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5节
还别说李耀祖还真去相好的那里喝酒了,而且喝的大醉,不过在三娘猜错的地方的是,这个相好的是男的,用李母的话来讲就是狐朋狗友。
又过了一段时间,院子外面传来“嗒嗒”地声音,同时也有车轮滚动的声音。
这时李母刚刚喂完思月,准备边乘凉边等李耀祖回来,刚搬来一个椅子放在院子里,就听见这声音了,她马上站起来,拍了下双腿,心里想到这准是又喝醉了,被人送回来了,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就见了酒没命呢?怎么就不想着这酒是别人的,肚子是自己的,喝醉了,这难受还不是自己,嘱咐道:“元月,你看着思月点儿。”
“大娘,大哥喝醉了。”李石头在外面喊道。
李石头的声音出乎李母的意料,“怎么和你在一起啊?”
等车夫将马车停稳了,李石头先从马车上跳下来,将烂醉如泥的李耀祖架下来,“我搭大哥的车回来了。”
这时李母才看见马车后面还跟着一个人,这个人骑着的正是李耀祖的小毛驴。心里纳闷,这马车多舒服,把驴拴在马车上,自己坐马车里面多好,可见这人脑子也是不转弯儿的。
这人是闫利,第一来李耀祖家里,他听见李耀祖的同族兄弟喊大娘,明白眼前这老妇人是李耀祖的母亲,他从小毛驴上跳下来,和李石头架着李耀祖往院子里去,“大娘,真不好意思,都怪我,劝酒的时候没把持住,让李兄弟喝多了。”
李母:“我得谢谢你,将他送回来,再麻烦你俩将他送到屋里去。”
这时三娘也听见动静,从院子里出来,看见李耀祖都站不直了,暗道这是喝了多少才能喝成这个样子。
“两位大哥,辛苦你俩了。”三娘。
李石头这才看见三娘,不好意思地笑笑,“嫂子,你可别喊我大哥,被大哥知道了非收拾我不可。我是李石头,李耀祖是我大哥,咱是一大家子。”
李母才说:“今天咱去他家了,当时他不在家,你没见着。”
两人将李耀祖送到屋里,李母客气道:“留在这里吃饭吧!”
两人摆摆手,表示不了,“我们都吃过了,大娘,我们走了。”李石头又接着说:“大娘,大哥买的东西还在车里呢?我们给搬到哪里去?”
李母和三娘本以为醉成的这样的李耀祖,早将早上说出去买东西的事情忘记了,哪里知道这李耀祖先是买完了东西,中午的时候,才找了好长时间没见的兄弟喝点儿小酒,可是在喝完酒回来的路上,又遇闫利,闫利又请他吃喝,他推辞不过,结果喝醉了。
闫利待李耀祖喝醉了,想把他留在家里,可是闫利媳妇说李大哥这无缘无故地一晚上不回家,家里人会担心的,尤其李耀祖家里都是女人,并且老的老小的小,不得担心坏了。其实她媳妇是担心李耀祖醉成这样,待在他家里出事,可就麻烦了。
闫利一想自己媳妇说的有道理,这才雇了一驾马车送他回来,本来他也是坐在马车里的,还喂了李耀祖一些水,结果马车里放着李耀祖买的东西,李耀祖躺在里面,他再坐进去挤得慌,才从马车上下来骑的小毛驴,巧的是,快到村里的时候,遇见了李石头。
第16章
珊月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爹喝醉的样子,在她有限的记忆里,或者是说在她有限的认知里,需要被人架着走路的人都是生重病的人。在她的小小的脑瓜儿里,李耀祖被人架进来,那就是生了大病意思,像之前的娘(思月亲生母亲)一样,也许不久会消失,自己再也见不到了。珊月想到再也见不到爹了,再也不能被爹抱着了,立即嚎啕大哭,眼泪就流了下来,嘴里还嚷:“我不要爹生病,不要离开我,不要不见了。”
元月放下思月,一边右手牵着思月的手,防止她乱跑,一边左手轻轻地摸摸珊月的小脑袋,安抚珊月。好在珊月这孩子还没完全沉溺在她爹要离开自己的惶恐中,能听见元月的话,“珊月,乖啊!爹没生病,只是喝醉了,睡一觉就没事了,不信你明天看看,爹肯定好好的?”
珊月立即不嚎了,只不过还抽抽搭搭的,她抬起小胳膊,用衣袖擦擦小脸蛋上的泪水,不确定地问元月,“真的吗?大姐。”
“真的。”元月点点头,她其实也不放心,她爹已经好久没有喝成这样了,她也听说过有人喝酒醉死过去了,再也没醒来。她右手牵着思月,左右牵着珊月,跟着李母和三娘进了李耀祖的屋里,却被李母赶了出来。
“你在外面看着思月就行,你爹这里,有我和你娘照顾着呢?记住了啊,你爹喝醉了,若不是没人照顾的时候,你们姐妹四个谁也不要往前凑。”李母嘱咐元月说。“元月啊,你去收拾收拾准备吃饭,把珊月和思月领出去。”
元月转身牵着思月和珊月准备出屋,见尔月也走到屋门的位置了,元月这次不用李母讲,就拦着尔月了,“爹没事了,你看我都出来,交给你和珊月办个事,能办好吗?”
