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他怕万一朱老师没同意,宋青书和朱老师都为难,还不如自己传话。
  走之前还从兜里掏出一颗大白兔奶糖,“吃吧,这个算哥借崽崽的,下次去镇上再买点把崽崽的糖罐补满。”
  最近确实没什么时间去镇上,但是七月十五快到了,要买些上坟用的东西,肯定要去一次镇上的。
  宋青书说不用,都是一家人,贺峰揉揉他的脑袋,转身进了朱老师家的院子。
  村里的人大门平时都是敞开的,贺峰走到里面才喊人,问朱老师在家不在?
  朱老师正带着眼镜在屋里看书,看见贺峰来倒是高兴,“干啥来了?”
  “问问咱小学初中缺不缺老师,让宋青书来教书成不成?”
  朱老师推推眼镜,语气有些揶揄地问:“宋青书?那个跟着你的小知青?”
  贺峰点头,不知道村里人到底咋传的,感觉肯定没说什么好词,但也没说多难听的话。
  他笑着说是,上次借书也是为了给人看的,等过两天给送回来。
  朱老师没在意这个,站起来往门口看看,没瞧见人影儿,“人呢?来了吗?”
  “在门口呢。”
  “咱这儿肯定缺老师,你叫他来,我看看会写啥,是教初中还是教小学。”
  “成。”
  贺峰走出门去,宋青书没坐车上,站在朱老师门口,看着门口种的那颗樱桃树。
  现在已经入秋,樱桃树叶子虽然还没黄,但也没什么可看的了,“这是樱桃树。”
  “啊,我刚才还猜是桃树呢。”
  贺峰揽住他的肩膀,带着他朝屋里走,“以后哥教你认,先去屋里吧,朱老师找你。”
  走进堂屋,朱老师就坐在桌前,“你看看这个会写不?”
  宋青书打开发现是数学题,看着难度也不大,应该是初中水平。
  虽然他之前在原来世界当了两年大学生,但因为要赚钱也当个一段时间家教,后来身体不行就彻底不出门了。
  这也让他对初中知识印象深刻,他坐下拿着铅笔一顿写,把一页纸都算完才还给朱老师。
  这时候的纸没那么白,泛着黄,看起来倒是养眼。
  “您看看,我还会语文,英语呢。”
  朱老师又把缠了绳的老花镜网上推推,靠近眼睛,他虽然年纪大了,脸上堆着皱纹,可眼神十分清明。
  纸上他出的题都写了,看着过程也都是对的,从初一教到初三是没啥问题的,他满意地点点头。
  “那就来咱初中教学吧。”
  他站起来走到日历旁边,看着时间,八月十一号,农历八月十二。
  “今儿也八月十一了,我给你拿点书,九月开学就来学校上课吧。”
  宋青书开心了,笑着和朱老师道谢,朱老师回里间在书柜上找书,问他咋不回城里上学,考个大学就能留城里教书了,那不是更好吗?
  贺峰听到就敛了神色,宋青书没有任何停顿地回应着。
  “我想留在咱这儿,当个老师送学生出去也挺好的。”
  “村里的孩子皮,但也尊重老师,真惹你生气了就管教,别把自己气着就成。”
  朱老师拿了些教材和教案,都是他一笔一划手写的,交到宋青书手上,“这都看看,咱这儿啊,一个老师可能要教几门课呢。”
  这个贺峰知道,朱老师以前带他数学,还带他地理和化学。
  他学生时代比较皮,那时候也挨过不少训斥,也不耽误现在逢年过节来看看老师。
  宋青书点头,“您放心,我肯定认真看。”
  朱老师眼里的赞许藏都藏不住,他看着宋青书又看看贺峰,“你虽然没有读书的命,倒是找了个读书的。”
  他颇有一种好学生找了个混混的感觉,连看向贺峰的眼神都染上了嫌弃。
  “我们也不”“好了,不用多说。”朱老师闭上眼睛,歪着头,“我不关心这个,人嘛,活着一辈子开心就成。”
  “你看着就是好说话的,以后教书还是要严厉些,不然压不住这些半大小子。”
  “多跟贺峰学学,冷着脸。”
  宋青书看出这爷俩关系好,瞥瞥贺峰,发现人脸上的莫名其妙,没忍住笑意,“好。”
  走出门口,贺峰就接过了宋青书捧着的书籍,宋青书没给,“车篮子里是枣,万一压烂了,书就脏了。”
  贺峰想想也是,又觉得有点吃味,现在就想着教书了,以后回家不天天聊学校里的事儿啊。
  本来想发发牢骚的,但是他看见宋青书眼底的欣喜,连翻书的动作都是轻快的。
  算了,回家。
  第15章 等你回来
  还没回到家小黑就远远出来迎接,两只前爪左边扑完扑右边,兴奋的不得了。
  隔壁家的小黄狗跑出来,宋青书嘬嘬嘬两声,两只狗都跟着跑回了家,在院子里面咬着玩。
  那只狗崽只有被小黑咬的份儿,倒也不害怕,扑腾着追小黑。
  宋青书下车,贺峰把堂屋的门打开才进去,把书放在大桌上又出来和两只小狗玩儿。
  隔壁家门口停了几辆自行车和脚蹬的三轮车,应该是七月十五,家里人回来给老人上坟来了。
  贺峰刚拿了菜准备做饭,隔壁就来了人叫他过去吃,以前贺峰会直接去,但现在还有宋青书。
  他让小辈们先回去,然后走到宋青书旁边,问他饿不饿,想过去吗?
