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有故人 第59节
许锦之看孔本全和卫戚验尸看多了,也能就尸斑的形态,推断出个大致死亡时间。
尸体被浸泡在水中一夜,之后便被置于冰块之中,防止尸身腐败。
种种因素堆砌起来,许锦之判断,薛婕妤死于四天前夜里亥时以后,日出之前这段时间。
“儿啊,我能出来了吗?这里好冷。”许母的声音有些犯哆嗦。
“还差最后一步。”许锦之停下手中的笔,喉结微动,似有千言,却难以出口。片刻,他还是将话说了出来:“母亲,你检查一下娘娘的下身,看是否能找到些许线索。”
一旁的程元辰身子一僵,将头埋得很低,仿佛没听见这话。
屏风后的许母沉默不语,过了好久,她声音紧张地说道:“娘娘,娘娘下身受损,死前,死前当,当遭受过侵犯,别的,也看不出什么了。”
“好,辛苦母亲了。”许锦之将这条记下,随后起身,亲自扶走出屏风的母亲坐下歇息。
“程公公,这是验尸笔录,还请你交由圣人过目。”许锦之恭恭敬敬递上纸张。
程元辰不识字,但却觉得那纸发烫似地,墨迹都没干呢,就急忙收入袖中。
“奴婢送许夫人出宫。”
许母一愣,却又在下一刻明白了天家无情,就算是请你来做事,事做完了,便要立刻回去。任何不属于皇城的人,待在这里的时间,都有定数。
“多谢公公。”许锦之道。
“还请许寺卿在这儿等奴婢一会儿,奴婢回来后,带你去掖庭狱。”程元辰交代一声。
许锦之仔细应下。
另一边。
圣人在紫宸殿的后殿内,听完了李渭崖的一整个故事。
光有故事还不够,当李渭崖拿出于阗皇子的腰牌,以及大唐皇室的信物后,才真正令圣人信了他的故事。
可这个故事带给圣人的震撼太大,他看向李渭崖的目光极为复杂,久久未发一言。
在许锦之身边久了,李渭崖已没那么鲁莽,他也学会了揣摩人心。
他在说出这个故事之前,不是没想过,圣人会为了皇家颜面,直接令他命丧皇城。毕竟,就算他李渭崖功夫再好,也敌不过大内诸多高手。事后,圣人再随意给他安上一个死因,再送上些佳人、钱财去于阗,父皇也没那个胆量计较。
但他从许锦之口中,得知圣人身子很不好。
身子不好的人,面上再强硬,内心总是脆弱的。他会渴望有人真心爱他,而不是只将他当做皇上般敬而远之。
李渭崖赌了一把,他鼓起勇气,唤了圣人一句“表兄”。
“微臣知道,微臣是没资格这么喊的。但是微臣来到长安,没有亲人相随,没想到第一个见到的亲人竟是陛下。微臣没能克制住自己,陛下要打要罚,微臣都自愿领受。”李渭崖说完后,跪下,整个人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先是冒犯,后又姿态极其卑微地认罪,圣人心中哪怕有恼怒的情绪,也在片刻中消散不少。
“你起来。”圣人开口道。
“微臣不敢。”李渭崖道。
“诶,你刚刚唤朕表兄的勇气呢?快起来,走上前来,让朕看看你。”圣人的语气中多了几分平常。
李渭崖这才松了一口气,缓缓起身,走到圣人榻前,站定。
圣人仔细看向他的脸,神色在复杂中透出一丝动容,“是像,姑姑的眼睛也很漂亮,只是颜色和你不同。”
“陛下见过我母亲?”李渭崖语气里透着一丝激动。
圣人唇角微微上扬,目光透过他,似乎看到了从前,“何止见过,姑姑回长安后,待我们这些小辈,是很好的。”
