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范令允也没想她说话,兀自开口,“我要去战场,你把屋子里的人看好。顾屿深身体不大好,就让他在宋简那里就行。”
  顾兰还是没有说话。
  范令允做完该做的事,起身就要离开。看到顾兰这副样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了一句,“顾兰,今时月古时月,你所见的,只是此间月。”
  “上辈子如何,也是上辈子的事情。浮生一梦,到头都是浮云。他只是顾屿深,是他自己。重蹈覆辙也好,步开新路也好,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顾兰勾勾唇,“说的轻松,若是他重蹈覆辙,你又要一哭二闹三上吊。”
  “因为我喜欢他。”范令允没有遮掩,“我想他好。”
  “但是如果重来一次,是让他又一次经历绝望,不若那痛苦就我一人感受。”范令允低眉说,“不强求。”
  ————————
  顾屿深第二日很早就起了。四个孩子都还睡着。他推开书房的大门,久违的拿起了笔墨。
  先写给刘郊,然后是陈润,宣许,最后是顾兰。
  轮到范令允的时候,他想了很久很久,不知道该写什么。
  写“白头偕老”太过讥讽,写“我心匪石”太过肉麻。他思虑良多,不知觉就写满了一张纸。可他看着,又把它揉碎了扔到一旁。
  又展开了一张新纸,落下寥寥几行。
  他把这些零零散散的信件揣在怀中,走出了屋子。檐下还挂着那只麻雀,顾屿深仰头看了看,把笼子的门打开了。
  麻雀犹豫了很久没有动作。
  顾屿深轻笑一声,也没再管,转头走出了小院。
  踏出门的那一刻,他听到身后鸟雀振翅的声音,回头看了看。笼中空了,麻雀许久没有飞翔,飞的歪歪扭扭,可是盘旋数圈,依然远去,淡出视野。
  “但有青云在。”顾屿深脑海中突然想起了这句不知是谁写就的诗句,“平生不彷徨。”
  他没有前往隔壁宋简在的小院,没有前往济仁堂,没有前往城郊的军营。顾屿深步入街市,走进了一家书肆。把那些信件交给了老板。
  书肆老板见怪不怪,程式化的问道,“啥时候送啊?仅限末柳城啊,出城的要加钱。”
  “就在末柳。等到庆阳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你再送。”
  老板把信件收起,放在了写着“久侯”的抽屉里。
  顾屿深交了钱,最后找去了末柳的行脚商,他没有选择跟着队伍,而是单独雇了一个人,一辆车马。
  “一次结清?”那行脚汉子惊诧的说,“贵人,别是什么危险之处。若是有危险我是不接的,我家上有老下有小……”
  “去青尧府。”顾屿深笑了笑,“看你这能说会道的,我倒是看准你,更非你不可了。”
  一听是青尧府,那汉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那、那何时启程?”
  “就今日,一个时辰后。”顾屿深有些抱歉的说,“有些赶,但是是急事。可以么?”
  “啊……”那汉子犹豫了一下,不过重金在前,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可以可以!”
  ——————
  小院中,顾兰看着厨房中的糕点有些发愣。
  那些糕点放在盒子中,摆的整整齐齐。一眼望过去,都是顾兰喜欢的种类。
  “谁做的啊,你顾哥哥?”宣许正在一旁把药盛出来,又给陈润准备喝药的蜜饯。看到这一幕顺口一问。
  “八成是了。”刘郊笑着说,“早说没有隔夜仇。”
  不、不对。
  一点点恐慌逐渐满溢在顾兰心头,她微微睁大了眼,喃喃说道,“他不会原谅我。”
  “你们当初把我整下明光城的河我还说不会原谅你们嘞,怎么没人把我的话当回事儿。”宣许嘁一声嗤笑道。
  “宣许?”陈润在另一间屋子喊道,“药好了么?”
  “好了好了别催了,我也没骂脏字儿至于吗?”宣许一手端着药碗一手端着蜜饯,用脚勾开了厨房的门。
  而正在四个人吃早饭的时候,宋简闯进了门。他一脸焦躁,目光迅速的划过院子中,问了一句,“顾屿深呢?”
  四个孩子面面相觑,最后是顾兰开的口,“没在你那儿?要不就是在济仁堂。”
  “济仁堂没有。”宋简跳脚说,“我特么连他影子都没见到一个!”
  顾兰霍的站起,心中不祥的预感落到了实地。
  刘郊还在问,“是不是去军营了?”
