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之将 第58节
至此,新妇可以出阁了。
气氛活络起来,叶星辞听见伙伴们开始刁难楚翊,时而猜谜,时而找东西。南北婚俗,娘家均以杖打新婿为戏乐,但楚翊是皇叔,自然无人敢打。罗雨还放话:谁敢打王爷,别怪我反手一棒把他敲晕。
见新妇迟迟不露面,一向处变不惊的罗雨朝楼上喊:“公主,你快下来啊。接亲不能走重道,回去得绕到东门进城,小心错过吉时!”
叶星辞抿嘴一笑,对子苓耳语几句,后者清脆地高喊:“叫你家王爷作催妆诗!大家都说好,才让公主下楼。”
“我也会,我来暖个场。”罗雨张口就来,“公主快出来,路远轿难抬。随便画一画,反正都得擦。”
众人大笑。笑声弱下,楚翊朗声开口:“剑影照水惊碧漪,花飞寒枪映千里。”
“九爷偷懒!这两句分明是旧作,不算数。”云苓嗔道。
“还没说完呢。”楚翊的话语如一道清泉,悠悠逆流至楼上局促不安的“新妇”耳中,在心湖漾开涟漪,“玉容何须铅华覆,剑气画眉枪点唇。”
叶星辞又笑了,不禁妄想:楚翊既然喜欢他素面朝天、舞枪弄剑的飒爽模样,也许会接受他的男儿身?以及裤子里的“兵器”?
听了催妆诗,叶星辞不再迟疑。执金丝刺绣的团扇障面,款步降阶,迎着“夫君”欣喜的凝视,在对方面前站定。
楚翊耳廓泛红,朝扇后窥视,他也跟着轻轻转动,不叫对方看。红袖素手,皓腕胜过象牙扇柄。正红大衫,重工刺绣四季花草和凤羽。墨绿霞帔,坠着凤纹桃心金坠。霜颈亭亭玉立,如红锦裹新雪。
叶星辞静立堂前,聆听顺王的教诲。
顺王侧着头,郑重注视他扇后半露的双眼,谆谆叮咛他谨守妇德,相夫教子,敦睦邦仪。最后哽咽道:“二叔祝你们,永结同心,瓜瓞绵绵。”
拜别长辈,叶星辞随楚翊出门,轻巧地跨过横在地面的马鞍。这表示他去宁王府的路上一路平安,顺利抵达。
阳光正盛,但抵不过天冷,轿夫扬起的嘴角飘着白气。他们都是宁王府的家丁,为主人而高兴。
叶星辞坐进大红软轿,楚翊递进来一个黄铜手炉,小巧温暖,盈盈可握。他腿后也暖烘烘的,轿座下藏着暖炉。
起轿了,轻轻颠簸,一如他忐忑的心。
此刻,他忽然理解了一个人。一个他称作母亲,却不甚了解的严肃古板的女人——文茹郡主。
她也曾是少女,盛妆嫁给父亲。她之所以不喜欢娘,是因为她深爱父亲。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狂热的占有,不许外人涉足。而非一个妻子,对丈夫充满妇德的爱:为他贤惠持家,包容妾室,平等教养庶出子女。
小时候,郡主曾冷冷地告诉他:“你的生日是二月,而你娘是前一年八月过门的。”当时,他掰着指头算了算:“哦,原来我是未足月的早产儿。”
后来他才听说,他不但足月出生,且足有七斤,白白胖胖,哭声嘹亮。父亲在外珠胎暗结,始终是深埋在郡主心中的一根刺。
叶星辞的心绪随轿起伏,想道:假如楚翊也这样,老子非掐死他不可。而且,楚翊少给了一斤“离娘肉”,哼。
黄昏时分,花轿停落王府正门。落日熔金,铺满轿顶,一片岩浆般的金红。乐人鼓瑟吹笙,奶娘桂嬷嬷掀开轿帘,叶星辞徐徐下轿,周围瞬间腾起山呼海啸的欢声。
“公主来了,这就是齐国的公主!”“是真的公主!”“废话,还能是假的?”正门附近人头攒动,挤满看热闹的百姓,每个人都脚底起火般跳个不停。许多人让孩子骑在肩上,一睹金枝玉叶的风华,沾沾贵气。
叶星辞双手执扇遮面,不过可以用余光轻松瞄见四周。一道艳丽红毡,如映着晚霞的河流,漫过石阶,直通王府洞开的大门和仪门,径直通往中路正殿博宇殿。
