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63节
“这,这不是!”这不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么。
她瞪大了眼睛,这才知道为何前世大老爷忽然就被架空了。兄长等辽东平叛这个机会等这么久,怕是早就等着这一刻了罢。而且……祖父也不会置喙什么的。
伯母多年前离世,兄长跟伯父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祖父只能保一个。
在寺卿之位多年无法寸进的长子,与即将封侯列勋的长孙,任谁都该知道怎么选。
赵枢没管她如何震惊,他直觉他们之间不是聊这些东西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解决。
赵明宜只看到兄长扔了那份折子,面上表情说不上柔和,更多的是严肃,冷淡,还有几分说不清的认真。他面无表情地逼近了些,赵明宜看见他往她身边靠近,明明没什么,只是因为心里藏了事这才一步一步后退:“哥哥,怎,怎么了?”
也不是害怕,就是他面无表情的时候让人有点心慌。
后退好几步,终于等桌案顶上她后腰的时候,才是终于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他双手撑在桌案上,玉扳指与桌面碰上,发出一点微弱的响声。却是刚好圈住了身前的女孩儿,沉声问她:“蓁蓁,你来找我是有别的事罢。”他也不确定昨夜的事她还记得多少,或者她都记得……就是为着此事过来的。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赵明宜在他跟前的胆子只有一点点,目光落在书房四处就是不看他,隐在袖中的手微微动了动,捏得掌心发汗:“我就是来看看,真的,真的没有什么事……欸。”
他把她的右手抬了起来,那几张契书也继而落到了他的手上。修长的指尖随意翻动了几页,不过扫了两眼,他心里便也有数了。那便不是为着昨夜的事来的,她竟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赵明宜心都要从嗓子里跳出来了,她微微抬头,紧张地打量着他的神色,想着一会儿要不要说实话,还是想个法子圆过去。不过她的胆子到底只有那么一点大,赵枢不过无甚表情地扫了她一眼,她便挨不住了,心肝儿直跳,全都招了:“我是想把这个还给你的,实在太贵重了一些,这座宅子那么大,都快要抵得上赵家的庭院了,还有那些仆从。”
那几张契书被毫不留情地扔到了案上。
赵明宜直觉他发怒了。虽神情无甚变化,她却很肯定他有了怒意。
“然后呢?”赵枢面无表情地扔了那几张契书,放开了她,径直坐到了窗边的椅子上。端起了那盏放置在侧的清茶。
身前的禁锢忽然消失了,可是她觉得那种压在心头沉沉的感觉反倒更重了些,而且是萦绕在心头的那种,挥之不去。让她呼吸都重了几分。
“然后……”
她低着头,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把心里话说出来。
窗下的人也一直未曾开口,就这么坐着,手上捏着白瓷的茶盖,轻轻地拂去了茶水上的叶尖儿,也不着急,就这么等着她。
“哥哥,我害怕……”她没有走到窗边去,离他有些距离,依然站在书案前。看向他的目光带着一点雾气。
“我害怕我现在得到的,不该我得到的东西,将来终于也会不属于我。”
她的眼眸变得暗淡:“您知道,我跟您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我们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牵绊。我跟明汐、明絮姐姐不一样……”若她真是他的妹妹,或者这个秘密一直不被揭开,她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好。
可是她知道了。那一切就不一样了。
她的眼睛很漂亮,只是难过的时候会变得蒙蒙的,像是有一层雾气遮盖住了那清亮的眸子。赵枢抬头看见,才见那女孩儿微微低着头,双手交握着,不用去瞧,眼下肯定已经掐红了。
