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她下意识地翻动手中的方子,目光停在一处记载“三七、血竭、乳香、没药”等配伍的段落上。三七止血,血竭活血化瘀,乳香没药生肌止痛……似乎正是前线需要的?但她只是看看,并未深想。
  然而,木苔的行动力超乎她的想象。
  黄河大捷的第二天,几份关于前线急需“金疮止血定痛良药”的奏折就被送到了静怡斋。
  一同送来的,还有一摞被木苔命内务府紧急翻找出来的、各种记载了止血生肌方的古籍、医案,以及太医院调配好的几包基础配方药材(三七、冰片、明矾末等基础粉末),上面贴着标签注明用途和大致配比。
  王太医捧着奏折和这些资料,激动得手都抖了:“太后用心良苦,前线将士有福啊!金创止血之药,重在配比精纯、效力迅疾……”
  他还没感慨完,木苔的声音在门口响起,目光却是看向正装作不在意却偷偷瞄着那堆药材的孟古青:“孟古青,哀家看你近日学习颇有用心。这些前线急用的药材配方整理、分装的粗活儿,你可愿帮王太医搭把手?磨药、按方秤量、分装封罐即可。这事关将士性命,需极其细致,马虎不得。”
  孟古青身体一僵,本能地想拒绝,她是格格!怎么能做磨药分装这种粗使下人的活儿?可那句“事关将士性命”,如同一根无形的针,刺破了她骄傲的气泡。
  又来了!那种沉甸甸的、仿佛把她强行摁进泥里的责任感,她梗着脖子,硬邦邦地吐出几个字:“知道了。”
  虽然态度还是那么糟,但接下来的场景却让王太医都感到意外。
  孟古青竟真的坐了下来,她先是别别扭扭,用指尖拈药材都嫌脏,动作粗笨地几乎打翻药称。
  可木苔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催促,也不指责。
  王太医则小心翼翼地将一种需要精细研磨的贵重三七粉末交给她操作小石臼。
  最初的笨拙过后,一种奇异的专注感渐渐浮现。
  当她看着那些或白如霜雪、或褐如泥土的粉末,在自己手中的工具下被细细研磨、按方秤量、均匀混合、分装进一个个小巧的白瓷罐子里时,她仿佛进入了一种心无旁骛的状态。
  那动作从嫌弃到一丝不苟,指尖控制得逐渐平稳。
  小瓷罐被摆放得整整齐齐,贴上写有“金创止血散(外敷)”的标签时,她甚至还无意识地轻轻抹平了一个翘起的纸角。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药材气味,并不好闻,但这份沉默中的专注和完成后的整肃感,却让孟古青内心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微弱的成就感,似乎压过了那点别扭和委屈。
  虽然她还分不清三七和冰片的具体功效,但看着那小山般码放整齐的药罐,一种模糊的念头浮现:这些东西,真的是有用的?能送到那些……为皇上捆“大粽子”挡洪水的士兵手里?
  木苔看着灯下少女那张虽然依旧绷紧、但目光已不自觉被手中“产品”吸引的面庞,嘴角勾起极淡的笑意。种子,终于在倔强的土壤里,冒出了第一缕微不可察的绿意。
  就在静怡斋弥漫着药香与沉默较劲时,景阳宫西侧阁却传来一阵刻意压低的、焦急又认真的声音。
  “……这个……怎么……讲?”琪琪格小脸皱成一团,指着一本摊开的、给顺崽讲黄河地理的启蒙画册上的一行字。上面写着“分流疏浚,引水归槽”。
  顺崽正盘腿坐在地上研究一张他刚画的“轮子带动纺车”的草图,听到琪琪格求助,抬头看了一眼,很熟练地解释:“就是把凶水劈开,让它走该走的地方,别冲坏堤。”他又用手比划着水流分成几股的样子。
  琪琪格眉头依然紧锁,她觉得“疏浚”“归槽”这些词比登天还难。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看到旁边食盒里剩下的几块蜜饯,突然灵光一闪!她拿起一块蜜饯,指着那画册上的河流图案,又指了指蜜饯,然后小嘴模拟着流水声:“哗——”接着,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把蜜饯掰成两半,比划着分开:“……水,分开……走?”
  顺崽先是一愣,看着琪琪格那焦急又努力的样子,突然明白了她的用意!他在“百度”时见过很多抽象的符号代替语言沟通的方法!琪琪格这不就是在用实物比喻(蜜饯代表水流,掰开代表分流)吗?!
  “对对对!琪琪格你真聪明!”顺崽高兴地跳起来,也拿起一块蜜饯,“‘归槽’就是……嗯……分开的水,要回到……‘家’!水的家就是槽(他指着图上的河道)懂吗?”他也比划着把掰开的蜜饯分别推到画册上代表不同河道的线条上。
  琪琪格盯着顺崽的动作和画册,又看看自己手里的蜜饯,恍然大悟!
