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之将 第22节
“其实,本宫一读书就犯困,还是聊点别的吧。”叶星辞用指尖点了点手里的狗尾草小马,“我听陈公子说,朝廷开恩科了。各地的乡试最近就会开始,九月会试。届时,顺都才子鳞集,一定很热闹。”
瑞王瞥一眼庆王,随意地闲聊道:“本来恩科的事该是老九管,不过他昨天刚把礼部的差使辞了。今早,我们在光启殿商讨许久,还没定我和老四谁接手。”
叶星辞知道这一点。昨天楚翊提过一句,礼部不归他管了,说是不想与兄长相争。还真是个淡泊的人啊,难怪夏小满说他无关紧要。
暧昧,他想起自己的使命。可是,啥叫暧昧?他也没跟人暧昧过啊。他将之理解为嘴巴甜、谁都不开罪,于是同时夸奖二人:“无论是哪位王爷来主导恩科,肯定都会办得妥当漂亮,为国聚贤纳士。”
庆王奇怪道:“公主还关心这些?”
叶星辞知道他们想听什么。他歪歪头,甜美一笑,有些娇蛮地反问:“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已经是你们老楚家的人,怎么就不能关心?哼!”
这个“哼”,让瑞王和庆王瞬间现出一种极为愉悦的神情,像被可爱小猫的舌头舔了一下。接着哈哈大笑,都有些得意和张狂。这可是敌国公主,敌人的掌上明珠,说出这样的话,无疑能极大充实一个男人的自尊。爽,太爽了。
楚翊也露出笑意,不过转瞬即逝。一个爱舞枪弄棒的飒爽丫头,为了掩藏身份,被迫虚与委蛇,只会让人觉得心疼。
他好像,真的喜欢上她了。
他感觉胸口又酸又痒,噗地爆开了一颗早已埋下的种子。它一碰就痛,他只好从此顶着它招摇过市,直到某天被她发现,摘下那朵只为她而开的花。
“今天风和日丽,不如,我们以景为题,来对对子吧?”陈为突然提议,怼了一下兀自出神的大外甥,悄声道:“比财不行,比才你得加把劲。”
“好。”“陈公子雅兴。”瑞王和庆王也纷纷笑着同意。
不好!叶星辞心里叫苦不迭。
他的文采就像庆王的肾,不太行。他做太子的伴读时,经常要太子帮他做功课、临字帖才能蒙混过关(现在想来真是荒唐,而殿下竟始终迁就)。
每逢佳节,遇到吟诗作对的场合,他都是缩在角落安静如鳖。直到演练武艺时,才“呀呼”一声原地复活,惹得父亲不悦:你刚才跑哪去了?
“我们来接龙,每人接了上一联,再出下一联。”楚翊按当下的座次,在半空划了个圈,“三哥年长,就由你开始吧。”
瑞王之后,不就是自己吗?叶星辞紧张地攥紧手帕,在额角擦拭,想把脑袋擦得灵光点。他看向瑞王,只见男人举目四顾,接着眉尾一挑,抚掌说一声“有了”,朗声给出上联:“树影惊夏鹤,鹤羽袭人。”
语毕,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落在叶星辞身上。侍候在两丈开外的廊台中的罗雨、听荷、子苓、云苓,和瑞王庆王的几个侍从,也都好奇地走近了些。
叶星辞的脚趾在鞋里蜷缩起来,见湖面游过一群鹅,而波光粼粼的湖水宛如微微沸腾的大锅,于是胡乱对出下联:“铁锅炖大鹅,鹅翅馋我。”
一片沉寂中,楚翊死死按住嘴角,双眸憋出泪花。一旁,子苓和云苓无声地笑成一团,全都捂着肚子。罗雨却目光深沉地点头:“笑什么,我觉得很生动。”
楚翊忍回笑意,赞道:“惊对炖,夏鹤对大鹅,羽对翅。很工整嘛,只是偏题了。”
瑞王爆发出狂放的大笑,后槽牙都露了,连呼“可爱”。庆王也跟着笑了:“不过,公主不是茹素吗?”
