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57节
  他压低声音,几乎用气音道:“你有系统呢,怕什么?大不了咱们买副药,把那些人都药倒,不信带不出贺玲!”
  姜楠嗯嗯嗯地点头,终于重新笑了起来。
  见人终于元神归位,王队长哈哈的大笑:“你个小姜同志,一路发的什么呆。要不是你家周同志谨慎,眼睛非得被树枝子戳到不可。”
  姜楠松开周知行的手,挠挠头道:“王队,我不会发呆了,嘿嘿,咱们走。”
  其余人见状,都笑起来,想调侃两人几句的,又因着姜楠是个女的,不好开口。不过气氛却轻松许多,十五人边走边互相介绍,叽叽喳喳的,有说有笑,爬山都不觉得辛苦了。
  爬过第一座山后,已经是晌午了,众人在一处缓坡停下,啃了点儿馒头,又埋头爬山,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到达了连山大队。
  大队在一座群山环绕的山谷里,远远望去,一片翠绿,田地四四方方的,规划的十分齐整。泥瓦房掩映在山林中,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从冉冉升起的炊烟看,大队的人家不多,只二十多户。
  王队长指着一处最大的房子道:“去那里问问。”说着,率先走在前面。
  能偷偷办养殖场,大队的队长和支书肯定知情,甚至是最大的受益者。那房子最大的,不是大队长家,就是支书家了。众人没有异议,很快到了门前,敲起门来。
  开门的是个留着鼻涕的男孩儿,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见到这么多警察还愣住了,不过很快高兴起来,一边拍手一边叫:“警察叔叔,你们是来招我当警察的,是不是?每次玩儿警察捉小偷,我都当警察,真的,我可会当警察了。”
  声音很快吸引来了男主人,四十岁左右的健壮男子,大夏天在家光着膀子,见到警察眼神儿暗了暗,冲着男孩摆手,道:“牛娃子,进去,我有事儿跟警察说。”
  牛娃子撇嘴:“爹,警察是来找我的。”
  男子一瞪眼,牛娃子缩了缩肩膀,很快低着头跑开了。男人将众警察让进了院子里,院子正中正好有一对儿石桌石椅,他边让座边喊:“玲花,搬几把椅子出来。”
  等都坐下,已经是几分钟之后的事儿了。姜楠特意观察那个叫玲花的女人,见她一直低着头,脸上却没有瑟缩惧怕的神情,不像是被拐卖的。姜楠收回心神,听着王队和男主人的对话。
  第113章 分房子啦
  房子的男主人叫卫粮,王队长估计的不错,此人正是连山大队的大队长。在被问到卫钢是不是回来了时,卫粮偷眼打量众人。
  十五个警察,出来前肯定跟公社、县城乃至市里都通过气儿,不是他们胡来就能解决的。连山大队地处偏僻,却不是与世隔绝,起码每年交公粮的时候,卫粮还是要带着人出去的。
  见众人皆肃着脸看他,卫粮心里立时有了计较,赔笑道:“回来了,十天前就回来了,这样,我带你们去找卫钢。卫钢也是命苦,他爹在他三岁的时候就死了,如今日子刚好起来,他娘又没了。他啊,是带着媳妇儿,一路哭着回来办丧事的。如今这个时辰,肯定在家呆着呢,我给你们领路。”说着抬脚往外走。
  是个识时务的,王队长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肌肉也放松下来。他们虽然人多,奈何村民人更多,大队长识时务,比什么都好。不是他怂,如今最重要的,是找到人,平安将人带出去。思及此,他紧跟着起身,道:“那多谢卫大队长了。劳您带路。”
  卫粮连连点头:“您太客气了。”
  一群人跟在卫粮身后,浩浩荡荡朝村中走去。卫钢家在村中间靠北的距离,远远望去,门楣上蒙着白布,左右还插着白幌子的就是了。
  院子静悄悄的,还没走到呢,就听到女人的惊叫声,姜楠握紧拳头,欲小跑进去救人,被周知行一把拦住。他们已经到了,须得稳妥行事,不差这一两分钟。
  情况已经明了,卫钢见色起意,绑架了贺玲到连山大队,囚禁起来,企图强制贺玲给他生孩子。
  听到声音,卫粮神情一凛,怕卫钢再混蛋的做出些什么,到时候可没法收场,他忙喊:“卫钢,开门,快开门。”
  院子里静了一瞬,很快听到男人骂骂咧咧的声音,紧跟着大门吱哇一声打开。看到这么多警察,卫钢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关门。王队长预判了卫钢的行动,第一时间用脚卡住门,其他人见状也没客气,一个个大力撞门,三五壮汉齐上,将企图逃跑的卫钢死死按在地上。
  卫钢半边儿脸都蹭在地上,手脚一个劲儿挣扎,嘴上不住叫骂:“大粮子,老子日你八倍儿先人!老子娶个媳妇儿容易嘛,你特么敢带警察过来,你这是缺了良心,忘了先人了!你忘了你是怎么来的了,你忘了队上的养殖......”
