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师父要是在,定要念她几句,然后边念边帮她炸丸子。
  六个人做饭食倒也省事,太阳甫一西斜,天还大亮时,年夜饭就差不多齐活了。
  “劳烦各位妈妈帮我端上去,我这还有最后一道菜,做完了就过去。”温苒苒边说边将熬着糖水,又放入些许盐提甜味,待得糖水变得稍稍粘稠时将山楂放进去大火熬煮。
  红亮的山楂煮得绵软,表皮也逐渐裂开崩口,厨房内飘着酸甜气味,引得人口舌生津。
  她见火候差不多,盛出一半还完整的山楂放在一旁备用,随后将锅里的碾压成山楂碎。
  鲜亮的山楂裹满粘稠的糖浆,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那股浓郁的山楂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温苒苒提着锅,将里头浸着糖汁的山楂酱淋在白菜丝上头,随即拌匀装盘,最后将起初完整的糖山楂垒在上头当点缀。
  白中带着嫩黄色的白菜丝挂着红亮亮的山楂酱,瞧着雅致又喜庆。
  温苒苒端着最后这道榅桲儿白菜去往正厅,刚一迈进门就见大家伙都巴巴地等着她来,谁都没动筷。
  她见此赶忙张罗:“快吃呀!那佛跳墙冷了就不好吃了!”
  温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小孙女道:“厨房的活都完了吧?快坐下一起吃!”
  “对对对快坐下。”梁氏笑道,“这是年夜团圆饭,哪能缺人呢?”
  “那头都了了!”温苒苒从善如流地坐下,“快尝尝这佛跳墙!”
  温俊良迫不及待地想动筷忽被身旁的孙氏踢了一脚,他忙反应过来正襟危坐,巴巴地看着卫国公与国夫人。
  国夫人看着面前的小盅,嗅着那令人迷醉的鲜香气味忍不住开口:“这名字可有什么来头?”
  温苒苒笑吟吟道:“这菜起初叫福禄全,后来听闻有个和尚闻见了这福禄全的香气难以自持,放弃修禅只为品尝这一每味,后人便编了句诗,‘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这菜便改叫佛跳墙了。”
  说话的功夫,温俊良忍了又忍,按住孙氏的腿就猛吃了一口。
  只见那谪仙样貌的男子被这香气惑得微微眯了眼,只感觉自己仿若飘在云端中,缓了半晌都说不出半个字。
  孙氏本是气得眼睛喷火,但见他这副模样也不由得好奇起苒苒这道菜究竟是什么味道。
  他往常也吃过不少苒苒制的饭食,可还是头回像今日这般,被这美味惊艳得失了声。
  国夫人见温俊良如此,也舀了一勺放入口中。
  只见那尊贵的老妇人倏地瞪圆了眼,而后满面享受。
  这汤羹浓郁醇厚,香气味道丰富且层次分明,虽泰半都是海味,却不见腥气,只有鲜气。
  海参、鱼翅、花胶煨得柔滑软嫩,翅裙、蹄筋软糯弹牙,鲍鱼、瑶柱鲜嫩多汁……其间还有火腿的咸香、羊肚菌花菇等菌子的鲜味。样样融合在一块相辅相成,让人回味无穷。
  一桌人默不作声,捧着小盅不撒手。
  卫国公意犹未尽,忍不住开口赞道:“真对得起这佛跳墙的名字哟!”
  温茹茹夹了块那晶莹剔透的三丝扣干贝,一口下去满是惊艳。
  鸡肉丸子嫩滑多汁,浸润着冬瓜的清香和干贝的鲜甜味,其间还夹杂着弹滑的海参,以及淡淡的姜香味。
  “这道好!”温老太太指指那道红白相间的榅桲儿白菜赞道,“酸甜爽脆,吃在口里清清爽爽的甚是解腻!”
  温荣却不赞成:“那粽香鸡才是好呢!鸡肉嫩滑多
  汁,一口下去还透着竹叶清香,实在是妙!”
  “这活芡儿松鼠桂鱼才好!”
  “那道猪耳糕也很是爽脆可口。”
  温俊良捧着小盅爱不释手:“别争了别争了,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是这佛跳墙第一!”
  他这话一出,满桌人无不赞同。
  温俊良转头看向温苒苒,咧开唇笑道:“三丫头你听三叔的,等你来日开了酒楼,就拿这佛跳墙当招牌,保管你赚得盆满钵满,风头盖过范楼!”
  容晏闻之很是赞成:“范楼名厨甚多,却没有能比得过三妹妹的。”
  温茹茹扁扁唇小声嘟哝:“那是我的三妹妹,你别同我抢。”
  容晏甚少见温茹茹对他流露出女儿家的娇俏,这会儿见她这般率性可爱不禁红了脸。
  卫国公咂吧一口酒,将目光投向温逸良:“贤侄今年要科考了吧?这不得夺个一甲?”