王府左右,祥宁街上,居然摆了几十桌流水席。百姓携家带口随坐随吃,酒菜不断。传菜的步履生风,托着热气腾腾的菜肴穿梭于席间。万岁御批,今夜顺都不宵禁。哪怕后半夜入席,也有热饭菜。
“王爷,快把王妃领进门!”新婚三日无大小,百姓纷纷起哄。
礼官送来结成同心结的红牵,新人各牵一端。
叶星辞一手执扇,一手牵红。他落后楚翊半步,拾级而上,任由对方将自己领进门,嫁衣的拖尾拂过台阶,如红霞流云。他步态端庄,脖颈立得直直的,否则华丽沉重的脑袋将不可控地失去平衡。
好多人,好多道目光。
仪门内外,直到大殿,酒席遍布。宾客满座,显贵云集。摩肩接踵,如过江之鲫。
叶星辞一路用余光观察,似乎足有上千人。
他常因楚翊的平易近人,而忽略了对方此时的地位。这可是当今唯二的皇叔,主理恩科、出题阅卷、为国取士的贤王能臣,瑞王曾经的拥趸也在设法攀附。
宾客中,有新科状元和三甲进士,也有逗留顺都的落榜举子。他们身处喜气盈天的王府,怔怔望着一对璧人经过眼前,这一幕带给他们极大的冲击。
读书人无不赞颂太平,如今楚尹两姓联姻,若九王爷做了摄政王,岂非从此止戈?毕竟,女婿怎么可能跟岳丈动手呢?就算纷争再起,公主也会从中调停。筵席散后,这些书生会用生花妙笔,迫不及待地散播他们的期冀。而这种期冀,终将化作滔滔民意。
这是楚翊步步为营的回报,亦是太子乐见的结果。
遗憾的是,楚翊的二位母妃不在场,因为法理上的母亲太皇太后没来,所以她们不能僭越。庆王早就称病,还送了一盆名贵兰花作为贺礼,但已微微枯萎。君子如兰,这在讽刺楚翊是个伪君子。
一射之地,他们足足走了一盏茶的功夫。
楚翊步履沉稳而缓慢,几乎是蜗行牛步。叶星辞明白,这不仅是照顾自己衣饰繁重,也是尽量将万众瞩目的快意时光延长,再延长,以供余生回味。
想到自己或许即将扼杀这份快乐,叶星辞觉得脑袋更大更沉了,像个大冬瓜。
“凤翥龙翔,鸿案相庄。新婿,昌国皇九叔宁郡王楚翊。新妇,齐国皇嫡长女玉川公主尹月芙。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良辰吉时已至,请执礼者暖堂。”主婚人开口,是位历经三朝的老翰林。
执礼者持熏香炉暖堂,大殿清香萦绕,宾朋击掌相贺,王府众人开心得直蹦高。
二人正要步入大殿,被高亢的通报阻断脚步:“圣旨到——”
笙箫鼓乐骤停,红牵连结的一对璧人转身接旨,众宾客也连忙跪拜。一时间,偌大的王府充斥着衣料的摩擦声,继而一片沉寂。
身着红色通袖襕袍的传旨太监阔步而至,身后是高擎帝王仪仗的护旨宫人。太监环视一周,展开金龙云纹黄缎为封皮的圣旨,朗声宣读:“应天顺时皇帝,诏曰:皇九叔大婚嘉礼,朕未能亲临,特赐玉如意一对以代心意,贺新人合卺嘉盟缔百年。宁郡王楚翊,人品贵重,行孝有嘉,着加封亲王。”
最后一字落下,叶星辞听见众宾客齐齐吸了一口气,惊羡宁王气运之昌顺。他暗自猜测,这是小皇帝和吴正英为了让他有能力抗衡庆王。
“恭喜啊,宁亲王,双喜临门。”传旨太监笑道。
楚翊领旨谢恩,将圣旨交予管家王喜。王喜出身内廷,通晓世故,立即将传旨太监请到一旁打赏、入席。
你小子好运气,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叶星辞稍稍移扇,露出半只眼偷瞥“夫君”,接着与对方步入大殿。只见红帐重重,红灯叠叠,宛若打铁时溅起了漫天火花,而后就此时光停滞,凝在半空。
入洞房前的仪式很简洁,可叶星辞还是觉得头要掉了,因为一直在拜:拜天地,三回。拜高堂,三回,上座的是楚翊的四舅,和唯一在世的皇室父辈六叔。夫妻对拜,又三回。
三拜之礼,礼成。而后夫妻告天,谢天赐良缘。告地,谢地造连理。又告谢四方来宾,前来观礼祝贺。
第107章 王爷他身体好吗?