接下来,圣人不顾李渭崖的震惊,自顾自回忆道:“那是乾元元年间的事儿了,朕那时刚被封为皇太子。驻守边关的陈将军带回一名女子,那女子眉目间,与父皇有些相像。父皇告诉朕,说她是朕流落在于阗的姑姑。朕很吃惊,因为朕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个人。父皇说,她与万安公主乃双生之女,但祖父很是避讳双生之子,因双数属阴,不利于国家社稷。所以,万安公主刚生下来,就被送入道观,而姑姑,则被太监带出宫秘密处理掉。但那名太监心善,不忍处死皇室血脉,便从牙婆子手中,买了一个病入膏肓快活不成的小姑娘,毁了容,杀了交差。而姑姑,则被太监的亲信带至关外。”
“姑姑在关外长大,竟和一名于阗国的皇子相爱。被带回长安时,她已身怀六甲。父皇觉得,他们既彼此有情,那便成全他们。姑姑出嫁时,已是不年轻了,但坐在寝殿中绣嫁衣的样子,朕至今还记得。她说,人人花期不相同,她遇见心爱之人时,已到中年,但只要遇上了,那她这朵花才算是真正开了。朕瞧她的神情,真正好似一朵倾城倾国的牡丹。总之,和姑姑相处的那段日子,总是令朕心安,能忘却许多烦心事。后来,姑姑失踪在关外,朕还派了人去寻,却没有任何消息。”
圣人从回忆中醒过神来,却看到李渭崖哭得泣不成声。
“诶——”圣人轻叹一声,竟伸出手去,拍了拍他的背,以示宽慰。
“你费尽心机想要见到朕,不光是为了讲个故事的吧?”圣人不愧是圣人,与李渭崖叙完所谓的亲戚情分后,便打探起他的真实目的。
李渭崖也不故弄玄虚,再次跪下,恳求圣人道:“微臣想求陛下,允准微臣带一队人马奔赴关外,重查我母亲当年失踪之事。”
第八十二章 贵女(四)
抬许锦之的肩舆,和李渭崖,在宫道上相遇。
俩人看到对方,都很惊讶。
“你怎么会在这里?”先发问的,是许锦之。
“我......”事关母亲,李渭崖不得不谨慎,他也学会了四两拨千斤,“圣人宣我进宫,说我在河阳表现果敢,要给我升官。不过我拒绝了,我不想去军中,还是习惯待在大理寺。于是,圣人就赏给我一些珠宝。”
许锦之点点头。
“那你呢?你昨天不是进宫面圣过了吗?”李渭崖觉得奇怪。
宫廷案件必须保密,许锦之只能含糊地回他:“宫中出了一些事,陛下令我来查。”
幸而,李渭崖此刻满脑子都是他母亲的事,对宫里出了什么事,并无多大的好奇。
俩人就此分别,一个往掖庭狱的方向,另一个打道回府。
掖庭狱处在皇城最阴暗的角落,里头墙壁湿润而斑驳,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潮湿的气息。犯错的宫人们蜷缩在角落,身上只披着单薄的囚衣,狱卒的脚步声一响起,身子就止不住微微颤抖。
“许寺卿,到了。”程元辰一摆手,抬许锦之的肩舆立刻停下。
许锦之点点头,缓缓走到一间小小的牢房前,里头乌泱泱关了四名宫人,牢门一打开,扑鼻而来的骚臭气味很是难闻。
“我是新任大理寺卿,奉陛下旨意,调查薛婕妤一案,来此,是想问你们一些问题。你们如实回答,案子越快破,你们当中无辜受牵连者,也可早日出这个鬼地方。”许锦之拿出龟符,对宫人们说。
宫人们一听,死气沉沉的脸上,终于有了希望。
“许寺卿,我先说,我先说。”一身材瘦小的宫女,挤上前来,还没说几句话呢,就先哭出来,“我是最无辜的,我刚入宫不久,被分到薛婕妤处,负责庭院洒扫,平时都不怎么进屋子的,薛婕妤的死,真的跟我无关呐。”
“雁儿,许寺卿名声在外,岂容你在这里胡说八道?跟你无关?那你偷了薛婕妤首饰,被发现后,在院子里跪了一夜的事,又怎么说?谁知道你是不是因此事,对薛婕妤心生怨恨,故而害死了她。”一身材高挑的宫女站出来,指责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许锦之看向雁儿。
雁儿慌了神,开始支支吾吾:“四,四天前。”
四天前的晚上,不正是薛婕妤死的那天晚上吗?