  她不再纠结于“疏浚”和“归槽”本身,而是通过“分开”和“回指定位置”理解了整个过程,“明白了!”她开心地笑起来,一口咬掉代表“回归安全河道”的那块蜜饯,“甜!”
  这个小插曲给了顺崽巨大的启发,他眼睛亮得像星星,对啊!为什么一定要用复杂的词,金手指里的图片画出来也很难懂,为什么不试试用简单的东西演示?
  他立刻放下草稿,拉着琪琪格跑到澄瑞亭边的小池塘。捡来枯枝当河道,用湿泥塑起简单的堤岸模型,然后取来一片宽树叶折成小船放在“河道”里。他让琪琪格用细树枝搅动池水模拟水流冲击。小船被冲得乱撞,撞到泥堤上,小船翻了,泥堤也被撞塌了一角。
  “看!这就是凶水冲堤。”顺崽指着散开的泥堆。
  接着,他找来几块小石头,在“河道”拐弯容易被水冲击的地方,学着刘藻造“束水砥柱”的样子,垒了一个小小的石头尖角前锐后丰,并用细草茎模拟柳条捆紧。再用湿泥在尖角后加高堤岸(表示加固)。
  再次让琪琪格用树枝搅水冲击。水流撞上石头尖角,大部分被导流偏向池塘中央,只有少量回波冲击泥堤。那小船虽然依旧摇晃,却避开了冲击点,顺着改变了方向的水流缓缓漂到了下游安全区域。泥堤安然无恙!
  “哇——!”琪琪格看着这简单直白的模型成功演示了“束水挑坝”保护堤岸的效果,兴奋得大叫起来,“石头尖尖,水歪歪,堤不塌,小船跑跑!”她用她能表达的所有词汇喊出了精髓。
  顺崽也激动得小脸通红,模型演示、实物模拟,他好像找到了把自己“金手指”里那些复杂机械、水利、纺织概念清晰传递给皇额娘和臣子们的法宝,这可比干巴巴的解释或者他自己都画不清的草图直观有效千万倍。
  他拉住琪琪格的手:“琪琪格!你是功臣,太棒了!”他决定要给琪琪格一个大大的奖励——带她去小厨房挑最新鲜的奶皮子和蜂蜜,以后他们俩要建个“发明演示工坊”。
  就在顺崽为找到新法宝而雀跃时,前线另一道八百里加急再次震动京城——不是告急,也不是捷报,而是一封措辞极其古怪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炸雷般的密奏。
  “……臣刘藻、硕塞万死启奏:据查,曹县劣质苇网一事牵涉甚广,背后采购经办之吏员,竟供出……竟声称与京师内务府下辖之‘织造司’……有隐秘勾连!所获劣质苇网、腐坏麻绳等物,其标记、批次……竟……竟与早年宫中专为圈养御兽所编制围栏所用次品物料……如出一辙!此事诡异,请旨彻查!”
  静怡斋初弥散的药香,澄瑞亭里新发现的“模型”游戏带来的喜悦,连同黄河大捷的余波,被这封突如其来的密奏瞬间冻结!一股深不见底的寒意,从黄河岸边骤然卷向了紫禁城最深处,矛头,竟直指内务府与……皇家御用之所!
  木苔看着这份奏折,脸色瞬间沉凝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那串珊瑚珠串。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的暗流与敌人,终于按捺不住,开始蠢蠢欲动了吗?她看向还在兴奋地构思“模型工坊”的顺崽,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深沉的担忧。
  第59章
  刘藻、硕塞那封揭露“劣质苇网疑涉内务府物料”的八百里急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在紫禁城深处激起千层巨浪。
  慈宁宫暖阁内,烛火摇曳,木苔端坐主位,面前摊开着密奏和多尔衮随后紧急入宫带来的内务府原始账簿摘要。
  小顺崽规规矩矩坐在木苔身侧的锦墩上,琪琪格则被安排在他旁边的绣墩上,正小口小口吃着木苔让人准备的莲子羹,大眼睛滴溜溜地转,虽然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但那份凝重压抑的气氛让她吃得小心翼翼。
  多尔衮面沉似水,眼中隐含雷霆:“太后,此奏非同小可!劣质苇网险些误了防洪大事,险些酿成河决大患,而按刘藻所缴实物核对标记,以及经办小吏临死前的供词攀扯,矛头竟隐约指向内务府‘营造司’前年放出的库底旧料。”
  更诡谲的是,这部分残破物料,账目上明确记载应于去年初被‘织造司’当作废料焚毁,可实物流出却是在今年,这是明目张胆的欺君,挪用官物、中饱私囊,是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