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他对这家伙可没什么好脸色,宝山老人素来看不上的,就是这些空有才华,游手好闲之辈。若不出将入仕,做一番功业,那么多圣贤书不是白读的么!
谭萍:“朝兄也要去清北书院?”
朝出客大大方方点头,“听闻这里的书院还不错,便想来做个老师,也好赚个盘缠继续行走。”
宝山老人一吹胡子,斜眼看他,半是讽刺道:“你倒是逐新趣异,当年我百丈书院也给你抛过橄榄枝,想不到你就属意这名不见经传的小书院。”
朝出客拍拍身上的灰土,“多谢宝山老人好意,只是朝某人一向自由惯了,没个定性,那乏味枯燥的事情做多了,便想着撂挑子,也不好耽误贵书院的学生了。”
宝山老人嘴巴可厉害,到时候在外头大肆批判他一番,朝出客虽然也不甚在乎,但没道理出力不讨好,还给自己染一身腥啊。
既然都是要进去的,左右不过小事,帮了也没什么坏处,加之敬仰朝出客为人,谭萍没多想就答应了。
宝山老人走在前头,路过那尊气势非凡的铜像时又嗤了一声。老师年纪大了,眼力耳力都大不如前,谭萍就在后面,压低了声音和朝出客说话:“朝兄想去清北书院当老师?”
“是啊。”
这回能大摇大摆地进去书院,朝出客得意地看了眼门口守卫,可惜不是昨日死活不让人进的那位。
“这书院里确有能人,没想到把你都吸引来了。”谭萍矜持道,“先前游至苍州时我也曾和此书院的山长打过照面,当时还打算过留我做先生呢,若非师长都不在本地,我或许还真就去了。”
“哦?”谭萍顿住了,上下打量他 ,一手掩在唇边问:“那你考过那什么,教资了?”
“教资?”
这回轮到谭萍讶异,朝出客一副‘果然不止我一人不懂’的表情,双手抱臂,将昨日他得知的全告诉他,谭萍哦了一声,猜测说:“或许是那老师看中我的才气,免了我的考试呢?”
“怎么可能!什么叫规范教师,知不知道?难道自己学的好就能代表会教学生了?是不是不尽然!”
“似乎……也有道理。”谭萍也认可他说的话,没想到朝兄竟如此回护清北书院的规章制度,难道真在他不知道时,这教资已经成了大家公认的老师上岗必备资格证,首创这东西的清北书院已然名声大噪?
金鳞岂是池中物,就知道这位沈院长绝非常人,他带老师来此看看,决计是没错的。
清北书院有没有在大雍十三州名声大噪,朝出客不知道,他只知道听到谭萍说自己任教无须考证时,慢慢就破防了。谭萍有点名气是不假,自己也不是差的,士林里怎么说都能压他几头啊,没道理不收自己啊!
百丈书院离丹阳郡也不近吧,潭画师夸了又夸,连这把年纪半截入土的宝山老人都亲自来了,他的兴趣难免又往上提了提。
单看外表已是不凡,难道内里更有乾坤?
就是眼界不大,没见过什么世面,竟然将他都拒之门外!
两边人都心藏疑惑,但又未曾互相通气,直到进了院门,才齐齐张大了嘴巴。
一列列整齐规整的楼房疏落排开,白墙黑瓦,檐角笔直,老樟叠翠,绿地荷池,一切认识的不认识的东西都环绕着主轴线上一座黑色的塔楼。
寺庙里才有的巨大铜钟挂在最顶上,待塔楼上造型怪异的日晷指针走向整点时,连空气都为之震荡的钟声就在天地间回响——这个声音在书院外铺席夜宿的朝出客已听过多次,宝山老人等一众学生与他头回听闻时并无二致,脚下一颤,随即四下迷茫惊恐地抬头,最后视线定在那座尖顶的塔楼。
不消片刻,原先还算寂静的书院瞬间像画中点睛般活络,不知凡几的院生人人身着蓝白,宛若游鱼入水,转瞬将空荡的长路都给占满,宝山一行人未穿院服,看着也不是学生的年纪,倒是吸引了过路人的视线,不过路过的人也就匆匆一瞥 ,脚步仍然倒腾得飞快。
是谁排的课!十分钟要从校区的东北角走到西南角!
彻彻底底被无视,宝山老人还未有过这般境遇。
实在没礼数!