那姑娘穿了身鹅黄的裙子,很活泼明媚的颜色,跟她眼下低落、不安的情绪一点都不相称。
他莫名觉得烦躁起来。
不是因为她的不信任……任何的不信任他都可以理解,若是换个女孩儿处在她的位置,说不定会比她还不安。至于这种莫名的情绪究竟来自何处,他其实很清楚。
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不安感之下。
作为一个合格的兄长,他本该把她叫至跟前,细心开导。本该掰开她的指尖,让她不能够伤到自己。更应该像在辽东教她使用弓弩时那样,让她学会更坚韧。
可是现在他一点都不想做这些。比起做一个稍显疏离的哥哥,他更想拥住她。
把她揽在怀里……细问她想要与他有什么样的牵绊。
可这是对的吗?这是一个哥哥该做的事么?胸口微微起伏,他不再看她,目光移向窗外,以期让自己的心绪平复下来。
这座宅子是刘崇置办的,每座园子都细细地布了苗木,眼下已经是夏日了,绿意盎然,放眼望去便是满目的绿意,按理来说应该让人平心静气才是。
可是胸腔里的震动告诉他,其实一点都平静不下来。
他将手上的茶盏放到了桌案上,沉声告诉她:“你先回去罢。这两日我要去一趟奉京……”思衬了片刻,又道:“刘崇会跟我走,你若有事可以找冯僚,他已经到了。”
说罢便自顾地起了身。
径直出了书房。
直觉告诉他,他眼下必须离开了……再待下去,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把那种想法付诸行动。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也不喜欢纠结,若是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那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欸,哥哥……”
赵明宜看着他走出书房,心里害怕急了。他是不是生气了?
他疼爱她,为她着想,她却这般推却他的好意,是不是太不识好歹了些……这份契书,她应该收下才是,这么多年的情分,她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心慌立刻涌了上来,额头也有一瞬间的发烫,着急忙慌地想要去拉他。只是她的步子到底慢了些,等追出去的时候,大哥已经走了。
“哥哥。”
她站在书房门前,看着兄长渐渐远去。
刘崇不知道这两人到底怎么了。他方才候在书房门外,本有事要说,只是想着姑娘在里头,他便等了一些时候。谁知等门再打开的时候,两人像是有了些什么矛盾似的。爷走得很快,姑娘追了出来,神情有些慌张,情绪看着也很是低落。
他快步跟在后头,却是悄悄回头看了眼。
只见姑娘双手紧握着,目光不住地往爷离开的方向看。分明梨月也在旁边儿,可是姑娘站在那儿,情绪那么低落,他总觉得她孤零零的,好像小姐养的那只让人剪掉耳朵的小猫。无助又可怜。
让人心疼。
“爷……姑娘还在书房门口呢。”他低声唤了一句。
赵枢听完,心里忽而好像堵着什么,脚步立时顿了下来。犹豫许久,还是没有回头,只吩咐刘崇:“你去告诉冯僚,让他注意着姑娘那边,有什么事立刻来禀报我。”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神色有些凌厉:“若是再发生前些时候那样的事,我要他脑袋。”
刘崇心神一凛。立马便意会了爷说的是什么。
姑娘上次被掳可以说是意外,让人措手不及。可是这种事情若是出现第二次,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失职了。
莫说前程无光,脑袋都得掉。
赵枢直往垂花门走去。他知道他不能回头……若是回头,最后会发生什么,那便是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了。他不喜欢不能掌控的事情,尤其是赵明宜的事。
刘崇很快去与冯僚说了。
官轿等候在宅门前。
随行十余名仆从,都是练家子。除此之外,刘崇还亲自点了百余名亲卫,他们此行要往赵家去。对大人来说,那等地方不是家,反而更像结在他心底的绳网,今日正是要做个了断的时候了。
做完这些事,他终于也上了官轿。
