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73节
陆泽在旁边反驳:“三姨父,我们要靠自己的能力打败对手......”
赵锦城笑了:“你看人家陆泽都明白。”
杨明安小声辩驳:“有能力没关系也不行的。”
赵锦舒看他一眼:“有关系没能力也不行,你以为你大姐夫是怎么当上公安的?人家原先是军人,军人每天都要各种训练,体能啊应变能力啊战术武器操作什么的都要练,说不定还上过战场,寻常一个普通人去当公安,去干嘛?给那些犯罪分子练刀练枪吗?”
杨明安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小姨子语气很不好,可他听着听着也对啊,自家只有丰收一个儿子,那公安是干吗的,办各种案子的,说不定还会动刀动枪,没有一点能力,遇到坏人只能乖乖挨揍......这不行,这真不行。
陆泽跑过来,看向他:“三姨父,你知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是啥意思吗?”
杨明安看向他,乐了:“我不知道,你个小屁孩能知道?”
陆泽看着他:“我当然知道,我爸爸和我说过,就是想戴这个王冠,就必须承受这顶王冠的重量。你想让丰收哥哥当公安,就必须培养他的能力,让他自己有能力当公安,不然他就会被坏人打倒,他能力强大了,才能打倒坏人。”
杨明安:“......你还真知道啊?”
陆泽看他一眼,心说,我还能假知道?
赵玉华一把把他抱在怀里,稀罕的不行:“哎哟,这谁家的孩子,小嘴吧嘚吧嘚可太会说了,原来是我家的啊。”
陆泽小脸红了下,不自在地被姨妈抱着。
王小麦在旁边听了半晌,也不由得说:“咱家泽泽真是不得了,这话说的一套一套的,你们两口子真会教孩子。”
她两个儿子十多岁了,也不见得有陆泽这么会说。
赵锦舒看向自家儿子,心里也很骄傲:“其实没怎么教他,他喜欢看书,记性又好,看到不懂的就会问我和他爸爸,有时候我们没空,就去问他哥哥姐姐,主要这孩子爱看书,平时也会背一些古诗,名人名言,书看多了背多了,懂得就多。”
赵玉华抱着外甥,揉揉他小脑袋:“关键人家不仅记住了,懂了意思,还灵活运用上了,这就很了不起,今后让你丰收哥哥和冬梅姐姐也多多看书,能力不足,咱就好好学习,是吧,泽泽?”
杨丰收和杨冬梅就一脸懵,他们平时作业不少了,没多少时间看书的,主要有些书也不好看啊。
陆泽点头:“我天天都看书,我都看了好多好多书。”
赵玉华摸摸他小脸:“你为啥这么喜欢看书?”
陆泽想了想,说:“书里讲的很有意思,看了还想看,忍不住想看。”
赵锦舒看向他们,提醒道:“你们别带偏话题啊,现在在说三姐夫的事情。”
陆瑾台坐在一旁,含笑看她一眼,赵锦舒瞥他一眼,没说什么。
杨明安一脸苦闷,他以为这事过去了就过去了,大不了以后不让丰收当公安,做其他不危险的工作总行了:“不是说完了吗?还说啊?”
赵锦舒点头:“当然要说,所以你找到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杨明安:“出在哪?”
赵锦舒看向他:“这话可能有些严重,但,是实话,你别多想,外人我还不说呢。”
杨明安心里打鼓,可他也不敢得罪小姨子,赵玉华最听她妹妹的话,得罪小姨子和得罪赵玉华没啥区别,他硬着头皮说:“出在哪,你尽管说?”
赵锦舒:“你家教育出了问题。”
杨明安愣了下:“就这?”
他以为是啥呢,他并不觉得这话有多严重,他们教育孩子肯定不如陆瑾台,毕竟人家文化高,这点他还是承认的。
赵锦城已经懂了自家四姐啥意思了,也不能只让四姐得罪人,想到此,在旁边插了一句:“就这,三姐夫,你太听你爹娘的话了,你细细想,他们说的就对吗?”
杨明安懵了:“不对吗?他们比我们大二十多岁,多吃那么多年饭,懂得肯定比我们多。”
赵锦城点头:“这么说也有道理,那你说是你爹娘能干,还是我爹娘能干?”
杨明安想也没想就说:“那肯定是大爷大娘能干,他们一个是书记,一个原来是老师......”