许锦之看向雁儿的眼神,逐渐冰冷起来。雁儿也察觉到这一点,她神情开始变得很激动:“真的不关我的事!在这宫里,主子罚奴才,天经地义。我偷首饰,是因为我阿娘生病了,要是没钱,她会死的!我跟薛婕妤说了实话,薛婕妤还把那根簪子赏给我了。但她说,赏归赏,做错事,罚也要罚,就罚我在院子里跪一夜。但入了秋,晚上有点冷,亥时后,我看院子里也没人,没人知道我跪没跪,我就进屋了,第二天才发现薛婕妤出事的。”
许锦之沉默不语,似乎是在想什么。
雁儿生怕许锦之不信自己,已经开始跪在地上发毒誓。
许锦之目光忽而柔软几分,望着众人问道:“在你们眼中,薛婕妤是怎样一个人?”
众人面面相觑,指责雁儿的高挑宫女率先开口:“奴婢是贴身伺候薛婕妤的,薛婕妤她,是个极好的人。许寺卿不知,我们婕妤娘娘因为那位的缘故,在宫中并不受宠,所以下人们也就跟着拜高踩低起来。外面的人就罢了,琳琅阁里的太监、宫女,平时也是能偷懒便偷懒,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婕妤娘娘都知道,却始终睁只眼闭只眼,只有平日生起气时,才会罚宫人。”
其余人纷纷低下头去,似乎被说中什么,只有一名太监,始终昂着头,脸上皮笑肉不笑,尖利的嗓音一开口便是讽刺:“论拜高踩低,谁能比得上墨儿姑娘你呀。没本事调到别的好地方,就拿咱们撒气。”
“你——”墨儿气不打一处来。
许锦之抓住墨儿话里的重心,问她:“你口中的那位,是哪位?”
众人的神色顿时精彩极了,都用看笑话的眼神,看向墨儿。
墨儿涨红了脸,但话已说出口,不吐出点真东西是不行了,干脆把心一横道:“还能是谁?崔贵妃呗。”
崔贵妃,又是她。许锦之蹙眉。
“我们婕妤娘娘,原先是前王妃崔氏家中的筝手,被去府上作客的圣人相中,要了过来。圣人对娘娘的兴趣只是一时,是前王妃提拔娘娘,才令圣人偶尔能记挂着娘娘一点。前王妃故去,咱们娘娘一开始也没被太冷落。但贵妃娘娘就是容不下她,在圣人面前说她以下犯上,次数说多了,圣人就真的不再理娘娘了。后来,贵妃娘娘又随意找了个由头,将娘娘打发来琳琅阁。这个鬼地方,离圣人的紫宸殿,足足要走上一个时辰。住在这里,就相当于是被打入冷宫了。”墨儿说完,长吁出一口气,可见这些话憋在她心中很久。
目前,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位如今位高权重的贵妃娘娘。
许锦之点点头,又望向其他人:“你们呢?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一个一直缩在角落里的瘦弱太监开口:“其,其实,娘娘殁了的那夜,我,我看到过一个人影,不是咱们琳琅阁的人。”
所有人齐齐望向他,墨儿怒气冲冲地质问他:“你一早怎么不说?”
太监吓得又往后缩了缩,浑身不断颤抖。看得出,他很怕墨儿。
许锦之温声安慰他:“你不必怕,看见什么,就说出来。”
太监想了想,摇摇头,小声道:“我,我也没看清,可能看错了。”
许锦之深吸一口气,耐心地安抚太监的情绪:“你不必害怕,我得了圣人的旨意,全权负责此案。你们如今待在掖庭狱,环境虽然艰苦,但还是比较安全的。你将看到的,如实告诉我,若凶手真是他,待他伏法后,你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太监还是有些犹豫。
“你其实看清了那人,并且,你认识他,对吗?”许锦之问。
太监惊诧的神情,已经确认了许锦之的想法。
于是,许锦之加重砝码道:“你如实说了,我会派高手到狱中保护你们。如果你不说,那么,我会请圣人放你们出来。”
“我说,我说,是撷芳殿张昭仪身边的管事太监——赵生。”太监终于说出了口,“我那天晚上,只是起夜如厕,无意间看到赵生翻墙进了琳琅阁。他的脚有点跛,我不会看错的。我,我不敢惊动任何人,便躲在了廊下。我看到赵生偷偷进了娘娘的寝室,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出来的。”
“那天晚上,是谁守夜?”许锦之问。
“是我。”墨儿小声地应道,她明白许锦之要问什么,吞吞吐吐道:“婕妤娘娘睡觉时,不喜欢有人在屋内,所以,我见她睡着,就回自己房中睡了。”
许锦之心知墨儿这是为自己开脱,他突然明白了为何琳琅阁中众人对她心有不服——一个依仗着较老资历,霸在主子身边伺候,但从不尽心,却喜欢处处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欺负还不如自己的新人。这种人,谁会喜欢呢?
