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56节
  王队长看向两人:“那条胡同叫金匠胡同,我们去挨家挨户的调查了,也找到了那位老太太。老太太是公社的老坐地户了,在那条胡同住了几十年,三亲六故的都在公社。老太太就没离开过公社,绝对不可能是人贩子。”
  姜楠点头,人贩子不可能不离开本地,仅这一条就能排除:“那就是说,贺玲失踪是在送老太太回去之后?”
  王队长欣喜:“对喽,送老太太回去之后,遇见了什么,我们也在胡同里挨家挨户的问了,不过至今没找到目击者。”
  姜楠和周知行对视一眼,周知行又问了几个问题,三人这才离开。时间已晚,两人没在大队停留,跟吴春丽简单的告别,便和王队长一起又回到公社。三人先在国营饭店简单吃了点儿饭,才各自分开,回家的回家,回招待所的回招待所。
  翌日,吃过早饭,还不到八点,王队长又带着二人去了金匠胡同,边走边给两人介绍胡同的情况:“从名字就能听出来,以前这个胡同里住着金匠呢。不过都是老黄历了,那金匠早死了,如今知道他的都没多少人了。不过也是巧了,那金匠和贺玲扶的老太太,还有点儿亲戚关系,那老太太是金匠儿媳妇的妹妹。”
  说着,他继续介绍道:“老太太姓韩,今年有六十二了,生了二子二女,孙子孙女都六七个了。两个儿子在公社的五金厂和钟表厂上班,两个大孙子在玻璃厂上班,其他孙子孙女还在上学,家里条件不错,月月拿工资的,真不至于去做人贩子。”
  一行三人边走边聊,直走了约莫五百米,右拐,穿过胡同再左拐,上了另一条大道。路过公厕时,王队长还给二人指了指:“就是这个公厕。”
  说着直走了不到两百米,左拐就是金匠胡同。胡同右侧第六个门,就是韩老太家所在的院子。说是院子,其实更像是大杂院,并不是独门独户。
  三人到的时候,四名老太太正坐在小马扎上,翻晒菜干呢。宿省是南方,冬日里也不缺青菜吃,但一些时令菜还是缺的,像是黄瓜、番茄等等,另外也有夏天晒梅干菜的习惯。此时四个老太太就在晒黄瓜条和番茄片呢,这是准备晒干储存起来,冬日里拿出来吃。
  韩老太看起来十分的慈祥,瘦瘦白白的,一头银发,笑起来满脸的褶子,见到王队长,忙站起来道:“小王来了,快进来。小贺怎么样了,找到了没有?”
  王队长摇摇头,介绍道:“韩奶奶,这是小贺家乡那边过来的警察,过来了解下情况。”
  见王队长摇头,韩老太眼里的光,肉眼可见的熄灭了,长长的叹口气:“小贺这孩子,命怎么这么苦呢。都是我害了她!”
  王队长忙安慰道:“韩奶奶,可不敢这么说!小贺失踪是意外,谁也不想的。您就别自责了,您看,要不咱们进屋说?这两位同事有些话要问您。”
  韩老太擦了擦眼角,道:“瞧我,年纪大了,不中用,连招待客人都不会。快请进。”说着,慢悠悠地朝东面的一间屋子走去。
  姜楠余光瞥了眼剩下的三位老太太,有人眼神儿闪烁,有人撇撇嘴,有人什么反应也没有,只管翻菜。将这些反应记在心里,姜楠迈步跟在老太太身后。
  房间不大,只靠墙摆着一张正方形的餐桌,旁边放着三条板凳。对面的墙边立着大柜子,没有沙发。因住得久了,到处塞满了东西,显得乱糟糟的,就连餐桌上都摆满了瓶瓶罐罐,估计平时吃饭,也就能用余下的三分之一桌面,局促得很。
  韩老太招呼三人坐下,见凳子不够,又蹒跚着出去,把马扎搬进来。王队长赶紧起身,伸手接过,道:“我来,我来。韩奶奶,您快去坐,不用麻烦。”
  韩老太这才坐回餐桌上,姜楠掏出纸笔,问道:“韩奶奶,请问那日您出去是做什么的?怎么遇见贺玲贺知青的?”