他伸出桃木杖,随手拦下一个低头走路的学生。
杜光宗边走边在想事,一周的沙盘模拟课,他连着有三天当日破产,最长的一日只坚持了两日,评价成绩很难看,小组成员看他时都带上了怨气,杜光宗合理怀疑他们私下随时会商量把自己踢出去。
为此他很郁闷。
他想不通啊,杜家家业也不小,论资排辈,他的成绩怎么着也不该吊车尾啊!
什么报表啊,调研啊,评估啊,听得他是眼冒金星。若是读书,他读不进也就算了!经商还要输,岂不是丢他们老杜家的脸!
想着想着,迎面来的一杵子叫他差点把早食给吐出来,见拦路的是个白发老头,他先谨慎地将人上下打量过,穿着打扮,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学长,倒像从前见过的士人之流,脸色当时就垮下来。
与此同时宝山老人也在打量他,这学生眼下生青,脚步虚浮,看着不像正经读书的。
宝山老人摆摆手叫人走,不打算同他多说什么。
这清北书院也太没规矩了,接引的人都不见,一点不知待客之道。
无缘无故被拦下,又无缘无故被赶走,杜光宗这压抑许久的暴脾气,‘老登’两个字都含在嘴里了,见不远处就是别红袖章的执勤学生,生生又给咽了回去。
“我们这儿是正经书院,闲人不准进的知道不。”
所有人都被他的话吸引,朝出客好奇看他,谭萍的视线更是炙热。
谭萍:“我们是从百丈书院来的,特来此拜会你们清北书院的院长。”
什么什么,百丈书院!?
杜光宗惊愕!
百丈书院,名书院!天下读书人削尖了脑袋要进去的地方,他就是再不学无术那也是听过的。
他人站直了。
谭萍又问:“你是学什么的,”
杜光宗像突然被踩住了尾巴,他看了看自己滚金边的袍子,又看向几人,颇有几分明知故问的狐疑。
谭萍发誓,他的态度没有一丝歧义,纯属初见清北书院时就被那两小儿‘鸡兔同笼’的趣题问住,这会儿更想让一直对他执意来清北书院而不解的老师看看,这里确有不凡之处。
“我啊——我学经济的。”
杜光宗边说着边观察几人神色,见面色无异,甚至是露出困惑,就知道流传在书院内的‘私生子’论调外人大抵是不知道的,于是抖抖那加缝华丽金边的外袍,来了精神。
朝出客好奇:“经济是什么?”
杜光宗:“那当然是——经国济世,经世济民!”
宝山老人眯起眼看他。
谭萍颇有种年节时等着小辈表演读诗的夸耀,看自家带来的学生脸上俱是困惑,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样!
这清北书院的妙处果真无穷尽也!
杜光宗被谭萍如此期待的眼神照着,像灌了壶陈年好酒一般满足。这可是士人啊,纵使他杜家万贯家财,也只会给他一个斜眼的士人!
难道正如父亲说的,他在这书院一进一出,从此见他们再也不必低一头了?
杜光宗咳了咳,顿时觉得身上原先分外嫌弃的衣袍前所未有的鲜亮起来。
“经国济世啊。”朝出客摸着下巴,突然笑了一声,“那你都学点什么?”
杜光宗立刻垮了脸色,他张了张嘴,发出了苍白的声音:“经济学第一定律,每个经济学理论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完全相反的理论*。”
众人:???
“经济学第二定律,两个理论都是错的*。”
众人:??!
看着大家困惑但强装理解的神色,杜光宗点头表示满意。毕竟每次上课他也是这么过来的,望着老师天书般的课件,茫然并点头表示自己全都听懂了。
下课时,邪恶的奇怪金发老师会平静的点头,然后告诉大家:
“如果你觉得听懂了我说的话,那你一定是误解了我的意思。*”
徒留一班滚金边袍子的学生面面相觑,然后流泪感叹:不仅要学商道学数术,还要学这深奥的经济学理论。
学费交的真是太值了呢。
几人还在想他弯弯绕的话,朝出客率先切中关要:“你们不学科举?”
如今朝廷科举取士,各家书院再如何清高,也都纷纷调转矛头,专攻科举去。
杜光宗挠挠头:“科举课是选修课,新生是选不了的,你们不知道吗?”
“不过老师也说了,像我们这样基础薄弱的,想上岸得从开学就准备起来。便说这才开学几月,我们班已经有人将那《清北5000题》《三年科举,五年中举》,还有那什么《历年科举真题套卷》,都刷过两轮了,听说这叫什么,奥对,题海战术!我是没那个科举的本事了,毕业了回去吃吃喝喝,继承家业这样子。”
谭萍:“朝兄也要去清北书院?”