“良缘夙缔,佳偶天成。偕老百年,卜昌五世。月迎星拥,壁舍珠联。三星在户,百辆盈门……”
声声礼赞中,楚翊去应酬宾朋,脖颈酸痛的叶星辞则由王府的婢女仆妇们簇拥着前往洞房,即正殿后一进的宁远堂,这才是日常起居之所。正殿只在婚礼、冠礼这样的嘉礼,节日及圣驾亲临时才启用。
叶星辞仍以团扇遮面,随众人走过穿山游廊和外厅,迈进内仪门。天已黑透,面前的宁远堂灯火通明,回廊坠满红灯,辣椒大丰收似的。
庭前有几点山石,四周竟繁花烂漫,绿叶点点,桃李盛放于凛风。经过时凑近了看,原来是将通草花点缀于枯枝。这是用通草纸染色,捻、捏、揉、搓制成的精巧假花,耗时耗力。
“这么多通草花,费了不少银子吧?”叶星辞问道。
“可不,几十匠人做了一个月。管钱的王公公都要哭了,哈哈!”周围的丫头们开心嬉笑。
楚翊才开府几年,家底薄,为了让自己风光大嫁,积蓄恐怕所剩无几了。光是街上那几十桌流水席,就够富裕之家掏空家底。结果,花光老婆本,娶了个男的。
叶星辞心底愧意激荡,手指死死抠着象牙扇柄,感觉头更大更沉了。
步入宁远堂,面颊暖意融融,满目红帐。
大厅正中匾额为先皇御笔,有“德宣宸翰”的印章。德宣,为昌世宗的年号。一幅山水巨画作为背景,桌案茶几陈设精致礼器,崭新的茶具、漆器、瓷器等,正中的黄铜大暖炉炭火正旺。
西边是书斋和茶舍。视线穿过作为隔断的镂花月洞门,叶星辞扫见墙上悬着些书画,还有一幅四字横幅——藏器待时。也许是楚翊勉励自己的箴言,他也确实工于心计,善于藏锋。
这么个聪明家伙,还不是被我骗光老婆本,唉。叶星辞撇撇嘴,朝东侧望去。同样的月洞门之后,有一扇绘有修竹的红木大屏风。
“王妃,这边是吃饭的地方,再往里是卧室。”王府的小丫头们引着“王妃”转过屏风,解释为何没仆人睡的地方,“宁远堂不住别人,王爷夜间不用人服侍,喝茶起夜全都自己来。”
“他胆子挺大啊,自己住五间上房。”叶星辞随口感叹。
“王爷不信鬼神。他说只要无愧于心,睡坟地也不怕。”
步入最里侧的碧纱橱,叶星辞半敛在扇后的双眸倏然瞪大,心里又一咯噔,“呃”地倒吸一口凉气:好大!好大的床!像个小屋子!
