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她 第27节
今日他习练不顺,耽误了些时间,又下山采买,回来时已过了饭点。
他紧赶慢赶回来,未成想白婳却不在。
桌上倒有张字条——「小荷来了,邀我去她家见见她的李四郎,我好奇难抑,决定去瞅瞅。」
对见别的男子如此上心?还好奇难抑……
宁玦扔掉字条,冷嗤一声,不怎么高兴。
叫花鸡他留着没吃,想等白婳回来一起食用,故而中午饭他随便应付了过去。
少倾,院外传来动响,是赵伯架着牛车来到门口,晃动铃铛等他开门。
这是最后一天起工事了,等完成今日的收尾工作,厨房就可以彻底竣工,正常使用。
做工时,赵伯嘴巴闲不住,总爱搭话。
前面说七说八的,宁玦都是敷衍应着,直至说到小荷与李四郎
今日回绿萝村看望李婶,他才抬眼,稍微认真一些。
赵伯:“先前我就说小荷她娘动作快吧,这才短短两日,就把男方邀到家里来了,阿芃姑娘也被小荷叫去,若是两人今日顺利相成,公子还要费心另外再寻个丫头在身边了。”
宁玦靠在椅上,闻言眉眼一戾,怀疑自己听错。
“你说她去见谁?”
赵伯当是砸击声响,阻隔了话音,于是扯着嗓门大声重复说道:“就是我先前跟公子提过的,李婶远房表姐家的侄子,今日与李四郎一道进村,特意过来相看的。小荷方才不是来过一趟嘛,她都带阿芃姑娘下山去了,难道没与公子说明白?”
他是不明白,白婳呢?心知肚明也乐意去?
相看别的男子,她怎么敢……
第22章 同床同寝
很快到达绿萝村,白婳没想到李婶家这么热闹,一进屋,映目三四张生面孔,有男有女,都是年轻面貌。
她原以为小荷家里只有李婶和李四郎在,一看就能认出身份,可眼下进门,屋里总共三位适龄的男子,她眼力辩不出到底哪位才是小荷的情郎。
见她来,李婶热情招呼她落座。
同时笑着对身后其他客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我总提起的阿芃姑娘,十里八乡再找不出第二个这般模样俊俏的,今日你们见到真人,眼见为实,知道不是李婶爱吹牛了吧。”
众人应笑几声,有热络附和的,也有腼腆不语的,不过目光都自然打量在白婳身上。
白婳不得已应对人多场面,不太自在,但被夸总不至于生恼,于是配合着讪讪弯下唇,态度友好。
小荷与白婳相挨着坐到旁侧,等她娘聊东聊西重新吸引了满屋的注意力后,她歪过头,压低声音悄悄与白婳耳语。
“阿芃姐姐,你看,我阿娘左手边坐着的那两位,就是前几日经我阿娘介绍,彼此相看上眼的。今日他们提礼过来,应是向我阿娘言表感激,我上山去寻你时他们还未到,今天家里意外人多,你别觉得不自在,他们应是没一会儿就走了。”
白婳心想,她不过也是简单做做客的,不会待多长时间,人多人少倒无所谓。
但见小荷对自己额外关怀,白婳不想辜负所望,对‘把关’一事越发上心。
她睨着目光,不着痕迹地在屋内环视一圈,依次打量过屋中男客,侧首小声问道:“小荷,哪位是你的李四郎?”
小荷脸膛浮红,没想到白婳突然话题一转,尤其用词,叫人不忍觉羞。
犹豫片刻,小荷用衣袖做掩,悄悄伸出手,指向挨着窗牖的一个座位。
她声音低低道:“挨窗,穿着墨绿色衣袍的就是四郎,他旁边那位……”
还没介绍完,正巧李婶与那相看成的一双男女说完话,出声差遣小荷去堂屋换水添茶。
小荷只好暂时止口,与白婳对了个眼神,照做起身。
李四郎见状,跟着妻子一道出去,两人形影不离,一看就是新婚燕尔的恩爱小夫妻,谁也离不开谁。
趁着李四郎靠近,白婳佯作喝茶,略下余光观察。
其样貌算是不错,剑眉星目,很是精神,肩宽臂粗,身板硕壮,个子也是高的。
这样的男子与姑娘家相看眼缘,首先印象分就会不错。
白婳还听说,李四郎是猎户出身,家中人人都会弯弓射箭的本领,小荷嫁给他,受其庇护,往后再不会遭恶人肆意欺凌。
可堪良配。
不过……
白婳再次想起小荷邀请她来时的那番说辞,她将李四郎与公子作比,还声称李四郎在相貌上要欠差公子很多。
因为这话,白婳还事先想象过,以为李四郎会是粗武糙犷之貌,不得女子欣赏,结果方才一见才知自己想错,人家分明长得算是少年俊朗。
或许,小荷是替夫君自谦一下?
