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88节
可是林氏究竟受得苦太多了,那里对她来说无异于虎狼窝,要她怎么忍心把女*儿又嫁进去呢。现在怎么说都不合适。
只能先应了。
锦州城楼上的烟花还在绽放。李迎州收了伞进屋里,掸落了肩上的雪,随口说道:“我去见张二公子,谁知道他爹过来,听见他在青楼流连了几日,把他痛打了一顿。眼下还下不来床呢。”他也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他们这趟来锦州,跟卫指挥的关系还是他牵的线呢。半途不管人家也有些说不过去。
正合了伞,才瞧孟蹊立在窗边,遥望城楼上的烟花。
李迎州走了过去,攀着他的肩惊诧道:“这是谁这么大手笔?我看子时就开始放了。”他摇摇头:“还是有钱有权得好,这烟花也不是谁都能放的……难怪卫指挥使这两日没有空闲。说不准是有什么贵客要招待呢。”
锦州是卫指挥使辖下,属于辽东都司。能让他出面亲自招待的还真不多。
孟蹊将他的手从肩上拿了下来,面无表情地看了眼那烟花,冷声道:“你什么时候回京?”春闱马上便到了。
这算是戳到李迎州痛点了:“我怎么知道!这不是看你么,你什么时候回去我便什么时候回去。”
他实在是觉得艰难。
可是这些日子观察下来,他可是看出这位同窗的底了,了不得要争个魁首!想着还不如跟着他呢,到时候就算他不第,跟着这位面上也大有光彩!
孟蹊却道:“收拾收拾吧,择日就回。”
他不该在这耽搁太久的。
一文不名的日子过久了,他都快要忘了站在顶峰是什么感觉了。该属于他的,他要用更快的时间拿回来才是。
李迎州一拍大腿,瞋目结舌:“这么快!”
他火烧屁股去收拾行李。门‘吱呀’一声又关上了,驿馆内又回复方才的平静。
唯余窗外绽放的烟花声,此起彼伏。
他站在窗边看了许久,却是想起前世新婚之夜,他们之间无话可说。是她主动挑起了话题,问他的生辰是什么时候,又说她会做长寿面,是沧州特有的做法,母亲教给她的。她可以做给他吃。
那时的他不太想说话。只无所谓地问了句她的生辰。
她高兴极了,与他说得仔细:“很好记的,是正月十四,元宵之前!”
也就是今天了。
那天晚上赵明宜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眼里都是光彩。映着烛火的光辉。他那天迷失得很快。连自己都痛恨。
风雪顺着大开的窗子吹了进来,带来一阵料峭的寒意。
不知为何忽然觉得十分寂寥。重活一世,又回到了他还一无所有的时候,也再遇到了那个年轻活泼的她,连他都不懂自己是什么样的心境了。
默然地斟了一杯,遥敬那烟花的方向。
“赵明宜,还是贺你芳辰吧。”冰冷的酒水入喉,他心忽然有一阵发痛。
他从没给她过过生日。
也不知前世的她,是恨他居多,还是已经无爱无恨了呢。
第91章 再遇
元宵之后,又过了两个月,天气渐渐地暖和了起来。太阳温和而不刺眼,差不多就要开春了。
年后的时候,傅大人请了卫指挥使夫人前来,林家便开始准备婚期了。这场婚宴备得十分热闹,林娉这么含蓄的人在这几天都被人调笑得不愿出门了。索性关起门来做针线,一切事务请托林大夫人来办。
赵明宜闲着也是闲着,便也帮忙绣了起来。只是她的手艺实在不怎么样,针脚太粗了,看得晗音直皱眉。扔了手里的绣绷去教她:“不是这样的,你应该把线再分得细些。”
她跟着姐姐说得又做了一遍,好歹好看多了,笑道:“还真是这样。”
林娉看了两个女儿,却是有些忧心忡忡。前几日晗音过来找她,说想要一笔银子给许凌还债。没直说要小女儿的嫁妆,却也是这个意思了……可当年晗音出嫁的时候已经带走了给她的那份。剩下的一半就该是蓁蓁的。
赵明宜察觉出了母亲的欲言又止。她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低着头去缝那鸳鸯的眼睛,低声道:“姐姐,你遇到困难了吗?”
