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武大讪笑了两声,“那怎么能呢,那怎么能白喝茶呢,这钱潘兄弟你留着,我走了……我,我回去了。”
说着也不管潘邓的阻拦,径直走回家里。
潘邓看着武大的背影,又看看手里的银子,叹了口气,一挑门帘往后院走,王干娘正坐到院里的竹编小凳子上边嗑瓜子呢。
“干娘,你这是做什么?”
“怎么?”王干娘斜睨了潘邓一眼,“我干什么了?”
“您怎么还净欺负老实人呢?”
“嚯!我欺负他?”王婆把脸凑到潘邓跟前,“你看看,你看看,看见什么没有?”
潘邓依言细看,看完左边看右边,“怎么了,干娘容颜依旧呀。”
“让你看脸了吗?”王婆指着自己的眼睛,“看这,这是什么?”
潘邓琢磨了琢磨,“眼睛。”
“那这样呢?”王婆拿手把眼睛的下半边给遮住了,“这是啥?”
潘邓想了好半天也想不出头绪来,迫于无奈只能直男回答,“……半个眼睛?”
“对喽。”王婆把手放下来了,“老娘我半拉眼睛都瞧不上他,我欺负他?我呸。”
潘邓无奈,“这是为啥?那武大是个老实人,为人也良善,平日里更是没得罪过干娘。”
“哼,凭他也敢得罪老娘?”王干娘攥了一大把瓜子放到潘邓上衣上自己缝的的小兜里,“你知道这武大是因为什么搬到咱们这阳谷县来的吗?”
潘邓知道,这事水浒原文剧情里面有。
王婆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娓娓道来,“你瞧他武大郎,其貌不扬,长得跟那三寸丁谷树皮似的,一尺来高,一尺多宽,蹦起来都够不着门闩,成天挑着个炊饼担子走街串巷的,挣不了几个钱。可还偏偏就应了那句话了,好汉无好妻,赖汉娶花枝,他还就真娶了一个花枝。”
“他那老婆,潘大娘子,诶呦,那叫个漂亮呦,整个阳谷县你也找不出第二个来,怎么偏偏就配了这么一段姻缘呦,老天不开眼,让她这么一个漂亮人没好命,这自古婚姻不是女人能左右的,老身看着都可怜她。也不知道他武大是祖上哪辈积了德,撞上这么个大运,可你看他那撮鸟,像是能享住这福的人吗?”
“因为老婆漂亮,被人调戏了,他自己还被人家打了,在清河县呆不下去啦,跑到咱们阳谷县来啦。”
王婆呸出瓜子皮子,“他要是不娶那潘金莲,我到还没那么不待见他,老娘最看不惯没那个命偏去享那个福的人,到把人家花似的娘子也连累了。人无钢骨,立身不牢,我看他在咱们阳谷县也呆不住,他这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的,最后指不定窝囊死。”
潘邓心想,武大郎在原著中也是这样,是个懦弱的老实人,窝囊死的,可他是窝囊,他兄弟武松不窝囊呀,杀咱们这种人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几下就剁了,欺负他武大郎,干娘你还不明白他兄弟的厉害呀。
第4章 潘邓送配方
阳光明媚,潘邓去敲潘大娘子的门。
武大平日里早早就和小郓哥一路沿街叫卖,这会儿不在家,潘金莲正纳闷是谁来找,推开门一看,是潘邓小哥。
“潘兄弟,你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潘邓开口,“日前从潘娘子这订了单,潘娘子手艺绝伦,本来昨天是钱货两清,不想武大哥把银子退回来了……”
“…啊,这事家夫已经对我说过了。”潘金莲眼神躲闪,一脸的羞愧,“不应该收潘兄弟的银子,之前是奴家拙相了,潘兄弟别往心里去。”
“如何不该收?当初我们说好的。”潘邓不赞同,“他武大哥做炊饼是靠着手艺,可以出去卖银子,潘娘子不也是一样。只是我不好,没想到武大哥当家。”
潘娘子抿抿嘴唇,“其实倒不论谁当家,奴家前一阵也想给旁人做活,补贴家用,夫家不允,只怕生出事端,这也是提起给潘兄弟做活,夫家才允的,却不准奴家收银子,只当是帮忙了,左右不是什么大事。”
潘邓便把早已准备好的纸单拿出来,“银子不收,这谢礼万望笑纳。”
潘金莲赶忙推距,“这如何使得,这谢礼奴家也不能收,潘小哥万勿再提及此事了。”
“并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嫂嫂就笑纳了吧。”
潘金莲看着那张纸,心里好奇,拿来手里,展开一看“这是什么?奴家和家夫都不识字呀。”
潘邓,“嗯?”
