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第182节
  这边放的面包屋算是员工福利,种类很多,价格明面上跟外面一样,但是每个员工都会发一张卡,充值后持卡购买,可以享受到优惠价。
  以后过年过节,公司还会按照员工的表现,给员工充值不同的金额,当做过节福利。
  赵如媛听说她要弄这个面包屋,也主动跟赵如月说,可以在她家的店放一个。
  原本赵如月觉得在小龙虾店放面包屋不太搭,但是想到赵如媛店铺的位置,周边居民不少,放一个商品价格比较实惠的面包屋在这里,搭着些牛奶饮料之类的一起卖。
  没准就有人在上班或者上学的路上路过,顺便就买了当早餐吃。
  于是她也在赵如媛的两家小龙虾店门口各放了一个。
  林丽丽也想在自己店里放一个来着,可她的店跟面包屋实在不搭,而且她家店的位置要么靠近商场商圈,要么直接就在商场商圈里。
  赵如月已经在这些地方放了面包屋,就没必要再在她那里放了。
  林丽丽感觉有点遗憾,自己没能帮上忙。
  但是后面她给赵如月牵线了好几个地方,全都是赵如月觉得比较难拿下的地方。
  第159章
  正如宁时秋预料的那样,他们家的小小面包屋在省城打开局面并站稳脚跟以后,想要继续往下一级的县市推广,就比在省城推广时容易很多。
  小小面包屋一在省城彻底铺开,赵如月预备的宣传立刻跟上。
  这次她花了钱在本地的电视台投了广告,还特地赞助一个美食节目,专门把小小面包屋打造成省城特色的美食景点,类似后来的网红店。
  一时间设计极具特色的小小面包屋在省内名声大噪,接着她又趁势推出小小面包屋衍生的小玩具、冰箱贴、贴纸、小毛绒完后、拼图、纪念品等等。
  这些衍生的小玩意儿,可以单独购买,也可以办卡赠送,或者购买东西到一定数量获得。
  每一样都专门找人精心设计,制作商也找的出品有保证的制作商。
  原本赵如月还以为在电视上打广告要花很多钱,毕竟她总能看到一些新闻,说某某企业花了多少多少钱在哪个卫视投广告。
  后来发现,也就央视一些特别好的时段,才能有天价的广告费。
  在他们本地的电视台,除非想让电视台专门给自己做一档节目,要不然只是打个广告的话,需要花的钱根本没那么多。
  不过这正好很符合赵如月家宣传小小面包屋的需求。
  毕竟这些目前只有省城有,等到广告打出去,小小面包屋在省城的名气越来越大,也就到了往周边的县市铺开的好时候。
  这个时候厂子也建好,工人和生产线也到位,可以加足马力去生产。
  推广人员拿下哪个地方,工厂这边立刻可以给那边供货。
  小小面包屋的名气不但借助广告扩散,也随着周边县市到省城游玩、办事或者走亲访友的人扩散到周边的县市。
  到后面,甚至推广人员还没到,就有人通过广告和面包上留下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到厂里问:“省城的那个小小面包屋什么时候开到我们这里?”
  推广员这钱挣得轻松,赵如月就把她大姐赵如艳家的大女儿周小梅塞进了厂里的销售部,让她也当推广员去了。
  周小梅今年快十九岁,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也没考上大专,原本毕业后就在家里跟着父母一起给景区干活。
  可周小梅觉得以后家里的东西都是弟弟的,她要是嫁出去,就不能继续在景区干活挣钱了,除非她也嫁在镇上景区范围内的这几条街,或者不嫁人。
  赵如艳倒是希望女儿嫁本地人,还找本地媒婆给她介绍对象。
  但是周小梅在学校的时候,已经谈了个对象,她那对象跟她是同班同学,但是隔壁县城的。
  她不愿意分手,赵如艳一气之下就放狠话说不管她了,随便她怎么样,以后日子过得不好可别回来哭之类的话。
  周小梅也比较倔强,还真辞掉了景区的工作,跑来找赵如月,请她帮忙介绍个工作。
  赵如月原本想让她跟宁绍明学手艺,女孩子做烘焙还是挺好的,以后不管是自己开店,还是在她家的面包店工作都可以。
  收入肯定比在镇上的景区干活高,也会给她买社保。
  唯一不太好的点是学徒期工资比较低,而且揉面这些活,每天都需要实实在在地出力气,一天的活做下来,身体还是比较累的。
  周小梅试过之后觉得自己不太适应,又听说推广员的收入高,就跟赵如月说自己想做推广员。
  赵如月本以为她只是受不了身体上的辛苦,又觉得推广员每天化着妆、穿着西装高跟鞋,不但收入高,看起来还更体面。
  她可以理解年轻小姑娘更喜欢光鲜亮丽的体面工作,确认她面对陌生人不会怯场后,没多说什么就让她去了。
  只是赵如月看外甥女为了对象跟家里闹,甚至还放弃了景区的工作,有点恋爱脑的样子,没忍住多提醒了她一句:挣到的钱千万要自己存好,最好谁也别给,也别那么老实,跟人说自己的真实收入。
  赵如艳来问赵如月自己大女儿的工资是多少,赵如月也只跟她说了周小梅的底薪。
  周小梅刚来赵如月这里工作的时候,赵如艳甚至还提出过,让赵如月只给周小梅留够生活费,然后把周小梅剩下的工资全打给她,赵如月也没答应。
  后来周小梅攒够了钱,悄悄在市里买了房子,家里人谁也没告诉,只告诉了赵如月。
  其实她做推广员也不太适应,因为家庭环境,她本来就是个相对内向的性格,只是为了能多挣钱,才逼着自己去适应,好在最后结果是好的,她确实克服了性格上的阻碍,挣够了自己想要的钱。
  赵如月这时候才恍然大悟,这姑娘非但不是恋爱脑,脑子还非常清醒。
  在清楚家里不可能给自己什么助力后,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什么工作最挣钱就做什么。
  拼命挣够钱后,买了一套婚前房当自己未来的嫁妆。
  可惜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男方想让她把那套房子卖了,再一起买一套。
