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一边的马扩在董平带来的几个官员的眼刀之下慢慢凑过来,小声说道:“董大王,咱们也下去吧,近点看得清楚。”
第345章 把酒沧州
既然马扩相邀,董平自然是客随主便,随着马扩下去了。
他带来的几个官员也和董大王一同站到栏杆边上,看着台下的阅兵仪式。
步军士兵方队率先缓缓走来,士兵们身着亮色铠甲,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行动间宛如一座座移动的铁丘。
他们手持长矛、盾牌,排成整齐的方阵,每个方队走到阅兵台面前都立定高喊:“吾皇万岁,大越永昌!”
潘邓笑眯眯看着底下将士,挥手示意。
此时阅兵台边上的张宝打个手势,旁边接近观众看台上的立台之内,便有讲解员拿起了扩音喇叭,高声讲解,“……步兵们取胜的关键不光在于精良的武器和变化莫测的战术,我们大越军营还有一件致胜法宝,那便是士兵身上穿着的轻甲!”
旁边的百姓一听还有大人说话,连忙往这边凑,董平和他带来的一众官员也十分吃惊,这是在做什么?自己暴露自己的军事机密?
那几个官员连忙把耳朵全都竖起来。
讲解员接着说道:“……这些轻甲历经八年实战研究,采用了当代最先进的冷锻技艺和合金料材,不仅轻便,还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抵御刀枪!当年林国公带兵北逐金军,全军将士便佩戴此甲,伤亡比起从前大大降低,军师们也因此士气大增,逐胡人于燕山北!”
百姓听了之后一阵欢呼,虽然前边没听懂,但是后边听懂了!他们林国公威武!
“咚咚咚!”战鼓声如雷鸣般响起,后面的第二队步兵方阵开始变换队形,他们时而排成横队,盾牌紧密如一道钢铁长城密不透风;时而化作纵队,长矛突刺如一条长蛇灵动矫健。
须臾转换队形,盾牌兵在前,长矛兵在后,弓箭手在侧翼,随着一声令下,盾牌兵高举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盾墙,长矛兵从盾墙后探出长矛,弓箭手弯弓搭箭,箭尖指向天空,随时准备射出致命一击。
这一系列动作整齐无比,一气呵成,毫无滞涩。文武官员个个看得眼花缭乱,心里捏着一把劲,一边的小丘看台上游客们又是一连声的叫好。
紧接着,骑兵方阵呼啸而来,绕着偌大的校场跑了一周,骑兵们身着轻甲,手持长枪或钩镰枪,跨下骏马鬃毛飞扬,奔腾如龙,奔跑之间只见校场尘土飞扬,马蹄声如暴风骤雨。
他们分成数列,在阵列中不断变换位置,突然,一名骑兵策马而出,手持长枪,猛地加速,冲向前面竖立的一个木制靶子。
只见他身体前倾,长枪如闪电般刺出,隔着大半个校场的距离,枪头精准地刺入靶心,周围的百姓一阵惊呼。
“看见没,这么远还射中了!”
“好英武!好长枪!这是谁!”
之后那小将骑马飞驰向前,迅速拔枪而回,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周围的百姓们又是爆发出一阵欢呼,眼睛紧紧粘在这一支骑军队伍身上,眼见着他们爆发之后又恢复平静,马蹄哒哒,骑兵个个身姿挺拔,走到阅兵台前向皇帝致敬。
董平看着那骑兵到了近前,微微弯下腰去想看清楚这人究竟是谁,马扩连忙说道:“此人乃是韩将军,从前在张叔夜张将军麾下的,十分英勇。”
董平僵了一下,又把腰直起来了,冷哼一声,“不过如此。”
江南军步兵、骑兵和水军加起来一共十一个方阵,紧接着又有山西军、西北军各两个方队,之后讲解员抬高嗓音,“接下来请大家往黄河上看,黄河上的水兵方阵同样装备精良!”
众人在惊异之中遥望水边,果然见黄河水波涛汹涌,水面之上战船如林,旌旗招展。
“……江南水军的战船用得是最坚固的精钢,船体坚固,能够抵御炮火的攻击。船上的投石机和弓弩也在在数次实战之中经过了改造,投石机可以发射高爆弹药,弓箭手则配备了高精度强弩,射程和精度都大幅提升!”
讲解员话音一转,“众位可知有此坚船巨炮,李俊船长出海打败海贼多少船?”
观众席果然陷入狂欢,“一百艘!”
“咱们李俊船长果然威武!我还不知道他在外面还打过海盗呢!”
