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49节
赵明宜吓了一跳:“怎,怎么忽然问起这个。”
“也无事,只是他昨日送了信过来,说这些时日辽东气候有变。”他三两下便喝完了,抬眸看她,忽而想起昨夜刘崇说的话来:“你觉得他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赵明宜有一点摸不透他这句话的意思……只是,她思衬了片刻,犹豫着说道:“我与王大人是不久前在大音寺认得的,舅舅送我的伞破了,他说我补伞用的纸不对……后来又亲自帮我。”
“我觉得他是个很柔和的人,温文尔雅。”一点架子都没有。
赵枢默了片刻。
“你觉得他尚可?”他只用了尚可两个字。再多就不能了……从她话语中,能察觉到她对王璟并不排斥,甚至觉得他温和。心底微嗤,朝堂上浸淫多年的人,哪有什么真的和气。
听完后,反而觉着今日天气更加燥热了。窗外的蝉鸣吵得人十分躁动。
第46章 教导
她与他对向而坐,心里忽然紧张起来:“您为什么*问我这个?是不是,我不该与王大人有牵扯?”
大哥与王璟之间是有几分情谊的,只是朝堂之上明光暗影,形势瞬息万变,什么都说不定……她到现在都不能确定,前世究竟是王大人背叛了兄长,还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隆鄂隆大人。亦或是另有其人。
这些是她猜不透的。
赵枢见她害怕起来,纵然心中有些连自己都弄不清的异样,却还是按捺了下来:“无事,我不在你身边,有什么事找他也是可以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也可以唤王璟一声五哥。
若是从他的辈分的话。
赵明宜点点头。她没忘了此行的目的,想了想,抬眸小声地问他:“我倒是觉得他极好,我还没见过男人这样细致的呢,您是见过我那把伞的,修完后一点痕迹都没有。跟原来一样好看!”她打量他的神色,又道:“只是有点可惜,最后还是被猫抓破了。”
赵枢看了她一眼。
其实赵明宜不知道,常年处于监察稽事位置上的人,对人的细微神情会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她说话时睫毛颤得厉害,不时抬头看他,显然问出这句话有别样的目的。
“是么,你既喜欢,那下回我碰见他,请他再给你制一把好了。”他心底浮起一丝异样。
到底没有点破。
赵明宜差点吓得站起来:“不,不用了,怎么好再麻烦王大人呢……”她本就是为了试探他,怎么能真的闹得王璟给她做伞。人家那么大的一个官儿。
太不像话了。
她心跳如鼓,差点吓个半死,说完后许久都未平定下来。
好在很快有侍从来报,经略衙门的官员有事过来请示,赵枢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只见她如蒙大赦,快速地收拾了桌案的食盒就要走。莫名点了点她:“你先别走,到偏厅等我。”随即出了书房。
“啊?”
很快刘崇过来请她到偏厅去。
她思索半晌,才发觉她根本没有试探出想要的东西来。“哎呀,我怎么这么笨呢。”用力拍了拍脑门。
前世他对她的不一样,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很快到了午间,月牙从厨房端了午食过来,又道了一句:“大爷还在正厅议事,让您先用,就别等他了。”说罢递上了木箸与羹匙。
她让月牙也坐下一道吃。
“小姐,直隶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听说您出生在河间,您在家里吃饭也是这样的……”说罢瞪大了眼睛,指了指桌案上的丰盛的饭菜。
桌上有切得碎碎的明炉烤鸭,烧香菇,酥油鲍螺,还有包儿饭,一道甜点,一份蹄花汤。这对月牙来说已经是十分丰盛了,往常她见都见不到。
赵明宜忽然笑了,摇摇头,没有细说。
这顿饭其实在赵家已经是简单了,她母亲有自己小灶,也愿意给她花银子,想吃什么都行。厨上也随时热着锅炉。她在辽阳吃的东西都算简单的。
所以那天大哥哄她,才带她去瑞福楼。
月牙不知道,却是吃得十分开心,她最喜欢明炉烤鸭,说很有滋味,赵明宜便将一整盘都放到了她面前:“那我让厨上晚上再做一份。”笑得眉眼弯弯的。
她想了一上午都没想清楚,大哥到底为什么把她留了下来。
直到午间他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把她带到经略衙门的武库才明白,他是要教她自保。
“我,我能用这个吗?”她直勾勾地盯着大哥手上的那把弓弩,只听见耳边‘咻’地一声,武库门外的一面标旗应声落下。在空中飘摇了一会儿,径直落到了地上。
赵枢随意看了一眼那标旗,冲她招了招手:“过来。”
“我教你用。”他带着她的手握住弓弩。
赵明宜却心慌了一瞬,他不会无缘无故带她来这儿的,也不会无缘无故教她用这个,心神一凛,只想到一种可能,立马转过头去看着他:“溪亭哥哥……是不是马上就要有战事了。”她胸前剧烈起伏,脑海中总是前世他重伤的画面。
箭矢直直地插进了他的胸前,很靠近要害处,就差一点点。
赵枢却是笑了笑,将她的头按了回来:“无事,我现在教你,专心一点。”
他身量极高,站在她身后几乎要能把她整个拢住,而且极具压迫感。要是前世就罢了,她肯定是心无旁骛的,可是现在她脑子里不仅都是他重伤的画面,还有他在她耳边清晰的心跳声。
一下一下。
沉稳而有力。
“把箭矢放进箭槽,抵住弓弦。”他托了托她的手,给了两分力,又让她看着门外的标旗:“把弦拉满……”
她第一次知道他的声音贴近耳边,原是这样的醇厚而沙哑。
还有一个词,她不知道是不是不该用来形容他,却是盘亘在她脑子半晌都挥之不去。她觉得他很性感……
.
