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之将 第25节
“辛苦。”夏小满微微一笑,脚下越走越快。
东宫很大,前苑与外朝相通,附近有东宫官署,詹事府、两春坊、司经局,以及卫率府、内率府——叶星辞还在时,就在此理事。管着几十号人,贴身护卫太子。不值夜时,就宿在衙署,每旬回家一次。
有人犯了错,只要叶小将军开口求情,那人就可以提前松口气了——叶星辞在东宫,就是这样的存在。
夏小满几乎是跑着来到内苑。
这里与后宫相通,西墙附近有几间配房,他就住在这。他将松鼠放在床头,飞速更衣,洗去满面尘色,散开头发重新梳理簪好,然后赶去书斋。这个时候,太子一般都忙于案牍。
他慢慢推开房门,宫女琳儿正擎着一盏灯,轻移莲步走向书案。他快步过去,从她手里接过灯,示意她退下。然后,他放轻步子,无声地将这盏灯添在案头,垂手侍立一旁。
本就明亮的书案四周更亮了。尹北望悬笔,随意瞥来一眼,惊喜道:“小满,你回来了!辛苦了。”
“有殿下这句话,一下就不累了。”
尹北望在计算什么,夏小满静静陪在一旁,直到夜深。终于,他停了笔,后脑搭在椅背,乏力地舒了口气,温润阴郁的眉宇间刻着疲惫。夏小满立即凑上前,为他按揉眉骨和太阳穴。
“月芙远嫁,途经之处修了两座新驿馆,皓王私下做的。”尹北望闭目喃喃道,“他对父皇提起,父皇夸他有心,让地方将账目呈到户部销算。这两笔账都不对,虚高太多,我给驳回了。”
“原来,你一直在算这个。”夏小满柔声道。
“还有件事。”尹北望眉心微蹙,“我要在向州峪平府试行新政,重新清丈土地,将丁税并入田税。峪平的知府俞仁文,也就是俞贵妃的弟弟、皓王的舅舅,暗中煽动那些乡绅闹事。因为,整个峪平的田地有一半都姓俞,他不想多纳税。那两座新驿馆,有一处就在峪平。国库本就空虚,皓王还要勾结他舅舅,侵吞国帑。”
夏小满用白皙的指尖抚平他的眉头,“殿下,你明知峪平知府是俞贵妃的弟弟,又暗中兼并了大量田地,何必去触这个霉头,换个地方试行新政就好了。”
“不破不立。”尹北望倏然睁眼,沉郁的眸光锋芒乍现。他直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只有先把最难啃的地方啃下来,新政才能推广。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否则,我选个其他地方试行,待向全国推广时,别的地方官看俞仁文不配合,就也跟着消极。那样,新政就垮了。所以,必须从俞仁文下手。”
“先别想了。”夏小满关切道,“快三更了,安歇吧,明早还要上朝呢。”
“好吧,听你的。”
尹北望来到寝殿,张着双手,任由夏小满为自己更衣。又坐在床边,看他像从前每一天那样跪在黄铜盆边兑洗脚水,撩起衣袖用小臂试温。
兑好水,夏小满端着铜盆小步靠近,驾轻就熟地为尹北望除去鞋袜,洗脚的动作轻柔,连眉梢都带着温顺的笑意。