不过眼下,墨儿说的话,应该是真话。
“崔贵妃,张昭仪......”许锦之念了两声后,发问道:“这位张昭仪,和薛婕妤结过怨?”
“不曾。”墨儿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回道,“不光没有结过怨,张昭仪是这宫里唯一一个照拂我们娘娘的人了。”
“咱们娘娘是筝手出身,昭仪娘娘是歌姬出身,俩人又都没有孩子傍身,算是同病相怜。”怕许锦之不明白,墨儿又给他说了原因。
“什么同病相怜,不过是施舍点冷饭而已。人家张昭仪的处境,可比咱们娘娘处境好多了,最起码,陛下还记得有张昭仪这么个人不是?”始终昂着头的那个太监,又阴阳怪气地开口。
许锦之有些好奇地问太监:“你为什么觉得,张昭仪对薛婕妤并非真心?”
太监冷哼一声:“人家攀上崔贵妃的高枝儿,这才成了昭仪,凭什么对你一个婕妤真心?这宫里,谁对谁真心?”
同样的关系,却有两种不同的解读。究竟哪一种才是真相呢?又或者,都是真相。毕竟,人心本来就是多面的。
了解完这些,许锦之没有再多问什么,紧接着转身离去。
路上,他对程元辰说道:“程公公,我想单独见见崔贵妃和张昭仪。”
尸体被浸泡在水中一夜,之后便被置于冰块之中,防止尸身腐败。
种种因素堆砌起来,许锦之判断,薛婕妤死于四天前夜里亥时以后,日出之前这段时间。
“儿啊,我能出来了吗?这里好冷。”许母的声音有些犯哆嗦。
“还差最后一步。”许锦之停下手中的笔,喉结微动,似有千言,却难以出口。片刻,他还是将话说了出来:“母亲,你检查一下娘娘的下身,看是否能找到些许线索。”
一旁的程元辰身子一僵,将头埋得很低,仿佛没听见这话。
屏风后的许母沉默不语,过了好久,她声音紧张地说道:“娘娘,娘娘下身受损,死前,死前当,当遭受过侵犯,别的,也看不出什么了。”
“好,辛苦母亲了。”许锦之将这条记下,随后起身,亲自扶走出屏风的母亲坐下歇息。
“程公公,这是验尸笔录,还请你交由圣人过目。”许锦之恭恭敬敬递上纸张。
程元辰不识字,但却觉得那纸发烫似地,墨迹都没干呢,就急忙收入袖中。
“奴婢送许夫人出宫。”
许母一愣,却又在下一刻明白了天家无情,就算是请你来做事,事做完了,便要立刻回去。任何不属于皇城的人,待在这里的时间,都有定数。
“多谢公公。”许锦之道。
“还请许寺卿在这儿等奴婢一会儿,奴婢回来后,带你去掖庭狱。”程元辰交代一声。
许锦之仔细应下。
另一边。
圣人在紫宸殿的后殿内,听完了李渭崖的一整个故事。
光有故事还不够,当李渭崖拿出于阗皇子的腰牌,以及大唐皇室的信物后,才真正令圣人信了他的故事。
可这个故事带给圣人的震撼太大,他看向李渭崖的目光极为复杂,久久未发一言。
在许锦之身边久了,李渭崖已没那么鲁莽,他也学会了揣摩人心。
他在说出这个故事之前,不是没想过,圣人会为了皇家颜面,直接令他命丧皇城。毕竟,就算他李渭崖功夫再好,也敌不过大内诸多高手。事后,圣人再随意给他安上一个死因,再送上些佳人、钱财去于阗,父皇也没那个胆量计较。
但他从许锦之口中,得知圣人身子很不好。
身子不好的人,面上再强硬,内心总是脆弱的。他会渴望有人真心爱他,而不是只将他当做皇上般敬而远之。