赵晗音眉心一颤,猛地去看母亲,才见林娉没有看她。便知是母亲跟妹妹说的,手颤了颤,说道:“是你姐夫……他出了点事。”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呢。
“母亲告诉我了。”赵明宜抬头看了看她,才见她的脸已经红了,无意为难这位姐姐,说道:“你如果需要,便拿去吧。”
晗音心中一震。
却见妹妹看着她道:“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件事。”
“第一,让姐夫给我写一张字据,这不是白白给许家的,是要还的。”
“第二,找人领着姐夫继续往赌场去,他动摇一次,便找人打他一次。若是林家叔伯不教,你也不让他改,以后自会有人让他吃苦头的。”她一边缝着那鸳鸯的眼睛,一字一句说得慢而清晰。
“我!我找人打他!”赵晗音听了有些诧异:“这怎么行,哪有妻子找人打丈夫的!”她从没做过这样的事。
林氏这回却骂她了:“你现在不打,以后难道要闹的家破人亡再打么!”
“我。”晗音一时语塞。
很快倒是也想明白了。商量好对策,天就要晚了,两人一道从林氏房里出来。
园子里的树木早就抽了芽,新鲜嫩绿的芽尖儿看得人心情都好了起来。赵晗音看了看这明媚的春光,却是有些心酸,转头看赵明宜,哑声道:“多谢你。”
她想的是母亲能不能偷偷地挪一笔银子给她。
没想到妹妹直接给了。
她当然知道赵明宜要的那份字据不过是威吓许凌的。让他知道钱不能白给,没人再会给他托底。妹妹兴许也没要她还。
赵明宜不知道该怎么说。她并不亲近晗音,可是她是林氏唯一有血缘的女儿了。
“姐姐,以后若是有机会,你多多来陪陪母亲吧。”晗音从前亲近父亲,林娉其实是有些伤心的。这段时日她住在林家陪着,林娉显而易见的开心。她希望母亲能高兴。
身前的人儿已经走了。
赵晗音的心情却是有些沉重。她总觉得她与妹妹之间的疏离,好像很难再弥补了。
三月底傅家派人来过了礼,傅蕴笙亲自来了一趟,林娉请他在花厅喝茶。说了一会儿话,她才问了自己日夜思虑的事:“我听说今年有几个很出色的进士,你在朝堂上比我了解得多,不知有没有品行好的,帮我留意一番。”
她前些日子托了嫂嫂,也见了几个年轻人,都觉得不太合适。
“你要给蓁蓁定亲么?”傅蕴笙端了手边的茶,笑着道:“是有几个很不错的,算得上十分出色了,陛下甚至亲自点了两个进翰林,出入答对都带着。”
这是从前几科举子都没有的殊荣。
林娉听了来了兴趣:“哦?是谁?”