这是他这些天来最开心的时刻。途中,他每晚都在担心,其他宫人是不是连水都兑不好,不是凉了就是热了。
他撩着水,轻声道:“我昨晚只睡了一个时辰,就为了赶回来给殿下洗脚。”
尹北望笑了笑,问起叶星辞的事。
夏小满絮絮地说了起来,又把庆王世子嫖妓一事讲了。事发于他抵达顺都当日,不过半天,就闹得满城风雨,这是有人要直接搞垮庆王的仕途。
所以,他临走前又去永固园见了叶星辞,说庆王不能倒,必要时得开口求情。庆王一倒,瑞王独大。而他们要的,是双方彼此消磨。只要庆王度过这关,马上就会转过头来报复。
“你做的对,叶小将军怎么说?”尹北望问。
“他说,就算我不说要帮庆王,他也已经决定插手查明真相。因为,他看不过去,有个女人不明不白的自杀了。”
“就因为这个?”尹北望讶异地提高声调。
“对,他义愤填膺。”
“这小叶子,太天真了。”尹北望苦笑一下,忧心地叹息,“你知道吗,他小时候想做侠客,还要我跟他一起去闯荡江湖。他很聪明,但也只有十七岁,很多事他都不懂。”
你自己也才二十岁啊,夏小满弯起嘴角,偷偷笑了。他什么都不懂,还不是怪你,随意删改书籍,把他呵护得那么天真,像笼里的雏鸟。
第49章 厚此薄彼的帝王
“你该多留三天,知道了庆王世子一案的结果再动身回来。”尹北望的口吻略带责备。
“是我急躁了,着急回来复命。”夏小满低眉垂眼,恭顺地检讨道,“我思念殿下。”
尹北望语气转柔,摸了摸他的头,“我又何尝不想你。你不在身边这大半个月,总觉得少了什么。你出宫之后,我想喝茶了,先喊了声小满,才想起你不在。”
夏小满服侍尹北望睡下,放下防蚊虫的纱帐,小心地掖在褥子下。尹北望叫他也去休息,水陆奔波一定很累,他执意要值夜。
从轻浅的呼吸来看,尹北望又失眠了。夏小满知道,他在想千里之外的“公主”。是他亲手,将精心呵护的烂漫如繁花的少年,推入漩涡之中。
夏小满轻轻开口:“殿下要是后悔了,我们就想法子让他回来。虽然很难,但一定有办法的。”
许久,纱帐内才传来幽幽的回应:“落子无悔。”
“那我们还找公主吗?”
“就当她死了。”尹北望忽然起身,从枕下抽出一封信笺,递了出来。
是一封家书,封套写着:父皇母后福启。
夏小满疑惑地拆开,公主娟秀的笔迹跃入眼帘:叩别尊颜,已逾数月……他先是一惊,接着将信凑到鼻尖,墨香新鲜,是仿造的。
“我照着月芙的字迹伪造的,明天拿给母后看,让她开心点。”尹北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再晾一晾,把信封也做旧。就说,是你取来的。”
次日,这封家书出现在皇后的病榻前。它皱巴巴的,带着千里跋涉的痕迹和风尘。
皇后在叶贵妃的搀扶下起身,肩披薄毯靠在床边。夏小满看见她惨淡的面容焕起光彩,恋恋不舍地将信通读几遍,才抬眼问:“是谁送来的?”
“是奴婢取来的。”夏小满恭谨道,“奴婢奉太子爷差遣,过江看望公主去了。”
“快,快给本宫讲讲。”她浑浊的眸光又灵动起来,“她胖了还是瘦了?”