这是真没想到,不过仔细一想也很合理,这个年代识字的人本就不多。
潘邓讪讪一笑,“是个吃食方子,既然武大哥不识字,晚上我再来,手把手教他。”
潘金莲回到屋里,不由觉得潘邓小哥确实是个机灵人,年岁虽然小,但做事周全,让人心里喜欢,挑不出错来。再一对比武大郎那个榆木似的脑袋,便觉得一阵堵心。
她收拾屋子,洒扫庭院,之后便坐到房间里枯等,做做针线活,到时间了给武大做饭,想到今天傍晚潘邓可能会来,又提前准备了钱,想着到时候买些好菜来吃。
到了傍晚,潘邓果然上门了,带着郓哥,和武大一块回来的,武大进门便叫人,“大嫂,我回来了,今天潘兄弟,小郓哥来了,快做两个好菜,再温点酒。”
潘金莲笑脸相迎,帮着武大把担子放到屋里,却看见上头还多出一个布包,“这是什么?”
“潘兄弟说要教我一门新手艺,这是买的材料,你且好生放着,莫要不当回事。”
“好,菜我早就做好了,在锅里温着,你拿出来,先招待两个兄弟,我上街去买点肉食。”
“唉,好。”武大郎便把锅里的菜一碟一碟端上来,想要温点酒,却发现家里没有了,“兄弟,你们两个先坐着,我去买点酒。”
“甭买了。”小郓哥拉着他,“酒有什么好喝。”
武大笑了,“咱们兄弟一块吃饭,怎么能不喝酒呢,你还小呢,不知道酒好喝,今天你喝过了,就知道了。”
小郓哥撇嘴,“当我没喝过,我也喝过的,没有吃饭吃肉香。”
武大和潘邓相视一笑,潘邓也过来拦他,“别出去买了,我家就在对过,我去家里取,更快呢。”
“那怎么能叫你去……”
潘邓拦着他,“怎么不能,省得费事,郓哥,你快去,去我家取坛酒来。”
“好!”郓哥得了指令,往王婆茶馆跑去,半路上遇到了买东西回来的潘金莲,“小郓哥干什么去?”
“去王婆家拿酒。”
“拿什么酒,快回来,我都买了。”说着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提,“你看。”
郓哥一看确实有一坛,便跟着漂亮嫂嫂回了。
潘金莲买了烧鹅果子,肥鲊干果,并一坛酒,到了家里放到桌上,拿盘子盛了,又去温酒。
潘邓催她:“嫂嫂,做什么那么麻烦,还叫你忙前忙后的,拿盆热水来,在桌上温也就是了,过来一并吃喝。”
武大也说,“是呀,大嫂,潘兄弟不是外人,过来陪两位兄弟喝两杯。”
潘金莲便在酒壶下面接了一个盛着热水的大陶碗,笑盈盈的坐到了桌旁。
傍晚时分,房屋阴暗,潘金莲的容颜仿佛就是屋里的亮色,美的让人晃眼。
她先是看向武大,“潘兄弟今早就来过了,说要给我一个方子,这白纸黑字的送到我手里,我也看不懂,他便说晚上再来,直接教与我们……”
再看向潘邓,“潘兄弟说晚上来,我却没当你真能来,不是信不过兄弟,实在是你这武大哥,是个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木头桩子,最怕欠人家人情,想不到潘兄弟竟把他给说服了。”
小郓哥听嫂嫂埋汰自家亲老公,偷偷的抿着嘴笑,武大郎听了这话也不说什么,毫不介意,依旧是笑模样,和善的很。
“话也不能这么说,嫂嫂,武大哥为人正直,古道心肠。”
“我知道兄弟想说什么。”潘金莲打住了潘邓的话头,“你呀,想跟我说你武大哥的好话,这话同别人说也就算了,同我说得上吗?我还不了解他,这几年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如今却交到了你们两个好兄弟,彼此照应,我这做嫂子的,若是谢谢你们倒是显得生分了,今日不说什么,且请一杯。”
说着一仰脖,一杯酒就喝完了。
潘邓也跟着喝了一杯。
潘金莲看着小郓哥,打趣道,“这位小叔叔怎的,不吃奴家敬的酒。”
小郓哥脸红着赶忙端杯,“吃得,吃得。”说着一饮而尽。
余下几人哄堂大笑。
小郓哥不禁无奈,明明他和潘哥只差了三岁,怎么就他一个和小孩似的,又想了想不怪自己,只怪潘哥太成熟,和个大人似的。
*
月上树梢。
潘邓带领着两个人,煮了豆子,熬了豆沙,何时放油,何时放糖,熬煮多久,武大和潘金莲两个人都一一记下。
说着也不管潘邓的阻拦,径直走回家里。
潘邓看着武大的背影,又看看手里的银子,叹了口气,一挑门帘往后院走,王干娘正坐到院里的竹编小凳子上边嗑瓜子呢。
“干娘,你这是做什么?”
