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时,顾项派来的人跪到近前,询问王爷为何不前行。
  顾晨看了庞将军一眼,庞将军正色道:“典仪逾制,王爷不敢受。”
  来人一听,赶忙回去禀报。顾项听后让他再去回话,此典仪是皇上亲自下令安排的。这人又跑到顾晨那里如实回禀。
  顾晨听后想了想,唤来安生,道:“你去禀报殿下,就说本王派你进宫面圣。你面圣之时需谨言慎行,回禀此典仪本王愧不敢受,望陛下收回成命。”
  安生惊愣当场,他作为侍卫随王爷来,只能跟至宫外,连入宫的资格都没有,王爷竟然安排他去面圣?他想要拒绝,但见王爷让他去的意思明确,作为主子的奴才,主子让干什么就要干什么。他单膝跪地,领命。
  安生跟着人到二皇子处说明情况。顾项听后眉头紧皱,心道这顾晨可真是让人不痛快,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自己还能骗她不成?非要安排她的人去面圣禀明,分明是不信自己,下自己的脸。顾项看向丞相,见魏梃垂眸而立,一点没有替自己说话的意思,生气的一甩袖子,让人将安生带进宫里。
  顾晟和顾曙看着二皇子吃瘪,面上不显,心里却高兴的很。
  安生紧跟着前面的人,不乱看,不乱听,穿过层层宫门,终于来到文和殿外等着通传。很快,就见一个与其他太监穿着不一样的太监出来了。
  刘淮来到安生跟前,笑着道:“大人是瑞王殿下派来面圣的?”
  安生恭谨的回道:“回公公的话,小人安生,是王爷的亲卫。奉王爷之命前来面圣。”
  刘淮仔细打量了下,见他长得相貌端正,口齿清楚,回话得当,举止虽有些拘谨,却不见畏缩惊慌,不禁暗赞瑞王御下有方。他好心的叮嘱:“待会儿进去了,不可私自窥视天颜。不可以到处乱看,里面可不是只有圣上。问你什么,你就如实回答,不可啰嗦。”
  安生仔细听着,道:“多谢公公提点。”
  刘淮很是满意的点头,道:“跟我来吧。”
  安生跟着刘淮进了文和殿,穿过正殿进入了西间。一打眼就看到四个人,一人穿着龙纹袍靠坐在榻上,必是当今圣上。在圣上旁边坐着一个女子,想来应是嫔妃。在二人的下手位坐着一个女子,看起到十六七的样子。在这女子的旁边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少年。
  安生马上收回视线,直直的对着皇上跪了下去,道:“奴才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淮躬身,道:“陛下,这是瑞王的贴身亲卫。名叫安生。”
  顾敬垂眼看向跪着的安生,见他跪的恭恭敬敬,稳稳当当,丝毫没有第一次面圣的惶恐。顾敬很满意,顾晨身边的人就应当有如此气度。
  “你们王爷怎么不自己来见朕?”
  安生暗自咽了咽口水,低头恭敬的回道:“启禀陛下,王爷一路从北境赶回来,就是为了能早些见到陛下。可是,宫外典仪逾制,王爷不敢下桥,这才派了奴才前来,望陛下收回成命。”
  “典仪是朕亲自命人安排的,没有逾制之说,让她安心下桥吧。”
  安生跪的更加恭顺,道:“陛下,王爷派奴才来的时候说了,此典仪只有陛下可用,即使是陛下所赐,王爷也不能用。陛下为天子,王爷为陛下的臣子,怎可与陛下同制?皇恩浩荡,但王爷愧不敢受,还望陛下收回成命。”说完以头触地,伏在地上。
  顾敬沉默片刻,声音平缓的道:“你们王爷战功赫赫,代朕收复北境,又攻下北齐,种种功劳怎会受不得如此一个典仪。”
  安生姿势不变的道:“陛下,王爷说过,她能有如此功劳,全因陛下护佑。若没有陛下的护佑,王爷不会取得如此功绩。”
  顾敬微微动了下身子,“若是撤掉典仪,你们王爷可就少了仪仗入内。”
  安生想了想,回道:“王爷从不在意这些。只要陛下心中有王爷,有没有典仪都不重要。”
  顾敬笑了出来,随后咳嗽了几声,道:“你倒是个聪明伶俐的。朕欲升你为天元卫,就留在朕的身边任职吧。”
  安生大惊,怔愣之后叩首,道:“陛下如此天大的恩典,奴才感激涕零,纵死难报!”他喉咙一滚,道:“但王爷对奴才有再造之恩,若是没有王爷,奴才早就死了。奴才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却知道要知恩图报。奴才愿下辈子,下下辈子再伺候陛下,做牛做马,死而后已!”