尔月和珊月同时点头。
“看着思月,小心一些,不要磕到碰到思月,我去收拾饭桌子。”
李母看着李耀祖躺在炕上,一动不动地,脸通红通红的,吩咐三娘,“元月她娘,你去我那屋的柜子里拿些蜂蜜,兑点儿温蜂蜜水,给他喝下去。”说完往自己屋里走去拿蜂蜜,“算了,我自己去兑蜂蜜水,你去端盆水,先给他擦擦!”现在李母见李耀祖烂醉成这样,既心疼又心烦,这时候就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了,想着三娘平时看着很机灵的了,怎么现在我不讲,你就想不到去给你男人端盆水来擦擦啊!
“哎!我这就去。”三娘。
出屋子门的时候,三娘见尔月、珊月、思月手牵着手并排着站在屋门口,思月在她俩中间。特别是刚才珊月担心地哭了,现在眼睛红红的,像兔子的眼睛。尔月和珊月还是想进去看看她爹,但是李母和元月都不许他们进去,于是俩人领着思月站在屋门这里了。
三娘见此心里软软地,想着李耀祖醉成那样了,应该不会有什么不雅的动作,“你俩呀,别担心,你爹没事,就是喝酒喝得多了,要睡觉休息,你俩进去看看,现在你爹是不是睡着了?”
三娘将思月抱过门槛儿,放到屋子里,然后去端水了。
尔月和珊月点点头,进屋子里面了。
三娘清晰地听到尔月小大人似的对珊月讲:“咱们可不能喝酒,酒真不是好东西,记住了吗?”
三娘端水
回来,将手巾在盛了温水的盆子里洗了两把,正在给李耀祖擦脸,这时李母进来了。
“嗯,拿着。”李母看见尔月、珊月、思月在屋里,撵她们离开,“不是叫你们出去吗?怎么又进来了,和你大姐去收拾饭桌。”
三娘将手巾放进水盆里,接过李母手中的碗,用小勺一点儿一点儿喂李耀祖蜂蜜水。李母见李耀祖把水全部喝下去了,放心了,“行了,也别光守着他了,不能因为他吃饱了,喝醉了,咱们也跟着不吃饭,元月娘,咱出去吃饭。”
三娘,“我等会儿再去吧!我担心他刚喝完水,会恶心、吐出来。”
李母很满意,这说明三娘关心自己儿子,“也行,你先看着他。不过你小心点儿,别让他吐你身上。”
三娘以为李母出去吃饭了,刚想将李耀祖的上衣脱了,也给他擦擦身上,不成想李母拿着恭桶又进来了,“让他用这个,要是吐的话,让他往里面吐。”
第17章
李母放下恭桶就出去了。
“我去喊娘过来吃饭。”元月待李母坐下之后说,只不过,这中间的“娘”字说的很轻,归根到底,她十三多周岁了,虚岁十四岁了,向一个年纪轻轻的人喊“娘”,特别她俩现在还比较生疏,有些不习惯,不过她也尽力在适应了,不然不会主动这样说。
“不用了,你娘不放心你爹一个人在屋里,要在屋里守着,给你娘留些饭,等她出来后吃,现在反正正是三伏天,也不怕凉了。”李母对着元月说。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儿,也没见李耀祖呕吐,三娘想着他应该是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吐了。她仔细地给李耀祖擦完身子,自己也出了一身汗,当她将水盆端出来的时候,李母她们还没吃完饭。
在院里能听见屋里的动静,李母一直没听见屋里有大的响动,见三娘从屋里出来,就问三娘:“没吐?睡着了?”也不等三娘回答,“你也不别光顾着他了,你先吃点儿饭,刚才,元月还要去喊你吃饭,我没让她去。”
“嗯,是吗?元月对我可真好。”这句话说的元月怪不好意思的,小姑娘的脸“噌”下子红了,像天空中的晚霞。
三娘见元月害羞了,洗洗手,这才笑意盈盈地回答李母,“睡着了。睡醒了,应该就没事了,不用担心。”
吃完饭后,三娘带着元月和尔月收拾饭桌,三娘进了,又给李耀祖喂几口水,这才上炕。
喝醉酒的人,身上会有股很难闻的气味,三娘觉得他呼出的气儿都是一股子酒味儿。即使开着窗户,也是酒气冲天的。她现在不想距离烂醉的男人很近,出去吧,李耀祖长时间一个人在屋里,她还是放心不下。她之前说的话有一半是安慰李母她们的,三娘心里也是担心。
屋里很安静,只能听见三娘扇蒲扇的声音,她坐在炕东头的炕沿儿上,看着躺在炕西头的醉汉,不自觉地就笑了。他长得并不英俊,普普通通的国字脸,眼睛不大,单眼皮,鹰钩鼻,因为经常在外面皮肤黑黝黝的,说话也不讲究,由于上差的地方特殊,不经意间会露出凶神恶煞的表情,甚至有时候还阴晴不定的。这样的一个人远不如之前接触的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老鸨子的院子将自己赎出来,将自己从绝望无奈的深渊中拉出来,给了自己做梦都想拥有的普通人的生活。
