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我道:明日还是泡这茶给大伙儿尝尝,如何?师姐道:甚好。这时我见师姐上穿秋香色对襟软衫儿,水蓝缎裙,外罩银灰色狐皮斗篷,墨色长发只用一根红丝绳松松束着,玉钗半卸,黛眉低横,衬着美玉无瑕的肌肤,越显得举止温柔,娇俏可爱,我不觉动情,忍不住又挨近了些许。待要吻上去,师姐却剥了一颗鲜核桃仁儿,一把堵住了我,看着我幽怨的眼神,师姐笑道:马上就快要三更了,今日着实闹得晚了些,你还不赶紧吃完手里这盏茶去歇息!
我道:我有一件事告诉你,到了明日,我们可以晚一些出去。师姐问道:可是有什么安排?我道:明日一大早,李婶儿母子就要来陪李师姊和妈妈到山上的庙里去,不知道做些什么,一灯大师那边有慈恩师父照料,咱们能多睡会儿。师姐道:那襄儿怎么办?我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倒是对这孩子上心得紧,想必她要跟着上山去,我瞧那阿轩和襄儿倒是很玩得来。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这才收拾铺床。
我看那炭火快要烧完,又去屋外搬了些回来,待添好时,手上沾了些炭屑,师姐只好披衣起身,将煎茶时剩的小半壶水让我淋手,洗罢手,我重新掩好房门,师姐待要转身,却不料被我一把抱起,嗔道:吓人一跳,还不放下来。我勾了勾唇,道:好媳妇,方才煎茶辛苦你了,我来抱你回去歇息。师姐把脸一红,扭过头去。我索性停下脚步,倾在她耳边道:龙儿,我想宠你一世,你让我这样抱一辈子可好?师姐不妨我突然说出这些情话,低眉看着我,良久,将额轻抵了来,接着唇上忽的一凉。
放下银钩,帐内不觉又安静几分,两人在暖帐之中,衾展鲛绡,轻怜玉体,唇过处,胭脂记。正是:夜深犹恐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第82章
自从决定将离去之日程推后,不觉又过了十数日光景,期间蝉衣伯母接到巫医谷讯息,先行一步。襄儿得到家中回信,由于一灯大师作保,郭伯父难得松了口风,襄儿欢天喜地开始收拾行囊。其实说是收拾,倒不如说是重新采办,她来到江陵府时正值初秋,此刻却已到了寒冬腊月,那些衣裳俱不能御寒,师姐便带着襄儿外出了几日,买回布料,棉花,给她制了几身新衣,把襄儿欢喜的要不的。
几人启程不到五日,夜间忽然飞起鹅毛大雪,次日起身,只见天地间一片苍茫,万里飞雪,将山林万物染的银白。襄儿抓起地上一团雪漫洒向天空,兴奋地跑个不停。师姐在后面拿斗篷追着,生怕襄儿受了凉。我探了探前方情况,心道:这山路本就崎岖,现在前方路况不明,若是继续这样赶路,怕是不妥。于是折身回去将这层意思对众人说明,一行人便在客栈又停留了几日。好在几日后天气转暖,被封的山路上重新出现了商旅,几人重新启程。
走了约莫半日,不料天色又变得十分晦暗,李师姊道:小川,这条路我从前走的时候,依稀记得再往前不远处就是一座山神庙,咱们不如再走一段去庙里歇息,咱们的粮食饮水俱都充足,倒也不怵在山里多停留两天。我又看了看一灯大师,却见他脸上依旧无甚血色,知他今日一直在强撑自己。便点点头,果断道:好,那我们就继续赶路吧。说着,便叫师姐将襄儿带回来,我披上蓑衣,继续挥鞭赶车。