  宋青书不喜欢面对太多人,他下意识摇头,又问贺峰不去会不会不好。
  贺峰刮了一下他的鼻尖,“不会,我过去说两句话,你先在家玩着。”
  他转身离开,宋青书揉着小黄狗圆滚滚的肚皮,又热又软乎,然后又挠挠小黄狗的下巴,“回家吃饭去吧,今天有客人肯定能啃骨头。”
  宋青书站起身,看见一边的自行车车篮里还放着枣,到厨房拿了一个碗出来,把枣都捡进去。
  小黄狗和小黑闹腾着跑到门口。
  贺峰的声音从门口传过来,“我前两天碰见,他说要等熟了拿去镇上卖钱。”
  另一个人说好,知道了。
  然后贺峰走进大门,看见宋青书端着盆,跟上他去了厨房。
  “今天中午吃面条成吗?”贺峰挽起袖子问。
  宋青书说好,拿起一颗枣塞进嘴巴里,顺势坐在那个木凳上。
  家里做面条是要自己手工制作的,宋青书没见过,以前都是买来的,他兴致勃勃地坐在旁边看贺峰操作。
  白面兑上水放在瓷盆里揉,侧面看,贺峰的肌肉线条流畅,麦色的肌肤被阳光撒上一层光晕,侧脸硬朗帅气,高挺的鼻骨骼明显。
  身上的围裙箍住了腰,肩宽窄腰的倒三角身材衬得更好,宋青书想,这身材长相妥妥的小说男主。
  贺峰弯着腰揉面,手下的面团不算多,家里剩的白面都被他用了,“崽崽,明儿逢集,咱去镇上买东西去。”
  “好,确实很久没去了。”
  宋青书脑海里有印象,去年年前知青们一起去镇上买东西,盼着过年吃些好东西,大家还是集资买的。
  那个年过得倒也是热热闹闹。
  面团揉好放在一边醒发,贺峰拿着笊篱盖住,然后把菜板放下来,又把洗好的豆角和绿叶菜放在旁边。
  他切了几片姜,心底盘算着明天要买的东西里要再添上两块老姜。
  农村里很少种姜,这东西买一大块能吃上很久,多了也不好卖,倒不如吃完再去买。
  地里种些西红柿土豆啥菜的,多了拿出去卖也有人要。
  切好豆角,橱柜里的肉也拿出来,最近每天都吃,上次买的肉也消耗了差不多,明儿也要再割点。
  他七算八算,要买的东西还不少,身上要多带点钱。
  “明儿买点苹果,回来把马上熟的柿子摘掉,咱自己烘柿子吃。”
  柿子挂的高,红透了都是鸟儿先发现,它们站在枝头啄上几口就飞走了,剩下被咬过的柿子,没几天就会砸落在地上。
  所以,趁着没熟透,要先摘下来许多,放进泡沫箱里,再搁上几颗苹果,没几天就能吃上软柿子了。
  前两天下雨,地上已经落了挺多的,贺峰看着也有点心疼。
  宋青书经他这样一说,想起刚来那天递过来的软柿子,甜滋滋也不涩口,好吃。
  他语气轻快,“哥,要买的东西一会儿我记下,省的明天忘。”
  “成。”
  贺峰往锅里铲一块雪白的猪油,油化了滋啦滋啦地响,在铁锅里跳跃着,然后葱姜被丢进去。
  香味儿蹭一下窜出来,猪肉和豆角被一起倒进锅里,经热油一烹,豆角变得翠绿油亮。
  贺峰倒了点水进锅里,盖上锅盖等了会儿,又翻炒几下才盛出来。
  他用丝瓜瓤涮涮锅,然后重新倒油,打了两个鸡蛋进去煎。
  等蛋白煎定型,金黄的边翘起来,贺峰又倒进去两瓢水盖上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