李渭崖赌了一把,他鼓起勇气,唤了圣人一句“表兄”。
“微臣知道,微臣是没资格这么喊的。但是微臣来到长安,没有亲人相随,没想到第一个见到的亲人竟是陛下。微臣没能克制住自己,陛下要打要罚,微臣都自愿领受。”李渭崖说完后,跪下,整个人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先是冒犯,后又姿态极其卑微地认罪,圣人心中哪怕有恼怒的情绪,也在片刻中消散不少。
“你起来。”圣人开口道。
“微臣不敢。”李渭崖道。
“诶,你刚刚唤朕表兄的勇气呢?快起来,走上前来,让朕看看你。”圣人的语气中多了几分平常。
李渭崖这才松了一口气,缓缓起身,走到圣人榻前,站定。
圣人仔细看向他的脸,神色在复杂中透出一丝动容,“是像,姑姑的眼睛也很漂亮,只是颜色和你不同。”
“陛下见过我母亲?”李渭崖语气里透着一丝激动。
圣人唇角微微上扬,目光透过他,似乎看到了从前,“何止见过,姑姑回长安后,待我们这些小辈,是很好的。”
接下来,圣人不顾李渭崖的震惊,自顾自回忆道:“那是乾元元年间的事儿了,朕那时刚被封为皇太子。驻守边关的陈将军带回一名女子,那女子眉目间,与父皇有些相像。父皇告诉朕,说她是朕流落在于阗的姑姑。朕很吃惊,因为朕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个人。父皇说,她与万安公主乃双生之女,但祖父很是避讳双生之子,因双数属阴,不利于国家社稷。所以,万安公主刚生下来,就被送入道观,而姑姑,则被太监带出宫秘密处理掉。但那名太监心善,不忍处死皇室血脉,便从牙婆子手中,买了一个病入膏肓快活不成的小姑娘,毁了容,杀了交差。而姑姑,则被太监的亲信带至关外。”
“姑姑在关外长大,竟和一名于阗国的皇子相爱。被带回长安时,她已身怀六甲。父皇觉得,他们既彼此有情,那便成全他们。姑姑出嫁时,已是不年轻了,但坐在寝殿中绣嫁衣的样子,朕至今还记得。她说,人人花期不相同,她遇见心爱之人时,已到中年,但只要遇上了,那她这朵花才算是真正开了。朕瞧她的神情,真正好似一朵倾城倾国的牡丹。总之,和姑姑相处的那段日子,总是令朕心安,能忘却许多烦心事。后来,姑姑失踪在关外,朕还派了人去寻,却没有任何消息。”
圣人从回忆中醒过神来,却看到李渭崖哭得泣不成声。
“诶——”圣人轻叹一声,竟伸出手去,拍了拍他的背,以示宽慰。
“你费尽心机想要见到朕,不光是为了讲个故事的吧?”圣人不愧是圣人,与李渭崖叙完所谓的亲戚情分后,便打探起他的真实目的。
李渭崖也不故弄玄虚,再次跪下,恳求圣人道:“微臣想求陛下,允准微臣带一队人马奔赴关外,重查我母亲当年失踪之事。”
第八十二章 贵女(四)
抬许锦之的肩舆,和李渭崖,在宫道上相遇。
俩人看到对方,都很惊讶。
“你怎么会在这里?”先发问的,是许锦之。
“我......”事关母亲,李渭崖不得不谨慎,他也学会了四两拨千斤,“圣人宣我进宫,说我在河阳表现果敢,要给我升官。不过我拒绝了,我不想去军中,还是习惯待在大理寺。于是,圣人就赏给我一些珠宝。”
许锦之点点头。
“那你呢?你昨天不是进宫面圣过了吗?”李渭崖觉得奇怪。