“两百艘!”
场内外热烈欢腾,董平却已识破其中玄机,牙齿紧咬。
这哪是泄露军机?这分明就是军事表演,表演给老百姓看,好叫百姓认可他大越的军队,收买人心。
亏他还以为能听到什么机密,结果啥都没有,这些话糊弄糊弄老百姓还行,叫他们这些大臣听了,什么“合金料材”,什么“高精强弩”,他们就算见识到了这些东西,谁又知道怎么预防?如何与之对战?
他看着左右认真看阅兵的大臣,几人眼看着已有怯战之意了。
这潘邓好生狡猾!
讲解员卖够了关子,而后说道:“大船小船加起来,整整两百八十艘船!李俊船长乘着润州制船厂的坚船,将我大越威名远扬!”
说话之间,一艘战船上的火炮被点燃,巨大的弹药呼啸而出,准确地击中了远处的一个浮标,此处虽距离尚远,却也能听见爆炸声震彻天地。
紧接着,其他战船上的投石机也纷纷发射,石块如雨点般落下,水面顿时掀起惊涛骇浪,船只在水面上摇晃,上下起伏。
整个校场安静了几息之后,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喊声,就连董平都呆住了,如此大的威力,这样的武器若是真用在战场上,何人能抵挡?
他们燕山不是没有炮,只是这舰炮这么大的威力,还是世上之物吗……
那些个战船又展示了几样炮弹,而后天空炸开烟花,正中的船身帆布落下,可见其上写着八个大字,“吾皇万岁,大越永昌”。
一边看台上的百姓发出山呼海啸之声,整个阅兵场回荡着“吾皇万岁,大越永昌!”,声音响彻天际,连绵不绝。
不少游客情不自禁落下了眼泪来,“太强了……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啊……”
“有潘官家在,有咱们雄兵在此,咱们再不怕金人了!”
“不是那大宋的时候了,咱们神州大地真有明主神兵了!天佑大越,大越永昌!”
阅兵仪式圆满结束,诸位文武官员都受沧州府招待,宴请吃喝,开席之前,众人却被通知皇帝今日不在此宴饮。
众官员喜气洋洋,不在就不在,他们吃得更痛快!
有眼尖的人发现:“徐尚书也不在。”
“徐尚书肯定跟着陛下办事呢。”
“董大王也不在。”
“嗯?那必然是陛下和董大王单独宴饮了。”
“是极是极。”
*
柴家宅院里,潘邓果然如官员猜测的一般单独宴请燕山王董平,但他并没像一般大规格宴饮一样做主位,而是设了个圆桌,众人依次落座。
席上有徐观、呼延庆、马政和马扩。
董平左右看了看,都是熟人。
潘邓夹了一筷,叫众人开席,而后笑眯眯说道:“董兄弟自从那年和童贯北上,收复燕云,立下不世之功之后,我两个再没见过了。这些年来我在南边一直思念兄弟,不知董兄弟可否如我一般?”
董平才不吃他那一套,“大丈夫各有己业,自然不能像女儿家一般时常相聚。”
潘邓点点头,“自然如此,若不是兄弟这些年来在燕山府驻守,我中原边境也不会如此安稳。”
他说着拿起酒杯来,“为我中原百姓这些年不受胡人摧残,来请一杯。”
皇帝提酒,桌上众人当然要喝,当即举手抬杯,饮尽了杯中酒。
董平听他这样说,却觉得受之有愧。胡人不南侵,说到底是为得当初东南军那一战,穷追猛打,战况惨烈,把金人打得心气都没了,而不是他在燕山的缘故。
潘邓又说道:“这回董大王来沧州,老师却没来,他在燕山一切都好?”
董平说道:“太师身体安康,一切皆好。”
潘邓点点头,终于步入了正题,“今日阅兵,见我大越军士,董兄以为如何?”
董平夹菜的手顿了顿,把筷子放在碟上,没了兴致。
他心里早知道这番阅兵是为震慑他而来,说白了就是亮亮军马想吓唬他,他面对潘邓如此耀武扬威,自然没有好脸色,“陛下军队如何,还用我来看吗?只是我燕山军也不逊色,虽军备稍差,然将士皆骁勇善战!”
没想潘邓却露出吃惊的表情,“董大王这是想到哪儿去了?你我早年间就相识,如今我大越和燕山更是亲如一家,一家人要谈什么强弱?我询问兄弟,只是叫你评判一番,以我大越军队如今战力,可否北上收回燕云之后,再北上千里?”