叶星辞对答如流:“最近身体欠佳,也尝试了一点荤腥。”见他们的视线仍聚在自己身上,他想起还要出个上联。相比而言,这就简单多了,他随口描述湖面水波:“碧水层层,一波乍起一波落。”
十分通俗,毫无韵致。以至于他之后的楚翊愣了一下,绞尽脑汁,才硬是将格调拔至本不属于此联的高度:“柳堤叠叠,十里青丝十里招。”
四舅陈为眉飞色舞,立即为大外甥喝彩捧场:“好!公主出得好,王爷对得妙。合在一处,俨然就是一幅美景图,真是般配。”
叶星辞也蓦然生出一种“啊,我们两个真厉害”的错觉。心想:没有我的上联为引,哪有这么美的对子,真是相辅相成。这么想着,他不禁开怀一笑,身后的无边美景霎时黯然失色。不流俗的清丽和英气,如涟漪般在水榭中漾开。
瑞王和庆王也连连称赞,眼睛都钉在那张笑脸上,久久不能移开。
“大家过奖了。那我再献丑,出个上联……”楚翊之后是陈为。陈为对罢,出了一句中规中矩的上联给庆王。
庆王对罢,盘玩着小叶紫檀手串,皮笑肉不笑地扫一眼瑞王,随之一口气抛出个颇有意境的长句:“一卷南风,万顷波摇,寻寻觅觅听春去。春去何处?云山隐,樵径深,半枝残红将落。”
瑞王像被针扎了似的浑身一震,眨眨眼道:“你,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
于是庆王复述了一遍。瑞王张口结舌,尴尬地僵在那,和他送的泥娃娃一样。
长联岂是那么好对的,叶星辞觉得庆王有点刻薄了,显然是故意让哥哥难堪。从开始到现在,恐怕都在憋这个长句。就像扇耳光,硬是把胳膊抡了好几圈才出掌,一举将对手扇懵。
他好心解围道:“四爷好文采,这个长联可不好对,回头我们大家一起琢磨吧?”
瑞王松了口气,接着和先前的庆王一样面露喜色,误以为公主对自己更有好感,否则不会解围。叶星辞的单纯直率,反倒真的促成了“暧昧”。
瑞王有意讨好,于是提议:“不如,我们以‘美人’为题,为公主作对吧!”
我看,你是在跟我作对!叶星辞愕然摇头,老子好不容易捱过一轮,怎么又开始了!还好,瑞王继续说道:“公主就不必参与了,当个裁判,看谁对得好。”
这还行,叶星辞放松下来,点了点头。
“不许太长,一两句就好,我先来。”瑞王用赏玩珍宝的眼光打量一下叶星辞,说出一副完整的对子,“北国夏渐浓,佳人玉指纤。”
咦惹!叶星辞周身的皮肤陡然绷紧,汗毛直竖,指甲抠住掌心,一种油腻腻的羞耻感从尾巴骨直贯天灵盖。他礼貌地笑笑,默然不语。
庆王起身踱了几步,怜惜地瞧着他,说道:“清光沾云鬓,纤毫惹人怜。”
哦豁!叶星辞后背冒了汗,双脚并成内八。太折磨人了,这比直接让他参与还要尴尬。大叔们,咱别整这些虚的了,以武会友,切磋一下拳脚吧。
“纤毫用得妙!我这也有两句。”陈为咳嗽两声,注视着叶星辞,笑吟吟道,“黛眉惹鸿雁,暮霞妒玉颜。”
哎呀!宁王他四舅啊,我的眉毛得多粗壮,才能惹到鸿雁,这是脑门上长大树了吧。叶星辞难堪地背过脸,伏在美人靠,望着微澜湖面上自己的倒影。
你是男人,他对自己说。别为这些赞美而沾沾自喜,因为他们都不是在称赞真正的你。也不必羞耻,因为未来还有比这更羞耻的。
“剑影照水惊碧漪,”如浸入一泓清泉,楚翊的声音从背后缓缓漫过双肩,“花飞寒枪映千里。”
叶星辞蓦然直起后背,仿佛灵魂被人用指头戳了一下:只有楚翊记得他最飒爽的样子。没提及容貌,和那些只适用于女子的辞藻,而是在赞美真正的他。
瑞王和庆王,又何尝没见过他在筵席间舞剑?恐怕,只是当个漂亮的热闹,一笑而过罢了。
“偏题了。”叶星辞转过身淡淡道。
“咏美人,可以赞美她的皓腕,也可以多朝前看几寸,去说说她手里的剑。”楚翊不远不近地站着,注视着他,深潭般的眼眸中像藏着两把水做的钩子,“公主飒爽的剑舞,在下毕生难忘。”
