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74节
杨明安眼泪都快出来了,不带这么欺负人的,他这样的怎么了?真这么差劲?
杨丰收看看自家爸爸,见他眼都红了,心里话到底没忍心说出来。
赵锦舒摸摸他脑袋,孩子还是心疼他爸爸的,她换了个说法:“那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啊?”
杨丰收眼睛亮了,头一抬看向小姨父:“我大姑父那样的可以抓坏人,还有我小姨父这样的,有很多文化,别人都佩服他。”
陆瑞靠到妈妈怀里:“我爸爸最厉害了,我也要像我爸爸那样厉害......”
陆泽也说:“我也要像我爸爸那么厉害,才不做让人嫌弃的人。”
陆瑞点点小脑袋:“我爸爸没人嫌弃,我们家都喜欢我爸爸......”
陆瑾台笑看着他们。
陆泽非常认同:“我妈妈一点都不嫌弃爸爸。”
三姨嫌弃三姨父,妈妈就从不嫌弃爸爸。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赵锦舒接收到他投递过来的视线:“......”看什么,她是没嫌弃啊。
看着她的反应,陆瑾台低笑一声。
赵锦舒:“.......”幼稚。
陆瑞应和哥哥:“我妈妈一点都不嫌弃爸爸,妈妈最喜欢爸爸了......”
说完,她疑惑了下,可妈妈说她最喜欢她和哥哥,爸爸妈妈是一起的,那就把爸爸也算在最喜欢的里面吧。
赵锦舒:“......”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见她不自在地拿了橘子剥,眼底漾起柔和的笑意。
赵锦舒剥了橘子,就往他手里塞,别笑了,吃橘子吧。
杨丰收看看小姨,又看看小姨父,大声说:“我要成为小姨父这样有文化的人。”
小小的少年,看到小姨给小姨父塞橘子,心里朦朦胧胧有了念头,将来他娶了媳妇,也不能嫌弃他,也要最喜欢他,就像小姨和小姨父那样。
赵锦舒看向他,眼里带笑:“那就好好奋斗,有疑惑可以问你小姨父,也可以向他请教怎么安排学习任务。”
杨丰收点头。
陆瑾台看向他:“有问题可以问我,也可以给我写信。”
赵玉华笑着看向儿子:“还不谢谢小姨父。”
这会儿杨丰收特别高兴:“谢谢小姨父。”
赵锦舒:“好好努力就行了。”
陆瑾台嗯一声,吃完手里橘子,他看向赵锦舒:“橘子没了。”
赵锦舒看他一眼,又拿了一个剥了给他。
陆瑾台笑着接过来。
赵锦舒:“......”
第94章 俊女婿
杨明安坐在旁边看到陆瑾台那么受欢迎,都喜欢他,自己儿子还要成为他那样的人,却嫌弃自己,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赵锦城在旁边看着他都觉得累:“三姐夫,你别光难受啊,既然知道他们嫌弃你,你就改啊,仔细想想,你比别人少了什么吗?没有吧。你要样貌有样貌,嘴巴能说,胆子也大,不怕事,敢说敢做......”
杨明安看向他:“你真觉得我还不错?”
他从不知道自己孩子竟然嫌弃自己,至于自家媳妇,经常打骂他,要说不嫌弃他,他都不信。
但是就连自己孩子都嫌弃自己,他接受不了。
赵锦城点头,打一棒子总得给人一颗甜枣:“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谁都有缺点,知道了自己缺点就改啊,除非你不在意丰收的看法,你不是最疼丰收吗,为了自己的儿子,稍稍改变一下就好了,也不会影响什么。”
杨明安嗯了声,小舅子这么说,他心里舒服了不少,至少在玉华娘家人眼里,他不是一无是处的,他心里也憋着一口气,都说陆瑾台好,学问上,他是追不上他了,其他地方,他未必就比他差,他没说什么,心底暗暗做出了决定。
赵锦舒打个哈欠,懒绵绵地靠在椅子上。
陆瑾台看她:“困了?”
赵锦舒:“有点。”
太阳晒得人昏昏欲睡,瞌睡都来了。
赵玉华就说:“那就去睡一会儿,我们今天不走,说话的时间多着呢。”
杨明安看向她,小声道:“不是说今天来,今天回吗?”
赵玉华冷着一张脸:“谁说的?”
杨明安:“爹娘......”说的。
赵锦城:“三姐夫,你刚刚还说做出改变,三姐回娘家,想多待两天,难道还要经过你爹娘批准,他们不同意,三姐就不能在娘家多住几天?”