朝出客大大方方点头,“听闻这里的书院还不错,便想来做个老师,也好赚个盘缠继续行走。”
宝山老人一吹胡子,斜眼看他,半是讽刺道:“你倒是逐新趣异,当年我百丈书院也给你抛过橄榄枝,想不到你就属意这名不见经传的小书院。”
朝出客拍拍身上的灰土,“多谢宝山老人好意,只是朝某人一向自由惯了,没个定性,那乏味枯燥的事情做多了,便想着撂挑子,也不好耽误贵书院的学生了。”
宝山老人嘴巴可厉害,到时候在外头大肆批判他一番,朝出客虽然也不甚在乎,但没道理出力不讨好,还给自己染一身腥啊。
既然都是要进去的,左右不过小事,帮了也没什么坏处,加之敬仰朝出客为人,谭萍没多想就答应了。
宝山老人走在前头,路过那尊气势非凡的铜像时又嗤了一声。老师年纪大了,眼力耳力都大不如前,谭萍就在后面,压低了声音和朝出客说话:“朝兄想去清北书院当老师?”
“是啊。”
这回能大摇大摆地进去书院,朝出客得意地看了眼门口守卫,可惜不是昨日死活不让人进的那位。
“这书院里确有能人,没想到把你都吸引来了。”谭萍矜持道,“先前游至苍州时我也曾和此书院的山长打过照面,当时还打算过留我做先生呢,若非师长都不在本地,我或许还真就去了。”
“哦?”谭萍顿住了,上下打量他 ,一手掩在唇边问:“那你考过那什么,教资了?”
“教资?”
这回轮到谭萍讶异,朝出客一副‘果然不止我一人不懂’的表情,双手抱臂,将昨日他得知的全告诉他,谭萍哦了一声,猜测说:“或许是那老师看中我的才气,免了我的考试呢?”
“怎么可能!什么叫规范教师,知不知道?难道自己学的好就能代表会教学生了?是不是不尽然!”
“似乎……也有道理。”谭萍也认可他说的话,没想到朝兄竟如此回护清北书院的规章制度,难道真在他不知道时,这教资已经成了大家公认的老师上岗必备资格证,首创这东西的清北书院已然名声大噪?
金鳞岂是池中物,就知道这位沈院长绝非常人,他带老师来此看看,决计是没错的。
清北书院有没有在大雍十三州名声大噪,朝出客不知道,他只知道听到谭萍说自己任教无须考证时,慢慢就破防了。谭萍有点名气是不假,自己也不是差的,士林里怎么说都能压他几头啊,没道理不收自己啊!
百丈书院离丹阳郡也不近吧,潭画师夸了又夸,连这把年纪半截入土的宝山老人都亲自来了,他的兴趣难免又往上提了提。
单看外表已是不凡,难道内里更有乾坤?
就是眼界不大,没见过什么世面,竟然将他都拒之门外!
两边人都心藏疑惑,但又未曾互相通气,直到进了院门,才齐齐张大了嘴巴。
一列列整齐规整的楼房疏落排开,白墙黑瓦,檐角笔直,老樟叠翠,绿地荷池,一切认识的不认识的东西都环绕着主轴线上一座黑色的塔楼。
寺庙里才有的巨大铜钟挂在最顶上,待塔楼上造型怪异的日晷指针走向整点时,连空气都为之震荡的钟声就在天地间回响——这个声音在书院外铺席夜宿的朝出客已听过多次,宝山老人等一众学生与他头回听闻时并无二致,脚下一颤,随即四下迷茫惊恐地抬头,最后视线定在那座尖顶的塔楼。
不消片刻,原先还算寂静的书院瞬间像画中点睛般活络,不知凡几的院生人人身着蓝白,宛若游鱼入水,转瞬将空荡的长路都给占满,宝山一行人未穿院服,看着也不是学生的年纪,倒是吸引了过路人的视线,不过路过的人也就匆匆一瞥 ,脚步仍然倒腾得飞快。
是谁排的课!十分钟要从校区的东北角走到西南角!
彻彻底底被无视,宝山老人还未有过这般境遇。
实在没礼数!