宫廷案件必须保密,许锦之只能含糊地回他:“宫中出了一些事,陛下令我来查。”
幸而,李渭崖此刻满脑子都是他母亲的事,对宫里出了什么事,并无多大的好奇。
俩人就此分别,一个往掖庭狱的方向,另一个打道回府。
掖庭狱处在皇城最阴暗的角落,里头墙壁湿润而斑驳,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潮湿的气息。犯错的宫人们蜷缩在角落,身上只披着单薄的囚衣,狱卒的脚步声一响起,身子就止不住微微颤抖。
“许寺卿,到了。”程元辰一摆手,抬许锦之的肩舆立刻停下。
许锦之点点头,缓缓走到一间小小的牢房前,里头乌泱泱关了四名宫人,牢门一打开,扑鼻而来的骚臭气味很是难闻。
“我是新任大理寺卿,奉陛下旨意,调查薛婕妤一案,来此,是想问你们一些问题。你们如实回答,案子越快破,你们当中无辜受牵连者,也可早日出这个鬼地方。”许锦之拿出龟符,对宫人们说。
宫人们一听,死气沉沉的脸上,终于有了希望。
“许寺卿,我先说,我先说。”一身材瘦小的宫女,挤上前来,还没说几句话呢,就先哭出来,“我是最无辜的,我刚入宫不久,被分到薛婕妤处,负责庭院洒扫,平时都不怎么进屋子的,薛婕妤的死,真的跟我无关呐。”
“雁儿,许寺卿名声在外,岂容你在这里胡说八道?跟你无关?那你偷了薛婕妤首饰,被发现后,在院子里跪了一夜的事,又怎么说?谁知道你是不是因此事,对薛婕妤心生怨恨,故而害死了她。”一身材高挑的宫女站出来,指责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许锦之看向雁儿。
雁儿慌了神,开始支支吾吾:“四,四天前。”
四天前的晚上,不正是薛婕妤死的那天晚上吗?
许锦之看向雁儿的眼神,逐渐冰冷起来。雁儿也察觉到这一点,她神情开始变得很激动:“真的不关我的事!在这宫里,主子罚奴才,天经地义。我偷首饰,是因为我阿娘生病了,要是没钱,她会死的!我跟薛婕妤说了实话,薛婕妤还把那根簪子赏给我了。但她说,赏归赏,做错事,罚也要罚,就罚我在院子里跪一夜。但入了秋,晚上有点冷,亥时后,我看院子里也没人,没人知道我跪没跪,我就进屋了,第二天才发现薛婕妤出事的。”
许锦之沉默不语,似乎是在想什么。
雁儿生怕许锦之不信自己,已经开始跪在地上发毒誓。
许锦之目光忽而柔软几分,望着众人问道:“在你们眼中,薛婕妤是怎样一个人?”
众人面面相觑,指责雁儿的高挑宫女率先开口:“奴婢是贴身伺候薛婕妤的,薛婕妤她,是个极好的人。许寺卿不知,我们婕妤娘娘因为那位的缘故,在宫中并不受宠,所以下人们也就跟着拜高踩低起来。外面的人就罢了,琳琅阁里的太监、宫女,平时也是能偷懒便偷懒,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婕妤娘娘都知道,却始终睁只眼闭只眼,只有平日生起气时,才会罚宫人。”
其余人纷纷低下头去,似乎被说中什么,只有一名太监,始终昂着头,脸上皮笑肉不笑,尖利的嗓音一开口便是讽刺:“论拜高踩低,谁能比得上墨儿姑娘你呀。没本事调到别的好地方,就拿咱们撒气。”
“你——”墨儿气不打一处来。
许锦之抓住墨儿话里的重心,问她:“你口中的那位,是哪位?”