犹记得她俩的第一次见面,真正说来,其实是在三娘印象中的第一次见面,那是她向自己的好姐妹求救无果后,从南方流转到人生地不熟北地,是他把自己拉出了苦海。她想到这里,似乎屋里的空气都新鲜起来了。
那是春天,天公并没作美,那天没有暖阳、暖风、没有花开,吹着凉风,天空中下着淅沥沥地小雨,雨滴落在身上凉凉的。在院子里,他和自己走了个对面。她客气地向他点头,他眸子里充满了不可置信。但是他一把拦住自己,语气十分肯定“徐三娘。”
三娘自己当时一愣,这人是谁,没觉得在这初来乍到之地,会有一个人会认出自己,而且看李耀祖的穿着打扮,不是她之前的圈子里认识的人。她有些好奇,这人是为什么知道自己的名字,竟然还用那样惊喜地眼光瞅着自己,更没有在乎自己额前的血痂。他见自己愣了,眼里流露出失望,“你不记得我了?”
当时自己是什么反应来着,奥,对了,习惯性的笑笑,说了句客套话,“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脑子有些乱。”她委婉的说,来这里的男人基本上都是这里客人,自己总不能高冷地直接说‘抱歉,我忘记了。’或者是‘我根本就不记得。’她现在已经不是秦淮河上的花魁了,没有这样说话的资本。
他听后,竟是脱口而出,“行了,别笑了,笑的真假,真难看。”后来,他努努嘴,不怎么真心地说:“我开玩笑的。”然后大步地走出了院子。
当时自己整个人都风中凌乱了,她不知要说什么好,只想啊,这人看着挺正常的,怎么这样,特别是最后一句话,不是瞎子的都可以看出是假的好不好?不对,即使是瞎子也能听出这是假的。
可是这个人长有一张正义的国字脸,浓浓的眉毛,不大不小的眼睛,鹰钩鼻的人,竟然在当天晚上就将自己用八十两银子赎了出来,在路上,她听出来了,这几乎就是他们这次出差全部的油水。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将自己带回了京城,而且还将自己的户籍落成了良籍,成了正头娘子,她觉得他也许就是一直她想要找的真正的依靠。
第18章
她这样想着想着,仿佛屋里的空气好闻多了,甚至有些清新,她笑自己也许是被酒气熏醉了吧!
三娘从炕上下来,重新投洗了手巾,又帮他把脸和上半身擦了一遍。轻柔且细心的擦完之后,见他仍旧是一点反应就没有,心里隐隐约约地有股郁气,埋怨自己,这么仔细照顾他干嘛?他都不知道家里人担心吗?既然这么能喝,自己就难受着,忍着好了。既然喝的如此酩酊大醉的,几乎都没有意识了,那他活该自己熬着。
三娘似乎要将心里的这股郁气发出来,伸手想要狠狠地拧拧的他腰间的肉,她高估了自己的狠心,最后还是只使了五分的力气。
她有些唾弃自己,有什么下不去手的。
三娘一夜没睡踏实,间隔一段时间都起身看看李耀祖的情况,看着他没事,就眯一会儿,然后再睡,如此反复,直到朝阳渐渐地升起,照亮整个天空,唤醒沉睡的人们。
三娘见天亮了,也没再继续睡,打算起来做点早饭。她猜测醒酒、睡醒之后的李耀祖应该没有胃口,那就熬些小米粥,等他起床后吃好了。他是不是喜欢喝小米粥倒是其次的,最关键是小米粥养胃,他喝醉后,胃肯定不舒服。
三娘下炕的时候,李耀祖的身体摆成了“大”字,他头朝里,脚在炕沿上,横着睡得,他的右腿正好挡着三娘下炕。她脑子一热,收住准备迈出去的腿,想着反正他醉的厉害,伸出腿没怎么用力,就将李耀祖的右腿往他左腿在的位置踹了过去。
他睡了整整一夜,现在已经醒酒了,只不过头晕,脑袋里空空的,努力睁睁眼,看见是她,没说话,闭上眼打算继续睡,突然想起不对啊!明明记得自己昨天的闫利家里喝酒的,喝的有点儿高了,怎么现在到家了?显然,他都喝断片儿了。
“我怎么回来的?”即使三娘晚上喂过他几次水,但是嗓子仍旧干干的,有些嘶哑地问。
她下了炕,很尴尬,这是不是被逮了个正着啊?祈祷他还没醒酒不知道。“醒了?还要喝些水吗?”她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选择先表示表示自己的关心。
“嗯。”他坐起来,感觉头更晕了,依着炕边上的墙,接过三娘递过来的水,咕咚咕咚的几口喝了下去,又躺下了,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早上被踢了一脚,自己就是被踢醒了。
“你昨天喝醉了,李石头和另外一个人送你回来了,你再休息休息,我去做饭。”三娘接过杯子,放到桌子上,说完话就准备出去做早饭。
这一晚上,元月和李母因为担心李耀祖也没有睡好,这时候都已经醒