入目便是一身轻便白衣的男人,察觉那道俯视的目光,刘崇莫名有些喘不来气。他觉着辽东一行后,这位大人的威势更重了些。
他低了低头,照旧禀事:“底下人查了半年,倒是在大老爷身上查出些东西。他这人对女色算不上十分热衷,却是在花满楼后头的巷子里养了个姑娘,那个姑娘本是老爷的,只是不久前让人将她送给了锦衣卫指挥使张济崖大人。”
“张大人很是喜欢,不久后那姑娘有了孩子,便将人接回了宅院里。不过很巧的是,张大人不知道那姑娘跟过老爷……那个孩子也是老爷的。只是老爷也不知晓这件事。”
那就很微妙了。张济崖可不是什么好招惹的主,当初想必是要了那个姑娘,才做计引赵大人入局,为他那打死人的侄儿谋条生路。这件事虽没办,却也足够让人恶心了。
“大老爷当年还受过辽王的私贿,是瞒着太爷的,老大人对这件事不知情。不光如此,老爷的继夫人徐氏,也在他的授意下给江南来的散官谋过官职,收了不少银子,又用银子放了印子钱……”如此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人都禁不得查,端看你有没有本事查出来就是了。
刘崇而后才递上一本账册:“这是大老爷这些年来私底下的账目明细,这是最重的一份。”其实私底下还有许多,若是能再多些时间来查,那位老爷恐怕老底都得翻出来。
赵枢随手翻了几页,看了两眼便丢到了一边:“走吧。”
刘崇敲了敲车壁。
官轿应声而起。
赵宅此时并不平静。
赵攸怀正坐在太师椅上听着底下人的回禀。当听闻长子当真从辽东回来后,眼睛蓦地睁开,心立刻就沉了下去。他是知道这个儿子的,他们之间早就没有任何父子情分了。
从前他羽翼尚未丰满,他还能隐隐压着一些,只是今朝过后,他对这个儿子便再也没有任何威慑力了。自从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心里便不住地慌,就连从徐家接回来的妻子与他说话,他都能忘了回复。
徐氏是他最喜欢的人,成亲这么多年两个人都没红过脸,除了先头那位夫人,他们之间也算无话不可说了,因此很是疑惑:“这是怎么了,怎么心慌意乱的,可是出了什么事。”
徐氏是他掌权后亲自挑的,自然无比喜欢,说话也柔和几分:“没什么,你别操心,多注意些我们的孩子才是,别累着他了。”
徐氏正在帮他换衣裳,闻言娇嗔道:“瞧你说的……我们的孩子哪有那么脆弱。”不过近日来辽东捷报频传,她却是有些膈应,别扭道:“大爷才是真要起势了,我看往后在家里,父亲也要压不住他了。您与他又是那样的关系,可怎么办呢。”
当年先头那位夫人的死她也有所耳闻。听说是在宫宴上醉了酒,认错了哪位贵人,做错了事……
回家后不堪流言蜚语,自尽而死的。
也是惨烈。
不过后来想想,她还庆幸。那位不死,谁来给她腾位置呢。赵攸怀虽比她大上许多,却也体贴疼人,她不知有多庆幸嫁了进来。每年年节回家的时候,家里都捧着她敬着她。
嫁给一个年轻的进士,都不知道要熬多少年才能给她这样的体面。
“您也别太累了才是。”她帮赵攸怀抚了抚衣领。
赵攸怀嗯了一声,没应答她之前的话,无人知晓他此刻究竟是什么心情。为官多年,他已经很少有这样心慌意乱的时刻了,眉心一直再跳,终于熬至午间,他忍不了了,去上院寻了父亲。
谁知父亲身边的何进却是告诉他太爷在休憩。
那股强烈的不安一直笼罩在头顶。
终于等到了午时一刻,书房门被人猛地踢开的那一刻,他才知道父亲为何不见他……必是料到他的长子已经回来了。而且他的父亲选择了这个拥有无上前程的长孙,而丢弃了他的儿子。
“你们干什么,可知道这是哪里,容得你们放肆?”他心中早有猜测,却还是顶着胆子喝斥了一声。
闯进来的侍从却是一点畏惧的意思都没有,径直闯了进来,他往外看了一眼,才知书房已然被围得水泄不通。他的人也都悄无声息地不知去了何处。
巨大的阴云整个笼罩在他头上。
赵攸怀站了起来,目光看向书房门外。
才见一轻袍缓带的男子走了进来,身材高大而颀长,整个人便如隽秀的文竹一般,赵攸怀眼睛眯了眯……他的气质实是继承自他的母亲的。那个女人也是这样出尘的样子,不染一丝尘埃。只是他不喜欢。
所以她死的时候,他也没有悲痛。
赵枢走进来的时候,便见他一副恍见故人的模样。
“父亲看见我很惊讶么?”他进了书房,闲庭信步,看起来倒像是来逛园子的,一点旁的意思都没有。“您这样看着我,是想起了谁么?”
