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傅敬言疲惫地撑住额头,太阳穴隐隐作痛。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好友不解地问。
  傅敬言提起一口气,想说问题大了。
  他12号参加品酒会事出有因,但那天他惹于洲生气也是事实。随后于洲父亲出车祸,一直到13号都在抢救,于洲联系不上他,却在共同好友的朋友圈看到他参加品酒会的照片——
  于洲单方面和他分手还真的一点都没冤枉他。
  “到底怎么了?”电话那头的好友一头雾水,“有事你说话,不出声怪吓人的。”
  傅敬言叹了口气,摘下眼镜,揉着鼻梁说:“以后别发我的照片。”
  好友愣了下,控诉道:“我也没机会发了啊。你突然辞职跑回国,连声招呼都不打,连我都是从别人嘴里听说才知道。怎么?国外的治安终于差到令你都失去安全感,决定回国发展了?”
  傅敬言默然。
  他的确没来得及告诉对方自己回国的事,更没提自己单方面被甩这茬,只能道:“抱歉,等我处好再告诉你。”
  好友并未纠结,爽快地放过他:“行吧,你做事向来有分寸,等你处完再说。”
  傅敬言“嗯”了声,表示答应。
  好友又问:“那那天品酒会上你咨询的那个案子,还需要律师吗?”
  傅敬言:“需要,但你上次那个朋友说他不擅长国内的著作权这方面。”
  “对啊,所以我这不是帮你打听其他人了吗?”好友道,“有个朋友的朋友,在国内接触过类似的案子,我把他推给你。”
  傅敬言的眉头微微舒展:“多谢,改天送你瓶好酒。”
  好友:“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
  于家。
  于洲又是一夜辗转难眠。
  他不曾想到,傅敬言所谓的解释和道歉,竟然是杜撰如此蹩脚的借口欺骗自己。
  他失望至极,悬着的心终于死去。
  骗他也好,对方既然撒了这个谎,他也就不必再留恋他的好,可以彻底地与这段感情说再见。
  假设!假设傅敬言没撒谎,他真的发生意外,损坏手机才无法联络上他,那就更加可悲且可笑了。
  于洲想要联络他的时候联系不上,屏蔽所有陌生来电后又偏偏将他打来的电话也屏蔽,最终因此产生误会,单方面决定分手——
  想想就觉得巧合到令人发笑。
  于洲曾经以为,通讯和交通这么发达,完全可以弥补跨越大洋的距离,不会对他和傅敬言的跨国恋产生阻碍。
  哪怕有时差,哪怕偶尔加班或应酬,他们也约定好每天视频,从未间断沟通和交流,甚至漂洋过海飞到对方所在的城市,只为见上一面。
  可现实却是,仅仅是一次争吵加失联,就能让他们分开。
  也许这一遭就是上天的警示,警醒于洲早日放弃。
  *
  第二天一大早,于洲打开院门,发现傅敬言竟然又站在门外。
  他立刻要关门,傅敬言一把扶住门框,垂眸认真地看着于洲:“我找到了你说的照片。”
  于洲顿了下,表现得不愿听:“不关我的事。”
  实际上关门的手却不再用力,潜意识还期待着他的解释。
  “洲洲,谁来了?”奶奶听见动静探出头来。
  于洲瞬间回神,猛地将傅敬言推出去,一把关上院门,“没谁,问路的游客。”
  再次吃了闭门羹的“游客”傅敬言:“……”
  “我就知道你在这。”
  一辆越野车停在于洲家门外,戴着墨镜的青年从车窗内探头,调侃道:“没想到你也有今天啊傅敬言。”
  蔡晏摘了墨镜,满脸幸灾乐祸的表情:“你这是被扫地出门了?怎么?于洲还没原谅你?”
  傅敬言额角青筋跳了跳,看在对方是自己发小的份上,大度地忍让了他的嘲笑。
  “你怎么来了?”
  蔡晏道:“我考察团的专家之一深入一线,身临其境考察评估,我实在是太感动了,亲自过来慰问一下这位专家。”
  从“游客”变“专家”的傅敬言:“……”
  “放心,我不会耽误正事。”
  蔡晏说:“这我当然相信,我这不是更关心你的感情问题吗?你说你单身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对象都能吹了,能让人不担心么?”
  傅敬言睨他一眼:“管好你自己。”
  蔡晏和他互损惯了,嘴上不饶人,但担心却是真的,“你别拽,听我的,求复合得放得下身段,撒娇卖惨都得用上。”
  说到这他突然一顿,皱眉看向傅敬言:“你这么好面子,不会没告诉他你差点就没了的事吧?”
  院墙内,站在门后的于洲一愣。
  就听门外傅敬言说:“你想太多,我只是没来得及说。”
  “no!no!no!大错特错!”蔡晏急得从车上下来,苦口婆心劝他,“你不能搞错重点,误会这么大,咱们得先抓主要矛盾对不对?”
  “上学的时候你明明比我聪明,现在怎么犯蠢了?”蔡晏怒其不争,“你应该一见到他就紧紧抱住他不放,告诉他自己差一点就再也见不到他了,再说你那些前因后果、细枝末节,懂不懂?”
  傅敬言皱眉,太狗血了,他又不是演短剧。
  他刚想反驳,身后的院门突然被打开。
  于洲站在台阶上看着他:“给你三分钟,说清楚。”