迎面一张黄花梨千工拔步床,精雕细琢,华美绝伦。围栏、挂檐及横楣的镂花纤毫毕现。床前回廊有桌凳、妆台、小橱等,可用餐、梳妆、储物。假如他足够懒,甚至可以足不出床地生活。
红被,红褥单,红幔帐。对对红烛,映着一双红枕,和金丝刺绣的石榴花。
“好大一张拔步床。”他低喃。
“好几个顶级木匠合力赶工,听说花了两千两银子!”有个丫头快言快语道,“王爷自己可舍不得睡这么好的。他说,江南王侯世家小姐出嫁都陪送这样的床,公主也得有。”
完蛋了,完蛋了,叶星辞咬住下唇。
楚翊在认真娶媳妇,而我却在骗他。郡王年俸才三千两,却花一多半打了新床。他有棺材铺,进木料也许会便宜点,不然造价更高昂。他在表明心意:虽然,你叶小五只是个小宫女,但在我心里绝非粗枝大叶,而是金枝玉叶。千金小姐有的,你也要有。
平常相处,叶星辞还没感受到莫大的压力。今日十里红妆,宾客盈门,重重仪式,犹如一道道枷锁压在他心上。
他步入床榻,落座床沿,感觉头愈发的沉,大得像王府门口石狮的脑袋。床上遍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早生贵子。
成亲,和平时的两情相悦,完全是两码事啊。叶星辞感觉屁股下硌着一颗大枣,不自在地挪了挪,苦着脸叹了口气。
桂嬷嬷听见这声紧张的叹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慈爱道:“王妃,你身边没带年长的奶娘嬷嬷,都是些不谙世事的小丫头。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老身。”
这是想传授鱼水相谐之道,叶星辞却没听出话中深意,从扇后闪出半张脸,迟疑地问:“王爷他……身体怎么样?”
“放心,体格硬朗极了。”桂嬷嬷抿着嘴乐。
“要是惊吓,不,惊喜过度,再加上饮了酒,会不会有什么三长两短——”
桂嬷嬷慌忙打断:“大喜的日子,王妃可不兴说这些。”又低头道歉,“恕老身失礼。我是看着王爷长大的,他终于成家,我真的很高兴。我第一次抱他的时候,他才这么大。”她略带哽咽,双手比划个长度,约有二尺。
“嬷嬷别说了,现在,我心里的压力也这么大。”叶星辞也学她比划了一下。
子苓四人,福全福谦,和四个属下也都有些凝重,话少了很多,打量着屋里真切的红彤彤的陈设,又彼此交换眼色。叶小将军真的嫁给了宁王,而他们今后,也将生活在宁王府。这种真实感,沉重地压在肩上。
许久,喧闹渐近。
伴着杂沓的脚步声,碧纱橱砰地开了,一股酒气随之闯入。叶星辞心跳漏了一下,慌忙遮好脸,又偷眼去瞄,心想:稳了,稳了,这一夜好糊弄了。
因为楚翊已经是七分醉。美玉般清贵的面孔罕见地泛红,双耳更红,双眸带着湿漉漉的醉意,连眼角都是红的,颇为可爱。他身边闹哄哄地围绕着许多世家子弟和已婚妇人,一向处事冷漠的罗雨开心得上蹿下跳。
“王爷快坐过去!”
楚翊被推至床边,步履虚浮地跌坐在床,迷恋地端详以扇掩面的王妃,缓缓舒展出一个醉态的孩子般的笑:“对不起,来晚了,他们灌我酒。”
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可怜的逸之哥哥。叶星辞抿紧嘴唇,脚趾在鞋里蜷起。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最快活的一天。”楚翊的尾音绵长,缓慢地眨着眼,伶俐的口齿也迟钝了。
也许马上就变成最恐怖的一天了,叶星辞暗道。
“王妃怎么不说话?”楚翊用手指去拨团扇,窥视美人秀致英气的眉眼,却被众人起哄道:“还没过却扇礼呢!要作却扇诗!”
楚翊哈哈一笑,在浓浓的醉意中合目冥思。他聆听窗外猎猎朔风,才思奔逸,缓缓吟道:“寒梅挑月月追云,虬枝藏雪雪流光。凭他苦寻昨日春,扇后桃花我独赏。”
“好诗!”“王妃满意吗?”“不满意叫他继续作!非难倒他不可!”