  周小梅不乐意,双方闹得很不愉快,她就跟那个对象分了。
  转头又凭借这套市里的房子,找了个同样在市里有房子的本地男孩子。
  周小梅刚进厂里当推广员的时候,也是赵如月忙完手头上的事情,可以稍稍多增加一些休息时间的时候。
  厂子发展得蒸蒸日上,苏胜楠在省城站稳了脚跟,看到赵如月有空闲了,她就开始计划着往更大的城市发展。
  毕竟在大城市,在职场里打拼的职业女性更多,她们公司的市场也更大。
  只是公司的服务也得继续跟上才行,想要服务能跟得上,员工的培训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赵如月的帮助了。
  在员工培训这方面,赵如月已经得心应手,很多新出的工具她自己上手很快,自己学过之后,又能迅速总结出一套方法,去教其他人,所以公司想要扩张,离不开她的帮助。
  苏胜楠已经看好地方,还把买办公地址的钱全准备好了。
  她受赵如月的影响,办公地址有能力买就优先考虑买下来,实在超出预算,或者没有合适的才会去租。
  这时候即使是大城市,房价和地价都没有贵到离谱的程度,所以公司想买还是拿得出钱来的。
  苏胜楠找赵如月说了自己想要把公司扩张到大城市的想法,第一个城市就是有熟人范小蓉在的羊城。
  现在苏胜楠已经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商人,在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方面,她的想法没有偏差。
  只是赵如月这边却不太能腾得出手:“我们家小秋快要中考了,以前孩子懂事,我们忙他们也能理解,只是我现在好不容易有点时间,没那么忙了,不管孩子有没有要求,都得多分给他一些注意力。
  不能因为孩子懂事,就理所当然地真的不管了,中考虽然不是高考,但对孩子来说也是挺重要的一个节点,我不能错过。”
  苏胜楠听完也表示理解:“那我先去羊城把地方定下来,员工培训的事,等小秋中考结束,你有时间了再说吧?”
  赵如月:“可以,到时候小秋和小夏也放假了,他们好久没去羊城,我去那边正好能顺便带他们去玩玩,也探望一下小蓉。”
  她孩子比较独立,中考前和中考期间确实不需要赵如月做什么。
  但是她作为他们的母亲,哪怕什么都不做,就在家里待着,孩子学习累了走出书房,看到她在家里都会有一种安稳、安心的感觉。
  赵如月戏称自己也就起到了一个吉祥物的作用。
  中考的那几天,她跟宁绍明都放下的手头的事,去送考陪考,于是吉祥物的数量,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宁绍明本来想给孩子多做点步骤比较多,制作难度比较大的好吃的,可也不敢做,担心自己做平时不常做的,孩子吃了肠胃反而突然出现问题。
  两个大人比要考试的孩子还紧张。
  宁时秋看他们那么紧张还反过来安慰他们:“爸爸妈妈你们不用担心,不管我考得好不好,都会有学校念书,我已经决定好了,高中要选省城的私立国际学校。”
  以他的成绩,就算发挥失常也能考进去。
  假如真的没考到那所学校的分数线,多花点钱也能进去。
  赵如月一愣,忽然想起什么,忙问道:“你、你难道想出国留学?”
  “嗯,这是我很早之前就决定的,”他以前那么积极在网上挣钱,也有这个原因,“只是以前家里的条件还没有现在好,也没到要说的时候,我就没跟你们说。”
  现在提前说出来,也是觉得以家里现在的经济条件,完全供得起自己,说出来父母不会觉得压力太大。
  如果家里的条件还是跟以前一样,宁时秋也有别的计划。
  要是高中毕业后没法出去留学,可以先在国内读大学,大学期间多赚钱,赚到足够的钱再出去读研。
  反正他就是很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个过瘾再回来。
  赵如月看向旁边正在激情打游戏的女儿:“那小夏呢?哥哥想出去留学你去不去?”
  她想着为了以后两个孩子的关系能一直这么好,作为家长要一碗水端平才行。
  想要儿子在出去留学的期间,不在异国他乡过得太辛苦,家里肯定要给他不少钱。
  给哥哥花多少钱,也该给妹妹花少不多的钱。
  但宁时夏想都没想就摇头:“我才不去,我以后是要考军校,当飞行员的人!”她怕出国回来就不能当了。
  两厢对比之下,宁时夏觉得自己还是不出国比较稳妥。
  哥哥喜欢就让哥哥自己去,她已经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子了,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非要跟哥哥一样。
  第160章
  赵如月完全没想到,宁时秋和宁时夏竟然早早就把自己未来要走的路规划好。
  而且不是简单地像写未来的梦想是什么之类的命题作文,而是有详细的计划。
  除了最终目标是什么,他们还将每个阶段要做什么,全都做了出有可行性的计划,并且一步一步地去认真执行了。
  作为家长当然是尽全力支持孩子对未来的规划。
  宁时秋毫无悬念地成功在中考考出了好成绩,顺利进入他目标中定下的,省城的那所私立国际学校。
  他还拿到了免学费的名额和学校的奖学金,不过在这所学校,国际班的学生就算可以免掉学费,还拿到了奖学金,需要的额外花销也不少。
  首先每年夏天和冬天都有出国游学的活动,春天和秋天,在国内的春游和秋游也是免不了的。
  到了高二,还有一个学期的交换生项目,宁时秋当然也没错过这一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