杨明安愣了下:“那倒不是,她要真想在娘家住几天,我爹娘拦也拦不住。”
赵锦城摊手:“这不就好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你觉得是对的,就去做。你拿不准主意,和爹娘商量商量也没什么,但咱们是不是该有自己的想法?”
杨明安看向儿子女儿:“你们也想在外婆家待几天?”
杨丰收:“我小姨他们好不容易回来,我当然要陪他们,我作业都带来了,不会的可以问小姨父,问小舅舅,他们文化比我们家谁都高。”
杨明安眼睛一亮:“回家就说你小舅舅和小姨父文化高,能教你们写作业,所以才不回去的。”
赵锦城:“......”好吧,这么也行吧,总得慢慢来。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要去睡一会儿吗?”
赵锦舒摇头,站了起来:“坐着晒太阳犯困,咱们出去溜达溜达。”
赵玉华也站起来:“把菜篮子提着,去挖点菜。”
赵锦舒来了兴致:“那走吧。”
说完,她看向陆瑾台:“你去吗?”
陆瑾台看她:“当然。”
一行人拿着篮子,铲子,说走就走了,一群孩子吃着零食,慢吞吞跟在后面。
路过隔壁三奶奶家,三奶奶靠在墙边晒太阳,看到他们一群人,笑开了:“锦舒和玉华来了?”
赵锦舒走过去,脸上带了笑:“三奶奶,晒太阳呢?”
三奶奶指指旁边的长凳子:“都过来坐。”
赵玉华挎着篮子:“刚刚在家坐了小半天了,出来溜达溜达。”
三奶奶也没勉强,她眼神有些不好,锦舒和玉华是她看着长大的,瞧着身影就能认出来,锦舒旁边的小伙子有些眼熟一时间没认出来,瞅了会儿才问:“锦舒,你家的俊女婿也来了啊?”
赵锦舒看一眼陆瑾台,控制不住笑起来,她和陆瑾台结婚时,三奶奶就喜欢说陆瑾台是俊女婿:“是的,我家的俊女婿也来了。”
以前三奶奶这样说,她会不好意思,现在只觉得陆瑾台确实算他们家的俊女婿,满村子的女婿找找,也没他俊的。
陆瑾台:“......”
看一眼赵锦舒,见她脸上笑容灿烂,俊女婿就俊女婿吧。
王小麦打量一眼四妹夫,打趣道:“锦舒爱俏,找的女婿自然也得是全村最俊的......”
陆瑾台:“......”
赵锦舒看一眼陆瑾台:“大嫂,你别打趣他了,他要不好意思了。”
陆瑾台看她一眼:“没有。”
王小麦笑起来:“人家瑾台是见过世面的,不过几句玩笑话,怎么会不好意思?”
陆瑾台笑了声:“不会。”
赵锦舒看向他,一脸调侃:“不会就不会吧,那俊女婿我们继续往前走?”
陆瑾台笑着看她:“......打趣我?”
赵锦舒一本正经:“没有,不可能。”
陆瑾台轻笑,没说什么。
赵锦舒看向三奶奶:“三奶奶,我们去地里转转,你坐着。”
“去吧。”
冬天的乡村是宁静的,一群人走在地头,入目是一望无际的麦地,赵锦舒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还是乡下好,看着绿油油的麦地心情都开阔了。”
赵玉华看一眼陆瑾台,见他闷着不吭声,笑了起来:“人人都想往城里去,你却说乡下好。”
“乡下生活清静。”赵锦舒说的是实话,年龄越大,越向往乡下的生活,孩子大了后,她每年都会回来陪爹娘住一段时间,种种菜,养养鸡什么的,不要太惬意。
王小麦打趣她:“乡下再好也没有你的俊女婿。”
瑾台在旁边都不说话了。
赵锦舒笑着看她:“大嫂,你也打趣我?”
陆瑾台看她一眼。
王小麦笑着摊手:“我说的是实话。”
赵锦舒就说:“等回了城里,我就在院子里找个地方,种点花,还可以种点菜......”
陆瑾台这才开口:“你想怎么种都可以。今后买房子,买院子大的方便你养花种菜。”
赵锦舒:“妈那里有个烂水缸,她不用了。回去后,你有时间帮我装满土,我想在里面种一棵月季,月季花不仅好看,还很香......”
陆瑾台眼底染上笑意:“行,还要种什么?”
赵锦舒:“仙人掌好养活,不过刺太多了,家里孩子多,容易刺到他们,就算了,我喜欢吊兰,还喜欢太阳花......”
陆瑾台:“大伯母种了很多花,有时间我带你过去,你喜欢什么花,咱们就移植什么。”
赵锦舒:“行。”
王小麦推推赵玉华,小声道:“看,两人聊上了!”
