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李邦彦叹气道:“臣也没料竟然如此,那李纲十分大胆,自作主张,这么大的事竟然也不写信商议!唉,如今看来只有快马加鞭往江南走,拦住那颁布旨意之人了!”
说着又派一队人马往南走,追逐之前去苏州府颁旨的户部侍郎李棁。
这一队人马走走停停,待到他们出了京畿,那李棁早已经坐着快船到了寒山寺外了。
*
新皇帝头一回派人来到苏州府传旨,苏州府上下哪有不迎的?苏州府衙、转运使府邸、宣抚使府上都派人往寒山寺码头迎接。
明翰海见转运使府邸吴大人虽没亲自来,但也派了他心腹参军,而宣抚使府上,竟派了林参军和张将军共同到此,可见潘大人重视。
众人一路簇拥着朝中大臣往府中去,李棁面带得色,怀中揣着圣旨,随苏州尹明大人前去赴宴。
明翰海迎接朝中大人之宴席,需得是高标准宴席,每人面前一个小案,一酒两肴,大人坐主位,其余人等堂内两边陪侍,自己还要在大人身边陪伴的。
宴席之上,酒酣耳热之际,李侍郎突然捋着胡须说道:“苏州府酒倒是很好,可怎不见潘大人前来迎接?”
此言一出,席上有人面露惊讶之色,原本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的氛围瞬间安静下来。张清和林星稀遥遥对视,均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明府尹连忙打圆场道:“潘大人政事繁忙,已与我等交代,定要好好招待李大人,务必让大人尽兴而归!”
李棁却不买账,嗤笑道:“政务繁忙?莫叫人笑掉大牙,你家大人识得几个字吗?不过一粗鄙莽夫尔,得太上宠爱,才坐到如今位置,如今竟也分不清尊卑高低了,去叫他来见本官!”
李棁话音未落,席间已有数人变了脸色。明府尹握着酒杯手微微一颤,在木桌上洒下一片水痕。
这李大人明显不是个善茬呀,此人来到苏州府,是祸非福。
“李大人何出此言?”林星稀说道:“潘大人乃朝廷亲封的国公,钦命的宣抚使,统领两路军政大事,正二品的大员,岂是尔可以轻辱?”
正二品又如何?竟然拿官阶压人,也不见如今是哪朝哪代,还守着你那旧黄历呢!李棁眯起眼睛,冷哼一声,将酒杯重重掷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杯中残酒四溅,“本官奉皇命南下,代表的是天子威严!潘邓避而不见,是何道理?莫非他心中有鬼,不敢来见天使!”
又对那出言不逊的年轻儒生叱道:“小小国公,也敢拿乔!你不见那异姓王已身首异处耳!”
就在此时,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二十余名披甲士兵迈入正堂,只见这些个士兵个个身高体壮,从头到脚都披着甲片,腰间的斧头刃仿佛映着寒光。原本此地甚大,他们十几人在此宴饮颇为安逸,可这二十来人往中间一站,将这堂中挤得满满当当。
李棁顿时被吓了一跳,站起身来连连后退,色厉内荏道:“你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要谋害士大夫不成!”
明府尹赶紧也起身,上前去解释道:“这是给咱们宴饮奏乐、舞战舞的,大人不见他们已经站好了位了,还个个拿着斧头盾牌呢。”
果然,奏乐声响起,堂中士兵开始变换队形跳着舞步,举手投足之间刚劲有力,厅堂之中充斥着山东大汉的呼喝声,那斧头耍起来虎虎生风,舞步跳起来震得地面直颤。
原来是奏乐演歌舞的,李棁只好又悻悻坐回原来的位置去,眼见着二十多个壮汉在堂中,他也不似刚才一般气势逼人了,自己坐着吃菜喝酒,不再提潘邓之事。
可他老实了,那些跳舞的人却又开始变换队形,一会儿有人来前面舞斧头,一会儿又有几个壮汉来自己身前斧盾相接,做讨伐状,险些撞翻了自己身前小桌,又把他带倒在地。
李棁歪着身子用手撑着地面,咬牙切齿,这等粗鄙武夫,十分不可理喻!
不过也犯不着和这等人计较,自己只是来南边宣旨,宣完圣旨他就回京了,可别惹恼了这些个没脑子的武夫,引火上身!
李棁这么想着,下意识往怀里摸了一下,他这一摸不要紧,瞬间惊出了满身的冷汗。
圣旨呢?
席上众人只见主位上李大人又突然站起身来,摸摸全身上下,又在自己位子上找了个遍。
李棁怎么找也不见那随身带着的圣旨,心中十分焦急,怎会如此!