  韩老太:“我们胡同离公厕不远,我是去上厕所的。您也看出来了,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太方便,那日蹲的时候有些久,出来趔趄了两下,倒在地上。”
  她叹口气:“贺知青是个好人,当时就跑过来扶我。听说我住在附近,还扶着我回家。我给她倒了糖水,她也不喝,急着回去,说是和人约好了。我腿脚不好,只在门口看她出了大门,至于后来的事儿,我就不知道了。”
  她自责道:“要是送她回去就好了,我家在金匠胡同住了几十年,就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唉,一个大姑娘,怎么就失踪了。”
  姜楠:“贺知青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韩老太点点头:“就是离开的方向,对着呢,我看得真真的。”
  姜楠:“那贺知青送您回来的时候,都遇见过谁?”
  韩老太回忆道:“当时快晌午了,胡同里小孩子们陆续都回来了,乱糟糟的,我也没看清都有谁,不过起码有六七个小孩儿都看到了的。路过前面那五家时,当时大家都没关大院的门,估计在家的都能看见。回到家的时候,刘大姐她们也都看见了。”
  姜楠:“就是院里和你一起晒黄瓜条的三人?”
  韩老太点头。姜楠犯起了愁,目击人还挺多的,据王队长说,这些人都问过了,只看见贺玲出了胡同,之后去哪儿就不知道了。
  三人又问了刘老太三人,还实地从公厕往韩老太家走了一趟,就算搀扶着老人,顶多二十分钟就能走到。据齐磊说他上厕所大概半个小时,那剩下的十分钟内,贺玲去了哪儿呢?
  三人站在金匠胡同的路口,左右张望着,只见路人行色匆匆,见到穿警服的王队长,顶多看了几眼,很快走开。姜楠眯了眯眼,良久后,她指着一个方向道:“那里是什么地方?我刚才观察了,好像去那里的人特别多,大多都埋着头,那样子像是,像是怕被人看到一般。”
  王队长看过去,讪笑两声道:“那儿啊......”
  他压低声音:“那里可乱,解放前就是暗门子聚集的地方。解放后,虽然都取缔了,但那条街名声不好,大家都避着呢。”
  他轻咳了两声:“公社的黑市儿就在那儿。你也知道,那种地方,胡同建的跟迷宫似的,不熟悉的人进去,很容易迷路的。不过对熟悉的人来说,就是很好藏匿的地方了。黑市那些人也是精明,那胡同是整个公社最适合做黑市的地方了。”
  姜楠心里一动:“你们说,贺玲有没有可能去了黑市?她家是油田的,日子过得不差,手里肯定也不缺钱。好不容易来一次公社,有没有可能会去那里买东西?而且,她去的是黑市儿,就算有人看见了,也很有可能说没看见。毕竟谁也不傻,不想暴露他们去过黑市儿的事,就不肯说实话。”
  王队长皱眉:“可她不是跟齐磊约好要去国营饭店吗?会中途拐弯儿去黑市?”
  姜楠想了想,道:“她有可能等了齐磊一会儿,见他一直不出来,便想着那条胡同也不远,她先去瞅瞅,不买东西,就探探路,吃过饭之后两人再去也不迟......”
  周知行点头:“有可能,毕竟总等着也无聊嘛。”
  说着,当先迈步,道:“走,咱们去看看。”
  姜楠和王队长赶紧捯饬两步跟上,因着王队长穿着警服呢,三人到的时候,胡同里格外安静,大人们埋着头走路,干活儿的不自觉停止了交谈,一切似乎都静止了,只孩子们不知道怕,叽叽喳喳地跑来跑去。
  姜楠赶紧拽住一个跑过去的小女孩儿,四五岁的样子,蹲下来笑道:“小姑娘,我是警察,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小女孩儿扎着两个小揪揪,小脸儿白白净净的,十分可爱,却完全不给姜楠面子,她挣扎道:“放开我,我要去玩儿,不跟你说话。”
  姜楠无法,只得从怀里掏出两颗大白兔,诱惑道:“小姑娘,你看,只要你回答我几个问题,这两颗大白兔就都给你,好不好?”
  小女孩儿霎时不嚎了,还很不争气地吸溜下口水,黑眼珠咕噜噜转,看起来机灵极了。见姜楠的手没收回去,毫不犹豫地伸手抓过奶糖,两只小手背在身后,昂着头道:“你说的,都是我的!你问吧,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好家伙,这么丁点大,还知道说话留一手的道理。姜楠失笑:“你叫什么名字?”
  “小芒,我叫小芒。”
  “好,小芒。”姜楠说着,从怀里掏出贺玲的照片,道:“见过这个姐姐吗?”
  小芒盯着照片使劲儿地瞧,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眯起眼,良久,她抬起手,招呼旁边探头探脑的小伙伴:“小虎,你来看,这个是不是那天扶你的姐姐?”