傅蕴笙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心知能从科考中脱颖而出的都是人中龙凤,眼中掩饰不住的赞叹:“一个是从云州来的,倒是有些偏僻了,不过为人很端正,十分稳重。”不仅如此,就连殿试答对都很老练。
北边外族进犯,陛下头疼了两个月。当即便用了这个难题进行策对。
“他答得怎么样?”林娉起了好奇心。
傅蕴笙并没有用好或不好一类的词形容,而是道:“在陛下心里,应该是满分的答案了。”
这意味就很深了。
说明此人不仅才学出众,见识广博,更重要的是会揣摩圣心。可怕之处就在于此。
……一个才将将弱冠的学子。
林娉因此上了心。
傅蕴笙看出来了,思衬了一番,说道:“过些日子王家有一场婚宴,那位翰林与王家有些渊源,想必也会到场……你若有意,不如到时候我带着静轩静瑶,还有蓁蓁一道前往。让她见上一见。”
“好啊,不过也不拘这个,若是有别的合适的公子也可以让她看一看,还得要他们两厢情愿才行。”她思虑着,内心盘算起来要不要让大哥陪着去一遭。她跟傅蕴笙到底还没成亲。
若不是她的身份不太适合回沧州,说不定她都要自己去了。
“好了,别想那些了,就由我带着她吧。”傅蕴笙倒是不管那么多,三下五除二就这么决定了。
赵明宜以为母亲是打发她回沧州查铺面上的账,顺带着将表兄与静瑶妹妹带去看看沧州的风物,很爽快就答应了。只是她有些疑惑为什么是傅大人带着他们。
林娉给她收拾东西,笑道:“你别拘谨,就当他是带着你们几个去玩儿的。开心一点就好了。”她希望女儿多见些人,尤其是优秀的年轻人,说不定跟那位的那份心的就淡了。只能祈盼如此。
四月初便动身了。
静瑶一路上都很高兴,她从没出过锦州,就连离得近的沧州也没去过。静轩表哥反而更沉稳,一路上都在笑静瑶。
到了沧州后他们住的是傅蕴笙的私宅。他是个很开明的大家长。也不拘束他们,随他们在沧州玩闹了几天。
瀛海河的船都坐了两三遍!
直到四月初六这日,这位大人忽然说带他们去看一场婚宴。林静瑶更高兴了,连忙问是哪家人的,新娘子又是哪里人?
“等你去了就知道了。”傅蕴笙笑了笑,反而没有说得那般清楚。
转眼又过了两日。等赵明宜到了王家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她来的是王家的婚宴。想起她及笄礼那天那位大人无声到访,她莫名一阵心慌,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引他们到花厅去了。
只是一场婚宴而已。也没什么的。
她安慰自己。
“姐姐,王家是不是很厉害的人家。”林静瑶牵着姐姐的手臂,不动声色地张望了一下,只觉这里到处都大得大人。景致也好。看得出主人家很有涵养。
其实赵家也是的。她点了点头,默默地想着。
父亲叔伯那一辈,大哥已经将人换了一遍血。四叔父五叔父已经调回京了。还有今年高中的承翎哥哥,也拔尖了起来。大哥很清楚独木难支的道理。
“我们先去那边坐吧。”静瑶小一些,她便紧紧地带着她。
傅蕴笙已然见到了王璟。从前在朝堂上相见也不过是匆匆几面而已,也并无很是相熟。不过正三品通政使的面子王璟还是要给的,敬了他一杯酒,说道:“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他的婚宴很是低调。请的同僚也不过三三两两而已。大多是家中的亲眷,还有女方的亲眷。
傅蕴笙笑道:“不过是来讨一杯酒喝而已,侍郎大人难道不欢迎我么?”也举了杯子,很给面子地碰了一碰:“我这次来,除了喝你的喜酒外,还想请你帮我一个忙。”他笑得亲和。
他知道王璟娶的是谁。张皇后的内侄女,国舅爷的女儿。算是一桩很完美的政治联姻。
王璟含笑看着他。似乎在等着他开口。
傅蕴笙:“也没什么,不过是听说你结识了一个出色的小友……我家里有个姑娘,也算文静可爱,想请大人帮忙牵个线不是。”他说话毫不拖泥带水。
“哦,不知是你家哪个姑娘?含章今日就在席上,你与我说,我派人把他引到偏厅去就是了。”
