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许是太高兴,她腿都有些发软,安阮赶紧扶着她坐下, 拿了一张手绢给她擦擦眼泪,自作主张的从厨房横梁上取下一块熏肉,又转身回了房, 从箱子底下翻出五十个铜板用布包着,连着那块熏肉一起塞进了里正的手里。
  他说:“劳烦里正跑这一趟给我们传喜讯,这点心意还请您收下。”
  “你看你这,也太客气了不是。”
  里正嘴上说着客气,可收东西的动作却不慢。
  五十个铜板不多,但省吃俭用的也够一个人好几日的饭钱了,再加上那块熏肉可是块好肉,里正脸上的笑意更真诚了几分。
  这时朱莲花也缓过了神来,她对里正道:“周旭考了第一可是大喜事,可得好好庆祝庆祝。”
  “等周旭回了乡我就请乡亲们吃个席,到时候还要请里正赏脸,再跑一趟来吃个便饭。”
  朱莲花话说得漂亮,里正自然也愿意卖这个面子,况且人人都知道周家是云水村里条件不算最好但也是数一数二的一户,平日里的吃食都好着呢,宴席的酒菜只会更好不会差。
  里正当即道:“好,到时候我一定到。”
  娘俩将里正送出了门,回屋时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安阮想起自己刚才的自作主张,不由得有些不安的向朱莲花低头认错:“娘,刚刚我私自做主送了熏肉没经过您同意,那块熏肉您算着看值多少钱,等我下回卖了鸡蛋就把钱补上。”
  铜板出的是他自己的私房钱,但熏肉却是拿的家里的,如今掌事的当家主母是朱莲花,他没问就擅自送了人就是僭越。
  朱莲花叹了一声,拍拍他手背:“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娘高兴都来不及呢。”
  “娘刚才光顾着高兴了,还得亏你会来事儿,没让我们周家在里正面前落了个坏印象。”
  里正在附近几个村里都是德高望重的,绝大多数都服他管辖,此番特意跑一趟来报喜,那可真就是看得起周旭和周家。
  不说其他的,光就跑这一趟,给钱银和回礼就都是应当的。
  要是这回礼没给又或是给得太小气,只怕里正嘴上不说什么,心里肯定也会觉得膈应。
  到时候落个坏印象事小,万一哪日周旭真考过了发解试去了省试,朝廷里来人调查时里正说上那么一两句不中听的,只怕是会坏了周旭前途。
  想到这里朱莲花也有些后怕,越发觉得安阮懂事,同时也欣慰他成长了许多,竟会主动做起人情往来了。
  她当即拉着安阮进了房,从钱盒子里拿了一两碎银给他,并且说道:“给里正送礼这事儿是整个周家的事,没有让你出自己私房钱的道理。”
  “娘?您这是做什么?我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况且一两银子也太多了。”
  安阮受宠若惊的瞪圆了杏眼,说着就要将银子还给朱莲花。
  朱莲花不由分说道:“这一两银子是娘补贴给你的,也是感谢你给周旭解决了一个隐患。”
  “给你了,你就拿着。”
  朱莲花说什么也不肯拿回去,安阮只能收下了。
  .
  周旭考了乡试第一的消息没多久就传遍了云水村,连隔壁几个村子的都听说了,上门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的,但也不乏想要拉关系巴结讨好,看能不能捞上一些好处的人。
  这两日下来,可把安阮和朱莲花都累坏了。
  周言和周爹这回上山运气不太好,守了三日都只猎了些寻常的野兔野鸡,还意外撞见了一只大黑熊。
  黑熊大约也是饿狠了,竟不管不顾的就追着两人跑,似乎是要吃人。
  得亏两人跑得快,借着对山上地形的熟悉,成功甩开了大黑熊。
  有了大黑熊出没,之后打猎就都变得十分凶险。父子两商量了一下提前下了山,准备下一回做好了准备带齐了家伙,再看能不能将那头黑熊杀了。
  这趟上山没猎到什么好猎物,父子两心情都有些郁闷,不过两人刚下来山,见着第一个村里人都被拦着好生道贺了几句,之后也是遇到一个人就笑着跟他们说一句恭喜,可把两人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直到回了家,才知道是周旭考取了乡试第一。
  周爹被这天大的喜讯砸懵了脑袋,他狠狠拧了一把大腿,疼得他龇牙咧嘴的,下一秒就放声大笑了起来。
  “好好好!周旭可真是太争气了,不愧是我周家的种!”
  他高兴得原地转圈,嘴里念叨着要去祖坟那儿烧香祭祖。
  泥腿子出身好几代的周家竟出了个读书人,还考了个乡试第一,可不就是列祖列宗保佑吗?
