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315节
爸爸很少在家,他上一年级后,只接过他几次放学,老师不认识他爸爸。
妈妈经常去羊城,也很少遇到他的老师。
陆瑾台低头问他:“刚刚说肚子饿了,想吃什么?”
陆泽嘿嘿笑:“学校对面开了家面包坊,同学们说那里的面包好吃,我想吃面包。”
陆瑞拉拉爸爸手:“我也想吃面包。”
陆瑾台:“现在去买。”
两个孩子高兴起来。
老家,赵建忠和余淑英忙着收拾行李,孩子们喜欢自家种的麦子做的包子,小麦收下来,交了公粮,还没来得及卖,他们就磨了一口袋面粉,打算带到京都给孩子们包包子吃。
杨大爷杨大娘也在收拾行李,各种干菜,各种蛋,家里种的粮食,什么都想带过去,就连菜籽油,他们都想提一桶过去,被几个姐姐劝住了。
几个老人跟着袁成到了京都,杨大爷杨大娘紧紧跟在他们身后,又怕走丢,又忍不住想瞅瞅周围的景物,直到看见来接他们的儿子,老两口才松口气。
到了家里,杨大爷杨大娘跟着杨明安回他们家,赵建忠和余淑英跟着陆瑾台回家。
杨大爷杨大娘放下行李,就忍不住到处瞧,摸摸门,摸摸墙,又看看院子盆栽里,他们种的菜:“真好!”
杨明安抹了把汗:“爹娘,进屋歇息。”
说完去冰箱拿了西瓜切给他们吃。
杨大娘忙道:“哎哟,听玉华说城里西瓜稀罕,留着等他们回来一块儿吃。”
杨明安:“吃完再去买,你们歇歇,收拾好行李,中午咱们去四妹那边吃饭。”
他切好西瓜,给爹娘一人递了一块。
杨大娘接过西瓜:“别给你四妹四妹夫添麻烦,在家随便煮点面条吃就行了。”
杨明安也拿了块西瓜:“那有啥?我们一家人,相互麻烦,更何况刚刚四妹夫就说,他们准备了我们的饭菜,我们不去,菜剩下来就浪费了,他们不喜欢吃剩菜。”
“听你的。”
杨大娘说完,不错眼地瞅着儿子,脸上都是欢喜,半年没见自家儿子,她咋感觉儿子又长大了?
以前吃西瓜,他可从来想不起他们,现在切了西瓜,最先想到的却是他们。
虽然心疼儿子,家里什么好东西都想给他,可儿子懂事孝顺,她心里比谁都高兴。
第423章 杨家父母
杨大爷杨大娘吃完西瓜,洗漱后,又开始满院子溜达,看着干净明亮的屋子,整齐好看的家具,越看越欢喜,越看越高兴,一想到儿子在京都安了家,他们就笑得合不拢嘴。
杨大爷:“这房子虽然贵了点儿,但是有厢房,有正房,还有院子,住着宽敞,买得值。”
杨明安就说:“四妹的房子更大,等会儿到四妹家,看到他们家大院子,你们可别嫉妒啊!”
杨大娘嗔怪道:“这话说的,你们四妹四妹夫都是能干人,房子大不正常吗?”
“有多大能力端多大碗,村里和你差不多大的,现在哪个有你们混得好?我嫉妒啥?我巴不得你们四妹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吃肉,你们跟着喝点汤也好啊。”
她又不傻,心里清楚自家儿子靠谁过日子。
杨明安不由调侃两声:“没想到娘也有思想这么豁达的时候,那句话怎么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咱娘现在就让我刮目相看了。”
杨大娘:“那可不,别看你娘不识字,活了大半辈子,啥事想不明白?”
杨明安笑道:“先前也不知道是谁不愿让我干一点活,也不愿让我来京都,生怕我受委屈......”
杨大娘不自在道:“娘那是头发长见识短,以为那样才是对你好,才是疼你,现在你们出来了,干得那么好,越来越有出息,还知道孝顺爹娘,当然就想明白了。”
杨明安:“那你今后可要对玉华好点,这都是玉华教我的,说你们养大我不容易,要我好好孝顺你们,还说言传身教,我对爹娘都不孝顺,将来也别指望儿女对我孝顺。”
杨大娘没想到玉华会这么对儿子说,想到她原先对玉华那么不好,她又心虚又愧疚,还有很多感慨,赵家会教养孩子,一个个的都是仁义孩子。
她认真说:“你放心,娘今后肯定会对玉华好的,现在这情况,娘也不敢对她不好啊,人家娘家那么有能力,要是一个不好,她把你甩了咋办?”
