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虞侯拱手听令。
  潘邓又写了调令和手信,说道:“百姓讼狱增多,是那白莲教惹下的祸根,不能因为追查不清就不查,有报案的就要尽力查处,给苦主一个交代。如今府内缺少银钱,还是叫关将军先在常州大户之中募捐些钱财,挺过这一阵。”
  那虞侯拿着节度使手书,领命回了常州府。
  潘邓又打开舆图放在桌上,看着宜兴城周边地形思索。
  布了这么多天的局也该收网了。
  *
  翌日一早,邓元觉天没亮就整顿了军队,只等宋军出城割稻,他们就趁虚而入一举攻下宜兴城,冲进府衙,杀了宋军首领,占领宜兴!
  计划十分完美,可士兵们有甲胄的披了甲,有刀枪的端起兵器,守株待兔了半晌,也不见城中有人出来。
  邓元觉心中纳闷,叫斥候前去打探,斥候快马飞奔回来说道:“属下悄悄靠近城边已闻有兵马声,想必宋军快要出城了!”
  邓元觉点点头,想来他们宋军队伍不严整,列个队也要些许功夫,他们便再等等吧!
  这一等又是两个时辰。
  董小五所在的新兵营此次也在出城割青稻的队伍之中,他眼见队伍集结,以为将要出城,已经在心中规划了几百遍趁着割稻子跑回白莲军,却没想城门口处整队完毕,又开始训练起来!
  董小五:“?”
  一直到一套枪法练完,阵法也练完,又开始练上棍法,董小武内心焦躁,终于忍不住偏过头去问薛成道:“薛兄……”
  “薛成……”
  薛成微微转过脸来看他,董小五赶紧问道:“咱们怎么还不出城?不是说要割稻子吗?”
  薛成把脸别了过去。
  董小五,“唉,你……”
  “谁在说话!”临时空出来的一片校场上,枪棒教头正在前面演示把式,听到后面有交头接耳声,转过头来呵斥。
  董小五赶紧闭嘴。
  就这样练把式练了一天,日头过了正中,也没出去抢收青稻,董小五内心着急,已经想到是不是卧底已经被发现了,这是宋军故意放出去的假消息。
  或许也有可能只有他们一营留在城中,其他人已去割稻了。
  可眼见着日头偏西,快要落山,依旧没有兵马声,董小五哪还有心思训练,心急火燎,嘴上起了一圈的泡。
  新兵营里一共二百多人,指挥使大人来此训话,“今天日头毒,节度使大人体恤尔等,休息一天,明天再去割稻!”
  董小五:“……”
  明天再去割?之前军令都下了,说好今天派大军去乡野之中割稻,就因为太阳大,就朝令夕改,这宋军是怎么回事?拿军令当儿戏吗!
  *
  邓元觉回到军帐之中,发了好一通火,将木桌一脚踹翻,“谁传的消息!谁!”
  底下人颤颤巍巍不敢答话。
  过了半晌,有军中首领进来,看气氛压抑,想说出口的话也咽了回去,站到一边低着头。
  邓元觉看自己手下那窝囊样子,心中来气,蒲扇似的大手扇在那首领头盔上,哐的一声响,震得那头领头脑发木。
  “有什么事就说!”
  那头领赶紧跪拜,“禀报大王,郭坛主派来的周首领如今正在抢救伤患,问可否支派些人手给她。”
  邓元觉听了又想起今天军中一百多人顶不住大太阳而中暍的事,心中的火腾地一下点燃了,一脚踹在那首领肩上,将他踹出帐去,“借个什么人手!她自带了一千人还不够?废物!通通都是废物!”
  想到那婆娘他就来气,本来他还以为郭奉道派给他的一千援军是精兵猛将,没想到净是些老弱病残,只能做后勤兵,上不得战场的废物。
  郭奉道他居心何在?难道不明白唇亡齿寒,宜兴城若是久攻不下,由宋军把控,你湖州焉能安稳?
  邓元觉心中不快,却又突然想到,如今他大军犹豫不决,不过是摸不清宜兴城的底,又害怕损兵折将。
  可现在有了现成的先头兵,不如就让那姓周的婆娘带着她那千人部队发挥一些余热,率先攻城,他这万人大军也好在后面,等看清宜兴局势,伺机而动。
  想到这儿,邓元觉下了军令,命周兰心为先锋,率领其部队千人,立即攻城。
  *
  周兰心正在军营之中医治伤患,邓元觉军中并没有专门的供伤员疗伤之地,今天中暑的人又很多,周兰馨便让伤患平躺,叫部下拿了大叶扇风,或是取水擦身。
  每到了夏天,寻常人家中也有人中暍的,古法有取一些姜桂附子煮水喝,这样病人好的快,可如今也没处去找草药。
  有那晕倒之后嘴唇泛着灰白的,周兰心知道这是虚劳发作,想要去伙房找些盐和麦粉煮水,却被伙房中人赶了出来。
  周兰心解释道:“我有急用,营中有人虚痨发作,只给点盐,给些麦粉就好,不然时间长了,人要没命!”