在众人的赞和中,叶星辞慢慢移扇,抬眸望向“夫君”。
艳光乍现,千秋绝色,满堂红灯华彩霎时黯淡。烛光下,他眉间和眉梢贴饰的珠翠面花熠熠生辉,却不敌灿灿眸光之万一。眉宇间的锐利英气,为美貌平添三分凌厉,宛若一柄唯豪杰可握的绝世宝剑。
从早到晚,至此二人才算正式见面。楚翊痴痴地盯了他半晌,在众人的起哄中低头,腼腆一笑。
气氛活络起来,叶星辞听见伙伴们开始刁难楚翊,时而猜谜,时而找东西。南北婚俗,娘家均以杖打新婿为戏乐,但楚翊是皇叔,自然无人敢打。罗雨还放话:谁敢打王爷,别怪我反手一棒把他敲晕。
见新妇迟迟不露面,一向处变不惊的罗雨朝楼上喊:“公主,你快下来啊。接亲不能走重道,回去得绕到东门进城,小心错过吉时!”
叶星辞抿嘴一笑,对子苓耳语几句,后者清脆地高喊:“叫你家王爷作催妆诗!大家都说好,才让公主下楼。”
“我也会,我来暖个场。”罗雨张口就来,“公主快出来,路远轿难抬。随便画一画,反正都得擦。”
众人大笑。笑声弱下,楚翊朗声开口:“剑影照水惊碧漪,花飞寒枪映千里。”
“九爷偷懒!这两句分明是旧作,不算数。”云苓嗔道。
“还没说完呢。”楚翊的话语如一道清泉,悠悠逆流至楼上局促不安的“新妇”耳中,在心湖漾开涟漪,“玉容何须铅华覆,剑气画眉枪点唇。”
叶星辞又笑了,不禁妄想:楚翊既然喜欢他素面朝天、舞枪弄剑的飒爽模样,也许会接受他的男儿身?以及裤子里的“兵器”?
听了催妆诗,叶星辞不再迟疑。执金丝刺绣的团扇障面,款步降阶,迎着“夫君”欣喜的凝视,在对方面前站定。
楚翊耳廓泛红,朝扇后窥视,他也跟着轻轻转动,不叫对方看。红袖素手,皓腕胜过象牙扇柄。正红大衫,重工刺绣四季花草和凤羽。墨绿霞帔,坠着凤纹桃心金坠。霜颈亭亭玉立,如红锦裹新雪。
叶星辞静立堂前,聆听顺王的教诲。
顺王侧着头,郑重注视他扇后半露的双眼,谆谆叮咛他谨守妇德,相夫教子,敦睦邦仪。最后哽咽道:“二叔祝你们,永结同心,瓜瓞绵绵。”
拜别长辈,叶星辞随楚翊出门,轻巧地跨过横在地面的马鞍。这表示他去宁王府的路上一路平安,顺利抵达。
阳光正盛,但抵不过天冷,轿夫扬起的嘴角飘着白气。他们都是宁王府的家丁,为主人而高兴。
叶星辞坐进大红软轿,楚翊递进来一个黄铜手炉,小巧温暖,盈盈可握。他腿后也暖烘烘的,轿座下藏着暖炉。
起轿了,轻轻颠簸,一如他忐忑的心。
此刻,他忽然理解了一个人。一个他称作母亲,却不甚了解的严肃古板的女人——文茹郡主。
她也曾是少女,盛妆嫁给父亲。她之所以不喜欢娘,是因为她深爱父亲。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狂热的占有,不许外人涉足。而非一个妻子,对丈夫充满妇德的爱:为他贤惠持家,包容妾室,平等教养庶出子女。
小时候,郡主曾冷冷地告诉他:“你的生日是二月,而你娘是前一年八月过门的。”当时,他掰着指头算了算:“哦,原来我是未足月的早产儿。”
后来他才听说,他不但足月出生,且足有七斤,白白胖胖,哭声嘹亮。父亲在外珠胎暗结,始终是深埋在郡主心中的一根刺。
叶星辞的心绪随轿起伏,想道:假如楚翊也这样,老子非掐死他不可。而且,楚翊少给了一斤“离娘肉”,哼。
黄昏时分,花轿停落王府正门。落日熔金,铺满轿顶,一片岩浆般的金红。乐人鼓瑟吹笙,奶娘桂嬷嬷掀开轿帘,叶星辞徐徐下轿,周围瞬间腾起山呼海啸的欢声。
“公主来了,这就是齐国的公主!”“是真的公主!”“废话,还能是假的?”正门附近人头攒动,挤满看热闹的百姓,每个人都脚底起火般跳个不停。许多人让孩子骑在肩上,一睹金枝玉叶的风华,沾沾贵气。
叶星辞双手执扇遮面,不过可以用余光轻松瞄见四周。一道艳丽红毡,如映着晚霞的河流,漫过石阶,直通王府洞开的大门和仪门,径直通往中路正殿博宇殿。