“怎么?”王干娘斜睨了潘邓一眼,“我干什么了?”
“您怎么还净欺负老实人呢?”
“嚯!我欺负他?”王婆把脸凑到潘邓跟前,“你看看,你看看,看见什么没有?”
潘邓依言细看,看完左边看右边,“怎么了,干娘容颜依旧呀。”
“让你看脸了吗?”王婆指着自己的眼睛,“看这,这是什么?”
潘邓琢磨了琢磨,“眼睛。”
“那这样呢?”王婆拿手把眼睛的下半边给遮住了,“这是啥?”
潘邓想了好半天也想不出头绪来,迫于无奈只能直男回答,“……半个眼睛?”
“对喽。”王婆把手放下来了,“老娘我半拉眼睛都瞧不上他,我欺负他?我呸。”
潘邓无奈,“这是为啥?那武大是个老实人,为人也良善,平日里更是没得罪过干娘。”
“哼,凭他也敢得罪老娘?”王干娘攥了一大把瓜子放到潘邓上衣上自己缝的的小兜里,“你知道这武大是因为什么搬到咱们这阳谷县来的吗?”
潘邓知道,这事水浒原文剧情里面有。
王婆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娓娓道来,“你瞧他武大郎,其貌不扬,长得跟那三寸丁谷树皮似的,一尺来高,一尺多宽,蹦起来都够不着门闩,成天挑着个炊饼担子走街串巷的,挣不了几个钱。可还偏偏就应了那句话了,好汉无好妻,赖汉娶花枝,他还就真娶了一个花枝。”
“他那老婆,潘大娘子,诶呦,那叫个漂亮呦,整个阳谷县你也找不出第二个来,怎么偏偏就配了这么一段姻缘呦,老天不开眼,让她这么一个漂亮人没好命,这自古婚姻不是女人能左右的,老身看着都可怜她。也不知道他武大是祖上哪辈积了德,撞上这么个大运,可你看他那撮鸟,像是能享住这福的人吗?”
“因为老婆漂亮,被人调戏了,他自己还被人家打了,在清河县呆不下去啦,跑到咱们阳谷县来啦。”
王婆呸出瓜子皮子,“他要是不娶那潘金莲,我到还没那么不待见他,老娘最看不惯没那个命偏去享那个福的人,到把人家花似的娘子也连累了。人无钢骨,立身不牢,我看他在咱们阳谷县也呆不住,他这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的,最后指不定窝囊死。”
潘邓心想,武大郎在原著中也是这样,是个懦弱的老实人,窝囊死的,可他是窝囊,他兄弟武松不窝囊呀,杀咱们这种人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几下就剁了,欺负他武大郎,干娘你还不明白他兄弟的厉害呀。
第4章 潘邓送配方
阳光明媚,潘邓去敲潘大娘子的门。
武大平日里早早就和小郓哥一路沿街叫卖,这会儿不在家,潘金莲正纳闷是谁来找,推开门一看,是潘邓小哥。
“潘兄弟,你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潘邓开口,“日前从潘娘子这订了单,潘娘子手艺绝伦,本来昨天是钱货两清,不想武大哥把银子退回来了……”
“…啊,这事家夫已经对我说过了。”潘金莲眼神躲闪,一脸的羞愧,“不应该收潘兄弟的银子,之前是奴家拙相了,潘兄弟别往心里去。”
“如何不该收?当初我们说好的。”潘邓不赞同,“他武大哥做炊饼是靠着手艺,可以出去卖银子,潘娘子不也是一样。只是我不好,没想到武大哥当家。”
潘娘子抿抿嘴唇,“其实倒不论谁当家,奴家前一阵也想给旁人做活,补贴家用,夫家不允,只怕生出事端,这也是提起给潘兄弟做活,夫家才允的,却不准奴家收银子,只当是帮忙了,左右不是什么大事。”
潘邓便把早已准备好的纸单拿出来,“银子不收,这谢礼万望笑纳。”
潘金莲赶忙推距,“这如何使得,这谢礼奴家也不能收,潘小哥万勿再提及此事了。”
“并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嫂嫂就笑纳了吧。”
潘金莲看着那张纸,心里好奇,拿来手里,展开一看“这是什么?奴家和家夫都不识字呀。”
潘邓,“嗯?”