赵攸怀知道这个儿子是寻旧仇来的。
“是啊,我想起了你的母亲。”他并不愿意承认,这个儿子虽继承了那个女子姣好的容貌和气质,心却是狠戾而残忍的,这一点其实更像他。更像他这个父亲。
“你母亲若在,看见你对我拔刀相向,想必也要斥你目无礼法的。向自己的父亲动手,这与畜牲何异!”他还妄图维持作为父亲的尊严,毫不相让。
赵枢却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微微一笑,朝身后挥挥手,大批的亲卫涌了进来,将整个书房里间围得密不透风。“父亲有什么话尽管说罢,否则一会儿,兴许就说不出口了。”
“你,你想干什么?”赵攸怀心里有一瞬间的发慌,却是还笃信着这个儿子还不敢对他太过分。他的性命应当是无忧的。
有侍从从旁侧拉了张椅子来,赵枢施施然地坐下来,瞧了瞧椅子的把手,刘崇立刻拿了那份折子出来,含笑道:“老爷,听闻您久病不愈,时常头疼,大人心系您的身体,特意为您写了一本折子,择日便上书请求陛下恩准您在家养病。不若您也看看,好心里有个数。”
说罢,便将折子平摊开来,展在赵攸怀的面前。
她瞪大了眼睛,这才知道为何前世大老爷忽然就被架空了。兄长等辽东平叛这个机会等这么久,怕是早就等着这一刻了罢。而且……祖父也不会置喙什么的。
伯母多年前离世,兄长跟伯父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祖父只能保一个。
在寺卿之位多年无法寸进的长子,与即将封侯列勋的长孙,任谁都该知道怎么选。
赵枢没管她如何震惊,他直觉他们之间不是聊这些东西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解决。
赵明宜只看到兄长扔了那份折子,面上表情说不上柔和,更多的是严肃,冷淡,还有几分说不清的认真。他面无表情地逼近了些,赵明宜看见他往她身边靠近,明明没什么,只是因为心里藏了事这才一步一步后退:“哥哥,怎,怎么了?”
