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哗啦——”
犹如银瓶乍裂,前方忽然爆发出一阵喧闹声,夜色中忽然亮起璀璨的火光,祝余闻声回过头去。
原来是打铁花。
迸发出的火星犹如金光万点,击打声和看客的惊叹混杂在一起,凌空的铁花飞溅,又顺着弧线收拢,耀眼绚烂如星海,正中央的匠人赤着胳膊,一下又一下有力地击打着,火除邪祟,百家安宁,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仰面去瞧坠落的星子,流转的眼眸笑意四起,盛住漫天星陨。
光照天地,星入人间。
火光映照出祝余此刻宁静的侧脸,萧持钧的目光没有被满街的灯火分走分毫,待祝余回过神来看着他,萧持钧却将未尽之语咽了回去,静静看着祝余,忽然笑了笑,对祝余说:“没什么,走吧。”笑意浅淡却放松,像是在轻笑自己方才的急不可耐。
祝余点点头,萧持钧抬步往前走,走了两步,却没见祝余跟上来,他折返回去,低下头,正要去牵祝余的手,只见她忽然上前半步,双手依旧负在身后,朝他歪了歪脑袋,故意好奇似地问他:“你不是我未婚夫吗?”眼睫轻眨,目光灼灼,满脸戏谑之色。
萧持钧的动作骤然顿住,抬起眼看向她,眼中映照着铁花的余光,明亮如星。
他喉间滚动,朝祝余凑近,街市上的万般喧嚣都远去,耳边唯余自己怦然的心跳声,萧持钧盯着她在火光下分外清丽的面颊,哑声道:“我是。”
“砰——”
又是一声猛烈的击打,火光在祝余和萧持钧的身后化作满天星斗,直冲而上又迅速跌落,腾空起如雨滴般的星点,如花绽夜空,灯火辉煌,看客的赞叹声不绝于耳,祝余与萧持钧目光相接,晶亮的眼眸中只有萧持钧的小小缩影。
铁花冲上半空,照亮这四方之地,回落之时周身的火光迅速黯淡下来,祝余的眼前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下一瞬,她踮起脚,侧过头,吻在萧持钧的唇角,一触即分,像极了那夜梨树下的轻吻。
萧持钧呼吸倏地一窒,伸手便要拢住她的肩背,祝余却蓦地退离,像一尾轻盈的游鱼,毫不停留,从他怀中逃离,负手朝前走去。
留他一人在原地,望着她恼人又潇洒的背影,无奈低笑出声,而后快步朝前追上祝余,伸手牵住她的手,拢在手心,十指紧扣。
-
五日后,侯府便有人递信过来,说是不日将有陛下亲旨去往蜀地,一同随行的还有太医署的医师和赈灾物资,由二殿下亲自带队前往蜀地安抚民心。
李致被查出中饱私囊,伪造穆阳河相关账目,虚报开支,现已下狱。
无论朝中如何博弈,蜀地得到了可供百姓重建家园的补偿,这便是好的,至于二殿下要和太子如何就此缠斗,都与祝余无关。
此间事了,萧持钧要回侯府一趟,祝余便独自留在小院,晚间时,忽然有人敲响了院门。
祝余推开门,便见到了陆英身边的女史挽云,她罩着斗篷,裹得严严实实,祝余往她身后看了看,确认无人跟踪,这才将她迎进来。
“你怎么来了?”祝余给她倒了杯茶水。
挽云摘下斗篷的兜帽,喝了口水,这才开口道:“前几日二殿下在朝中为蜀地之事发难,太子回宫震怒,殿下便猜到是姑娘回来了,今日特意嘱咐我来瞧瞧姑娘。”
陆英是知道叶玄和潮生门的,祝余从前与她之间没有任何秘密。
祝余点点头,“英姐姐可还好?太子如今待她如何?”
挽云闻言,却是有些迟疑,祝余皱起眉头看着她,原本这事太子妃是不让她告诉令仪姑娘的,但她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把心一横,和盘托出:“殿下她……已怀胎数月。”
祝余闻言愕然,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什么?”
那日陆英垂泪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转眼不到一年,她便怀胎数月。
挽云拉着祝余的手,“太医说殿下身子弱,胎儿怀像也不好,太子请了好些神医来宫中秘密替太子妃诊治,每日一碗接一碗的汤药灌下去,殿下如今都憔悴得不像样……”
祝余拧眉:“英姐姐如今可在宫中?”