傅蕴笙并不遮遮掩掩:“你也知道,我发妻亡故,如今又与人定了一桩亲事。说起来你肯定也认得,出自锦州林家,或许你的几位嫂嫂见过也说不定。”
话音刚落,不知是不是傅蕴笙的错觉。他总觉得身前这位笑容淡了淡。
“原是从前赵家的姑娘,既是她,也无需废那么多功夫了。我亲自命人去请她就是了。”王璟敛了敛神色,淡淡地道。
而花厅内,赵明宜早已让人引至偏厅。
只能先应了。
锦州城楼上的烟花还在绽放。李迎州收了伞进屋里,掸落了肩上的雪,随口说道:“我去见张二公子,谁知道他爹过来,听见他在青楼流连了几日,把他痛打了一顿。眼下还下不来床呢。”他也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他们这趟来锦州,跟卫指挥的关系还是他牵的线呢。半途不管人家也有些说不过去。
正合了伞,才瞧孟蹊立在窗边,遥望城楼上的烟花。
李迎州走了过去,攀着他的肩惊诧道:“这是谁这么大手笔?我看子时就开始放了。”他摇摇头:“还是有钱有权得好,这烟花也不是谁都能放的……难怪卫指挥使这两日没有空闲。说不准是有什么贵客要招待呢。”
锦州是卫指挥使辖下,属于辽东都司。能让他出面亲自招待的还真不多。
孟蹊将他的手从肩上拿了下来,面无表情地看了眼那烟花,冷声道:“你什么时候回京?”春闱马上便到了。
这算是戳到李迎州痛点了:“我怎么知道!这不是看你么,你什么时候回去我便什么时候回去。”
他实在是觉得艰难。
可是这些日子观察下来,他可是看出这位同窗的底了,了不得要争个魁首!想着还不如跟着他呢,到时候就算他不第,跟着这位面上也大有光彩!
孟蹊却道:“收拾收拾吧,择日就回。”
他不该在这耽搁太久的。
一文不名的日子过久了,他都快要忘了站在顶峰是什么感觉了。该属于他的,他要用更快的时间拿回来才是。
李迎州一拍大腿,瞋目结舌:“这么快!”
他火烧屁股去收拾行李。门‘吱呀’一声又关上了,驿馆内又回复方才的平静。
唯余窗外绽放的烟花声,此起彼伏。
他站在窗边看了许久,却是想起前世新婚之夜,他们之间无话可说。是她主动挑起了话题,问他的生辰是什么时候,又说她会做长寿面,是沧州特有的做法,母亲教给她的。她可以做给他吃。
那时的他不太想说话。只无所谓地问了句她的生辰。
她高兴极了,与他说得仔细:“很好记的,是正月十四,元宵之前!”
也就是今天了。
那天晚上赵明宜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眼里都是光彩。映着烛火的光辉。他那天迷失得很快。连自己都痛恨。
风雪顺着大开的窗子吹了进来,带来一阵料峭的寒意。
不知为何忽然觉得十分寂寥。重活一世,又回到了他还一无所有的时候,也再遇到了那个年轻活泼的她,连他都不懂自己是什么样的心境了。
默然地斟了一杯,遥敬那烟花的方向。
“赵明宜,还是贺你芳辰吧。”冰冷的酒水入喉,他心忽然有一阵发痛。
他从没给她过过生日。
也不知前世的她,是恨他居多,还是已经无爱无恨了呢。
第91章 再遇
元宵之后,又过了两个月,天气渐渐地暖和了起来。太阳温和而不刺眼,差不多就要开春了。
年后的时候,傅大人请了卫指挥使夫人前来,林家便开始准备婚期了。这场婚宴备得十分热闹,林娉这么含蓄的人在这几天都被人调笑得不愿出门了。索性关起门来做针线,一切事务请托林大夫人来办。
赵明宜闲着也是闲着,便也帮忙绣了起来。只是她的手艺实在不怎么样,针脚太粗了,看得晗音直皱眉。扔了手里的绣绷去教她:“不是这样的,你应该把线再分得细些。”
她跟着姐姐说得又做了一遍,好歹好看多了,笑道:“还真是这样。”
林娉看了两个女儿,却是有些忧心忡忡。前几日晗音过来找她,说想要一笔银子给许凌还债。没直说要小女儿的嫁妆,却也是这个意思了……可当年晗音出嫁的时候已经带走了给她的那份。剩下的一半就该是蓁蓁的。
赵明宜察觉出了母亲的欲言又止。她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低着头去缝那鸳鸯的眼睛,低声道:“姐姐,你遇到困难了吗?”