明瀚海关切地探过身来问道:“大人这是怎么了?可是丢了什么东西?”
堂中大武已到了结尾处,士兵们的呼和震彻云霄,斧头和盾牌击打的声音整整齐齐附和着音律,地面也被几个壮汉的脚跺得发颤,好一曲壮阔之舞!
只有李棁满头大汗,不晓得自己怀里的圣旨是什么时候丢了的,他本为了防止遗失此物,特地随身携带。若是丢了圣旨,他该如何是好!
明翰海见李大人神色不好,上前询问:“大人可是吃多了酒?”
李棁听了此话好似梦中惊醒一般回过神来,“我……本官酒有些上头,待回去船上,吹一吹风!”
他说着就赶紧往外走,席间人见此颇有些摸不着头脑,明府尹只得叫众人继续宴饮,自己则带着府中衙役,跟随李大人一同返回船上。
*
宣抚使府中。
潘邓看着手中新皇帝的手诏,颇为有闲情逸致地点评一番子不肖父。
屋里众人异常安静,一向有什么说什么的阮小五都沉默起来,张清和林冲都默默不言,还是武松说了第一句话,“他是什么狗屁皇帝!我不认!主公,你一声令下,兄弟跟你一条路走到底!”
阮小五听了也起了心火,他环视四周,最后说道:“大人,咱是个什么章程?这东京来的眼看着来者不善,咱们,咱们得早作打算!林教头,你怎么不说话!唉呀!早知如今这一遭,来什么江南?早在东平时候,大人来梁山落草便是了!咱们潘大人做大当家,林教头做个二当家,占山为王,也不比他赵王爷差!”
张清皱眉道:“你安静点。”
阮小五正绷着心神,一点就炸,“姓张的你什么意思!我早看出你心思不纯,跟在主公身边就为了做官!你若不是真心跟着主公,趁早走人!不然等到日后,休怪你阮爷爷不容你!”
张清嗤道:“我与主公相识多久,你又与主公相识多久,又是谁跟在主公身边后才有官做的?有些话说出去莫要没白的叫人耻笑!”
关胜劝道:“都别说了,眼下正是危机关头,那太上皇已被劝回东京,咱们最后一张保命牌也没了,既然主公被新皇不容,如今还需仔细想想,日后如何打算,又有何容身之处。”
阮小五这才悲从中来,“早知如今,不叫那太上皇走了……”那老皇帝虽然花销十分巨大,可好歹能保住主公的性命,如今新皇帝一封旨意,就要叫自家主公身死,这是什么道理?阮小五垂头丧气地坐回椅中,突然又想到什么,抬头说道:“现在诏书到了咱们手里,要是不给他,咱是不是就不用接旨了?”
众人都看向主公案上的那一卷皇帝手书,潘邓正坐在案后闭目养神,神情十分疲惫的样子,众人看了也都不作声了。
林星稀突然说道:“主公可据江东!”
第251章 反贼受死
林星稀一句话引得一屋子的人看向他,潘邓也睁开了眼睛。
林星稀说道:“梁山军加上广德军禁军,还有新入伍的新军一共八万人,足够据守江东;此地北有长江天险,北方骑兵难以突破,沿江又有烽燧、水寨,水战优势尽归我等;两浙存粮也足够,比起北方连年备战,国库空虚,我江南可说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
“……且主公在此宣抚五年,各地官员皆熟识,上至太守通判,下到乡县小吏,不少人都是苏州府出去的人才,只要主公切断长江,坐镇苏州府,以主公用人之才,不愁不能统领江东;届时北方北有大金,西有西夏,不会分出兵力来对付我等,我等在江东一地,安稳两年不在话下。届时主公雄据江东一地,形式安稳,进可攻淮南、蜀中,退可据守一方,此事可为!”
“嗬……”阮小五倒抽一大口气,进可攻,退可守,这,这是要,这是真要做大王了!
关胜皱眉说道:“江东不是个好地方。”
林冲想了想,“未尝不可,江东地形上虽有劣势,可也有长江在此,如此便也就和汴京无甚分别,以我江东八万兵马,足可驻守。”
关胜说道:“非也,我言以后之事。主公若在江东称王,往后不好打算,既知以后艰难,如今便不该如此草率。”
林冲说道:“怎就不好打算?江东一地土地肥沃,只要站稳根基,联通西南便可成呼应之势。且主公根基在此,这天底下也没比江东再好的地方了。”
张清见他两个你一言我一语,把大人日后如何称王称霸都说出来了,不禁目瞪口呆,为什么他们对造反这件事接受得这么快!
