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他回想当时情形,闭了闭眼睛,“……当时只见两岸突然火箭齐发,箭矢上竟绑有火油,遇水不灭,接着滚木礌石从山上砸下,我军阵型大乱……”
  王襄急道:“之后呢?如何反攻的?”
  “……那宋江一伙人弓弩射程远超我军,箭头锋利异常,能穿透藤牌,而且……”
  黄城明声音发颤,“而且他们有火药,装到一个会爆炸的罐子里,投掷过来,方圆数丈内人马俱伤!兄弟们死伤过半……”
  王襄瞳孔微缩,霹雳弹?这绝非寻常土匪能有的军备。这宋江一伙人,难道得了江南军支援不成?可他们身在关中入口之地,此地严防死守,怎会有江南的人来此?
  *
  河中府,杨彭泽带着张水生到城外,接卢大官人一行人进城。
  众人依次见过,杨府尹眼见队伍之中还有新面孔,连忙问道:“这位将军是?”
  卢俊义笑道:“此人乃是东南军将领,姓花名荣,人称小李广,此次前来是为了助宋大人一臂之力。”
  原来是花将军,久仰久仰……”杨澎泽带着一行人进城,而卢大官人带来的物资装备,则由张水生和花荣送往潼关前线。
  杨澎泽问道:“如今中原戒备森严,此次卢兄从哪里来?”
  卢俊义笑呵呵道:“神州大地,总有路能走,此次我等扮作商贾,一路顺着运河北上,过了开封之后汇入黄河,再在三门峡处转为陆运,走小道入关中。”
  杨澎泽点头,心里生出股敬佩来,笑道:“这军备交到卢兄手中,我在河中便知可安心等待了。”
  两人对坐,卢俊义有一事比较在意,遂问道:“现今王襄欲要从潼关进关中,可他既然自称关中王,关中一带想必也在他管辖之内,京兆尹赵恪成未必不会派兵来救,届时他两军左右夹击,宋将军虽占据关口,也难逃出生天呀!”
  杨澎泽笑道:“卢兄不必担忧,我已嘱托宋大夫,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见势不好,马上回撤。”
  卢俊义惊异,“那潼关?”
  “……我河中府虽然占了天时地利,可潼关也难以守住。”杨澎泽缓缓给两人倒上茶水,“别说京兆府赵恪成,便是守关隘拒王襄都十分困难。”
  卢俊义有些意外,“这是为何?我已听说了,宋将军已集结一万人马,又有地利,怎么也能有一战之力!”
  杨澎泽却摆手,“唉呀……是宋押司非要声称一万,实际上满打满算只有五千多!再者说我等就算有一万人又如何?王襄领兵五万!敌我相聚太过悬殊,强行守关,咱们的人伤亡必定惨重。再者说王襄此人不容小觑,其用兵之道灵活多变,是个劲敌,咱们不能打这样的消耗战。”
  卢俊义凑近了问道:“那杨府尹之意是?”
  杨澎泽用茶水在桌上画了潼关一点,而后再从西面南面各画一条线,“陛下曾教过,‘敌疲我扰,敌进我退。’如今我等兵力不敌,首要正事便是不断骚扰震慑敌军,等待援军到来,兵强马壮,而后再反击!”
  *
  天亮后,王襄身着轻甲,亲自带一队轻骑前往阌乡河湾附近侦察。
  阌乡河湾一处还可见昨日战场残局,此处已没有敌军踪迹,王襄又领着人前往潼关附近探查。
  他们隐蔽在河东岸的树林中,远远观察敌军营寨,只见关口两侧皆有营帐,木栅栏围成坚固工事,关前设有拒马,两岸峭壁上还有瞭望塔,河道上下游都布置了铁索拦江。
  钱盏见了如此装备,皱紧了眉头,“大王,他们准备如此齐全,强攻恐怕要费一番工夫。”
  王襄没有回答,抬头远眺,目光紧锁对岸一面红色大旗,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越”字。
  旗下眼见有一个敦实的矮胖身影,好像正指挥着什么,王襄想到之前打听到的消息,难不成这人就是那黑宋江?
  正好到了此处,有层层树木掩映,王襄眯了眯眼睛,从马侧取出硬弓,抽箭搭弦,缓慢瞄准。
  却不料在射箭之前,那宋江身侧有一小将突然转过身来,直视他这一方。
  王襄被这一眼惊到了,果断放箭,那小将一个飞扑把那敦实的身影扑倒,而后立刻起身,抽箭搭弦,连瞄准都没有,飞速射了三箭!