众人的神色顿时精彩极了,都用看笑话的眼神,看向墨儿。
墨儿涨红了脸,但话已说出口,不吐出点真东西是不行了,干脆把心一横道:“还能是谁?崔贵妃呗。”
崔贵妃,又是她。许锦之蹙眉。
“我们婕妤娘娘,原先是前王妃崔氏家中的筝手,被去府上作客的圣人相中,要了过来。圣人对娘娘的兴趣只是一时,是前王妃提拔娘娘,才令圣人偶尔能记挂着娘娘一点。前王妃故去,咱们娘娘一开始也没被太冷落。但贵妃娘娘就是容不下她,在圣人面前说她以下犯上,次数说多了,圣人就真的不再理娘娘了。后来,贵妃娘娘又随意找了个由头,将娘娘打发来琳琅阁。这个鬼地方,离圣人的紫宸殿,足足要走上一个时辰。住在这里,就相当于是被打入冷宫了。”墨儿说完,长吁出一口气,可见这些话憋在她心中很久。
目前,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位如今位高权重的贵妃娘娘。
许锦之点点头,又望向其他人:“你们呢?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一个一直缩在角落里的瘦弱太监开口:“其,其实,娘娘殁了的那夜,我,我看到过一个人影,不是咱们琳琅阁的人。”
所有人齐齐望向他,墨儿怒气冲冲地质问他:“你一早怎么不说?”
太监吓得又往后缩了缩,浑身不断颤抖。看得出,他很怕墨儿。
许锦之温声安慰他:“你不必怕,看见什么,就说出来。”
太监想了想,摇摇头,小声道:“我,我也没看清,可能看错了。”
许锦之深吸一口气,耐心地安抚太监的情绪:“你不必害怕,我得了圣人的旨意,全权负责此案。你们如今待在掖庭狱,环境虽然艰苦,但还是比较安全的。你将看到的,如实告诉我,若凶手真是他,待他伏法后,你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太监还是有些犹豫。
“你其实看清了那人,并且,你认识他,对吗?”许锦之问。
太监惊诧的神情,已经确认了许锦之的想法。
于是,许锦之加重砝码道:“你如实说了,我会派高手到狱中保护你们。如果你不说,那么,我会请圣人放你们出来。”
“我说,我说,是撷芳殿张昭仪身边的管事太监——赵生。”太监终于说出了口,“我那天晚上,只是起夜如厕,无意间看到赵生翻墙进了琳琅阁。他的脚有点跛,我不会看错的。我,我不敢惊动任何人,便躲在了廊下。我看到赵生偷偷进了娘娘的寝室,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出来的。”
“那天晚上,是谁守夜?”许锦之问。
“是我。”墨儿小声地应道,她明白许锦之要问什么,吞吞吐吐道:“婕妤娘娘睡觉时,不喜欢有人在屋内,所以,我见她睡着,就回自己房中睡了。”
许锦之心知墨儿这是为自己开脱,他突然明白了为何琳琅阁中众人对她心有不服——一个依仗着较老资历,霸在主子身边伺候,但从不尽心,却喜欢处处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欺负还不如自己的新人。这种人,谁会喜欢呢?
不过眼下,墨儿说的话,应该是真话。
“崔贵妃,张昭仪......”许锦之念了两声后,发问道:“这位张昭仪,和薛婕妤结过怨?”
“不曾。”墨儿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回道,“不光没有结过怨,张昭仪是这宫里唯一一个照拂我们娘娘的人了。”
“咱们娘娘是筝手出身,昭仪娘娘是歌姬出身,俩人又都没有孩子傍身,算是同病相怜。”怕许锦之不明白,墨儿又给他说了原因。
“什么同病相怜,不过是施舍点冷饭而已。人家张昭仪的处境,可比咱们娘娘处境好多了,最起码,陛下还记得有张昭仪这么个人不是?”始终昂着头的那个太监,又阴阳怪气地开口。
许锦之有些好奇地问太监:“你为什么觉得,张昭仪对薛婕妤并非真心?”
太监冷哼一声:“人家攀上崔贵妃的高枝儿,这才成了昭仪,凭什么对你一个婕妤真心?这宫里,谁对谁真心?”
同样的关系,却有两种不同的解读。究竟哪一种才是真相呢?又或者,都是真相。毕竟,人心本来就是多面的。
了解完这些,许锦之没有再多问什么,紧接着转身离去。
路上,他对程元辰说道:“程公公,我想单独见见崔贵妃和张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