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BOSS们 第107节
“嗯嗯,我在谈恋爱。”毕姗姗掏出手机,将“顾乘泠”分到一个单独的组,又改了备注,问顾乘泠,“叫‘男朋友’,可以吗?”
顾乘泠说:“普通了点儿。”
毕姗姗居然也犯了难,问:“那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顾乘泠将毕姗姗的手机接到手里,垂着眸子略略地思考了下,便勾起唇角,噼里啪啦地打了几个字:【人生戏的男主角。】
问毕姗姗:“这样呢?”
呼应刚才那一段话。
她刚才说:她一直在想男主角是怎样的人,也一直在等。
“唔,”毕姗姗问顾乘泠,【那你手机里我的备注呢?叫什么名字?】
顾乘泠也掏出手机,按上指纹解开锁屏,又噼里啪啦地打:【人生戏的毕导演。】
第64章 戛纳(一)【一更】“民俗街”这个项……
6月末,“民俗街”这个项目的一整队人来到戛纳。
深蓝的天,深蓝的海,飘摇着的棕榈树。
张斩想:从第一天学“广告”起,15年已经过去了。如果说对戛纳毫无情怀,那肯定是在说谎。
诚然,这几年,“戛纳国际创意节”受的关注在减少着。
广告公司不再愿意将大把钱“挥霍”于此,人的审美过于主观而报名费又如此昂贵。更加重要的是,在碎片化的这个时代,广告主们、各个企业,也不再着迷于“大创意”了。“创意”已经支离破碎,是一个个小的主题、一场场小的活动,2025年了,如果哪家公司还在砸大笔钱来做一个声势浩大的活动,它就是一个傻子。
于是,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对大部分广告公司,别说获奖了,连参赛都逐年减少。它们没有能参赛的作品,也不想花参赛的美金。
可广告人们又没办法彻彻底底放下它。
距离她已愈发遥远,而且以后还会更加遥远,可她依然是广告人心目中的神圣殿堂。
区别只是,它的翅膀由多年前的清晰可见,变成如今的面目模糊。
它在那里,只是变得如此的虚无缥缈。
张斩其实也这样想。
如果错过这一次,那不知道要到哪年她才能有下个机会,也许错过这一次就是错过一辈子。
即使朝圣的人开始减少,它的宫殿开始暗淡,她也想要踏足一次,也希望被它承认一次。
这好像是一种
执念。
活动首日的早饭上,同项目的策划大佬感慨了下:“10年前我来的时候啊,这遍地都是中国同行,可今年一共就过来了几个公司,几十个人,呵呵。”
“嗯。”ronald说,“咱们几个,jet的几个,xx的几个,xxx的几个,没了吧。”
策划大佬说:“对。不过还有几个港台的。”
因为是要参加戛纳,ronald还是一同过来了。
毕竟这也同样是他的梦。
ronald的状态好了一些,比离开前精神许多,不过还是要吃药。他吃药时是打开药盒,而后直接扣出一把扔进嘴里的,又在其他人的目光中自嘲地说:“我的药量早就拉满了。”
ronald又说:“人数最多的,好像就是咱们家和jet了。”
策略大佬说:“应该是。可能比较相信自己吧。其他家怕机票钱打水漂儿,哈哈。”
听见“jet”三个字,张斩没作声。
她知道,林柏鸣也在这里。
而且他们已经见过了。
这次,jet也有一个作品入围几个创意奖项,而林柏鸣是团队一员。
那其实算公益作品,是某大厂“救助流浪猫流浪狗”的项目。“智能小窝”吸引猫狗,识别猫狗后引进窝里,提供食物、提供小床,同时分析监控录像,如果猫狗带着疾病便第一时间通知机构。
好死不死,东星以及jet,入围的都是“品牌体验狮”与“影视狮”。
平时虽是互相争抢各种项目的竞争对手,但在这地方,很自然地,来自中国的广告人便聚在一块儿,亲亲爱爱的,甚至全程凑在一起。
“东星”“jet”这些标签在这地方消失殆尽,新的标签取而代之:“来自中国的广告人”。
因此,前天,在酒店的大堂门口时,东星以及jet的人已经站在一起聊过天了。
当时,当东星的策略大佬介绍到张斩的时候,林柏鸣又露出那种风度翩翩的笑容,说:“我们认识。我小学妹。我们以前一个学校。”
可张斩只淡淡扫他一眼,没搭他的话。
…………
创意节有官方app可以下载。五天的活动期间里,app上的日程密密麻麻,主会场、分会场与其他场地的活动比比皆是且形形色色,逛不完根本逛不完。
戛纳海滩上,品牌方与代理商的展台一字排开。
而其中最为酷炫的,自然又是科技公司。