  王襄几人赶紧闪躲,却不料钱盏被最后一支箭射中左臂,当时哀嚎一声。
  “撤!”王襄果断下令。
  过了盏茶功夫,潼关关口处,花荣满脸戾气,带着士兵出关巡视,四处找寻敌军身影。
  他身后有一副将急忙追赶,“将军,花将军!莫追了,人想必已经跑了,宋将军有令,咱们回营吧!”
  *
  王襄等人早已返回,回营之后,王襄召集众将议事,他指着舆图分析:“宋江占据地势,把守潼关,若不能突破此处,我军无法入关。”
  本来他们是要入关中,再利用潼关关口守卫城池的,此关狭隘,守住此处,便可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却没料到他们还没到这儿,潼关被别人先把守了!
  钱盏此时已经与眼梧包扎好了手臂,面无血色说道:“不如绕道?咱们往回走一段,从三门峡处北上,翻山过去,我知道那里有条小路,也可入关。”
  王襄摇头:“绕行少说要多花半月,届时潼关守军必有防备。”
  况且他们也不能再耽误时间了,过关多花半个月,怕是军中士兵又得逃走一两成。
  孙昭远拍案而起,“那就强攻!我军尚有五万之众,难道还怕几千土匪?”
  “不可。”王襄沉声道,“敌人据险而守,强攻伤亡太大。”
  “况且……”王襄眯起眼睛,“我总觉得此事蹊跷,宋江若只拦截我等,为何后方一直没有援军?明知我军实力,却主动挑衅,实在不是个好打算;他若是借着大越名头行事,只为钱财,却又为何不谈判?”
  大帐之中,众人商议了一天的对策。次日,王襄派三支小队同时试探进攻,果然如黄城明所说,每当军队接近潼关之时,两岸就会箭如雨下,更令人心惊的是那些会爆炸的罐子威力,一支百人队栽在上面,几乎全军覆没。
  眼见着关口严防死守,战局僵持,此时突然有一名斥候返回军中,“报告大王,南面发现敌军运粮队!”
  王襄眼中精光一闪:“多少人?从哪来?”
  “约五百人,从虢州方向而来。”
  帐中众将哗然,钱盏惊道:“果然如大王所想,宋江在此阻拦,就是在等待援军!”
  他快步走到舆图前,找到虢州,“这大越好生狡诈!故意不用应天府军队追击,怕引起我们警觉,因此从南往北派军过来。如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越必是命宋江在此拖延,等侯援军赶来以成夹击之势!"
  黄城明虚弱地说道:“大王,若真如此,必须速战速决……”
  王襄冷笑:“果真如此,区区土匪,真以为兵器精良些就能吓唬住我等,真是痴人说梦!”
  接下来三日,王襄命令军队每日佯攻,但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同时暗中派钱盏率精锐沿河东岸隐秘行进,寻找渡河点。
  第四日深夜,钱盏带回好消息,上游三里处有一浅滩,可涉水过河。
  第五日拂晓,王襄集结全军,兵分三路,一路由孙昭远率领,正面佯攻;一路由钱盏带领,从上游浅滩绕到敌后;自己则亲率主力从中路突破。
  战鼓擂响时,宋江正在瞭望台上转手里的千里江山镜,眼见着敌军人山人海,心中打突突,他没料到王襄会突然全力进攻!
  两岸箭塔刚射出第一轮箭,钱盏的奇兵已从背后杀入敌营,那些会爆炸的罐子还未来得及使用,存放的帐篷就被点燃,引发连环爆炸。
  宋江眼看敌军往前冲的红了眼了,赶紧下达军令,“撤退!”
  五千对五万!他又不是什么项王韩信,这种情况还能一战,既然敌军已经识破他的计谋,那就干脆三十六计,赶紧溜吧!
  第339章 将计就计
  王襄亲率铁骑冲过关口,长刀所向之处,敌军纷纷溃退,当他杀到敌营大帐时,只见帐内空空如也。
  “报告大王!宋江率残部向北逃了!”
  王襄冷哼一声,把长刀收入鞘中,他没有追击,而是立即下令,“全军前进,务必今日拿下潼关!”
  王襄的大军抵达潼关北门时,城墙上竟无一人防守,城门大开,仿佛专程等候他们到来。
  王襄心中警铃大作,派斥候入城查探。
  斥候很快回报:“城中空无一人,守军早已撤离了,南门发现大量车辙压迹,似是匆忙运走了粮草。”
  钱盏疑惑道:“宋江这是唱的哪出?拱手让关?”
  王襄登上城楼,眺望南方,远处尘土飞扬,似有大部队行军的痕迹。他抚摸着城墙上的箭痕,突然明白了什么。
  “好一个宋江……”王襄冷笑,“他派人在关口阻拦,趁机将潼关物资士兵转移……说到底,他这群土匪兵就是拖延时日,等待援军,根本没打算迎战,亏我还严阵以待,耽搁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