她又不傻,好赖还是分得清的。
杨明安又说:“我原先日子浑浑噩噩的,除了吃喝拉撒睡,啥都不懂,让你们和玉华受苦受累,我今后要好好跟着四妹挣钱,到时候让你们跟着享福。”
杨大娘眼眶一下子红了起来,她抹抹眼睛,笑着道:“好好好,娘等着跟你们享福。”
杨大爷心里欣慰,儿子是真懂事了,还是亲家一家会调教人,儿子跟着他们还不到一年,就变了那么多。
他说:“你老丈人说他们今年养的鸭子不怎么下蛋,我们拿了一桶鸭蛋过来,捡点给你们四妹提过去,他们那边没鸭蛋吃,你们四妹夫不是爱吃鸭蛋吗?多捡点......”
杨明安说:“四妹夫爱吃咸鸭蛋。”
杨大爷:“提过去,让你丈母娘做咸鸭蛋也行。”
杨大娘捋起衬衫袖子,蹲下来就开始捡鸭蛋:“捡点出来,剩下的都给他们提去,他们人多。”
杨大爷在旁边说道:“芝麻油我们榨了两瓶,也给他们拿一瓶,我估计你老丈人家芝麻早吃完了,他们肯定没带芝麻油。”
杨明安:“确实吃完了,不过他们可能会去村里买芝麻榨油。”
杨大爷:“没事,他们人多,这点芝麻油吃不了几天。”
杨明安嘿嘿笑:“我们经常在那边吃饭,四妹去羊城后,几乎就在那边开伙了。”
杨大爷皱眉:“那也不能一直吃你们四妹的,再好的关系这么下去,也会闹矛盾。”
杨明安:“你们放心,我买了米面粮油,还会买菜过去。”
杨大爷点头:“看来你是真懂事了。”
以前家里的人情往来,甚至就连给他老丈人送节礼,都是他们置办的,他从不操心。
现在在人家吃饭,还懂得买东西过去了。
杨明安得意的笑了。
收拾完东西,三人锁好门,走出家门。
到了赵锦舒家门口时,杨大爷看了看距离:“两家离得近,这样才好相互照顾。”
杨明安就说:“四妹四妹夫就是这样说的,不仅方便孩子们上学,还方便玉华上班,两家又离得近,哪怕房子贵点也要我们买下来。”
杨大爷:“你四妹四妹夫一心为你们着想,你们要知道好赖。”
杨明安:“我和玉华不聪明,听四妹四妹夫的准没错,他们又不会害我们。”
三人走进院子,赵锦舒正在往餐桌端菜,看到他们进来,忙笑着喊道:“大娘大爷,快进屋里坐。”
“好嘞。”杨大娘杨大爷瞅着院子里盛开的花儿,看着像电视里那样好看的房子,心里感叹,难怪明安让他们看到他们四妹的院子不要嫉妒,这院子不仅大,还漂亮,一般人看了说不定真会嫉妒。
可儿子能买到那样的院子,他们已经很满足很满足,再羡慕嫉妒别人,那是不知足,该要天打雷劈了。
进了屋,看到屋里一看就很值钱的家具,两个老人眼睛都不够看了,杨大爷摸摸手底下的家具,偷偷问杨明安:“这家具得值不少钱吧?这木材我瞅着不孬。”
杨明安也不知道值多少钱:“听四妹说,都是四妹夫找人做的,四妹夫眼光挑剔,他置办的东西差不了,都是真材实料。”
赵建忠和余淑英走过来:“饭做好了,先吃饭,吃了饭咱们再聊。”
一群人打水洗手洗脸。
杨大娘看着满桌子荤菜,说道:“你们也太客气了,整这么多菜。”
赵锦舒坐下:“咱们人多吃得完,大娘大爷,家里有啤酒也有白酒,你们喝白酒还是啤酒?”
杨大爷摆手:“不喝酒,吃完饭,回去还要收拾东西,我还想去明安工作的地方看看,喝酒耽误事。”
行,不喝就不喝。
一群人坐下吃饭,吃完饭,余淑英把他们带的东西收拾出来,分了一些让他们带回去吃。
杨明安在旁边瞅了眼说:“娘,这些东西我爹娘带的都有,你们留着吧,我就不带过去了。”
余淑英:“其他的不带,面粉倒点带过去,孩子们喜欢家里的面粉包的包子!”
