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琪琪格仰着小脸,感受着顺崽指尖的温度和他话语中毫不掩饰的邀请与期许,心跳如擂鼓,几乎要跳出胸膛。
她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格致院的震撼、皇庄的并肩、工地的忙碌,早已在她心中种下了探索的种子。
她用力点头,声音虽轻却无比坚定:“想!琪琪格想学!想……想帮皇上,像在百工堂那样,像……像今天这样。”她顿了顿,小脸因激动和羞涩而愈发红艳,鼓起勇气,声音更低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琪琪格……不想只做被皇上保护在宫墙里的花儿……想和皇上一起……站在那扇门前……一起用力……把它推开!”
这不仅仅是学习的渴望,更是并肩同行的誓言,是她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更是对顺崽最深情的回应。
顺崽的心,被这滚烫的话语瞬间填满、融化。
他看着琪琪格眼中燃烧的火焰,那火焰纯净、炽热,带着草原儿女特有的勇敢与执着,照亮了他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他不再是孤身一人探索未知的帝王,他有了最忠诚、最勇敢的同行者、
“琪琪格,”顺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伸出手,不是拂雪,而是轻轻握住了琪琪格微凉的小手,将她的小手完全包裹在自己温暖的手掌中,“在朕心里,你从来都不是需要被保护的花儿。你是朕的“定海神针”,是朕在格致院最想分享一切的人。”他凝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我们一起学,一起走。这扇门后的世界,我们一起去看,这大清的江山,我们一起……守!”
“嗯!一起!”琪琪格用力点头,笑容如同雪地里傲然绽放的红梅,娇艳、坚韧,带着破开寒冬的勃勃生机。她的小手在顺崽的掌心微微用力回握,传递着无声的承诺。
两只手在洁白的雪地中紧紧相握,少年帝后纯净而炽热的情意,如同御花园中悄然流淌的温泉,无声地融化着周遭的冰雪,温暖了凛冽的寒冬,也悄然定下了未来帝国最坚实的基石。
数日后,养心殿。
木苔看着手中一份关于格致院首次“辩难”的详细记录,以及朝野上下悄然转变的风向,从激烈反对到好奇观望甚至隐隐期待,嘴角勾起一抹深远的笑意。她放下奏报,看向正在伏案批阅工部关于“便民道”二期京城至通州段)预算奏章的顺崽。
少年天子的侧脸在灯下显得格外专注沉稳,执笔的手指稳定有力,批注的朱批条理清晰,切中要害。那份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担当,让木苔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顺崽。”木苔的声音温和地响起。
顺崽闻声抬头:“母后?”
“格致院初立,便石破天惊,‘便民道’延伸,民心所向。”木苔缓缓道,目光深邃,“你已非昔日懵懂幼童。这江山社稷之重,我替你扛了这些年,是时候……慢慢交还给你了。”
顺崽握着朱笔的手微微一紧,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期待,有压力,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知道,母后此言,意味着他正式走向帝国权力核心的序幕,已然拉开,亲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将来,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儿臣……明白。”顺崽放下笔,站起身,对着木苔深深一揖,声音沉稳而坚定,“儿臣定当克己勤政,不负母后多年教诲,不负天下万民所望!”
灯光下,少年帝王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格致院的星火,便民道的基石,与琪琪格并肩的誓言,还有那即将落在肩头的万里江山……一切都预示着,一个属于少年天子爱新觉罗福临的时代,正伴随着冬雪的消融,悄然来临。
第71章
“便民道”的修筑,如同一条灰色的血管,源源不断地将活力注入京畿大地。
水泥路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西山脚下延伸至西直门,又继续向着通州方向挺进。道路两旁,新栽的柳树虽在寒冬中枝叶凋零,但整齐的队列已显露出勃勃生机。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平整如砥的水泥路面上,便已有了络绎不绝的行人车马。
商旅的骡马大车满载货物,车轮滚过路面,发出平稳的辘辘声,再无往日土路的颠簸滞涩。
赶集的农人推着独轮车,步履轻快。
进城的百姓走在宽阔平坦的路上,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道路沿线设立的简易驿站,提供热水、简单修理,更是赢得了往来行旅的交口称赞。
“皇上圣明啊!这路走得真舒坦!”
“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
“听说这路是皇上用‘神泥’造的?真是神仙下凡啊!”
“何止路啊!皇上弄的蜂窝煤,我家这个冬天就没冻着!便宜又好烧!”
“还有那新纺的棉布,又细密又结实,价钱还公道!”