了,隐隐听见他俩的说话声,心里才踏实了。
早上吃饭的时候,李耀祖正如三娘猜测的一般,没有胃口,简单地就着咸菜喝了碗小米粥,又躺在炕上休息去了。
李母见三娘的黑眼圈很严重,清楚这是为了照顾李耀祖没有睡好,现在家里也没有要紧的活儿,于是也赶三娘去休息休息,她说:“我也不是恶婆婆,你照顾了他一晚上,也是辛苦了,你也去歇歇,你自己看看你自己的黑眼圈多么严重。”她摆摆手,“赶紧去休息休息,听我的。”
三娘进去的时候,发现李耀祖又睡熟了,她脱下鞋,直接上了炕,拿了枕头,不一会儿也睡着了。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李耀祖醒了,睁开眼看着身边陷入沉睡中的三娘,想着这是因为照顾自己,晚上没睡好,大白天的才睡这么踏实。其实最后两次她给自己喂水,给自己擦脸等,他都有意识,只不过是醉的,懒得开口罢了。他真没想到她有本事这样照顾自己,他想,如果不是她长得就是第一见面时样子,他会怀疑这不是徐三娘。
三娘能睡这么踏实,有些许的原因是晚上没能好好的休息,但是三娘自己认为自己能睡的这么踏实,是因为她心里踏实了。
第19章
那是他第一次去南方,去金陵,和所有的男人一样,他不觉得逛yao子有什么可丢人,古人都说了“食色性也”。他一直对秦淮河岸好奇,他们商量着去最有名气的青楼里,过过眼瘾,他们知道在那地方住宿一天的花费是他们承担不起的,即使他们这次的油水大。
那天他们的运气很好,出乎意料的好,那天恰是选花魁的大日子,而徐三娘就是参选花魁的人之一。
那天三娘穿着洁白舞衣,一出场犹如站在云端的仙子。他当时就想啊,怎么会有人这么美?这人的样子,美在了他的心坎上。
她在舞台上跳舞,他在下面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看着,好的位置轮不到他,值得庆幸的是,他在这个位置也可以完整地看见舞台上。
那时,徐三娘双手举起,长袖飘曳生姿,像是白色轻盈的蝴蝶在轻轻地舞动双翼,在绚烂的花间飞舞。她的身子倾斜着,缓缓转身,用双手微掩面部,半遮娇态,黄色的灯光温柔地洒在徐三娘的身上,寂静了岁月时光。这时他的眼中只有她。
随着琴声的渐渐加快,三娘长长的袖子轻轻地一拂而过,争挥双袖,如同雪花上下翻飞。一双美丽的凤眸含情,欲说还休,含笑流盼,拥有勾魂摄魄的魅力,他的魂就被勾走了。如蝶翼般的睫毛,轻轻地扫在人们的心上,不,是扫在他的心尖儿,痒痒的。
李耀祖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徐三娘,只觉得心神都在徐三娘身上,他自己说不出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就想着这么看下去,永永远远的看下去。可是,他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他甚至心疼她,永远的跳下去那得多累呀!
徐三娘随着琴声时而折腰转身,时而脚步轻移,舞姿飘逸,舞衣洁白,光彩照人。正在众人都沉寂在徐三娘优美的舞姿之中的时候,却是变故横生,他的心跟着剧烈的跳动,忍不住想要向前一步。
徐三娘掩袖遮面,凤眼斜挑,如星河般璀璨地眸子中突然出现惊慌之色。也许是他眼神太好了,或者说当时只是他自己想象的,他真的认为自己看见她美眸中的惊慌。她随着琴音起伏,轻移莲步向后退一小步,从上方掉落的草绿的东西正好落在长长的水袖之上。徐三娘定睛一看,抖一抖衣袖,慌张地往后退,在惊慌之中踩到了水袖,崴着了右脚,好不狼狈地倒在了地上。
这天的晚上他也知道了,掉落的草绿色的东西是蛇,她被蛇吓到了,崴了脚,再后来才知道她最怕蛇了,因为小时候在逃荒的路上被蛇咬过,她害怕那种痛,那种凉飕飕的感觉,更害怕那种不安。
又过了一段时间,院子外面传来“嗒嗒”地声音,同时也有车轮滚动的声音。
这时李母刚刚喂完思月,准备边乘凉边等李耀祖回来,刚搬来一个椅子放在院子里,就听见这声音了,她马上站起来,拍了下双腿,心里想到这准是又喝醉了,被人送回来了,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就见了酒没命呢?怎么就不想着这酒是别人的,肚子是自己的,喝醉了,这难受还不是自己,嘱咐道:“元月,你看着思月点儿。”
“大娘,大哥喝醉了。”李石头在外面喊道。
李石头的声音出乎李母的意料,“怎么和你在一起啊?”