这是真没想到,不过仔细一想也很合理,这个年代识字的人本就不多。
潘邓讪讪一笑,“是个吃食方子,既然武大哥不识字,晚上我再来,手把手教他。”
潘金莲回到屋里,不由觉得潘邓小哥确实是个机灵人,年岁虽然小,但做事周全,让人心里喜欢,挑不出错来。再一对比武大郎那个榆木似的脑袋,便觉得一阵堵心。
她收拾屋子,洒扫庭院,之后便坐到房间里枯等,做做针线活,到时间了给武大做饭,想到今天傍晚潘邓可能会来,又提前准备了钱,想着到时候买些好菜来吃。
到了傍晚,潘邓果然上门了,带着郓哥,和武大一块回来的,武大进门便叫人,“大嫂,我回来了,今天潘兄弟,小郓哥来了,快做两个好菜,再温点酒。”
潘金莲笑脸相迎,帮着武大把担子放到屋里,却看见上头还多出一个布包,“这是什么?”
“潘兄弟说要教我一门新手艺,这是买的材料,你且好生放着,莫要不当回事。”
“好,菜我早就做好了,在锅里温着,你拿出来,先招待两个兄弟,我上街去买点肉食。”
“唉,好。”武大郎便把锅里的菜一碟一碟端上来,想要温点酒,却发现家里没有了,“兄弟,你们两个先坐着,我去买点酒。”
“甭买了。”小郓哥拉着他,“酒有什么好喝。”
武大笑了,“咱们兄弟一块吃饭,怎么能不喝酒呢,你还小呢,不知道酒好喝,今天你喝过了,就知道了。”
小郓哥撇嘴,“当我没喝过,我也喝过的,没有吃饭吃肉香。”
武大和潘邓相视一笑,潘邓也过来拦他,“别出去买了,我家就在对过,我去家里取,更快呢。”
“那怎么能叫你去……”
潘邓拦着他,“怎么不能,省得费事,郓哥,你快去,去我家取坛酒来。”
“好!”郓哥得了指令,往王婆茶馆跑去,半路上遇到了买东西回来的潘金莲,“小郓哥干什么去?”
“去王婆家拿酒。”
“拿什么酒,快回来,我都买了。”说着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提,“你看。”
郓哥一看确实有一坛,便跟着漂亮嫂嫂回了。
潘金莲买了烧鹅果子,肥鲊干果,并一坛酒,到了家里放到桌上,拿盘子盛了,又去温酒。
潘邓催她:“嫂嫂,做什么那么麻烦,还叫你忙前忙后的,拿盆热水来,在桌上温也就是了,过来一并吃喝。”
武大也说,“是呀,大嫂,潘兄弟不是外人,过来陪两位兄弟喝两杯。”
潘金莲便在酒壶下面接了一个盛着热水的大陶碗,笑盈盈的坐到了桌旁。
傍晚时分,房屋阴暗,潘金莲的容颜仿佛就是屋里的亮色,美的让人晃眼。
她先是看向武大,“潘兄弟今早就来过了,说要给我一个方子,这白纸黑字的送到我手里,我也看不懂,他便说晚上再来,直接教与我们……”
再看向潘邓,“潘兄弟说晚上来,我却没当你真能来,不是信不过兄弟,实在是你这武大哥,是个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木头桩子,最怕欠人家人情,想不到潘兄弟竟把他给说服了。”
小郓哥听嫂嫂埋汰自家亲老公,偷偷的抿着嘴笑,武大郎听了这话也不说什么,毫不介意,依旧是笑模样,和善的很。
“话也不能这么说,嫂嫂,武大哥为人正直,古道心肠。”
“我知道兄弟想说什么。”潘金莲打住了潘邓的话头,“你呀,想跟我说你武大哥的好话,这话同别人说也就算了,同我说得上吗?我还不了解他,这几年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如今却交到了你们两个好兄弟,彼此照应,我这做嫂子的,若是谢谢你们倒是显得生分了,今日不说什么,且请一杯。”
说着一仰脖,一杯酒就喝完了。
潘邓也跟着喝了一杯。
潘金莲看着小郓哥,打趣道,“这位小叔叔怎的,不吃奴家敬的酒。”
小郓哥脸红着赶忙端杯,“吃得,吃得。”说着一饮而尽。
余下几人哄堂大笑。
小郓哥不禁无奈,明明他和潘哥只差了三岁,怎么就他一个和小孩似的,又想了想不怪自己,只怪潘哥太成熟,和个大人似的。
*
月上树梢。
潘邓带领着两个人,煮了豆子,熬了豆沙,何时放油,何时放糖,熬煮多久,武大和潘金莲两个人都一一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