万民称颂之声,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在京城内外传扬。
顺崽“仁德圣主”、“泽被苍生”的形象深入人心,民心所向,如百川归海。
工部官员每日呈报的工程进度,成了顺崽最欣慰的奏章。
他时常微服出宫,只带少数侍卫,亲临“便民道”工地视察。看着民工们热火朝天地劳作,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感激,感受着这条道路带来的切实变化,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这才是帝王之道,泽被苍生,福泽万民!
琪琪格也常常随行,她褪去了华丽的宫装,换上朴素的棉袍,在工地的粥棚帮忙,在医棚学习包扎,用她那半生不熟的汉语和民工们聊天,倾听他们的疾苦和希望。
她那毫无架子的亲和与真诚的关怀,让她赢得了“小观音”的美誉,她与顺崽并肩站在新修的路基上,眺望着远方延伸的道路,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皇上,等路修好了,我们也通州看运河好不好?”琪琪格眼中闪着光。
“好!”顺崽笑着应允,“等路修好了,朕还要修更多路,让大清的每一个州县,都通上这样的‘便民道’,也让母后到处看看。”
然而,就在这民心振奋、万象更新之际,“青蛇”的垂死挣扎也到了最疯狂、最阴毒的时刻。
“蛇首”深知大势已去,多尔衮和“妇幼会”的追查如同跗骨之蛆,他藏匿的据点一个个被拔除,心腹爪牙损失殆尽。复仇的毒火和绝望的疯狂吞噬了他最后一丝理智。
他制定了一个玉石俱焚的毒计——西山庆典,狗皇帝和达官贵人都会下一次共同出席的公开场合,引爆埋藏的炸药,制造惊天血案。
他选定的目标,是“便民道”西直门段竣工通车的庆典大典,届时,皇帝与太后都会亲临剪彩,万民观礼,正是动手的绝佳时机。
“蛇首”动用了最后隐藏的、也是最危险的一枚棋子——一个在庆典筹备工地上埋设彩旗、布置会场的哑巴杂役。
此人天生聋哑,身份清白,在工地上干活勤恳,毫不起眼。
没人知道,他幼时曾被“青蛇”秘密收养训练,是死士中的死士,他早已将数包威力巨大的□□,混在搭建彩门的木料中,秘密埋设在了庆典主礼台的下方,只等时辰一到,点燃引信。
庆典前夜,西山皇庄。
顺崽正在灯下审阅庆典流程,琪琪格在一旁帮他整理明日要穿的礼服,木苔正靠在塌上看书。
乌日图悄然入内,脸色凝重地呈上一份密报。
“皇上,‘蛛网’急报,截获‘青蛇’残党密信碎片,经‘哑嬷嬷’反复拼合解读,关键信息指向明日西直门庆典吗,疑有‘惊天雷’目标……恐是御驾?!”
顺崽和琪琪格同时色变。
“可确定埋设位置?”顺崽霍然起身,声音冷冽。
“尚不明确,信中提到‘彩门之下,万民同寂’,推测可能在主礼台附近,但工部报,彩门已于三日前搭建完毕,内部结构复杂,搜查恐打草惊蛇,且时间紧迫。”乌日图语速极快。
时间,最缺的就是时间,明日便是庆典。
“不能取消庆典!”顺崽斩钉截铁,“民心所系,岂能因宵小退缩?且若取消,反令贼人警觉,恐生他变!”
“那如何是好?”琪琪格急道。
顺崽目光如电,大脑飞速运转。“彩门之下……万民同寂……”他猛地看向琪琪格,“琪琪格,你记不记得?鲁师傅说过,搭建彩门时,为了稳固,在基座下埋了承重的石墩?”
琪琪格眼睛一亮:“对!用水泥浇灌的基座,很结实。”
“炸药若想威力最大,必埋于承重最深、最核心之处。”顺崽思路清晰,“基座,水泥基座,贼人定是将炸药混在填充基座的碎石中埋入。”
“可……可水泥早已凝固,坚硬如铁,如何取出?”苏茉儿皱眉。
“用青霉素!”顺崽语出惊人,这是医学院新研究出来的新药。
众人皆愕然,药能炸水泥?