夏小满看一眼太子,接着讲起叶星辞在永固园的生活,所居住的星跃楼,以及楼前的秀丽湖景。皇后像在听什么终极秘密,牢牢盯着他开合的嘴唇,连呼吸都放得很轻。她的灵魂,似乎已飞去北方,与女儿相见。
末了,她欣慰地舒了口气,和始终陪伴左右的叶贵妃说起信的内容:“她说要改嫁了,正在考察挑选夫君呢。改嫁也好,嫁给王爷,是做正妃。王府比深宫好,没那么多规矩和杂七杂八的事。将来她想归宁,也方便些。”
“可不是么,挺好的。”叶贵妃附和。她是定国公叶霖的妹妹,叶星辞的小姑,入宫十多年,有个八岁的女儿。她性格淡泊,从不主动讨好圣上,倒更爱与年长她许多的皇后作伴。
皇后打起精神,唤来宫女为自己梳妆,同时对尹北望道:“岱岚,你去把皇上找来,一起看看月芙的家书。”
于是,夏小满跟随在尹北望身后,去寻圣上。
稍加打听,便知午膳传到了俞贵妃的凝珍宫。夏小满早已猜到,只是没说。其实,宫里人都知道,无论圣上政务多繁忙(其实都是太子在替他忙),都会和俞贵妃共同进膳。心和胃挨得很近,一个男人,和谁一起吃饭,心就在谁那。
“太子驾到!”守门太监高声通报,凝珍宫的奴婢们纷纷跪拜,口呼“千岁”。
夏小满追随尹北望迅捷的脚步,迈过门槛,瞥见皓王府里的太监也在庭中。圣上御赐皓王一块金腰牌,进后宫如回家,通行无阻。
夏小满悄声提醒:“皓王也在。”他看见眼前挺拔的身影随之一顿。一路来到俞贵妃日常起居的大殿,温馨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他也觉得饿了。
“多吃点。”齐帝在给皓王和俞贵妃夹菜,似乎没注意方才宫门外的通报。他们围坐桌旁,其乐融融,菜肴精致丰盛,像富庶之户的一家三口。尹北望孤立一旁,如同唐突登门的邻居。
他沉静地看了他们一会儿,才出声:“儿臣参见父皇。”
“哦,岱岚啊,有事吗?”齐帝侧目,筷子还悬在皓王面前。
皓王起身见礼,论年纪,他长于尹北望几个月。俞贵妃也露出可亲的微笑,问尹北望吃了没,坐下一起吃。她不算绝色,但温柔妩媚,年近四十依然时常做出少女般的举动和表情。
“我才吃过。”并未用膳的尹北望淡淡道,“月芙来信了。”
齐帝眼睛一亮,扬起手腕摆了摆,示意他拿信来。
“信我没带,放在母后那儿,烦请父皇移驾去看。”
“朕午后去。”齐帝失望地移开视线,又给俞贵妃夹菜。
尹北望用阴郁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动作,躬身道:“母后难得打起精神,正在等您。”
“唉,等朕做什么。她身体不好,要多休息。”齐帝略感不耐,“你去陪她吧。”
尹北望像一个不被主人家待见的,处境尴尬的远房亲戚,毫不留恋地说了句“儿臣告退”。齐帝却又叫住他:“修驿馆的两笔账目,已经报到了户部,你怎么给驳回了?”
“儿臣反复验算,与实际花销有出入,所以驳回地方重新核对。”尹北望平静地分毫析厘,“以峪平府的新驿馆为例,仅油饰彩画糊裱,就花费三千余两。在兆安,等量的装饰,有八百两足矣。砖石、木料、亭榭所用的栏杆等物,都较儿臣访查到的价钱高出一倍有余。种树栽花,采购仙鹤、孔雀及梅花鹿,足足花去一万两。同样的东西,在兆安只需三千两。修这两处园子,十五万两足够。可是地方报上来的,却是二十九万两。”
夏小满微微抬眼,发现俞贵妃和皓王的脸色都有点难看,像饭菜有毒。
后者倏地从桌旁起身,红了眼眶,跪地自省道:“父皇,儿臣有错,不该私下让地方修园子。月芙远嫁,一辈子只有这一次,路上却只能住府衙和旧驿馆、客栈,那都是粗人住的地方。我实在不忍心,才提前修了两座新园子。”