杨明安摆手:“不带了,你们包好包子,我们直接过来吃就行了。”
杨大娘拍他一下子:“就想吃现成的。”
杨明安干笑两声:“主要我们也没时间蒸包子。”
余淑英乐呵呵的:“没事,我闲着也是闲着,多割点肉,多包点,他们带过去放冰箱里慢慢吃。”
杨明安忙说:“明天一早,我就把肉割了送过来。”
余淑英没阻拦。
第424章 父母心
收拾好行李,一群人往服装店走去。
赵建忠也没去过服装店,赵锦舒和陆瑾台闲着没事在后面陪着他们。
到服装店,看到衣架上以及墙上挂着的漂亮衣服,赵建忠局促,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赵锦舒笑着看他:“爹,这是咱们自家的店铺,你紧张啥?”
“这衣服太好看了。”赵建忠小心地避开挂着的衣服:“别弄脏了。”
杨大爷也说:“咱们几个老头老太婆一进来,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跟这里不搭。”
赵锦舒发笑:“你们身上衣服干干净净,怎么会弄脏?”
杨明安笑呵呵道:“多来几趟,就没这想法了。”
杨大娘瞅着宽敞明亮的服装店,别说乡下,就是他们县城的百货商场,也没这么好看的店铺,心里又好奇又高兴:“来看过,知道你工作的地方是啥样就行了,还能天天来?打扰你工作。”
杨大爷:“可不是,不能打扰你们工作。”
看完服装店,杨明安提议:“还有一家服装店,刚装修好,四妹说招聘到店员,培训好,下个月开业,你们要不要过去瞅瞅?”
赵建忠:“来都来了,都去看看,你爹娘也好放心。”
于是一行人,又坐公交车,往另外一家店铺走去。
到地方,杨明安拿钥匙打开服装店大门,一行人站在门口,看着里面铺着的地板,杨大爷说:“咱们站外面看看得了,不进去了,别把屋里踩脏了。”
赵锦舒:“没事,开业前会做一遍大扫除,更何况服装店开门迎客,人来人往踩脏是正常的。”
赵建忠:“那就进去看看。”
杨大娘看向余淑英:“我咋感觉这家店铺比先前那一家铺子大点。”
余淑英扶着她的胳膊:“我听瑾台说比那边大十来平米。”
妈妈经常去羊城,也很少遇到他的老师。
陆瑾台低头问他:“刚刚说肚子饿了,想吃什么?”
陆泽嘿嘿笑:“学校对面开了家面包坊,同学们说那里的面包好吃,我想吃面包。”
陆瑞拉拉爸爸手:“我也想吃面包。”
陆瑾台:“现在去买。”
两个孩子高兴起来。
老家,赵建忠和余淑英忙着收拾行李,孩子们喜欢自家种的麦子做的包子,小麦收下来,交了公粮,还没来得及卖,他们就磨了一口袋面粉,打算带到京都给孩子们包包子吃。
杨大爷杨大娘也在收拾行李,各种干菜,各种蛋,家里种的粮食,什么都想带过去,就连菜籽油,他们都想提一桶过去,被几个姐姐劝住了。
几个老人跟着袁成到了京都,杨大爷杨大娘紧紧跟在他们身后,又怕走丢,又忍不住想瞅瞅周围的景物,直到看见来接他们的儿子,老两口才松口气。
到了家里,杨大爷杨大娘跟着杨明安回他们家,赵建忠和余淑英跟着陆瑾台回家。
杨大爷杨大娘放下行李,就忍不住到处瞧,摸摸门,摸摸墙,又看看院子盆栽里,他们种的菜:“真好!”
杨明安抹了把汗:“爹娘,进屋歇息。”
说完去冰箱拿了西瓜切给他们吃。
杨大娘忙道:“哎哟,听玉华说城里西瓜稀罕,留着等他们回来一块儿吃。”
杨明安:“吃完再去买,你们歇歇,收拾好行李,中午咱们去四妹那边吃饭。”
他切好西瓜,给爹娘一人递了一块。
杨大娘接过西瓜:“别给你四妹四妹夫添麻烦,在家随便煮点面条吃就行了。”
杨明安也拿了块西瓜:“那有啥?我们一家人,相互麻烦,更何况刚刚四妹夫就说,他们准备了我们的饭菜,我们不去,菜剩下来就浪费了,他们不喜欢吃剩菜。”
“听你的。”
杨大娘说完,不错眼地瞅着儿子,脸上都是欢喜,半年没见自家儿子,她咋感觉儿子又长大了?