“这两句不错,还应和了我们当下所处之地——碧漪水榭。”叶星辞手腕一扬,抬眼扫视水榭的歇山顶,漫不经心道,“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你两位哥哥的对子。”
瑞王和庆王同时笑了,楚翊孩子气地耸耸肩,倒也没表现出失落,展开折扇轻轻扇风。
叶星辞害怕还要继续对对子,于是站了起来,提议道:“不如在湖畔走走吧?”再这么对下去,等他彻底词穷,恐怕会说出“风吹屁屁凉,走路蛋蛋晃”这种对联。
众人立即响应,瑞王和庆王抢绣球似的腾地起身,一左一右占据了叶星辞身边的位置,一同走出水榭。
第43章 准备好英雄救美
楚翊表情淡然,和四舅紧随其后,闲聊着环顾风景。每一次,他的视线路过眼前修长的脖颈时,都会贪心地多停一下。只一下,不然他的耳朵会发烧。
小五的确是祸国殃民层级的美人。水蓝的薄衫,莹润到几乎透明的肌肤,一白一蓝,如晴空飘雪。小巧的点翠耳坠,在肩上打着秋千。
她的肩膀线条英挺硬朗,比起寻常女子少了几分纤弱感,但配上颀长的身材刚刚好。那双大脚,走起路来也是铿锵有力,速度不亚于男人。
恍惚间,楚翊的折扇掉了。此时子苓离得最近,正要俯身去捡,被他抬手挡住:“不劳姑娘,你身上还有伤呢。”说罢自行捡起。
子苓怔了一下,有些动容,眸光微红。她和云苓走慢了些,落在后面,窃窃私语:“如果非得挑一个人嫁了,我看应该选宁王,他不错。”“对啊,他人好,昨天还给咱们出气了呢。”
叶星辞默默走着,听身边的大叔们聊天。
突然,庆王抛出个犀利的问题:“三哥,你的腿伤真的好了吗?要是觉得长时间走路吃力,就去找个亭子歇着吧,千万别不好意思。”
闻言,瑞王一语不发,以抓贼的速度“噌”地蹿了出去。叶星辞还以为他内急,却见他跑出一段之后,又蹬蹬折返回来,面不改色地笑道:“彻底、完全、绝对痊愈了。”
啊,原来是想证明自己腿脚没毛病,叶星辞扑哧一笑。澄清一百句,也不如当场跑一段奏效。那庆王会如何澄清自己“不行”的事呢?似乎没什么办法。
正想着,右手边的庆王忽然捋了捋悬在腰带上的玉珏,把叶星辞吓了一跳,以为他要效仿瑞王,当场脱衣服证明自己很行。
“说到三哥的腿伤,我就想起前阵子那个被你打断腿的家伙。”行走中,庆王阴阳怪气地闲谈道,“打得好,王府门口的石狮子也敢乱摸,无视皇家威严。”
“不是我,是家里不懂事的下人打的。”瑞王有些尴尬,飞速瞥一眼表情错愕的叶星辞,“而且,事后也赔银子了。”
“撵走也就算了,实在不该把腿打折。”叶星辞很是看不惯,若他当时路过,肯定会出手制止。
“公主责备的对,回头我就好好教育府里的人。”瑞王立即颔首赔笑,那种刻意为之的温良谦和,难掩骨子里的骄横。没有跋扈的主子,也就没有嚣张的下人。
叶星辞用余光瞄着走在自己左右的男人,又稍稍回眸,瞥一眼默然相随的楚翊。他回想起夏小满临别前说的话:“现在,我跟你说说这三个王爷。都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你消息闭塞,从前听师傅讲课时又总是打瞌睡,所以大概还不了解。”
当时,夏小满抱着他的松鼠,盯着朝星跃楼而来的庆王,淡淡地开口:“老皇帝是个疑心很重、手腕强硬的人,从不让弟弟干涉军政。别看他憨态可掬像个大狗熊,那熊掌挥起来,一巴掌就能拍死一个人,刚登基就把江北的几大世家收拾了。又亲征西北,打得楚献忠俯首称臣。
恒辰太子殒命前,曾全权辅政,数次监国。他死后权力分散,昌帝又大受打击,身体不好,这才开始让两个年长的弟弟参政。老九太年轻,什么也没捞着。不过他白事办得好,给几位太妃办过丧礼,恒辰太子的丧礼也是他主持的,朝野间对他的风评也不错。”
叶星辞道:“这个我知道,还知道他的生母只是个宫女。有个舅舅,才十六岁。”