王府左右,祥宁街上,居然摆了几十桌流水席。百姓携家带口随坐随吃,酒菜不断。传菜的步履生风,托着热气腾腾的菜肴穿梭于席间。万岁御批,今夜顺都不宵禁。哪怕后半夜入席,也有热饭菜。
“王爷,快把王妃领进门!”新婚三日无大小,百姓纷纷起哄。
礼官送来结成同心结的红牵,新人各牵一端。
叶星辞一手执扇,一手牵红。他落后楚翊半步,拾级而上,任由对方将自己领进门,嫁衣的拖尾拂过台阶,如红霞流云。他步态端庄,脖颈立得直直的,否则华丽沉重的脑袋将不可控地失去平衡。
好多人,好多道目光。
仪门内外,直到大殿,酒席遍布。宾客满座,显贵云集。摩肩接踵,如过江之鲫。
叶星辞一路用余光观察,似乎足有上千人。
他常因楚翊的平易近人,而忽略了对方此时的地位。这可是当今唯二的皇叔,主理恩科、出题阅卷、为国取士的贤王能臣,瑞王曾经的拥趸也在设法攀附。
宾客中,有新科状元和三甲进士,也有逗留顺都的落榜举子。他们身处喜气盈天的王府,怔怔望着一对璧人经过眼前,这一幕带给他们极大的冲击。
读书人无不赞颂太平,如今楚尹两姓联姻,若九王爷做了摄政王,岂非从此止戈?毕竟,女婿怎么可能跟岳丈动手呢?就算纷争再起,公主也会从中调停。筵席散后,这些书生会用生花妙笔,迫不及待地散播他们的期冀。而这种期冀,终将化作滔滔民意。
这是楚翊步步为营的回报,亦是太子乐见的结果。
遗憾的是,楚翊的二位母妃不在场,因为法理上的母亲太皇太后没来,所以她们不能僭越。庆王早就称病,还送了一盆名贵兰花作为贺礼,但已微微枯萎。君子如兰,这在讽刺楚翊是个伪君子。
一射之地,他们足足走了一盏茶的功夫。
楚翊步履沉稳而缓慢,几乎是蜗行牛步。叶星辞明白,这不仅是照顾自己衣饰繁重,也是尽量将万众瞩目的快意时光延长,再延长,以供余生回味。
想到自己或许即将扼杀这份快乐,叶星辞觉得脑袋更大更沉了,像个大冬瓜。
“凤翥龙翔,鸿案相庄。新婿,昌国皇九叔宁郡王楚翊。新妇,齐国皇嫡长女玉川公主尹月芙。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良辰吉时已至,请执礼者暖堂。”主婚人开口,是位历经三朝的老翰林。
执礼者持熏香炉暖堂,大殿清香萦绕,宾朋击掌相贺,王府众人开心得直蹦高。
二人正要步入大殿,被高亢的通报阻断脚步:“圣旨到——”
笙箫鼓乐骤停,红牵连结的一对璧人转身接旨,众宾客也连忙跪拜。一时间,偌大的王府充斥着衣料的摩擦声,继而一片沉寂。
身着红色通袖襕袍的传旨太监阔步而至,身后是高擎帝王仪仗的护旨宫人。太监环视一周,展开金龙云纹黄缎为封皮的圣旨,朗声宣读:“应天顺时皇帝,诏曰:皇九叔大婚嘉礼,朕未能亲临,特赐玉如意一对以代心意,贺新人合卺嘉盟缔百年。宁郡王楚翊,人品贵重,行孝有嘉,着加封亲王。”
最后一字落下,叶星辞听见众宾客齐齐吸了一口气,惊羡宁王气运之昌顺。他暗自猜测,这是小皇帝和吴正英为了让他有能力抗衡庆王。
“恭喜啊,宁亲王,双喜临门。”传旨太监笑道。
楚翊领旨谢恩,将圣旨交予管家王喜。王喜出身内廷,通晓世故,立即将传旨太监请到一旁打赏、入席。
你小子好运气,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叶星辞稍稍移扇,露出半只眼偷瞥“夫君”,接着与对方步入大殿。只见红帐重重,红灯叠叠,宛若打铁时溅起了漫天火花,而后就此时光停滞,凝在半空。
入洞房前的仪式很简洁,可叶星辞还是觉得头要掉了,因为一直在拜:拜天地,三回。拜高堂,三回,上座的是楚翊的四舅,和唯一在世的皇室父辈六叔。夫妻对拜,又三回。
三拜之礼,礼成。而后夫妻告天,谢天赐良缘。告地,谢地造连理。又告谢四方来宾,前来观礼祝贺。
第107章 王爷他身体好吗?