也不是害怕,就是他面无表情的时候让人有点心慌。
后退好几步,终于等桌案顶上她后腰的时候,才是终于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他双手撑在桌案上,玉扳指与桌面碰上,发出一点微弱的响声。却是刚好圈住了身前的女孩儿,沉声问她:“蓁蓁,你来找我是有别的事罢。”他也不确定昨夜的事她还记得多少,或者她都记得……就是为着此事过来的。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赵明宜在他跟前的胆子只有一点点,目光落在书房四处就是不看他,隐在袖中的手微微动了动,捏得掌心发汗:“我就是来看看,真的,真的没有什么事……欸。”
他把她的右手抬了起来,那几张契书也继而落到了他的手上。修长的指尖随意翻动了几页,不过扫了两眼,他心里便也有数了。那便不是为着昨夜的事来的,她竟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赵明宜心都要从嗓子里跳出来了,她微微抬头,紧张地打量着他的神色,想着一会儿要不要说实话,还是想个法子圆过去。不过她的胆子到底只有那么一点大,赵枢不过无甚表情地扫了她一眼,她便挨不住了,心肝儿直跳,全都招了:“我是想把这个还给你的,实在太贵重了一些,这座宅子那么大,都快要抵得上赵家的庭院了,还有那些仆从。”
那几张契书被毫不留情地扔到了案上。
赵明宜直觉他发怒了。虽神情无甚变化,她却很肯定他有了怒意。
“然后呢?”赵枢面无表情地扔了那几张契书,放开了她,径直坐到了窗边的椅子上。端起了那盏放置在侧的清茶。
身前的禁锢忽然消失了,可是她觉得那种压在心头沉沉的感觉反倒更重了些,而且是萦绕在心头的那种,挥之不去。让她呼吸都重了几分。
“然后……”
她低着头,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把心里话说出来。
窗下的人也一直未曾开口,就这么坐着,手上捏着白瓷的茶盖,轻轻地拂去了茶水上的叶尖儿,也不着急,就这么等着她。
“哥哥,我害怕……”她没有走到窗边去,离他有些距离,依然站在书案前。看向他的目光带着一点雾气。
“我害怕我现在得到的,不该我得到的东西,将来终于也会不属于我。”
她的眼眸变得暗淡:“您知道,我跟您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我们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牵绊。我跟明汐、明絮姐姐不一样……”若她真是他的妹妹,或者这个秘密一直不被揭开,她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好。
可是她知道了。那一切就不一样了。
她的眼睛很漂亮,只是难过的时候会变得蒙蒙的,像是有一层雾气遮盖住了那清亮的眸子。赵枢抬头看见,才见那女孩儿微微低着头,双手交握着,不用去瞧,眼下肯定已经掐红了。
那姑娘穿了身鹅黄的裙子,很活泼明媚的颜色,跟她眼下低落、不安的情绪一点都不相称。
他莫名觉得烦躁起来。
不是因为她的不信任……任何的不信任他都可以理解,若是换个女孩儿处在她的位置,说不定会比她还不安。至于这种莫名的情绪究竟来自何处,他其实很清楚。
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不安感之下。
作为一个合格的兄长,他本该把她叫至跟前,细心开导。本该掰开她的指尖,让她不能够伤到自己。更应该像在辽东教她使用弓弩时那样,让她学会更坚韧。
可是现在他一点都不想做这些。比起做一个稍显疏离的哥哥,他更想拥住她。
把她揽在怀里……细问她想要与他有什么样的牵绊。
可这是对的吗?这是一个哥哥该做的事么?胸口微微起伏,他不再看她,目光移向窗外,以期让自己的心绪平复下来。
这座宅子是刘崇置办的,每座园子都细细地布了苗木,眼下已经是夏日了,绿意盎然,放眼望去便是满目的绿意,按理来说应该让人平心静气才是。
可是胸腔里的震动告诉他,其实一点都平静不下来。
他将手上的茶盏放到了桌案上,沉声告诉她:“你先回去罢。这两日我要去一趟奉京……”思衬了片刻,又道:“刘崇会跟我走,你若有事可以找冯僚,他已经到了。”
说罢便自顾地起了身。
径直出了书房。
直觉告诉他,他眼下必须离开了……再待下去,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把那种想法付诸行动。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也不喜欢纠结,若是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那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欸,哥哥……”
赵明宜看着他走出书房,心里害怕急了。他是不是生气了?