夏小满继续说:“瑞王势力最大,最为富有。在参政前,他就管着内廷所有的皇商,收贿赂吃回扣,还早就把手伸到了亲家杨榛掌管的吏部。他与昌帝一母同胞,仗着亲娘的宠爱,为人专横,目中无人。现在,他在吏部和工部都说得上话,因为杨榛和工部尚书也是亲家。这三个人,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也就是说,”叶星辞接着他的话说,“他在政事堂里,有两个自己人,加上老太后的呵护,所以他赢的面大。”
“现在看来是这样。”夏小满继续道,“比起瑞王,庆王逊色不少。他的舅舅是户部尚书马赫,内廷的采买本该是户部管,但昌帝却让亲弟弟全权署理,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昌帝在有意压制他。不过,庆王结交甚广,为人比瑞王谦和有礼,官员更愿意与他打交道。他最初参政,是在刑部和大理寺协理事务,现在依然如此。经营了一年多,根基已经很深。他自己也有不少生意,当铺、酒楼,所以财力也不差。”
接着,夏小满又说起二人的家事:“这两个人,正妃都已过世,岳父都在外任官,侧妃都是小家碧玉。瑞王儿女众多,庆王只有一儿一女。所以,无论你嫁给谁,都是正妃。”
“我知道他们都死了老婆,而且老婆还会托梦呢。”叶星辞嘀咕。
“再说说,最年轻的宁王。他的背景最简单,才出宫几年,完全没有自己的势力。他养母的弟弟也在朝为官,但与他并不相熟。”
“应该说,他也有了一些势力。”叶星辞纠正道,“他现在管着宗正寺。之前,他做了一阵子内廷总管大臣,统筹国葬,出殡之后他就辞去了职务。他还兼管了礼部,也辞了。所以说,会办白事也是一技之长,受益颇多呢。”
夏小满诧异道:“礼部也辞了?这我刚知道。或许,他只想安分守己,无意做摄政王。”
“他还经营着一间棺材铺。”说到这,叶星辞不禁笑了。谁能想到,一个风度翩翩的贵气王爷会做这种营生,“达官显贵家里有人过世,都是找他做棺材,还有纸活儿。这家伙很风流,虽然没娶妻,但府中有二三十个美貌侍妾。接亲回顺都的路上,碰见青楼就进。”
“你好像很了解他。”
“毕竟负责接亲的是他。聊得多了,也算成了朋友。”
回忆至此,叶星辞拉回思绪,将目光投向初夏的湖光美景,手里把玩着可爱的狗尾巴草小马。
庆王正说着要去灵泉寺进香的事,令叶星辞想起那四个和他共同生活半个多月的年轻太妃。犹豫一下,他开口恳求:“我想请三位王爷帮个忙。”
瑞王立刻说道:“公主请讲。”
“那几个和我一起当和尚,不,当尼姑的太妃,还有寺里的其他先皇妃嫔,都怪可怜的。”叶星辞那流光溢彩的眼眸左右顾盼,流露出淡淡的怜惜,“我想,能不能让她们生活得好一点。比如,允许定期回家探亲,家具被褥也都换一换。假如能恩准她们居家修佛,那就更好了。”
“公主真是心善。”瑞王不以为意地笑笑,迈着闲适的步子,用手指弹去落在袖口云纹上的一只小飞虫,“可是,这是祖宗的法度,不好更改。况且,后宫的事我们也不好干预。”
“没错。”庆王也搭腔,手中兀自盘玩着手串,“公主且放宽心,时间久了,她们自然会乐道安命。”
“长伴青灯古佛,不被红尘俗事所扰,也是一种清福。”瑞王难得与对方统一看法,“有时候我都想出家,把这一头烦恼的毛儿剃了,就是没机会,哈哈。”
叶星辞叹了口气。看来,瑞王和庆王不会帮忙了,还觉得这是无关紧要的妇人之仁。
他们的确想讨好自己,但当一件事的麻烦程度远超它的收益,他们就不会去做。在他们眼中,这只是公主的一时兴起,随口一说。要是为此而去变祖宗之法,惹得太皇太后不悦和群臣非议,那真是傻瓜被捅了一刀——傻透了。
“九爷的看法呢?”叶星辞脚步一顿,回头去看楚翊。男人的表情淡得像天上的一抹云,看不出情绪。
“在下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楚翊在后头跟了半天,终于有了与公主对话的机会,却说了一句扫兴的。当一个人的观点,被所有人反对时,往往会怨恨其中那个与自己最熟稔的:怎么连你也不支持我?