“她说一切从简,我们当哥哥的,本该尊重她的意愿。”尹北望见缝插针。
皓王瞟了他一眼,自顾自说下去:“况且,将来父皇出巡,也能有个像样的行宫别苑。考虑到这些,砖石木料选用的都是最好的。像太子说的油饰彩画糊裱等等,能工巧匠和普通匠人之间,工钱能差出五倍。不过,太子真是细心,我自愧弗如。”
尹北望垂眸不语,面上无澜,两腮却缓缓绷紧。
夏小满知道,太子是说不过皓王的。男人总是更喜欢像自己的孩子,皓王和齐帝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眉宇宽广,鼻直口方。俞贵妃说,是因为她全心全意想着皇上,连自己都忘了,所以孩子才像皇上。
而所有皇子公主中,最不像皇上的,就是太子。
果然,齐帝出言回护皓王:“快起来,正吃饭呢,这是做什么。朕回头看一看,然后就让户部批了。”
尹北望敛起眼中的阴翳,拱了拱手,悄然退出这不属于他的温馨时刻。他步履很急,夏小满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夏小满明白,他是去告诉强撑病体的皇后:别等了。早到一刻,皇后就能早休息一刻。
圣上既要太子参政,来缓解裁撤宰相后的政务压力,却又总是驳回他的政见,这无疑是在透支他的威信。长此以往,迟早有一天,太子将面临政令不出东宫的绝境。
“另一处园子,修在义安县。”尹北望突然开口。
“嗯,公主就是在那儿走失的。”夏小满气喘吁吁地追随,“看来,那的知府和知县也都是皓王的人,这次应该吃了不少回扣。”
“我要发廷寄告诉他们,公主在驿馆丢了御赐的夜明珠,责令限期找回,否则人头落地。”尹北望步速不减,转入一条能抄近路的夹道。宫墙重仞,到了这里,夏日熏风也陡然猛烈起来,一如他阴沉凌厉的眸光,“从内率府选两队得力的人手,去义安县。一队监视他们寻宝,一队随后,伪装成胡商,带着圣上赐给我的那颗夜明珠去卖给他们。要价五万两,最终不得低于三万两。这些贪官吃了多少,就给我吐出来多少。”
“殿下高明。”夏小满对这招敲竹杠钦佩不已,倾慕地偷瞄他的侧脸,“他们也许会看出端倪……”
“可是,他们不敢戳破。”
几天后,一包北方特产大松子,横渡沅江运至兆安的商铺,被老板藏入柜中。直到内率府的侍卫将其领走,带入东宫。
夏小满从松子间翻出纸卷,用毛笔蘸着醋水轻轻一刷,字迹显现:庆王世子嫖妓一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未受处罚。庆王声誉受损,瑞王接管礼部,协理恩科事宜。
接下来,他陆续又从各类货物的夹带中,收到同样的消息。这些,都由几个潜伏顺都的细作传回。只是,他们都是官宦人家的仆从,不知细节。直到收到灵泉寺女细作的消息,他和太子才弄清楚,叶星辞和宁王究竟如何化解了这场危机,不禁拍案叫绝。
第50章 他该不会生气吧?
将时间向前推十多天。
在一个明媚的清晨,如果你是生活在昌国都城的百姓,刚在坊市吃了早点,一般会习惯性地停下来看看告示。这里有一面布告墙,专用于张贴各类告示。不认字不要紧,总有热心人在旁解读。
在最新的缉赏令旁,是承天府衙门的认尸通告,写明当前殓房里待认领的尸首。
有无名乞丐,溺亡者,还有一具年轻女尸。其后标注:暗娼,国丧热孝期卖春,被捕畏罪自杀,年二十上下。
假如无人认领,这些尸首会葬在城外乱葬岗。冬天停七天,春秋停五天,眼下是初夏,避免生疫,一般只停三天。
“可惜了。”你感叹一句,朝家走。
若你如往常,经过承天府衙门附近,会看见一对年轻的农家夫妇,正坐在路旁卖菜或等人。昨天也在。