说着又派一队人马往南走,追逐之前去苏州府颁旨的户部侍郎李棁。
这一队人马走走停停,待到他们出了京畿,那李棁早已经坐着快船到了寒山寺外了。
*
新皇帝头一回派人来到苏州府传旨,苏州府上下哪有不迎的?苏州府衙、转运使府邸、宣抚使府上都派人往寒山寺码头迎接。
明翰海见转运使府邸吴大人虽没亲自来,但也派了他心腹参军,而宣抚使府上,竟派了林参军和张将军共同到此,可见潘大人重视。
众人一路簇拥着朝中大臣往府中去,李棁面带得色,怀中揣着圣旨,随苏州尹明大人前去赴宴。
明翰海迎接朝中大人之宴席,需得是高标准宴席,每人面前一个小案,一酒两肴,大人坐主位,其余人等堂内两边陪侍,自己还要在大人身边陪伴的。
宴席之上,酒酣耳热之际,李侍郎突然捋着胡须说道:“苏州府酒倒是很好,可怎不见潘大人前来迎接?”
此言一出,席上有人面露惊讶之色,原本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的氛围瞬间安静下来。张清和林星稀遥遥对视,均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明府尹连忙打圆场道:“潘大人政事繁忙,已与我等交代,定要好好招待李大人,务必让大人尽兴而归!”
李棁却不买账,嗤笑道:“政务繁忙?莫叫人笑掉大牙,你家大人识得几个字吗?不过一粗鄙莽夫尔,得太上宠爱,才坐到如今位置,如今竟也分不清尊卑高低了,去叫他来见本官!”
李棁话音未落,席间已有数人变了脸色。明府尹握着酒杯手微微一颤,在木桌上洒下一片水痕。
这李大人明显不是个善茬呀,此人来到苏州府,是祸非福。
“李大人何出此言?”林星稀说道:“潘大人乃朝廷亲封的国公,钦命的宣抚使,统领两路军政大事,正二品的大员,岂是尔可以轻辱?”
正二品又如何?竟然拿官阶压人,也不见如今是哪朝哪代,还守着你那旧黄历呢!李棁眯起眼睛,冷哼一声,将酒杯重重掷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杯中残酒四溅,“本官奉皇命南下,代表的是天子威严!潘邓避而不见,是何道理?莫非他心中有鬼,不敢来见天使!”
又对那出言不逊的年轻儒生叱道:“小小国公,也敢拿乔!你不见那异姓王已身首异处耳!”
就在此时,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二十余名披甲士兵迈入正堂,只见这些个士兵个个身高体壮,从头到脚都披着甲片,腰间的斧头刃仿佛映着寒光。原本此地甚大,他们十几人在此宴饮颇为安逸,可这二十来人往中间一站,将这堂中挤得满满当当。
李棁顿时被吓了一跳,站起身来连连后退,色厉内荏道:“你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要谋害士大夫不成!”
明府尹赶紧也起身,上前去解释道:“这是给咱们宴饮奏乐、舞战舞的,大人不见他们已经站好了位了,还个个拿着斧头盾牌呢。”
果然,奏乐声响起,堂中士兵开始变换队形跳着舞步,举手投足之间刚劲有力,厅堂之中充斥着山东大汉的呼喝声,那斧头耍起来虎虎生风,舞步跳起来震得地面直颤。
原来是奏乐演歌舞的,李棁只好又悻悻坐回原来的位置去,眼见着二十多个壮汉在堂中,他也不似刚才一般气势逼人了,自己坐着吃菜喝酒,不再提潘邓之事。
可他老实了,那些跳舞的人却又开始变换队形,一会儿有人来前面舞斧头,一会儿又有几个壮汉来自己身前斧盾相接,做讨伐状,险些撞翻了自己身前小桌,又把他带倒在地。
李棁歪着身子用手撑着地面,咬牙切齿,这等粗鄙武夫,十分不可理喻!
不过也犯不着和这等人计较,自己只是来南边宣旨,宣完圣旨他就回京了,可别惹恼了这些个没脑子的武夫,引火上身!
李棁这么想着,下意识往怀里摸了一下,他这一摸不要紧,瞬间惊出了满身的冷汗。
圣旨呢?
席上众人只见主位上李大人又突然站起身来,摸摸全身上下,又在自己位子上找了个遍。
李棁怎么找也不见那随身带着的圣旨,心中十分焦急,怎会如此!