楚翊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果然,冒牌公主剜了他一眼,还娇俏地冷哼一声,嫌弃他似的快速转过头去。双耳的坠子大幅晃荡,仿佛也在表达不满。
实在太可爱了。
“人家生气了。”陈为凑近了悄声道,“这可不行,得让她对你加深印象。看四舅为你创造亲密接触的机会,准备好英雄救美。”
瑞王瞥一眼庆王,随意地闲聊道:“本来恩科的事该是老九管,不过他昨天刚把礼部的差使辞了。今早,我们在光启殿商讨许久,还没定我和老四谁接手。”
叶星辞知道这一点。昨天楚翊提过一句,礼部不归他管了,说是不想与兄长相争。还真是个淡泊的人啊,难怪夏小满说他无关紧要。
暧昧,他想起自己的使命。可是,啥叫暧昧?他也没跟人暧昧过啊。他将之理解为嘴巴甜、谁都不开罪,于是同时夸奖二人:“无论是哪位王爷来主导恩科,肯定都会办得妥当漂亮,为国聚贤纳士。”
庆王奇怪道:“公主还关心这些?”
叶星辞知道他们想听什么。他歪歪头,甜美一笑,有些娇蛮地反问:“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已经是你们老楚家的人,怎么就不能关心?哼!”
这个“哼”,让瑞王和庆王瞬间现出一种极为愉悦的神情,像被可爱小猫的舌头舔了一下。接着哈哈大笑,都有些得意和张狂。这可是敌国公主,敌人的掌上明珠,说出这样的话,无疑能极大充实一个男人的自尊。爽,太爽了。
楚翊也露出笑意,不过转瞬即逝。一个爱舞枪弄棒的飒爽丫头,为了掩藏身份,被迫虚与委蛇,只会让人觉得心疼。
他好像,真的喜欢上她了。
他感觉胸口又酸又痒,噗地爆开了一颗早已埋下的种子。它一碰就痛,他只好从此顶着它招摇过市,直到某天被她发现,摘下那朵只为她而开的花。
“今天风和日丽,不如,我们以景为题,来对对子吧?”陈为突然提议,怼了一下兀自出神的大外甥,悄声道:“比财不行,比才你得加把劲。”
“好。”“陈公子雅兴。”瑞王和庆王也纷纷笑着同意。
不好!叶星辞心里叫苦不迭。
他的文采就像庆王的肾,不太行。他做太子的伴读时,经常要太子帮他做功课、临字帖才能蒙混过关(现在想来真是荒唐,而殿下竟始终迁就)。
每逢佳节,遇到吟诗作对的场合,他都是缩在角落安静如鳖。直到演练武艺时,才“呀呼”一声原地复活,惹得父亲不悦:你刚才跑哪去了?
“我们来接龙,每人接了上一联,再出下一联。”楚翊按当下的座次,在半空划了个圈,“三哥年长,就由你开始吧。”
瑞王之后,不就是自己吗?叶星辞紧张地攥紧手帕,在额角擦拭,想把脑袋擦得灵光点。他看向瑞王,只见男人举目四顾,接着眉尾一挑,抚掌说一声“有了”,朗声给出上联:“树影惊夏鹤,鹤羽袭人。”
语毕,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落在叶星辞身上。侍候在两丈开外的廊台中的罗雨、听荷、子苓、云苓,和瑞王庆王的几个侍从,也都好奇地走近了些。
叶星辞的脚趾在鞋里蜷缩起来,见湖面游过一群鹅,而波光粼粼的湖水宛如微微沸腾的大锅,于是胡乱对出下联:“铁锅炖大鹅,鹅翅馋我。”
一片沉寂中,楚翊死死按住嘴角,双眸憋出泪花。一旁,子苓和云苓无声地笑成一团,全都捂着肚子。罗雨却目光深沉地点头:“笑什么,我觉得很生动。”
楚翊忍回笑意,赞道:“惊对炖,夏鹤对大鹅,羽对翅。很工整嘛,只是偏题了。”
瑞王爆发出狂放的大笑,后槽牙都露了,连呼“可爱”。庆王也跟着笑了:“不过,公主不是茹素吗?”