google的、meta的、x的、tiktok的、amazon的、apple的、microsoft的……它们都在介绍自己那些彷佛没有穷尽的广告制作工具、广告投放工具、广告分析工具……
tiktok搞了一个“品牌增长体验活动”,meta搞了一个元宇宙的试用空间,spotify搞了一个音乐秀,netflix搞了一个电影秀,steam则搞了一个游戏秀。
中小型的科技公司也全都在介绍产品,什么舆情监测工具,什么软文生成工具……
而最大的会场之内——也就是电影宫的grandauditoriumlouislumière内,今年戛纳国际创意节又邀请到了科技巨佬给广告人开讲座,时间就是这两三天,张斩也是打算挑着去听几场的、去感受下的。
这不稀奇。
前年国际创意节的官方邀请到了nvidia的ceo黄仁勋站在台上发表演讲,去年则邀请到了x的掌门人马斯克以及openai的ctomira与全世界最大那家广告集团的ceo讨论行业发展趋势。年年都是人山人海。
今年想必也会是如此。
“哈哈,”张斩看着那些展台——它们周围人头攒动,心情复杂地说,“真不知道是戛纳创意节,还是硅谷电子节。”
“是啊,”策略大佬同样感慨:“好些年前就已经这样了。”
技术已经颠覆行业,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这些年来,连戛纳都已经将无数的“全场大奖”颁发给了科技公司发明出的各种工具,从2016年google的围棋ai“alphago”获得创新类的全场大奖开始。
有人乐观,认为技术、创意可以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有人悲观,认为“思想”不再重要,也不再闪光了。
在酷炫的技术之下,连来这里的全世界最优秀的广告人们都羞于再谈论“创意”了。他们更加不敢提及什么“打造品牌”“维系品牌”,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正在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他们还在绞尽脑汁,可那些ai一分钟便能“想”出来100个创意,再用十分钟做abtesting并且不断改进创意,再十分钟后,拿出一个完美的“解”。
或者,他们还在挖空心思地思考如何能让创意吸引产品的目标受众那时,大厂已经在全网络排查过了用户信息——所有人都搜过什么、看过什么、聊过什么,然后安排“一键推送”,他们告诉品牌方们:创意并不是必要的,技术才是,钱应该被花在这里。
无人知道,“创意”是在破茧重生,抑或是在垂死挣扎。
然而即使这样,海滩上,除去那些科技公司,品牌商、代理商依然在讲述着“建设品牌”,坚持不懈地,甚至是喋喋不休地。
有前几年的大奖得主在回答着各种问题。在这些人的身上张斩依然可以见到传统广告人的智慧。
一些人围着他们,也依然在做着汲取智慧、激发自己的尝试。
…………
按照自己原定计划,逛完展位、听过讲解后,张斩便告别东星公司的小伙伴们,去了一个给女性的特殊活动。
活动地点是在酒店顶层一间活动室里。
在展览区,它总结了这个行业女性力量的历史变迁。
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
最初,她们只能成为秘书,然后,她们只被允许参与那些女性产品,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今后的路还非常长。
到时间后张斩悄悄走进里面的活动室。有好几个女广告人坐在房间的沙发上,她们正在等待分享她们对主题的诸多体会。
主持的人介绍了她们:其中有国际4a总公司的ceo,也有国际4a总公司的首席创意官。
而活动正式开始之后,张斩也完全被她们的智慧与思想吸引住了。
比如其中一位女ceo说:“在我们的那个年代,大卫奥格威的伟大显而易见,无需多言。”
其他人笑:“现在也是啊。”
她说:“对,现在也是。”
广告教父、最知名的广告公司创始人,他写的书也像是圣经。
随后那位ceo说:“可我当时……作为一个初级文案,想反抗他。我不喜欢他那个著名的‘3b原则’——beauty、baby、beast,他说广告里有美女、婴儿与动物就能吸引人。我感到……我们没有被尊重。为什么‘beauty’是第一位?这3b原则里,有美丽的女人、有纯洁的婴儿、有可爱的动物,唯独没有一个群体——男人。男人只要过了他们一岁以内的婴儿期,就不会被凝视了。当时我想,这个行业需要女人,女性并未被注意到。整个行业看待世界的角度都是男人的。”