挽云点点头,祝余站起身,眉眼低垂,手扣在石桌上的杯盏边缘,摩挲着,片刻后,她抬起眼看向挽云:“你去告诉英姐姐,明晚我会去找她。”
【作者有话说】
新的剧情线已送达
日更卡[猫爪]
第64章 暮色前夜
◎“陆英,别给我耍花招。”◎
翌日黄昏。
祝余借着东宫护卫换防的功夫摸进了内院,借由回廊树影的遮掩,她跟在一队女婢的身后,附近有宵衣卫的暗哨,祝余绕了两圈,避开了哨点,行至陆英寝殿的窗前,敲了敲她的窗户。
室内传来些细碎的脚步声,随后便有人推开窗,是陆英。
祝余翻窗而入,站定后才想起来,这是陆英床头的窗子。不远处放着桌案,上边还有些书卷,桌上点着灯,放着些点心和茶水,想来方才她便是从那处起身。
离书案几步远放着一扇屏风,上边搭着件外袍,祝余的目光从上边掠过,而后回转停在陆英苍白的面庞上。
她像是知道祝余想问什么,将窗子重新关上,走过去,坐在一旁的榻上,祝余朝她靠近,半蹲下身,停在她腿边,仰头去看她。
陆英的眉眼垂下来,温和的目光落在祝余身上,轻声开口:“是端阳节宫中家*宴,我与他都喝多了。”她说着,手心覆在自己的孕肚上,轻轻抓了抓。
“你身子一直不好,何苦留下它。”祝余滞涩道。陆英闻言摇摇头,看着祝余:“令仪,宫里如今最缺的便是孩子,我既然选择留下,便一定要生下它。”
皇家子嗣单薄,自从她有孕,萧应淮便着人仔细看顾着,对外也不声张,只说是身子不好要静养,暗地里却是四处寻找保胎之法,为陆英调养身体。
“……也没有挽云想的那样凶险,我这两个月已好上许多,你别担心。”陆英叹了口气,说:“更何况我这幅身子骨,就算要拿了它,也不知能不能捱过去。”
她笑了笑,“如今能安安稳稳地养着,已是不易。”她握着祝余的手放在隆起的腹间,祝余的手心生硬地放上去,目光复杂地盯着陆英的肚子。
在前世的传闻中,陆英便是小产后伤了身子,郁郁而终。
祝余的手指蜷缩了下,原本以为苍梧山之事后,破了假死之局,陆英该安安稳稳地回到东宫,谁知如今又回到了如此两难局面。
宽大的衣裙下突兀地隆起,这个尚不知会如何的胎儿将陆英的命运攥在手上,祝余轻轻摸了摸,凑近了些,想起赤霞岭水灾时,那位拼尽全力的产妇,她唇角抿起,感受到手心里的温热感。
若你能感觉到,就顺顺利利地降生吧,别折腾你娘。
算了算陆英的产期该是在明年的春三月,祝余仰面看向她,将自己一直戴在颈间的玉佩取下,递给陆英。
陆英握住她的手:“这怎么行,这是你母亲留给你的东西。”
这是祝余身边,唯一一件与母亲有关的物件。
祝余轻轻摇头,直起身,将玉佩系在她颈间,伸手拨正了位置,将它藏进她的衣领中,而后再次蹲下,握着陆英的手,对她说:“这玉佩随我出生入死,我如今好好地站在这儿,想来它也是沾了些福气的。”
她顿了顿:“我娘说,女子生产便犹如过鬼门关,英姐姐,你一定要平安。”
陆英听着这话,微微有些动容,伸手将祝余拢在身前,摸了摸她的侧脸,说:“我会的,最好的医师都在这里,有他们在,我和孩子都不会有事。”
苍梧山一别,祝余清瘦不少,她枕在陆英膝上,握着陆英的手,和她说:“英姐姐,若是京中待得不顺心,等孩子生下来,你便跟我回蜀地吧。”
潮生门虽小,但日子也简单,山中清幽雅致,陆英会喜欢的。
陆英垂头看她,并未答话,而是将目光落在了祝余放在她膝头的手腕上,衣袖落下去,露出腕间莹白的玉镯。
她拂了拂祝余的发间,温柔笑着:“他对你好吗?”
