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90节
伸手去抓他的手:“我梦到你了。”
好像又回到了那天在大音寺,她本能地在最脆弱的时候去寻他的怀抱。
将她带进了怀里,怀里的姑娘去抱她的腰,伏在他腿上。惹得坐着的人僵直了一顺。去摸她的头发:“你都敢这样过来找我,还不肯跟我说你的心事吗?”
她闭眼。薄如蝉翼的眼睫轻轻颤动。
赵枢的脾气其实并不好,只是对着她有耐心而已。可是今天也不免破功了,抚了抚她的头发,将她转了过来,按到了床榻上:“虽然你病着,但我也是要罚你的。”唇齿覆上了她柔软的耳垂,这可不是温存,是真的动了气的:“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样跑来见我……你忘了我说过什么了吗。”
这哪是惩罚。
对她来说简直就是诱惑。
“呜……”难耐地哼出了声来。额头止不住的细汗,顺着白皙如玉的脖颈落了下来,径直没入了凌乱的衣襟内。她的衣裳也在这时候弄得凌乱了,领口松敞,露出大片白得晃眼的肌肤。
赵枢也不能让她白白吃亏。索性自己也解了上裳,只着一身绫白的里衣,俯身到她耳边:“大夫说你的病是寒性的,要出汗才行,你现在也没有力气,那就我来代劳吧。”
赵明宜虽有些混沌,脑子却还余几分清醒,瞪大了眼睛:“你!”
说着就要俯身。
比她肌肤还要烫的唇落在身上,发间,让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烧起来了:“你,你不能……”话还未出口,唇瓣便让人堵住了。
他也真是有意思,一边亲一边去拢她的衣服,手指翻飞却是将她的领口拢紧了,白皙的皮肤一点都没露出来。
可是她热啊……
又伸手去扯。
“你扯什么。”赵枢压着她的手反剪到了身后,唇轻轻蹭了蹭她的眼睛:“再扯下去会发生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说着一边亲她,一边松开了按着她的手:“你扯吧。”
又让人进退两难了。
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着他,顿时泄了气,诺诺地道:“你在欺负我……”
她生着病,脸红扑扑的。说话也小声。看着可怜极了。
“我不欺负你,我喜欢你。”
他从前是极为爱惜她的。今天却失控了,根本不吃她这套。将她的手往唇边放,使了力道咬她白白嫩嫩的手。
柔软滚烫的唇舌与坚硬的牙齿一道用力,她感觉仿佛整个身体都掌控在他手里了。
“你别……”
更难耐了。
折腾了好一阵,她累得浑身冒汗。却是精神了很多,身上也有力气了。反而是他精神头不太好。
揽着她的肩膀,坐在榻沿静静地养神。
佛家说得不错。色/.欲确实伤身。他还没碰她,自己先伤着了。
看来他也不是什么圣人。
第93章 出息
赵枢提前知会了指挥使一声,把她带到了天津卫养病。指挥使诚惶诚恐,要请他到宅邸去,赵枢未应,径直将人安置在了自己的宅子里。
养病就要有养病的样子。
这几日她都没办法出门,只能在庭院里走动走动。精神依旧不大好。
这日在中庭,冯僚终于在心惊胆颤中等来了主子的传讯。这是他在到锦州后第一次见到这位,已经快大半年了,这位年轻的主子早已大变了样。
“爷。”他拱手。
赵枢负着手立在庭中,问了他几句话。都是关于赵明宜在锦州与沧州的事情。
冯僚直冒冷汗:“姑娘很好,在锦州的时候偶尔会与林姑娘出游。只是前几日夫人不知为何,让傅大人带着小姐与林姑娘一道往沧州去。王大人前几日婚宴,姑娘也到了,回来便有些不舒服。说想过来见您。”
实在是有些奇怪。
赵枢听了,冷峻的面容忽而变了变。
“爷”冯僚心中打鼓。
昨夜姑娘状态实在有些不好。冯僚亲眼见着她在扶着木栏要想吐的样子。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也不清楚。
赵枢沉默许久。半晌才道:“你去查查那夜在王家她见过谁,说了什么话。一会过来回禀我,要快些。”
转身回了房里,赵明宜还在喝药,精神看着却是好很多了。他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挥退了一旁的丫头:“蓁蓁,日子不是你这么过的,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你说我是不是早些向夫人提亲才好。”
卷了袖子给她喂药。
她缩在被子里,眼神有些迷茫,小声道:“再等等吧……”
她得弄清楚一些事情。那人究竟何时回来的,他会不会做什么呢,若是他要做什么那真是防不胜防,她该如何料理这些事情。
“哥哥,我有些事情,你不知晓的。”她抓了抓被子,心口有些喘不上来气。
赵枢道:“我知道,你要现在跟我说吗?”