  伙房中人说道:“我不管你干什么!咱们这儿的东西,没有上头的命令,谁也别想拿!”
  周兰心急道:“那你给我一个饼,给我一碗饭,什么都行!”
  那火房中人十分不耐烦,“什么都没有!”
  周兰心急了,“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都是一个军中的士兵,他就等着这口吃的活命呢!”
  “军令!你懂不懂什么叫军令?不懂就别来军中!你个小娘来什么军营,休要胡搅蛮缠,我今天给了你明天是不是也要给别人……”
  周兰心跑上前去抢了一手稻饭回来,那伙房兵嚷道:“那是大王的稻饭!”抬手要打,却不敢真动手,只能叫她跑了。
  回到营地中,周兰心让部下在嘴里嚼了,喂给那已经昏迷的人,而后对在这的一位首领说道:“我初到军营,四处的人都不认得,行事困难,劳烦请示邓将军,派几个人手给我。”
  那首领答应了,便去了邓将军营中
  周兰心一边照顾伤患,一边等待着,却没想到等来的不是人手,而是一纸军令。
  邓元觉派她带来的一千人做当前头兵攻城。
  *
  周兰心呆坐在运送伤员的木板上。
  她虽不是大户人家女儿,家里也小有财产,自幼爹娘疼爱,兄弟姐妹和睦,可天降横祸,叫她家一夕破产,家人入狱,为求生存找到郭奉道,自此之后只能叹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己身就如无桨之船,只能任由风向哪边吹,她就往哪边去,还要时刻惦记风浪是否太大,将她卷入江底。
  上天何其不公?
  她被派到宜兴城援助邓元觉,已知九死一生,但爷娘皆在湖州,哪里由她拒绝?
  可如今又让她去攻城,危局之后又有死局,如何解得?只能一直妥协到死吗?
  来此传令的虞侯说道:“邓大王说了,周娘子若是领不了兵,便将士兵交托给我军首领,大王念在娘子为本教小首领,依旧放归周娘子回湖州。”
  没了这一千人,她还回得去湖州吗?周兰心抬起眼睛对视虞侯,“将军有令,不敢不从,我必亲自带兵,前去攻城。”
  第149章 周兰心倒戈
  那与虞侯听了这话,先是一愣,而后心中嗤笑,还没听过女子带兵的,这小门小户家里出来的,还以为自己是个什么女将军不成?
  邓将军本就没想让这姓周的带兵,只想让她把手中一千人交出来罢了,没想到她竟然还真顺竿爬,瞧着没几分本事还要去攻城,也不怕被敌军俘虏了……
  虞侯上下打量了周娘子几眼,心里邪笑,反正那一千人是要去送死,多她一个不多。
  虞侯官送到了消息便往回走,去大王帐中回禀,只留下周兰心整兵列队。一直跟着她的武副将忧心忡忡,“首领,咱们去攻城,岂不是死路一条。”
  周兰心说道:“避无可避,又有什么办法。”
  武副将低头叹了一声,“怪我们来时没带什么银钱珍宝,不然还可以和邓大王好言说和一番,求他开开恩。”
  周兰心摇了摇头,“邓元觉铁了心要我们去当先头兵,我们就算带了金银财宝来又有什么用处,那点蝇头小利和攻下宜兴城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武副将咬牙恨道:“我等便是抗令不遵又能如何?我们只是给他来当后勤兵的,不是去冲杀的!况且我们两营兵马乃是郭坛主麾下,郭坛主只是命我二营协助大军,何曾让我们跑到前头去攻城?”
  周兰心揉了揉眉心,“你说得不假,可我们如今在邓大王地盘上,吃喝嚼用都等邓大王开销,如何能不听令?形势比人强,由不得我们。”
  武副将又踌躇许久,说道:“我素来听闻此次南下宋军潘首领是仁慈之人,不如……不如我们投靠他吧。”
  周兰心又是否决:“如今攻城迫在眉睫,我等在前面作肉盾,他大军便要在后面趁势攻城了,哪里来得及?便是我们投靠了,他宋军就会要我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