祝余伏在她膝头,闻言点了点头,下巴蹭着陆英的衣裙布料,陆英轻叹一口气:“那便好。”她在祝余肩头轻拍着,“那年秋日,他提剑来寻你时,像是要杀人。想来确实是记挂你,如今才会步步紧跟着。”
那是祝余两世都不曾见过的萧持钧。
她闷闷地“嗯”了一声,想起什么,而后从陆英的膝头起身,看着她,认真道:“英姐姐,你要好好保重,日后我成婚,请你来坐主桌。”
陆英闻言,轻笑了一声,“那是自然,萧持钧若是要跟你成亲,也得先过我这一关。”她想着那样的画面,便觉着心里温温热热,自七岁来到她身边,令仪和她便一直待在一处,如今也是到了要和心上人成婚的年纪了,她光是想一想,都觉着高兴。
犹如银瓶乍裂,前方忽然爆发出一阵喧闹声,夜色中忽然亮起璀璨的火光,祝余闻声回过头去。
原来是打铁花。
迸发出的火星犹如金光万点,击打声和看客的惊叹混杂在一起,凌空的铁花飞溅,又顺着弧线收拢,耀眼绚烂如星海,正中央的匠人赤着胳膊,一下又一下有力地击打着,火除邪祟,百家安宁,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仰面去瞧坠落的星子,流转的眼眸笑意四起,盛住漫天星陨。
光照天地,星入人间。
火光映照出祝余此刻宁静的侧脸,萧持钧的目光没有被满街的灯火分走分毫,待祝余回过神来看着他,萧持钧却将未尽之语咽了回去,静静看着祝余,忽然笑了笑,对祝余说:“没什么,走吧。”笑意浅淡却放松,像是在轻笑自己方才的急不可耐。
祝余点点头,萧持钧抬步往前走,走了两步,却没见祝余跟上来,他折返回去,低下头,正要去牵祝余的手,只见她忽然上前半步,双手依旧负在身后,朝他歪了歪脑袋,故意好奇似地问他:“你不是我未婚夫吗?”眼睫轻眨,目光灼灼,满脸戏谑之色。
萧持钧的动作骤然顿住,抬起眼看向她,眼中映照着铁花的余光,明亮如星。
他喉间滚动,朝祝余凑近,街市上的万般喧嚣都远去,耳边唯余自己怦然的心跳声,萧持钧盯着她在火光下分外清丽的面颊,哑声道:“我是。”
“砰——”
又是一声猛烈的击打,火光在祝余和萧持钧的身后化作满天星斗,直冲而上又迅速跌落,腾空起如雨滴般的星点,如花绽夜空,灯火辉煌,看客的赞叹声不绝于耳,祝余与萧持钧目光相接,晶亮的眼眸中只有萧持钧的小小缩影。
铁花冲上半空,照亮这四方之地,回落之时周身的火光迅速黯淡下来,祝余的眼前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下一瞬,她踮起脚,侧过头,吻在萧持钧的唇角,一触即分,像极了那夜梨树下的轻吻。
萧持钧呼吸倏地一窒,伸手便要拢住她的肩背,祝余却蓦地退离,像一尾轻盈的游鱼,毫不停留,从他怀中逃离,负手朝前走去。
留他一人在原地,望着她恼人又潇洒的背影,无奈低笑出声,而后快步朝前追上祝余,伸手牵住她的手,拢在手心,十指紧扣。
-
五日后,侯府便有人递信过来,说是不日将有陛下亲旨去往蜀地,一同随行的还有太医署的医师和赈灾物资,由二殿下亲自带队前往蜀地安抚民心。
李致被查出中饱私囊,伪造穆阳河相关账目,虚报开支,现已下狱。
无论朝中如何博弈,蜀地得到了可供百姓重建家园的补偿,这便是好的,至于二殿下要和太子如何就此缠斗,都与祝余无关。
此间事了,萧持钧要回侯府一趟,祝余便独自留在小院,晚间时,忽然有人敲响了院门。
祝余推开门,便见到了陆英身边的女史挽云,她罩着斗篷,裹得严严实实,祝余往她身后看了看,确认无人跟踪,这才将她迎进来。
“你怎么来了?”祝余给她倒了杯茶水。
挽云摘下斗篷的兜帽,喝了口水,这才开口道:“前几日二殿下在朝中为蜀地之事发难,太子回宫震怒,殿下便猜到是姑娘回来了,今日特意嘱咐我来瞧瞧姑娘。”
陆英是知道叶玄和潮生门的,祝余从前与她之间没有任何秘密。
祝余点点头,“英姐姐可还好?太子如今待她如何?”
挽云闻言,却是有些迟疑,祝余皱起眉头看着她,原本这事太子妃是不让她告诉令仪姑娘的,但她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把心一横,和盘托出:“殿下她……已怀胎数月。”
祝余闻言愕然,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什么?”
那日陆英垂泪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转眼不到一年,她便怀胎数月。
挽云拉着祝余的手,“太医说殿下身子弱,胎儿怀像也不好,太子请了好些神医来宫中秘密替太子妃诊治,每日一碗接一碗的汤药灌下去,殿下如今都憔悴得不像样……”
祝余拧眉:“英姐姐如今可在宫中?”