  “卫钢!”卫粮低喝一声,阴沉着脸,蹲下身直直盯着卫钢,“办了错事儿就要认,知道吗?村里这么多人,你要是清白的,大家都会帮你说话,不会让你平白被警察带走,明白吗?”可你要是有事儿,那对不起,我们还有钱要挣,是不会为了你陪葬的!
  养殖场是村里人集体的生意,是能带来大钱的,是能让大家不再犯罪,平平安安过日子的!可不是你卫钢一个人的功劳!不就是去黑市卖货嘛,谁卖不是卖呢,真不是缺了你卫钢就不行!
  看明白了大队长眼里的威胁,卫钢的嘴角嗫嚅了半晌,终于低下头,停止挣扎。不多时,姜楠和周知行在地窖里,发现了被铁链子锁起来,奄奄一息的贺玲。
  仅二十天的功夫,贺玲已经跟照片上判若两人。头发枯黄,一捋一捋地打着结,衣服都没穿,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嘴里塞着破布,发不出有意义的声音,只能呜呜呜的叫。见到两人进来,一个劲儿往墙角缩,受惊的幼兽一般。
  姜楠的眼睛立马红了。照片上的贺玲,青春朝气,眼里满是二十岁年轻人的清澈愚蠢。可如今的贺玲,像是常年幽禁冷宫的老妪,苍老,没有一丝生气。又像是被虐待的小兽,见到生人,哪怕她和周知行穿着警服呢,下意识的反应都是害怕,而不是见到警察后的庆幸。
  周知行第一时间转过身,道:“我去找衣服,你跟她说吧。”
  “好。”姜楠哽咽,缓缓走过去,低声道,“贺玲?不要怕,我是警察,是朝阳油田第十作业处的警察。你的父母亲人没有忘记你,你的朋友也没忘记你,我们就是受他们所托,过来找你的。别怕,等我同事找到衣服,我们就带你回家,好吗?你如今精神受到了重大伤害,是可以申请回城的。等回到家,回到父母的身边,没人会知道宿省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会说的,到时候我和同事就说你是帮助警察办案,故意装作失踪,其实是在警队里住着呢,明白吗?没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我保证。”
  说着,姜楠抬起手,试着去拿贺玲嘴里的破布。贺玲下意识躲了一下,又看看姜楠,以及她身上的警服,半晌,大滴大滴的眼泪落下来,呜呜呜的叫个不停。姜楠擦掉眼泪,将贺玲嘴里的破布拿出来,轻声道:“没事儿,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周知行在外面轻咳一声,贺玲听到声响,下意识又瑟缩了一下。姜楠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解释道:“没事儿,是我同事送衣服过来,别怕。”
  说着赶紧起身,三两步小跑过去。周知行道:“这是从大队长家借的衣服。”说着指了指钥匙:“铁链的钥匙。”
  姜楠咬牙切齿的,狠狠吸了几口气,这才接过衣服道:“没事儿,我去帮她穿。”
  周知行嗯了一声:“别担心,抓了现行,卫钢跑不了!他这样的,死刑判定了。”
  姜楠点点头,转身又下到地窖里,帮着贺玲穿上衣服,不时说着安慰的话,“没事儿的,卫钢被抓了,死刑,别怕”,“这次来了十五个警察,一定会带你回去的”,“大队长没帮着卫钢,村里其他人也不会插手的,咱们一定能走,不用担心”。
  贺玲一直低头沉默着,等换好衣服,终于要出去了,她才哑着嗓音道:“真的......能死刑吗?”