等车夫将马车停稳了,李石头先从马车上跳下来,将烂醉如泥的李耀祖架下来,“我搭大哥的车回来了。”
这时李母才看见马车后面还跟着一个人,这个人骑着的正是李耀祖的小毛驴。心里纳闷,这马车多舒服,把驴拴在马车上,自己坐马车里面多好,可见这人脑子也是不转弯儿的。
这人是闫利,第一来李耀祖家里,他听见李耀祖的同族兄弟喊大娘,明白眼前这老妇人是李耀祖的母亲,他从小毛驴上跳下来,和李石头架着李耀祖往院子里去,“大娘,真不好意思,都怪我,劝酒的时候没把持住,让李兄弟喝多了。”
李母:“我得谢谢你,将他送回来,再麻烦你俩将他送到屋里去。”
这时三娘也听见动静,从院子里出来,看见李耀祖都站不直了,暗道这是喝了多少才能喝成这个样子。
“两位大哥,辛苦你俩了。”三娘。
李石头这才看见三娘,不好意思地笑笑,“嫂子,你可别喊我大哥,被大哥知道了非收拾我不可。我是李石头,李耀祖是我大哥,咱是一大家子。”
李母才说:“今天咱去他家了,当时他不在家,你没见着。”
两人将李耀祖送到屋里,李母客气道:“留在这里吃饭吧!”
两人摆摆手,表示不了,“我们都吃过了,大娘,我们走了。”李石头又接着说:“大娘,大哥买的东西还在车里呢?我们给搬到哪里去?”
李母和三娘本以为醉成的这样的李耀祖,早将早上说出去买东西的事情忘记了,哪里知道这李耀祖先是买完了东西,中午的时候,才找了好长时间没见的兄弟喝点儿小酒,可是在喝完酒回来的路上,又遇闫利,闫利又请他吃喝,他推辞不过,结果喝醉了。
闫利待李耀祖喝醉了,想把他留在家里,可是闫利媳妇说李大哥这无缘无故地一晚上不回家,家里人会担心的,尤其李耀祖家里都是女人,并且老的老小的小,不得担心坏了。其实她媳妇是担心李耀祖醉成这样,待在他家里出事,可就麻烦了。
闫利一想自己媳妇说的有道理,这才雇了一驾马车送他回来,本来他也是坐在马车里的,还喂了李耀祖一些水,结果马车里放着李耀祖买的东西,李耀祖躺在里面,他再坐进去挤得慌,才从马车上下来骑的小毛驴,巧的是,快到村里的时候,遇见了李石头。
第16章
珊月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爹喝醉的样子,在她有限的记忆里,或者是说在她有限的认知里,需要被人架着走路的人都是生重病的人。在她的小小的脑瓜儿里,李耀祖被人架进来,那就是生了大病意思,像之前的娘(思月亲生母亲)一样,也许不久会消失,自己再也见不到了。珊月想到再也见不到爹了,再也不能被爹抱着了,立即嚎啕大哭,眼泪就流了下来,嘴里还嚷:“我不要爹生病,不要离开我,不要不见了。”
元月放下思月,一边右手牵着思月的手,防止她乱跑,一边左手轻轻地摸摸珊月的小脑袋,安抚珊月。好在珊月这孩子还没完全沉溺在她爹要离开自己的惶恐中,能听见元月的话,“珊月,乖啊!爹没生病,只是喝醉了,睡一觉就没事了,不信你明天看看,爹肯定好好的?”
珊月立即不嚎了,只不过还抽抽搭搭的,她抬起小胳膊,用衣袖擦擦小脸蛋上的泪水,不确定地问元月,“真的吗?大姐。”
“真的。”元月点点头,她其实也不放心,她爹已经好久没有喝成这样了,她也听说过有人喝酒醉死过去了,再也没醒来。她右手牵着思月,左右牵着珊月,跟着李母和三娘进了李耀祖的屋里,却被李母赶了出来。
“你在外面看着思月就行,你爹这里,有我和你娘照顾着呢?记住了啊,你爹喝醉了,若不是没人照顾的时候,你们姐妹四个谁也不要往前凑。”李母嘱咐元月说。“元月啊,你去收拾收拾准备吃饭,把珊月和思月领出去。”
元月转身牵着思月和珊月准备出屋,见尔月也走到屋门的位置了,元月这次不用李母讲,就拦着尔月了,“爹没事了,你看我都出来,交给你和珊月办个事,能办好吗?”