正小心赶着马车,身后布帘被掀起,冷不防耳朵被捂上了一双干燥柔软的手,我腾出一只手,覆了上去,道:车里烧着小铜炉那么暖和,无端跑出来跟我受冻的么。师姐笑道:我怕某只奶兔子冻得哭鼻子,就想着出来替她一会子。我心头一暖,还是道:无妨,你忘记我体内有扶光珠加持,这点程度的严寒对我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师姐点点头,道:倒是忘记了,你这家伙自己便是个小火炉。说着,在我身边坐下。我急了,道:你给我回去!师姐打了个哈欠,接着靠在我肩膀,轻声道:可我困了,想靠着你歇息一阵子。心里突然柔软得不可思议,我低头看着她,师姐眉眼弯了弯,靠在了我肩上。我放慢马车速度,将身上的蓑衣披在师姐斗篷外面,两人就这样一起赶车。
又行了三里多,我忽然看到地面出现了一排脚印,脚印非常浅,若非我视力奇佳,断不能发现还有人行在这冰天雪地里。这脚印非常奇怪,在左脚处,还拖着一条似断非连的线,倒像是,我思索了一下,倒像是有人用一支棍子在戳着雪行走。师姐此时睁开眼,叹了口气,道:这样的天气,怎么还会有人奔波呢?小川,咱们顺着这条路继续走一走,若是可以的话,就将那人捎上一程罢。我道:正有此意。
此刻雪已经停了,脚印逐渐清晰起来,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前方果然出现了一个背影。待走进时,看清了人,我不禁倒吸一口气,在这样的天气里,她只着一件布衫,墨黑长发随意披散着,皮肤冻得雪白,在她手里有一支青竹杖,此刻她摸索着往山里走去,她的年纪大约与我同岁。在白色的山林中,她的背影倔犟而沉缓,又添着些许萧索。
我忙勒住马车,师姐已先我一步下车去,边走边将身上的披风解下,给那女孩子,这时襄儿掀起帘子问怎么回事,我便简单向众人解释了一番,一灯大师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福。待要下车时,师姐已经将人带了过来。襄儿口中不禁咦了一声,道:燕姐姐,这位小姐姐就是那天我和你说的那个盲女姐姐,我和龙姊姊在绸缎庄买衣料时,她就站在附近,一副迷了路的样子,龙姊姊和我带她去了要找的地方。我恍然道:那既然这样,你们也是相识的,这样再好不过了。襄儿喜的点点头,忙将身旁的位置让出一些。
我伸出手,道:姑娘,请把手给我,我带你上来。哪知,她竟像是不曾听到一般,丹凤眼无神地眨了眨,薄薄的唇微微抿着,只是将青竹杖交给师姐,自己攀着车门,慢慢上来了。我有些尴尬地收回手,侧身为她掀起帘子,这时听到她低声说道:多谢。我笑笑,将帘子复又放下。师姐最后上车,将盲女的青竹杖递进去,我道:还不进去么?师姐摇摇头,道:里面有襄儿,小白她不会闷的。我道:那姑娘原来叫小白么,她有没有说为什么独自在冰天雪地里走,她的家人呢?师姐笑道:你就这么好奇人家姑娘的身世么?需不需要我把小白姑娘叫出来回答你的那些问题。我委屈道:我不过问问而已,师姐你就这样呛我。师姐笑着点了点我眉心,不说话,只接过我手里的马鞭子,轻轻驱赶起了马儿。
找到李师姊说的那件山神庙时,已是黄昏时分了。这座庙规模不大,数年无人经管,后院已是荒废了。虽看着残破不堪,但好在能够遮风挡雨。安顿好众人,我便带着襄儿去拣些林子周围的枯枝干柴。