听过之后张斩其实是有一点震撼的。
3b原则大大著名,她上学时老师也曾反复提及,她则是背诵。可她当时——在比那ceo晚20年的时候,仍然没有发觉不对。
她想到了很多的广告。
一点点地,女人终于从广告里的符号,变成了人。
而且一代代地在演变着、进化着。
那女ceo又说:“但高兴的是这些年女性高管在增加着,而且还是快速增加。我们应当更加自信,我们不止了解女人,同时还了解男人,我们也并不需要将自己的优秀创意给局限在女性市场里。女人对男人的了解远远大于男人对女人的,就好像黑人对白人的了解远远大于白人对黑人的一样。我时常感觉,我非常了解我自己的父亲、丈夫、儿子,可他们并不了解我。在他们的眼睛里面,‘女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有统一的几个标签,非常简单而且粗暴。他们都并不愿意花时间来了解我。”
末了她又道:“所以,自信起来。你可以做好这个行业。你不光能洞察女性,同时也能洞察男性。”
屋内的人鼓起掌来,包括张斩。
张斩实在心有戚戚。
每回出现“辱女”广告时,她周围的男性同事都根本不会想要知道女性群体感到“愤怒”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他们从不询问,也从不分
析,更从不反思,而是对她们这些女性理所当然似的说:“我觉得那个广告没问题”“我不认为那个广告哪不对了”“那些女的挑事儿呢”,等等等等。而她们呢,总在对方根本就不想了解她们的情况下,激烈地辩驳、努力地表达,说“当然有问题”“就是不对啊”,长篇大论地讲述原因,男同事们则明显地缺乏兴趣,心不在焉,并不会听,当然也不会有任何回应,即使他们可能自己就有一两个女儿。
他们不想“理解”她们。似乎一“理解”她们,男性气质就荡然无存了。她们必须按照他们的指令去做事情。
很悲哀,一个女人的一生,她们那些至亲的人——母亲、父亲、丈夫,也许都不真正地想了解她们,她们一生都不会被注视内心。
可说回来,是啊,对方说的没错,她可以洞察女人,她也可以洞察男人,她能做好这个行业。
几个女人讲完以后,听众开始谈论感想。
顾乘泠说:“普通了点儿。”
毕姗姗居然也犯了难,问:“那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顾乘泠将毕姗姗的手机接到手里,垂着眸子略略地思考了下,便勾起唇角,噼里啪啦地打了几个字:【人生戏的男主角。】
问毕姗姗:“这样呢?”
呼应刚才那一段话。
她刚才说:她一直在想男主角是怎样的人,也一直在等。
“唔,”毕姗姗问顾乘泠,【那你手机里我的备注呢?叫什么名字?】
顾乘泠也掏出手机,按上指纹解开锁屏,又噼里啪啦地打:【人生戏的毕导演。】
第64章 戛纳(一)【一更】“民俗街”这个项……
6月末,“民俗街”这个项目的一整队人来到戛纳。
深蓝的天,深蓝的海,飘摇着的棕榈树。
张斩想:从第一天学“广告”起,15年已经过去了。如果说对戛纳毫无情怀,那肯定是在说谎。
诚然,这几年,“戛纳国际创意节”受的关注在减少着。
广告公司不再愿意将大把钱“挥霍”于此,人的审美过于主观而报名费又如此昂贵。更加重要的是,在碎片化的这个时代,广告主们、各个企业,也不再着迷于“大创意”了。“创意”已经支离破碎,是一个个小的主题、一场场小的活动,2025年了,如果哪家公司还在砸大笔钱来做一个声势浩大的活动,它就是一个傻子。
于是,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对大部分广告公司,别说获奖了,连参赛都逐年减少。它们没有能参赛的作品,也不想花参赛的美金。
可广告人们又没办法彻彻底底放下它。
距离她已愈发遥远,而且以后还会更加遥远,可她依然是广告人心目中的神圣殿堂。
区别只是,它的翅膀由多年前的清晰可见,变成如今的面目模糊。
它在那里,只是变得如此的虚无缥缈。
张斩其实也这样想。
如果错过这一次,那不知道要到哪年她才能有下个机会,也许错过这一次就是错过一辈子。
即使朝圣的人开始减少,它的宫殿开始暗淡,她也想要踏足一次,也希望被它承认一次。
这好像是一种
执念。
活动首日的早饭上,同项目的策划大佬感慨了下:“10年前我来的时候啊,这遍地都是中国同行,可今年一共就过来了几个公司,几十个人,呵呵。”