  顾敬沉默几息,道:“难得你有如此忠心。起来吧。”
  “奴才不敢。”
  顾敬对刘淮道:“你让人带他下去吧。传朕口谕,将宫旗和宫伞都撤下,百官跪迎瑞王进宫。”
  刘淮躬身称是,带着安生退了出去。刘淮对安生更是另眼相看,这何止是伶俐,简直是把当朝许多官员都比了下去,此人前途不可限量。心中不禁感叹,一个小小的贴身护卫都是如此,瑞王真是了不得。
  安生离了文和殿一段距离,才抬手擦了擦头上的汗。只有他自己知道,身上的衣服全都湿透了,此时风一吹,激得直打寒颤。
  顾晨见他安生出来了,有官员去撤下仪仗,便知事情已妥。安生低声将刚才的事简要复述了一遍。
  顾晨听后点了点头,未发一言。等对面的仪仗全都撤掉了,她率众将士过了桥。一下桥,文武百官全都跪了下来,就连三位皇子也因着圣旨的缘故一并跪了下去。
  顾晨立即赶至三位皇子身前,道:“三位殿下快快请起,如此大礼,臣如何受得起。”
  二皇子顾项率先站了起来,三皇子顾晟、五皇子顾曙也跟着起身。
  顾晟笑着道:“王爷功高盖世,扬我大周国威。我和二哥,五弟理应待大周百姓谢王爷。”
  “殿下折煞臣了。”顾晨看向文武百官道:“各位大人快快请起。天寒地冻,莫要伤了身子。”
  百官道:“谢王爷。”
  百官起身后纷纷看向顾晨,见她面带笑意,端的是温瑞如玉。魏丞相心中感叹,几年不见,此女更是非凡。
  众人都起来了,顾晨下跪,道:“臣等参见二皇子殿下,三皇子殿下,五皇子殿下。” 身后的将士齐齐跪下,向三位皇子行礼。
  顾晨身为王爷,对皇子和公主本无须行跪拜礼。顾项见她行了跪礼,心里才好受了些。
  户部尚书孙言庆看向左都御史甄明理,眼带赞赏的点头。
  甄明理微微颔首回应,极是克制。看着姐姐留下的骨血,心中是安耐不住的喜悦。
  顾项端起皇子的派头,抬手虚扶一下,道:“王爷免礼。快随我等进宫吧。”
  顾晨谢过,随着三位皇子,身后跟着文武百官一同步入皇宫。
  第22章
  文和殿西间。
  皇后嗔道:“陛下可满意了?”
  顾敬身子前倾,急促的咳嗽了起来。皇后担忧的上前轻拍他的后背。
  顾敬好一会儿才平复下来,道:“我是怕她自恃功高,担心她今后会失了分寸,惹朝臣攻讦,才以此提点她。”
  皇后听后也不点破,轻声道:“莫要让晨儿与你生分了才好。”
  顾敬道:“清滢,晨儿可会因此与朕生分了?”
  顾清滢看了眼母后,温声答道:“不会的。父皇此番敲打也是为了她好。王姐自是明白的。”
  顾敬向后靠去,道:“嗯。晨儿聪慧过人,必会体谅朕的一番苦心。”
  “父皇,百官一会儿就会入殿了,儿臣随母后和昀儿先行告退吧。”
  闻言,八皇子顾昀略有不悦,他还没有到参政的年纪,很是跃跃欲试,哪愿意此刻离开。
  “无妨,一会儿你们就留在这吧。稍后让晨儿来与你们见见。这么些年没见晨儿,你母后可是想得紧呀。”他笑着道:“你和晨儿自小要好,怎么,你不想她?”
  顾清滢还没开口,皇后道:“清滢和晨儿就如亲姐妹一般,怎会不想。”
  顾敬笑了。
  八皇子顾昀道:“母后,儿臣也很是想念王姐。”
  皇后想了想,道:“晨儿去北境的时候,你刚过了九岁生辰,难得你还记得她。”
  顾昀笑着道:“儿臣当然记得。还记得小时候王姐给儿臣带来过宫外的糖葫芦。”
  皇后听后很是欣慰,道:“晨儿每次入宫,都会给你们姐弟带来宫外的吃食。”停顿两息,语重心长的对他道:“晨儿待你如亲弟,你也要待她如亲姐。”
  “是,儿臣谨记在心。”
  见顾昀懂事恭顺,皇后满意的点头。
  顾清滢垂眸饮茶,盏中漂浮的一根茶梗微微起伏。
  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刘淮躬身进来禀报,瑞王已经进宫了。
  顾敬从榻上起身,道:“更衣。”
  刘淮侧身,宫女鱼贯而入。
  皇帝换朝服要由宫女按照规矩礼制一步不差的服侍。皇后几人暂时退了出去,收拾一番也颇耗费功夫,宫女退出去后,几人又回到殿内。此时皇帝已经穿戴整齐,帝王之姿威仪万分,头上的冕旒隐去双眸,让人难以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