不然又为何故意将自己夫君贬低。
这全屋上下所有男子里,唯一要说样貌欠佳的,大概是李四郎身旁那位黑面寡语的郎君,其实也不是多难看,只是过于平平无奇,放人堆里压根不会被觉察的那种,关键是皮肤黝黑,更掩风采。
对方只是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么想,似乎不太礼貌吧?
意识到这点后,白婳及时止住思绪。
小荷很快回屋,周到给客人添茶斟满,等这一杯再喝完,与李婶搭话最热络的那一男一女便起身准备离开了。
白婳也跟着站身,佯作送送。
但脚步只微微挪了挪,礼节到位就好,不必真的出门。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临走前,与她擦身而过的男子好像刻意放缓了脚步,眼神似有若无地朝她淡淡瞥过。
等白婳察觉想去确认时,对方只留下一个背影,已然扬长而去。
她只好收了猜疑,觉得大概是自己想错。
李婶送客回来,看了那黑面男子一眼,再看向白婳,深意笑笑。
白婳不懂她这个眼神什么意思。
正茫然时,李婶开口言道:“没想到今日会有新客上门,将人送走雅静多了,咱们继续聊咱们的,阿芃姑娘,你肯赏脸过来我真是高兴,听小荷说你还没吃午饭呢,正好今天家里的饭也晚,你莫要推辞,就当给李婶一个面子,留下来一起吃吧。”
白婳迟疑了下,本想婉拒。
可转念又想,自己是受小荷之托来帮忙打眼的,到目前为止,李四郎的样貌还算过关,可内在谈吐如何,她还丝毫不了解。
若是现在就走,是不是太不认真对待了?
怀着这样的顾虑,白婳勉强答应下来。
不知怎的,她刚出声表完态,李四郎身边的男子忽的端茶呛了下,剧烈咳嗽起来,等稍稍平复后直起腰身,整张脸已然完全涨红,再黑都看得明显。
白婳被其动静吸引,目光觑去。
对方却生硬避开,很不自然,这回连带脖子都浮起异色。
这男子……是不是不擅应对生人啊?
长得黝黑壮硕,竟是内敛羞涩的秉性,倒是不常见的。
……
开饭以后,白婳的注意力还是多留在李四郎身上,每每他一开口,她都默默听得认真。
面对李婶,他恭敬有加;
面对小荷,自带宠护;
与友人交谈,更应对从容,承得住玩笑话。
白婳对他的表现满意,想着若当小荷问起,她一定为李四郎多说好话。
完成了小荷私下交代的任务,白婳放松下来,开始专注用餐。
李婶厨艺很好,家常菜也做得味香可口,白婳一边咀嚼着,一边又不自觉的想到宁玦。
自己离开竹屋时写了字条,可也没说会留下用饭,自己迟迟不归,他会不会担心?
可转念又想连日来他对自己的疏远与冷淡,便觉得自己的担心恐怕多余。
她不在,他或许还乐得自在呢。
……
门外突兀传来敲门声,声响急促。
李四郎作势起身,李婶唤住他,示意他继续吃,随后自己去开门。
少顷,李婶重新进屋,脸上笑容不再,带上一丝不解又有些许的恍悟,总之表情复杂。
她匆匆扫过白婳一眼,收回目光后不太自然地侧了侧身,给身后人让开位置。
于是白婳诧异看到,她刚刚还在心头惦想的人,此刻竟从天而降一般直接出现在眼前。
她怔住,稍稍垂目,没作反应。
李婶轻轻吁了口气,硬着头皮对众人介绍说:“这位是宁玦宁公子,暂隐于岘阳山的江湖人士,也是小荷的救命恩人。”
闻言,席间最先起身的是李四郎,他躬身诚恳,言表感激。
小荷也一道站起,让座招呼,对宁玦的态度很是崇敬。
“公子怎么来了,可有吃过午饭?我们也是刚刚围上桌,饭菜还没怎么开动过,公子若不嫌弃,不如留下一同食用?”