叶星辞对答如流:“最近身体欠佳,也尝试了一点荤腥。”见他们的视线仍聚在自己身上,他想起还要出个上联。相比而言,这就简单多了,他随口描述湖面水波:“碧水层层,一波乍起一波落。”
十分通俗,毫无韵致。以至于他之后的楚翊愣了一下,绞尽脑汁,才硬是将格调拔至本不属于此联的高度:“柳堤叠叠,十里青丝十里招。”
四舅陈为眉飞色舞,立即为大外甥喝彩捧场:“好!公主出得好,王爷对得妙。合在一处,俨然就是一幅美景图,真是般配。”
叶星辞也蓦然生出一种“啊,我们两个真厉害”的错觉。心想:没有我的上联为引,哪有这么美的对子,真是相辅相成。这么想着,他不禁开怀一笑,身后的无边美景霎时黯然失色。不流俗的清丽和英气,如涟漪般在水榭中漾开。
瑞王和庆王也连连称赞,眼睛都钉在那张笑脸上,久久不能移开。
“大家过奖了。那我再献丑,出个上联……”楚翊之后是陈为。陈为对罢,出了一句中规中矩的上联给庆王。
庆王对罢,盘玩着小叶紫檀手串,皮笑肉不笑地扫一眼瑞王,随之一口气抛出个颇有意境的长句:“一卷南风,万顷波摇,寻寻觅觅听春去。春去何处?云山隐,樵径深,半枝残红将落。”
瑞王像被针扎了似的浑身一震,眨眨眼道:“你,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
于是庆王复述了一遍。瑞王张口结舌,尴尬地僵在那,和他送的泥娃娃一样。
长联岂是那么好对的,叶星辞觉得庆王有点刻薄了,显然是故意让哥哥难堪。从开始到现在,恐怕都在憋这个长句。就像扇耳光,硬是把胳膊抡了好几圈才出掌,一举将对手扇懵。
他好心解围道:“四爷好文采,这个长联可不好对,回头我们大家一起琢磨吧?”
瑞王松了口气,接着和先前的庆王一样面露喜色,误以为公主对自己更有好感,否则不会解围。叶星辞的单纯直率,反倒真的促成了“暧昧”。
瑞王有意讨好,于是提议:“不如,我们以‘美人’为题,为公主作对吧!”
我看,你是在跟我作对!叶星辞愕然摇头,老子好不容易捱过一轮,怎么又开始了!还好,瑞王继续说道:“公主就不必参与了,当个裁判,看谁对得好。”
这还行,叶星辞放松下来,点了点头。
“不许太长,一两句就好,我先来。”瑞王用赏玩珍宝的眼光打量一下叶星辞,说出一副完整的对子,“北国夏渐浓,佳人玉指纤。”
咦惹!叶星辞周身的皮肤陡然绷紧,汗毛直竖,指甲抠住掌心,一种油腻腻的羞耻感从尾巴骨直贯天灵盖。他礼貌地笑笑,默然不语。
庆王起身踱了几步,怜惜地瞧着他,说道:“清光沾云鬓,纤毫惹人怜。”
哦豁!叶星辞后背冒了汗,双脚并成内八。太折磨人了,这比直接让他参与还要尴尬。大叔们,咱别整这些虚的了,以武会友,切磋一下拳脚吧。
“纤毫用得妙!我这也有两句。”陈为咳嗽两声,注视着叶星辞,笑吟吟道,“黛眉惹鸿雁,暮霞妒玉颜。”
哎呀!宁王他四舅啊,我的眉毛得多粗壮,才能惹到鸿雁,这是脑门上长大树了吧。叶星辞难堪地背过脸,伏在美人靠,望着微澜湖面上自己的倒影。
你是男人,他对自己说。别为这些赞美而沾沾自喜,因为他们都不是在称赞真正的你。也不必羞耻,因为未来还有比这更羞耻的。
“剑影照水惊碧漪,”如浸入一泓清泉,楚翊的声音从背后缓缓漫过双肩,“花飞寒枪映千里。”
叶星辞蓦然直起后背,仿佛灵魂被人用指头戳了一下:只有楚翊记得他最飒爽的样子。没提及容貌,和那些只适用于女子的辞藻,而是在赞美真正的他。
瑞王和庆王,又何尝没见过他在筵席间舞剑?恐怕,只是当个漂亮的热闹,一笑而过罢了。
“偏题了。”叶星辞转过身淡淡道。
“咏美人,可以赞美她的皓腕,也可以多朝前看几寸,去说说她手里的剑。”楚翊不远不近地站着,注视着他,深潭般的眼眸中像藏着两把水做的钩子,“公主飒爽的剑舞,在下毕生难忘。”
“这两句不错,还应和了我们当下所处之地——碧漪水榭。”叶星辞手腕一扬,抬眼扫视水榭的歇山顶,漫不经心道,“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你两位哥哥的对子。”