“良缘夙缔,佳偶天成。偕老百年,卜昌五世。月迎星拥,壁舍珠联。三星在户,百辆盈门……”
声声礼赞中,楚翊去应酬宾朋,脖颈酸痛的叶星辞则由王府的婢女仆妇们簇拥着前往洞房,即正殿后一进的宁远堂,这才是日常起居之所。正殿只在婚礼、冠礼这样的嘉礼,节日及圣驾亲临时才启用。
叶星辞仍以团扇遮面,随众人走过穿山游廊和外厅,迈进内仪门。天已黑透,面前的宁远堂灯火通明,回廊坠满红灯,辣椒大丰收似的。
庭前有几点山石,四周竟繁花烂漫,绿叶点点,桃李盛放于凛风。经过时凑近了看,原来是将通草花点缀于枯枝。这是用通草纸染色,捻、捏、揉、搓制成的精巧假花,耗时耗力。
“这么多通草花,费了不少银子吧?”叶星辞问道。
“可不,几十匠人做了一个月。管钱的王公公都要哭了,哈哈!”周围的丫头们开心嬉笑。
楚翊才开府几年,家底薄,为了让自己风光大嫁,积蓄恐怕所剩无几了。光是街上那几十桌流水席,就够富裕之家掏空家底。结果,花光老婆本,娶了个男的。
叶星辞心底愧意激荡,手指死死抠着象牙扇柄,感觉头更大更沉了。
步入宁远堂,面颊暖意融融,满目红帐。
大厅正中匾额为先皇御笔,有“德宣宸翰”的印章。德宣,为昌世宗的年号。一幅山水巨画作为背景,桌案茶几陈设精致礼器,崭新的茶具、漆器、瓷器等,正中的黄铜大暖炉炭火正旺。
西边是书斋和茶舍。视线穿过作为隔断的镂花月洞门,叶星辞扫见墙上悬着些书画,还有一幅四字横幅——藏器待时。也许是楚翊勉励自己的箴言,他也确实工于心计,善于藏锋。
这么个聪明家伙,还不是被我骗光老婆本,唉。叶星辞撇撇嘴,朝东侧望去。同样的月洞门之后,有一扇绘有修竹的红木大屏风。
“王妃,这边是吃饭的地方,再往里是卧室。”王府的小丫头们引着“王妃”转过屏风,解释为何没仆人睡的地方,“宁远堂不住别人,王爷夜间不用人服侍,喝茶起夜全都自己来。”
“他胆子挺大啊,自己住五间上房。”叶星辞随口感叹。
“王爷不信鬼神。他说只要无愧于心,睡坟地也不怕。”
步入最里侧的碧纱橱,叶星辞半敛在扇后的双眸倏然瞪大,心里又一咯噔,“呃”地倒吸一口凉气:好大!好大的床!像个小屋子!