赵锦城笑了:“看吧,你也这样认为。我三姐是我爹娘教养出来的,懂得肯定多,所以你认为你爹娘的话和三姐的话,该听谁的?”
杨明安不说话了。
赵锦城看他一眼,又说:“当然,也不是不让你听爹娘话,毕竟他们确实有考虑的不周到的地方,就比如让丰收走关系当公安的事,是不是就不对?”
至于能不能通过走关系当公安,那都另说。
杨明安点头,这事爹娘考虑的确实不周到,就他自己也没考虑清楚。
赵锦城又说:“所以关于孩子教育,你们自己小家庭的事,就没必要听爹娘的,毕竟他们也不懂教育,你说是不?”
杨明安点头,他想了想是这么回事,又问:“那什么听爹娘的?”
不听爹娘的也不行,他爹娘肯定不干。
赵锦城咳了一声:“比如你爹想吃肉,当然听他的;再比如你娘想让你帮忙干个活,你肯定要听他的;地里种什么庄稼,这他们比你们懂,听他们的就对了,像教育孩子还有你和我三姐的事就不能听他们的......”
杨明安算是听懂他的意思:“反正我们自己小家的事,就不能听他们的,那听谁的?”
赵玉华没好气地说:“听谁的,当然听我的。”
弟弟妹妹为她出头,她自然也不会懦弱。
杨明安嘀咕:“咱家除了爹娘,本来就是听你的。”
赵玉华:“那下次,我说什么你要听,他们爷爷奶奶不满意,你要坚决地站出来反驳,不能像原先那样不吭声......”
杨明安:“我知道了。”
其实心底还有些不服,毕竟他听爹娘的已经习惯了,看一眼旁边的陆瑾台,眼珠一转,问道:“四妹夫,你们的小家庭,都听谁的?”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眼角含笑:“自然听锦舒的。”
赵锦舒:“......”
听我的就听我的,当着这么多人,笑那么荡漾做什么?
杨明安不信:“你这么有文化,你还听她的?”
陆瑾台看他一眼,告诉他:“听媳妇话的男人有福气。”
杨明安睁大眼睛:“真的?”
他觉得陆瑾台就比他有福气,打心底,他也是羡慕的。
陆瑾台:“真的。”
闻言,杨明安垂着头若有所思。
第93章 成为小姨父那样有文化的人
陆泽坐回自己的位置,剥了颗糖塞到嘴里,看一眼杨丰收:“哥,你很想当公安吗?”
杨丰收被他问懵了,他想了想说:“我爷爷奶奶说当公安很威风,我大姑父就很威风,很多人都怕他,我也想像大姑父那样威风,学校的同学就不敢欺负我。”
赵锦舒侧头看他:“学校有人欺负你?”
“学校有人欺负你,你回家咋没说过?”赵玉华生气又担忧。
杨明安站起来,怒气冲冲:“谁欺负你,你告诉我,我去找他们爸妈。”
杨丰收没想到他们反应这么大,不好意思地笑了下:“他们欺负我,我都欺负回去了,我才不怕他们呢,我没吃亏。”
杨明安坐了回去:“这还差不多,不愧是我的种。”
赵玉华瞪他一眼,这是随了我们赵家人,和你有什么关系?没点自知之明。
赵锦舒看着他:“在学校的事情,回来要和爸妈说,尤其是别人欺负你的事情。”
杨丰收点点头,一脸腼腆:“我知道了小姨。”
赵锦舒:“想当公安,有想法很好,所以你现在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将来可以考公安大学,你们还小,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什么都想靠别人,你觉得你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杨丰收摇摇头,他想不出来。
赵锦舒:“像你爸爸,现在靠你爷爷奶奶,什么都听他们的,你爷爷奶奶快六十岁了,最多十年他们就干不动了,到时候他靠谁去?”
杨明安:“咋说着说着又说到我了?”
没人理他。
杨丰收看着小姨:“靠......靠他自己?”
赵锦舒笑着点头:“所以最后还要靠他自己,可你觉得凭你爸现在的能力,能养活你们还有爷爷奶奶吗?”
杨丰收看了眼自家爸,很难想象他养家糊口的样子。
杨明安适时插嘴:“那时候丰收都二十多了,不需要我养了。”
杨丰收:“......”
赵锦舒:“所以你年轻时靠爹,老了靠儿子?”
杨明安眼睛一喜:“也不错,这个好。”
他怎么从没想到?