他疼爱她,为她着想,她却这般推却他的好意,是不是太不识好歹了些……这份契书,她应该收下才是,这么多年的情分,她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心慌立刻涌了上来,额头也有一瞬间的发烫,着急忙慌地想要去拉他。只是她的步子到底慢了些,等追出去的时候,大哥已经走了。
“哥哥。”
她站在书房门前,看着兄长渐渐远去。
刘崇不知道这两人到底怎么了。他方才候在书房门外,本有事要说,只是想着姑娘在里头,他便等了一些时候。谁知等门再打开的时候,两人像是有了些什么矛盾似的。爷走得很快,姑娘追了出来,神情有些慌张,情绪看着也很是低落。
他快步跟在后头,却是悄悄回头看了眼。
只见姑娘双手紧握着,目光不住地往爷离开的方向看。分明梨月也在旁边儿,可是姑娘站在那儿,情绪那么低落,他总觉得她孤零零的,好像小姐养的那只让人剪掉耳朵的小猫。无助又可怜。
让人心疼。
“爷……姑娘还在书房门口呢。”他低声唤了一句。
赵枢听完,心里忽而好像堵着什么,脚步立时顿了下来。犹豫许久,还是没有回头,只吩咐刘崇:“你去告诉冯僚,让他注意着姑娘那边,有什么事立刻来禀报我。”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神色有些凌厉:“若是再发生前些时候那样的事,我要他脑袋。”
刘崇心神一凛。立马便意会了爷说的是什么。
姑娘上次被掳可以说是意外,让人措手不及。可是这种事情若是出现第二次,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失职了。
莫说前程无光,脑袋都得掉。
赵枢直往垂花门走去。他知道他不能回头……若是回头,最后会发生什么,那便是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了。他不喜欢不能掌控的事情,尤其是赵明宜的事。
刘崇很快去与冯僚说了。
官轿等候在宅门前。
随行十余名仆从,都是练家子。除此之外,刘崇还亲自点了百余名亲卫,他们此行要往赵家去。对大人来说,那等地方不是家,反而更像结在他心底的绳网,今日正是要做个了断的时候了。
做完这些事,他终于也上了官轿。
入目便是一身轻便白衣的男人,察觉那道俯视的目光,刘崇莫名有些喘不来气。他觉着辽东一行后,这位大人的威势更重了些。
他低了低头,照旧禀事:“底下人查了半年,倒是在大老爷身上查出些东西。他这人对女色算不上十分热衷,却是在花满楼后头的巷子里养了个姑娘,那个姑娘本是老爷的,只是不久前让人将她送给了锦衣卫指挥使张济崖大人。”
“张大人很是喜欢,不久后那姑娘有了孩子,便将人接回了宅院里。不过很巧的是,张大人不知道那姑娘跟过老爷……那个孩子也是老爷的。只是老爷也不知晓这件事。”
那就很微妙了。张济崖可不是什么好招惹的主,当初想必是要了那个姑娘,才做计引赵大人入局,为他那打死人的侄儿谋条生路。这件事虽没办,却也足够让人恶心了。
“大老爷当年还受过辽王的私贿,是瞒着太爷的,老大人对这件事不知情。不光如此,老爷的继夫人徐氏,也在他的授意下给江南来的散官谋过官职,收了不少银子,又用银子放了印子钱……”如此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人都禁不得查,端看你有没有本事查出来就是了。
刘崇而后才递上一本账册:“这是大老爷这些年来私底下的账目明细,这是最重的一份。”其实私底下还有许多,若是能再多些时间来查,那位老爷恐怕老底都得翻出来。
赵枢随手翻了几页,看了两眼便丢到了一边:“走吧。”
刘崇敲了敲车壁。
官轿应声而起。
赵宅此时并不平静。
赵攸怀正坐在太师椅上听着底下人的回禀。当听闻长子当真从辽东回来后,眼睛蓦地睁开,心立刻就沉了下去。他是知道这个儿子的,他们之间早就没有任何父子情分了。