赵玉华看一眼,脸上带着欣慰:“挺好的。”
杨丰收看看自家爸爸,见他眼都红了,心里话到底没忍心说出来。
赵锦舒摸摸他脑袋,孩子还是心疼他爸爸的,她换了个说法:“那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啊?”
杨丰收眼睛亮了,头一抬看向小姨父:“我大姑父那样的可以抓坏人,还有我小姨父这样的,有很多文化,别人都佩服他。”
陆瑞靠到妈妈怀里:“我爸爸最厉害了,我也要像我爸爸那样厉害......”
陆泽也说:“我也要像我爸爸那么厉害,才不做让人嫌弃的人。”
陆瑞点点小脑袋:“我爸爸没人嫌弃,我们家都喜欢我爸爸......”
陆瑾台笑看着他们。
陆泽非常认同:“我妈妈一点都不嫌弃爸爸。”
三姨嫌弃三姨父,妈妈就从不嫌弃爸爸。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赵锦舒接收到他投递过来的视线:“......”看什么,她是没嫌弃啊。
看着她的反应,陆瑾台低笑一声。
赵锦舒:“.......”幼稚。
陆瑞应和哥哥:“我妈妈一点都不嫌弃爸爸,妈妈最喜欢爸爸了......”
说完,她疑惑了下,可妈妈说她最喜欢她和哥哥,爸爸妈妈是一起的,那就把爸爸也算在最喜欢的里面吧。
赵锦舒:“......”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见她不自在地拿了橘子剥,眼底漾起柔和的笑意。
赵锦舒剥了橘子,就往他手里塞,别笑了,吃橘子吧。
杨丰收看看小姨,又看看小姨父,大声说:“我要成为小姨父这样有文化的人。”
小小的少年,看到小姨给小姨父塞橘子,心里朦朦胧胧有了念头,将来他娶了媳妇,也不能嫌弃他,也要最喜欢他,就像小姨和小姨父那样。
赵锦舒看向他,眼里带笑:“那就好好奋斗,有疑惑可以问你小姨父,也可以向他请教怎么安排学习任务。”
杨丰收点头。
陆瑾台看向他:“有问题可以问我,也可以给我写信。”
赵玉华笑着看向儿子:“还不谢谢小姨父。”
这会儿杨丰收特别高兴:“谢谢小姨父。”
赵锦舒:“好好努力就行了。”
陆瑾台嗯一声,吃完手里橘子,他看向赵锦舒:“橘子没了。”
赵锦舒看他一眼,又拿了一个剥了给他。
陆瑾台笑着接过来。
赵锦舒:“......”
第94章 俊女婿
杨明安坐在旁边看到陆瑾台那么受欢迎,都喜欢他,自己儿子还要成为他那样的人,却嫌弃自己,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赵锦城在旁边看着他都觉得累:“三姐夫,你别光难受啊,既然知道他们嫌弃你,你就改啊,仔细想想,你比别人少了什么吗?没有吧。你要样貌有样貌,嘴巴能说,胆子也大,不怕事,敢说敢做......”
杨明安看向他:“你真觉得我还不错?”
他从不知道自己孩子竟然嫌弃自己,至于自家媳妇,经常打骂他,要说不嫌弃他,他都不信。
但是就连自己孩子都嫌弃自己,他接受不了。
赵锦城点头,打一棒子总得给人一颗甜枣:“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谁都有缺点,知道了自己缺点就改啊,除非你不在意丰收的看法,你不是最疼丰收吗,为了自己的儿子,稍稍改变一下就好了,也不会影响什么。”
杨明安嗯了声,小舅子这么说,他心里舒服了不少,至少在玉华娘家人眼里,他不是一无是处的,他心里也憋着一口气,都说陆瑾台好,学问上,他是追不上他了,其他地方,他未必就比他差,他没说什么,心底暗暗做出了决定。
赵锦舒打个哈欠,懒绵绵地靠在椅子上。
陆瑾台看她:“困了?”
赵锦舒:“有点。”
太阳晒得人昏昏欲睡,瞌睡都来了。
赵玉华就说:“那就去睡一会儿,我们今天不走,说话的时间多着呢。”
杨明安看向她,小声道:“不是说今天来,今天回吗?”
赵玉华冷着一张脸:“谁说的?”
杨明安:“爹娘......”说的。
赵锦城:“三姐夫,你刚刚还说做出改变,三姐回娘家,想多待两天,难道还要经过你爹娘批准,他们不同意,三姐就不能在娘家多住几天?”
杨明安愣了下:“那倒不是,她要真想在娘家住几天,我爹娘拦也拦不住。”
赵锦城摊手:“这不就好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你觉得是对的,就去做。你拿不准主意,和爹娘商量商量也没什么,但咱们是不是该有自己的想法?”