是日,给事中刘文柄弹劾辽东巡抚赵大人刻意拖延战事,踯躅不前,又点了此次督察御史王仪风宪不举,行事疏失。此言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只是陛下按中不发,众人纷纷猜疑。
大理寺卿赵攸怀首当上书,条陈长子罪过,在朝堂上当场落泪,似乎是有几分大义灭亲的意思。
一时间朝中人心浮动。
王璟方才下了丹陛,便见一身朝服的赵攸怀正在与身旁的官员说着什么。他停了下来,便见赵攸怀也不再与人说话,定定地看着他,意有所地笑道:“王大人倒是重情重义,溪亭有你这样的友人,便是人不在奉京,也当是无后顾之忧的。”
王嗣年方才在朝堂上亲口驳了他的上书,他心下不知有多不痛快,面上却是笑着的。
“赵大人这是说的什么话,有情有义不敢当……除了您,谁还当得起忠义二字呢。”
“你!”赵攸怀心下一梗。他当然听出了王璟的话外之音,这是在拐着弯儿骂他狠毒,连自己的长子都参。
身旁陆陆续续有官员经过,偶有人停下来看他。赵攸怀丢不起这个脸,拂袖而去。
王璟轻呵了一声,径直回了府中。
临近傍晚,这会儿王颂麒方才从王夫人院子里出来,远远便瞧见叔父从廊下往东院走,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便想躲开,谁知眼见着就要临近跟前儿,避无可避,这才硬着头皮上前去请安。
“叔父。”躬身行了一礼。
他还记着那天晚上的事,他在叔父书房里翻到那支签,猜到了他半月前去见过谁,心中说不清的滋味。但更多的是兴奋!他只觉自己抓到了叔父谦和儒雅的另一面!
十足的伪君子。
他几乎都能肯定,叔父是将六小姐当成了当年与他定亲的徐小姐。她们一般的年纪,徐小姐最爱的是制伞,擅画丹青,六小姐那把青花纸伞他见过。
不知叔父看见她到底是想起了谁!