  姜楠毫不迟疑地点头,贺玲这才拉着姜楠的手,离开了被关了近二十日的牢笼。
  外面,卫钢已经被带上手铐,村里人在院子外围着,冷眼看着众人。看那架势,至少也有一百人!那空洞的眼神儿仿佛在说,要不是还要跟外面做买卖,这女人你们休想带走!姜楠打眼去瞧,很好,一水儿的男人!村里的女人都去哪儿了?是都被卖了,还是都是买回来的,不敢让他们看见?
  姜楠握紧拳头,深深吸气呼气,等着,等出去了,一定要跟上级报告,这个连山大队,大大的有问题,不连窝端了,她就不做警察!
  王队长不慌不忙的,跟卫粮攀谈:“卫大队长,时间也不早了,今晚得麻烦您安排个住处,明儿一早我们就得走了。这位女知青的父母找人都找疯了,我们急着回去呢,真不能多呆。”
  卫粮呵呵呵的笑:“不麻烦,那......要不然就住卫钢家?你看村里条件不好,也没什么多余的房间给你们......”
  王队长多看了卫粮几眼,皮笑肉不笑地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小孙、小李,安排一下晚上的值班。”
  卫粮尴尬的笑了两声,又点头哈腰说了几句,这才对着村人道:“都回去了,看什么看!卫钢做了错事儿,咱们村里人可没做!都给我乖乖的,管好自己个儿,谁要是惹事儿,明儿跟着警察一起走,连山大队可容不下罪犯!”
  显然,卫粮是个有威信的,村里人陆陆续续离开。危机暂时解除,众人简单吃了最后的干粮,姜楠一直陪着贺玲,一刻也不敢离开。
  一夜无话,山间静谧,迷迷糊糊间,到了翌日黎明。
  为了跟派出所打好关系,卫粮又端着一笸箩窝窝头,笑呵呵地过来送饭:“王队长,起了没?早饭给你们放院子里的桌上了。不是啥好东西,窝窝头,咱们凑合吃点儿。”
  王队长推开门,一副刚睡醒的样子,也没推拒,而是挨个儿收了钱和粮票,递给卫粮道:“我们带的干粮都吃完了,也不跟你客气。你拿着,我们吃完就回去了。”
  “你看这......”卫粮眼神儿透着尴尬,不好意思接。见王队长坚持,伸手勉为其难地收下了,“那你们只管吃,大夏天的,我们还得上工,一会儿也不能送你们。”
  又客气了几句,卫粮这才离开。
  姜楠不放心,特意看了卫粮的频道,确定他没趁机下药,这才放心。识时务就好,就怕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二愣子。
  众人简单洗漱吃了早饭,一大早就出发了。又是来时的山路,这次却觉轻松许多。路上,姜楠没忍住,将怀疑连山大队的事儿说了,别的不说,村里有其他被拐卖妇女的事儿,却是肯定的。
  显然王队长也想到了,他点点头,道:“我知道,回去会跟派出所报告的,估计会成立专案组,再进山调查。如今最重要的是先将贺玲送回去,其他的事儿以后再说。”
  姜楠跟着点头,事有轻重缓急,先将手头的事儿办了再说。她低声将安慰贺玲的话讲了,说:“王队长,您能不能帮着统一下口径?要是贺玲......的事儿传到油田,她就没法做人了。”
  王队长点点头:“放心,我们知道怎么办。”
  一路艰难地回到派出所,审人、后续跟进调查,一桩桩一件件的,都不是姜楠和周知行能插手的。两人陪着贺玲,先去了当地的知青办,将回城的手续办了。
  知青办里的工作人员也是人,贺玲的遭遇谁不同情?特别是那些女工作人员,一个个唏嘘不已。好好的一个姑娘,来到他们这里插队,还是做好事儿呢,谁能想到,就被坏人绑架囚禁了!你就说同是宿省,心虚不心虚?也是因此,一路手续办理的十分顺畅,前后拢共三天的功夫,回城的手续办好了。