  周言平日里虽然对周旭严厉,但也由衷的为他感到高兴和自豪。
  他问朱莲花:“周旭何时回来?我去接他吧。”
  发解试在来年开春,乡试已经放了榜,按理来说周旭也该回来了才对,但周言看了一圈也没见着人,猜测可能是衙门那边叫了去摆宴,然后又让周旭的夫子留了下来,带着四处去炫耀去了。
  亲自教出了个乡试第一,这到哪儿都是吹嘘的本钱。
  朱莲花道:“里正托人传了信,说是明日就能回来。”
  周言点了点头,正好他也能歇息一晚上,明日起个大早租个驴车去接人。
  周旭回来后必然是要摆宴席宴请村里人沾沾喜气,这从山上打来的野鸡野兔就正好拿来做了主菜。
  除此以外还得弄上一些鱼,寓意好。
  于是周言和周爹刚踏进家门没多久,转身就拿着渔网和竹笼去了河边,安阮好奇他们怎么网鱼,便也跟着一起去了。
  秋天的鱼为了过冬也会囤积不少脂肪御寒,所以这个时候的鱼最为肉嫩肥美。
  湍急的河流水浪滚滚,分支出来的小溪倒是风平浪静。
  周言在水草肥美的河岸边挖了些蚯蚓,往每个竹笼里都放上了一些,然后安置到了溪流河边,等着明日接完了人再来收笼子。
  而后几人特意选了一处水里没有那么急的河段,连着抛了十来网,才勉强将带来的木桶装满。
  在父子两人撒网的时候,安阮如意到了旁边分支出去的小溪里有很多的田螺和河蚬,在征得周言的同意以后,他才撩起裤腿踩进了小溪。
  由于竹笼都下了河,唯一带来的木桶装着鱼,安阮就地取材扯了些半指粗的藤蔓编成了篮,用野草垫底,将摸来的田螺河蚬装了进去。
  等鱼打得差不多时,他篮子里也装满田螺和河蚬,甚至堆高冒了个尖尖。
  三人是一大早就来的,收着渔网走时,已经临近午时。
  藤蔓编的篮子还很软,只能勉强装东西,提着恐怕会坏,安阮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周言脱了外袍,让安阮把篮子放到衣服上方,而后像是打包袱一样栓了起来。
  有了衣服包裹支撑就不怕篮子会突然坏掉了,安阮小心翼翼的抱着篮子,亦步亦趋的跟在提着一桶鱼的周言身后。
  鱼离了水就会死,周家也没有能养鱼的地方,除了装水的大水缸,基本都是木桶木盆了。
  田螺河蚬多泥沙,想要好吃就得养上两日。但鱼不好养,几人探讨了一番后就将鱼全都杀了,切了花刀裹上一层薄盐,放进油锅里炸干了水分,以方便保存。
  至于挖出来的鱼内脏,则被拿去掺和到猪食里,喂给了那两只被周言带下来山后就养进了猪圈里的小野猪。
  那两只野猪小但脾气却不小,刚开始还会用獠牙去顶猪圈的木板想逃走,后来养熟了倒是不想跑了,但还得比性情温顺的家养猪暴躁许多,所以周言从不允许安阮去喂猪,就怕不小心伤到了他。
  这些暂且不提,一家人将鱼炸好之后就放了起来,只留了四条巴掌大的做了一锅酸菜鱼汤,就着老面粑粑就简单吃了一顿晚饭。
  翌日一早,周言就带着安阮一起,驾着驴车去接周旭去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周旭正跟着夫子一起,被一位地主请到了府上。
  第36章 三十六
  周旭进了地主府上没多久就坐立难安了起来, 不因别的,全因地主老爷将让他的小女儿坐到了周旭对面。
  跟着一同被请来的夫子脸色也不太好看,但因为面前的人是镇上有钱有势的地主老爷, 他不好发作。
  未出嫁的女子夫郎可不能随意见外男, 可地主小女儿却一点都避讳的现身酒席上,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打什么主意。
  “这位就是周旭了吧,小小年纪就考上了乡试第一,果真是一表人才。”
  那地主老爷好像一点都没察觉到两人脸色不对,兀自笑呵呵的和周旭搭着话。
  周旭勉强的笑了笑:“刘老爷谬赞了,全是夫子教导得好, 否则我也没今日。”
  他语气谦逊,没有半点傲气, 更没有那些文人的酸腐味,侃侃而谈的模样更是让人高看了几分。
  地主小女儿举着团扇遮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漂亮的丹凤眼。她正用眼角余光打量着周旭,而后朝地主老爷微微颔首,显然是对周旭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