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最后,裴见戚只能怪自己当时干涉陛下赏赐赵昌元,如果没多这个嘴,朝中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闲言碎语了。
  他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了长公主。
  要不是自己及时阻拦,她说不定会被当做工具,嫁给素未谋面的赵凛。
  他为了她做了那么多,可她却一无所知。
  裴见戚不禁在想,如果有一天她知道自己一直在保护她,该有多么感动。
  已经连续几日没得到关于她的消息,裴见戚心中思念愈浓。
  他从书架上抽出最左边的一本书,翻开书的扉页,里面夹着一张她的小像。
  小像再美,也不及她万分之一。
  要不是太后这回也来了北苑,他早就安排机会去北苑见她了。
  可惜如今北苑的内侍宫女大多是谢太后的人,他不好前去。
  加上最近朝中不太平,先是忙着收拾翰林院那些人,接着又因赵昌元的事情被影响了名声。他只能将对长公主的思念暂时压在心底。
  他不想再这样拖下去,裴见戚摩挲着手中小像,眸中闪过一抹冷意。
  到了北苑,韩若年不再像从前那样躲在自己屋里,她每隔一日就会去给太后请安。
  太后自然察觉到了这姐弟俩的变化,结合前朝小皇帝给摄政王补赏赐的事情。
  太后隐隐感觉到,这姐弟俩与摄政王之间似乎隐隐有了隔阂。
  太后心中冷笑,这时候才想起和谢党缓和关系,岂不是临时抱佛脚?
  因此,面对长公主,太后仍是不冷不热的,摆足了长辈的架子。
  韩若年并不在意,她不是真要讨好谢太后,只是不想落下不孝的话柄。
  无论谢太后是什么态度,韩若年都只说完几句关心的话,例行公事般走完流程,便告辞离开。
  谢太后从前还能说几句小皇帝的不是,让长公主心里不痛快。可最近小皇帝表现不错,不但知道关心两个弟弟,得空也会过来请安。地方官员进贡的东西,小皇帝也会分最好的给谢太后。
  谢太后挑不出礼,她也不是那种无端折磨继子继女的恶毒后妈,面上总归是要过得去。
  除了对长公主爱答不理外,倒也不会给长公主什么委屈受。
  只是明里暗里敲打张才人,少让二公主与韩若年太亲近。
  张才人连连保证,但韩若年并没像小皇帝那样带着弟弟妹妹们玩儿。
  她只是让人送了些小女孩喜欢的玩具过去,还有一些学女红要用的东西。
  这也算是在关心妹妹的教育问题,作为公主,虽不用针织养家,但学些刺绣女红也是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更可为天下女子作表率。
  这样的关心,张才人母女根本没理由拒绝。
  谢太后知道了,心中不快,但也不好说什么。
  除了适当的和宫里其他主子缓和关系,长公主也在关注自己身边的宫女内侍们。
  昼儿怀疑林宝廷是摄政王安排到自己身边的眼线,她自然要格外关注他。
  身边的其他内侍她都不放心,最保险的法子就是让贴身婢女去和林宝廷套套话。
  玉盏和绣屏都服侍了她好几年,玉盏更细心周到,绣屏做事麻利。
  按说韩若年是该让玉盏去盯林宝廷的,毕竟玉盏更细心些。但她想到玉盏经常劝自己去联系裴见戚,知道林宝廷是耳目后,说不定不会防备,反而会高兴。
  于是就把观察的林宝廷的事情交给了绣屏。
  这些日子下来,绣屏倒是没发现林宝廷和摄政王府的联系,反而发现玉盏也在关注林宝廷。让绣屏不解的是,林宝廷似乎察觉到了玉盏在关注他,但他并不在意。
  这就证明玉盏和自己不一样,不是长公主派过去的。
  “这两个人不会是要搞对食吧?”绣屏发现几次二人眉来眼去的,忍不住和长公主嘀咕。
  韩若年只听说老宫女和老内侍有结为对食的,那是因为宫女没有放出去的机会了。
  但玉盏还没到放出去的年纪,而且又跟着自己,早晚有出宫的时候,作为公主的贴身婢女,嫁给小官之子都是够格的,怎么会甘心和林宝廷在一起?
  “不是奴婢多嘴,实在是玉盏太奇怪了,小内侍偷看宫女的不少,但奴婢瞧见几次都是玉盏在偷偷观察林宝廷,有一次她还跟着他……”绣屏说得都有点嫌弃:“奴婢怕他们发现,就不敢再跟了。”
  韩若年想了想,“你以后别盯林宝廷了,就盯着玉盏。”
  绣屏笑道:“这个简单。”
  韩若年嗔她,“不可大意,万一打草惊蛇就麻烦了。”
  绣屏点头,又有些担心地皱眉,“若玉盏真的鬼迷心窍要和林宝廷结为对食,公主一定要拦着她啊!”