“嗯。”ronald说,“咱们几个,jet的几个,xx的几个,xxx的几个,没了吧。”
策划大佬说:“对。不过还有几个港台的。”
因为是要参加戛纳,ronald还是一同过来了。
毕竟这也同样是他的梦。
ronald的状态好了一些,比离开前精神许多,不过还是要吃药。他吃药时是打开药盒,而后直接扣出一把扔进嘴里的,又在其他人的目光中自嘲地说:“我的药量早就拉满了。”
ronald又说:“人数最多的,好像就是咱们家和jet了。”
策略大佬说:“应该是。可能比较相信自己吧。其他家怕机票钱打水漂儿,哈哈。”
听见“jet”三个字,张斩没作声。
她知道,林柏鸣也在这里。
而且他们已经见过了。
这次,jet也有一个作品入围几个创意奖项,而林柏鸣是团队一员。
那其实算公益作品,是某大厂“救助流浪猫流浪狗”的项目。“智能小窝”吸引猫狗,识别猫狗后引进窝里,提供食物、提供小床,同时分析监控录像,如果猫狗带着疾病便第一时间通知机构。
好死不死,东星以及jet,入围的都是“品牌体验狮”与“影视狮”。
平时虽是互相争抢各种项目的竞争对手,但在这地方,很自然地,来自中国的广告人便聚在一块儿,亲亲爱爱的,甚至全程凑在一起。
“东星”“jet”这些标签在这地方消失殆尽,新的标签取而代之:“来自中国的广告人”。
因此,前天,在酒店的大堂门口时,东星以及jet的人已经站在一起聊过天了。
当时,当东星的策略大佬介绍到张斩的时候,林柏鸣又露出那种风度翩翩的笑容,说:“我们认识。我小学妹。我们以前一个学校。”
可张斩只淡淡扫他一眼,没搭他的话。
…………
创意节有官方app可以下载。五天的活动期间里,app上的日程密密麻麻,主会场、分会场与其他场地的活动比比皆是且形形色色,逛不完根本逛不完。
戛纳海滩上,品牌方与代理商的展台一字排开。
而其中最为酷炫的,自然又是科技公司。
google的、meta的、x的、tiktok的、amazon的、apple的、microsoft的……它们都在介绍自己那些彷佛没有穷尽的广告制作工具、广告投放工具、广告分析工具……
tiktok搞了一个“品牌增长体验活动”,meta搞了一个元宇宙的试用空间,spotify搞了一个音乐秀,netflix搞了一个电影秀,steam则搞了一个游戏秀。
中小型的科技公司也全都在介绍产品,什么舆情监测工具,什么软文生成工具……
而最大的会场之内——也就是电影宫的grandauditoriumlouislumière内,今年戛纳国际创意节又邀请到了科技巨佬给广告人开讲座,时间就是这两三天,张斩也是打算挑着去听几场的、去感受下的。
这不稀奇。
前年国际创意节的官方邀请到了nvidia的ceo黄仁勋站在台上发表演讲,去年则邀请到了x的掌门人马斯克以及openai的ctomira与全世界最大那家广告集团的ceo讨论行业发展趋势。年年都是人山人海。
今年想必也会是如此。
“哈哈,”张斩看着那些展台——它们周围人头攒动,心情复杂地说,“真不知道是戛纳创意节,还是硅谷电子节。”
“是啊,”策略大佬同样感慨:“好些年前就已经这样了。”
技术已经颠覆行业,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这些年来,连戛纳都已经将无数的“全场大奖”颁发给了科技公司发明出的各种工具,从2016年google的围棋ai“alphago”获得创新类的全场大奖开始。
有人乐观,认为技术、创意可以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有人悲观,认为“思想”不再重要,也不再闪光了。
在酷炫的技术之下,连来这里的全世界最优秀的广告人们都羞于再谈论“创意”了。他们更加不敢提及什么“打造品牌”“维系品牌”,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正在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他们还在绞尽脑汁,可那些ai一分钟便能“想”出来100个创意,再用十分钟做abtesting并且不断改进创意,再十分钟后,拿出一个完美的“解”。
或者,他们还在挖空心思地思考如何能让创意吸引产品的目标受众那时,大厂已经在全网络排查过了用户信息——所有人都搜过什么、看过什么、聊过什么,然后安排“一键推送”,他们告诉品牌方们:创意并不是必要的,技术才是,钱应该被花在这里。