燕姐姐,咱们把这个也带上吧?我闻言回头,只见襄儿手中正捧着我那张长弓,那长弓高出她一截,是以她搂着有些费劲。我笑道:小丫头,是想找些野味来尝尝?襄儿道:燕姐姐,许久不见你用这个,你也教我一教。我道:我像你这般年纪,个头已是和你龙姊姊持平了,所以这弓用着倒也不算费劲,只是你这......说着,将她的身高与自己比了比,襄儿佯恼道:你可莫要小瞧人!我力气却也不小呢!两人说笑着,已来到了林间。两人先用麻袋装了些干柴放在一边,随后又往林子深处走了些,我举目四望,但见银装素裹,这样的天气一般是很难打到猎物的,襄儿显然也想到了,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我摸了摸她头顶,安慰道:你莫要急,等咱们回了活死人墓,那后山的野物比这里丰富,到时候我定教你打猎。襄儿道:可我刚才还跟小白说,你打猎可厉害呢,这下我拿不回东西,她定要笑话我吹牛了。我哑然失笑道:你这个丫头,平白对人家说这些作甚。襄儿不语,只顾有一下没一下地踢着雪,神情颇为幽怨。我无奈道:罢了,罢了,咱们再往林子里走一遭儿,若是还打不到猎物,你可不能再耍脾气了。襄儿转喜道:我听燕姐姐的。
进入林子深处,运气倒也不错,恰好遇上了外出觅食的野山羊,我凝神搭弓,待要射时,却发现在它一旁还有两只幼崽,襄儿见我放下手臂,悄声道:怎么了?我指指不远处,襄儿会意。此时天色已晚,两人只能无功而返。
回去的路上,我见她蹦蹦跳跳的样子,逗她道:咱们没有打到猎物,你怎地还这般高兴?襄儿道:那不一样,燕姐姐你不是因为打不到,而是因为不忍那小羊和它妈妈分离,这才放过了它。小白不好说什么的。我笑道:你甚时候对小白这么了解了?我看她真是个闷葫芦,和你龙姊姊半斤八两。襄儿道:什么,龙姊姊是个闷葫芦?我笑了笑,手指放在唇上做了个噤声手势,襄儿道:那我真是好幸运,龙姊姊对我可温柔呢。我道:我小时候,刚和她生活在一起,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做错,你龙姊姊就撇下我。后来,才慢慢知道,你龙姊姊只是个外冷内热的闷葫芦,这才胆子大了起来。襄儿道:小白说,她以前看得见的时候,也是喜欢在自家后山上跑来跑去。我道:那小白有没有说,她家在何处,咱们也好将她送回去。襄儿摇了摇头,道:她没说,我也就不好再问了。
我道:我有一件事告诉你,到了明日,我们可以晚一些出去。师姐问道:可是有什么安排?我道:明日一大早,李婶儿母子就要来陪李师姊和妈妈到山上的庙里去,不知道做些什么,一灯大师那边有慈恩师父照料,咱们能多睡会儿。师姐道:那襄儿怎么办?我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倒是对这孩子上心得紧,想必她要跟着上山去,我瞧那阿轩和襄儿倒是很玩得来。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这才收拾铺床。
我看那炭火快要烧完,又去屋外搬了些回来,待添好时,手上沾了些炭屑,师姐只好披衣起身,将煎茶时剩的小半壶水让我淋手,洗罢手,我重新掩好房门,师姐待要转身,却不料被我一把抱起,嗔道:吓人一跳,还不放下来。我勾了勾唇,道:好媳妇,方才煎茶辛苦你了,我来抱你回去歇息。师姐把脸一红,扭过头去。我索性停下脚步,倾在她耳边道:龙儿,我想宠你一世,你让我这样抱一辈子可好?师姐不妨我突然说出这些情话,低眉看着我,良久,将额轻抵了来,接着唇上忽的一凉。
放下银钩,帐内不觉又安静几分,两人在暖帐之中,衾展鲛绡,轻怜玉体,唇过处,胭脂记。正是:夜深犹恐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第82章