赵明宜忽然想起来在锦州的时候,他临别前留的那封信。他说她眉间有绪,问她待他日语时,可愿与他一叙。
可是她要怎么说得出口。说她曾与他人有过多年姻缘,说她曾与旁人同床共枕,有过子嗣。还有那等轮回重生之事,要她怎么解释得清楚。
她抿着唇,缩进了被子里。
赵枢看了她一眼,没有说什么。只坐到了榻沿上,哄着她睡去。
过了两刻钟后,里头的人睡着了。他才出房门,冯僚已经在外头等了些时候了。
“查清楚了。夫人前些日子与傅大人说话,似乎有为姑娘选一位夫婿的意思,看中的便是今科的举子孟翰林。傅大人请王大人牵线,只是中程不知道为何,王大人请姑娘过去说了会话……”说到这,冯僚早就冒冷汗了,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大约两刻钟后,王大人命人将姑娘送回了宴上,姑娘中途遇见宴上的宾客。”
他抬头去瞧眼前的主子。
只见那位神色冷得吓人,面无表情地道:“他们说了什么。”
冯僚更艰难了。
“王大人问了姑娘的小名……”还有他最后说的那番*话,说姑娘要谢他的,可是食言了。冯僚一一道来,又道:“后来在中庭碰见席上的宾客,那伙年轻人实在太无礼,说姑娘是来瞧那位翰林的。”
说得仔仔细细,无一遗漏。
他的脸色更冷了:“行了,你先下去。”
回到房里,才见她已经醒了,眼睛睁着正定定地瞧他:“我都听见了,你是故意让我听见的。”他这人真有意思,派人查她,还要让她听见。
赵枢摸了摸她的额头:“你不愿告诉我,我就只能查了。也该让你知道。”便是夫妻也是要有分寸的。
“那你想跟我说什么吗?”她有些惴惴不安。
“没什么,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你继续睡吧。”他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抓了她的手,不紧不慢地揉着。目光却有些晦暗不明。
她本就困,方才醒了一遭。真的信了他的话闭上了眼。
只是才过一会儿,模模糊糊间,有人按了她的手,将她压在身下,咬着牙道:“赵明宜,你真行……”他去咬她的耳垂,含在口中,不轻不重地咬着,问道:“我不查,你会跟我说吗?”
“啊……”
耳垂上濡湿的感觉直冲头顶,心都酥麻了起来。
“我知道你迟早会查……有什么不一样吗?”
他将她散落的头发拂到一边去,露出纤细白皙的脖颈,倾身去亲她:“这怎么一样,我要你亲口跟我说。你懂吗?”他俯身。
滚烫的呼吸打在她没有任何衣料遮挡的脖子上。她倒吸了一口气,肩膀忍不住地缩了缩。
差不多半个时辰,又罚了她一遍。
她回过神来,又气又恼:“这不公平!”
他认得干脆:“那换你来罚我?”