他伸出桃木杖,随手拦下一个低头走路的学生。
杜光宗边走边在想事,一周的沙盘模拟课,他连着有三天当日破产,最长的一日只坚持了两日,评价成绩很难看,小组成员看他时都带上了怨气,杜光宗合理怀疑他们私下随时会商量把自己踢出去。
为此他很郁闷。
他想不通啊,杜家家业也不小,论资排辈,他的成绩怎么着也不该吊车尾啊!
什么报表啊,调研啊,评估啊,听得他是眼冒金星。若是读书,他读不进也就算了!经商还要输,岂不是丢他们老杜家的脸!
想着想着,迎面来的一杵子叫他差点把早食给吐出来,见拦路的是个白发老头,他先谨慎地将人上下打量过,穿着打扮,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学长,倒像从前见过的士人之流,脸色当时就垮下来。
与此同时宝山老人也在打量他,这学生眼下生青,脚步虚浮,看着不像正经读书的。
宝山老人摆摆手叫人走,不打算同他多说什么。
这清北书院也太没规矩了,接引的人都不见,一点不知待客之道。
无缘无故被拦下,又无缘无故被赶走,杜光宗这压抑许久的暴脾气,‘老登’两个字都含在嘴里了,见不远处就是别红袖章的执勤学生,生生又给咽了回去。
“我们这儿是正经书院,闲人不准进的知道不。”
所有人都被他的话吸引,朝出客好奇看他,谭萍的视线更是炙热。
谭萍:“我们是从百丈书院来的,特来此拜会你们清北书院的院长。”
什么什么,百丈书院!?
杜光宗惊愕!
百丈书院,名书院!天下读书人削尖了脑袋要进去的地方,他就是再不学无术那也是听过的。
他人站直了。
谭萍又问:“你是学什么的,”
杜光宗像突然被踩住了尾巴,他看了看自己滚金边的袍子,又看向几人,颇有几分明知故问的狐疑。
谭萍发誓,他的态度没有一丝歧义,纯属初见清北书院时就被那两小儿‘鸡兔同笼’的趣题问住,这会儿更想让一直对他执意来清北书院而不解的老师看看,这里确有不凡之处。
“我啊——我学经济的。”
杜光宗边说着边观察几人神色,见面色无异,甚至是露出困惑,就知道流传在书院内的‘私生子’论调外人大抵是不知道的,于是抖抖那加缝华丽金边的外袍,来了精神。
朝出客好奇:“经济是什么?”
杜光宗:“那当然是——经国济世,经世济民!”
宝山老人眯起眼看他。
谭萍颇有种年节时等着小辈表演读诗的夸耀,看自家带来的学生脸上俱是困惑,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样!
这清北书院的妙处果真无穷尽也!
杜光宗被谭萍如此期待的眼神照着,像灌了壶陈年好酒一般满足。这可是士人啊,纵使他杜家万贯家财,也只会给他一个斜眼的士人!
难道正如父亲说的,他在这书院一进一出,从此见他们再也不必低一头了?
杜光宗咳了咳,顿时觉得身上原先分外嫌弃的衣袍前所未有的鲜亮起来。
“经国济世啊。”朝出客摸着下巴,突然笑了一声,“那你都学点什么?”
杜光宗立刻垮了脸色,他张了张嘴,发出了苍白的声音:“经济学第一定律,每个经济学理论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完全相反的理论*。”
众人:???
“经济学第二定律,两个理论都是错的*。”
众人:??!
看着大家困惑但强装理解的神色,杜光宗点头表示满意。毕竟每次上课他也是这么过来的,望着老师天书般的课件,茫然并点头表示自己全都听懂了。
下课时,邪恶的奇怪金发老师会平静的点头,然后告诉大家:
“如果你觉得听懂了我说的话,那你一定是误解了我的意思。*”
徒留一班滚金边袍子的学生面面相觑,然后流泪感叹:不仅要学商道学数术,还要学这深奥的经济学理论。
学费交的真是太值了呢。
几人还在想他弯弯绕的话,朝出客率先切中关要:“你们不学科举?”
如今朝廷科举取士,各家书院再如何清高,也都纷纷调转矛头,专攻科举去。
杜光宗挠挠头:“科举课是选修课,新生是选不了的,你们不知道吗?”
“不过老师也说了,像我们这样基础薄弱的,想上岸得从开学就准备起来。便说这才开学几月,我们班已经有人将那《清北5000题》《三年科举,五年中举》,还有那什么《历年科举真题套卷》,都刷过两轮了,听说这叫什么,奥对,题海战术!我是没那个科举的本事了,毕业了回去吃吃喝喝,继承家业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