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萧持钧并未多言,侧身低头,给萧应淮让路,擦肩而过时,萧应淮侧过头扫了他一眼,故作恭顺的姿态让他更加怒不可遏,强忍着离去。
  春风和煦,池塘边的柳树开始抽出新绿,凭风吹拂,绿柳凝烟,细长的纸条擦过石桥的栏杆,蹭过祝余的袖摆。
  北境的春日来得比其他地方晚些,祝余一行人到的巧,恰逢春三月过后,雪化之时。
  离王征伐的大军已至梅溪镇,正在以燎原之势朝丹朔和柝州逼近。祝余和褚容到达离王府时,正值黄昏。
  边塞落日的余晖铺洒在这片刚刚回暖的土地上,街市上车马喧闹,人来人往,走过熟悉又陌生的街巷,祝余一时有些恍惚。
  幼时那场战乱后被摧毁过半的城镇,如今又恢复成了它原本的样貌。
  离王府的管家在前边引路,祝余陪着褚容一起去了府内议事厅,招待他们的是离王妃白婵,面色和善,风姿绰约。
  听闻王妃是帝京人士,后随离王迁居北境,褚容与她甚是投缘。
  萧恒江与离王在梅溪镇处理军务,王妃给他们安排了居所,一行人舟车劳顿便早早歇下,不想到了半夜,前院忽然热闹起来。
  祝余起身去查探,竟是萧恒江和离王回来了。
  梅溪镇与离王府之间有专门的信使,萧恒江一收到消息便连夜赶回,祝余到时,正见着夫妻俩含泪相拥,互诉衷肠,她顿住脚步没去打扰,往回走时却不小心走岔了路,又撞见了离王夫妇,谢听澜正将白婵拢在怀里亲吻。
  小别胜新婚,于是祝余便又狼狈折返。
  终于回到自己的院子时,正值皓月当空,她抬头看着皎洁的圆月,叹了口气,而后摸着腕间玉镯重新入睡。
  翌日一早,并未在饭桌上瞧见萧恒江和谢听澜,白婵说军务紧急,他二人天还未亮便走了。用过早膳,祝余便出门去。
  去了城西,穿过低矮的房舍,最终在巷子尽头一扇破旧的门前停留。
  此处已有他人居住,祝余便没再上前打扰。
  这是她幼时的家。一旁墙根处蔓延而上的朝颜花,还是她小时候种下的,没想到竟然在战火中幸存下来,活到如今。祝余蹲下身,伸手摸了摸上面的花苞,附近的住户发出些走动的声响。
  儿时的邻居和玩伴一半在战火饥荒中丧生,一半在后来逃难的流民中失散,北境如今已没有什么故人。祝余待了片刻便从此处离开。
  出了巷子,往另一边的山里去,路过山口的小溪时,溪边的野花开得正好,祝余弯腰扯了一把,扎成小小一束,和手里的酒坛拎在一起,进了山口,眼前便是一条被人踩出来的山道。
  沿着山道往里走,不一会儿就出现一片平地,上面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坟包。她抬眼看去,却顿住了脚步,这里的坟包前都放着些供品和野花,像是有人经常来祭拜。
  祝余的目光往里去,落在右前方的一处坟茔上,抬步朝那里走去。
  伸手将这些无名的供品和野花拨开些,她将带来的小捧花放上去,又将酒坛打开,蹲在墓碑前,看着上面已经有些斑驳的刻字,轻声道:“爹,我回来了。”
  风雨将墓碑上单薄的“梅简”二字侵蚀得面目全非,祝余起身将坟包周边新长出来的杂草拔掉,拎起酒坛,仰头喝了一大口,而后将酒水淋在墓碑前的地上。
  日头正好,晒得身上暖暖的,她索性坐过去,倚靠着她爹的墓碑,像小时候在家中和爹爹坐在檐下晒太阳一样,日光刺眼,祝余半眯着眼和他说话。
  “算了算,若是投胎得及时,你如今又能给旁人当爹了。”
  她抬起手遮了遮日光,说:“这辈子你应该能如愿,做个读书人了。”
  梅简本是个读书人,后来家中无力托举,便从了军,因缘际会之下,遇上了获罪的犯官家眷谢清如,为了助她保命,两人结为夫妻。
  祝余的出生是个意外,谢清如对谢家厌恶至极,本不愿留下这个孩子,奈何意外怀孕时她身子不好,强行拿掉胎儿恐会伤及性命,此前她和梅简从未想过要生个孩子。
  后来祝余出生时,谢清如难产,拼尽全力才生下她,生产后,谢清如身体便一直不大好,情绪反复无常,对祝余的态度也冷淡非常,觉得是她拖累了自己。
  她刚出生时,连名字都没有,梅简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小宝,后来左邻右舍便都这么叫她,平日里梅简去军营,祝余便被放在邻居家,大伙儿疼她,护着她安安稳稳地长大。
  谢清如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这个不尽如人意的孩子。
  谢家人自私自利,恶劣又阴险,祝余和谢家人完全不一样。