杨明安看向儿子女儿:“你们也想在外婆家待几天?”
杨丰收:“我小姨他们好不容易回来,我当然要陪他们,我作业都带来了,不会的可以问小姨父,问小舅舅,他们文化比我们家谁都高。”
杨明安眼睛一亮:“回家就说你小舅舅和小姨父文化高,能教你们写作业,所以才不回去的。”
赵锦城:“......”好吧,这么也行吧,总得慢慢来。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要去睡一会儿吗?”
赵锦舒摇头,站了起来:“坐着晒太阳犯困,咱们出去溜达溜达。”
赵玉华也站起来:“把菜篮子提着,去挖点菜。”
赵锦舒来了兴致:“那走吧。”
说完,她看向陆瑾台:“你去吗?”
陆瑾台看她:“当然。”
一行人拿着篮子,铲子,说走就走了,一群孩子吃着零食,慢吞吞跟在后面。
路过隔壁三奶奶家,三奶奶靠在墙边晒太阳,看到他们一群人,笑开了:“锦舒和玉华来了?”
赵锦舒走过去,脸上带了笑:“三奶奶,晒太阳呢?”
三奶奶指指旁边的长凳子:“都过来坐。”
赵玉华挎着篮子:“刚刚在家坐了小半天了,出来溜达溜达。”
三奶奶也没勉强,她眼神有些不好,锦舒和玉华是她看着长大的,瞧着身影就能认出来,锦舒旁边的小伙子有些眼熟一时间没认出来,瞅了会儿才问:“锦舒,你家的俊女婿也来了啊?”
赵锦舒看一眼陆瑾台,控制不住笑起来,她和陆瑾台结婚时,三奶奶就喜欢说陆瑾台是俊女婿:“是的,我家的俊女婿也来了。”
以前三奶奶这样说,她会不好意思,现在只觉得陆瑾台确实算他们家的俊女婿,满村子的女婿找找,也没他俊的。
陆瑾台:“......”
看一眼赵锦舒,见她脸上笑容灿烂,俊女婿就俊女婿吧。
王小麦打量一眼四妹夫,打趣道:“锦舒爱俏,找的女婿自然也得是全村最俊的......”
陆瑾台:“......”
赵锦舒看一眼陆瑾台:“大嫂,你别打趣他了,他要不好意思了。”
陆瑾台看她一眼:“没有。”
王小麦笑起来:“人家瑾台是见过世面的,不过几句玩笑话,怎么会不好意思?”
陆瑾台笑了声:“不会。”
赵锦舒看向他,一脸调侃:“不会就不会吧,那俊女婿我们继续往前走?”
陆瑾台笑着看她:“......打趣我?”
赵锦舒一本正经:“没有,不可能。”
陆瑾台轻笑,没说什么。
赵锦舒看向三奶奶:“三奶奶,我们去地里转转,你坐着。”
“去吧。”
冬天的乡村是宁静的,一群人走在地头,入目是一望无际的麦地,赵锦舒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还是乡下好,看着绿油油的麦地心情都开阔了。”
赵玉华看一眼陆瑾台,见他闷着不吭声,笑了起来:“人人都想往城里去,你却说乡下好。”
“乡下生活清静。”赵锦舒说的是实话,年龄越大,越向往乡下的生活,孩子大了后,她每年都会回来陪爹娘住一段时间,种种菜,养养鸡什么的,不要太惬意。
王小麦打趣她:“乡下再好也没有你的俊女婿。”
瑾台在旁边都不说话了。
赵锦舒笑着看她:“大嫂,你也打趣我?”
陆瑾台看她一眼。
王小麦笑着摊手:“我说的是实话。”
赵锦舒就说:“等回了城里,我就在院子里找个地方,种点花,还可以种点菜......”
陆瑾台这才开口:“你想怎么种都可以。今后买房子,买院子大的方便你养花种菜。”
赵锦舒:“妈那里有个烂水缸,她不用了。回去后,你有时间帮我装满土,我想在里面种一棵月季,月季花不仅好看,还很香......”
陆瑾台眼底染上笑意:“行,还要种什么?”
赵锦舒:“仙人掌好养活,不过刺太多了,家里孩子多,容易刺到他们,就算了,我喜欢吊兰,还喜欢太阳花......”
陆瑾台:“大伯母种了很多花,有时间我带你过去,你喜欢什么花,咱们就移植什么。”
赵锦舒:“行。”
王小麦推推赵玉华,小声道:“看,两人聊上了!”
赵玉华看一眼,脸上带着欣慰:“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