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东宫的事,以后再说。现在,只说如何平叛。”
  不久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心,皇帝来到皇后宫中。因为叛军清君侧旗号主要针对的是明皇后,明皇后就说要避嫌,没有参与此次政务。
  “现在基本上已经搞清楚了,不是第四皇女想要造反,只是有人想借她的名头,阴差阳错之下,才搞成现在这个样子。”皇帝耐心地说道。
  “现在人没找到,谁知道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明皇后语气冷淡,“她明明已经这么多年,却还有余孽愿意追随。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后怕。”
  “皇后的成见未免太深了。”皇帝心中烦闷,语气还是尽量温和。
  “她生在我们家,就是来要债的。”明皇后忿忿地说道,这时候她的语气神情,真是像极了明老太太。
  “……”皇帝出了一会儿神,她并不愿听到这样的话,可又不想因为反驳而伤了这么多年的情分。有时候细细回想,也觉得第四皇女的存在的确是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又产生某种共鸣。
  人总是很容易陷入矛盾之中,尤其是拥有决定别人生死荣辱大权、耳朵里总是听到各种声音的皇帝。
  “我打算呐,一边平叛,一边派人去找。如今这情形,可别叫她落入叛军手中。”
  “那个孽障,要是有皇位可以坐,肯定不会推辞。这一点,要做最坏的打算。”
  “……”
  皇帝哑然,终于忍不住说道:“为什么这么讨厌筱宁呢?我知道有很多种解释,可还是不能理解。”
  明皇后沉默片刻,她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感到为难,只是想着要怎么回答才能表现自己的愤怒。
  “这次的事,若是证明因她而起,我会亲手杀了她。”
  听到明皇后决绝而冷漠的语气,皇帝终于也沉默了。
  ……
  小浮找来两套平民百姓的衣服,换下她和东筱宁那身带有明显宫廷贵族特征的服饰。这样一来,就能很容易地混入人群之中,跟着大部队一起逃难。
  “这到底要乱到什么时候啊?朝廷何时才能平叛?”
  停下休憩的时间,就有人开始抱怨。
  “谁知道呢?听说隆绪二十年的时候,山寇之乱,也是这样,好几个月才平息。那回啊,不知死了多少人呢。”
  “上次,是当今陛下临危受命,康宁亲王力挽狂澜,这次,不知该是何人咯。”
  “慎言慎言。”
  一路上听着那些议论,东筱宁对局势也有了大概的判断。目前皇帝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平叛,对于下落不明的第四皇女,暂时没空顾及。
  这对东筱宁来说是个好消息,只要她在皇帝那些人反应过来之前,远走高飞,就可以真正获得自由。
  又是一个风餐露宿的夜晚。
  东筱宁和小浮藏身一个树洞之中,这棵巨树不知生长了多少年,中空的树干可以容纳数人同时躲藏。她们白天藏匿在流民之中,晚上却是另外寻一个地方过夜。
  在任何时代,流民的存在都是隐藏的危险。现在京城的混乱尚未完全蔓延到地方,这些流民一旦到达控制力足够强的地方,很可能被看管起来。
  东筱宁受够那种感觉了。
  “小浮,快到相邦州了吧?记得来的时候走的那条官道,从相邦州入海,也就两三天时间。”
  黑暗中,周围静悄悄的,不时传来怪鸟的叫声。
  东筱宁把声音压的很低,只有距离她很近的小浮才能听到,“陆地上的山啊水啊,都是有主的,搞不好就会被发现。海上那么多岛屿,找一个有淡水的,无人居住的那种,应该可以好好地过下半辈子。”
  她憧憬着未来,这话不只是说给小浮听的,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给自己希望。
  从那天晚上的混乱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小浮并没有坦白她的过去,只是表示会支持东筱宁的决定。而东筱宁也注意到小浮眺望远方时流露出来的落寞和纠结。
  东筱宁并不要求小浮的坦白,这是出于对等原则,因为她自己的一切,不也没对小浮说明吗?东筱宁无论何时都愿意支持小浮离开,就算是中途被抛弃,她也觉得那是应该发生的事。
  这样的内心,东筱宁并不曾直接表露出来。
  “小浮?”
  一直没有得到回应,东筱宁觉得有点奇怪,她轻唤一声,摸到了小浮的手。
  好烫!
  “小浮?”
  东筱宁抬高了音量,树洞里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她只能凭着感觉摸过去。然后,她就发现,小浮整个人温度高的不正常。
  发烧了?
  东筱宁立刻就想到这个原因,她继续呼唤小浮的名字,试图将之唤醒。而小浮一开始是拒绝肢体接触的,并且试图推开东筱宁,只是到了某个瞬间,她忽然就主动贴了上来。
  东筱宁:“???”
  小浮像是正在压抑着,挤出了几个音调,“殿……下……我……”
  词不达意,而且,狭小的树洞中忽然生出异香,淡淡的,说不上名字,很好闻的那种。
  东筱宁一个激灵,猛地想起自己是穿进了一本古代abo文。古代abo也是abo文嘛,按照abo文的设定,小浮的状态明显是——
  小浮不是中庸吗?怎么会?
  无数个念头出现在东筱宁脑海中,令她无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