那农妇头包花巾,身穿旧袄裙,脸上的灰像是刻意涂抹,因为她的脖颈白如羊脂玉。细看的话,似乎还有喉结,令人费解。她身边的农夫亦是满面尘色,却难掩轩昂的贵气,漫不经心地用明显没干过粗活的修长手指翻弄蔬菜。
你没有多想,加快脚步回家了。
承天府衙署前大坪,竖两旗杆,有一对石狮镇守,威风凛凛,身后是两面宽阔的八字墙。叶星辞和楚翊蹲守在此,已经第二天了。
他们在等竹桃的家人来认领尸首,其他线索都断了。撺掇庆王世子养外宅的随从小茄子不知所踪,只留下一句话,说是外出做生意去了。其他的跟班玩伴,都被庆王打个半死,仍坚称不知内情。竹桃住处附近的邻居,也都一问三不知,再问就消失。
东宫很大,前苑与外朝相通,附近有东宫官署,詹事府、两春坊、司经局,以及卫率府、内率府——叶星辞还在时,就在此理事。管着几十号人,贴身护卫太子。不值夜时,就宿在衙署,每旬回家一次。
有人犯了错,只要叶小将军开口求情,那人就可以提前松口气了——叶星辞在东宫,就是这样的存在。
夏小满几乎是跑着来到内苑。
这里与后宫相通,西墙附近有几间配房,他就住在这。他将松鼠放在床头,飞速更衣,洗去满面尘色,散开头发重新梳理簪好,然后赶去书斋。这个时候,太子一般都忙于案牍。
他慢慢推开房门,宫女琳儿正擎着一盏灯,轻移莲步走向书案。他快步过去,从她手里接过灯,示意她退下。然后,他放轻步子,无声地将这盏灯添在案头,垂手侍立一旁。
本就明亮的书案四周更亮了。尹北望悬笔,随意瞥来一眼,惊喜道:“小满,你回来了!辛苦了。”
“有殿下这句话,一下就不累了。”
尹北望在计算什么,夏小满静静陪在一旁,直到夜深。终于,他停了笔,后脑搭在椅背,乏力地舒了口气,温润阴郁的眉宇间刻着疲惫。夏小满立即凑上前,为他按揉眉骨和太阳穴。
“月芙远嫁,途经之处修了两座新驿馆,皓王私下做的。”尹北望闭目喃喃道,“他对父皇提起,父皇夸他有心,让地方将账目呈到户部销算。这两笔账都不对,虚高太多,我给驳回了。”
“原来,你一直在算这个。”夏小满柔声道。
“还有件事。”尹北望眉心微蹙,“我要在向州峪平府试行新政,重新清丈土地,将丁税并入田税。峪平的知府俞仁文,也就是俞贵妃的弟弟、皓王的舅舅,暗中煽动那些乡绅闹事。因为,整个峪平的田地有一半都姓俞,他不想多纳税。那两座新驿馆,有一处就在峪平。国库本就空虚,皓王还要勾结他舅舅,侵吞国帑。”
夏小满用白皙的指尖抚平他的眉头,“殿下,你明知峪平知府是俞贵妃的弟弟,又暗中兼并了大量田地,何必去触这个霉头,换个地方试行新政就好了。”
“不破不立。”尹北望倏然睁眼,沉郁的眸光锋芒乍现。他直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只有先把最难啃的地方啃下来,新政才能推广。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否则,我选个其他地方试行,待向全国推广时,别的地方官看俞仁文不配合,就也跟着消极。那样,新政就垮了。所以,必须从俞仁文下手。”
“先别想了。”夏小满关切道,“快三更了,安歇吧,明早还要上朝呢。”
“好吧,听你的。”
尹北望来到寝殿,张着双手,任由夏小满为自己更衣。又坐在床边,看他像从前每一天那样跪在黄铜盆边兑洗脚水,撩起衣袖用小臂试温。
兑好水,夏小满端着铜盆小步靠近,驾轻就熟地为尹北望除去鞋袜,洗脚的动作轻柔,连眉梢都带着温顺的笑意。
这是他这些天来最开心的时刻。途中,他每晚都在担心,其他宫人是不是连水都兑不好,不是凉了就是热了。
他撩着水,轻声道:“我昨晚只睡了一个时辰,就为了赶回来给殿下洗脚。”
