三年后……
时空坐标:公元1666年,大清,北京,紫禁城上空(非实体层面)。
9527准时抵达锚点,带着一种“接自家熊孩子放学”的轻松心态。然而,当它的感知模块接入这个时空的瞬间……
“滋啦——!!!”
尖锐的警报声在9527的核心处理器里疯狂炸响,数据流如同被投入滚油的冰水,剧烈沸腾、扭曲、
“警告!警告!时空参数严重偏离预设轨道,历史线扭曲度:78.9%,且持续上升中!因果律崩溃风险:高!高!高!”
9527的“视野”里,原本应该庄严肃穆、充满古典气息的紫禁城,画风突变:
宫墙外,一条平整得不像话的灰色大道(水泥路?)从西直门延伸出去,车水马龙,跑着一种结构明显优化过、减震效果极佳的四轮马车?
宫墙内,几个太监推着一种结构精巧、带着轮子和水箱的玩意儿在巡逻?
远处校场,传来整齐划一的、不同于弓箭离弦的爆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