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多年前,她目睹阿耶阿娘惨烈地死去。
从此天地浩渺,却只剩她一人。
几经辗转,她被送去长安。
他们是她唯一的亲人,他们对她无微不至,任由她恣意行事。
她犯下的大小祸事不知凡几,只这一次,她萌生怯意,止步不前。
齐兰因听她说完缘由,宽慰道:“她不远千里派人来寻你,相比对你的失望,她更担心你的安危。回家吧,她或许也在害怕,害怕你一走了之,再不见她。”
朱砂听了劝告,背着包袱认命似地推门出去。
梅钱见她眼尾泛红,应是哭过,没好气道:“你哭什么?她难道会打你会骂你?你若是闲得慌,不如多担心担心我。上回你弄残崔宪,我在天尊的牌位前跪了三日。”
朱砂心虚狡辩:“本来就怪你呀。是你自个与我吹嘘,说什么‘崔宪这种货色,随便打杀’。我信了你的鬼话连篇,当夜跑去崔家时没注意身后,才差点被端木岌发现。”
“行行行,怪我。”
“本来就是,你还不服气。”
“……”
两人吵吵闹闹下山。
一入凉州城,往来之人,竟多是兵卒。
梅钱找来一辆马车,一边驾马一边向她道明来龙去脉:“昨日,我们四人下山,听闻凉州新都督一上任,便下令严查凉州前都督夏翊冒功贪腐之事。眼下凉州官员,个个人心惶惶。”
话音刚落,朱砂急吼吼掀帘而出:“岩山的将士们呢?我走前答应过张明府,会送他们回家。”
梅钱:“等晋王进宫面圣,届时抄了夏翊的家,何愁无钱安葬那些将士。”
区区一个夏翊哪够?
朱砂倒还有一个出钱出力的人选:“太子与夏翊二人最是交好,太子怎会不知夏翊贪赃枉法?若晋王日后需要人证,我可去御前作证。”
梅钱冷声催她回车中:“外头风急,你进去。至于太子?我自有手段令其入彀。”
上一个胆敢对太一道不敬的太子,早已命丧黄泉多年。
不知如今这位太子,又会是何等结局?
出城疾行半日,堪堪仅行了十五里,马匹便已力竭。
白雪茫茫,辨不清方向,两人只得就近找去一座破庙安顿一夜。
是夜,朱砂摸着身下薄薄的一层干草堆,望着半截菩萨像唉声叹气:“若是二郎在,他不会让我啃干蒸饼喝凉水,甚至无火可烤。”
听到她的抱怨,梅钱生火的动作停顿,抬头皮笑肉不笑道:“可惜啊,你的好二郎,以后便是别人的好二郎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能不能快点生火!”
“……”
可喜可贺,时至夜半,破庙中终于窥见零星火光。
朱砂裹着仅剩的一件狐裘,面无表情嘲讽:“你整日下山闲逛,竟不知多买几件狐裘御寒。”
十指青紫如冻梨,梅钱颤颤巍巍将手递到那簇噼啪炸开的篝火上去。
足足在旁坐了一炷香,他方觉身子暖了些。
寒气消散,压在心头多日的恶气,自然要一并驱散。
他笑着转过身:“一直忘了问,你为何要赶走罗刹?”
起初,朱砂支支吾吾,一个劲顾左右而言他:“万一他真死了,你们如何向大势鬼一族交代?不如趁他尚未出事,将他赶走,一了百了。”
梅钱阴阳怪气:“呀,我家小朱砂真是人美心善,连对鬼族也这般菩萨心肠。”
朱砂哼哼唧唧翻身过去:“我困了。”
梅钱起身挨着她坐下:“你若不对我说实话,我如何帮你说好话?”