赵玉华没好气地道:“那当你儿子真可怜,那时你爹娘还活着,丰收不仅要养活你,还要养活爷爷奶奶,你想累死他?”
赵锦舒没管他们夫妻,看向丰收:“所以你想成为你爸这样人人嫌的人吗?”
杨明安:“我没人人嫌吧?”
赵锦舒不冷不热地说:“你老了差不多也就那样了,享了一辈子福,没了爹娘捧着你,不能给孩子帮一点忙,还挑三拣四,人人嫌就人人嫌吧,谁让你靠别人生活,一辈子没给孩子靠过,也从没做过一件让孩子打心底尊敬你的事,不过是碍于孝道养着你罢了,你就是不甘心还不是要过下去?”
这话太重了,杨明安承受不了,他看向自家儿子:“你说,你现在嫌弃我吗?”
杨丰收捏着衣襟不说话,嫌弃倒也没有,可心里有时候也希望自家爸爸像大舅二舅小姨父那样,像大姑父二姑父那样,甚至就连小姑父看着都比他靠谱。
杨明安看他表情,心里凉了半截子,这孩子真看不上他这个爸啊,现在都嫌弃,将来肯定更嫌弃:“我这么疼你......”
杨丰收没说话,他想说不嫌弃,可心里又有个声音,为什么自己爸爸怕他嫌弃,还不努力改变呢?他变了,自然就不用担心被嫌弃了啊。
杨明安一下子像那霜打的茄子似的,这打击太重了,儿子竟然嫌弃他......
赵锦舒:“你爹娘虽然有些地方考虑的不周到,可他们现在还在养着你,给你依靠,所以你打心底信服他们,听他们的话,你为孩子妻子做了什么让他们尊重你的事情?”
赵玉华冷笑一声:“别在那不痛快了,那墙角的废柴,为啥不丢?因为还可以当柴烧,有用的。你说你有什么用?你没用,除了你爹娘,谁在乎你?”
杨明安眼都红了:“你也嫌弃我?”
赵玉华:“嫌弃。”
杨明安坐在陆瑾台后面闷着头不说话了。
赵锦舒没管他,看向杨丰收:“你看你想成为你爸这样的人吗?”
赵锦城笑了:“你看人家陆泽都明白。”
杨明安小声辩驳:“有能力没关系也不行的。”
赵锦舒看他一眼:“有关系没能力也不行,你以为你大姐夫是怎么当上公安的?人家原先是军人,军人每天都要各种训练,体能啊应变能力啊战术武器操作什么的都要练,说不定还上过战场,寻常一个普通人去当公安,去干嘛?给那些犯罪分子练刀练枪吗?”
杨明安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小姨子语气很不好,可他听着听着也对啊,自家只有丰收一个儿子,那公安是干吗的,办各种案子的,说不定还会动刀动枪,没有一点能力,遇到坏人只能乖乖挨揍......这不行,这真不行。
陆泽跑过来,看向他:“三姨父,你知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是啥意思吗?”
杨明安看向他,乐了:“我不知道,你个小屁孩能知道?”
陆泽看着他:“我当然知道,我爸爸和我说过,就是想戴这个王冠,就必须承受这顶王冠的重量。你想让丰收哥哥当公安,就必须培养他的能力,让他自己有能力当公安,不然他就会被坏人打倒,他能力强大了,才能打倒坏人。”
杨明安:“......你还真知道啊?”
陆泽看他一眼,心说,我还能假知道?
赵玉华一把把他抱在怀里,稀罕的不行:“哎哟,这谁家的孩子,小嘴吧嘚吧嘚可太会说了,原来是我家的啊。”
陆泽小脸红了下,不自在地被姨妈抱着。
王小麦在旁边听了半晌,也不由得说:“咱家泽泽真是不得了,这话说的一套一套的,你们两口子真会教孩子。”
她两个儿子十多岁了,也不见得有陆泽这么会说。
赵锦舒看向自家儿子,心里也很骄傲:“其实没怎么教他,他喜欢看书,记性又好,看到不懂的就会问我和他爸爸,有时候我们没空,就去问他哥哥姐姐,主要这孩子爱看书,平时也会背一些古诗,名人名言,书看多了背多了,懂得就多。”
赵玉华抱着外甥,揉揉他小脑袋:“关键人家不仅记住了,懂了意思,还灵活运用上了,这就很了不起,今后让你丰收哥哥和冬梅姐姐也多多看书,能力不足,咱就好好学习,是吧,泽泽?”