  姜楠和周知行没耽搁,第一时间买了回程的火车票,因着贺玲情绪还不稳定,特意托王队长的关系,买了人少些的卧铺。当然,临行前和吴春丽偷偷见了一面。至于齐磊,一听到这个名字,贺玲就拼命摇头,说什么都不见。两人无法,只得嘱咐吴春丽保密,在贺玲走之前,千万别把消息漏出去,再刺激贺玲就不好了。
  就这么着,宿省的事儿算是了了。出发前,两人给派出所和家里各发了一封电报,告知了回程的时间,这才匆匆上了火车。
  绿皮火车的汽笛声呜呜呜响起,贺玲似重新活过来一般,本来对着窗外发呆呢,火车开动的时候,已经趴在小桌板上,动也不动。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只是间或肩膀一耸一耸的,浑身小幅度的颤抖。
  姜楠没再劝,事情还得贺玲自己想通。三天来,能说的姜楠都说了,回去后的事儿她也想过了。尽量不接触贺玲吧,渐渐远离,让贺玲彻底忘了她,忘了宿省,才是对贺玲最好的办法。
  火车呼呼向前,时间也像是加速了一般。两天的火车匆匆而过,贺玲和家人在站台团聚。姜楠和周知行没去打扰,和姜满城、陈金花默默走开了。
  后来,不知何时,贺家人在第十作业处消失了,没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走的,也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有人说调去了总部,有人说去了第一作业处,纷纷杂杂,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只说如今,姜楠和周知行出差半个月,不仅顺利带回了贺玲,据前两天宿省来的电报,连山大队被调查,解救了不下十位被拐卖的妇女,还没下火车呢,姜楠和周知行就被上级点名表扬。
  大包小包的回到家,姜满城摸着闺女带回来的宿省特色丝绸,赞道:“没想到这手艺还留着呢,以前在大魏的时候,宿省那一片就进贡丝绸,我记得还有缂丝技术,宫里的娘娘们喜欢着呢。”
  陈金花也格外喜欢姜楠带回来的丝巾,简直爱不释手,一下下摩挲着:“比供销社卖的还好,不仅滑溜,花色还新鲜,供销社都没卖的。”
  姜楠洗过荔枝,端着盆儿从卫生间出来,笑道:“我每天早上都去公社的供销社里看呢,只要有货我就买。爸,妈,别看了,那东西又跑不了,吃荔枝。我特意从宿省带过来的呢,尝尝,是不是比系统的甜。”
  姜满城和陈金花这才各自放下手里的丝绸,似是怕糟蹋了,起身前又小心翼翼地叠好,这才走过去吃荔枝。
  说实话,这东西还真没系统里卖的甜。系统里的水果,那是科学家们经过多少代杂交培育出来的,肯定比如今的好吃。也就如今管得紧,他们不好多买,不过|时不时偷摸出去郊游,还是能偷吃一些的。
  闲闲的剥着水果,姜满城询问了去连山大队调查的经过,心里替闺女捏了一把汗。这要是没有养殖场的利益牵着,连山大队的人非一窝蜂围住他们不可。杀人可能不敢,但揍一顿呢?别以为他们不敢,这样的事儿还少嘛!
  见闺女和女婿好端端的坐着,媳妇儿又大咧咧的没想到这些,姜满城所幸闭嘴不说话了。
  好着就行,以后出差的事儿还是少去吧。
  回来没怎么修整,第二日就去上班了。半个月不见,两人将带来的水果散给众人,热热闹闹的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九月,油田新的家属院建成,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热闹的分房争抢大戏。今儿这家说必须得双职工才能分,明儿听说涂书记亲自主持分房工作,去领导院门口堵人的职工家属越来越多。姜楠和周知行不得不出警,拿着喇叭劝大家离开,分房标准很快会出来云云。
  出来是很快出来了,可是谁听呢?