“他的心愿是好好活着,可我走的是一条不归路。若他执意留在我身边,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我其实从未问过他,是否愿意陪我走这条绝路……”
当日在乌兰县城外,朱砂第一次得知罗刹的心愿。
原来作为鬼族的罗刹,只想好好活下去。
她骗他入世,骗走了他的爱与真心,不想继续骗走他的性命。
那道假的人鬼契,尽管她不知罗刹是如何解开的,但契约既已断开,他的余生便与她再无瓜葛。
就如此吧,她想。
也许被封印多年的赤方,修为大减,早失斗志。
或者当年阿娘以性命为祭的封印,会囚禁赤方直到死亡。
又可能,她会与赤方同归于尽。
毕竟赤方手握太一道的秘密,还是第一个参悟《太一符箓》的鬼族。
她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完全战胜他彻底杀死他。
但是,纵使他日万劫不复,她都不愿连累罗刹为她送命。
为了她这个毫无真心的骗子,他不值得。
枯枝迸裂,焰心跃动。
火光照亮两人并肩而坐的身影。
梅钱:“不一定非要用到傀儡术。当年长姐与赤方斗法,赤方屡次不敌。”
“你不必安慰我。”朱砂抱膝坐在地上,头埋在臂弯中,轻声轻语,“当年若非师祖在最后关头清醒片刻,傀儡术一出,今日高坐闿阳宫中的皇帝,只会是赤方。”
梅钱微微叹气:“你的血脉与修为皆在长姐之上,总会有法子的。”
“法子靠你想,我要安寝了”
“好,我来想。”
朱砂翻身欲睡,又想起一事:“对了,你知道玄贰与玄规因何事找二郎吗?”
梅钱抱来枯枝扔进火中:“不知道。”
“你整日跟着我与二郎,难道没听见他们说什么?”
“我又不是顺风耳,你快睡吧。”
第二日出发时,外间风雪渐小。
两人一路,经兰州、渭州、秦州三地。
再翻越陇山入凤翔府,至上元节后的第十日,方风尘仆仆回到长安。
一入城,梅钱便将朱砂赶下马车:“你先回棺材铺等消息,等我去太一道请完罪跪完牌位,你再去见她。”
“行!”
朱砂背上包袱,慢悠悠沿着西市回家。
多月未回长安,市井间又多了三件奇闻轶事。
第一件喜事,出自东宫。
太子妃卢氏上月初诞下一女,圣人大悦,赐名骊珠,册封永康郡主。
骊珠,骊珠。
出自探骊得珠,意为宝珠。
“太子殿下极爱永宁郡主,上疏奏请圣上敕令长安佛寺燃灯五十盏,洗三当日更是下令于东宫大办满月宴。谁知五日前,晋王殿下前脚刚进宫,后脚太子殿下便携太子妃入宫请罪,据称是因宴乐逾制。”
“我听说是凉州出事,祸及东宫……”
皇室辛秘,市井百姓无从得知真假,只好你一言我一语胡乱猜测几句,当做酒桌上的下酒佐菜。
第二件奇事,流传于长安城深巷之间。
据传有仙姝下凡,自称如莲花。每逢月圆之夜,她会择心性澄明之女入梦点化,助其蜕凡登仙。
“短短半年,已有六位女子得如莲花点化,遁入空门,不日升仙。”
有一心向佛的女子,自叹佛缘浅薄。
另有憎厌佛门的女子拍案而起,厉声斥责这如莲花惑乱人心:“若受她点化的女子并非虔心敬佛之人,岂非令她们蹉跎光阴,白白耽误一生?”
霎时间,西市桥畔喧声鼎沸,两拨人就此开始唇枪舌剑地争辩。
第三件义事,颂的是长乐公主李悉昙救兄壮举。
新岁前,长乐公主自灵州返京之后几日,一段血染素衣救兄的故事,随之在坊间传扬开来。
“那贼人暗中谋划多年,本欲行刺齐王殿下。行刺当日,贵主见兄长命悬一线,竟飞身扑救以身相护,生生受下这致命一刀!”
“贵主当真是淑质英才。”
沿路余下的私语笑谈,是京中的几桩姻缘。
朱砂顺耳听了几句,心觉无趣,便顺路买了几样糕点,快步回家。
已近日入,棺材坊三三两两,家家门庭冷落。
朱砂踏雪而归,赵老板与对门的白老板对视一眼,齐齐关门。
送客至门外的钱老板,见她孤身一人,多嘴问道:“朱老板,你回来了。诶,二郎呢?”
“跑了。”
她说完便走,徒留钱老板站在原地嘟囔:“鬼奴还能跑啊……”
朱记棺材铺与走前毫无分别。
开门前,朱砂盯着头顶的金字招牌失神片晌,而后径直回房安寝。
她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不分昼夜。
直睡到赵老板在店外敲锣打鼓大喊大喊:“朱老板,来生意了!”
他喊一声,便敲一下锣,打一下鼓。
锣鼓声徒惹人烦,朱砂气得披衣而起,疾步跑去开门:“喊什么喊!”
见她面色不善,赵老板缩着身子退到一侧,小心翼翼指了指店外的一辆马车:“朱老板,你睡三日了。有贵人找你做生意,我喊你不应,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什么贵人?”