迎面一张黄花梨千工拔步床,精雕细琢,华美绝伦。围栏、挂檐及横楣的镂花纤毫毕现。床前回廊有桌凳、妆台、小橱等,可用餐、梳妆、储物。假如他足够懒,甚至可以足不出床地生活。
红被,红褥单,红幔帐。对对红烛,映着一双红枕,和金丝刺绣的石榴花。
“好大一张拔步床。”他低喃。
“好几个顶级木匠合力赶工,听说花了两千两银子!”有个丫头快言快语道,“王爷自己可舍不得睡这么好的。他说,江南王侯世家小姐出嫁都陪送这样的床,公主也得有。”
完蛋了,完蛋了,叶星辞咬住下唇。
楚翊在认真娶媳妇,而我却在骗他。郡王年俸才三千两,却花一多半打了新床。他有棺材铺,进木料也许会便宜点,不然造价更高昂。他在表明心意:虽然,你叶小五只是个小宫女,但在我心里绝非粗枝大叶,而是金枝玉叶。千金小姐有的,你也要有。
平常相处,叶星辞还没感受到莫大的压力。今日十里红妆,宾客盈门,重重仪式,犹如一道道枷锁压在他心上。
他步入床榻,落座床沿,感觉头愈发的沉,大得像王府门口石狮的脑袋。床上遍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早生贵子。
成亲,和平时的两情相悦,完全是两码事啊。叶星辞感觉屁股下硌着一颗大枣,不自在地挪了挪,苦着脸叹了口气。
桂嬷嬷听见这声紧张的叹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慈爱道:“王妃,你身边没带年长的奶娘嬷嬷,都是些不谙世事的小丫头。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老身。”
这是想传授鱼水相谐之道,叶星辞却没听出话中深意,从扇后闪出半张脸,迟疑地问:“王爷他……身体怎么样?”
“放心,体格硬朗极了。”桂嬷嬷抿着嘴乐。
“要是惊吓,不,惊喜过度,再加上饮了酒,会不会有什么三长两短——”
桂嬷嬷慌忙打断:“大喜的日子,王妃可不兴说这些。”又低头道歉,“恕老身失礼。我是看着王爷长大的,他终于成家,我真的很高兴。我第一次抱他的时候,他才这么大。”她略带哽咽,双手比划个长度,约有二尺。
“嬷嬷别说了,现在,我心里的压力也这么大。”叶星辞也学她比划了一下。
子苓四人,福全福谦,和四个属下也都有些凝重,话少了很多,打量着屋里真切的红彤彤的陈设,又彼此交换眼色。叶小将军真的嫁给了宁王,而他们今后,也将生活在宁王府。这种真实感,沉重地压在肩上。
许久,喧闹渐近。
伴着杂沓的脚步声,碧纱橱砰地开了,一股酒气随之闯入。叶星辞心跳漏了一下,慌忙遮好脸,又偷眼去瞄,心想:稳了,稳了,这一夜好糊弄了。
因为楚翊已经是七分醉。美玉般清贵的面孔罕见地泛红,双耳更红,双眸带着湿漉漉的醉意,连眼角都是红的,颇为可爱。他身边闹哄哄地围绕着许多世家子弟和已婚妇人,一向处事冷漠的罗雨开心得上蹿下跳。
“王爷快坐过去!”
楚翊被推至床边,步履虚浮地跌坐在床,迷恋地端详以扇掩面的王妃,缓缓舒展出一个醉态的孩子般的笑:“对不起,来晚了,他们灌我酒。”
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可怜的逸之哥哥。叶星辞抿紧嘴唇,脚趾在鞋里蜷起。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最快活的一天。”楚翊的尾音绵长,缓慢地眨着眼,伶俐的口齿也迟钝了。
也许马上就变成最恐怖的一天了,叶星辞暗道。
“王妃怎么不说话?”楚翊用手指去拨团扇,窥视美人秀致英气的眉眼,却被众人起哄道:“还没过却扇礼呢!要作却扇诗!”
楚翊哈哈一笑,在浓浓的醉意中合目冥思。他聆听窗外猎猎朔风,才思奔逸,缓缓吟道:“寒梅挑月月追云,虬枝藏雪雪流光。凭他苦寻昨日春,扇后桃花我独赏。”
“好诗!”“王妃满意吗?”“不满意叫他继续作!非难倒他不可!”
在众人的赞和中,叶星辞慢慢移扇,抬眸望向“夫君”。
艳光乍现,千秋绝色,满堂红灯华彩霎时黯淡。烛光下,他眉间和眉梢贴饰的珠翠面花熠熠生辉,却不敌灿灿眸光之万一。眉宇间的锐利英气,为美貌平添三分凌厉,宛若一柄唯豪杰可握的绝世宝剑。
从早到晚,至此二人才算正式见面。楚翊痴痴地盯了他半晌,在众人的起哄中低头,腼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