尔月和珊月同时点头。
“看着思月,小心一些,不要磕到碰到思月,我去收拾饭桌子。”
李母看着李耀祖躺在炕上,一动不动地,脸通红通红的,吩咐三娘,“元月她娘,你去我那屋的柜子里拿些蜂蜜,兑点儿温蜂蜜水,给他喝下去。”说完往自己屋里走去拿蜂蜜,“算了,我自己去兑蜂蜜水,你去端盆水,先给他擦擦!”现在李母见李耀祖烂醉成这样,既心疼又心烦,这时候就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了,想着三娘平时看着很机灵的了,怎么现在我不讲,你就想不到去给你男人端盆水来擦擦啊!
“哎!我这就去。”三娘。
出屋子门的时候,三娘见尔月、珊月、思月手牵着手并排着站在屋门口,思月在她俩中间。特别是刚才珊月担心地哭了,现在眼睛红红的,像兔子的眼睛。尔月和珊月还是想进去看看她爹,但是李母和元月都不许他们进去,于是俩人领着思月站在屋门这里了。
三娘见此心里软软地,想着李耀祖醉成那样了,应该不会有什么不雅的动作,“你俩呀,别担心,你爹没事,就是喝酒喝得多了,要睡觉休息,你俩进去看看,现在你爹是不是睡着了?”
三娘将思月抱过门槛儿,放到屋子里,然后去端水了。
尔月和珊月点点头,进屋子里面了。
三娘清晰地听到尔月小大人似的对珊月讲:“咱们可不能喝酒,酒真不是好东西,记住了吗?”
三娘端水
回来,将手巾在盛了温水的盆子里洗了两把,正在给李耀祖擦脸,这时李母进来了。
“嗯,拿着。”李母看见尔月、珊月、思月在屋里,撵她们离开,“不是叫你们出去吗?怎么又进来了,和你大姐去收拾饭桌。”
三娘将手巾放进水盆里,接过李母手中的碗,用小勺一点儿一点儿喂李耀祖蜂蜜水。李母见李耀祖把水全部喝下去了,放心了,“行了,也别光守着他了,不能因为他吃饱了,喝醉了,咱们也跟着不吃饭,元月娘,咱出去吃饭。”
三娘,“我等会儿再去吧!我担心他刚喝完水,会恶心、吐出来。”
李母很满意,这说明三娘关心自己儿子,“也行,你先看着他。不过你小心点儿,别让他吐你身上。”
三娘以为李母出去吃饭了,刚想将李耀祖的上衣脱了,也给他擦擦身上,不成想李母拿着恭桶又进来了,“让他用这个,要是吐的话,让他往里面吐。”
第17章
李母放下恭桶就出去了。
“我去喊娘过来吃饭。”元月待李母坐下之后说,只不过,这中间的“娘”字说的很轻,归根到底,她十三多周岁了,虚岁十四岁了,向一个年纪轻轻的人喊“娘”,特别她俩现在还比较生疏,有些不习惯,不过她也尽力在适应了,不然不会主动这样说。
“不用了,你娘不放心你爹一个人在屋里,要在屋里守着,给你娘留些饭,等她出来后吃,现在反正正是三伏天,也不怕凉了。”李母对着元月说。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儿,也没见李耀祖呕吐,三娘想着他应该是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吐了。她仔细地给李耀祖擦完身子,自己也出了一身汗,当她将水盆端出来的时候,李母她们还没吃完饭。
在院里能听见屋里的动静,李母一直没听见屋里有大的响动,见三娘从屋里出来,就问三娘:“没吐?睡着了?”也不等三娘回答,“你也不别光顾着他了,你先吃点儿饭,刚才,元月还要去喊你吃饭,我没让她去。”
“嗯,是吗?元月对我可真好。”这句话说的元月怪不好意思的,小姑娘的脸“噌”下子红了,像天空中的晚霞。
三娘见元月害羞了,洗洗手,这才笑意盈盈地回答李母,“睡着了。睡醒了,应该就没事了,不用担心。”
吃完饭后,三娘带着元月和尔月收拾饭桌,三娘进了,又给李耀祖喂几口水,这才上炕。
喝醉酒的人,身上会有股很难闻的气味,三娘觉得他呼出的气儿都是一股子酒味儿。即使开着窗户,也是酒气冲天的。她现在不想距离烂醉的男人很近,出去吧,李耀祖长时间一个人在屋里,她还是放心不下。她之前说的话有一半是安慰李母她们的,三娘心里也是担心。
屋里很安静,只能听见三娘扇蒲扇的声音,她坐在炕东头的炕沿儿上,看着躺在炕西头的醉汉,不自觉地就笑了。他长得并不英俊,普普通通的国字脸,眼睛不大,单眼皮,鹰钩鼻,因为经常在外面皮肤黑黝黝的,说话也不讲究,由于上差的地方特殊,不经意间会露出凶神恶煞的表情,甚至有时候还阴晴不定的。这样的一个人远不如之前接触的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老鸨子的院子将自己赎出来,将自己从绝望无奈的深渊中拉出来,给了自己做梦都想拥有的普通人的生活。