瑞王和庆王同时笑了,楚翊孩子气地耸耸肩,倒也没表现出失落,展开折扇轻轻扇风。
叶星辞害怕还要继续对对子,于是站了起来,提议道:“不如在湖畔走走吧?”再这么对下去,等他彻底词穷,恐怕会说出“风吹屁屁凉,走路蛋蛋晃”这种对联。
众人立即响应,瑞王和庆王抢绣球似的腾地起身,一左一右占据了叶星辞身边的位置,一同走出水榭。
第43章 准备好英雄救美
楚翊表情淡然,和四舅紧随其后,闲聊着环顾风景。每一次,他的视线路过眼前修长的脖颈时,都会贪心地多停一下。只一下,不然他的耳朵会发烧。
小五的确是祸国殃民层级的美人。水蓝的薄衫,莹润到几乎透明的肌肤,一白一蓝,如晴空飘雪。小巧的点翠耳坠,在肩上打着秋千。
她的肩膀线条英挺硬朗,比起寻常女子少了几分纤弱感,但配上颀长的身材刚刚好。那双大脚,走起路来也是铿锵有力,速度不亚于男人。
恍惚间,楚翊的折扇掉了。此时子苓离得最近,正要俯身去捡,被他抬手挡住:“不劳姑娘,你身上还有伤呢。”说罢自行捡起。
子苓怔了一下,有些动容,眸光微红。她和云苓走慢了些,落在后面,窃窃私语:“如果非得挑一个人嫁了,我看应该选宁王,他不错。”“对啊,他人好,昨天还给咱们出气了呢。”
叶星辞默默走着,听身边的大叔们聊天。
突然,庆王抛出个犀利的问题:“三哥,你的腿伤真的好了吗?要是觉得长时间走路吃力,就去找个亭子歇着吧,千万别不好意思。”
闻言,瑞王一语不发,以抓贼的速度“噌”地蹿了出去。叶星辞还以为他内急,却见他跑出一段之后,又蹬蹬折返回来,面不改色地笑道:“彻底、完全、绝对痊愈了。”
啊,原来是想证明自己腿脚没毛病,叶星辞扑哧一笑。澄清一百句,也不如当场跑一段奏效。那庆王会如何澄清自己“不行”的事呢?似乎没什么办法。
正想着,右手边的庆王忽然捋了捋悬在腰带上的玉珏,把叶星辞吓了一跳,以为他要效仿瑞王,当场脱衣服证明自己很行。
“说到三哥的腿伤,我就想起前阵子那个被你打断腿的家伙。”行走中,庆王阴阳怪气地闲谈道,“打得好,王府门口的石狮子也敢乱摸,无视皇家威严。”
“不是我,是家里不懂事的下人打的。”瑞王有些尴尬,飞速瞥一眼表情错愕的叶星辞,“而且,事后也赔银子了。”
“撵走也就算了,实在不该把腿打折。”叶星辞很是看不惯,若他当时路过,肯定会出手制止。
“公主责备的对,回头我就好好教育府里的人。”瑞王立即颔首赔笑,那种刻意为之的温良谦和,难掩骨子里的骄横。没有跋扈的主子,也就没有嚣张的下人。
叶星辞用余光瞄着走在自己左右的男人,又稍稍回眸,瞥一眼默然相随的楚翊。他回想起夏小满临别前说的话:“现在,我跟你说说这三个王爷。都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你消息闭塞,从前听师傅讲课时又总是打瞌睡,所以大概还不了解。”
当时,夏小满抱着他的松鼠,盯着朝星跃楼而来的庆王,淡淡地开口:“老皇帝是个疑心很重、手腕强硬的人,从不让弟弟干涉军政。别看他憨态可掬像个大狗熊,那熊掌挥起来,一巴掌就能拍死一个人,刚登基就把江北的几大世家收拾了。又亲征西北,打得楚献忠俯首称臣。
恒辰太子殒命前,曾全权辅政,数次监国。他死后权力分散,昌帝又大受打击,身体不好,这才开始让两个年长的弟弟参政。老九太年轻,什么也没捞着。不过他白事办得好,给几位太妃办过丧礼,恒辰太子的丧礼也是他主持的,朝野间对他的风评也不错。”
叶星辞道:“这个我知道,还知道他的生母只是个宫女。有个舅舅,才十六岁。”
夏小满继续说:“瑞王势力最大,最为富有。在参政前,他就管着内廷所有的皇商,收贿赂吃回扣,还早就把手伸到了亲家杨榛掌管的吏部。他与昌帝一母同胞,仗着亲娘的宠爱,为人专横,目中无人。现在,他在吏部和工部都说得上话,因为杨榛和工部尚书也是亲家。这三个人,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也就是说,”叶星辞接着他的话说,“他在政事堂里,有两个自己人,加上老太后的呵护,所以他赢的面大。”