以前吃西瓜,他可从来想不起他们,现在切了西瓜,最先想到的却是他们。
虽然心疼儿子,家里什么好东西都想给他,可儿子懂事孝顺,她心里比谁都高兴。
第423章 杨家父母
杨大爷杨大娘吃完西瓜,洗漱后,又开始满院子溜达,看着干净明亮的屋子,整齐好看的家具,越看越欢喜,越看越高兴,一想到儿子在京都安了家,他们就笑得合不拢嘴。
杨大爷:“这房子虽然贵了点儿,但是有厢房,有正房,还有院子,住着宽敞,买得值。”
杨明安就说:“四妹的房子更大,等会儿到四妹家,看到他们家大院子,你们可别嫉妒啊!”
杨大娘嗔怪道:“这话说的,你们四妹四妹夫都是能干人,房子大不正常吗?”
“有多大能力端多大碗,村里和你差不多大的,现在哪个有你们混得好?我嫉妒啥?我巴不得你们四妹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吃肉,你们跟着喝点汤也好啊。”
她又不傻,心里清楚自家儿子靠谁过日子。
杨明安不由调侃两声:“没想到娘也有思想这么豁达的时候,那句话怎么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咱娘现在就让我刮目相看了。”
杨大娘:“那可不,别看你娘不识字,活了大半辈子,啥事想不明白?”
杨明安笑道:“先前也不知道是谁不愿让我干一点活,也不愿让我来京都,生怕我受委屈......”
杨大娘不自在道:“娘那是头发长见识短,以为那样才是对你好,才是疼你,现在你们出来了,干得那么好,越来越有出息,还知道孝顺爹娘,当然就想明白了。”
杨明安:“那你今后可要对玉华好点,这都是玉华教我的,说你们养大我不容易,要我好好孝顺你们,还说言传身教,我对爹娘都不孝顺,将来也别指望儿女对我孝顺。”
杨大娘没想到玉华会这么对儿子说,想到她原先对玉华那么不好,她又心虚又愧疚,还有很多感慨,赵家会教养孩子,一个个的都是仁义孩子。
她认真说:“你放心,娘今后肯定会对玉华好的,现在这情况,娘也不敢对她不好啊,人家娘家那么有能力,要是一个不好,她把你甩了咋办?”
她又不傻,好赖还是分得清的。
杨明安又说:“我原先日子浑浑噩噩的,除了吃喝拉撒睡,啥都不懂,让你们和玉华受苦受累,我今后要好好跟着四妹挣钱,到时候让你们跟着享福。”
杨大娘眼眶一下子红了起来,她抹抹眼睛,笑着道:“好好好,娘等着跟你们享福。”
杨大爷心里欣慰,儿子是真懂事了,还是亲家一家会调教人,儿子跟着他们还不到一年,就变了那么多。
他说:“你老丈人说他们今年养的鸭子不怎么下蛋,我们拿了一桶鸭蛋过来,捡点给你们四妹提过去,他们那边没鸭蛋吃,你们四妹夫不是爱吃鸭蛋吗?多捡点......”
杨明安说:“四妹夫爱吃咸鸭蛋。”
杨大爷:“提过去,让你丈母娘做咸鸭蛋也行。”
杨大娘捋起衬衫袖子,蹲下来就开始捡鸭蛋:“捡点出来,剩下的都给他们提去,他们人多。”
杨大爷在旁边说道:“芝麻油我们榨了两瓶,也给他们拿一瓶,我估计你老丈人家芝麻早吃完了,他们肯定没带芝麻油。”
杨明安:“确实吃完了,不过他们可能会去村里买芝麻榨油。”
杨大爷:“没事,他们人多,这点芝麻油吃不了几天。”
杨明安嘿嘿笑:“我们经常在那边吃饭,四妹去羊城后,几乎就在那边开伙了。”
杨大爷皱眉:“那也不能一直吃你们四妹的,再好的关系这么下去,也会闹矛盾。”
杨明安:“你们放心,我买了米面粮油,还会买菜过去。”
杨大爷点头:“看来你是真懂事了。”
以前家里的人情往来,甚至就连给他老丈人送节礼,都是他们置办的,他从不操心。
现在在人家吃饭,还懂得买东西过去了。
杨明安得意的笑了。
收拾完东西,三人锁好门,走出家门。
到了赵锦舒家门口时,杨大爷看了看距离:“两家离得近,这样才好相互照顾。”
杨明安就说:“四妹四妹夫就是这样说的,不仅方便孩子们上学,还方便玉华上班,两家又离得近,哪怕房子贵点也要我们买下来。”