宁玦应得顺口:“好。”
闻言,小荷简直受宠若惊,先前她与母亲邀过公子多次,可他每每态度疏离,从不肯赏脸,眼下应得
这般痛快,着实让她吃了一惊。
她面上挂起笑容,忙催促身边人道:“四郎,去给公子拿副新碗筷,用橱柜最上层的新瓷碗,桂枝纹那个。”
李四郎应道:“这就去。”
李婶殷勤让位,示意宁玦先落座。
宁玦颔首,寡言,面对李婶、小荷,以及李四郎主动让出的位置,他没有犹豫,径自坐在李婶的位置上,左边与白婳相挨,右边挨着一个陌生的男子。
气场愈冷,他面无表情,更没有侧首。
白婳心头惴惴,失落愈甚。
他紧赶慢赶回来,未成想白婳却不在。
桌上倒有张字条——「小荷来了,邀我去她家见见她的李四郎,我好奇难抑,决定去瞅瞅。」
对见别的男子如此上心?还好奇难抑……
宁玦扔掉字条,冷嗤一声,不怎么高兴。
叫花鸡他留着没吃,想等白婳回来一起食用,故而中午饭他随便应付了过去。
少倾,院外传来动响,是赵伯架着牛车来到门口,晃动铃铛等他开门。
这是最后一天起工事了,等完成今日的收尾工作,厨房就可以彻底竣工,正常使用。
做工时,赵伯嘴巴闲不住,总爱搭话。
前面说七说八的,宁玦都是敷衍应着,直至说到小荷与李四郎
今日回绿萝村看望李婶,他才抬眼,稍微认真一些。
赵伯:“先前我就说小荷她娘动作快吧,这才短短两日,就把男方邀到家里来了,阿芃姑娘也被小荷叫去,若是两人今日顺利相成,公子还要费心另外再寻个丫头在身边了。”
宁玦靠在椅上,闻言眉眼一戾,怀疑自己听错。
“你说她去见谁?”
赵伯当是砸击声响,阻隔了话音,于是扯着嗓门大声重复说道:“就是我先前跟公子提过的,李婶远房表姐家的侄子,今日与李四郎一道进村,特意过来相看的。小荷方才不是来过一趟嘛,她都带阿芃姑娘下山去了,难道没与公子说明白?”
他是不明白,白婳呢?心知肚明也乐意去?
相看别的男子,她怎么敢……
第22章 同床同寝
很快到达绿萝村,白婳没想到李婶家这么热闹,一进屋,映目三四张生面孔,有男有女,都是年轻面貌。
她原以为小荷家里只有李婶和李四郎在,一看就能认出身份,可眼下进门,屋里总共三位适龄的男子,她眼力辩不出到底哪位才是小荷的情郎。
见她来,李婶热情招呼她落座。
同时笑着对身后其他客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我总提起的阿芃姑娘,十里八乡再找不出第二个这般模样俊俏的,今日你们见到真人,眼见为实,知道不是李婶爱吹牛了吧。”
众人应笑几声,有热络附和的,也有腼腆不语的,不过目光都自然打量在白婳身上。
白婳不得已应对人多场面,不太自在,但被夸总不至于生恼,于是配合着讪讪弯下唇,态度友好。
小荷与白婳相挨着坐到旁侧,等她娘聊东聊西重新吸引了满屋的注意力后,她歪过头,压低声音悄悄与白婳耳语。
“阿芃姐姐,你看,我阿娘左手边坐着的那两位,就是前几日经我阿娘介绍,彼此相看上眼的。今日他们提礼过来,应是向我阿娘言表感激,我上山去寻你时他们还未到,今天家里意外人多,你别觉得不自在,他们应是没一会儿就走了。”
白婳心想,她不过也是简单做做客的,不会待多长时间,人多人少倒无所谓。
但见小荷对自己额外关怀,白婳不想辜负所望,对‘把关’一事越发上心。
她睨着目光,不着痕迹地在屋内环视一圈,依次打量过屋中男客,侧首小声问道:“小荷,哪位是你的李四郎?”
小荷脸膛浮红,没想到白婳突然话题一转,尤其用词,叫人不忍觉羞。
犹豫片刻,小荷用衣袖做掩,悄悄伸出手,指向挨着窗牖的一个座位。
她声音低低道:“挨窗,穿着墨绿色衣袍的就是四郎,他旁边那位……”
还没介绍完,正巧李婶与那相看成的一双男女说完话,出声差遣小荷去堂屋换水添茶。
小荷只好暂时止口,与白婳对了个眼神,照做起身。
李四郎见状,跟着妻子一道出去,两人形影不离,一看就是新婚燕尔的恩爱小夫妻,谁也离不开谁。
趁着李四郎靠近,白婳佯作喝茶,略下余光观察。
其样貌算是不错,剑眉星目,很是精神,肩宽臂粗,身板硕壮,个子也是高的。
这样的男子与姑娘家相看眼缘,首先印象分就会不错。
白婳还听说,李四郎是猎户出身,家中人人都会弯弓射箭的本领,小荷嫁给他,受其庇护,往后再不会遭恶人肆意欺凌。
可堪良配。
不过……
白婳再次想起小荷邀请她来时的那番说辞,她将李四郎与公子作比,还声称李四郎在相貌上要欠差公子很多。
因为这话,白婳还事先想象过,以为李四郎会是粗武糙犷之貌,不得女子欣赏,结果方才一见才知自己想错,人家分明长得算是少年俊朗。
或许,小荷是替夫君自谦一下?