董平瞪大了眼睛,“北上千里?你要做什么?”
第345章 把酒沧州
既然马扩相邀,董平自然是客随主便,随着马扩下去了。
他带来的几个官员也和董大王一同站到栏杆边上,看着台下的阅兵仪式。
步军士兵方队率先缓缓走来,士兵们身着亮色铠甲,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行动间宛如一座座移动的铁丘。
他们手持长矛、盾牌,排成整齐的方阵,每个方队走到阅兵台面前都立定高喊:“吾皇万岁,大越永昌!”
潘邓笑眯眯看着底下将士,挥手示意。
此时阅兵台边上的张宝打个手势,旁边接近观众看台上的立台之内,便有讲解员拿起了扩音喇叭,高声讲解,“……步兵们取胜的关键不光在于精良的武器和变化莫测的战术,我们大越军营还有一件致胜法宝,那便是士兵身上穿着的轻甲!”
旁边的百姓一听还有大人说话,连忙往这边凑,董平和他带来的一众官员也十分吃惊,这是在做什么?自己暴露自己的军事机密?
那几个官员连忙把耳朵全都竖起来。
讲解员接着说道:“……这些轻甲历经八年实战研究,采用了当代最先进的冷锻技艺和合金料材,不仅轻便,还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抵御刀枪!当年林国公带兵北逐金军,全军将士便佩戴此甲,伤亡比起从前大大降低,军师们也因此士气大增,逐胡人于燕山北!”
百姓听了之后一阵欢呼,虽然前边没听懂,但是后边听懂了!他们林国公威武!
“咚咚咚!”战鼓声如雷鸣般响起,后面的第二队步兵方阵开始变换队形,他们时而排成横队,盾牌紧密如一道钢铁长城密不透风;时而化作纵队,长矛突刺如一条长蛇灵动矫健。
须臾转换队形,盾牌兵在前,长矛兵在后,弓箭手在侧翼,随着一声令下,盾牌兵高举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盾墙,长矛兵从盾墙后探出长矛,弓箭手弯弓搭箭,箭尖指向天空,随时准备射出致命一击。
这一系列动作整齐无比,一气呵成,毫无滞涩。文武官员个个看得眼花缭乱,心里捏着一把劲,一边的小丘看台上游客们又是一连声的叫好。
紧接着,骑兵方阵呼啸而来,绕着偌大的校场跑了一周,骑兵们身着轻甲,手持长枪或钩镰枪,跨下骏马鬃毛飞扬,奔腾如龙,奔跑之间只见校场尘土飞扬,马蹄声如暴风骤雨。
他们分成数列,在阵列中不断变换位置,突然,一名骑兵策马而出,手持长枪,猛地加速,冲向前面竖立的一个木制靶子。
只见他身体前倾,长枪如闪电般刺出,隔着大半个校场的距离,枪头精准地刺入靶心,周围的百姓一阵惊呼。
“看见没,这么远还射中了!”
“好英武!好长枪!这是谁!”
之后那小将骑马飞驰向前,迅速拔枪而回,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周围的百姓们又是爆发出一阵欢呼,眼睛紧紧粘在这一支骑军队伍身上,眼见着他们爆发之后又恢复平静,马蹄哒哒,骑兵个个身姿挺拔,走到阅兵台前向皇帝致敬。
董平看着那骑兵到了近前,微微弯下腰去想看清楚这人究竟是谁,马扩连忙说道:“此人乃是韩将军,从前在张叔夜张将军麾下的,十分英勇。”
董平僵了一下,又把腰直起来了,冷哼一声,“不过如此。”
江南军步兵、骑兵和水军加起来一共十一个方阵,紧接着又有山西军、西北军各两个方队,之后讲解员抬高嗓音,“接下来请大家往黄河上看,黄河上的水兵方阵同样装备精良!”
众人在惊异之中遥望水边,果然见黄河水波涛汹涌,水面之上战船如林,旌旗招展。
“……江南水军的战船用得是最坚固的精钢,船体坚固,能够抵御炮火的攻击。船上的投石机和弓弩也在在数次实战之中经过了改造,投石机可以发射高爆弹药,弓箭手则配备了高精度强弩,射程和精度都大幅提升!”
讲解员话音一转,“众位可知有此坚船巨炮,李俊船长出海打败海贼多少船?”
观众席果然陷入狂欢,“一百艘!”
“咱们李俊船长果然威武!我还不知道他在外面还打过海盗呢!”
“两百艘!”