犹记得她俩的第一次见面,真正说来,其实是在三娘印象中的第一次见面,那是她向自己的好姐妹求救无果后,从南方流转到人生地不熟北地,是他把自己拉出了苦海。她想到这里,似乎屋里的空气都新鲜起来了。
那是春天,天公并没作美,那天没有暖阳、暖风、没有花开,吹着凉风,天空中下着淅沥沥地小雨,雨滴落在身上凉凉的。在院子里,他和自己走了个对面。她客气地向他点头,他眸子里充满了不可置信。但是他一把拦住自己,语气十分肯定“徐三娘。”
三娘自己当时一愣,这人是谁,没觉得在这初来乍到之地,会有一个人会认出自己,而且看李耀祖的穿着打扮,不是她之前的圈子里认识的人。她有些好奇,这人是为什么知道自己的名字,竟然还用那样惊喜地眼光瞅着自己,更没有在乎自己额前的血痂。他见自己愣了,眼里流露出失望,“你不记得我了?”
当时自己是什么反应来着,奥,对了,习惯性的笑笑,说了句客套话,“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脑子有些乱。”她委婉的说,来这里的男人基本上都是这里客人,自己总不能高冷地直接说‘抱歉,我忘记了。’或者是‘我根本就不记得。’她现在已经不是秦淮河上的花魁了,没有这样说话的资本。
他听后,竟是脱口而出,“行了,别笑了,笑的真假,真难看。”后来,他努努嘴,不怎么真心地说:“我开玩笑的。”然后大步地走出了院子。
当时自己整个人都风中凌乱了,她不知要说什么好,只想啊,这人看着挺正常的,怎么这样,特别是最后一句话,不是瞎子的都可以看出是假的好不好?不对,即使是瞎子也能听出这是假的。
可是这个人长有一张正义的国字脸,浓浓的眉毛,不大不小的眼睛,鹰钩鼻的人,竟然在当天晚上就将自己用八十两银子赎了出来,在路上,她听出来了,这几乎就是他们这次出差全部的油水。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将自己带回了京城,而且还将自己的户籍落成了良籍,成了正头娘子,她觉得他也许就是一直她想要找的真正的依靠。
第18章
她这样想着想着,仿佛屋里的空气好闻多了,甚至有些清新,她笑自己也许是被酒气熏醉了吧!
三娘从炕上下来,重新投洗了手巾,又帮他把脸和上半身擦了一遍。轻柔且细心的擦完之后,见他仍旧是一点反应就没有,心里隐隐约约地有股郁气,埋怨自己,这么仔细照顾他干嘛?他都不知道家里人担心吗?既然这么能喝,自己就难受着,忍着好了。既然喝的如此酩酊大醉的,几乎都没有意识了,那他活该自己熬着。
三娘似乎要将心里的这股郁气发出来,伸手想要狠狠地拧拧的他腰间的肉,她高估了自己的狠心,最后还是只使了五分的力气。
她有些唾弃自己,有什么下不去手的。
三娘一夜没睡踏实,间隔一段时间都起身看看李耀祖的情况,看着他没事,就眯一会儿,然后再睡,如此反复,直到朝阳渐渐地升起,照亮整个天空,唤醒沉睡的人们。
三娘见天亮了,也没再继续睡,打算起来做点早饭。她猜测醒酒、睡醒之后的李耀祖应该没有胃口,那就熬些小米粥,等他起床后吃好了。他是不是喜欢喝小米粥倒是其次的,最关键是小米粥养胃,他喝醉后,胃肯定不舒服。
三娘下炕的时候,李耀祖的身体摆成了“大”字,他头朝里,脚在炕沿上,横着睡得,他的右腿正好挡着三娘下炕。她脑子一热,收住准备迈出去的腿,想着反正他醉的厉害,伸出腿没怎么用力,就将李耀祖的右腿往他左腿在的位置踹了过去。
他睡了整整一夜,现在已经醒酒了,只不过头晕,脑袋里空空的,努力睁睁眼,看见是她,没说话,闭上眼打算继续睡,突然想起不对啊!明明记得自己昨天的闫利家里喝酒的,喝的有点儿高了,怎么现在到家了?显然,他都喝断片儿了。
“我怎么回来的?”即使三娘晚上喂过他几次水,但是嗓子仍旧干干的,有些嘶哑地问。
她下了炕,很尴尬,这是不是被逮了个正着啊?祈祷他还没醒酒不知道。“醒了?还要喝些水吗?”她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选择先表示表示自己的关心。