  被叫做小虎的,是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胖乎乎的,十分敦实的样子。见小芒叫了,小虎蹬蹬镫跑过来,一脑门子的汗,还没看照片儿呢,先抬起手擦汗,顿时额头上三道儿黑印儿,真成“小虎”了。
  小虎也盯着照片,很快点点头道:“对,就是她。那天小熊趁我不备推我,害我摔了个屁股墩儿,衣服都脏了,我妈还打我屁股了呢。”
  他看向姜楠,瞪圆了眼睛,掐腰问:“你问这个做甚?”
  姜楠忍笑,撒谎道:“是这样,我是这个姐姐的朋友,她好几天不回家了,我是出来找她的。那小虎,那天这个姐姐扶了你之后呢?你有看到她去哪儿了吗?”
  听说是姐姐的朋友,小虎也不掐腰了,挠挠头道:“之后?之后就去了卖货的街啊,来这里的不都去货街吗?”
  闻言,姜楠又掏出两颗大白兔,道:“小虎,你能领我们去货街吗?要是可以,这两颗糖就算是给你的报酬,好不好?”
  小虎看向王队长,摇摇头:“他是警察,爸妈说不能带警察去那里!”
  王队长诱惑道:“小虎,你说,警察叔叔是坏人吗?会害你吗?”
  见小虎摇头,王队长这才笑道:“这不就对了嘛,警察不是坏人,那我肯定也不是坏人,去货街是不是没事儿?”
  小虎被绕晕了,也是大白兔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小男孩儿没犹豫多久,一把抢过大白兔道:“我带你们去!走,跟我来。”说着小手一挥,十分的豪迈。
  三人忍俊不禁,总算是有些线索了。跟上小虎,很快到了黑市所在的货街。还是大白天,里面没卖货的,只一些行人路过,见到穿警服的王队长也都不敢说话,一个劲儿埋头走路。
  去的路上,姜楠想让王队长换上便装的,谁知道王队长低声道:“不行,我这身衣服是震慑,有我镇着,他们才不敢怎么着,要是咱们都不穿警服,谁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别把大家都想得太好。”
  这是肺腑之言了,不过也能听出来,宿省的治安,真是没有朝阳油田好。
  问了一圈儿人,都说没见过贺玲,问多了就低着头不说话,看起来十分惶恐的样子,其实是在消极对抗呢。这就很让姜楠无语了。她就是正常问话好吧,况且都说了,她是外地的警察,只管贺玲失踪的事儿,你们在本地做了什么,她都没权利管的,怕什么呢。
  显然,大家不这么想,谁让旁边跟着一个穿着警服的王队呢。问了良久,发现一户院子锁着门,王队长回头问小虎:“小虎,知道这里住着谁吗?怎么不在家?”
  小芒抢答道:“我知道,这里是卫大叔家,我妈妈说卫大叔妈妈死了,一家子都回老家了。”
  姜楠来了点儿兴趣,这还是第一家人不在的呢,她问:“哦,那这个卫大叔老家在哪儿?”
  小芒摇摇头,小虎也摊开手,一脸他也不知道的样子,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姜楠忍笑,抬眼在四周看了一圈儿,迈步朝一家走去:“大姐,请问这里住的卫大叔去哪儿了?”
  老大姐快四十岁的样子,见姜楠走过来吓了一跳,慌忙道:“那个,连山大队,卫钢家是连山大队的。”说完不安地瞄了眼姜楠,生怕她生气。
  姜楠不动声色,继续问:“卫钢不在家?他去哪儿了?”
  大姐似松了一口气,低声道:“卫大娘没了,卫钢回老家办丧事去了。”
  姜楠:“那他回去几天了?”
  大姐:“十几天了吧,他老家那边儿讲究多,不过了七七不好回来的。”
  见姜楠没什么表情,大姐急切地说:“真的,连山大队离这里特别远。宿省山多,山里的人很少出来。卫钢说他们那边的老人特别讲究身后事,不仅要念经超度,还要烧纸呢。”
  意识到说了不该说的,大姐立马闭嘴不言了。姜楠厉声道:“继续,我们是警察,不是革委会的,不用怕,继续说。”
  大姐身子抖了抖,良久才重新找回了声音,道:“真的,我没说谎。那边做这些事儿都不用偷偷摸摸的,实在是去一次太不容易了。没有大路,都是山间的小路,沟沟壑壑的,得爬过三座山才能到,革委会都没人去查的。”
  姜楠:“这些都是卫钢走之前给你说的?”