杨大爷:“你四妹四妹夫一心为你们着想,你们要知道好赖。”
杨明安:“我和玉华不聪明,听四妹四妹夫的准没错,他们又不会害我们。”
三人走进院子,赵锦舒正在往餐桌端菜,看到他们进来,忙笑着喊道:“大娘大爷,快进屋里坐。”
“好嘞。”杨大娘杨大爷瞅着院子里盛开的花儿,看着像电视里那样好看的房子,心里感叹,难怪明安让他们看到他们四妹的院子不要嫉妒,这院子不仅大,还漂亮,一般人看了说不定真会嫉妒。
可儿子能买到那样的院子,他们已经很满足很满足,再羡慕嫉妒别人,那是不知足,该要天打雷劈了。
进了屋,看到屋里一看就很值钱的家具,两个老人眼睛都不够看了,杨大爷摸摸手底下的家具,偷偷问杨明安:“这家具得值不少钱吧?这木材我瞅着不孬。”
杨明安也不知道值多少钱:“听四妹说,都是四妹夫找人做的,四妹夫眼光挑剔,他置办的东西差不了,都是真材实料。”
赵建忠和余淑英走过来:“饭做好了,先吃饭,吃了饭咱们再聊。”
一群人打水洗手洗脸。
杨大娘看着满桌子荤菜,说道:“你们也太客气了,整这么多菜。”
赵锦舒坐下:“咱们人多吃得完,大娘大爷,家里有啤酒也有白酒,你们喝白酒还是啤酒?”
杨大爷摆手:“不喝酒,吃完饭,回去还要收拾东西,我还想去明安工作的地方看看,喝酒耽误事。”
行,不喝就不喝。
一群人坐下吃饭,吃完饭,余淑英把他们带的东西收拾出来,分了一些让他们带回去吃。
杨明安在旁边瞅了眼说:“娘,这些东西我爹娘带的都有,你们留着吧,我就不带过去了。”
余淑英:“其他的不带,面粉倒点带过去,孩子们喜欢家里的面粉包的包子!”
杨明安摆手:“不带了,你们包好包子,我们直接过来吃就行了。”
杨大娘拍他一下子:“就想吃现成的。”
杨明安干笑两声:“主要我们也没时间蒸包子。”
余淑英乐呵呵的:“没事,我闲着也是闲着,多割点肉,多包点,他们带过去放冰箱里慢慢吃。”
杨明安忙说:“明天一早,我就把肉割了送过来。”
余淑英没阻拦。
第424章 父母心
收拾好行李,一群人往服装店走去。
赵建忠也没去过服装店,赵锦舒和陆瑾台闲着没事在后面陪着他们。
到服装店,看到衣架上以及墙上挂着的漂亮衣服,赵建忠局促,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赵锦舒笑着看他:“爹,这是咱们自家的店铺,你紧张啥?”
“这衣服太好看了。”赵建忠小心地避开挂着的衣服:“别弄脏了。”
杨大爷也说:“咱们几个老头老太婆一进来,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跟这里不搭。”
赵锦舒发笑:“你们身上衣服干干净净,怎么会弄脏?”
杨明安笑呵呵道:“多来几趟,就没这想法了。”
杨大娘瞅着宽敞明亮的服装店,别说乡下,就是他们县城的百货商场,也没这么好看的店铺,心里又好奇又高兴:“来看过,知道你工作的地方是啥样就行了,还能天天来?打扰你工作。”
杨大爷:“可不是,不能打扰你们工作。”
看完服装店,杨明安提议:“还有一家服装店,刚装修好,四妹说招聘到店员,培训好,下个月开业,你们要不要过去瞅瞅?”
赵建忠:“来都来了,都去看看,你爹娘也好放心。”
于是一行人,又坐公交车,往另外一家店铺走去。
到地方,杨明安拿钥匙打开服装店大门,一行人站在门口,看着里面铺着的地板,杨大爷说:“咱们站外面看看得了,不进去了,别把屋里踩脏了。”
赵锦舒:“没事,开业前会做一遍大扫除,更何况服装店开门迎客,人来人往踩脏是正常的。”
赵建忠:“那就进去看看。”
杨大娘看向余淑英:“我咋感觉这家店铺比先前那一家铺子大点。”
余淑英扶着她的胳膊:“我听瑾台说比那边大十来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