“玄机道长,是我。”
从此天地浩渺,却只剩她一人。
几经辗转,她被送去长安。
他们是她唯一的亲人,他们对她无微不至,任由她恣意行事。
她犯下的大小祸事不知凡几,只这一次,她萌生怯意,止步不前。
齐兰因听她说完缘由,宽慰道:“她不远千里派人来寻你,相比对你的失望,她更担心你的安危。回家吧,她或许也在害怕,害怕你一走了之,再不见她。”
朱砂听了劝告,背着包袱认命似地推门出去。
梅钱见她眼尾泛红,应是哭过,没好气道:“你哭什么?她难道会打你会骂你?你若是闲得慌,不如多担心担心我。上回你弄残崔宪,我在天尊的牌位前跪了三日。”
朱砂心虚狡辩:“本来就怪你呀。是你自个与我吹嘘,说什么‘崔宪这种货色,随便打杀’。我信了你的鬼话连篇,当夜跑去崔家时没注意身后,才差点被端木岌发现。”
“行行行,怪我。”
“本来就是,你还不服气。”
“……”
两人吵吵闹闹下山。
一入凉州城,往来之人,竟多是兵卒。
梅钱找来一辆马车,一边驾马一边向她道明来龙去脉:“昨日,我们四人下山,听闻凉州新都督一上任,便下令严查凉州前都督夏翊冒功贪腐之事。眼下凉州官员,个个人心惶惶。”
话音刚落,朱砂急吼吼掀帘而出:“岩山的将士们呢?我走前答应过张明府,会送他们回家。”
梅钱:“等晋王进宫面圣,届时抄了夏翊的家,何愁无钱安葬那些将士。”
区区一个夏翊哪够?
朱砂倒还有一个出钱出力的人选:“太子与夏翊二人最是交好,太子怎会不知夏翊贪赃枉法?若晋王日后需要人证,我可去御前作证。”
梅钱冷声催她回车中:“外头风急,你进去。至于太子?我自有手段令其入彀。”
上一个胆敢对太一道不敬的太子,早已命丧黄泉多年。
不知如今这位太子,又会是何等结局?
出城疾行半日,堪堪仅行了十五里,马匹便已力竭。
白雪茫茫,辨不清方向,两人只得就近找去一座破庙安顿一夜。
是夜,朱砂摸着身下薄薄的一层干草堆,望着半截菩萨像唉声叹气:“若是二郎在,他不会让我啃干蒸饼喝凉水,甚至无火可烤。”
听到她的抱怨,梅钱生火的动作停顿,抬头皮笑肉不笑道:“可惜啊,你的好二郎,以后便是别人的好二郎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能不能快点生火!”
“……”
可喜可贺,时至夜半,破庙中终于窥见零星火光。
朱砂裹着仅剩的一件狐裘,面无表情嘲讽:“你整日下山闲逛,竟不知多买几件狐裘御寒。”
十指青紫如冻梨,梅钱颤颤巍巍将手递到那簇噼啪炸开的篝火上去。
足足在旁坐了一炷香,他方觉身子暖了些。
寒气消散,压在心头多日的恶气,自然要一并驱散。
他笑着转过身:“一直忘了问,你为何要赶走罗刹?”
起初,朱砂支支吾吾,一个劲顾左右而言他:“万一他真死了,你们如何向大势鬼一族交代?不如趁他尚未出事,将他赶走,一了百了。”
梅钱阴阳怪气:“呀,我家小朱砂真是人美心善,连对鬼族也这般菩萨心肠。”
朱砂哼哼唧唧翻身过去:“我困了。”
梅钱起身挨着她坐下:“你若不对我说实话,我如何帮你说好话?”