无人知道,“创意”是在破茧重生,抑或是在垂死挣扎。
然而即使这样,海滩上,除去那些科技公司,品牌商、代理商依然在讲述着“建设品牌”,坚持不懈地,甚至是喋喋不休地。
有前几年的大奖得主在回答着各种问题。在这些人的身上张斩依然可以见到传统广告人的智慧。
一些人围着他们,也依然在做着汲取智慧、激发自己的尝试。
…………
按照自己原定计划,逛完展位、听过讲解后,张斩便告别东星公司的小伙伴们,去了一个给女性的特殊活动。
活动地点是在酒店顶层一间活动室里。
在展览区,它总结了这个行业女性力量的历史变迁。
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
最初,她们只能成为秘书,然后,她们只被允许参与那些女性产品,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今后的路还非常长。
到时间后张斩悄悄走进里面的活动室。有好几个女广告人坐在房间的沙发上,她们正在等待分享她们对主题的诸多体会。
主持的人介绍了她们:其中有国际4a总公司的ceo,也有国际4a总公司的首席创意官。
而活动正式开始之后,张斩也完全被她们的智慧与思想吸引住了。
比如其中一位女ceo说:“在我们的那个年代,大卫奥格威的伟大显而易见,无需多言。”
其他人笑:“现在也是啊。”
她说:“对,现在也是。”
广告教父、最知名的广告公司创始人,他写的书也像是圣经。
随后那位ceo说:“可我当时……作为一个初级文案,想反抗他。我不喜欢他那个著名的‘3b原则’——beauty、baby、beast,他说广告里有美女、婴儿与动物就能吸引人。我感到……我们没有被尊重。为什么‘beauty’是第一位?这3b原则里,有美丽的女人、有纯洁的婴儿、有可爱的动物,唯独没有一个群体——男人。男人只要过了他们一岁以内的婴儿期,就不会被凝视了。当时我想,这个行业需要女人,女性并未被注意到。整个行业看待世界的角度都是男人的。”
听过之后张斩其实是有一点震撼的。
3b原则大大著名,她上学时老师也曾反复提及,她则是背诵。可她当时——在比那ceo晚20年的时候,仍然没有发觉不对。
她想到了很多的广告。
一点点地,女人终于从广告里的符号,变成了人。
而且一代代地在演变着、进化着。
那女ceo又说:“但高兴的是这些年女性高管在增加着,而且还是快速增加。我们应当更加自信,我们不止了解女人,同时还了解男人,我们也并不需要将自己的优秀创意给局限在女性市场里。女人对男人的了解远远大于男人对女人的,就好像黑人对白人的了解远远大于白人对黑人的一样。我时常感觉,我非常了解我自己的父亲、丈夫、儿子,可他们并不了解我。在他们的眼睛里面,‘女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有统一的几个标签,非常简单而且粗暴。他们都并不愿意花时间来了解我。”
末了她又道:“所以,自信起来。你可以做好这个行业。你不光能洞察女性,同时也能洞察男性。”
屋内的人鼓起掌来,包括张斩。
张斩实在心有戚戚。
每回出现“辱女”广告时,她周围的男性同事都根本不会想要知道女性群体感到“愤怒”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他们从不询问,也从不分
析,更从不反思,而是对她们这些女性理所当然似的说:“我觉得那个广告没问题”“我不认为那个广告哪不对了”“那些女的挑事儿呢”,等等等等。而她们呢,总在对方根本就不想了解她们的情况下,激烈地辩驳、努力地表达,说“当然有问题”“就是不对啊”,长篇大论地讲述原因,男同事们则明显地缺乏兴趣,心不在焉,并不会听,当然也不会有任何回应,即使他们可能自己就有一两个女儿。
他们不想“理解”她们。似乎一“理解”她们,男性气质就荡然无存了。她们必须按照他们的指令去做事情。
很悲哀,一个女人的一生,她们那些至亲的人——母亲、父亲、丈夫,也许都不真正地想了解她们,她们一生都不会被注视内心。
可说回来,是啊,对方说的没错,她可以洞察女人,她也可以洞察男人,她能做好这个行业。
几个女人讲完以后,听众开始谈论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