“你这几日没去书院?”王嗣年停了下来,看了他一眼,随口问了一句。
王颂麒立在一旁,恭敬地答道:“祖母这些日子总是疲倦,母亲让我留下来侍奉。”他头微微低着,却是不敢再提从前的事。
王璟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径直走向了书房。
这个侄儿他算是尽心了,只是看来也无大用,便不打算再管。往后能如何也只能看他的造化了。
才过了一会儿,侍从来报隆鄂到了他府中。便让人去引他过来。
“你可是个大忙人,这些日子想见都见不着。”隆鄂也不客气,大剌剌地坐下,又使唤他的小厮给自己倒茶。
“说罢,找我有什么事。”王璟挥退了小厮,倒是亲自给他倒起茶来。
隆鄂捻了捻下颌的胡须:“也没别的,只是想起来前些日子大音寺出了点事,听闻赵家的姑娘收了惊吓,便来问问你如何了。”
到底是赵溪亭的家眷。他便也上了几分心。
王璟神色暗了暗:“大理寺不是已经判了么,不过是一伙亡命之徒,碰巧撞上了,才扰动了寺里。赵家的姑娘倒是无事,只是受了惊而已。”说罢将斟上的茶水递了过去。
隆鄂接了,抿了一口:“那我倒是放心了。”
顿了一会儿,才见窗外已经天黑了,隆鄂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件事要问他:“听闻你有意调任辽东?李澧勾结乱党,圣上已经命人捉拿了,你要亲自往辽阳去一遭么?”也不知他是想长久待在那儿,还是只是奉命去查李澧,短暂地走一遭。
王璟闻言只是笑了笑:“你从哪里听说的……李总兵的事我确是要亲自走一遭的,只是往后如何,陛下都还未决断,我又怎会知道。”
隆鄂喝了口茶,却是不再言语。
他知道,王璟若是外放,履历上再添一笔,将来六部尚书未必没有他一席。
傍晚的风还带着点儿热气。
下午赵明宜一个人在经略衙门后堂练那把弓弩,赵枢去往前厅议事,直至傍晚才过来瞧她。只见训练场上那枚标旗依然迎风立在架子上。
她穿了身水红色的衣裳,底下是缃色的裙子,细致地绣了海棠花。这样的颜色不白净的姑娘穿是不好看的,她把这身衣裳撑得很漂亮……鸦黑的发髻上只有一枚碧玉的簪子,两对玉兰花钿。
低着头正在鼓捣一枚箭矢。
站在一旁瞧她。
“溪亭哥哥!”赵明宜看见了一旁的影子,很快回过神来,高高地喊了他一声,却没有去找他,而是拿起那把改过的弓弩,对准了场上的标旗,用力将弓弦拉得满满的。
‘咻’地一声!
赵枢眼见那枚标旗落了下来。
他看见她眼睛立时变得亮亮的,满怀期待地望着他,似乎是在等待他的夸赞。
第47章 害怕
“我打下来了!”她握着弓弩,快步往场中的架子旁走过去,将那标气捡起来拿给他看,脸庞红润润地,高声又喊了一遍:“我打下来了,我会用它了。”
她不知道这样小小的一个东西握在手里,原来还能带给她这样大的力量!
如果跟前再有威胁她性命的人,她是不是就能够保护自己了。
赵枢就在不远处看着她。
眼前的姑娘不可置地看着手里的弩机,眼睛里好像有星子一样,又亮又明媚。她从前像一株温室里的海棠花,美丽娇柔,眼下却仿若阳光下伸展的绿枝,有了自信磅礴的生命力,可以拼命往枝头更高处攀去。
“也无事,只是他昨日送了信过来,说这些时日辽东气候有变。”他三两下便喝完了,抬眸看她,忽而想起昨夜刘崇说的话来:“你觉得他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赵明宜有一点摸不透他这句话的意思……只是,她思衬了片刻,犹豫着说道:“我与王大人是不久前在大音寺认得的,舅舅送我的伞破了,他说我补伞用的纸不对……后来又亲自帮我。”
“我觉得他是个很柔和的人,温文尔雅。”一点架子都没有。
赵枢默了片刻。
“你觉得他尚可?”他只用了尚可两个字。再多就不能了……从她话语中,能察觉到她对王璟并不排斥,甚至觉得他温和。心底微嗤,朝堂上浸淫多年的人,哪有什么真的和气。
听完后,反而觉着今日天气更加燥热了。窗外的蝉鸣吵得人十分躁动。
第46章 教导
她与他对向而坐,心里忽然紧张起来:“您为什么*问我这个?是不是,我不该与王大人有牵扯?”
大哥与王璟之间是有几分情谊的,只是朝堂之上明光暗影,形势瞬息万变,什么都说不定……她到现在都不能确定,前世究竟是王大人背叛了兄长,还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隆鄂隆大人。亦或是另有其人。
这些是她猜不透的。
赵枢见她害怕起来,纵然心中有些连自己都弄不清的异样,却还是按捺了下来:“无事,我不在你身边,有什么事找他也是可以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也可以唤王璟一声五哥。
若是从他的辈分的话。
赵明宜点点头。她没忘了此行的目的,想了想,抬眸小声地问他:“我倒是觉得他极好,我还没见过男人这样细致的呢,您是见过我那把伞的,修完后一点痕迹都没有。跟原来一样好看!”她打量他的神色,又道:“只是有点可惜,最后还是被猫抓破了。”
赵枢看了她一眼。
其实赵明宜不知道,常年处于监察稽事位置上的人,对人的细微神情会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她说话时睫毛颤得厉害,不时抬头看他,显然问出这句话有别样的目的。
“是么,你既喜欢,那下回我碰见他,请他再给你制一把好了。”他心底浮起一丝异样。
到底没有点破。
赵明宜差点吓得站起来:“不,不用了,怎么好再麻烦王大人呢……”她本就是为了试探他,怎么能真的闹得王璟给她做伞。人家那么大的一个官儿。
太不像话了。
她心跳如鼓,差点吓个半死,说完后许久都未平定下来。
好在很快有侍从来报,经略衙门的官员有事过来请示,赵枢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只见她如蒙大赦,快速地收拾了桌案的食盒就要走。莫名点了点她:“你先别走,到偏厅等我。”随即出了书房。
“啊?”