……
天津卫这边暖意融融,春夜烂漫。沧州却是一片阴霾,乌云漫天了。
席宴散去,有一人身着圆领青袍,独自坐在空寂无人的庭中饮茶。
其实他不爱喝茶的。只是从前房中夜话,他总是听见那个姑娘说她有位好茶的长兄,他喜欢各色的的茶叶,尤喜产自杭州一带的龙井,味道醇厚甘甜。
她似乎很爱重那位,两人无话可说的时候,她便会自己找话头。说得最多的就是他。
后来他不高兴。她便说得少了。
只是家中依然常备茶叶。时日长了,他慢慢地也喝了起来,成了习惯。
胸口不知为何有些喘不上气来。
转身往王家东院去了。
书房外守着的人拱了拱手:“翰林。”
“大人在吗?”他负着手,垂眸问了一句。
下人正感慨这位新科进士清隽的容貌,闻言道了一声:“在,宾客已经散了,大人说先在书房散散酒气再回房。”这可是新婚夜呢,五爷这般也是疼人。
“是么。”孟蹊当即进去见王璟。
他是这里的熟客了。院里各处也算熟悉。旁人不清楚,他却是知道的。赵明宜为何会从那条走廊出来,这分明不是她回内厅的路。
那条路唯有去王璟那里是最方便的。
她跟王璟何时有瓜葛了。
内心说不出的烦闷,正走进去,才见书案后坐着的人在看书,还是枯燥乏味的古志。心中更升腾起一阵说不清的燥郁。
这不是他新婚之夜么。看什么古志!
书房内响起一道清隽的嗓音:“大人。”
“你来了。”王璟放下手中的书,显然也是兴致缺缺,很快就撂下了,自给他倒了一盏茶,说道:“陛下近来看中陈王殿下,那个孩子从前不显,这半年来倒是有些脱颖而出的意思了。”
皇上膝下没有皇子。宫里养着七八位宗室之子,若是最终真的要到那一辈,肯定就是要从这几个宗室里头挑的。
皇后娘娘宫里养着禹王殿下。那位殿下生下来就没了爹娘,陛下原是很喜欢的。只是后来陈王世子起势,风头有了变化。
孟蹊喝了口茶,说道:“皇上的身子骨愈发地不好了,皇后娘娘虽悉心照料,也还是难如从前了。”他说话从不拐弯抹角。
好像又回到了那天在大音寺,她本能地在最脆弱的时候去寻他的怀抱。
将她带进了怀里,怀里的姑娘去抱她的腰,伏在他腿上。惹得坐着的人僵直了一顺。去摸她的头发:“你都敢这样过来找我,还不肯跟我说你的心事吗?”
她闭眼。薄如蝉翼的眼睫轻轻颤动。
赵枢的脾气其实并不好,只是对着她有耐心而已。可是今天也不免破功了,抚了抚她的头发,将她转了过来,按到了床榻上:“虽然你病着,但我也是要罚你的。”唇齿覆上了她柔软的耳垂,这可不是温存,是真的动了气的:“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样跑来见我……你忘了我说过什么了吗。”
这哪是惩罚。
对她来说简直就是诱惑。
“呜……”难耐地哼出了声来。额头止不住的细汗,顺着白皙如玉的脖颈落了下来,径直没入了凌乱的衣襟内。她的衣裳也在这时候弄得凌乱了,领口松敞,露出大片白得晃眼的肌肤。
赵枢也不能让她白白吃亏。索性自己也解了上裳,只着一身绫白的里衣,俯身到她耳边:“大夫说你的病是寒性的,要出汗才行,你现在也没有力气,那就我来代劳吧。”
赵明宜虽有些混沌,脑子却还余几分清醒,瞪大了眼睛:“你!”