  “不是。”顾兰红着眼眶,“不用找了,他在去青尧府的路上。”
  --------------------
  <擂鼓>这一节,快接近尾声啦。
  下一篇章会写“渣男”范令允的事情,有大段回忆杀。
  引用的那诗错了改了改(斯密马赛!!我才知道我以前一直嘴瓢背的是错的!!)
  第45章 擂鼓·击鼓
  宋简听闻,没有犹豫,转身就走,却被顾兰死死扯住了袖口。
  “别去!”顾兰近乎有些恳求的说,“宋先生——求你!而今前线战况不明,顾屿深失踪一事若是被范令允知道,巧儿关定然大乱,乱军入境,你也不能保全。”
  宋简甩开袖子,冷冷看向小姑娘,“前几日他与你见面,归来失魂落魄大病一场。你与他有什么仇什么怨,看不得他一点好?”
  “你不了解他,只求你听我这一句。”顾兰追了几步,再次握住衣袖,“你若是真的为他一人放巧儿关大难,才是生生把顾屿深逼上了绝路。”
  宋简不听,一个小姑娘的力气对他来说轻如鸿毛,他再次用力,转身就走。
  “我幼时被卖入药谷,同他相依为命近十载,你算什么东西,敢来质疑一句我与他的关系。”
  顾兰没停,追出了小院,“先生、先生!”
  可是十岁的小姑娘怎么跑得过二十余岁的青壮年?她跑了几步,气喘吁吁,眼见得宋简就要淡出视野。
  “扑通”一声,尘土飞扬。
  追出来的宣许河陈润刘郊登时都瞪大了眼,宣许看着那跪倒在地的人,愣愣喊了一句“顾兰!”
  “宋先生——”顾兰这一辈子不曾如此卑微的求过人,这是她第一次低到尘埃里,小姑娘毫不犹豫地重重磕了下去,一下子就见了血。
  刘郊要拉人起来,可是被顾兰拒绝了。她看着前方那个顿住的身影。
  “你了解他的性格,你知道的。”飞扬的尘土中,血液沿着额角溜下,顾兰流不出泪水,“顾屿深此人,把他人的命看的远远比自己重。”
  “明光城的我,药谷的你,燕来镇的范令允,我们所有人都靠着他的怜悯苟活。”
  宋简听闻此语,霍的转身,“我找了他七年!”他红着眼说,“我要看他去前线送死?!”
  “他去的是青尧府,未必是前线。可若是前线因他而溃散,他活不下去。”顾兰再度磕下去,“别惊动大军,我们自己去找。”
  ————
  “贵人。”那车夫姓赵,家中老大,人憨憨的,“为什么想起去青尧府?”
  马车停在一旁,他们在驿站歇脚。顾屿深掏钱买了好酒和清茶,又买了包子和馄饨。赵大开始红着脸摆手说不用不用,他自己可以,顾屿深执意给过去,“别客气,也别叫我贵人。我姓顾,名屿深,赵大哥看来略大我些年岁,叫我小顾就好。我们在路上算是合作者,没有尊卑。”
  听到赵大的问话,顾屿深笑着放下了手中茶,“怎么,只许在末柳,不许去他乡?”
  “那自然是去得的!”赵大忙说,“不过去青尧府的少见。那地方……”
  他放轻了声音,用手捂着嘴,“是个没啥本事的兵痞子掌大权,有些乱,比不得末柳。”
  “而且那地方,田地大多是官家的,住那儿的要么是兵,要么是商,都不好糊弄。”赵大看着这好心的年轻人,想起了他的弟弟,有心提个醒,“独在异乡,还是得小心。”
  吃饱喝足,重新上路。
  为了避免路上烦闷,顾屿深出车并赵大一起做到了驾车处。赵大越看他越亲近,兴高采烈的跟他分享自己家的趣事。
  先讲他和他媳妇,“她是俺初恋!”赵大提起这事儿就自豪,“小顾,我跟你说,我第一次见她,是在成衣铺子,她抱着刚买的菜,从叶子里面笑着看我……”
  “诶你有没有喜欢的人啊?”说道一半儿,赵大突然想起他娘的嘱咐,跟人聊天儿不能光说自己,还得聊聊别人。
  猝不及防被问道,顾屿深想了想,低声笑道,“有的。”
  “也是我初恋。我第一次见他,是在……”
  说到这儿,顾屿深顿了顿,初到燕来镇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还在昨日,可是恍惚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是在一条河边。”他回想着那个黄昏,“太阳打在他的侧脸上,金灿灿的。他本来长得就好,那么一照,我以为他是佛祖,来渡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