  大姐摇摇头:“不是,他没跟我说。是走之前,跟我男人、还有其他几个人一起聊天的时候提起的,我听了一耳朵。”
  姜楠:“这个卫钢是做什么工作的?”
  大姐有些为难,见姜楠又要板起脸,这才嗫嚅道:“那啥,就是卖货的呗。他们老家虽然偏,但......”
  她瞄了眼两个孩子,闭嘴不说话了。姜楠会意,这是怕孩子的嘴不严,再传出去是她说的。
  姜楠蹲下身,对小虎和小芒道:“小虎,小芒,谢谢你们,你们今儿可是帮了大忙了。现在没事儿了,你们先回去吧,姐姐有事儿再找你们,好不好?”
  小虎和小女孩儿早就想走了,闻言牵着手嗖一声跑远了。
  大姐这才重新开口:“那啥,连山大队能搞来肉!卫钢每隔十天半个月的就回去一次,晚上偷偷背回来一头杀好的猪。黑市儿里的猪肉都是卫钢提供的。”
  原来如此,这是利用地理优势,偷偷搞起了养殖场。三人又问了几个问题,这才离开货街。回国营饭店的路上,姜楠道:“王队,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去一趟连山大队?”
  王队长沉吟道:“那边偏,人更抱团。这样,下午我去派出所跟所长说一声,要是去的话,能去的咱们都带上。人越多,出事儿的可能性越小。”
  说着话,三人在派出所分开,王队长去申请行动,姜楠和周知行没事做,信步逛起了公社。此时,南北方的差距还不是很大,建筑都差不多。不过宿省的水果特别多,像是山竹、荔枝等,都到了成熟的季节,供销社都有卖的。
  现实生活里第一次见到这些水果,两人都不是吝啬的性子,看到新鲜的都买了些,不知不觉就买多了。拎着满手的水果,姜楠失笑,午饭都不用吃了,只吃果子就能饱腹。
  溜达了大半天,傍晚才重新回到招待所,没想到王队长已经等在大厅了。见两人回来,王队长起身笑道:“玩的可开心?”
  两人笑着没说话,王队长也不以为意,说了派出所的决定:“明儿所里会去十三个民警,你俩也穿上警服,咱们一起过去。”
  姜楠争取道:“王队,我们穿着便服,更方便询问......”
  王队长摇摇头:“不行,你不了解情况。这边的山民排外,对警察可能还客气些,你俩要是不穿警服,没人会搭理你们的。”
  姜楠不说话了,本地人更了解本地的情况,王队长既然这么说,她也不矫情了。
  见两人听劝,王队长又嘱咐了几句,这才起身离开。姜楠和周知行对视一眼,突然有一种感觉,明天有一场硬仗要打。
  翌日一早,两人换上警服,在国营饭店买了俩包子,一边啃一边去派出所,到的时候刚好七点。仍是王队长带队,他边走边介绍:“先坐公交去那边的酸李公社,之后再步行去连山大队。差不多晚上才能到,咱们至少得在那里过一夜。”
  他低声道:“我申请了一把配枪,别怕。”说着,安抚性地看了两人一眼,还拍了拍周知行的肩膀。
  姜楠咽了咽唾沫,试着问道:“王队,这个连山大队,是有什么不妥当?”
  王队脸色有些沉重,良久才道:“都是解放前的事儿了,连山大队那时候还叫连山村,据说那边的风气是这样的,只养男娃,女婴一律溺死。等男娃长大了,去外面买媳妇儿回来,媳妇儿再生男娃,一代代就是这么过来的。解放后改了许多,这么多年都没听过这样的事儿了。不过这次的事儿......”
  他幽幽的道:“卫钢今年三十六了,未婚。”
  姜楠听明白了,这次的事儿不排除卫钢见色起意,干起了老营生。毕竟卫钢是派出所的老熟人了,因着营生不光彩,蹲过两次笆篱子,至今还没娶妻。要是真的是卫钢做的,按照农村排外的习气,要想把贺玲带出来,真的要打一场硬仗。
  姜楠一路沉默着,公交车颠簸了两个小时,皆一言不发。等感到劳累时,才发现她在爬山,周围山石林立,山路陡峭,定睛一看,前方正是一截树枝,被一只有力的手挑到高处。
  她抬头看向周知行,周知行笑了,伸出另一手拉住她,道:“回过神儿了?没事儿,一定能找到贺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