  温逸良笑着摆手:“不敢不敢,能榜上有名就已足够,不枉我家苒苒为我辛苦一场。”
  国夫人看向温苒苒,眸光满是赞赏:“苒苒这孩子孝顺,单凭她供父科考这一桩就够天下人为她塑像列传。”
  温苒苒吓了一跳,塑像列传可还行!
  *
  一晃已是月儿高升,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国夫人拍拍温老太太的手:“已叨扰了许多时候,我们也该回府去了。”
  温老太太赶忙留人:“急什么?索性守了岁,明儿再回吧!”
  国夫人也是舍不得,她已近二十年没过过如此热闹欢庆的年了……
  她笑叹口气:“年节时候人心松散,我们今日若是不回去,底下人不定懈怠成什么样呢!明日初一,我们定当再来拜访。”
  国夫人话已说到如此,温老太太也不好再留,忙使唤着儿孙媳妇们送贵客出门。
  温茹茹小心扶着国夫人一路送出去,想起方才席间提起的酒楼、招牌菜,心中惦念已久的要紧事又盘旋在心头。
  她抿抿唇,路上悄悄觑着国夫人的面色,待她看过来时又紧忙弯弯唇角,嘴张了又张就是说不出口。
  国夫人瞧出她有心事,拉着她的手笑道:“我的帕子仿佛是落在厅上了,茹茹随我回去找找?”
  仆妇们都是人精,听了这话自行往前去,温茹茹见此才反应过来,许是国夫人瞧出她有话想说,便随意找了个由头方便她开口。
  温茹茹心中感动,更是不好说。
  国夫人握着温茹茹的手:“都是一家人,茹茹有事尽管开口,不必在乎那些虚礼。”
  温茹茹望向国夫人那双慈爱真挚的眼眸,想着三妹妹的心愿,咬咬唇终是开口:“祖母,我头些日子打点嫁妆时发现您给我的那笔私产里有座店面甚是适合开酒楼,我想着……”
  她心中紧张忐忑,生怕自己惹得国夫人不快。但念及三妹妹,温茹茹咬咬牙,心一横垂着头道:“我想着能不能把那处店面给三妹妹开酒楼。”
  国夫人听得此言,看着跟前忐忑不安的小娘子,更觉得她是个好孩子。做姐姐的飞黄腾达,得嫁高门,却也并未忘了妹妹,处处为着妹妹着想。她今日可是担着得罪人的风险开口的。
  这样的好孩子实在是难得。
  她握着温茹茹的手笑着嗔怪道:“这孩子,那些都是给你的私产,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给谁便给谁,不必一一过问我。兄弟姐妹间互相扶持乃是应当,你家三妹妹帮助你们一家良多,你如今有能力,给个店面算不得什么。”
  温茹茹怔怔地望着国夫人,嘴唇轻轻颤动,眼眶都红了一圈。
  她本以为自己要说上许多,却没想到国夫人听了她的话后就这样轻易地应下,全然没有不快。
  温茹茹咬着唇,心中更是愧疚难安。国夫人给私产给体面,做什么都不过问,只一概支持她。她待她这般好,她还要做借花献佛的事。
  国夫人见她又是欣喜又是愧疚,疼爱地抬手摸摸她的头劝慰道:“茹茹,有你这样知恩图报,懂得体贴姐妹的慈软孩子做孙媳,是上苍体谅我,知我一辈子孤苦,特特让你来到我身边。只要咱们一家能和和美美地过日子,那些身外物算不得什么,莫要记在心上。”
  温茹茹抹着眼泪点点头,紧紧握着国夫人的手:“茹茹都记下了。”
  “记下便好。”国夫人擦擦她眼角的泪花,“往后都是好日子。”
  待得送走了卫国公一家,温家人仍如去岁般凑在温老太太处守岁,一大家子说笑逗乐,哄得温老太太是眉开眼笑。
  “对了!”温苒苒绽开笑脸,回屋取了一早准备好的东西递到温老太太面前,“方才卫国公一家在,我不好拿出来,祖母您瞧瞧这是什么?”
  温老太太见着小孙女送了东西来,立即咧开唇笑。她捧在手上看了两眼,忽觉得这东西有些眼熟:“这是……”
  她看着那枣红色的绒布,双手微微有些颤抖。老太太不敢置信地瞧了半晌,缓缓将布展开,只见大片用金线绣成的牡丹映入眼帘,在灯光烛火下金光熠熠,比之夏日骄阳都耀眼几分。
  “这是我从前的嫁妆?”温老太太捧着布,泪眼汪汪地望向对面坐着的温苒苒,激动欣喜得说不出话。
  一家人默声而坐,连最闹腾的温俊良都安静下来。
  想想当年家败,全家靠典当度日,连陪了老母亲一辈子的嫁妆都没能幸免……那般惨淡落魄的日子,他们连回忆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