尹北望笑了笑,问起叶星辞的事。
夏小满絮絮地说了起来,又把庆王世子嫖妓一事讲了。事发于他抵达顺都当日,不过半天,就闹得满城风雨,这是有人要直接搞垮庆王的仕途。
所以,他临走前又去永固园见了叶星辞,说庆王不能倒,必要时得开口求情。庆王一倒,瑞王独大。而他们要的,是双方彼此消磨。只要庆王度过这关,马上就会转过头来报复。
“你做的对,叶小将军怎么说?”尹北望问。
“他说,就算我不说要帮庆王,他也已经决定插手查明真相。因为,他看不过去,有个女人不明不白的自杀了。”
“就因为这个?”尹北望讶异地提高声调。
“对,他义愤填膺。”
“这小叶子,太天真了。”尹北望苦笑一下,忧心地叹息,“你知道吗,他小时候想做侠客,还要我跟他一起去闯荡江湖。他很聪明,但也只有十七岁,很多事他都不懂。”
你自己也才二十岁啊,夏小满弯起嘴角,偷偷笑了。他什么都不懂,还不是怪你,随意删改书籍,把他呵护得那么天真,像笼里的雏鸟。
第49章 厚此薄彼的帝王
“你该多留三天,知道了庆王世子一案的结果再动身回来。”尹北望的口吻略带责备。
“是我急躁了,着急回来复命。”夏小满低眉垂眼,恭顺地检讨道,“我思念殿下。”
尹北望语气转柔,摸了摸他的头,“我又何尝不想你。你不在身边这大半个月,总觉得少了什么。你出宫之后,我想喝茶了,先喊了声小满,才想起你不在。”
夏小满服侍尹北望睡下,放下防蚊虫的纱帐,小心地掖在褥子下。尹北望叫他也去休息,水陆奔波一定很累,他执意要值夜。
从轻浅的呼吸来看,尹北望又失眠了。夏小满知道,他在想千里之外的“公主”。是他亲手,将精心呵护的烂漫如繁花的少年,推入漩涡之中。
夏小满轻轻开口:“殿下要是后悔了,我们就想法子让他回来。虽然很难,但一定有办法的。”
许久,纱帐内才传来幽幽的回应:“落子无悔。”
“那我们还找公主吗?”
“就当她死了。”尹北望忽然起身,从枕下抽出一封信笺,递了出来。
是一封家书,封套写着:父皇母后福启。
夏小满疑惑地拆开,公主娟秀的笔迹跃入眼帘:叩别尊颜,已逾数月……他先是一惊,接着将信凑到鼻尖,墨香新鲜,是仿造的。
“我照着月芙的字迹伪造的,明天拿给母后看,让她开心点。”尹北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再晾一晾,把信封也做旧。就说,是你取来的。”
次日,这封家书出现在皇后的病榻前。它皱巴巴的,带着千里跋涉的痕迹和风尘。
皇后在叶贵妃的搀扶下起身,肩披薄毯靠在床边。夏小满看见她惨淡的面容焕起光彩,恋恋不舍地将信通读几遍,才抬眼问:“是谁送来的?”
“是奴婢取来的。”夏小满恭谨道,“奴婢奉太子爷差遣,过江看望公主去了。”
“快,快给本宫讲讲。”她浑浊的眸光又灵动起来,“她胖了还是瘦了?”
夏小满看一眼太子,接着讲起叶星辞在永固园的生活,所居住的星跃楼,以及楼前的秀丽湖景。皇后像在听什么终极秘密,牢牢盯着他开合的嘴唇,连呼吸都放得很轻。她的灵魂,似乎已飞去北方,与女儿相见。
末了,她欣慰地舒了口气,和始终陪伴左右的叶贵妃说起信的内容:“她说要改嫁了,正在考察挑选夫君呢。改嫁也好,嫁给王爷,是做正妃。王府比深宫好,没那么多规矩和杂七杂八的事。将来她想归宁,也方便些。”
“可不是么,挺好的。”叶贵妃附和。她是定国公叶霖的妹妹,叶星辞的小姑,入宫十多年,有个八岁的女儿。她性格淡泊,从不主动讨好圣上,倒更爱与年长她许多的皇后作伴。
皇后打起精神,唤来宫女为自己梳妆,同时对尹北望道:“岱岚,你去把皇上找来,一起看看月芙的家书。”