不然又为何故意将自己夫君贬低。
这全屋上下所有男子里,唯一要说样貌欠佳的,大概是李四郎身旁那位黑面寡语的郎君,其实也不是多难看,只是过于平平无奇,放人堆里压根不会被觉察的那种,关键是皮肤黝黑,更掩风采。
对方只是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么想,似乎不太礼貌吧?
意识到这点后,白婳及时止住思绪。
小荷很快回屋,周到给客人添茶斟满,等这一杯再喝完,与李婶搭话最热络的那一男一女便起身准备离开了。
白婳也跟着站身,佯作送送。
但脚步只微微挪了挪,礼节到位就好,不必真的出门。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临走前,与她擦身而过的男子好像刻意放缓了脚步,眼神似有若无地朝她淡淡瞥过。
等白婳察觉想去确认时,对方只留下一个背影,已然扬长而去。
她只好收了猜疑,觉得大概是自己想错。
李婶送客回来,看了那黑面男子一眼,再看向白婳,深意笑笑。
白婳不懂她这个眼神什么意思。
正茫然时,李婶开口言道:“没想到今日会有新客上门,将人送走雅静多了,咱们继续聊咱们的,阿芃姑娘,你肯赏脸过来我真是高兴,听小荷说你还没吃午饭呢,正好今天家里的饭也晚,你莫要推辞,就当给李婶一个面子,留下来一起吃吧。”
白婳迟疑了下,本想婉拒。
可转念又想,自己是受小荷之托来帮忙打眼的,到目前为止,李四郎的样貌还算过关,可内在谈吐如何,她还丝毫不了解。
若是现在就走,是不是太不认真对待了?
怀着这样的顾虑,白婳勉强答应下来。
不知怎的,她刚出声表完态,李四郎身边的男子忽的端茶呛了下,剧烈咳嗽起来,等稍稍平复后直起腰身,整张脸已然完全涨红,再黑都看得明显。
白婳被其动静吸引,目光觑去。
对方却生硬避开,很不自然,这回连带脖子都浮起异色。
这男子……是不是不擅应对生人啊?
长得黝黑壮硕,竟是内敛羞涩的秉性,倒是不常见的。
……
开饭以后,白婳的注意力还是多留在李四郎身上,每每他一开口,她都默默听得认真。
面对李婶,他恭敬有加;
面对小荷,自带宠护;
与友人交谈,更应对从容,承得住玩笑话。
白婳对他的表现满意,想着若当小荷问起,她一定为李四郎多说好话。
完成了小荷私下交代的任务,白婳放松下来,开始专注用餐。
李婶厨艺很好,家常菜也做得味香可口,白婳一边咀嚼着,一边又不自觉的想到宁玦。
自己离开竹屋时写了字条,可也没说会留下用饭,自己迟迟不归,他会不会担心?
可转念又想连日来他对自己的疏远与冷淡,便觉得自己的担心恐怕多余。
她不在,他或许还乐得自在呢。
……
门外突兀传来敲门声,声响急促。
李四郎作势起身,李婶唤住他,示意他继续吃,随后自己去开门。
少顷,李婶重新进屋,脸上笑容不再,带上一丝不解又有些许的恍悟,总之表情复杂。
她匆匆扫过白婳一眼,收回目光后不太自然地侧了侧身,给身后人让开位置。
于是白婳诧异看到,她刚刚还在心头惦想的人,此刻竟从天而降一般直接出现在眼前。
她怔住,稍稍垂目,没作反应。
李婶轻轻吁了口气,硬着头皮对众人介绍说:“这位是宁玦宁公子,暂隐于岘阳山的江湖人士,也是小荷的救命恩人。”
闻言,席间最先起身的是李四郎,他躬身诚恳,言表感激。
小荷也一道站起,让座招呼,对宁玦的态度很是崇敬。
“公子怎么来了,可有吃过午饭?我们也是刚刚围上桌,饭菜还没怎么开动过,公子若不嫌弃,不如留下一同食用?”
宁玦应得顺口:“好。”
闻言,小荷简直受宠若惊,先前她与母亲邀过公子多次,可他每每态度疏离,从不肯赏脸,眼下应得
这般痛快,着实让她吃了一惊。
她面上挂起笑容,忙催促身边人道:“四郎,去给公子拿副新碗筷,用橱柜最上层的新瓷碗,桂枝纹那个。”
李四郎应道:“这就去。”
李婶殷勤让位,示意宁玦先落座。
宁玦颔首,寡言,面对李婶、小荷,以及李四郎主动让出的位置,他没有犹豫,径自坐在李婶的位置上,左边与白婳相挨,右边挨着一个陌生的男子。
气场愈冷,他面无表情,更没有侧首。
白婳心头惴惴,失落愈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