很快刘崇过来请她到偏厅去。
她思索半晌,才发觉她根本没有试探出想要的东西来。“哎呀,我怎么这么笨呢。”用力拍了拍脑门。
前世他对她的不一样,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很快到了午间,月牙从厨房端了午食过来,又道了一句:“大爷还在正厅议事,让您先用,就别等他了。”说罢递上了木箸与羹匙。
她让月牙也坐下一道吃。
“小姐,直隶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听说您出生在河间,您在家里吃饭也是这样的……”说罢瞪大了眼睛,指了指桌案上的丰盛的饭菜。
桌上有切得碎碎的明炉烤鸭,烧香菇,酥油鲍螺,还有包儿饭,一道甜点,一份蹄花汤。这对月牙来说已经是十分丰盛了,往常她见都见不到。
赵明宜忽然笑了,摇摇头,没有细说。
这顿饭其实在赵家已经是简单了,她母亲有自己小灶,也愿意给她花银子,想吃什么都行。厨上也随时热着锅炉。她在辽阳吃的东西都算简单的。
所以那天大哥哄她,才带她去瑞福楼。
月牙不知道,却是吃得十分开心,她最喜欢明炉烤鸭,说很有滋味,赵明宜便将一整盘都放到了她面前:“那我让厨上晚上再做一份。”笑得眉眼弯弯的。
她想了一上午都没想清楚,大哥到底为什么把她留了下来。
直到午间他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把她带到经略衙门的武库才明白,他是要教她自保。
“我,我能用这个吗?”她直勾勾地盯着大哥手上的那把弓弩,只听见耳边‘咻’地一声,武库门外的一面标旗应声落下。在空中飘摇了一会儿,径直落到了地上。
赵枢随意看了一眼那标旗,冲她招了招手:“过来。”
“我教你用。”他带着她的手握住弓弩。
赵明宜却心慌了一瞬,他不会无缘无故带她来这儿的,也不会无缘无故教她用这个,心神一凛,只想到一种可能,立马转过头去看着他:“溪亭哥哥……是不是马上就要有战事了。”她胸前剧烈起伏,脑海中总是前世他重伤的画面。
箭矢直直地插进了他的胸前,很靠近要害处,就差一点点。
赵枢却是笑了笑,将她的头按了回来:“无事,我现在教你,专心一点。”
他身量极高,站在她身后几乎要能把她整个拢住,而且极具压迫感。要是前世就罢了,她肯定是心无旁骛的,可是现在她脑子里不仅都是他重伤的画面,还有他在她耳边清晰的心跳声。
一下一下。
沉稳而有力。
“把箭矢放进箭槽,抵住弓弦。”他托了托她的手,给了两分力,又让她看着门外的标旗:“把弦拉满……”
她第一次知道他的声音贴近耳边,原是这样的醇厚而沙哑。
还有一个词,她不知道是不是不该用来形容他,却是盘亘在她脑子半晌都挥之不去。她觉得他很性感……
.
是日,给事中刘文柄弹劾辽东巡抚赵大人刻意拖延战事,踯躅不前,又点了此次督察御史王仪风宪不举,行事疏失。此言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只是陛下按中不发,众人纷纷猜疑。
大理寺卿赵攸怀首当上书,条陈长子罪过,在朝堂上当场落泪,似乎是有几分大义灭亲的意思。
一时间朝中人心浮动。
王璟方才下了丹陛,便见一身朝服的赵攸怀正在与身旁的官员说着什么。他停了下来,便见赵攸怀也不再与人说话,定定地看着他,意有所地笑道:“王大人倒是重情重义,溪亭有你这样的友人,便是人不在奉京,也当是无后顾之忧的。”
王嗣年方才在朝堂上亲口驳了他的上书,他心下不知有多不痛快,面上却是笑着的。
“赵大人这是说的什么话,有情有义不敢当……除了您,谁还当得起忠义二字呢。”
“你!”赵攸怀心下一梗。他当然听出了王璟的话外之音,这是在拐着弯儿骂他狠毒,连自己的长子都参。
身旁陆陆续续有官员经过,偶有人停下来看他。赵攸怀丢不起这个脸,拂袖而去。
王璟轻呵了一声,径直回了府中。
临近傍晚,这会儿王颂麒方才从王夫人院子里出来,远远便瞧见叔父从廊下往东院走,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便想躲开,谁知眼见着就要临近跟前儿,避无可避,这才硬着头皮上前去请安。
“叔父。”躬身行了一礼。
他还记着那天晚上的事,他在叔父书房里翻到那支签,猜到了他半月前去见过谁,心中说不清的滋味。但更多的是兴奋!他只觉自己抓到了叔父谦和儒雅的另一面!