“现在看来是这样。”夏小满继续道,“比起瑞王,庆王逊色不少。他的舅舅是户部尚书马赫,内廷的采买本该是户部管,但昌帝却让亲弟弟全权署理,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昌帝在有意压制他。不过,庆王结交甚广,为人比瑞王谦和有礼,官员更愿意与他打交道。他最初参政,是在刑部和大理寺协理事务,现在依然如此。经营了一年多,根基已经很深。他自己也有不少生意,当铺、酒楼,所以财力也不差。”
接着,夏小满又说起二人的家事:“这两个人,正妃都已过世,岳父都在外任官,侧妃都是小家碧玉。瑞王儿女众多,庆王只有一儿一女。所以,无论你嫁给谁,都是正妃。”
“我知道他们都死了老婆,而且老婆还会托梦呢。”叶星辞嘀咕。
“再说说,最年轻的宁王。他的背景最简单,才出宫几年,完全没有自己的势力。他养母的弟弟也在朝为官,但与他并不相熟。”
“应该说,他也有了一些势力。”叶星辞纠正道,“他现在管着宗正寺。之前,他做了一阵子内廷总管大臣,统筹国葬,出殡之后他就辞去了职务。他还兼管了礼部,也辞了。所以说,会办白事也是一技之长,受益颇多呢。”
夏小满诧异道:“礼部也辞了?这我刚知道。或许,他只想安分守己,无意做摄政王。”
“他还经营着一间棺材铺。”说到这,叶星辞不禁笑了。谁能想到,一个风度翩翩的贵气王爷会做这种营生,“达官显贵家里有人过世,都是找他做棺材,还有纸活儿。这家伙很风流,虽然没娶妻,但府中有二三十个美貌侍妾。接亲回顺都的路上,碰见青楼就进。”
“你好像很了解他。”
“毕竟负责接亲的是他。聊得多了,也算成了朋友。”
回忆至此,叶星辞拉回思绪,将目光投向初夏的湖光美景,手里把玩着可爱的狗尾巴草小马。
庆王正说着要去灵泉寺进香的事,令叶星辞想起那四个和他共同生活半个多月的年轻太妃。犹豫一下,他开口恳求:“我想请三位王爷帮个忙。”
瑞王立刻说道:“公主请讲。”
“那几个和我一起当和尚,不,当尼姑的太妃,还有寺里的其他先皇妃嫔,都怪可怜的。”叶星辞那流光溢彩的眼眸左右顾盼,流露出淡淡的怜惜,“我想,能不能让她们生活得好一点。比如,允许定期回家探亲,家具被褥也都换一换。假如能恩准她们居家修佛,那就更好了。”
“公主真是心善。”瑞王不以为意地笑笑,迈着闲适的步子,用手指弹去落在袖口云纹上的一只小飞虫,“可是,这是祖宗的法度,不好更改。况且,后宫的事我们也不好干预。”
“没错。”庆王也搭腔,手中兀自盘玩着手串,“公主且放宽心,时间久了,她们自然会乐道安命。”
“长伴青灯古佛,不被红尘俗事所扰,也是一种清福。”瑞王难得与对方统一看法,“有时候我都想出家,把这一头烦恼的毛儿剃了,就是没机会,哈哈。”
叶星辞叹了口气。看来,瑞王和庆王不会帮忙了,还觉得这是无关紧要的妇人之仁。
他们的确想讨好自己,但当一件事的麻烦程度远超它的收益,他们就不会去做。在他们眼中,这只是公主的一时兴起,随口一说。要是为此而去变祖宗之法,惹得太皇太后不悦和群臣非议,那真是傻瓜被捅了一刀——傻透了。
“九爷的看法呢?”叶星辞脚步一顿,回头去看楚翊。男人的表情淡得像天上的一抹云,看不出情绪。
“在下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楚翊在后头跟了半天,终于有了与公主对话的机会,却说了一句扫兴的。当一个人的观点,被所有人反对时,往往会怨恨其中那个与自己最熟稔的:怎么连你也不支持我?
楚翊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果然,冒牌公主剜了他一眼,还娇俏地冷哼一声,嫌弃他似的快速转过头去。双耳的坠子大幅晃荡,仿佛也在表达不满。
实在太可爱了。
“人家生气了。”陈为凑近了悄声道,“这可不行,得让她对你加深印象。看四舅为你创造亲密接触的机会,准备好英雄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