“他的心愿是好好活着,可我走的是一条不归路。若他执意留在我身边,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我其实从未问过他,是否愿意陪我走这条绝路……”
当日在乌兰县城外,朱砂第一次得知罗刹的心愿。
原来作为鬼族的罗刹,只想好好活下去。
她骗他入世,骗走了他的爱与真心,不想继续骗走他的性命。
那道假的人鬼契,尽管她不知罗刹是如何解开的,但契约既已断开,他的余生便与她再无瓜葛。
就如此吧,她想。
也许被封印多年的赤方,修为大减,早失斗志。
或者当年阿娘以性命为祭的封印,会囚禁赤方直到死亡。
又可能,她会与赤方同归于尽。
毕竟赤方手握太一道的秘密,还是第一个参悟《太一符箓》的鬼族。
她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完全战胜他彻底杀死他。
但是,纵使他日万劫不复,她都不愿连累罗刹为她送命。
为了她这个毫无真心的骗子,他不值得。
枯枝迸裂,焰心跃动。
火光照亮两人并肩而坐的身影。
梅钱:“不一定非要用到傀儡术。当年长姐与赤方斗法,赤方屡次不敌。”
“你不必安慰我。”朱砂抱膝坐在地上,头埋在臂弯中,轻声轻语,“当年若非师祖在最后关头清醒片刻,傀儡术一出,今日高坐闿阳宫中的皇帝,只会是赤方。”
梅钱微微叹气:“你的血脉与修为皆在长姐之上,总会有法子的。”
“法子靠你想,我要安寝了”
“好,我来想。”
朱砂翻身欲睡,又想起一事:“对了,你知道玄贰与玄规因何事找二郎吗?”
梅钱抱来枯枝扔进火中:“不知道。”
“你整日跟着我与二郎,难道没听见他们说什么?”
“我又不是顺风耳,你快睡吧。”
第二日出发时,外间风雪渐小。
两人一路,经兰州、渭州、秦州三地。
再翻越陇山入凤翔府,至上元节后的第十日,方风尘仆仆回到长安。
一入城,梅钱便将朱砂赶下马车:“你先回棺材铺等消息,等我去太一道请完罪跪完牌位,你再去见她。”
“行!”
朱砂背上包袱,慢悠悠沿着西市回家。
多月未回长安,市井间又多了三件奇闻轶事。
第一件喜事,出自东宫。
太子妃卢氏上月初诞下一女,圣人大悦,赐名骊珠,册封永康郡主。
骊珠,骊珠。
出自探骊得珠,意为宝珠。
“太子殿下极爱永宁郡主,上疏奏请圣上敕令长安佛寺燃灯五十盏,洗三当日更是下令于东宫大办满月宴。谁知五日前,晋王殿下前脚刚进宫,后脚太子殿下便携太子妃入宫请罪,据称是因宴乐逾制。”
“我听说是凉州出事,祸及东宫……”
皇室辛秘,市井百姓无从得知真假,只好你一言我一语胡乱猜测几句,当做酒桌上的下酒佐菜。
第二件奇事,流传于长安城深巷之间。
据传有仙姝下凡,自称如莲花。每逢月圆之夜,她会择心性澄明之女入梦点化,助其蜕凡登仙。
“短短半年,已有六位女子得如莲花点化,遁入空门,不日升仙。”
有一心向佛的女子,自叹佛缘浅薄。
另有憎厌佛门的女子拍案而起,厉声斥责这如莲花惑乱人心:“若受她点化的女子并非虔心敬佛之人,岂非令她们蹉跎光阴,白白耽误一生?”
霎时间,西市桥畔喧声鼎沸,两拨人就此开始唇枪舌剑地争辩。
第三件义事,颂的是长乐公主李悉昙救兄壮举。
新岁前,长乐公主自灵州返京之后几日,一段血染素衣救兄的故事,随之在坊间传扬开来。
“那贼人暗中谋划多年,本欲行刺齐王殿下。行刺当日,贵主见兄长命悬一线,竟飞身扑救以身相护,生生受下这致命一刀!”
“贵主当真是淑质英才。”
沿路余下的私语笑谈,是京中的几桩姻缘。
朱砂顺耳听了几句,心觉无趣,便顺路买了几样糕点,快步回家。
已近日入,棺材坊三三两两,家家门庭冷落。
朱砂踏雪而归,赵老板与对门的白老板对视一眼,齐齐关门。
送客至门外的钱老板,见她孤身一人,多嘴问道:“朱老板,你回来了。诶,二郎呢?”
“跑了。”
她说完便走,徒留钱老板站在原地嘟囔:“鬼奴还能跑啊……”
朱记棺材铺与走前毫无分别。
开门前,朱砂盯着头顶的金字招牌失神片晌,而后径直回房安寝。
她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不分昼夜。
直睡到赵老板在店外敲锣打鼓大喊大喊:“朱老板,来生意了!”
他喊一声,便敲一下锣,打一下鼓。
锣鼓声徒惹人烦,朱砂气得披衣而起,疾步跑去开门:“喊什么喊!”
见她面色不善,赵老板缩着身子退到一侧,小心翼翼指了指店外的一辆马车:“朱老板,你睡三日了。有贵人找你做生意,我喊你不应,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什么贵人?”
“玄机道长,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