  她懂事得不像个小孩,明明谢清如都没怎么抱过她,她却能精准捕捉到谢清如的情绪,在她伤心时凑过来,像个小糖糕,黏在自己身边,等她好些了,却又谨慎地退开,害怕惹她不高兴。
  当时的谢清如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病了,后来遇上一位江湖郎中,吃了些药,病症有所缓解,她便开始研习医术,等她从病症中缓过神来,祝余已经自己长得白白嫩嫩,活蹦乱跳,谢清如心中生出前所未有的愧疚,给她取名为祝余。
  不姓谢,也不姓梅,而是从古书上择了名。
  她与梅简这辈子活得都不痛快,但她希望祝余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
  北境战起那日,梅简将家中所有细软交在谢清如手中,让她带着祝余走,随后便一头扎进军营,再也没有回来。而本该带着祝余早早离开北境的谢清如,却出现在了战后的尸堆前,一双舞文弄墨的手,硬生生将梅简的尸体从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带回,替他擦去所有血污,葬入山中,亲手刻下亡夫碑文。
  梅简是个沉默寡言之人,他和谢清如之间,本是阴差阳错下的一桩交易,但或许是北境太过荒凉,两个不得自由的人在孤寂的夜里依偎着取暖,竟也生出些真情。
  祝余的手覆在坟包上,想起她爹永远温柔注视着她娘的目光,笑了笑,与梅简说起了萧持钧,像情窦初开的女儿,第一次与父亲说起自己的意中人:“我有一个很喜欢的人,等天下太平了,我带他来看你。”
  她低了低头,再开口时便带了些哽咽:“你会喜欢他的。”
  风拂过身后的山林,发出窸窣声,祝余将酒坛盖好,伸手摸了摸模糊的碑文,她与母亲在流民中失散,至今未寻到她的任何消息,不知此生是否还有机会再见一面。
  墓碑前的野花被风吹散,细碎的花瓣被卷起来,飘扬几瞬,落在祝余的裙角边,似叹息似眷恋。
  【作者有话说】
  重新开启日更卡[猫爪]
  [摸头]摸一摸小祝余
  虽然妈妈的爱迟到了一点
  但我们小鱼还是顺顺利利地长大啦
  第69章 文息巧遇
  ◎“说他有个意中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
  祝余在北境多待了几日,给山中的那片坟地除了草,请匠人修补了墓碑的刻字。
  褚容在离王府帮着白婵处理事务,前方战事四起,白婵留守在北境,顾好后方,这日一早祝余出门时,便见着白婵在准备宴请几位军中将领家眷的席面。
  过几日便要启程返回蜀地,祝余今日打算去文息山一趟。
  文息山上积雪尚未消融殆尽,她到得早,日光正一点一点漫上来,照在洁白的积雪上,金灿灿的,沿着山道往上去,没走几步便瞧见了山脚的马场。
  她站在路边望了几眼,并未进去,而是继续往上走。
  到了半山腰,脚下便踩了些半化开的雪沫,她在路边的草丛里蹭了蹭,而后拨开层叠的树丛,往里去。
  片刻后便来到了一处断崖。
  祝余抬眼朝天边望去,文息山下辽阔的草原映入眼帘,她拍了拍衣裙上蹭到的积雪,伸手拉住了断崖边树下的一只秋千。
  用力晃了晃,树上跌落下些积雪,祝余将秋千草草擦了擦,轻轻坐上去。
  双脚依旧牢牢地踩在地面上,她低头看着,笑了笑。
  这秋千是按她小时候的身量做的,如今坐上去倒有些不伦不类。祝余将双脚缩抬起,腰间使力,将秋千荡起来。
  眼前的日晕在秋千的晃动下时大时小,她微微眯起眼,接住迎面吹来的清风。
  谢清如在崖边将一株草药挖出,细细包好,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回头看着坐在秋千上吹风的祝余,弯了弯唇角,站起身将手擦干净,从兜里掏出两枚青果子,朝祝余走去。
  握着青果的手停在祝余的头顶,她仰面去看,“呀”了一声,而后便双手捧起,放在青果的下方,谢清如轻笑一声,松开手,圆圆的青果顺势落入祝余的手心,小祝余捧着青果啃了一口,眼睛亮晶晶地和谢清如说甜。
  谢清如的手落在祝余的头顶,安抚似的摸了摸,“等吃完,咱们就下山,去接爹爹回家好不好?”
  祝余重重地“嗯”了一声,双腿悬空,坐在秋千上轻晃,谢清如见状,将她另一只手握在秋千绳上,轻轻推了推,小祝余便荡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