说着就要俯身。
比她肌肤还要烫的唇落在身上,发间,让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烧起来了:“你,你不能……”话还未出口,唇瓣便让人堵住了。
他也真是有意思,一边亲一边去拢她的衣服,手指翻飞却是将她的领口拢紧了,白皙的皮肤一点都没露出来。
可是她热啊……
又伸手去扯。
“你扯什么。”赵枢压着她的手反剪到了身后,唇轻轻蹭了蹭她的眼睛:“再扯下去会发生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说着一边亲她,一边松开了按着她的手:“你扯吧。”
又让人进退两难了。
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着他,顿时泄了气,诺诺地道:“你在欺负我……”
她生着病,脸红扑扑的。说话也小声。看着可怜极了。
“我不欺负你,我喜欢你。”
他从前是极为爱惜她的。今天却失控了,根本不吃她这套。将她的手往唇边放,使了力道咬她白白嫩嫩的手。
柔软滚烫的唇舌与坚硬的牙齿一道用力,她感觉仿佛整个身体都掌控在他手里了。
“你别……”
更难耐了。
折腾了好一阵,她累得浑身冒汗。却是精神了很多,身上也有力气了。反而是他精神头不太好。
揽着她的肩膀,坐在榻沿静静地养神。
佛家说得不错。色/.欲确实伤身。他还没碰她,自己先伤着了。
看来他也不是什么圣人。
第93章 出息
赵枢提前知会了指挥使一声,把她带到了天津卫养病。指挥使诚惶诚恐,要请他到宅邸去,赵枢未应,径直将人安置在了自己的宅子里。
养病就要有养病的样子。
这几日她都没办法出门,只能在庭院里走动走动。精神依旧不大好。
这日在中庭,冯僚终于在心惊胆颤中等来了主子的传讯。这是他在到锦州后第一次见到这位,已经快大半年了,这位年轻的主子早已大变了样。
“爷。”他拱手。
赵枢负着手立在庭中,问了他几句话。都是关于赵明宜在锦州与沧州的事情。
冯僚直冒冷汗:“姑娘很好,在锦州的时候偶尔会与林姑娘出游。只是前几日夫人不知为何,让傅大人带着小姐与林姑娘一道往沧州去。王大人前几日婚宴,姑娘也到了,回来便有些不舒服。说想过来见您。”
实在是有些奇怪。
赵枢听了,冷峻的面容忽而变了变。
“爷”冯僚心中打鼓。
昨夜姑娘状态实在有些不好。冯僚亲眼见着她在扶着木栏要想吐的样子。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也不清楚。
赵枢沉默许久。半晌才道:“你去查查那夜在王家她见过谁,说了什么话。一会过来回禀我,要快些。”
转身回了房里,赵明宜还在喝药,精神看着却是好很多了。他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挥退了一旁的丫头:“蓁蓁,日子不是你这么过的,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你说我是不是早些向夫人提亲才好。”
卷了袖子给她喂药。
她缩在被子里,眼神有些迷茫,小声道:“再等等吧……”
她得弄清楚一些事情。那人究竟何时回来的,他会不会做什么呢,若是他要做什么那真是防不胜防,她该如何料理这些事情。
“哥哥,我有些事情,你不知晓的。”她抓了抓被子,心口有些喘不上来气。
赵枢道:“我知道,你要现在跟我说吗?”
赵明宜忽然想起来在锦州的时候,他临别前留的那封信。他说她眉间有绪,问她待他日语时,可愿与他一叙。
可是她要怎么说得出口。说她曾与他人有过多年姻缘,说她曾与旁人同床共枕,有过子嗣。还有那等轮回重生之事,要她怎么解释得清楚。
她抿着唇,缩进了被子里。
赵枢看了她一眼,没有说什么。只坐到了榻沿上,哄着她睡去。
过了两刻钟后,里头的人睡着了。他才出房门,冯僚已经在外头等了些时候了。
“查清楚了。夫人前些日子与傅大人说话,似乎有为姑娘选一位夫婿的意思,看中的便是今科的举子孟翰林。傅大人请王大人牵线,只是中程不知道为何,王大人请姑娘过去说了会话……”说到这,冯僚早就冒冷汗了,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大约两刻钟后,王大人命人将姑娘送回了宴上,姑娘中途遇见宴上的宾客。”
他抬头去瞧眼前的主子。
只见那位神色冷得吓人,面无表情地道:“他们说了什么。”
冯僚更艰难了。
“王大人问了姑娘的小名……”还有他最后说的那番*话,说姑娘要谢他的,可是食言了。冯僚一一道来,又道:“后来在中庭碰见席上的宾客,那伙年轻人实在太无礼,说姑娘是来瞧那位翰林的。”
说得仔仔细细,无一遗漏。
他的脸色更冷了:“行了,你先下去。”
回到房里,才见她已经醒了,眼睛睁着正定定地瞧他:“我都听见了,你是故意让我听见的。”他这人真有意思,派人查她,还要让她听见。
赵枢摸了摸她的额头:“你不愿告诉我,我就只能查了。也该让你知道。”便是夫妻也是要有分寸的。
“那你想跟我说什么吗?”她有些惴惴不安。
“没什么,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你继续睡吧。”他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抓了她的手,不紧不慢地揉着。目光却有些晦暗不明。
她本就困,方才醒了一遭。真的信了他的话闭上了眼。
只是才过一会儿,模模糊糊间,有人按了她的手,将她压在身下,咬着牙道:“赵明宜,你真行……”他去咬她的耳垂,含在口中,不轻不重地咬着,问道:“我不查,你会跟我说吗?”