自从决定将离去之日程推后,不觉又过了十数日光景,期间蝉衣伯母接到巫医谷讯息,先行一步。襄儿得到家中回信,由于一灯大师作保,郭伯父难得松了口风,襄儿欢天喜地开始收拾行囊。其实说是收拾,倒不如说是重新采办,她来到江陵府时正值初秋,此刻却已到了寒冬腊月,那些衣裳俱不能御寒,师姐便带着襄儿外出了几日,买回布料,棉花,给她制了几身新衣,把襄儿欢喜的要不的。
几人启程不到五日,夜间忽然飞起鹅毛大雪,次日起身,只见天地间一片苍茫,万里飞雪,将山林万物染的银白。襄儿抓起地上一团雪漫洒向天空,兴奋地跑个不停。师姐在后面拿斗篷追着,生怕襄儿受了凉。我探了探前方情况,心道:这山路本就崎岖,现在前方路况不明,若是继续这样赶路,怕是不妥。于是折身回去将这层意思对众人说明,一行人便在客栈又停留了几日。好在几日后天气转暖,被封的山路上重新出现了商旅,几人重新启程。
走了约莫半日,不料天色又变得十分晦暗,李师姊道:小川,这条路我从前走的时候,依稀记得再往前不远处就是一座山神庙,咱们不如再走一段去庙里歇息,咱们的粮食饮水俱都充足,倒也不怵在山里多停留两天。我又看了看一灯大师,却见他脸上依旧无甚血色,知他今日一直在强撑自己。便点点头,果断道:好,那我们就继续赶路吧。说着,便叫师姐将襄儿带回来,我披上蓑衣,继续挥鞭赶车。
正小心赶着马车,身后布帘被掀起,冷不防耳朵被捂上了一双干燥柔软的手,我腾出一只手,覆了上去,道:车里烧着小铜炉那么暖和,无端跑出来跟我受冻的么。师姐笑道:我怕某只奶兔子冻得哭鼻子,就想着出来替她一会子。我心头一暖,还是道:无妨,你忘记我体内有扶光珠加持,这点程度的严寒对我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师姐点点头,道:倒是忘记了,你这家伙自己便是个小火炉。说着,在我身边坐下。我急了,道:你给我回去!师姐打了个哈欠,接着靠在我肩膀,轻声道:可我困了,想靠着你歇息一阵子。心里突然柔软得不可思议,我低头看着她,师姐眉眼弯了弯,靠在了我肩上。我放慢马车速度,将身上的蓑衣披在师姐斗篷外面,两人就这样一起赶车。
又行了三里多,我忽然看到地面出现了一排脚印,脚印非常浅,若非我视力奇佳,断不能发现还有人行在这冰天雪地里。这脚印非常奇怪,在左脚处,还拖着一条似断非连的线,倒像是,我思索了一下,倒像是有人用一支棍子在戳着雪行走。师姐此时睁开眼,叹了口气,道:这样的天气,怎么还会有人奔波呢?小川,咱们顺着这条路继续走一走,若是可以的话,就将那人捎上一程罢。我道:正有此意。
此刻雪已经停了,脚印逐渐清晰起来,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前方果然出现了一个背影。待走进时,看清了人,我不禁倒吸一口气,在这样的天气里,她只着一件布衫,墨黑长发随意披散着,皮肤冻得雪白,在她手里有一支青竹杖,此刻她摸索着往山里走去,她的年纪大约与我同岁。在白色的山林中,她的背影倔犟而沉缓,又添着些许萧索。
我忙勒住马车,师姐已先我一步下车去,边走边将身上的披风解下,给那女孩子,这时襄儿掀起帘子问怎么回事,我便简单向众人解释了一番,一灯大师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福。待要下车时,师姐已经将人带了过来。襄儿口中不禁咦了一声,道:燕姐姐,这位小姐姐就是那天我和你说的那个盲女姐姐,我和龙姊姊在绸缎庄买衣料时,她就站在附近,一副迷了路的样子,龙姊姊和我带她去了要找的地方。我恍然道:那既然这样,你们也是相识的,这样再好不过了。襄儿喜的点点头,忙将身旁的位置让出一些。