“不,不是用青霉素炸。”顺崽快速解释,“‘青霉素培养时会产生大量酸性液体,王太医说过,此酸液可蚀穿铜铁,水泥虽硬,其主要成分亦是钙质,遇强酸亦会分解酥软,取医学院储备的青霉素废液,浓度越高越好,秘密运至彩门基座处,钻孔注入,只需腐蚀出缝隙,便能探知炸药所在,或使其失效。”
她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格致院的震撼、皇庄的并肩、工地的忙碌,早已在她心中种下了探索的种子。
她用力点头,声音虽轻却无比坚定:“想!琪琪格想学!想……想帮皇上,像在百工堂那样,像……像今天这样。”她顿了顿,小脸因激动和羞涩而愈发红艳,鼓起勇气,声音更低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琪琪格……不想只做被皇上保护在宫墙里的花儿……想和皇上一起……站在那扇门前……一起用力……把它推开!”
这不仅仅是学习的渴望,更是并肩同行的誓言,是她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更是对顺崽最深情的回应。
顺崽的心,被这滚烫的话语瞬间填满、融化。
他看着琪琪格眼中燃烧的火焰,那火焰纯净、炽热,带着草原儿女特有的勇敢与执着,照亮了他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他不再是孤身一人探索未知的帝王,他有了最忠诚、最勇敢的同行者、
“琪琪格,”顺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伸出手,不是拂雪,而是轻轻握住了琪琪格微凉的小手,将她的小手完全包裹在自己温暖的手掌中,“在朕心里,你从来都不是需要被保护的花儿。你是朕的“定海神针”,是朕在格致院最想分享一切的人。”他凝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我们一起学,一起走。这扇门后的世界,我们一起去看,这大清的江山,我们一起……守!”
“嗯!一起!”琪琪格用力点头,笑容如同雪地里傲然绽放的红梅,娇艳、坚韧,带着破开寒冬的勃勃生机。她的小手在顺崽的掌心微微用力回握,传递着无声的承诺。
两只手在洁白的雪地中紧紧相握,少年帝后纯净而炽热的情意,如同御花园中悄然流淌的温泉,无声地融化着周遭的冰雪,温暖了凛冽的寒冬,也悄然定下了未来帝国最坚实的基石。
数日后,养心殿。
木苔看着手中一份关于格致院首次“辩难”的详细记录,以及朝野上下悄然转变的风向,从激烈反对到好奇观望甚至隐隐期待,嘴角勾起一抹深远的笑意。她放下奏报,看向正在伏案批阅工部关于“便民道”二期京城至通州段)预算奏章的顺崽。
少年天子的侧脸在灯下显得格外专注沉稳,执笔的手指稳定有力,批注的朱批条理清晰,切中要害。那份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担当,让木苔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顺崽。”木苔的声音温和地响起。
顺崽闻声抬头:“母后?”
“格致院初立,便石破天惊,‘便民道’延伸,民心所向。”木苔缓缓道,目光深邃,“你已非昔日懵懂幼童。这江山社稷之重,我替你扛了这些年,是时候……慢慢交还给你了。”
顺崽握着朱笔的手微微一紧,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期待,有压力,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知道,母后此言,意味着他正式走向帝国权力核心的序幕,已然拉开,亲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将来,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儿臣……明白。”顺崽放下笔,站起身,对着木苔深深一揖,声音沉稳而坚定,“儿臣定当克己勤政,不负母后多年教诲,不负天下万民所望!”
灯光下,少年帝王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格致院的星火,便民道的基石,与琪琪格并肩的誓言,还有那即将落在肩头的万里江山……一切都预示着,一个属于少年天子爱新觉罗福临的时代,正伴随着冬雪的消融,悄然来临。
第71章
“便民道”的修筑,如同一条灰色的血管,源源不断地将活力注入京畿大地。
水泥路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西山脚下延伸至西直门,又继续向着通州方向挺进。道路两旁,新栽的柳树虽在寒冬中枝叶凋零,但整齐的队列已显露出勃勃生机。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平整如砥的水泥路面上,便已有了络绎不绝的行人车马。
商旅的骡马大车满载货物,车轮滚过路面,发出平稳的辘辘声,再无往日土路的颠簸滞涩。
赶集的农人推着独轮车,步履轻快。
进城的百姓走在宽阔平坦的路上,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道路沿线设立的简易驿站,提供热水、简单修理,更是赢得了往来行旅的交口称赞。
“皇上圣明啊!这路走得真舒坦!”
“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
“听说这路是皇上用‘神泥’造的?真是神仙下凡啊!”
“何止路啊!皇上弄的蜂窝煤,我家这个冬天就没冻着!便宜又好烧!”
“还有那新纺的棉布,又细密又结实,价钱还公道!”