十足的伪君子。
他几乎都能肯定,叔父是将六小姐当成了当年与他定亲的徐小姐。她们一般的年纪,徐小姐最爱的是制伞,擅画丹青,六小姐那把青花纸伞他见过。
不知叔父看见她到底是想起了谁!
“你这几日没去书院?”王嗣年停了下来,看了他一眼,随口问了一句。
王颂麒立在一旁,恭敬地答道:“祖母这些日子总是疲倦,母亲让我留下来侍奉。”他头微微低着,却是不敢再提从前的事。
王璟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径直走向了书房。
这个侄儿他算是尽心了,只是看来也无大用,便不打算再管。往后能如何也只能看他的造化了。
才过了一会儿,侍从来报隆鄂到了他府中。便让人去引他过来。
“你可是个大忙人,这些日子想见都见不着。”隆鄂也不客气,大剌剌地坐下,又使唤他的小厮给自己倒茶。
“说罢,找我有什么事。”王璟挥退了小厮,倒是亲自给他倒起茶来。
隆鄂捻了捻下颌的胡须:“也没别的,只是想起来前些日子大音寺出了点事,听闻赵家的姑娘收了惊吓,便来问问你如何了。”
到底是赵溪亭的家眷。他便也上了几分心。
王璟神色暗了暗:“大理寺不是已经判了么,不过是一伙亡命之徒,碰巧撞上了,才扰动了寺里。赵家的姑娘倒是无事,只是受了惊而已。”说罢将斟上的茶水递了过去。
隆鄂接了,抿了一口:“那我倒是放心了。”
顿了一会儿,才见窗外已经天黑了,隆鄂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件事要问他:“听闻你有意调任辽东?李澧勾结乱党,圣上已经命人捉拿了,你要亲自往辽阳去一遭么?”也不知他是想长久待在那儿,还是只是奉命去查李澧,短暂地走一遭。
王璟闻言只是笑了笑:“你从哪里听说的……李总兵的事我确是要亲自走一遭的,只是往后如何,陛下都还未决断,我又怎会知道。”
隆鄂喝了口茶,却是不再言语。
他知道,王璟若是外放,履历上再添一笔,将来六部尚书未必没有他一席。
傍晚的风还带着点儿热气。
下午赵明宜一个人在经略衙门后堂练那把弓弩,赵枢去往前厅议事,直至傍晚才过来瞧她。只见训练场上那枚标旗依然迎风立在架子上。
她穿了身水红色的衣裳,底下是缃色的裙子,细致地绣了海棠花。这样的颜色不白净的姑娘穿是不好看的,她把这身衣裳撑得很漂亮……鸦黑的发髻上只有一枚碧玉的簪子,两对玉兰花钿。
低着头正在鼓捣一枚箭矢。
站在一旁瞧她。
“溪亭哥哥!”赵明宜看见了一旁的影子,很快回过神来,高高地喊了他一声,却没有去找他,而是拿起那把改过的弓弩,对准了场上的标旗,用力将弓弦拉得满满的。
‘咻’地一声!
赵枢眼见那枚标旗落了下来。
他看见她眼睛立时变得亮亮的,满怀期待地望着他,似乎是在等待他的夸赞。
第47章 害怕
“我打下来了!”她握着弓弩,快步往场中的架子旁走过去,将那标气捡起来拿给他看,脸庞红润润地,高声又喊了一遍:“我打下来了,我会用它了。”
她不知道这样小小的一个东西握在手里,原来还能带给她这样大的力量!
如果跟前再有威胁她性命的人,她是不是就能够保护自己了。
赵枢就在不远处看着她。
眼前的姑娘不可置地看着手里的弩机,眼睛里好像有星子一样,又亮又明媚。她从前像一株温室里的海棠花,美丽娇柔,眼下却仿若阳光下伸展的绿枝,有了自信磅礴的生命力,可以拼命往枝头更高处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