场内外热烈欢腾,董平却已识破其中玄机,牙齿紧咬。
这哪是泄露军机?这分明就是军事表演,表演给老百姓看,好叫百姓认可他大越的军队,收买人心。
亏他还以为能听到什么机密,结果啥都没有,这些话糊弄糊弄老百姓还行,叫他们这些大臣听了,什么“合金料材”,什么“高精强弩”,他们就算见识到了这些东西,谁又知道怎么预防?如何与之对战?
他看着左右认真看阅兵的大臣,几人眼看着已有怯战之意了。
这潘邓好生狡猾!
讲解员卖够了关子,而后说道:“大船小船加起来,整整两百八十艘船!李俊船长乘着润州制船厂的坚船,将我大越威名远扬!”
说话之间,一艘战船上的火炮被点燃,巨大的弹药呼啸而出,准确地击中了远处的一个浮标,此处虽距离尚远,却也能听见爆炸声震彻天地。
紧接着,其他战船上的投石机也纷纷发射,石块如雨点般落下,水面顿时掀起惊涛骇浪,船只在水面上摇晃,上下起伏。
整个校场安静了几息之后,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喊声,就连董平都呆住了,如此大的威力,这样的武器若是真用在战场上,何人能抵挡?
他们燕山不是没有炮,只是这舰炮这么大的威力,还是世上之物吗……
那些个战船又展示了几样炮弹,而后天空炸开烟花,正中的船身帆布落下,可见其上写着八个大字,“吾皇万岁,大越永昌”。
一边看台上的百姓发出山呼海啸之声,整个阅兵场回荡着“吾皇万岁,大越永昌!”,声音响彻天际,连绵不绝。
不少游客情不自禁落下了眼泪来,“太强了……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啊……”
“有潘官家在,有咱们雄兵在此,咱们再不怕金人了!”
“不是那大宋的时候了,咱们神州大地真有明主神兵了!天佑大越,大越永昌!”
阅兵仪式圆满结束,诸位文武官员都受沧州府招待,宴请吃喝,开席之前,众人却被通知皇帝今日不在此宴饮。
众官员喜气洋洋,不在就不在,他们吃得更痛快!
有眼尖的人发现:“徐尚书也不在。”
“徐尚书肯定跟着陛下办事呢。”
“董大王也不在。”
“嗯?那必然是陛下和董大王单独宴饮了。”
“是极是极。”
*
柴家宅院里,潘邓果然如官员猜测的一般单独宴请燕山王董平,但他并没像一般大规格宴饮一样做主位,而是设了个圆桌,众人依次落座。
席上有徐观、呼延庆、马政和马扩。
董平左右看了看,都是熟人。
潘邓夹了一筷,叫众人开席,而后笑眯眯说道:“董兄弟自从那年和童贯北上,收复燕云,立下不世之功之后,我两个再没见过了。这些年来我在南边一直思念兄弟,不知董兄弟可否如我一般?”
董平才不吃他那一套,“大丈夫各有己业,自然不能像女儿家一般时常相聚。”
潘邓点点头,“自然如此,若不是兄弟这些年来在燕山府驻守,我中原边境也不会如此安稳。”
他说着拿起酒杯来,“为我中原百姓这些年不受胡人摧残,来请一杯。”
皇帝提酒,桌上众人当然要喝,当即举手抬杯,饮尽了杯中酒。
董平听他这样说,却觉得受之有愧。胡人不南侵,说到底是为得当初东南军那一战,穷追猛打,战况惨烈,把金人打得心气都没了,而不是他在燕山的缘故。
潘邓又说道:“这回董大王来沧州,老师却没来,他在燕山一切都好?”
董平说道:“太师身体安康,一切皆好。”
潘邓点点头,终于步入了正题,“今日阅兵,见我大越军士,董兄以为如何?”
董平夹菜的手顿了顿,把筷子放在碟上,没了兴致。
他心里早知道这番阅兵是为震慑他而来,说白了就是亮亮军马想吓唬他,他面对潘邓如此耀武扬威,自然没有好脸色,“陛下军队如何,还用我来看吗?只是我燕山军也不逊色,虽军备稍差,然将士皆骁勇善战!”
没想潘邓却露出吃惊的表情,“董大王这是想到哪儿去了?你我早年间就相识,如今我大越和燕山更是亲如一家,一家人要谈什么强弱?我询问兄弟,只是叫你评判一番,以我大越军队如今战力,可否北上收回燕云之后,再北上千里?”
董平瞪大了眼睛,“北上千里?你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