“嗯。”他坐起来,感觉头更晕了,依着炕边上的墙,接过三娘递过来的水,咕咚咕咚的几口喝了下去,又躺下了,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早上被踢了一脚,自己就是被踢醒了。
“你昨天喝醉了,李石头和另外一个人送你回来了,你再休息休息,我去做饭。”三娘接过杯子,放到桌子上,说完话就准备出去做早饭。
这一晚上,元月和李母因为担心李耀祖也没有睡好,这时候都已经醒
了,隐隐听见他俩的说话声,心里才踏实了。
早上吃饭的时候,李耀祖正如三娘猜测的一般,没有胃口,简单地就着咸菜喝了碗小米粥,又躺在炕上休息去了。
李母见三娘的黑眼圈很严重,清楚这是为了照顾李耀祖没有睡好,现在家里也没有要紧的活儿,于是也赶三娘去休息休息,她说:“我也不是恶婆婆,你照顾了他一晚上,也是辛苦了,你也去歇歇,你自己看看你自己的黑眼圈多么严重。”她摆摆手,“赶紧去休息休息,听我的。”
三娘进去的时候,发现李耀祖又睡熟了,她脱下鞋,直接上了炕,拿了枕头,不一会儿也睡着了。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李耀祖醒了,睁开眼看着身边陷入沉睡中的三娘,想着这是因为照顾自己,晚上没睡好,大白天的才睡这么踏实。其实最后两次她给自己喂水,给自己擦脸等,他都有意识,只不过是醉的,懒得开口罢了。他真没想到她有本事这样照顾自己,他想,如果不是她长得就是第一见面时样子,他会怀疑这不是徐三娘。
三娘能睡这么踏实,有些许的原因是晚上没能好好的休息,但是三娘自己认为自己能睡的这么踏实,是因为她心里踏实了。
第19章
那是他第一次去南方,去金陵,和所有的男人一样,他不觉得逛yao子有什么可丢人,古人都说了“食色性也”。他一直对秦淮河岸好奇,他们商量着去最有名气的青楼里,过过眼瘾,他们知道在那地方住宿一天的花费是他们承担不起的,即使他们这次的油水大。
那天他们的运气很好,出乎意料的好,那天恰是选花魁的大日子,而徐三娘就是参选花魁的人之一。
那天三娘穿着洁白舞衣,一出场犹如站在云端的仙子。他当时就想啊,怎么会有人这么美?这人的样子,美在了他的心坎上。
她在舞台上跳舞,他在下面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看着,好的位置轮不到他,值得庆幸的是,他在这个位置也可以完整地看见舞台上。
那时,徐三娘双手举起,长袖飘曳生姿,像是白色轻盈的蝴蝶在轻轻地舞动双翼,在绚烂的花间飞舞。她的身子倾斜着,缓缓转身,用双手微掩面部,半遮娇态,黄色的灯光温柔地洒在徐三娘的身上,寂静了岁月时光。这时他的眼中只有她。
随着琴声的渐渐加快,三娘长长的袖子轻轻地一拂而过,争挥双袖,如同雪花上下翻飞。一双美丽的凤眸含情,欲说还休,含笑流盼,拥有勾魂摄魄的魅力,他的魂就被勾走了。如蝶翼般的睫毛,轻轻地扫在人们的心上,不,是扫在他的心尖儿,痒痒的。
李耀祖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徐三娘,只觉得心神都在徐三娘身上,他自己说不出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就想着这么看下去,永永远远的看下去。可是,他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他甚至心疼她,永远的跳下去那得多累呀!
徐三娘随着琴声时而折腰转身,时而脚步轻移,舞姿飘逸,舞衣洁白,光彩照人。正在众人都沉寂在徐三娘优美的舞姿之中的时候,却是变故横生,他的心跟着剧烈的跳动,忍不住想要向前一步。
徐三娘掩袖遮面,凤眼斜挑,如星河般璀璨地眸子中突然出现惊慌之色。也许是他眼神太好了,或者说当时只是他自己想象的,他真的认为自己看见她美眸中的惊慌。她随着琴音起伏,轻移莲步向后退一小步,从上方掉落的草绿的东西正好落在长长的水袖之上。徐三娘定睛一看,抖一抖衣袖,慌张地往后退,在惊慌之中踩到了水袖,崴着了右脚,好不狼狈地倒在了地上。
这天的晚上他也知道了,掉落的草绿色的东西是蛇,她被蛇吓到了,崴了脚,再后来才知道她最怕蛇了,因为小时候在逃荒的路上被蛇咬过,她害怕那种痛,那种凉飕飕的感觉,更害怕那种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