挽云点点头,祝余站起身,眉眼低垂,手扣在石桌上的杯盏边缘,摩挲着,片刻后,她抬起眼看向挽云:“你去告诉英姐姐,明晚我会去找她。”
【作者有话说】
新的剧情线已送达
日更卡[猫爪]
第64章 暮色前夜
◎“陆英,别给我耍花招。”◎
翌日黄昏。
祝余借着东宫护卫换防的功夫摸进了内院,借由回廊树影的遮掩,她跟在一队女婢的身后,附近有宵衣卫的暗哨,祝余绕了两圈,避开了哨点,行至陆英寝殿的窗前,敲了敲她的窗户。
室内传来些细碎的脚步声,随后便有人推开窗,是陆英。
祝余翻窗而入,站定后才想起来,这是陆英床头的窗子。不远处放着桌案,上边还有些书卷,桌上点着灯,放着些点心和茶水,想来方才她便是从那处起身。
离书案几步远放着一扇屏风,上边搭着件外袍,祝余的目光从上边掠过,而后回转停在陆英苍白的面庞上。
她像是知道祝余想问什么,将窗子重新关上,走过去,坐在一旁的榻上,祝余朝她靠近,半蹲下身,停在她腿边,仰头去看她。
陆英的眉眼垂下来,温和的目光落在祝余身上,轻声开口:“是端阳节宫中家*宴,我与他都喝多了。”她说着,手心覆在自己的孕肚上,轻轻抓了抓。
“你身子一直不好,何苦留下它。”祝余滞涩道。陆英闻言摇摇头,看着祝余:“令仪,宫里如今最缺的便是孩子,我既然选择留下,便一定要生下它。”
皇家子嗣单薄,自从她有孕,萧应淮便着人仔细看顾着,对外也不声张,只说是身子不好要静养,暗地里却是四处寻找保胎之法,为陆英调养身体。
“……也没有挽云想的那样凶险,我这两个月已好上许多,你别担心。”陆英叹了口气,说:“更何况我这幅身子骨,就算要拿了它,也不知能不能捱过去。”
她笑了笑,“如今能安安稳稳地养着,已是不易。”她握着祝余的手放在隆起的腹间,祝余的手心生硬地放上去,目光复杂地盯着陆英的肚子。
在前世的传闻中,陆英便是小产后伤了身子,郁郁而终。
祝余的手指蜷缩了下,原本以为苍梧山之事后,破了假死之局,陆英该安安稳稳地回到东宫,谁知如今又回到了如此两难局面。
宽大的衣裙下突兀地隆起,这个尚不知会如何的胎儿将陆英的命运攥在手上,祝余轻轻摸了摸,凑近了些,想起赤霞岭水灾时,那位拼尽全力的产妇,她唇角抿起,感受到手心里的温热感。
若你能感觉到,就顺顺利利地降生吧,别折腾你娘。
算了算陆英的产期该是在明年的春三月,祝余仰面看向她,将自己一直戴在颈间的玉佩取下,递给陆英。
陆英握住她的手:“这怎么行,这是你母亲留给你的东西。”
这是祝余身边,唯一一件与母亲有关的物件。
祝余轻轻摇头,直起身,将玉佩系在她颈间,伸手拨正了位置,将它藏进她的衣领中,而后再次蹲下,握着陆英的手,对她说:“这玉佩随我出生入死,我如今好好地站在这儿,想来它也是沾了些福气的。”
她顿了顿:“我娘说,女子生产便犹如过鬼门关,英姐姐,你一定要平安。”
陆英听着这话,微微有些动容,伸手将祝余拢在身前,摸了摸她的侧脸,说:“我会的,最好的医师都在这里,有他们在,我和孩子都不会有事。”
苍梧山一别,祝余清瘦不少,她枕在陆英膝上,握着陆英的手,和她说:“英姐姐,若是京中待得不顺心,等孩子生下来,你便跟我回蜀地吧。”
潮生门虽小,但日子也简单,山中清幽雅致,陆英会喜欢的。
陆英垂头看她,并未答话,而是将目光落在了祝余放在她膝头的手腕上,衣袖落下去,露出腕间莹白的玉镯。
她拂了拂祝余的发间,温柔笑着:“他对你好吗?”
祝余伏在她膝头,闻言点了点头,下巴蹭着陆英的衣裙布料,陆英轻叹一口气:“那便好。”她在祝余肩头轻拍着,“那年秋日,他提剑来寻你时,像是要杀人。想来确实是记挂你,如今才会步步紧跟着。”
那是祝余两世都不曾见过的萧持钧。
她闷闷地“嗯”了一声,想起什么,而后从陆英的膝头起身,看着她,认真道:“英姐姐,你要好好保重,日后我成婚,请你来坐主桌。”
陆英闻言,轻笑了一声,“那是自然,萧持钧若是要跟你成亲,也得先过我这一关。”她想着那样的画面,便觉着心里温温热热,自七岁来到她身边,令仪和她便一直待在一处,如今也是到了要和心上人成婚的年纪了,她光是想一想,都觉着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