杨丰收和杨冬梅就一脸懵,他们平时作业不少了,没多少时间看书的,主要有些书也不好看啊。
陆泽点头:“我天天都看书,我都看了好多好多书。”
赵玉华摸摸他小脸:“你为啥这么喜欢看书?”
陆泽想了想,说:“书里讲的很有意思,看了还想看,忍不住想看。”
赵锦舒看向他们,提醒道:“你们别带偏话题啊,现在在说三姐夫的事情。”
陆瑾台坐在一旁,含笑看她一眼,赵锦舒瞥他一眼,没说什么。
杨明安一脸苦闷,他以为这事过去了就过去了,大不了以后不让丰收当公安,做其他不危险的工作总行了:“不是说完了吗?还说啊?”
赵锦舒点头:“当然要说,所以你找到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杨明安:“出在哪?”
赵锦舒看向他:“这话可能有些严重,但,是实话,你别多想,外人我还不说呢。”
杨明安心里打鼓,可他也不敢得罪小姨子,赵玉华最听她妹妹的话,得罪小姨子和得罪赵玉华没啥区别,他硬着头皮说:“出在哪,你尽管说?”
赵锦舒:“你家教育出了问题。”
杨明安愣了下:“就这?”
他以为是啥呢,他并不觉得这话有多严重,他们教育孩子肯定不如陆瑾台,毕竟人家文化高,这点他还是承认的。
赵锦城已经懂了自家四姐啥意思了,也不能只让四姐得罪人,想到此,在旁边插了一句:“就这,三姐夫,你太听你爹娘的话了,你细细想,他们说的就对吗?”
杨明安懵了:“不对吗?他们比我们大二十多岁,多吃那么多年饭,懂得肯定比我们多。”
赵锦城点头:“这么说也有道理,那你说是你爹娘能干,还是我爹娘能干?”
杨明安想也没想就说:“那肯定是大爷大娘能干,他们一个是书记,一个原来是老师......”
赵锦城笑了:“看吧,你也这样认为。我三姐是我爹娘教养出来的,懂得肯定多,所以你认为你爹娘的话和三姐的话,该听谁的?”
杨明安不说话了。
赵锦城看他一眼,又说:“当然,也不是不让你听爹娘话,毕竟他们确实有考虑的不周到的地方,就比如让丰收走关系当公安的事,是不是就不对?”
至于能不能通过走关系当公安,那都另说。
杨明安点头,这事爹娘考虑的确实不周到,就他自己也没考虑清楚。
赵锦城又说:“所以关于孩子教育,你们自己小家庭的事,就没必要听爹娘的,毕竟他们也不懂教育,你说是不?”
杨明安点头,他想了想是这么回事,又问:“那什么听爹娘的?”
不听爹娘的也不行,他爹娘肯定不干。
赵锦城咳了一声:“比如你爹想吃肉,当然听他的;再比如你娘想让你帮忙干个活,你肯定要听他的;地里种什么庄稼,这他们比你们懂,听他们的就对了,像教育孩子还有你和我三姐的事就不能听他们的......”
杨明安算是听懂他的意思:“反正我们自己小家的事,就不能听他们的,那听谁的?”
赵玉华没好气地说:“听谁的,当然听我的。”
弟弟妹妹为她出头,她自然也不会懦弱。
杨明安嘀咕:“咱家除了爹娘,本来就是听你的。”
赵玉华:“那下次,我说什么你要听,他们爷爷奶奶不满意,你要坚决地站出来反驳,不能像原先那样不吭声......”
杨明安:“我知道了。”
其实心底还有些不服,毕竟他听爹娘的已经习惯了,看一眼旁边的陆瑾台,眼珠一转,问道:“四妹夫,你们的小家庭,都听谁的?”
陆瑾台看向赵锦舒,眼角含笑:“自然听锦舒的。”
赵锦舒:“......”
听我的就听我的,当着这么多人,笑那么荡漾做什么?
杨明安不信:“你这么有文化,你还听她的?”
陆瑾台看他一眼,告诉他:“听媳妇话的男人有福气。”
杨明安睁大眼睛:“真的?”