于是,夏小满跟随在尹北望身后,去寻圣上。
稍加打听,便知午膳传到了俞贵妃的凝珍宫。夏小满早已猜到,只是没说。其实,宫里人都知道,无论圣上政务多繁忙(其实都是太子在替他忙),都会和俞贵妃共同进膳。心和胃挨得很近,一个男人,和谁一起吃饭,心就在谁那。
“太子驾到!”守门太监高声通报,凝珍宫的奴婢们纷纷跪拜,口呼“千岁”。
夏小满追随尹北望迅捷的脚步,迈过门槛,瞥见皓王府里的太监也在庭中。圣上御赐皓王一块金腰牌,进后宫如回家,通行无阻。
夏小满悄声提醒:“皓王也在。”他看见眼前挺拔的身影随之一顿。一路来到俞贵妃日常起居的大殿,温馨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他也觉得饿了。
“多吃点。”齐帝在给皓王和俞贵妃夹菜,似乎没注意方才宫门外的通报。他们围坐桌旁,其乐融融,菜肴精致丰盛,像富庶之户的一家三口。尹北望孤立一旁,如同唐突登门的邻居。
他沉静地看了他们一会儿,才出声:“儿臣参见父皇。”
“哦,岱岚啊,有事吗?”齐帝侧目,筷子还悬在皓王面前。
皓王起身见礼,论年纪,他长于尹北望几个月。俞贵妃也露出可亲的微笑,问尹北望吃了没,坐下一起吃。她不算绝色,但温柔妩媚,年近四十依然时常做出少女般的举动和表情。
“我才吃过。”并未用膳的尹北望淡淡道,“月芙来信了。”
齐帝眼睛一亮,扬起手腕摆了摆,示意他拿信来。
“信我没带,放在母后那儿,烦请父皇移驾去看。”
“朕午后去。”齐帝失望地移开视线,又给俞贵妃夹菜。
尹北望用阴郁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动作,躬身道:“母后难得打起精神,正在等您。”
“唉,等朕做什么。她身体不好,要多休息。”齐帝略感不耐,“你去陪她吧。”
尹北望像一个不被主人家待见的,处境尴尬的远房亲戚,毫不留恋地说了句“儿臣告退”。齐帝却又叫住他:“修驿馆的两笔账目,已经报到了户部,你怎么给驳回了?”
“儿臣反复验算,与实际花销有出入,所以驳回地方重新核对。”尹北望平静地分毫析厘,“以峪平府的新驿馆为例,仅油饰彩画糊裱,就花费三千余两。在兆安,等量的装饰,有八百两足矣。砖石、木料、亭榭所用的栏杆等物,都较儿臣访查到的价钱高出一倍有余。种树栽花,采购仙鹤、孔雀及梅花鹿,足足花去一万两。同样的东西,在兆安只需三千两。修这两处园子,十五万两足够。可是地方报上来的,却是二十九万两。”
夏小满微微抬眼,发现俞贵妃和皓王的脸色都有点难看,像饭菜有毒。
后者倏地从桌旁起身,红了眼眶,跪地自省道:“父皇,儿臣有错,不该私下让地方修园子。月芙远嫁,一辈子只有这一次,路上却只能住府衙和旧驿馆、客栈,那都是粗人住的地方。我实在不忍心,才提前修了两座新园子。”
“她说一切从简,我们当哥哥的,本该尊重她的意愿。”尹北望见缝插针。
皓王瞟了他一眼,自顾自说下去:“况且,将来父皇出巡,也能有个像样的行宫别苑。考虑到这些,砖石木料选用的都是最好的。像太子说的油饰彩画糊裱等等,能工巧匠和普通匠人之间,工钱能差出五倍。不过,太子真是细心,我自愧弗如。”
尹北望垂眸不语,面上无澜,两腮却缓缓绷紧。
夏小满知道,太子是说不过皓王的。男人总是更喜欢像自己的孩子,皓王和齐帝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眉宇宽广,鼻直口方。俞贵妃说,是因为她全心全意想着皇上,连自己都忘了,所以孩子才像皇上。
而所有皇子公主中,最不像皇上的,就是太子。