“啊……”
耳垂上濡湿的感觉直冲头顶,心都酥麻了起来。
“我知道你迟早会查……有什么不一样吗?”
他将她散落的头发拂到一边去,露出纤细白皙的脖颈,倾身去亲她:“这怎么一样,我要你亲口跟我说。你懂吗?”他俯身。
滚烫的呼吸打在她没有任何衣料遮挡的脖子上。她倒吸了一口气,肩膀忍不住地缩了缩。
差不多半个时辰,又罚了她一遍。
她回过神来,又气又恼:“这不公平!”
他认得干脆:“那换你来罚我?”
……
天津卫这边暖意融融,春夜烂漫。沧州却是一片阴霾,乌云漫天了。
席宴散去,有一人身着圆领青袍,独自坐在空寂无人的庭中饮茶。
其实他不爱喝茶的。只是从前房中夜话,他总是听见那个姑娘说她有位好茶的长兄,他喜欢各色的的茶叶,尤喜产自杭州一带的龙井,味道醇厚甘甜。
她似乎很爱重那位,两人无话可说的时候,她便会自己找话头。说得最多的就是他。
后来他不高兴。她便说得少了。
只是家中依然常备茶叶。时日长了,他慢慢地也喝了起来,成了习惯。
胸口不知为何有些喘不上气来。
转身往王家东院去了。
书房外守着的人拱了拱手:“翰林。”
“大人在吗?”他负着手,垂眸问了一句。
下人正感慨这位新科进士清隽的容貌,闻言道了一声:“在,宾客已经散了,大人说先在书房散散酒气再回房。”这可是新婚夜呢,五爷这般也是疼人。
“是么。”孟蹊当即进去见王璟。
他是这里的熟客了。院里各处也算熟悉。旁人不清楚,他却是知道的。赵明宜为何会从那条走廊出来,这分明不是她回内厅的路。
那条路唯有去王璟那里是最方便的。
她跟王璟何时有瓜葛了。
内心说不出的烦闷,正走进去,才见书案后坐着的人在看书,还是枯燥乏味的古志。心中更升腾起一阵说不清的燥郁。
这不是他新婚之夜么。看什么古志!
书房内响起一道清隽的嗓音:“大人。”
“你来了。”王璟放下手中的书,显然也是兴致缺缺,很快就撂下了,自给他倒了一盏茶,说道:“陛下近来看中陈王殿下,那个孩子从前不显,这半年来倒是有些脱颖而出的意思了。”
皇上膝下没有皇子。宫里养着七八位宗室之子,若是最终真的要到那一辈,肯定就是要从这几个宗室里头挑的。
皇后娘娘宫里养着禹王殿下。那位殿下生下来就没了爹娘,陛下原是很喜欢的。只是后来陈王世子起势,风头有了变化。
孟蹊喝了口茶,说道:“皇上的身子骨愈发地不好了,皇后娘娘虽悉心照料,也还是难如从前了。”他说话从不拐弯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