明瀚海关切地探过身来问道:“大人这是怎么了?可是丢了什么东西?”
堂中大武已到了结尾处,士兵们的呼和震彻云霄,斧头和盾牌击打的声音整整齐齐附和着音律,地面也被几个壮汉的脚跺得发颤,好一曲壮阔之舞!
只有李棁满头大汗,不晓得自己怀里的圣旨是什么时候丢了的,他本为了防止遗失此物,特地随身携带。若是丢了圣旨,他该如何是好!
明翰海见李大人神色不好,上前询问:“大人可是吃多了酒?”
李棁听了此话好似梦中惊醒一般回过神来,“我……本官酒有些上头,待回去船上,吹一吹风!”
他说着就赶紧往外走,席间人见此颇有些摸不着头脑,明府尹只得叫众人继续宴饮,自己则带着府中衙役,跟随李大人一同返回船上。
*
宣抚使府中。
潘邓看着手中新皇帝的手诏,颇为有闲情逸致地点评一番子不肖父。
屋里众人异常安静,一向有什么说什么的阮小五都沉默起来,张清和林冲都默默不言,还是武松说了第一句话,“他是什么狗屁皇帝!我不认!主公,你一声令下,兄弟跟你一条路走到底!”
阮小五听了也起了心火,他环视四周,最后说道:“大人,咱是个什么章程?这东京来的眼看着来者不善,咱们,咱们得早作打算!林教头,你怎么不说话!唉呀!早知如今这一遭,来什么江南?早在东平时候,大人来梁山落草便是了!咱们潘大人做大当家,林教头做个二当家,占山为王,也不比他赵王爷差!”
张清皱眉道:“你安静点。”
阮小五正绷着心神,一点就炸,“姓张的你什么意思!我早看出你心思不纯,跟在主公身边就为了做官!你若不是真心跟着主公,趁早走人!不然等到日后,休怪你阮爷爷不容你!”
张清嗤道:“我与主公相识多久,你又与主公相识多久,又是谁跟在主公身边后才有官做的?有些话说出去莫要没白的叫人耻笑!”
关胜劝道:“都别说了,眼下正是危机关头,那太上皇已被劝回东京,咱们最后一张保命牌也没了,既然主公被新皇不容,如今还需仔细想想,日后如何打算,又有何容身之处。”
阮小五这才悲从中来,“早知如今,不叫那太上皇走了……”那老皇帝虽然花销十分巨大,可好歹能保住主公的性命,如今新皇帝一封旨意,就要叫自家主公身死,这是什么道理?阮小五垂头丧气地坐回椅中,突然又想到什么,抬头说道:“现在诏书到了咱们手里,要是不给他,咱是不是就不用接旨了?”
众人都看向主公案上的那一卷皇帝手书,潘邓正坐在案后闭目养神,神情十分疲惫的样子,众人看了也都不作声了。
林星稀突然说道:“主公可据江东!”
第251章 反贼受死
林星稀一句话引得一屋子的人看向他,潘邓也睁开了眼睛。
林星稀说道:“梁山军加上广德军禁军,还有新入伍的新军一共八万人,足够据守江东;此地北有长江天险,北方骑兵难以突破,沿江又有烽燧、水寨,水战优势尽归我等;两浙存粮也足够,比起北方连年备战,国库空虚,我江南可说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
“……且主公在此宣抚五年,各地官员皆熟识,上至太守通判,下到乡县小吏,不少人都是苏州府出去的人才,只要主公切断长江,坐镇苏州府,以主公用人之才,不愁不能统领江东;届时北方北有大金,西有西夏,不会分出兵力来对付我等,我等在江东一地,安稳两年不在话下。届时主公雄据江东一地,形式安稳,进可攻淮南、蜀中,退可据守一方,此事可为!”
“嗬……”阮小五倒抽一大口气,进可攻,退可守,这,这是要,这是真要做大王了!
关胜皱眉说道:“江东不是个好地方。”
林冲想了想,“未尝不可,江东地形上虽有劣势,可也有长江在此,如此便也就和汴京无甚分别,以我江东八万兵马,足可驻守。”
关胜说道:“非也,我言以后之事。主公若在江东称王,往后不好打算,既知以后艰难,如今便不该如此草率。”
林冲说道:“怎就不好打算?江东一地土地肥沃,只要站稳根基,联通西南便可成呼应之势。且主公根基在此,这天底下也没比江东再好的地方了。”
张清见他两个你一言我一语,把大人日后如何称王称霸都说出来了,不禁目瞪口呆,为什么他们对造反这件事接受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