我伸出手,道:姑娘,请把手给我,我带你上来。哪知,她竟像是不曾听到一般,丹凤眼无神地眨了眨,薄薄的唇微微抿着,只是将青竹杖交给师姐,自己攀着车门,慢慢上来了。我有些尴尬地收回手,侧身为她掀起帘子,这时听到她低声说道:多谢。我笑笑,将帘子复又放下。师姐最后上车,将盲女的青竹杖递进去,我道:还不进去么?师姐摇摇头,道:里面有襄儿,小白她不会闷的。我道:那姑娘原来叫小白么,她有没有说为什么独自在冰天雪地里走,她的家人呢?师姐笑道:你就这么好奇人家姑娘的身世么?需不需要我把小白姑娘叫出来回答你的那些问题。我委屈道:我不过问问而已,师姐你就这样呛我。师姐笑着点了点我眉心,不说话,只接过我手里的马鞭子,轻轻驱赶起了马儿。
找到李师姊说的那件山神庙时,已是黄昏时分了。这座庙规模不大,数年无人经管,后院已是荒废了。虽看着残破不堪,但好在能够遮风挡雨。安顿好众人,我便带着襄儿去拣些林子周围的枯枝干柴。
燕姐姐,咱们把这个也带上吧?我闻言回头,只见襄儿手中正捧着我那张长弓,那长弓高出她一截,是以她搂着有些费劲。我笑道:小丫头,是想找些野味来尝尝?襄儿道:燕姐姐,许久不见你用这个,你也教我一教。我道:我像你这般年纪,个头已是和你龙姊姊持平了,所以这弓用着倒也不算费劲,只是你这......说着,将她的身高与自己比了比,襄儿佯恼道:你可莫要小瞧人!我力气却也不小呢!两人说笑着,已来到了林间。两人先用麻袋装了些干柴放在一边,随后又往林子深处走了些,我举目四望,但见银装素裹,这样的天气一般是很难打到猎物的,襄儿显然也想到了,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我摸了摸她头顶,安慰道:你莫要急,等咱们回了活死人墓,那后山的野物比这里丰富,到时候我定教你打猎。襄儿道:可我刚才还跟小白说,你打猎可厉害呢,这下我拿不回东西,她定要笑话我吹牛了。我哑然失笑道:你这个丫头,平白对人家说这些作甚。襄儿不语,只顾有一下没一下地踢着雪,神情颇为幽怨。我无奈道:罢了,罢了,咱们再往林子里走一遭儿,若是还打不到猎物,你可不能再耍脾气了。襄儿转喜道:我听燕姐姐的。
进入林子深处,运气倒也不错,恰好遇上了外出觅食的野山羊,我凝神搭弓,待要射时,却发现在它一旁还有两只幼崽,襄儿见我放下手臂,悄声道:怎么了?我指指不远处,襄儿会意。此时天色已晚,两人只能无功而返。
回去的路上,我见她蹦蹦跳跳的样子,逗她道:咱们没有打到猎物,你怎地还这般高兴?襄儿道:那不一样,燕姐姐你不是因为打不到,而是因为不忍那小羊和它妈妈分离,这才放过了它。小白不好说什么的。我笑道:你甚时候对小白这么了解了?我看她真是个闷葫芦,和你龙姊姊半斤八两。襄儿道:什么,龙姊姊是个闷葫芦?我笑了笑,手指放在唇上做了个噤声手势,襄儿道:那我真是好幸运,龙姊姊对我可温柔呢。我道:我小时候,刚和她生活在一起,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做错,你龙姊姊就撇下我。后来,才慢慢知道,你龙姊姊只是个外冷内热的闷葫芦,这才胆子大了起来。襄儿道:小白说,她以前看得见的时候,也是喜欢在自家后山上跑来跑去。我道:那小白有没有说,她家在何处,咱们也好将她送回去。襄儿摇了摇头,道:她没说,我也就不好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