从前他羽翼尚未丰满,他还能隐隐压着一些,只是今朝过后,他对这个儿子便再也没有任何威慑力了。自从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心里便不住地慌,就连从徐家接回来的妻子与他说话,他都能忘了回复。
徐氏是他最喜欢的人,成亲这么多年两个人都没红过脸,除了先头那位夫人,他们之间也算无话不可说了,因此很是疑惑:“这是怎么了,怎么心慌意乱的,可是出了什么事。”
徐氏是他掌权后亲自挑的,自然无比喜欢,说话也柔和几分:“没什么,你别操心,多注意些我们的孩子才是,别累着他了。”
徐氏正在帮他换衣裳,闻言娇嗔道:“瞧你说的……我们的孩子哪有那么脆弱。”不过近日来辽东捷报频传,她却是有些膈应,别扭道:“大爷才是真要起势了,我看往后在家里,父亲也要压不住他了。您与他又是那样的关系,可怎么办呢。”
当年先头那位夫人的死她也有所耳闻。听说是在宫宴上醉了酒,认错了哪位贵人,做错了事……
回家后不堪流言蜚语,自尽而死的。
也是惨烈。
不过后来想想,她还庆幸。那位不死,谁来给她腾位置呢。赵攸怀虽比她大上许多,却也体贴疼人,她不知有多庆幸嫁了进来。每年年节回家的时候,家里都捧着她敬着她。
嫁给一个年轻的进士,都不知道要熬多少年才能给她这样的体面。
“您也别太累了才是。”她帮赵攸怀抚了抚衣领。
赵攸怀嗯了一声,没应答她之前的话,无人知晓他此刻究竟是什么心情。为官多年,他已经很少有这样心慌意乱的时刻了,眉心一直再跳,终于熬至午间,他忍不了了,去上院寻了父亲。
谁知父亲身边的何进却是告诉他太爷在休憩。
那股强烈的不安一直笼罩在头顶。
终于等到了午时一刻,书房门被人猛地踢开的那一刻,他才知道父亲为何不见他……必是料到他的长子已经回来了。而且他的父亲选择了这个拥有无上前程的长孙,而丢弃了他的儿子。
“你们干什么,可知道这是哪里,容得你们放肆?”他心中早有猜测,却还是顶着胆子喝斥了一声。
闯进来的侍从却是一点畏惧的意思都没有,径直闯了进来,他往外看了一眼,才知书房已然被围得水泄不通。他的人也都悄无声息地不知去了何处。
巨大的阴云整个笼罩在他头上。
赵攸怀站了起来,目光看向书房门外。
才见一轻袍缓带的男子走了进来,身材高大而颀长,整个人便如隽秀的文竹一般,赵攸怀眼睛眯了眯……他的气质实是继承自他的母亲的。那个女人也是这样出尘的样子,不染一丝尘埃。只是他不喜欢。
所以她死的时候,他也没有悲痛。
赵枢走进来的时候,便见他一副恍见故人的模样。
“父亲看见我很惊讶么?”他进了书房,闲庭信步,看起来倒像是来逛园子的,一点旁的意思都没有。“您这样看着我,是想起了谁么?”
赵攸怀知道这个儿子是寻旧仇来的。
“是啊,我想起了你的母亲。”他并不愿意承认,这个儿子虽继承了那个女子姣好的容貌和气质,心却是狠戾而残忍的,这一点其实更像他。更像他这个父亲。
“你母亲若在,看见你对我拔刀相向,想必也要斥你目无礼法的。向自己的父亲动手,这与畜牲何异!”他还妄图维持作为父亲的尊严,毫不相让。
赵枢却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微微一笑,朝身后挥挥手,大批的亲卫涌了进来,将整个书房里间围得密不透风。“父亲有什么话尽管说罢,否则一会儿,兴许就说不出口了。”
“你,你想干什么?”赵攸怀心里有一瞬间的发慌,却是还笃信着这个儿子还不敢对他太过分。他的性命应当是无忧的。
有侍从从旁侧拉了张椅子来,赵枢施施然地坐下来,瞧了瞧椅子的把手,刘崇立刻拿了那份折子出来,含笑道:“老爷,听闻您久病不愈,时常头疼,大人心系您的身体,特意为您写了一本折子,择日便上书请求陛下恩准您在家养病。不若您也看看,好心里有个数。”
说罢,便将折子平摊开来,展在赵攸怀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