赵晗音眉心一颤,猛地去看母亲,才见林娉没有看她。便知是母亲跟妹妹说的,手颤了颤,说道:“是你姐夫……他出了点事。”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呢。
“母亲告诉我了。”赵明宜抬头看了看她,才见她的脸已经红了,无意为难这位姐姐,说道:“你如果需要,便拿去吧。”
晗音心中一震。
却见妹妹看着她道:“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件事。”
“第一,让姐夫给我写一张字据,这不是白白给许家的,是要还的。”
“第二,找人领着姐夫继续往赌场去,他动摇一次,便找人打他一次。若是林家叔伯不教,你也不让他改,以后自会有人让他吃苦头的。”她一边缝着那鸳鸯的眼睛,一字一句说得慢而清晰。
“我!我找人打他!”赵晗音听了有些诧异:“这怎么行,哪有妻子找人打丈夫的!”她从没做过这样的事。
林氏这回却骂她了:“你现在不打,以后难道要闹的家破人亡再打么!”
“我。”晗音一时语塞。
很快倒是也想明白了。商量好对策,天就要晚了,两人一道从林氏房里出来。
园子里的树木早就抽了芽,新鲜嫩绿的芽尖儿看得人心情都好了起来。赵晗音看了看这明媚的春光,却是有些心酸,转头看赵明宜,哑声道:“多谢你。”
她想的是母亲能不能偷偷地挪一笔银子给她。
没想到妹妹直接给了。
她当然知道赵明宜要的那份字据不过是威吓许凌的。让他知道钱不能白给,没人再会给他托底。妹妹兴许也没要她还。
赵明宜不知道该怎么说。她并不亲近晗音,可是她是林氏唯一有血缘的女儿了。
“姐姐,以后若是有机会,你多多来陪陪母亲吧。”晗音从前亲近父亲,林娉其实是有些伤心的。这段时日她住在林家陪着,林娉显而易见的开心。她希望母亲能高兴。
身前的人儿已经走了。
赵晗音的心情却是有些沉重。她总觉得她与妹妹之间的疏离,好像很难再弥补了。
三月底傅家派人来过了礼,傅蕴笙亲自来了一趟,林娉请他在花厅喝茶。说了一会儿话,她才问了自己日夜思虑的事:“我听说今年有几个很出色的进士,你在朝堂上比我了解得多,不知有没有品行好的,帮我留意一番。”
她前些日子托了嫂嫂,也见了几个年轻人,都觉得不太合适。
“你要给蓁蓁定亲么?”傅蕴笙端了手边的茶,笑着道:“是有几个很不错的,算得上十分出色了,陛下甚至亲自点了两个进翰林,出入答对都带着。”
这是从前几科举子都没有的殊荣。
林娉听了来了兴趣:“哦?是谁?”