  韩若年笑,“你放心。”
  玉盏已经好几天没收到摄政王那边送来的消息了,之前还说到了北苑,王爷会安排和长公主见面,可这都一个月过去,也没动静。
  恰好来北苑前,林宝廷被调了过来,玉盏就怀疑王爷是把任务交给了林宝廷。
  玉盏知道王爷爱慕公主,自己也愿意做小红娘,在公主面前多替王爷美言几句。同时公主遇到什么麻烦,她也会第一时间把消息送到王爷跟前。
  自己做到这一步了,王爷对自己还有什么不满?
  据她观察,林宝廷同样没有送消息出去。
  林宝廷压根就不知道摄政王对长公主的那点心思,他自然不会把长公主的一举一动汇报给摄政王。
  他也很疑惑,长公主身边的大宫女,为何会是摄政王的人?
  他试探着问了几次,玉盏只说:“皇上身边的贴身内侍都是,我为什么不能是?”
  林宝廷没话说了,也不好多打听。
  他不管摄政王什么心思,只老实为他办事就行了。说不定摄政王安排自己来,是为了取代玉盏。
  果然,这晚就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送到了自己这儿。
  这日外面下起绵绵细雨,空气中多了几分凉意。
  韩若年给太后请过安,回到自己住处,绣屏便端上一盏热姜茶。
  “殿下身子本就畏寒,喝点姜茶暖暖吧。”
  韩若年颔首,小口小口将姜茶喝完,身上顿时暖和起来。
  外面天色阴沉沉的,韩若年歪在软榻上看了会儿书,困意袭来,便睡了过去。
  睡梦之中,她仿佛感觉到有蚂蚁爬过皮肤,激起一阵阵痒意,她伸手抓挠几次,痒意越来越明显。
  韩若年这才惊醒,定睛去看自己抓挠过的手臂肌肤,白皙肌肤上起了一片红疹。
  天气炎热,加之北苑草木茂盛,蚊虫本就比较多。韩若年只当是蚊虫叮咬,便唤婢女进来,寻找蚊虫。
  玉盏和绣屏同时进来,绣屏下意识到处找蚊虫,玉盏则是先关心公主,“殿下,是被蚊虫叮咬了吗?”
  韩若年便将手臂上的红疹给她看,“不打紧,只是有些痒。”
  玉盏看了一眼便转开目光,“奴婢去拿止痒的药膏来。”
  玉盏很快拿来药膏,替韩若年涂抹。
  这药膏冰冰凉凉,涂上之后,痒意确实减轻一些。
  然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韩若年手臂上的红疹已经蔓延到了手背。
  她意识到这不是蚊虫叮咬,玉盏也惊慌地蹙起眉,“这是怎么回事?。”
  绣屏也凑过来看,“这不像是蚊虫叮咬,会不会是衣料或者香薰不对?”
  “今日这件衣服又不是新的,能有什么不对?”玉盏道:“香薰也是公主常用的雪中春信。”
  “穿的没有问题,那就是吃的不对!”绣屏想了想道。
  韩若年强忍着抓挠的冲动,听两个婢女讨论了几句,才道:“别在这里猜测了,去请太医吧。”
  绣屏回神,她立刻就要吩咐外面的小内侍,去请太医过来。
  却被韩若年拦住,她看向玉盏:“别人去我不放心,你去吧。”她还不忘贴心的叮嘱,“记得撑伞。”
  玉盏应声,拿了雨伞便去找太医。
  玉盏走后,韩若年才对绣屏道:“你去尚书房传话,将本宫请太医的事情告诉陛下身边的张公公。”
  绣屏有些迟疑,“奴婢和玉盏都不在,公主身边没人伺候怎么办?”
  “就这一会儿,不打
  紧,你快去快回。“韩若年道。
  尚书房,师父正盯着皇家兄弟练字。外面响起张侠的声音:“陛下,奴才有要事回禀。”
  韩昼让他进来,张侠快步到了韩昼跟前,小声道:“陛下,长公主身上起了大片红疹,已经去请太医了。”
  韩昼闻言,立刻站了起来,他撂下一句,“长姐病了,朕去看看。”便快步跑了出去。
  第11章
  韩若年身上的红疹已经从手臂蔓延到了背部。
  两位太医一同前来,诊过脉后,一个说是饮食不洁,一个说是受风所致。
  韩昼索性让人把今日当值的所有太医全叫过来,大家一起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