果然,齐帝出言回护皓王:“快起来,正吃饭呢,这是做什么。朕回头看一看,然后就让户部批了。”
尹北望敛起眼中的阴翳,拱了拱手,悄然退出这不属于他的温馨时刻。他步履很急,夏小满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夏小满明白,他是去告诉强撑病体的皇后:别等了。早到一刻,皇后就能早休息一刻。
圣上既要太子参政,来缓解裁撤宰相后的政务压力,却又总是驳回他的政见,这无疑是在透支他的威信。长此以往,迟早有一天,太子将面临政令不出东宫的绝境。
“另一处园子,修在义安县。”尹北望突然开口。
“嗯,公主就是在那儿走失的。”夏小满气喘吁吁地追随,“看来,那的知府和知县也都是皓王的人,这次应该吃了不少回扣。”
“我要发廷寄告诉他们,公主在驿馆丢了御赐的夜明珠,责令限期找回,否则人头落地。”尹北望步速不减,转入一条能抄近路的夹道。宫墙重仞,到了这里,夏日熏风也陡然猛烈起来,一如他阴沉凌厉的眸光,“从内率府选两队得力的人手,去义安县。一队监视他们寻宝,一队随后,伪装成胡商,带着圣上赐给我的那颗夜明珠去卖给他们。要价五万两,最终不得低于三万两。这些贪官吃了多少,就给我吐出来多少。”
“殿下高明。”夏小满对这招敲竹杠钦佩不已,倾慕地偷瞄他的侧脸,“他们也许会看出端倪……”
“可是,他们不敢戳破。”
几天后,一包北方特产大松子,横渡沅江运至兆安的商铺,被老板藏入柜中。直到内率府的侍卫将其领走,带入东宫。
夏小满从松子间翻出纸卷,用毛笔蘸着醋水轻轻一刷,字迹显现:庆王世子嫖妓一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未受处罚。庆王声誉受损,瑞王接管礼部,协理恩科事宜。
接下来,他陆续又从各类货物的夹带中,收到同样的消息。这些,都由几个潜伏顺都的细作传回。只是,他们都是官宦人家的仆从,不知细节。直到收到灵泉寺女细作的消息,他和太子才弄清楚,叶星辞和宁王究竟如何化解了这场危机,不禁拍案叫绝。
第50章 他该不会生气吧?
将时间向前推十多天。
在一个明媚的清晨,如果你是生活在昌国都城的百姓,刚在坊市吃了早点,一般会习惯性地停下来看看告示。这里有一面布告墙,专用于张贴各类告示。不认字不要紧,总有热心人在旁解读。
在最新的缉赏令旁,是承天府衙门的认尸通告,写明当前殓房里待认领的尸首。
有无名乞丐,溺亡者,还有一具年轻女尸。其后标注:暗娼,国丧热孝期卖春,被捕畏罪自杀,年二十上下。
假如无人认领,这些尸首会葬在城外乱葬岗。冬天停七天,春秋停五天,眼下是初夏,避免生疫,一般只停三天。
“可惜了。”你感叹一句,朝家走。
若你如往常,经过承天府衙门附近,会看见一对年轻的农家夫妇,正坐在路旁卖菜或等人。昨天也在。
那农妇头包花巾,身穿旧袄裙,脸上的灰像是刻意涂抹,因为她的脖颈白如羊脂玉。细看的话,似乎还有喉结,令人费解。她身边的农夫亦是满面尘色,却难掩轩昂的贵气,漫不经心地用明显没干过粗活的修长手指翻弄蔬菜。
你没有多想,加快脚步回家了。
承天府衙署前大坪,竖两旗杆,有一对石狮镇守,威风凛凛,身后是两面宽阔的八字墙。叶星辞和楚翊蹲守在此,已经第二天了。
他们在等竹桃的家人来认领尸首,其他线索都断了。撺掇庆王世子养外宅的随从小茄子不知所踪,只留下一句话,说是外出做生意去了。其他的跟班玩伴,都被庆王打个半死,仍坚称不知内情。竹桃住处附近的邻居,也都一问三不知,再问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