万民称颂之声,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在京城内外传扬。
顺崽“仁德圣主”、“泽被苍生”的形象深入人心,民心所向,如百川归海。
工部官员每日呈报的工程进度,成了顺崽最欣慰的奏章。
他时常微服出宫,只带少数侍卫,亲临“便民道”工地视察。看着民工们热火朝天地劳作,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感激,感受着这条道路带来的切实变化,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这才是帝王之道,泽被苍生,福泽万民!
琪琪格也常常随行,她褪去了华丽的宫装,换上朴素的棉袍,在工地的粥棚帮忙,在医棚学习包扎,用她那半生不熟的汉语和民工们聊天,倾听他们的疾苦和希望。
她那毫无架子的亲和与真诚的关怀,让她赢得了“小观音”的美誉,她与顺崽并肩站在新修的路基上,眺望着远方延伸的道路,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皇上,等路修好了,我们也通州看运河好不好?”琪琪格眼中闪着光。
“好!”顺崽笑着应允,“等路修好了,朕还要修更多路,让大清的每一个州县,都通上这样的‘便民道’,也让母后到处看看。”
然而,就在这民心振奋、万象更新之际,“青蛇”的垂死挣扎也到了最疯狂、最阴毒的时刻。
“蛇首”深知大势已去,多尔衮和“妇幼会”的追查如同跗骨之蛆,他藏匿的据点一个个被拔除,心腹爪牙损失殆尽。复仇的毒火和绝望的疯狂吞噬了他最后一丝理智。
他制定了一个玉石俱焚的毒计——西山庆典,狗皇帝和达官贵人都会下一次共同出席的公开场合,引爆埋藏的炸药,制造惊天血案。
他选定的目标,是“便民道”西直门段竣工通车的庆典大典,届时,皇帝与太后都会亲临剪彩,万民观礼,正是动手的绝佳时机。
“蛇首”动用了最后隐藏的、也是最危险的一枚棋子——一个在庆典筹备工地上埋设彩旗、布置会场的哑巴杂役。
此人天生聋哑,身份清白,在工地上干活勤恳,毫不起眼。
没人知道,他幼时曾被“青蛇”秘密收养训练,是死士中的死士,他早已将数包威力巨大的□□,混在搭建彩门的木料中,秘密埋设在了庆典主礼台的下方,只等时辰一到,点燃引信。
庆典前夜,西山皇庄。
顺崽正在灯下审阅庆典流程,琪琪格在一旁帮他整理明日要穿的礼服,木苔正靠在塌上看书。
乌日图悄然入内,脸色凝重地呈上一份密报。
“皇上,‘蛛网’急报,截获‘青蛇’残党密信碎片,经‘哑嬷嬷’反复拼合解读,关键信息指向明日西直门庆典吗,疑有‘惊天雷’目标……恐是御驾?!”
顺崽和琪琪格同时色变。
“可确定埋设位置?”顺崽霍然起身,声音冷冽。
“尚不明确,信中提到‘彩门之下,万民同寂’,推测可能在主礼台附近,但工部报,彩门已于三日前搭建完毕,内部结构复杂,搜查恐打草惊蛇,且时间紧迫。”乌日图语速极快。
时间,最缺的就是时间,明日便是庆典。
“不能取消庆典!”顺崽斩钉截铁,“民心所系,岂能因宵小退缩?且若取消,反令贼人警觉,恐生他变!”
“那如何是好?”琪琪格急道。
顺崽目光如电,大脑飞速运转。“彩门之下……万民同寂……”他猛地看向琪琪格,“琪琪格,你记不记得?鲁师傅说过,搭建彩门时,为了稳固,在基座下埋了承重的石墩?”
琪琪格眼睛一亮:“对!用水泥浇灌的基座,很结实。”
“炸药若想威力最大,必埋于承重最深、最核心之处。”顺崽思路清晰,“基座,水泥基座,贼人定是将炸药混在填充基座的碎石中埋入。”
“可……可水泥早已凝固,坚硬如铁,如何取出?”苏茉儿皱眉。
“用青霉素!”顺崽语出惊人,这是医学院新研究出来的新药。
众人皆愕然,药能炸水泥?
“不,不是用青霉素炸。”顺崽快速解释,“‘青霉素培养时会产生大量酸性液体,王太医说过,此酸液可蚀穿铜铁,水泥虽硬,其主要成分亦是钙质,遇强酸亦会分解酥软,取医学院储备的青霉素废液,浓度越高越好,秘密运至彩门基座处,钻孔注入,只需腐蚀出缝隙,便能探知炸药所在,或使其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