傅蕴笙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心知能从科考中脱颖而出的都是人中龙凤,眼中掩饰不住的赞叹:“一个是从云州来的,倒是有些偏僻了,不过为人很端正,十分稳重。”不仅如此,就连殿试答对都很老练。
北边外族进犯,陛下头疼了两个月。当即便用了这个难题进行策对。
“他答得怎么样?”林娉起了好奇心。
傅蕴笙并没有用好或不好一类的词形容,而是道:“在陛下心里,应该是满分的答案了。”
这意味就很深了。
说明此人不仅才学出众,见识广博,更重要的是会揣摩圣心。可怕之处就在于此。
……一个才将将弱冠的学子。
林娉因此上了心。
傅蕴笙看出来了,思衬了一番,说道:“过些日子王家有一场婚宴,那位翰林与王家有些渊源,想必也会到场……你若有意,不如到时候我带着静轩静瑶,还有蓁蓁一道前往。让她见上一见。”
“好啊,不过也不拘这个,若是有别的合适的公子也可以让她看一看,还得要他们两厢情愿才行。”她思虑着,内心盘算起来要不要让大哥陪着去一遭。她跟傅蕴笙到底还没成亲。
若不是她的身份不太适合回沧州,说不定她都要自己去了。
“好了,别想那些了,就由我带着她吧。”傅蕴笙倒是不管那么多,三下五除二就这么决定了。
赵明宜以为母亲是打发她回沧州查铺面上的账,顺带着将表兄与静瑶妹妹带去看看沧州的风物,很爽快就答应了。只是她有些疑惑为什么是傅大人带着他们。
林娉给她收拾东西,笑道:“你别拘谨,就当他是带着你们几个去玩儿的。开心一点就好了。”她希望女儿多见些人,尤其是优秀的年轻人,说不定跟那位的那份心的就淡了。只能祈盼如此。
四月初便动身了。
静瑶一路上都很高兴,她从没出过锦州,就连离得近的沧州也没去过。静轩表哥反而更沉稳,一路上都在笑静瑶。
到了沧州后他们住的是傅蕴笙的私宅。他是个很开明的大家长。也不拘束他们,随他们在沧州玩闹了几天。
瀛海河的船都坐了两三遍!
直到四月初六这日,这位大人忽然说带他们去看一场婚宴。林静瑶更高兴了,连忙问是哪家人的,新娘子又是哪里人?
“等你去了就知道了。”傅蕴笙笑了笑,反而没有说得那般清楚。
转眼又过了两日。等赵明宜到了王家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她来的是王家的婚宴。想起她及笄礼那天那位大人无声到访,她莫名一阵心慌,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引他们到花厅去了。
只是一场婚宴而已。也没什么的。
她安慰自己。
“姐姐,王家是不是很厉害的人家。”林静瑶牵着姐姐的手臂,不动声色地张望了一下,只觉这里到处都大得大人。景致也好。看得出主人家很有涵养。
其实赵家也是的。她点了点头,默默地想着。
父亲叔伯那一辈,大哥已经将人换了一遍血。四叔父五叔父已经调回京了。还有今年高中的承翎哥哥,也拔尖了起来。大哥很清楚独木难支的道理。
“我们先去那边坐吧。”静瑶小一些,她便紧紧地带着她。
傅蕴笙已然见到了王璟。从前在朝堂上相见也不过是匆匆几面而已,也并无很是相熟。不过正三品通政使的面子王璟还是要给的,敬了他一杯酒,说道:“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他的婚宴很是低调。请的同僚也不过三三两两而已。大多是家中的亲眷,还有女方的亲眷。
傅蕴笙笑道:“不过是来讨一杯酒喝而已,侍郎大人难道不欢迎我么?”也举了杯子,很给面子地碰了一碰:“我这次来,除了喝你的喜酒外,还想请你帮我一个忙。”他笑得亲和。
他知道王璟娶的是谁。张皇后的内侄女,国舅爷的女儿。算是一桩很完美的政治联姻。
王璟含笑看着他。似乎在等着他开口。
傅蕴笙:“也没什么,不过是听说你结识了一个出色的小友……我家里有个姑娘,也算文静可爱,想请大人帮忙牵个线不是。”他说话毫不拖泥带水。
“哦,不知是你家哪个姑娘?含章今日就在席上,你与我说,我派人把他引到偏厅去就是了。”
傅蕴笙并不遮遮掩掩:“你也知道,我发妻亡故,如今又与人定了一桩亲事。说起来你肯定也认得,出自锦州林家,或许你的几位嫂嫂见过也说不定。”
话音刚落,不知是不是傅蕴笙的错觉。他总觉得身前这位笑容淡了淡。
“原是从前赵家的姑娘,既是她,也无需废那么多功夫了。我亲自命人去请她就是了。”王璟敛了敛神色,淡淡地道。
而花厅内,赵明宜早已让人引至偏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