  争吵打架的、写大字报批斗的,更有数不清的匿名信,不是举报谁谁谁贪污受贿,就是说谁谁谁偷拿单位的东西,损公肥私。大大小小的,举报什么的都有。好似这个人倒下了,他们就能分到房一般。
  其实哪儿有那么简单。工龄、职称,这都是能量化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模糊不得,也做不了假。就是对单位的贡献这种模糊的东西,背后也都是长年累月的功夫,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让大家认可你的贡献的。
  可惜,利益当前,谁也想不来那么老些。只认一个死理,那就是前面的人倒了,他们这些后面的,排名就靠前了,分房的机会就大了。因此,每日一到派出所,一大摞儿的举报信放在门口,真就三五天的功夫,举报信成麻袋成麻袋的装,你就说这得多忙。
  这个信上说谁谁谁拿单位的纸了,那个就说谁谁谁偷拿食堂的菜,都是屁大点儿的事儿,搁平时,不过一笑了之,谁让碰上分房这个节点了呢,芝麻大的事儿都得当成正事去做,认真去单位调查。
  敷衍?信不信明儿就有你的举报信,说你尸位素餐,不认真工作,不响应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大帽子一扣,就说你冤不冤?!还不如受些累,去调查呢!
  那真是累得啊,整整九月,三十天,一天都没休息,每日晚上十点才到家,一到家,衣服都懒得脱,躺在沙发上就能睡着。可把姜满城和陈金花心疼坏了,本来陈金花还想趁着十一和中秋节的时间,多请几天假,去一趟疆省看陈万里呢。如今看闺女都累脱相了,早早打消了念头,欲留在家照顾闺女。
  姜满城不得不劝啊,他说:“金花,我在家就行了,爹自己在疆省,又没人照顾,吃都吃不好,你去了不是正好?小楠有我呢,不用担心。”
  陈金花犹豫得不行:“小楠和小行两个人呢,你一个人哪儿照顾得过来?爹他职务高,领导会派人照顾的......”
  说着,埋头想了想,突然道:“满城,你那肉酱多做几瓶,爹爱吃,咱们多寄一些过去。要是哪天爹不想做饭了,直接去食堂买两个馒头,夹着吃都行。就是拌面条也行啊,听说疆省那边爱吃面......”
  姜满城能说什么呢,当然是听话地去做肉酱了。陈万里那么大年纪了,还去疆省发光发热,如今已经是二把手了。他一个不到四十的年轻汉子,就这么看着闺女和女婿受累?
  也不知姜满城怎么操作的,隔了两日,省里最大的报刊发表了姜楠写的那篇,有关人贩子的文章。头版头条,黑色的大字十分醒目,“作者姜楠”两个字尤其显眼。文章里,整整四十条人贩子的常用伎俩,一经发表,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热议。省公安厅、市公安局、朝阳油田公安总局陆续派人,对姜楠进行了专访,并组织了各级在职人员学习讨论。
  九月下旬,谁也没想到,国家级的报刊转载了姜楠的文章。没过多久,凭借打拐的突出贡献,姜楠被官媒盖章,成为“英雄警察”、“打拐英雄”。这可把油田领导高兴坏了,一把手亲自特批,姜楠毫无争议的分到了六十二平的房子。当初“保争冲”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这就属于没有异议的,任谁举报也没办法。姜楠的贡献是明面儿上的,是被官媒盖章认定的,任谁也无法忽视。顺利地拿到了房子的钥匙,第二日就是十月一日国庆节了,朝阳油田迎来了初雪。
  又到了一年一度买冬菜的时节,因着分房子的事儿,本来就不平静的队伍,如今更是吵吵嚷嚷得不像个样子。
  这个说:“我家虽然是单职工,但我男人工作都十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怎么就没资格分房了!”
  那个说:“我家虽然都只工作了五年,但双职工呢,加起来也有十年了吧?而且两个人做的贡献,怎么都比一个人大吧?你也别光盯着我们家啊,分房子的人多了去了,你这是欺软怕硬!”
  说着,看到姜满城一家过来,老头儿忙指着道:“姜楠工作才两年,不也分房子了,还是六十二平的大两居,带大客厅呢,你怎么不去盯着人家!”
  姜楠冲天翻个大大的白眼儿,心里没有半丝波澜。自从分到房子,这种言论她听得多了。就是派出所的邹立,刚开始都有些嫉妒她和周知行。
  没办法,邹立和媳妇儿没分到房,两人如今还跟老人住一起呢。只不过邹立他爹大小是个领导,房子是九十六平的大三居。就算如此,小夫妻也想有自己的房子啊,盖家属院的事儿他们早听说了,夫妻俩也是双职工,谁知道倒霉催的,没分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