他觉得陆瑾台就比他有福气,打心底,他也是羡慕的。
陆瑾台:“真的。”
闻言,杨明安垂着头若有所思。
第93章 成为小姨父那样有文化的人
陆泽坐回自己的位置,剥了颗糖塞到嘴里,看一眼杨丰收:“哥,你很想当公安吗?”
杨丰收被他问懵了,他想了想说:“我爷爷奶奶说当公安很威风,我大姑父就很威风,很多人都怕他,我也想像大姑父那样威风,学校的同学就不敢欺负我。”
赵锦舒侧头看他:“学校有人欺负你?”
“学校有人欺负你,你回家咋没说过?”赵玉华生气又担忧。
杨明安站起来,怒气冲冲:“谁欺负你,你告诉我,我去找他们爸妈。”
杨丰收没想到他们反应这么大,不好意思地笑了下:“他们欺负我,我都欺负回去了,我才不怕他们呢,我没吃亏。”
杨明安坐了回去:“这还差不多,不愧是我的种。”
赵玉华瞪他一眼,这是随了我们赵家人,和你有什么关系?没点自知之明。
赵锦舒看着他:“在学校的事情,回来要和爸妈说,尤其是别人欺负你的事情。”
杨丰收点点头,一脸腼腆:“我知道了小姨。”
赵锦舒:“想当公安,有想法很好,所以你现在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将来可以考公安大学,你们还小,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什么都想靠别人,你觉得你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杨丰收摇摇头,他想不出来。
赵锦舒:“像你爸爸,现在靠你爷爷奶奶,什么都听他们的,你爷爷奶奶快六十岁了,最多十年他们就干不动了,到时候他靠谁去?”
杨明安:“咋说着说着又说到我了?”
没人理他。
杨丰收看着小姨:“靠......靠他自己?”
赵锦舒笑着点头:“所以最后还要靠他自己,可你觉得凭你爸现在的能力,能养活你们还有爷爷奶奶吗?”
杨丰收看了眼自家爸,很难想象他养家糊口的样子。
杨明安适时插嘴:“那时候丰收都二十多了,不需要我养了。”
杨丰收:“......”
赵锦舒:“所以你年轻时靠爹,老了靠儿子?”
杨明安眼睛一喜:“也不错,这个好。”
他怎么从没想到?
赵玉华没好气地道:“那当你儿子真可怜,那时你爹娘还活着,丰收不仅要养活你,还要养活爷爷奶奶,你想累死他?”
赵锦舒没管他们夫妻,看向丰收:“所以你想成为你爸这样人人嫌的人吗?”
杨明安:“我没人人嫌吧?”
赵锦舒不冷不热地说:“你老了差不多也就那样了,享了一辈子福,没了爹娘捧着你,不能给孩子帮一点忙,还挑三拣四,人人嫌就人人嫌吧,谁让你靠别人生活,一辈子没给孩子靠过,也从没做过一件让孩子打心底尊敬你的事,不过是碍于孝道养着你罢了,你就是不甘心还不是要过下去?”
这话太重了,杨明安承受不了,他看向自家儿子:“你说,你现在嫌弃我吗?”
杨丰收捏着衣襟不说话,嫌弃倒也没有,可心里有时候也希望自家爸爸像大舅二舅小姨父那样,像大姑父二姑父那样,甚至就连小姑父看着都比他靠谱。
杨明安看他表情,心里凉了半截子,这孩子真看不上他这个爸啊,现在都嫌弃,将来肯定更嫌弃:“我这么疼你......”
杨丰收没说话,他想说不嫌弃,可心里又有个声音,为什么自己爸爸怕他嫌弃,还不努力改变呢?他变了,自然就不用担心被嫌弃了啊。
杨明安一下子像那霜打的茄子似的,这打击太重了,儿子竟然嫌弃他......
赵锦舒:“你爹娘虽然有些地方考虑的不周到,可他们现在还在养着你,给你依靠,所以你打心底信服他们,听他们的话,你为孩子妻子做了什么让他们尊重你的事情?”
赵玉华冷笑一声:“别在那不痛快了,那墙角的废柴,为啥不丢?因为还可以当柴烧,有用的。你说你有什么用?你没用,除了你爹娘,谁在乎你?”
杨明安眼都红了:“你也嫌弃我?”
赵玉华:“嫌弃。”
杨明安坐在陆瑾台后面闷着头不说话了。
赵锦舒没管他,看向杨丰收:“你看你想成为你爸这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